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雜談(第二部)
第五章 因緣果報篇(2)
八、花報與果報
花是未成熟之果,是結果之前的狀態,當然沒有果有營養價值;果是花的升華和結晶,營養價值高於花。佛教裡往往用花果來比喻和劃分善惡業報,善惡業報分為花報和果報,花報是指現世就受的回報,果報是未來世業緣成熟所受的回報。一種業行,如果有花報,也就有果報,沒有花報也有果報,花報越大果報越小,如果沒有花報,果報最大。
回報猶如釀酒,越久越醇厚,也如銀行存款,越久利息越高,回報越豐厚。對於善業來說,造作善業的人如果貧窮,就會希望盡快得到花報,越快越好,眼前就能享用得到,因為福德不足,所以要急用回報。有的人是因為無知,或者做善業是抱著有所求的心態,想得到現前的利益,所以只求花報。那麼得到花報之後,也許有未來世的果報,但是可能非常微小。
對於造作惡業的人,花報越快越大,果報越慢越小,如果這個人有良知也明理,就會甘心承受花報,盡快消除惡業的影響,以免後世的果報之苦。只有無知的不信因果之人,才會千方百計的躲避花報,抱著僥幸心理隱藏惡業。當然如果善業非常大,自然會感召到花報出現,不用人求,後世的果報也很大;如果惡業非常大,同樣會感召到花報出現,躲避也沒有用。善惡都會自然有報,只要時節因緣具足。
九、怎樣得到果報是最劃算的
問:某甲為某乙做了一件好事,某乙得到了某甲的幫助。某甲想要得到某乙的回餽和回報。某甲究竟是現在得到某乙回報劃算,還是後世得到某乙的回報劃算,還是得到因果的自然回報劃算?
答:以無所求的心,等因果自然償還的最劃算。某甲做了好事,但沒想過回報,這是以無回報的心做事,雖然某甲不圖報,但因果法則還是會自然產生回報,這時果報最大。以無為心做善事,善報最大;以有為心做惡事,惡報最大。
以無為心做善事,善報最大,心大,報大。不知道如來藏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規則。想把善事果報最大化的人,可以鑽這個空子。有想鑽空子的心,還是有心,有心心就小,無心心最大。想回報,有目的做善事,就有心,有心心就小;不想回報,做善事沒有個人目的,沒有私心,心就大,心大果報大。為三寶做善事,果報最大。如果其中有私心,為了金錢名利地位權力等等,就會大打折釦。如果是懷著強烈的私心而做善事,拿三寶做買賣,圖謀三寶帶來的利益,也許就會變為惡事,而有惡報。
如果煩惱太重,圖謀三寶帶來利益,圖謀未果,而起瞋怨,有可能是地獄果報。一切罪業,都由煩惱而起,一切煩惱都由那個我而來,所以只有斷我見之後,煩惱才能變得輕微,甚至能滅除煩惱,讓煩惱永盡得解脫。世間所到之處,大到國家之間,中到團體之間,小到個人之間,都能看到眾生的貪瞋癡煩惱,可以說煩惱熾盛泛濫,很難救拔。末世畢竟是末世,眾生業重障深福薄,罪業遠遠大於善業,惡報遠遠大於善報。所以後世會有極多人去向三惡道受報,這是必不可免的,死亡病苦都是小事了。
十、替人背業也有因果
問:家裡老人腿痛,我每天幫他按摩治療,三個多月後老人腿好了,可我卻發現自己胳膊上出現了和老人腿上一樣的症狀。有時給同事治療,同事好了,自己身體就會出現類似症狀。為什麼會如此呢?
答:這是因為別人的業障,你給背過來了。業障不是無緣無故就能消失的,需要承受果報然後才能消失。他不承受,就需要你來承受。學佛人總是去給人背業障,就無法修行了,最後誰也沒有成就,都處於生死輪迴之中。
醫生治病當然也背一定的因果,但那是職業,不是特意想給人消業背業障,醫生必須那樣做。而特意給人消業,當然會引起冤家討不著債,心裡瞋恨不滿。比如說你家人欠債,債主討債,你把家人保護起來,債主討不著債,那會怎麼樣?
