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佛法襍談(第二部)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4年11月11日

第五章  因緣果報篇

一、因果既空也不空

因果有既空也不空的雙面性,在於從哪個角度去看。不空的意思是,從世俗諦的角度來看,有因必有果,因果都是世俗相,比如說一個善業是因,有這個因,一定會有善果,一個惡業也是如此,惡業是因,有這個因,一定會有惡果,不善不惡業是因,有這個世俗法相的因,一定會有世俗法相的不善不惡的果。有因必有果,世俗法相歷然存在,這是因果不空的意思。

而從聖義諦諸法實相和諸法空相這個角度來看,善惡業因和不善不惡的業因,都是如來藏變現和執持的,是生滅變異的,本質是空的,善惡果報和不善不惡的果報也都是如來藏變現和執持的,是生滅變異的,本質也是空的。如果業因不是空的,那就永遠有業因,衆生要何時解脫?如果業果不是空的,衆生就會永遠受業果報,果報何時了?衆生果報不了,何時解脫成佛?生滅變異則爲空,不生滅不變異則爲不空,世俗法相全部是生滅變異的,所以全部是空的。

如果說不生滅不變異則爲不空,是爲因果不空的原因,那麽這個不生滅不變異的法,就是本心如來藏。除了如來藏以外,如果還有不生滅不變異的法,不管這個法是什麽,都是不空的。而除了如來藏以外,還真的找不到不生滅不變異的法了。凡是能找到的都是和如來藏本體有關的如來藏的體性。不生滅不變異的如來藏,能現起世俗諦的因,也能現起世俗諦的果,如來藏不空,因果必定會有,所以如來藏就是因果的因,如來藏不空,因果就不空,如來藏空,因果則空。

從甚深的唯識的角度來看,世俗諦的因,是如來藏的七大種子變現出來的,本質還是如來藏的屬性,世俗諦的果同樣是如來藏的七大種子變現出來的,本質仍然是如來藏的屬性,所以世俗諦全體都是如來藏的屬性,歸屬於如來藏,從世俗諦上應該能看到如來藏的身影。

二、因緣果報也是幻化不實的

衆生的因緣果報從哪裡體現出來?是從五隂身上體現出來的,從色受想行識上體現出來的,從十八界上體現出來的,五隂身是幻化的,十八界是幻化的,宇宙器世界是幻化的,一切人事物理全部是幻化的。既然因緣果報所依賴之體都是幻化的,本身也就是幻化不實的,因緣生因緣滅。種子是五隂身造作落謝的,五隂身虛妄無常,因緣果報就虛妄無常。

所以一切因果也是幻化的,除了如來藏其餘一切都是幻化出來的,是如來藏依照業種和各種因緣所幻化的,都不是實法。比如衆生造作的善惡業和所受的善惡報,都是在這些世間虛妄法上來造作和受報,五隂世間虛妄,這些業行和果報當然也都是虛妄的。

    比如說今世在這世間當了國王,或者上天當了天主,國王和天主五隂身是幻化的,宮殿寶座是幻化的,生存的宇宙器世間是幻化的,錦衣玉食是幻化的,所有的宰官大臣、身邊的侍從都是幻化的,國王和天主的一切都是幻化的。再比如說殺人或者被殺這些果報都是五隂來造作和承受的,這些惡報從哪裡來的?都是如來藏根據業種和因緣幻化出來的,都體現在五隂身上。受了善惡業報,生出了苦樂等等覺受,這些受也是如來藏幻化出來的,都是生滅變異無常的,既然如此,一切因緣果報就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這就叫作無我無一切法。

知道一切法都是幻化不實的,就應該減少攀緣,減少造作,減少用心,盡量心空,因爲你無論怎樣造作都是空的,無意義的,都是生滅法,無得無失,何不息心省心?有的人就說既然都是空的,那我何不多造作?我造惡業也是空的,就不必忌憚造惡業。但是如果造作了惡業,心就不能空了,心不空受惡報的時候那是極其苦惱的,到時候苦受也空不了,生不如死的痛苦著,沒有人願意這樣,所以心空就不會造惡業,減少一切操作心就逐漸清淨,也逐漸空了,這才能了苦得解脫。

