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意識體性略說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0-11-29 12:56:11 閲讀: 534

第十章  六識的現量了別

一、什麽是現量、比量和非量

現量就是對於法能夠現前觀察思惟,見的是法的真實相貌,確認的是法的當前狀態,不會扭曲真實相。如果不能如實見到法的現前狀態,不能如實的觀察法的真實相貌,就會採取其它方法,如採取與參照物相比較對比的方法,這是比量。比量也許能夠比較出一個正確的結果,也許不能比較出一個正確結果。比量如果要比較正確,有個前提條件,就是用來作參照物的法要準確無誤,那麽比較出來的結果準確率就能高一些,因爲有現成的參照物,就不需要過細的思惟,所需要的智慧不多,所需要的定力不深,也可以沒有禪定,就能比較出一個結果,準確與否不一定。

如果現量智慧不足,還可以採取另一個方法,那就是想象、幻想和臆測,可以沿著一定的思路和軌道,也可以完全想入非非,沒有章法和邏輯,這是非量。非量是在沒有什麽証據情況下的思惟,憑空想象成分比較多,沒有能力收集和掌握証據才不得不如此,可見非量所需智慧更淺,也不需要什麽禪定。由此可見,現量需要相當的定力和智慧,其智慧是非常可貴的,是可值得信賴的,實証佛法就靠現量智慧。

在非量當中,由於沒有証據,全靠意識的想象,就像天空中的風箏,也許有線牽,也許無線牽,在這當中,意根使不上力,意根的智慧無法像意識一樣漫天飛舞,無法想象臆測,意識想什麽就是什麽,意根無法確認,因此不能實証,但不排除巧合和撞大運。這樣意根的智慧不會增長,只增長意識的智慧。再遇到不相類似的問題,不能舉一反三,意識只好再重新非量一番,說明其智慧增長很有限。

在比量當中,拿兩個事理相比較,主要靠意識的推導排比作用,意根的智慧使不上多大的力,意根也只能旁邊看著,其結果意根無法真正確認,但不排除比量正確的結果,但也解決不了意根的心疑,意根的智慧不會增長,只增長意識的智慧。

二、比如一顆參天大樹,想要得到其高度值,有三個渠道,一個是現量觀察,一個是比量,一個是非量。採取非量的方法就是沒有什麽根據的思惟想象猜測,對於樹的高度沒有什麽經驗,不知道如何比較,更不能如實觀察,其結果可想而知,恐怕連自己都不能確認,何況他人。採取比量的方法,就是與旁邊的電線杆子比較,與高樓比較,與山體比較,然後得出一個大約值。其結果就是心裡半肯定半不肯定的,表面上可能要自信一些,但如果有人非要較真,或者有更確切的証據來否定,心裡就沒底氣了。當然如果有人也同意這個結果,心裡會增加一些底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渠道和方法,就是現量觀察,但是這非常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証據資料,需要豐富的經驗,觀察力要敏銳要準確,心思要細密,數據要準確。而有豐富的經驗,有大量準確無誤的數據資料,這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經歷了相當一段時間的探索,其辛苦程度常人難比,其觀察時的定力常人難比,因此最後的智慧也同樣常人難比。

在探索收集數據的過程中,意根一直都在觀看,慢慢受著熏染,當意識一旦得出一個結論出來,非常有信服力,意根再經過自己的思量,就會確認下來,因爲有理有據。意根由於智慧淺沒有分析能力,就容易相應於証據充分的,相信現量境界。其實這個結果也是意根自己得出的,一切數據都擺在那裡,非常現實,意根自己就會起思量,就有結論出來,只有自己得出的結論才能確信不疑,當然自己是最信受的,不管別人如何說,自己都能果敢承擔,沒有商量的餘地,也不容易撕毁自己的結論。

由於現量觀察是這樣的辛苦和不易,追求短期效應怕吃苦的人不願意長期辛苦探索,修行時間短的人定慧都不足,都無法累積足夠的經驗,因此無法相應於現量觀察。因此喜歡比量和非量,喜歡臆測和比對的人很多,因爲這些方法都比較省力,所需時間不用多久,也不用多少定力和慧力,就能有最後的結果出來,這多麽輕松,這些人只要結果,中間的過程不需要。

