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修定与参禅证道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修定法门 更新时间: 2020-11-29 10:31:07 阅读: 3983

第十一章  观行答疑

第一节  如何观行实修

一、问:如何实修,实修就是时时刻刻观照自己吗?

答:修行的目的是解脱生死,解决轮回的问题,最终成就佛道。要达到这个目的,就要按照佛所教导的修学方法,努力去实行实践,然后再证实佛所说法,就能证得解脱,证得不灭的真我如来藏,从而解决生死大事。佛是如何教导我们修行的呢?佛在世时讲的法,一个是能让五阴得解脱的四圣谛法和十二因缘法,一个是般若实相法。

我们把这些理论内容弄明白,然后按照这些道理一一去实际观行思惟,思惟通达之后,就能证得佛所指向的各种结论:一个是五阴无我,一个是真我实相般若。要达到这样的结果,就要通过修行满足相应的条件,才能证得,从而获得解脱。这些条件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这菩萨六度,总体来说就是戒定慧。

八个识的法义必须要学,参禅的方法要掌握会用,禅定必须要修,福德必须要具足,总括起来就是菩萨六度条件都要满足。当福德够用,禅定也够用时,般若正理就能明了到一定程度,这时就可以参禅,参话头,参公案,就能知道如何寻觅第八识,因缘具足时,就能证得第八识,从而明心开悟。证悟以后,就能获得大智慧,逐渐心得解脱,具足般若智、别相智、道种智、一切种智,最终就能圆满佛果。

二、问:看话头时是精神内敛,向内收摄吗?

答:应该把注意力集中在话头上,不要放在其他事情上。话头如果放在脑中,就把注意力集中在脑中,如果头部发胀,就放在别处。有时候话头跟着外面声音跑了,就轻轻拉回来,不要随声音而流跑了,这就是精神内敛,向内收摄。

看话头时只要意识清醒就要不间断的看,一切时中都要看住话头,这样就能念念打成一片,功夫自然就能纯熟得力,很容易生起疑情。生起疑情以后,就转入参话头阶段,起心参究自性如来藏,因缘具足时就能悟道了。

三、问:每天观照自己,妄念起而不随,慢慢的有力量了,无观无照才是真观照吧?

答:这只是单方面修定的方法,不是参禅的方法。参禅是心里要有话头有疑情,心中有话头的念,不是无念。无念就是死水一潭,没有生命力,不能证得真心如来藏,因为里面没有寻觅的心,没有探究的心,就不能发现真理。所以要想明心,不能追求无念的定,心中应该有参禅的念头,不能落空。

四、问:观行就是观行如来藏怎么生起身体,怎么随顺七识的吗?

答:这些都是找到证得如来藏的时候观察的,或者是悟后很长时间内所作的观察。悟前因为还没找到如来藏,无法现量观察祂,只能是推测,推测分析的成分多,结果不能如实,往往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推测分析出来的结论,自己往往不敢确认,心里发虚,心中不踏实,脚跟不点地,不敢确定地证实某种真理,就能阻碍大智慧的生起,不容易出生后续的观察智。

观行分为对虚妄法的思维和对真实法如来藏的参究。对如来藏的参究是要在五阴身的运行上参究如来藏在何处现起,找到之后才能观察祂究竟起何作用,如何出生五阴身和七识,如何随顺七识出生万法的。

五、问:有时动中定清清静静,心的感觉就像一张大的空白幕布,而见闻觉知就像幕布上出现的影像画面,虽然空白幕布和画面影像都是意识境界。打个比方就像有一个人刷刷地在空白幕布上一笔一笔地涂鸦作画,清静自在。这种感觉主要在耳根、眼根生起的根识和意识,感觉自己就是虚无的意识流或者肉体,看家人亲人有种陌生感,所在的世间也陌生,有种自己不属于世间的感觉,有想岀离的感觉。心里虽然清静但空落落的,有想岀离的感觉。这种感觉是怎么回事?