因果法則,需要業種成熟,才能受報。有的冤親債主附在身體上,就會馬上報復。有的是臨終報復。如果背負的業障大,即使沒有冤親債主附在身體上,因果來的也快。這裡分很多種情況,很複雜,幾句話沒法說得清楚。有的病人有病不是由於業障,如果沒有業種就是環境造成的,或者是不小心造成的,給他治病就不遭報復,沒有業障,沒有惡報,而有善報。
十一、愚癡煩惱業的果報
貪瞋癡煩惱的果報是:貪心生惡鬼道,瞋心生地獄道,愚癡生畜生道,在臨命終時貪瞋癡的惡業相現前時,就必去三惡道受報,躲避不了了。為了消除煩惱業,在平時多反觀自己的心行,努力用佛法之理來加以降伏,持戒修定,煩惱才能降伏比較快。造作了罪業之後,要想消除就要懺悔,造的罪業比較重大的,需要佛前懺悔見到好像瑞相,比如夢中和定中出現蓮花,佛來摸頂安慰等等;一般不太重的罪業,在大眾面前真誠懺悔,就可以消除。
貪心非常重的,在惡鬼道受苦時間就會非常長,如果對於三寶生嚴重的貪心,那罪過簡直太重了;瞋恨心比較嚴重的,在地獄道受報時間就會非常長,如果是對三寶生瞋恨心,那個罪業更不得了;愚癡嚴重的,就會造作大的惡業,那就不是畜生道的問題了,先下地獄受報,之後惡鬼道,再之後才是畜生道。一切煩惱全部都由愚癡引起,愚癡是煩惱根源,不愚癡就不會生起貪心和瞋恚心,不會造作煩惱業。在將來斷除煩惱的時候,貪心和瞋恚心先斷,愚癡最後斷,因為愚癡很難辦,所以愚癡煩惱最後斷。
從前有居士誹謗阿羅漢,阿羅漢告訴那個居士,我已經證得阿羅漢果了,你必須當眾跟我懺悔,否則一定會下地獄。然後阿羅漢撞鐘集眾上堂,居士當著大眾的面前,給阿羅漢道歉懺悔。但是那個居士命終還是下地獄了,為什麼?因為誹謗阿羅漢的罪業太大太重了,懺悔之後也不能完全消除,如果不懺悔,罪業更重,在地獄受報的時間會更長久。在地獄裡能提前一分鐘出來,就是萬幸值得歡喜的。罪輕罪重,感得的地獄也不同,受的痛苦也不同。誹謗初果人二果人三果人的罪業也都很重,這個世間裡的人煩惱普遍都重,不管對方什麼身份什麼證量,煩惱一上來通通都誹謗,不管後果,自心發泄才是最重要的。
學佛人如果不想降伏自己的煩惱,即使學了八地菩薩的理論,造作煩惱業之後,下到三惡道,八地菩薩的法也救不了自己。平時只管隨順自己的煩惱性情,不考慮後果,任己之情,逞己之意,別人愛怎麼樣就怎麼樣,隨自己心舒服就行。可是果報到來的時候,會是一百萬倍的不舒服,舒服與不舒服之間成比例嗎?完全不成比例。那時候再想自己當初何苦來哉,太不值得了,只得到惡報,什麼也沒有得到。
十二、畜生的殺業是否比人類還重?