而恰恰中間的過程非常重要,這是提鍊証據的過程,是熏陶意根的過程,是降伏各種煩惱的過程,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就沒有質變,自心煩惱永遠不能降伏不能改變。所以有一些人到處打探結果,企圖不經過辛苦參究的過程而輕而易舉的得到果實,這個果實就不是自己的,無法享用,自己仍然是窮人一個,再妄稱法王,只能遭到誅殺,後果可畏。

說到這裡,有的人會問,你說了半天還是沒有說清楚如何是現量觀察。可是我告訴你,別人所說的現量觀察,自己知道了,就是比量,已經不是現量了。真正的現量就需要自己親自去觀察,去認証,所以打探出來的結果,猜測出來的結果,非常不可靠,即使是從現量觀察的人那裡打探出來的結果,也不屬於自己的,如果是從比量得出結果的人那裡打探結果,那就更不屬於自己的,更不可靠。再輾轉傳播結果和打探結果,其結果就很可怕了。在此鄭重警告一些不願意下苦功的人,只有親自參究,才能親自得果,自在用果,否則就是苦果,這個苦果是完全要自己親自受用、單獨受用的,果報不虛。

三、我們通常所說的現量境界,是指目前、當下、現在正發生著的種種境界。而現量了別,就是指六識對六塵能夠現前觀察、了別和証知某些法的真實存在性,不用比較、比對、想象和推理等思惟活動,了別出來的都是事實真相。前五識完全是現量了別五塵境界,了別當前就存在的、正在發生、正在運行著的五塵境界。第六識有比量、非量和現量等三量的了別,但第六識也能現量了別當前存在的境界,在很多的情形下,第六識的了別是比量和非量的。六識現量了別境界就是了別當下,了別現前所存在的境界,不用去比對和想象參究,了別的結果與事實完全相符,就叫作現量了別。

意識心在了別現前境界的時候,比如正在觀察眼前的山河大地,這時候眼識是現量了別山河大地的顯色,比如山水的色澤,大地的顔色,見色時剛一入眼簾的就是這個景象。意識則是了別山河大地的形色、表色和無表色,比如山的大小、高矮、形狀等等,河水的長短、寬窄、深淺等等,這些是形色。山勢、水勢、水流的狀態等等是表色,山的巍峨、陡峭、光禿、挺拔,水的洶湧澎湃、幽深、恬靜等等是無表色。這些境界都是現前存在的,能夠被意識現前觀察和識別出來的是現量境界,不用比較,不用幻想,了別的真實,因此意識和眼識都是現量了別。意識也有比量和非量的了別,有些境界要通過對比和想象思惟才能了別清楚,了別明白,這就是意識的比量了別。當然也可能有了別錯誤,判斷錯誤,思惟錯誤的情況發生,這種錯誤的了別,一定是屬於非量了別。

思惟判斷錯了,再加上經驗和智慧的不足,由比量得出的結論往往就是錯誤的結論,結論與事實不符,就是不如實了別,不如實了別,就是非量了別,因爲這種了別不符合實際情況。愚癡衆生當中非量了別的幾率比較大,獨頭意識中非量了別的幾率也比較大,神經和精神不正常的人當中非量了別的幾率就更大了。比如一個人在狼吞虎咽在吃某種食物,吃得好像很香的樣子,旁邊的人就認爲:這個人吃的這個食物,一定很美味,要不然他怎麽能吃得那麽香,根本想不到那個人已經餓了很久,吃什麽東西都覺得好香。這人於是就跟著一起吃,結果吃了第一口咀嚼一下,馬上就吐出來,他感覺到食物中有一種黴味,於是就惡心起來。這就是比量的錯誤了別,判斷錯誤,經驗不足所致,這樣的例子非常非常之多,不可勝數。