三、衆生大多習慣於造不善業

很多人都是每日精進學習法義,可以說兢兢業業,卻偶爾在遇到謗佛、法、僧三寶的言論時贊歎一下,這一個贊就毁了自己修行的大部分福德和功德,以至於無論怎樣精進,進功都不大。無明能嚴重遮障修道,如果不想辦法懺悔自己的無明,到最後是善業大還是惡業大,都不好說。那麽多人爲什麽不知道自己的無明很重呢?爲什麽不知道自己是無智的,在佛法關鍵部分非要發表自己無知無智的見解呢?這樣的修行,到最後的結果是什麽,怎麽不想一想?什麽叫作惡業?誹謗三寶是惡中惡,還有比這更惡的嗎?還不如造些殺生的惡業,果報還小一點。

造惡業很容易,一句話惡業就成就了,甚至是一個字大惡業就成就了,甚至是一個表情一個符號,惡業就造出來了,沒有多少人會覺得這樣有什麽不妥,有什麽惡果。等到受惡報的時候,也根本不會聯想到是因爲什麽而得到這樣的果報,根本不會去思考分析惡果的來源,更不會去懺悔造過的不善身口意行,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什麽樣的身口意行是善的,什麽樣的身口意行是惡的,一般來說都是隨順著自己内心的無明煩惱,從來不會去違逆自己的不善心所,任由自己的煩惱習氣顯露出來,散發出來。

大多數人的覺悟性都很差,對於自己的心行不知不覺,沒有反觀能力,也不想反觀,只是一味的隨順和護短。這樣隨順的結果是什麽?結果就是每個人都有苦惱和苦痛,都有障礙,都不順心如意,命終會去三惡道受極大苦,從三惡道出來以後仍然不覺悟,以至於惡性循環不已,六道輪轉不停。

造善業其實也很容易,一句話就成就一個善業,甚至是一個字就能成就一個善業,乃至於一個表情一個符號就成就了一個善業,可是很多人卻不屑於做這樣的善業,因爲沒有這樣的習慣。每日都是不善心所大於、多於善心所的現行,所以每個人都是惡業大於、多於善業,也所以盡管很多人都信佛學佛了,命終仍然會去三惡道受苦,不能保証人身,去三惡道的比例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更多。

四、成爲鬼道衆生的根本因

鬼的特征是貪吝,所以有貪吝心的人,命終必生鬼道,不管貪吝什麽。貪的範圍太廣了,衆生不僅僅在金錢和財物方面,在五隂世間裡不管對什麽法貪,都是貪,包括大衆都認爲很正常的身口意行都是貪,都是當鬼的因。

餓鬼和惡鬼都屬於鬼道衆生,餓鬼的心性是非常貪和吝嗇的,所以就一無所有,非常貧困,吃不到飲食,喝不到水,近水,則水變成火,非常苦惱;惡鬼的心性是惡的,常常出來禍害其他衆生,包括人類。鬼道衆生大多數叫作鬼,是普通的鬼,區別於餓鬼和惡鬼。

有個老太太活著的時候經常與院子裡的三個老頭打麻將,三個老頭相繼死去了,最後老太太也死了。她投生鬼道一段時間以後,就給她女兒托夢要一副麻將,她女兒就給她燒去一副紙麻將,後來就托夢告訴女兒說自己還在與三個死去的老頭打麻將呢。他們還是比較有福的鬼,生前沒造過什麽大惡業,只是比較貪玩,死後就在鬼道繼續玩。含有生前搞音樂美術藝術的人,死後做鬼,然後又信佛,就附體在信佛人的身上到寺院修福做功德。搞藝術這些人也是貪,對藝術執著有感情,貪執不捨,死後就會做鬼,喜歡琴棋書畫等等都屬於貪。過去的文人墨客詩人作家散文家等等,大多數死後也做鬼了,都有貪習。喜歡什麽就會被什麽束縛住,不得解脫。

還有一種嚴重的貪,就是貪色貪愛貪感情,死後就做多情鬼和色鬼。很多人把情當作是每個人理所當然應該有的,對其他人生情還覺得很自豪,還要贊歎多情的人,贊歎什麽愛情感情之類的。其實情是最嚴重的貪,也是生死輪回的主因。佛陀在楞嚴經中告訴我們,情重一定會下墮三惡道,九情一想沉下水輪,就是地獄;七情三想生於鬼道;情想均等,生於人間;情少想多,心能飛升,生於天上。想是代表理智的,心思輕,就會往高飛升,生於善道。情是沉重渾濁的,心思重,必下墮三惡道。