答:这种感觉是在禅定当中的观行感悟,在禅定当中能很客观的观察五阴世间,能降伏世间的烦恼和情绪,降低了对世间的情执,减轻了对亲人的贪爱,心变得清净了。禅定比较深时,心就会很清净,,思惟观行就能很深细,对法的认知就能清晰而深刻,理解的能到位。所以任何法的证得一定是在心无杂念,专心致志的情况下感知和证得的,是意根亲自证明了的。当意根亲自感知和证明了世事的虚幻无常,才能发起真正的出离心,不再追求虚幻的世事,转而进求无上的佛道。

六、问:我在平日里走路时,着意训练自己的‘受’,对境不起任何罣碍,不让念头进入到‘想’的阶段。这是着力在内相分还是外相分上?这样把念控制在‘受’的阶段,不让其进入‘想’,将来是在破我执上受用还是在破法执上受用?

答:这里的受和想主要是指六识的受想,六识对应了别的都是内六尘,我们需要对治的是自己的内心,不管什么内外相分。外相分我们接触不到,很多人又不知道有内外相分的区别,实际上我们接触到的一切法都是内相分。

把心控制在受的阶段,这个受,最初是领受领纳尘境的接受,后继才是苦乐忧喜舍的感受。如果是感受,就在想(了别)的后边出现,阿罗汉一般是把受停留在最初接受领纳阶段,不进一步的了别执取,这样就没有下一步的感受,也就没有心的苦受和乐受了,这就是修行,能灭除贪爱,能灭苦。这对破除我执、对自我的贪着有很大的益处,同时也能慢慢的破法执,减少对一切法的执著,这样修行是很得利的。

这样的修行同时也是修定的方法,证明有定就能压伏或者降伏烦恼,没有定,心要继续往下分别执取,然后生出苦乐受,进一步就要贪取或者厌弃,业行就要出来了。业行一出来,就有业种,将来就有业报,生死就不能了,不能出离三界。阿罗汉们都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都尽量不了别六尘境界,尽量减少减轻对六尘的觉受,让心清净无染,才能不受三界生死系缚,出离生死轮回苦。而菩萨修行,为了弘法度众生,经常要生心动念,修定就困难一些。但是菩萨知道六尘境界都是自心所现,唯识所变,不害怕境界缠缚自己。

有时间时,稍微收摄身心,反观自心和六尘境界,定力就现前,就能不被一切法所迷惑,临终也不颠倒,这是大福德大智慧所支撑故。这种修定方法,既利于断我执,也利于断法执。所谓的执著,都是指意根对五阴世间的执取,在禅定的状态下,意根少于攀缘执取,六识不了别或者少于了别,六识无所造作,或者少于造作,这样才能降伏意根和意识。

七、问:意识慢慢的熏习,意根将来就会认可没有我及我所,整个一片都是第八识。有七识存在就有万法生起,没有七识就是无余涅槃,意根到哪里,第八识就在哪里生起万法,是否是这样?

答:意识不断的学法,不断熏习意根,意根就会起思量,日夜参究,有一天就知道无我和无我所的道理,就能断除我见。但没有禅定就熏不了意根,意根不能很好的思量,意识思惟也肤浅,无法实证。证得世间整个一片片都是第八识,这是地上菩萨唯识种智的智慧境界,刚开悟的人不能有这样的甚深智慧,观行不出来这样的结果,只能想象一下而已。有七识存在就有万法,没有七识的存在,就是无余涅槃境界。意根是生起万法的动力,意根攀缘什么,第八识就配合变现什么法;第八识见什么,第七识也随之见什么。照这样不断的观行下去,意根就能认可十八界的虚妄。

第二节  如何证得第八识

一、问:如果是时时刻刻依止第八识,转依第八识,时间长了意根就能接受吗?

