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意識體性略說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0-11-29 12:52:04 閲讀: 560

第一章  意識的種類

一、意識也叫作第六識,其體性是起分別、了別各種法塵境界的作用,具有思惟、分析、推理、判斷、回憶、發願、打算、妄想、研究等等心理活動,有善性、惡性及不善不惡無記三性。意識的存在形式有兩種:一種是五俱意識,另一種是獨頭意識。

五俱意識:與前五識同時出現,並與前五識在一起共同分別六塵的意識。譬如眼見色時,眼識分別色塵的色彩、明暗、塵霧及空與不空等粗相的顯色,意識心則分別色塵所顯現出來的品質、種類、内涵、輕重、性別、美醜、善惡、修養、韻味、形色、表色及無表色等細相;耳聽聲時,耳識分別聲音的波動、頻率、振幅等等粗相,意識心則分別高低、遠近、粗細、聲塵上所顯現的内涵、意義、種類、出處、善惡性、好壞、男聲女聲、韻味等細相。意識心亦與鼻識、舌識、身識同時分別,即與五識同時分別,故稱作五俱意識。

獨頭意識:不與五識一起分別五塵,而單獨對法塵生起分別和了別的作用,並回憶過去和展望未來、打妄想、了別定境和夢境等獨影境的意識,爲獨頭意識。獨頭意識又分爲:散亂獨頭意識、定中獨頭意識和夢中獨頭意識以及狂亂獨頭意識。

二、意識的功能體性是對法塵境界進行思考、分析、推理、判斷、思辨、抉擇等等一系列的思惟活動。意識之所以能夠産生,是由於意根緣於法塵、作意法塵、了別法塵以後,起心決定要細致了別法塵,如來藏就出生意識加以微細了別,意根才能借助於意識了知微細的塵境。意根緣法塵,如來藏出生意識,意識生出來以後,就有了分析、思惟、推理、判斷等等這些心識活動。

意識所分析思辨的法塵境界是從哪裡來的呢?祂的來源之處就是如來藏,是如來藏依緣所變現出來的虛妄法。意識所對應和了別的法塵,到底是和前五塵在一起還是不和前五塵在一起的,這就要看這個法塵是否與五塵有關聯,是否是五塵的微細相,意識心的了別是否需要五識爲助緣;如果是不與五塵有關的法塵,就是獨影境,是獨頭意識了別的法塵,不需要五識就能了別的就是獨頭意識,沒有五識的配合就不能單獨了別的就是五俱意識。

如果意識心是五俱意識,就必須與前五識在一起同時分別,這個意識心所對應的法塵,一定是與色聲香味觸五塵在一起的法處所攝色,與五塵有關。這就是說,如來藏把外六塵通過六根變現到勝義根裡,這樣内六塵就出現了;根塵相觸,意識和前五識就一起出生來分別六塵境界,所以意識所了別的法塵就與前五塵有關。離開前五塵,這個法塵也不存在,意識心也就不能出生了,所以這種意識就叫作五俱意識。

三、獨頭意識

獨頭意識又分爲散亂獨頭意識、定中獨頭意識和夢中獨頭意識以及狂亂獨頭意識。

(一)散亂獨頭意識是指意識和前五識一同分別五塵上的法塵時,意識不專一,還要單獨思慮、妄想、回憶、了別其它的法塵,導致心思散亂而不能緣於一境、定於一境,並且心水渾濁,無定無慧,任何事都不能考慮清楚。六識同時分別六塵時,部分意識心不僅與五識同時分別六塵,還單獨有散亂獨頭境界,緣慮其他法塵,那麽意識單獨對應的這一部分法塵就不和前五塵在一起,是如來藏另外變現出來的法塵,是從如來藏的種子庫裡直接輸出的法塵,是意識心單獨了別的獨影境。