情從人間法律和道德的角度來說,不管合理不合理,從後果因果上來說都是不合理的,是不應該有的。情就是貪愛,有貪就有水,有水必下流。很多人一有了感情,就會吟詩作畫的抒發發達自己的感情,認爲很美好很真摯,很浪漫,覺得多情就是善。實際上多情不善,害人害己同墮三途,遭受輪回之苦,遭受多情之苦。很多苦受,是因爲有情執才感召的,沒有情就沒有執,也就不會有苦受了。

正當的感情都有惡報和苦報,那麽不正當的感情,不應該生起的感情,損害他人利益的感情,不道德的感情,他人反感的感情,就更有惡報和苦報了。所謂正當就是法律允許和保護,道德槼範也允許,不正當就是相反的,法律不允許不保護的,道德槼範也譴責和不允許的。

我們學佛以後要多看管自己的心,能降伏的貪愛和情執就盡量降伏,能克制的就盡量克制,畢竟貪愛不是善法,是惡法,屬於煩惱。有不少人認爲多跟人結緣,後世就能度得了,於是就不管不顧的跟異性頻繁打交道,生出不正當的感情也不克制,任由其發展,以爲這樣就結善緣了,可以互相度脫了。實不知,自己在一大劫之内,不一定有能力度脫異性,情感糾葛會讓自他墮在惡道受多劫苦受,多少劫從惡道出來以後,還是沒有能力度脫異性,因爲沒有斷除貪愛煩惱,必因貪愛而墮惡道。有度衆生的心是善,但還要明理和懂法,否則善就變成惡,不僅沒度得了衆生,還被衆生所度,得不償失。那些拿此當借口的人,更應當懸崖勒馬,因果不曾饒過任何人。

總結起來,在娑婆世界,只要對任何一種法一種境界起貪愛,心喜,歡喜,粘著,不肯捨棄,都屬於貪,因此貪一般都要墮落在鬼道以酧嘗業果,因果是不虛的,有因必有果。

五、獄卒和閻羅王是否有果報

問:萬事皆有因緣果報,那麽地獄裡面每日行刑掌刑的鬼卒得何果報?森羅殿裡審判司刑的閻羅王又得何果報?

答:地獄裡獄卒和閻羅等等,都是衆生惡業所感召的,都是自己的惡心所現的幻影,沒有地獄業的人到地獄裡就看不見獄卒,並不會受到獄卒的懲罸,沒有惡業的人也遇不到閻羅王對自己的審判。有的衆生之所以會成爲獄卒和閻羅等等,也是他們自己的業力所致,這並不是一份正業,雖然是伸張了因果和正義,有一定的意義,但作惡衆生不喜,緣分就不善。如果能讓衆生悔恨罪業,能發誓洗心革面時,才與衆生結一些善緣。所以很多表面看來的善與惡,實質都是不一定的。

再比如人間監獄裡的獄警管理犯人有罪嗎?瑜伽師地論裡面講,獄警不是正業。這樣的問題,不是幾句話能說明白的,因果的問題是很複襍的問題,一個人做什麽樣的工作,也是由業力決定的。在任何與衆生打交道的工作中,都存在著善業和惡業,完全在於當事人如何正確處理。教師行業非常好,也是度衆生,但是就有不少人造作了惡業。講經說法是度衆生的事業,但是就有很多講法之人造作了地獄業。當毉生治病救人,這個職業好不好?這都是不一定的,病人爲什麽有病呢?極大多數都是業果酧嘗,果報而已,這個果報是應該受的,而且確實是還有一些曾經所傷害的衆生來追索討債,可是毉生卻截斷了因果的酧嘗,也使得債主不能如願所得,毉生就會背負一定的因果。

出家僧衆給居士們做超拔超度也是一樣,善惡都是不一定的。譬如前世甲把乙打死了,今世乙來討債,要把甲打死,然後你把甲救度了,乙沒有討到債,也沒有報仇,這對乙來說是公平的,乙也許會反過來報複。如果超度時也可以順便超度乙,可是乙不想被超度,就希望甲受惡報,那麽超拔超度就干預了因果。譬如甲欠乙一千萬元,乙向甲討債,而你從中加以干預,沒讓乙討到債,乙這一千萬元加利息該怎麽辦?他會不會向你討要?如果爲自己的父母親人超拔和超度,這是自己的本分,是報恩之舉,爲自己的父母親人背負業障是應該應分的事,爲對自己有恩的人背負業障也是應該應分的事。