四、意識和眼識一起了別事物時,意識有現量了別,也有比量了別,也可能有非量了別。比如山的高度,意識有時不能馬上就判斷出來,就要通過與其它物體的參照比較,才能準確判斷出來,這就是比量了別。當意識判斷思惟錯誤時,就是非量了別。當山河大地正處在自己的眼前,一般來說不需要意識通過想象、思惟、比較才知道,直接就能了別到而沒有錯謬,這時的意識就是現量了別現量境。如果看見遠處的山頂上有白雲在飄動,飄動白雲襯托下的大山好像在移動,意識就判斷是大山在移動,這時的意識就是非量了別,屬判斷失誤。

當意識心正在作現量了別五塵上的法塵境界的時候,前五識肯定是存在的,也同時在現量了別五塵,否則意識心就不能了別前五塵上所顯現出來的法塵的現量境界。但即使是目前真實存在的現量境界,意識有可能作比量和非量了別,有時準確,有時卻不準確;不準確的了別,完全是非量的了別,是錯誤的了別。

耳朵在聽聲音的時候,耳識是現量了別聲音的音量、振動頻率,意識心對於聲音也有現量方面的了別,其了別的内涵要比耳識了別的内容要豐富得多。意識所了別的現量境,就是目前傳過來的聲音的微細法塵,不是回憶從前聽到的聲音,也不是去幻想並沒有出現的某種聲音。意識不用對聲音進行比對分析而能了知聲音的内涵,這是意識的現量了別。比如聽到說話的聲音,意識心馬上就知道了聲音的來源、音質、内容等等信息,判斷無誤,這是現量了別;意識也有可能去作比量的了別,用思惟、推理、判斷、比較等等方式來了別聲音的内涵,說話人隱藏的目的和企圖。意識有時能了別得正確,有時則是了別錯誤,了別錯誤時,則完完全全就是非量了別。

又比如聽到風吹雨打的聲音,耳識直接現量了別風雨聲音的振動及聲波對耳膜耳鼓的沖擊和影響。意識則是了別風雨聲的大小、粗細、來源、方向,緩急等這些内涵,意識直接就能了別這些内涵,不用比對和分析,這就是現量了別。但有時也有比對、分析、思惟、推理的情況存在,意識要借助於比較和想象的思惟才能判別清楚,這就是比量了別;如果了別錯誤,則完全是非量了別。意識可以離開耳識的參與,自己單獨作比量和非量的了別。在意識心了別的時候,如果耳識心不現行,意識就不能了別聲音,兩個識心必須同時存在才能現量了別到聲音;所以意識在五塵上的現量了別,都要有前五識的參與。

在鼻嗅香氣的時候,氣味就是現前存在的現量境,鼻識和意識都可以了別這些現量境。鼻識第一刹那現量了別氣味對鼻黏膜的刺激程度,進而意識第二刹那了別氣味是香是臭,再以後意識就了別是哪一種類的香或哪一種類的臭,香臭都到了什麽程度,是從什麽物體上發出來的,離自己有多遠或有多近等等。這些法塵有意識的現量了別,也有可能作比量和非量的了別,因爲意識對氣味的知識面不全,就不能完全是現量了別。只有智慧達到圓滿了,這時了別一切法都是現量了別,這可能只有佛陀一人能做到。

如果佛陀還要作比量和非量上面的了別,那麽佛陀就不是一切種智的擁有者,說明佛陀的智慧還有不夠圓滿之處,還有自己不能現量了知的法存在。那麽就不能稱其爲一切種智的佛陀,最多是個妙覺菩薩。佛陀能現量的圓滿了知世間一切法,不用比對和想象思惟,其智慧德能圓滿具足故。

在品嘗飲食的時候,舌識現量了別飲食粗糙的味塵,第一刹那的了別一定是舌識,第二刹那是意識的了別,第二刹那之後二者同時了別。意識心了別飲食細微的味塵,了別具體的酸甜苦辣鹹淡及其程度,味道太濃,如果不適應,就要把飲食吐出來,這是意識現量了別的結果。當然其中也有比量和非量的了別,根據記憶來了別的是比量,想象成某種飲食的味道,則是非量。如果對於味塵知識的了解是有限度的,就得用比量和非量的了別,其結果往往是錯誤的。即使是現量了別,有時也有錯誤,不一定都完全正確。當意識作比量和非量了別時,是意識的獨頭境界,前五識不參與這種了別。