比如我們眼睛正在看某一個物體,意識和眼識一起在了別著這個物體;與此同時,意識又緣慮其他的事情,並不專一於觀察了別目前的物體。此時意識心的注意力分散,祂不僅和眼識在一起緣現前的事物,同時還要單獨思慮其他方面的事情;此種情況是意識的識種子分流,俗語叫作”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分散”。意識心分流時,其注意力偏向於哪一方面,哪個方面了別得就更爲清楚;識種子流注較多的緣故,了別勢力較強故。如對眼前的事物不太專注,識種子流注出來較少,了別勢力就較弱,對眼前的事物了別就不清楚。

識心注意力的分流好似河水分流一樣。原本一股強大而迅猛的水流如分成幾股,每股水流的流量就變小;流量小了,水流的勢力就跟著弱下來了,它的作用力也就微弱了。意識心若分流,其注意力就分散,這樣在各方面的了別都不清楚,因爲勢力弱,了別能力也弱。

意識的注意力是一種力量,相當於意識的作意心所,意識作意於多個境界,就要同時觸多個境界,領納多個境界,接下來就要了別多個境界。這樣意識的力量分散,其作用力就很微弱;了別每個境界的力量弱,了別得就不清楚,智慧不能生起。所以意識不專一,就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就沒有智慧的生起。

同理,聽聲時如意識心不專注即注意力分散,就聽不清聲音的内涵,不知道聲音的深刻的含義;在嗅香時如意識不專注,注意力分散,就分別不清是何氣味,了別的不細致不究竟;在嘗味時如意識心不專一,心中還思慮其他事,即出現食不知味的現象;在覺觸時如意識不專一,内心還在思慮其他的事,就不清楚身體所發生的狀況,即使被蚊蟲叮咬,身體出現異常情況,自己也渾然不知。如果大家都能以此種心態修行佛法,不對身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感興趣,淡忘周圍一切,修行佛法就能收到很大成效。

在修學佛法時,意識如果注意力大多用來思惟佛法,不在意其它五塵境界,對五塵境界自然就能夠渾然不知,這時的意識心大多作意在佛法的修証内容上,就能夠忘身,這也是一種定。最怕的是意識心在緣多個境界的時候,卻是哪個境界也不用心,一概的心猿意馬,心中就會對任何事情也不清楚,一片的茫然無知。

散亂獨頭意識,還包括一種情況,就是意識自己在單獨思惟了別時,也是散亂的,並不是專一思惟一個事理,而是跳來跳去的思惟很多個法,内心襍亂無章,沒有頭緒,結果什麽事情也不能思慮明白,其智慧就很淺薄,或者根本就沒有智慧可言。

(二)定中獨頭意識所了別的法塵爲如來藏直接變生出來,和前五塵沒有關係,不與前五塵在一起。前五識不現行,就由意識心自己單獨了別定境法塵。

真正的定是指四禪八定,其中初禪之前的定是欲界定。欲界定共有六種層次,分屬欲界六層天;如果對人間之事越淡薄,定的層次即越深,色身越高大,感受越自在,越輕靈舒服。最高層天是他化自在天,離色界初禪天最近,與之相應的定叫未到地定,是未到初禪地前的一種定,也分爲不同層次,有完全具足的定,也有不具足的定。在欲界定當中都有五塵現前,前五識都現行。如睜開眼睛能看見眼前的境界;耳能聽到周圍的聲音,只是此刻意識心較爲專注,只專注在所緣境上,或專注於某種感受上,或專注於某種心念上,其它塵境輕微了別。

比如專注於思惟參究佛法,參究一個話頭,這時前五識還是存在的。因爲意識不太注意五塵,五識自己的分別力又比較弱,了別的比較粗劣。前五識雖然存在,當有定境法塵時,還是意識自己單獨了別定境法塵,五識不參與了別。五識仍然只能微弱地了別五塵,意識心也同時參與了別,但是了別比較微弱一些,了別的不太清楚,因爲意識也同時在作意其它的法塵,要專心思惟其它的法。