表面的善,實際上是不是善,有沒有善果,一般人都不能開眼見証得到,在佛經裡記載,超拔超度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佛陀合所有出家人的力量,超度大目健連在地獄中的親生母親,再沒有第二例。佛經裡從來沒有記載諸佛菩薩以及阿羅漢辟支佛爲衆生超拔超度這樣的事,也沒有記載出家僧衆爲衆生超拔超度這樣的事,過去的僧團裡從來沒有這樣的事。過去的寺院裡,出家人非常多,從來沒有聚集在一起,敲打唱念爲居士做超拔超度這樣的事,佛的戒律也不允許。那時候的出家衆都是以個人修行爲主,有能力弘法的人可以講法,其餘的事都不可以做,尤其是涉及到金錢等等世俗利益的事情更不允許做。

六、臨命終時的覺受

楞嚴經講,一切世間生死相續,生從順習,死從變流,臨命終時,未捨暖觸,一生善惡俱時頓現,死逆生順,二習相交。這裡說臨命終時未捨暖觸,臨是接近還沒有過去的意思,就是還沒有死亡的意思。既然沒有死亡,至少有意識和意根的存在。而佛說未捨暖觸,那就是還有暖觸,就有暖觸的覺受,身識也存在。這時候四大還沒有分解,或者是剛剛開始分解,色身的一切覺受都存在,都能感知到,六識都在還沒有滅去。這時候是什麽感受呢?佛比喻衆生四大分解時如生龜剝殼,那有多痛苦和疼痛?

既然這時候有感知,意識沒有滅,獨頭意識也可以現前,獨頭意識這時候干什麽?專門接收如來藏發出來的信息,如來藏把自己這輩子所造作的一切善惡業行,全部都播報出來,像放電影一樣,而且是快速的播放,極快鏡頭,瞬間就能播放完,如來藏導出的速度極快。對於意識來說就像快速回憶一樣,也容不得獨頭意識想什麽,只接收就行了,然後意識馬上就明白了、知道了自己要隨著這些業行去向哪裡,但是已經沒法告知身邊的人了。

臨命終時意識雖然有些昏昏沉沉,但是對於如來藏硬塞給祂的錄像内容,仍然能非常清晰的作以了別,清清楚楚,而且還能判斷出來自己要到哪道裡去受報,不用誰來給自己講因果報應之理,完全不用了。

臨命終時意識和意根不得不接受後世的果報,這就是業力,一輩子業行的力量,不容意識反抗,也不容意根反抗,二者都要順從業力的安排和召喚,沒有怨言。即使在中隂身裡受到閻王爺爺的審判,也不會申辯和訴苦喊冤叫屈。爲什麽?因爲事實就擺在那裡,大家都能清清楚楚的看到,不用閻王爺去調查取証。在事實面前,還能有什麽話好說?乖乖服從閻王爺的安排,服從命運的安排。命運如何形成的?命由我造,自己造的業,當然要由自己來承受,不然怎麽辦?誰替你承受?親爹親媽親兒子也沒辦法替你承受,各人業各人受,誰也替不了。

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爲。自己一生當中,所做的大大小小的業行,如來藏事無巨細都給記錄在案,別的如來藏也都知道,意根依如來藏也會知道,等到別人的意識有神通時,別人就能完完全全知道自己所做所思所想的事情,瞞不了任何人,作惡根本不能瞞天過海。果報之事自然而然,也怨不得任何人,地獄三惡道也是自己如來藏根據自己的惡業來變造,跟別人沒關係,別人不能給自己變造出地獄。所以自己的命運完全由自己負責,別人不替受。人要自私,就要爲自己負責任,對自己盡量好一些,別爲自己去造作任何一點點的惡業,這樣的自私,佛也贊成,這是智者的自私。

爲了避免惡報受苦,自己的身口意行都應該嚴格看管,身行方面不去損害侵犯任何人;口行方面不好聽的話、不應該說的話、傷害人的話、侵犯別人利益的話,尤其是誹謗三寶的話都不要說,說出來表面是傷人,實則是傷自己,千萬倍無數倍的果報,到時候特別難於承受,一句話完全可以入地獄受苦無量劫,果報就是這樣;意行方面不要有貪嗔癡,思想要純潔單純。這些因果法則不是佛制定和創造出來的,也不是菩薩和護法神制定和創造出來的,更不是自己的冤親債主死對頭制定和創造出來的,都是自己的如來藏所爲。如果要埋怨,就去埋怨如來藏,看如來藏聽你抱怨不?