造作惡業殺業是由意根作主,六識造作的。但是意根自己單獨的心理活動,也是業行,叫作意業,也存種子,也有果報,就是生死輪迴苦。
身口意三種業行中,以意業為主,意業最重,因為身行和口行直接受意根的意行指揮和控制。意根起貪瞋癡造作的身業口業叫作故作,不是由意根起貪瞋癡造作的業行,叫作無意而作。故意造作惡業,罪業大而深重,有性罪性業;無意造作的惡業,罪業輕微,沒有性罪性業。
畜生們互吃,介於有意和無意之間,只是單純的為了飢餓,沒有殺心和瞋恨心,造業比較小,惡業比較輕微,沒有性罪和性業,欠債將來還債就行了。畜生的一期惡業結束,可以托生為人,人再造惡業,就會再去三惡道受報。眾生就這樣在六道裡生死輪迴,人身的業行是最主要的決定因素。沒有一種業行是沒有果報的,所以每個人說話做事千萬千萬要小心謹慎,不可肆意妄為,張口就胡說,尤其是對於佛法,不能想當然的自己認為怎樣就怎樣。佛說不證阿羅漢果不要信己意,己意不可信。一旦在佛法上造作惡業,無間地獄的苦,是人間的無量倍,沒法承受。
十三、因果不由心
如果心中有個嚴重的我,心想的事就不一定能實現,不想的未必能躲避得了。人類所做的,往往與自己所希望的正相反,比如人都希望長壽健康快樂,可是造作的都是讓自己不長壽不健康不快樂的事情,比如殺生吃肉,那結果怎麼可能健康長壽快樂呢?人都想自由自在得解脫,可是死死攥著一個我不肯放開,那怎麼能自由自在得解脫呢?
人都希望自己富貴發達,可是卻總是有意無意的做一些偷盜搶劫的事,那怎麼能富貴發達呢?人總是希望自己被人尊重和看重,卻總是傲慢看不起他人,不尊重他人,那怎麼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呢?人總是想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可是總去剝奪他人的權利,自己怎麼能擁有權利呢?
十四、惡取空的果報
世間有兩種斷滅空,或者是惡取空,害人不淺,直接導致眾生墮落三途,輪轉六道。一種是外道的無所有空,認為沒有什麼前世後世,死後一了百了,沒有因果,沒有善惡業報,做什麼都無所謂,只要自由自在盡情盡興就好。
另一種惡取空,是修學大乘如來藏法這些人,雖然承認有因果業報,承認有前世後世,身中有如來藏不滅,但是貪圖五欲享樂,又不願苦修實修,不願意持戒修定,於是就否認五陰十八界的一切虛妄功能作用,把一切都推到如來藏那裡,用如來藏代替五陰一切功能,讓五陰無所作為,也不用學佛成佛,如來藏本來就是佛。或者放任五陰胡作非為,說五陰做什麼都是如來藏做的,如果是如來藏做的,五陰身就沒有因果,沒有業報,所以五陰身就隨緣自在,不用持戒也不用修定,如來藏本來不犯戒,本來就有定。這兩種斷滅空惡取空論,性質雖然不同,結果卻相似,撥無因果,放浪形骸,不能斷惡修善。
因為執取如來藏為我,也就執取個無相,凡是有相都要擯棄,好像自己已經超越了有相達到無相了。其實無相的是如來藏,五陰身還全部落在有相中,目前來說根本超脫不了,因為沒有持戒沒有禪定,般若智慧嚴重不足,心心念念都在相中,如果非要遮掩這些相,那只能惡取空了,等果報到來的時候,必須直面相對,惡報之相再也無法躲避。
可是那些說已經超越有相,達到無相之人,為什麼還要選擇吃肉,不著吃肉相,而不去選擇吃素,隨緣吃剩菜剩飯?既然沒有相了,一切都要隨緣從簡能活著修行就好,為什麼還那樣挑剔講究護身養生呢?有相戒不持,專門持無相戒,難道選擇飲食吃穿住用行不是相?為什麼選擇享受的相而不選擇吃苦的相?可見無相是假,有相才是真。學大乘非常好,可是不好好學,大乘法也會成為毒藥,食之不捨,必死無疑。良藥變毒藥,誰之過?