在感受色身上的觸塵時,身識第一刹那現量了別觸塵的粗糙相,意識第二刹那現量了別觸塵的細微相,接下來二者同時再作現量了別。但是當接觸的觸塵非常特殊時,身識和意識各了別一二三個刹那,就得馬上離開,不能再接觸觸塵了。比如當身體碰到火時,身識馬上就覺得燙,但是沒有概念,意識馬上就了別到火熱的程度,還沒有來得及分析、比對和思惟,於是意根當即決定,立即躲開火源。這是意根緣於身根和身識意識的了別而作的現量了別,於是就直接作出決定:躲開。這裡的身識、意識和意根三個識都是完全的現量了別,沒有比量和非量的了別,因爲意識來不及作比量和非量的了別,意根就決定馬上躲開,身識和意識隨即就在火的觸塵上面消失不見了。

又比如手指偶然接觸到一根針的針尖,身識和意識都是在第一刹那就了別到了疼痛,意識來不及思考分析作決定,意根就直接作主決定把手拿開,於是手就突然的抖了一下。這裡三個識都是現量了別,沒有意識的比量和非量的了別,因爲已經來不及了。等到手指躲開針尖以後,意識再繼續了別剛才突發的情況,就知道到底是怎麽回事,原來是不小心手指觸到了針尖。這時才有意識的比量和非量的了別。比量的了別,也有可能是正確了別,從而得出正確的結論;而非量了別則是不正確的了別,與事實完全不符。

在禪定當中的六識也有現量了別,在未到地定中,六識都存在,就可以現量了別當前正存在或顯現的六塵境界。其中身體的輕靈、高大、舒適、舒展等狀態,是身識和意識共同的現量了別,而内心的一種空靈、虛脫、清靜的感受,是意識心單獨的現量了別,屬獨頭境界。意識也有可能因爲智慧不足或者禪定知見不足,不能對禪定境界作完全的現量了別,就存在有比量和非量的了別。

在初禪定中,意識與眼識、耳識和身識三識,共同現量了別色、聲、觸、法四塵,意識可以單獨現量了別内心的輕安、喜悅、寧靜和空幻等等感受,可以單獨現量了別定境法塵。意識也可以有比量和非量的了別定境法塵。在二禪的定境中,只有意識自己單獨存在,沒有前五識的存在,因此在二禪的定境中,意識單獨現量了別深細的定境法塵,這時意識的現量了別是極其深細的,幾乎感覺不到有自己的了別,也感覺不到内心還有個知,也幾乎感覺不到内心深深的喜悅和舒適,因爲太深沉了。在這個境界裡,沒有意識的比量和非量的了別,因爲沒有襍亂的幻化的定境出現,意識處在無覺無觀中,已然沒有了思惟分析的活動。

在斷我見時,意識可以現前觀察到五隂的生滅虛妄性、苦性和空性,心中明確知道五隂非我、不異我,五隂與第八識又不相在。這個知,就是現量的知,因爲五隂非我是一種真實之理,叫作真理。意識對這個真理的認知是真實而又現實的,同時也顛覆了從前的一切錯誤知見。因此,意識此時所見的就是如實之見,是完全的現量了別,糾正了從前的非量認識,這是智慧的現量認知。因此真正的斷我見,就是現量境界。

在明心之時,意識証得了真正的自己第八識,這時就能夠現前的觀察第八識的體性和運作,觀察第八識的清淨性、真如性、不生不滅性、不動搖性等等,意識此等的觀察就是現量了別,就是現量境界。六祖開悟時所說的五個何期自性,就是現量觀察實証的現量境界。第八識與五隂七識的和合運作,是當前正在發生著的活動,是現實的,此時的意識觀察了別就是現量了別,也就是意識証得第八識是現量的智慧境界,沒有一絲的比量和非量。如果是非量的了別,就沒有真正的明心開悟可言,這樣的開悟就是想象中的悟,不是真實的開悟,因爲沒有親証的緣故。