答:在证得第八识以后才能依止第八识,转依第八识,还没有证得第八识,无法真正依止,靠不上去,更不能真正的转依,这仅是一种相似法而已。不过这样也有作用,断我见能快一些,心能清静一些。但是要把真正的智慧生出来,必须要在定中自己去作实际的观行,真正证悟,才能解决问题,画饼不能充饥。证悟第八识是意根亲自去思量参究而证得的,叫作亲证。如果没有禅定,意识的思惟就无法熏染到意根,意识肤浅的念无法让意根真正接受,必须在禅定中让意根亲自参与参究,才能亲证,之后就会逐渐的转依于第八识的清净性。转依是意根指挥出来的身口意行,如果意根不证,就无法转依,身口意行依然故我,没有改变。

二、问:我平时就把五蕴和周围的一切都放在第八识里,这样慢慢就能看空五蕴,找到第八识吗?

答:五蕴和周围的一切本来就不离第八识而存在着,不出第八识之外,不用特意放在第八识里,没有这个必要。再者说,没有找到第八识的时候,谈何放在第八识呢?想象出来的第八识,对于修行益处不大,学佛尽量不要过于解读佛法,对于实证有很大的障碍。正确的修行方法是应该尽快修定,在定中参究观行,动用意根,不是只用意识的推理分析和想象。定中意识深细思维观察这些法都是生灭无常变异的,都不是我和我所有的,带动意根参究,证得了就能看空五蕴了,再以后通过参禅,找到证得第八识。

证得第八识以后,再现观第八识是如何出生五蕴的,就知道五蕴确实是空的、生灭的、无我的,就照见了五蕴皆是第八识生起的。这就是《心经》里所说的,照见五蕴皆空的真理。要想找到第八识,要通过定中参禅参究的方法才能证得第八识。

三、问:要证得第八识,我先把五阴十二处十八界都看空,否定不是我,等我出现,这样可以吗?

答:第八识的我不是等出来的,而是参究出来的,修行不是被动的等,而是积极主动的圆满悟的条件,主动的参禅,才能开悟明心。要通过参禅参话头参公案的方式找到那个真我第八识,不是把五阴十八界观透就行了,不是断我见就行了,断我见之后还要参禅,参究出来就能明心见性了。其实第八识无时无刻不出现,只是我们没有定慧去发现祂;在有定慧时,要主动去寻觅祂,等是等不来的。

四、问:确定如来藏和妄念不二,一切一切都离不开如来藏,都是如来藏的妙用,非常肯定而不再疑惑,算是明心见性吗?

答:这些内容都是悟前的推理、猜测和想象,一点证据也没有,怎么能断疑呢?拿着佛经上或者是别人的理论,自己思惟理解了就当作自己的见解和观点,这与亲证差距还有很大一段距离,没有任何的关系和参究,理论终究是理论,知见终究是知见,毕竟不是自己的真实智慧,离明心见性差得还很远。现在很多人都是自己琢磨琢磨就认为有多高的证量了,其实连理解都没有到位。

想要明心见性,具体要证得妄念与如来藏是如何不二的,能够现前观察如来藏在运作当中是如何起妙用的,如来藏是如何配合五阴运行的,祂在哪里起作用,这些都要通过参禅才能知道,知道的时候就是明心。明心以后,就可以知道哪个是如来藏,以后才能现前观察祂,了解祂更多的体性,才能获得更多的智慧。知道如来藏在一切法上都有作用,这不属于明心见性,这是理论知见,书中都写得很明白,我们是经由熏习以后才能知道的,这并不是证悟。

五、问:当我们一个念头接着一个念头的时候,这些妄想念头就是七识在起作用,如何才能感觉到第八识如来藏的存在呢?念头与念头之间短暂空隙,就是无念,无念之时是八识的。如果没有经过修定训练,念头迁流不息,经过修定练习使念头慢下来,愈来愈慢一直到无念,第八识才能现出来是吗?