十五、眾生的業緣都有哪些
業緣顧名思義就是身口意業行產生的緣,也是五陰身受善惡業報的緣。有這些業緣,五陰身才能在一切法當中生活、造業和受報。一切法包括周遭的一切人事物理,包括其他五陰身,和生存環境,宇宙器世間所有的自然現象。眾生籍此造業和受報。生存方式、生存條件、生存資具就是業緣,家親眷屬、朋友同事就是業緣,有這些緣,才能受善惡果報。
其中色身是正報業果,也可以是命終之前的色身和後世色身的業因業緣,環境是依報業果,也可以是業因業緣。一個法可以是因,可以是緣,可以是果,法不定,果也不定。
十六、相貌的秘密
人的聲音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脾氣、秉性和修養,也能夠反映出一個人的心性是單純率真的,還是虛偽狡猾的,是光明的還是陰暗的。一個人的五官相貌也能反映出一個的修為、性格、脾氣、秉性、學識、風度等等,甚至骨鄂肌肉形體皮膚等等,都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脾氣秉性,是精進還是嬾惰,是嚴謹嚴肅還是松懈懈怠散漫,是陽光還是陰沉等等。
每個人都應該對自己的相貌負責任,外在相貌業都屬於因果的一部分,是業行的正報,都是自己生生世世修出來的,反映了內心的善惡品質,當相貌不如意的時候,不要埋怨父母或者是老天爺,應該譴責自己。前世那樣的傲慢,今世個頭矮小,一個人的肌肉那麼松弛,這個人可能就很懈怠嬾散,思想不嚴謹,得過且過那類型。身形歪斜不正的人,往往心也不正。正直的人,心正身正,五官都正,皮膚緊致,面容嚴肅。乃至於眼神都正,目不斜視,心地光明。從面相上也能看得出這個人前世是從哪道過來的,越年輕時看得更準,後世會生到哪道去,年紀越大,看得越準。
十七、丹霞禪師為何燒木佛
丹霞禪師開悟證得了自性佛以後,心中不僅破除了四相我相、人相、眾生相和壽者相,也破除了佛相,只認真佛,不認假佛,那些木雕石塑的佛像當然就更不是真佛了,燒之何妨?但是沒有證得真佛的人萬萬不可學之,因為沒有證真,假相猶存,燒假相就等於燒真相一樣,這就有很大的罪過了,毀佛辱佛的果報非常不好。古代曾經就有一凡夫比丘效倣開悟的比丘,把佛菩薩的名字都寫在小褲褲上,結果一兩天之內就吐血,是否死亡我就不記得了。還有現代的人把觀世音菩薩像丟到河裡,回家以後很多年都是渾身溼冷溼冷的,直到懺愧罪業,並且做了一些補救措施,大病才好。
丹霞禪師宿世善根深厚,開悟以後道行匪淺,心空無相,經常在橋上一臥,悠哉悠哉,無所事事,人常怪之。得道之人,還有什麼事,五蘊世間都是空的,無相、無願、無求,人生就是吃飯睡覺而已,常伸兩腳臥再正常不過了,哪有那麼多事,整天東求西求,東奔西走,忙裡忙外的,有什麼可圖謀的?直到心空徹底,一切法自然任運,佛陀自然會來授記成佛,還有一法不空,還有一事可求,還想成佛作祖,休想佛陀來授記。那些以度眾生為名,圖一己私利,搞得佛教烏煙瘴氣之人,恐怕不但得不到佛陀授記,還會得到因果的修理,因果可怖。
有的人會說,我也認為木雕石塑的佛像不是真佛,我燒了也會沒事。那你就燒一個試試,看看會不會感得五臟俱焚,痛苦難忍。自己認為的不管用,意識覺得的沒有用,如果意根不認的話,因果不爽。那些自認為證果的,自認為明心開悟的,去把佛菩薩的名字寫褲頭上試試,去燒一燒木佛毀一毀石佛試試,如果沒事,可以看作是破相的真悟,有沒有人敢這樣做,像丹霞禪師一樣?
有的人會說給我印證的人相當有道行,我就是相信,但我說佛是最有道行的,假如佛給印證的與事實不符,如來藏不承認,因果就更不承認了,當然這只是假設,佛陀所印證的當然是絕對符合事實,符合如來藏了。有些人很倔強,說什麼都不聽,只相信自己的感覺,但是如來藏更倔強,只管事實,因果尤其的倔強,敢跟一切人杠,在事實面前不低頭的人,因果就會跟他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