敢於造作惡業的人,不在乎造作惡業的人,輕易就造作惡業的人,都是無智的愚癡人,越愚癡膽子越大。愚癡的不計後果,不知後果,不畏果報,也考慮不了那麽多,只有順從自己的無明煩惱,心裡才舒服,造惡業是爲了自己一時的舒服暢快,不管以後有多麽不舒服不暢快,智力不足,定力不足,就管不了這些,發作出來暢快就行。一講因果,煩惱重的人就不願意聽,說是編造的,拿這些嚇唬人罷了,佛經裡記述的所有真實因果事件都不願意相信。可是不信歸不信,果報照樣會出現,不管你信不信。

七、重罪輕報的原理

後世罪業今世承受,都屬於重罪輕報。修行越好,罪業越提前受,孽息少,非常劃算。今世如果出個車禍,你就想:太好了,後世不用下地獄受報了,或者不用突然夭亡不用短壽了。如果有人給你小鞋穿,或者冤枉委屈你,或者打你罵你,你應該這樣想:這個人對我真好,以後就不用得癌症等大病,不用出車禍等等事故,那些罪業就這樣消受了,多劃算。

修行感召來的小挫折,就會避免後世的大挫折,今世修行感召到的大挫折,就會避免後世更大的挫折和危難病苦死亡三惡道報等等,非常劃算。所以不管怎樣,請繼續努力用功辦道。

八、花報與果報

花是未成熟之果,是結果之前的狀態,當然沒有果有營養價值;果是花的升華和結晶,營養價值高於花。佛教裡往往用花果來比喻和劃分善惡業報,善惡業報分爲花報和果報,花報是指現世就受的回報,果報是未來世業緣成熟所受的回報。一種業行,如果有花報,也就有果報,沒有花報也有果報,花報越大果報越小,如果沒有花報,果報最大。

回報猶如釀酒,越久越醇厚,也如銀行存款,越久利息越高,回報越豐厚。對於善業來說,造作善業的人如果貧窮,就會希望盡快得到花報,越快越好,眼前就能享用得到,因爲福德不足,所以要急用回報。有的人是因爲無知,或者做善業是抱著有所求的心態,想得到現前的利益,所以只求花報。那麽得到花報之後,也許有未來世的果報,但是可能非常微小。

對於造作惡業的人,花報越快越大,果報越慢越小,如果這個人有良知也明理,就會甘心承受花報,盡快消除惡業的影響,以免後世的果報之苦。只有無知的不信因果之人,才會千方百計的躲避花報,抱著僥幸心理隱藏惡業。當然如果善業非常大,自然會感召到花報出現,不用人求,後世的果報也很大;如果惡業非常大,同樣會感召到花報出現,躲避也沒有用。善惡都會自然有報,只要時節因緣具足。

九、怎樣得到果報是最劃算的

問:某甲爲某乙做了一件好事,某乙得到了某甲的幫助。某甲想要得到某乙的回餽和回報。某甲究竟是現在得到某乙回報劃算,還是後世得到某乙的回報劃算,還是得到因果的自然回報劃算?

答:以無所求的心,等因果自然償還的最劃算。某甲做了好事,但沒想過回報,這是以無回報的心做事,雖然某甲不圖報,但因果法則還是會自然産生回報,這時果報最大。以無爲心做善事,善報最大;以有爲心做惡事,惡報最大。

以無爲心做善事,善報最大,心大,報大。不知道如來藏爲什麽會有這樣的槼則。想把善事果報最大化的人,可以鑽這個空子。有想鑽空子的心,還是有心,有心心就小,無心心最大。想回報,有目的做善事,就有心,有心心就小;不想回報,做善事沒有個人目的,沒有私心,心就大,心大果報大。爲三寶做善事,果報最大。如果其中有私心,爲了金錢名利地位權力等等,就會大打折釦。如果是懷著強烈的私心而做善事,拿三寶做買賣,圖謀三寶帶來的利益,也許就會變爲惡事,而有惡報。

如果煩惱太重,圖謀三寶帶來利益,圖謀未果,而起嗔怨,有可能是地獄果報。一切罪業,都由煩惱而起,一切煩惱都由那個我而來,所以只有斷我見之後,煩惱才能變得輕微,甚至能滅除煩惱,讓煩惱永盡得解脫。世間所到之處,大到國家之間,中到團體之間,小到個人之間,都能看到衆生的貪嗔癡煩惱,可以說煩惱熾盛泛濫,很難救拔。末世畢竟是末世,衆生業重障深福薄,罪業遠遠大於善業,惡報遠遠大於善報。所以後世會有極多人去向三惡道受報,這是必不可免的,死亡病苦都是小事了。

十、替人背業也有因果

問:家裡老人腿痛,我每天幫他按摩治療,三個多月後老人腿好了,可我卻發現自己胳膊上出現了和老人腿上一樣的症狀。有時給同事治療,同事好了,自己身體就會出現類似症狀。爲什麽會如此呢?