在眼見佛性時,是証得整個身心世界的如幻觀,能夠現前真切感受佛性的美妙運作,現前真實地感受自己身心世界的如幻如化。因而此時的意識是現量了別,是現量的智慧境界,不是比量和非量境界,否則那就是想象的見性,並不是真實的見性,因爲沒有親証的緣故。在明心見性以後的修行過程當中,各種觀行的証得都是意識的現量了別,都是現量境界。修行的越深,意識的現量境界就越多,比量和非量境界就越少。一直修到佛地,佛地的意識全部是現量境界,沒有比量境界,更沒有非量境界。

五、現量了別,是對當前正在發生和存在的現象界能進行如實的觀察了別,而沒有錯謬。比量了別,是意識能夠進行思惟、分析、推理、判斷,有可能是如實的了別,也有可能是不如實的了別,而非量了別是依賴於意識的幻想推理想象,其結果有可能是對的,也有可能是錯的。知道有現量境的存在,就有識心的分別和了別活動,否則就不知道有現量境的存在,如果沒有了識心的分別或了別,我們對世間就真的一無所知了。

現量境,就是現前存在的境界,七識當下直接就能了別到,不用與其他塵境相比對,也不用思惟想象,不用假設,沒有了這些環節,也能直接可以發現到現前存在的五塵境。前五識肯定是直接了別到現前存在的五塵境界,意識依於五識,也能直接了別現前存在的五塵境。如果還需要通過比較,通過假設,通過想象才能作出了別的,顯然是意識比量了別,所以意識就有了現量、比量和非量三種了別。

第七識只相信現實,相信事實,証據不足或不可靠的五塵境和事理,第七識都不肯相信。當然現實和事實也有層次上的區分,也是相對的,証據也有真証據和假証據,意根無始劫以來就相信了假証據,認爲五隂就是我和我所,現在就要把那些假事實假証據推翻,去求証真理。

意識即使是非量了別,如果在証據確鑿的情況下,得出的結論是完全符合事實的,第七識也能相信。只有第七識相信了以後才能作出決定,否則第七識就暫時不作出決定,因此,第七識要根據現量作出決定。所以必須要在証據確鑿、沒有疑問的情形下,意根才願意相信,因爲祂自己的智慧不足,只有把現成的塵境事理擺在祂面前,祂才肯相信,祂自己不能作詳細的比較和想象,因其具體分析的智慧不足故。

因此遇到任何事理,想要讓第七識認可或肯定,必須要有充分的証據,這就需要意識作細致的思惟分析,拿出有說服力的依據來,這樣,思惟觀行與整理就顯得尤其重要。如果意根的智慧也是具足的,我們學佛就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了。

六、怎樣的觀察才是現量呢?比如我們觀察色蘊的虛妄、生老病死,我們大家都可以現前觀察到,這是現量。但色身的刹那生滅,凡夫是觀察不到的,如果根據物理學上所講的電子瞬間生滅的原理,用來推求出色身是刹那生滅的,這種推理是否也算是現量?實際上色身的刹那生滅現象,可能只有佛陀一人能現量觀察到,這需要極深的定力和深妙的智慧,沒有極深的定力是絕對觀察不到的。我們只能通過比量而知,比量而知如果是正確的,符合佛陀的正教量,也可以方便說是現量。

比如我們依照佛陀的教導,觀察宇宙器世間的生滅虛妄性,實際上我們無法用眼識現量觀察到眼前宇宙器世間的生滅虛妄性,因爲我們的壽命太短暫了,我們沒有足夠的時間長度對宇宙器世間生滅虛妄現象進行觀察;宇宙也太廣大了,我們的眼界也太有限了,無法觀察到整體的宇宙器世間,但是如果我們内心通過的如理思惟,最後能真正的認可此理,這也算是現量証得宇宙器世間的生滅虛妄性,就是如理如法的思惟結果,並不是非量。