從色界天開始就有四禪八定,色界初禪天的初禪定裡,五識當中的眼識、耳識和身識都現前存在,也在了別色塵、聲塵和觸塵境界;意識也存在,也同時了別這三塵上的法塵境界。但是意識若專注在一個境界上,心念就比較專一,不散亂。這時的意識就能專注於思惟一個法義,專注於了別定境法塵。如果意識注意的境界比較多,心就散亂,就可能從初禪定中退出來。

二禪以上的定中,只有獨頭意識在單獨了別定境法塵,沒有前五識的存在,因此獨頭意識就不能知道五塵上的法塵。無想定中的獨頭意識也滅了,因此就沒有識心來了別定境法塵,六個識都不存在,只有第七識和第八識存在,二者在共同維持著色身的存在,生命體才能不消失。在阿羅漢的滅盡定中也沒有獨頭意識的存在,沒有識心來了別定境法塵,只有第七識的作意、觸、思三個心所法的存在。最重要的是有第八識的存在,才能使得色身繼續存在而不滅失。

所謂的定,就是心住在一個境界上,既不擾動,也不散亂。初禪和未到地定的心都能住在一個境界上,或者以一個境界爲主,其他的境界都不專注,都不在意。當意識心專注在一個境界時,因爲注意力集中,識種子不分流,其識別的作用力強,了別得比較深細,分別比較清晰,就能出生智慧。所謂的智慧,就是對事物了別得很清楚,了別得透徹,能明白事物的真實相和真實意義。

(三)夢中獨頭意識,是如來藏單獨所變起來的,前五識不現行,只有意識心在夢中了別夢中的法塵境界。意識心單獨分別夢中獨影境,沒有前五識,肯定就沒有前五塵,只有夢中的意識心所了別的法塵。

在夢中,我們好像到了好多地方,好像也做了很多事情,天上地下可以隨意來去,沒有任何的限礙,其實我們什麽都沒有做,哪裡也沒有去。多數的人覺得夢中好像有前五識,五識都在活動分別著,其實在夢中的前五識是不存在的,夢中只有意識心的存在,這叫作獨頭意識。如果有五識存在,身體就會與清醒著時一樣動轉,那就不是睡眠,而是醒著了。因爲在夢裡,我們從一個地方突然轉換到很遠很遠的另一個地方,甚至眨眼功夫就到了天上,如果有前五識存在,身體一定是動的,也能跟著一起到天上,到很遠的地方。實際上,我們的身體哪裡也沒有去,仍然在床上紋絲不動躺著,所以夢中沒有五識的存在。

夢中如果有眼識存在,我們的眼睛就會隨著色塵的轉變而動轉,其實我們夢中的眼睛並沒有動。夢中如果出現天人,眼識是不能見到天人和鬼神的;夢中見到過去世的親人,眼識也不能見到過去世的親人。在夢中,如果有五識,夢中吃飯時口舌應該動,胃裡應該有食物,並且能感覺到吃飽了,可是醒來仍然飢腸轆轆。如果夢中有五識的存在,我們就能喝水或者做一切事情,但事實上我們身體並沒有動,醒來以後仍然要口渴,所以夢中沒有五識的存在。因此夢中只有獨頭的意識心在隨境界飄忽不定,並沒有前五識的存在;如果夢中真有前五識的存在,那就可以支配色身的運轉了。

當意識心單獨在夢中存在時,就可以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不受前五識的限制,不受身體的限制,可以瞬間到天上,瞬間到其他世界,瞬間能回到過去生,瞬間能穿越到未來世。在有前五識存在的情況下,這些都是不可能做到的,因爲身體必須要連帶著一起動轉,這樣就不可能回到過去,穿越到未來,也不可能上天入地。沒有前五識的參與,就沒有身體的參與,只有意識心單獨活動,就不受色身的拖累;意識就可以有神通,不管過去與未來意識都能去。如果有身體的參與,我們哪兒也去不了,只能在床上躺著睡覺。