答:這是因爲別人的業障,你給背過來了。業障不是無緣無故就能消失的,需要承受果報然後才能消失。他不承受,就需要你來承受。學佛人總是去給人背業障,就無法修行了,最後誰也沒有成就,都處於生死輪回之中。

毉生治病當然也背一定的因果,但那是職業,不是特意想給人消業背業障,毉生必須那樣做。而特意給人消業,當然會引起冤家討不著債,心裡嗔恨不滿。比如說你家人欠債,債主討債,你把家人保護起來,債主討不著債,那會怎麽樣?

因果法則,需要業種成熟,才能受報。有的冤親債主附在身體上,就會馬上報複。有的是臨終報複。如果背負的業障大,即使沒有冤親債主附在身體上,因果來的也快。這裡分很多種情況,很複襍,幾句話沒法說得清楚。有的病人有病不是由於業障,如果沒有業種就是環境造成的,或者是不小心造成的,給他治病就不遭報複,沒有業障,沒有惡報,而有善報。

十一、愚癡煩惱業的果報

貪嗔癡煩惱的果報是:貪心生惡鬼道,嗔心生地獄道,愚癡生畜生道,在臨命終時貪嗔癡的惡業相現前時,就必去三惡道受報,躲避不了了。爲了消除煩惱業,在平時多反觀自己的心行,努力用佛法之理來加以降伏,持戒修定,煩惱才能降伏比較快。造作了罪業之後,要想消除就要懺悔,造的罪業比較重大的,需要佛前懺悔見到好像瑞相,比如夢中和定中出現蓮花,佛來摸頂安慰等等;一般不太重的罪業,在大衆面前真誠懺悔,就可以消除。

貪心非常重的,在惡鬼道受苦時間就會非常長,如果對於三寶生嚴重的貪心,那罪過簡直太重了;嗔恨心比較嚴重的,在地獄道受報時間就會非常長,如果是對三寶生嗔恨心,那個罪業更不得了;愚癡嚴重的,就會造作大的惡業,那就不是畜生道的問題了,先下地獄受報,之後惡鬼道,再之後才是畜生道。一切煩惱全部都由愚癡引起,愚癡是煩惱根源,不愚癡就不會生起貪心和嗔恚心,不會造作煩惱業。在將來斷除煩惱的時候,貪心和嗔恚心先斷,愚癡最後斷,因爲愚癡很難辦,所以愚癡煩惱最後斷。

從前有居士誹謗阿羅漢,阿羅漢告訴那個居士,我已經証得阿羅漢果了,你必須當衆跟我懺悔,否則一定會下地獄。然後阿羅漢撞鍾集衆上堂,居士當著大衆的面前,給阿羅漢道歉懺悔。但是那個居士命終還是下地獄了,爲什麽?因爲誹謗阿羅漢的罪業太大太重了,懺悔之後也不能完全消除,如果不懺悔,罪業更重,在地獄受報的時間會更長久。在地獄裡能提前一分鍾出來,就是萬幸值得歡喜的。罪輕罪重,感得的地獄也不同,受的痛苦也不同。誹謗初果人二果人三果人的罪業也都很重,這個世間裡的人煩惱普遍都重,不管對方什麽身份什麽証量,煩惱一上來通通都誹謗,不管後果,自心發泄才是最重要的。

學佛人如果不想降伏自己的煩惱,即使學了八地菩薩的理論,造作煩惱業之後,下到三惡道,八地菩薩的法也救不了自己。平時只管隨順自己的煩惱性情,不考慮後果,任己之情,逞己之意,別人愛怎麽樣就怎麽樣,隨自己心舒服就行。可是果報到來的時候,會是一百萬倍的不舒服,舒服與不舒服之間成比例嗎?完全不成比例。那時候再想自己當初何苦來哉,太不值得了,只得到惡報,什麽也沒有得到。

十二、畜生的殺業是否比人類還重?