再比如刑警破案,根據現場掌握的罪犯証據,採用比量和非量的思惟推理推敲等方法,最終破了案,使真相大白於天下,這樣所作的比量及非量觀察的結果是正確的,這也是現量境界。也就是說,凡是符合事實的比量及非量的推理,也算是現量境界。再比如學生解幾何題,也是通過比量和非量的思考方式,最後証明了題目的正確性,這也是現量境界。我們雖然不能現前觀察到色身的刹那生滅現象,但是可以通過如理如法的思惟觀行,最後証明到這一點,那麽所得到的結果就是現量境界。

七、定中意識所緣有三量,如果緣色身覺受,是現量了別;如果觀想思惟,有非量了別,也有比量了別,也有現量了別。如觀想自己在本地,變成某種形象飛往彼地,想象各種境界,都屬於非量了別。如觀無量壽經中的日想觀,開始時是非量了別,到觀行成就時,落日不觀而自動現前,定果色出現,意識的了別就是現量了別。

如果比較色身與從前的差別變化,比較境界的善惡美醜,是比量了別;如果思惟得出一個正確而現實的結論,就是現量了別。二禪以上定中意識所了別,全部是現量了別,因爲沒有思惟,不能觀想,只是單純的了別定境法塵,只是覺知不出來,不能反觀自己的了別性。定的層次越深,其了別越是現量了別。如果定中過去世的影像現前,意識也是現量了別,未來世境界呈現出來,意識也是現量了別。

八、思想不動念是否能了別境界?坐在家裡沙發上,看著家裡熟悉的家具,心裡又沒有念頭,這時候心裡能不能很清楚的知道各個家具的名詞屬性作用?早上剛剛睜開眼睛,沒有語言文字心裡念頭,是不是能知道自己在家裡躺在床上,並且剛剛睡醒?如果能,就是了了分明 。

六識現量了知,一定有知,但不一定有念。念是五別境心所法,不是時時處處都要現行出來的,而知、了別是五遍行心所法,必須時時處處現行出來,只要有識心,就有五遍行心所法,但不一定有五別境心所法。所以識心有知有了別的時候,不一定有念頭和心念。有的人比較嬾散的時候,就不願意起念,定力好時,也不願意起念頭,但肯定有知,有了別性。如果是比量了別和非量了別,一定有五別境心所法的念心所,一定有念頭,有思想,有動轉。

九、意識的現量,知的正確就是現量;了解的法如實無繆就是現量;符合事實就是現量;體現真理就是現量;不用比較而知,知的正確就是現量;不用想象幻想而知,知的正確,符合實際情況,就是現量;回想小時候的事,明白一件事,也是現量;觀察前世的色身不是我,觀察後世的色身不是我,觀察正確時,就是現量。有神通知無數劫前的人事就是現量,知無數劫後的人事就是現量。眼睛看著蘋果,卻認爲那是梨,這是非量,不是現量;睜眼說瞎話,就是非量。如果意識都是現量,意根的非量必隨之得到扭轉,就會如實知道一切法。

十、七識心了別的三種方式

非量,是指識心了別的結果是錯誤的不符合事實的,還是說識心了別的方式可以想象、幻想、猜測、預測?是指識心了別的方式可以想象、幻想、猜測、預測。

那就只有意識才能有非量的了別方式,五識必須現量了別,意根必須現量了別,第八識都是現量了別,了別的都是現量境界,因爲一切法都是第八識當下變現出來的,對於第八識來說都是現前存在的法,因此都是現量境界。

不是現量境界的法,第七識意根無法緣到,也無法認知,所以要想讓意根接受和認可什麽法,必須是現量的法,有事實依據,非常真實,理路清晰,有章法可尋,所以意根斷我見比意識斷我見困難得多,不可以想一想琢磨琢磨就了事,必須深透的思惟觀行,意根不斷的考量取捨,直到理由充足,道理清晰,呈現出是事實,意根才能認可。