(四)狂亂獨頭意識,是一種病態和幻覺,是神經錯亂出現的症狀。意識分不清現實與妄想出的狂亂境界,産生幻覺,把幻影當作真實,意識顛倒發狂。

四、無論做夢還是清醒時,意識所見都是如來藏現起的影像,對於勝義根來說,醒時的山河大地和獨影境是等效的;人從夢中醒來,是從一個夢境進入了另外一個夢境,由獨頭意識轉換爲五俱意識,同樣都是意識。在清醒時,散亂獨頭意識,與五俱意識和五識同時起用,那麽内五塵、内法塵、獨影境就會同時出現,同時存在。心裡散亂時,人在兩個夢中,一個是現實一些的現量夢,一個是純屬想象的非量夢,這樣意識就不專一,思惟紊亂,智慧很難出生。如果意識有側重點,或者只在五塵上的一個法塵上了別,或者只在非量的獨影境上了別,也能有定,也能出生智慧,這就是念佛、思惟、觀行和參禪的專一境界。

五、物質的色法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所構成,色聲香味觸五塵也是物質色法,當然也是由四大種子所構成。在五塵上所顯現出來的法塵,叫作法處所攝色,也是由四大種子構成。緣滅之時,四大種子分解,五塵就隨著消失而滅亡,五塵上的法處所攝色也隨著消失而滅亡。所以六塵是生滅無常的,不是真實的,都是如來藏出生和顯現出來的。

法塵屬於法處所攝色,是微細色法,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所構成。五塵是色法,由粗略的地水火風四大種子所成,與五色根相對應;在五塵上面同時也有法塵顯現,與意根相對。五塵與五根相對時,在五塵上同時顯現的法塵就與意根相對,這樣六根觸六塵,第八識就出生六識,六識再觸六塵,於是就有了六識的受、想與思的心所法。

在色塵上有法塵的顯現,眼根觸色塵,意根觸法塵,第八識就出生眼識和意識同時觸色塵和色塵上的法塵,兩個識就能同時分別色,但是這兩個識分別的角度不同,粗細的程度也不同;眼識分別的色塵較粗,意識分別的色塵較細。離開五塵境的時候,可以有單獨的法塵存在,意識心單獨起作用分別這種獨影境的法塵境界,這時的意識心就叫作獨頭意識。

比如聽見一種聲音以後,意識就陷入了沉思,反反複複思考這種聲音裡的意涵,這是意識所對的法塵境界,沒有五塵,是單獨的法塵影像,比較微細。凡是了別了六塵境界以後,陷入了沉思的狀況,就屬於獨頭意識對獨影境的了別。還有在禪定中的境界裡沒有前五塵,意識心單獨思惟、回憶、分析、推究、觀察,出現的定果色是法塵境,沒有五塵,意識單獨了別;在夢中沒有前五塵,意識單獨在夢中活動,這都是獨頭意識。

六、睡著時不管有夢無夢,五識都不出現,都不現行,因爲夢境屬於獨影境,是獨頭意識單獨了別的法塵境界。睡著時六根仍然要起作用,外六塵也一直不斷地進入根塵相觸之處,内六塵也不斷地變幻著,因爲色身處在眠熟位而不出生六識時,當然也不能了別六塵。

有人說睡著作夢時有身識參與,如果真有身識參與,那麽作夢上天時,身體就能跟著上天,可是身體還在床鋪上,沒有動過。做夢被人追殺逃跑時,如果有身識,身體不知道要跑到哪裡去了,根本不能還在床上。做夢吃飯時,如果有身識,飯早就已經吃到肚子裡,醒後的肚子應該是飽的,早晨無須再吃飯了。做夢發財時,如果有身識,金銀珠寶就已經收到口袋裡或者存起來,醒來後就應該能找到金銀珠寶。做夢做飯時,如果有身識,早晨醒過來時,應該直接有飯吃才對,不必再去做飯。由以上的推論可知,做夢時並沒有五識的存在,只有獨頭意識在了別獨影境的夢境。把五識的功能作用都了別清楚了,就知道夢中到底有沒有五識的出現了。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