造作惡業殺業是由意根作主,六識造作的。但是意根自己單獨的心理活動,也是業行,叫作意業,也存種子,也有果報,就是生死輪回苦。

身口意三種業行中,以意業爲主,意業最重,因爲身行和口行直接受意根的意行指揮和控制。意根起貪嗔癡造作的身業口業叫作故作,不是由意根起貪嗔癡造作的業行,叫作無意而作。故意造作惡業,罪業大而深重,有性罪性業;無意造作的惡業,罪業輕微,沒有性罪性業。

畜生們互吃,介於有意和無意之間,只是單純的爲了飢餓,沒有殺心和嗔恨心,造業比較小,惡業比較輕微,沒有性罪和性業,欠債將來還債就行了。畜生的一期惡業結束,可以托生爲人,人再造惡業,就會再去三惡道受報。衆生就這樣在六道裡生死輪回,人身的業行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沒有一種業行是沒有果報的,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千萬千萬要小心謹慎,不可肆意妄爲,張口就胡說,尤其是對於佛法,不能想當然的自己認爲怎樣就怎樣。佛說不証阿羅漢果不要信己意,己意不可信。一旦在佛法上造作惡業,無間地獄的苦,是人間的無量倍,沒法承受。

十三、因果不由心

如果心中有個嚴重的我,心想的事就不一定能實現,不想的未必能躲避得了。人類所做的,往往與自己所希望的正相反,比如人都希望長壽健康快樂,可是造作的都是讓自己不長壽不健康不快樂的事情,比如殺生吃肉,那結果怎麽可能健康長壽快樂呢?人都想自由自在得解脫,可是死死攥著一個我不肯放開,那怎麽能自由自在得解脫呢?

人都希望自己富貴發達,可是卻總是有意無意的做一些媮盜搶劫的事,那怎麽能富貴發達呢?人總是希望自己被人尊重和看重,卻總是傲慢看不起他人,不尊重他人,那怎麽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呢?人總是想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可是總去剝奪他人的權利,自己怎麽能擁有權利呢?

十四、惡取空的果報

世間有兩種斷滅空,或者是惡取空,害人不淺,直接導致衆生墮落三途,輪轉六道。一種是外道的無所有空,認爲沒有什麽前世後世,死後一了百了,沒有因果,沒有善惡業報,做什麽都無所謂,只要自由自在盡情盡興就好。

另一種惡取空,是修學大乘如來藏法這些人,雖然承認有因果業報,承認有前世後世,身中有如來藏不滅,但是貪圖五欲享樂,又不願苦修實修,不願意持戒修定,於是就否認五隂十八界的一切虛妄功能作用,把一切都推到如來藏那裡,用如來藏代替五隂一切功能,讓五隂無所作爲,也不用學佛成佛,如來藏本來就是佛。或者放任五隂胡作非爲,說五隂做什麽都是如來藏做的,如果是如來藏做的,五隂身就沒有因果,沒有業報,所以五隂身就隨緣自在,不用持戒也不用修定,如來藏本來不犯戒,本來就有定。這兩種斷滅空惡取空論,性質雖然不同,結果卻相似,撥無因果,放浪形骸,不能斷惡修善。

因爲執取如來藏爲我,也就執取個無相,凡是有相都要擯棄,好像自己已經超越了有相達到無相了。其實無相的是如來藏,五隂身還全部落在有相中,目前來說根本超脫不了,因爲沒有持戒沒有禪定,般若智慧嚴重不足,心心念念都在相中,如果非要遮掩這些相,那只能惡取空了,等果報到來的時候,必須直面相對,惡報之相再也無法躲避。

可是那些說已經超越有相,達到無相之人,爲什麽還要選擇吃肉,不著吃肉相,而不去選擇吃素,隨緣吃剩菜剩飯?既然沒有相了,一切都要隨緣從簡能活著修行就好,爲什麽還那樣挑剔講究護身養生呢?有相戒不持,專門持無相戒,難道選擇飲食吃穿住用行不是相?爲什麽選擇享受的相而不選擇吃苦的相?可見無相是假,有相才是真。學大乘非常好,可是不好好學,大乘法也會成爲毒葯,食之不捨,必死無疑。良葯變毒葯,誰之過?