五識也是現量了別五塵境界,目前沒有的五塵,五識無法去想象著了別,無法幻想出什麽五塵境界。而意識所想象幻想的回憶的展望的任何法,都必須是第八識呈現出影像,可以說是無中生有,但都是第八識幻化和執持的,所以第八識了別的都是現量法,不用去非量比量了別什麽法。任何人的意識了別時都有三量:現量、比量和非量。現量知,是知當下現前存在的法,目前不存在的法不了知,不用去回憶和想象比較,對於法不作加工,當下是什麽就是什麽。

 十一、爲什麽說同類事物的類比不是比量而是現量呢?比如說人類,肯定都具有相同的特點,單獨一個人肯定與人類有相同之處,不用把這個人再與同類進行比較才能確定這個人確實是人,而非其他類。新生嬰兒出生時,不用與比較就知道是人,非他類,甚至在母胎裡就知道這個孩子是人而非他類。這樣的知就是現量的知,不是比量知。

一個模具生産出來的産品,都具有同樣的特征,知道一個是什麽特征,就知道其它産品是什麽特征。這個知是現量知,不是比量知。

如果是同類之間進行比較,而知二者的差別,是比量而知。比如說不知道某人個頭高矮,就要與另一個標準個頭的人比較,與大部分人比較,然後才能知道,這是比量而知。但是這個比量知的結果,可能正確,也可能錯誤,那就是說結果可能是現量,也可能是非量。

比量知某人個頭高矮,不如現量知某人個頭高矮的人聰明,現量知,遇見某人當下就能根據經驗智慧判斷出來,不需要去比較衡量,比較衡量說明沒有現量智慧,觀察力判斷力都不夠好,所以不得不去比量。如果現量判斷出來的結果不符合事實,那就不是現量,而是非量了,說明他的智慧也不夠好,也可能過於自信,還不如比量的人謙虛謹慎。

十二、以此類推的類比不是比量

世俗界有個類比,相同種類的事物,証明了其中一個或者是一部分,就証明了這個同類都是如此,不用全部都証明,這是世俗界的槼矩,佛法也同樣適用。人類檢查搞的抽樣調查,調查一部分,就能証明全體同類。這屬於比量嗎?不是比量。我觀行自己五蘊,証明了我的五蘊苦空無常無我,就會得出他人的五蘊也是如此,所有衆生的五蘊都是如此。這是比量嗎?不是比量。

比如我參禪開悟了,証得了自身中的第八識,然後就知道他人的第八識也是如此,所有衆生的第八識都是如此。這是比量嗎?不是比量。幾何算數所有學術上的實驗和推理,經常用到如此方法証明:以此類推。寫文章分析事理,都會用到以此類推這個詞滙,表示後邊的與這個的相同的,不用再証明推導了,這就是同類的結論。這是比量嗎?不是比量。

証明一切事理結論的正確,有時候不從現量出發,而是從非量出發,思惟考証,最後得出一個現量的結論,非量也有很多很大用處。頭腦夠用的人,胡思亂想得有道理,那就不是胡思亂想,叫作頭腦靈光。頭腦不靈光的人,無論給他多少現量數據,就是得不出一個如實正確現量的結論出來,這種人太多。

經歷了數不清的苦痛,仍然不知道苦,内心思想麻木,實際上就是愚癡。愚癡的人佔百分之九十以上。經歷了無數挫折,不知道回頭,仍然鑽死胡同,一根筋的愚蠢。苦空無常無我,明明都是現量,有那麽多的現量數據証明,所有人就是看不清楚,還要學佛法,思惟觀行,還觀行不出來,這叫作愚癡。明明五欲六塵,無常生滅變異,抓不住,執著不了,事實真相都已經現量呈現出來了,明晃晃的,無數人就是看不明白,管不住自己,還要去死死的抓取執取,不肯松一松手,歇一歇,可憐又愚癡。

十三、現量與非量

見繩爲蛇,屬於非量,還是比量?因爲既沒有正確的了別繩,也沒有如實的認識蛇,都是錯誤了別,不是事實所以是非量。騎驢找驢,是什麽量?自己騎的驢不認識,不把驢當作驢,還要去另外找驢,不能正確的認識驢就是非量。自己的五隂身全體都是第八識,自己卻不了解,還要另外去找一個第八識,是什麽量?同樣是非量。凡夫看見父母認父母,看見兒孫叫兒孫,也不是現量,是非量。所以佛陀教阿奢世王觀行沒有其父這個人,沒有殺父這件事,讓他証得五蘊空無我,滅除非量認知,回到現量中來,殺父罪業才能滅除。