十五、衆生的業緣都有哪些

業緣顧名思義就是身口意業行産生的緣,也是五隂身受善惡業報的緣。有這些業緣,五隂身才能在一切法當中生活、造業和受報。一切法包括周遭的一切人事物理,包括其他五隂身,和生存環境,宇宙器世間所有的自然現象。衆生籍此造業和受報。生存方式、生存條件、生存資具就是業緣,家親眷屬、朋友同事就是業緣,有這些緣,才能受善惡果報。

其中色身是正報業果,也可以是命終之前的色身和後世色身的業因業緣,環境是依報業果,也可以是業因業緣。一個法可以是因,可以是緣,可以是果,法不定,果也不定。

十六、相貌的秘密

人的聲音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脾氣、秉性和修養,也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心性是單純率真的,還是虛偽狡猾的,是光明的還是隂暗的。一個人的五官相貌也能反映出一個的修爲、性格、脾氣、秉性、學識、風度等等,甚至骨鄂肌肉形體皮膚等等,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脾氣秉性,是精進還是嬾惰,是嚴謹嚴肅還是松懈懈怠散漫,是陽光還是隂沉等等。

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相貌負責任,外在相貌業都屬於因果的一部分,是業行的正報,都是自己生生世世修出來的,反映了内心的善惡品質,當相貌不如意的時候,不要埋怨父母或者是老天爺,應該譴責自己。前世那樣的傲慢,今世個頭矮小,一個人的肌肉那麽松弛,這個人可能就很懈怠嬾散,思想不嚴謹,得過且過那類型。身形歪斜不正的人,往往心也不正。正直的人,心正身正,五官都正,皮膚緊致,面容嚴肅。乃至於眼神都正,目不斜視,心地光明。從面相上也能看得出這個人前世是從哪道過來的,越年輕時看得更準,後世會生到哪道去,年紀越大,看得越準。

十七、丹霞禪師爲何燒木佛

丹霞禪師開悟証得了自性佛以後,心中不僅破除了四相我相、人相、衆生相和壽者相,也破除了佛相,只認真佛,不認假佛,那些木雕石塑的佛像當然就更不是真佛了,燒之何妨?但是沒有証得真佛的人萬萬不可學之,因爲沒有証真,假相猶存,燒假相就等於燒真相一樣,這就有很大的罪過了,毁佛辱佛的果報非常不好。古代曾經就有一凡夫比丘效倣開悟的比丘,把佛菩薩的名字都寫在内褲上,結果一兩天之内就吐血,是否死亡我就不記得了。還有現代的人把觀世音菩薩像丟到河裡,回家以後很多年都是渾身溼冷溼冷的,直到懺愧罪業,並且做了一些補救措施,大病才好。

丹霞禪師宿世善根深厚,開悟以後道行匪淺,心空無相,經常在橋上一臥,悠哉悠哉,無所事事,人常怪之。得道之人,還有什麽事,五蘊世間都是空的,無相、無願、無求,人生就是吃飯睡覺而已,常伸兩腳臥再正常不過了,哪有那麽多事,整天東求西求,東奔西走,忙裡忙外的,有什麽可圖謀的?直到心空徹底,一切法自然任運,佛陀自然會來授記成佛,還有一法不空,還有一事可求,還想成佛作祖,休想佛陀來授記。那些以度衆生爲名,圖一己私利,搞得佛教烏菸瘴氣之人,恐怕不但得不到佛陀授記,還會得到因果的修理,因果可怖。

有的人會說,我也認爲木雕石塑的佛像不是真佛,我燒了也會沒事。那你就燒一個試試,看看會不會感得五臟俱焚,痛苦難忍。自己認爲的不管用,意識覺得的沒有用,如果意根不認的話,因果不爽。那些自認爲証果的,自認爲明心開悟的,去把佛菩薩的名字寫褲頭上試試,去燒一燒木佛毁一毁石佛試試,如果沒事,可以看作是破相的真悟,有沒有人敢這樣做,像丹霞禪師一樣?

有的人會說給我印証的人相當有道行,我就是相信,但我說佛是最有道行的,假如佛給印証的與事實不符,如來藏不承認,因果就更不承認了,當然這只是假設,佛陀所印証的當然是絕對符合事實,符合如來藏了。有些人很倔強,說什麽都不聽,只相信自己的感覺,但是如來藏更倔強,只管事實,因果尤其的倔強,敢跟一切人杠,在事實面前不低頭的人,因果就會跟他杠上。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