阿羅漢所証得的五隂非我不異我,生滅變異空,是什麽量?阿羅漢所証得的五蘊空無我,雖然是現量,但是半現量,還不究竟,所以還需要修學大乘法,証得究竟法。菩薩們証得了第八識以後,獲得了各種層次的智慧,這是什麽量?阿羅漢和菩薩所証得的法,雖然都是現量証,但都是相對的現量,不完全是現量,還有非量成分。

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是什麽量?如果觀自在菩薩照見五蘊皆空,完全是現量的,那修行就到底了,成佛了,不需要再接續修行了。因爲包括等覺妙覺菩薩証得的法還不究竟,所以還需要再破除最後一品無明,才完全成佛,無明破盡,才是完全的現量智慧。

嚴格來說,只有佛陀的智慧認知,才是完全現量智慧,才是究竟的毫無疑問的,是完全符合現實和真理的。其餘菩薩們的智慧認知有不同的現量成分,還不究竟。阿羅漢辟支佛們的智慧認知比菩薩還不究竟,空的程度層次都不夠。凡夫完全是非量,沒有現量,即使見山是山,見水是水,看父母是父母,見冤家是冤家,一點不錯亂,那也都是非量,迷惑顛倒。非量認知,相當於精神錯亂的認知,衆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精神病,都不健康。

十四、從究竟義上面來說,一切法對於佛陀來說都是現量的,對於凡夫來說都是非量的,因爲佛陀是完全如實了知,衆生是錯謬了知。衆生的六識心,自無始劫以來一直都在有意或無意的欺騙自己的意根,傳遞給意根的都是非量境界,因此就導致了意根的染污性越來越嚴重,無明越來越深厚。如果意識通過接觸正確的聖教量,通過如理作意和正確的思惟,就可以讓六識和意根有了如理如法的現量境界,從而知道一切法的事實真相。凡夫現量觀察一切法都自認爲是真實的,其實結果全都是虛妄的,凡夫就沒有得出過一個正確的結論,得出的往往都是錯誤的結論;凡夫的現量觀察並不可靠,因爲沒有佛法真實智慧的緣故,依此所謂的現量觀察,結果生生世世就因此錯誤的結論而受到生死輪回之苦。

十五、意識在觀行五蘊無我時,有邏輯思惟分析推理作用,這算不算現量?意識思惟觀行時,三量都可以體現出意識的智慧。意識在觀行五蘊時的邏輯思惟分析推理也有三量,智慧越高越有現量,觀察到的事實越多,証據越充分,理由越充足,越能熏染意根,離實証越近。

意識尋找証據越充分越現量越好,因爲意識是爲意根來搜集証據的,現量的証據有說服力,能讓意根接受,理由充分。意識非量的想象幻想証據不足,意根無法接受。這樣對於意根的思量就起不到引導和推動的作用,就不能實証。

現量不是指一定要親身經歷的,看到他人發生的事,所有衆生身上發生的事,都屬於現量觀察,只要符合事實,道理通達,邏輯嚴密,就可以了。但是類似四大種子這個問題確實無法現量觀,因爲智慧不足,只能算作熏習,算作非量,但對於諸佛就是現量了。我們每個人意識的智慧都有限,所以有極多的事實和真理無法現量觀察,所以實証很難很難,只能實証一些比較淺的真理。

對於某部分人比較難於觀行的法,對於另外一部分人就比較容易,差別在於意識的智慧不同,意根的智慧也不同。對於四大種子諸佛當然都會馬上現量觀察到,我們就不行,只能順著理去思惟推斷,起著熏習的作用。無始劫以來,衆生在生死輪回當中,經歷了無數生死苦,都是現量,可是衆生卻不能現量觀察,感知不到,不會從中吸取什麽經驗教訓,以至於生死輪回不斷,苦受不絕。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