答:无念之时不仅有第八识,也有七个识,有第六识。因为一切法都是由第八识出生和显现出来的,打妄想时是这样,不打妄想时无念的状态也是这样,是第八识出生和显现出来的,第八识无所不在,无时不在。第七识也是无时无处不在,否则就没有色阴、受阴、想阴、识阴和行阴,而无念时恰恰五阴都存在,因此意根第七识就存在。同时第六识也存在运行着,在色身上有受觉,有了别性,有知性,知自己无念了,就是第六识的知性作用。如果还能见色、闻声、嗅香等等功能作用,五识也存在运行着,八个识都存在。

因此说,不是在念头中间没有念头时才有第八识出现,第八识时时处处都在。也不能说修到这种状态就是第八识,就是开悟了。中间没有念头的那个主要是指意识心,是离开念头的意识心,属于意识偶尔没有念头和妄想的境界。不能说无念了,没有念头的那个就是第八识,这里还是有八个识,至少有三个识。

在理论还不通透、禅定还不够深、六度还差很多的时候,不要总是琢磨如来藏在哪里起什么作用,猜测和推理想象都耽误真正的修行,阻碍道业,妨碍智慧的出生。应该严格按照修行次第把菩萨六度逐渐完善起来,该持戒就持戒,该修定就修定,该完善理论就完善理论,等各方面条件都差不多了,再开始定中参禅,没有禅定的时候不要琢磨最终的结果。

六、问:通过妄想念头,只能够知道第八识在作用,能否明白地知道第八识是如何作用的,并且让它显现出来?

答:想要明白的知道第八识的作用,就得把菩萨六度都修好,条件都具足了,用参禅的办法来明心,证得第八识,才能知道第八识是如何起用的。其实第八识一直都在显现着,从来没有间断过,也没有隐藏过,只是被无明所遮盖,不能证得而已。我们现在应该努力完善作菩萨的条件,多积累福德和定慧,就能证得第八识。不要总是猜测和到处打听第八识,这样对修行只有害处没有害处,知道不如证到,知道的越多越难证到,偷心不死,不会出生智慧。

七、问:拖死尸的就是妙明真心如来藏吗?如来藏只能靠自己悟出证出吗?

答:拖死尸的就是妙明真心如来藏,这是个结论,需要我们参禅去证明这个结论的正确性,之后知道妙明真心如来藏是如何拖死尸的,如何起作用的,如何出生五阴万法的,如何配合七识运作的,要符合六祖开悟时所说的五个何期自性。修行就是通过实证来证明这些理论的正确性,我们才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证悟菩萨。

证悟如来藏是自己经过辛苦参禅的结果,不能直接从他人那里去找现成的答案,因为知道答案也没有什么功德受用,其参究和证明的过程,才是增长智慧的关键,才能有身心世界的转变。因此不能从他人处找结果,一定要经过自己千辛万苦的参禅和参究,来收获果实,参出如来藏在何处,在起何作用,这样才能生起大智慧,有解脱的功德受用。意识越聪明,越能理解,越难证得,聪明反被聪明误,聪明永远不如智慧。

八、问:我见断彻底以后如来藏就能主动浮现出来吗?

答:这是偷心不死的思想,走捷径不想付出努力和代价的思想万万要不得,得便宜处就是失便宜处,不经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

如来藏本来就明晃晃的存在和运行着,只是因为无明的遮障,而不能证得。最严重的遮障就是把五阴十八界当作真实的我,这个我见就把真实的如来藏隐藏遮蔽起来了。我见断彻底,容易生起大疑情,就会怀疑:既然五阴我是虚妄的,为什么还有五阴的作用呢?通过参究就能找到五阴背后的主宰者真心如来藏,不会再把各种意识境界当作如来藏来悟,不易悟错。

断我见要在日常活动当中认清五阴的虚妄,认清六识的虚妄,认清十八界的虚妄;认清五阴十八界虚妄法当中的各种我、各种六识都是虚妄的,不是真实的我。意识最好能跳出身心之外观察身心的虚妄,这需要内心有高度的警觉性,反观自心的能力越强,越容易断我见。

第三节  对于第八识理体的认知

一、问:第八识一直在见吗?意根的见就是一个点一个点,这些点就是识,就是第八识流注的种子形成的识吗?

答:除了在无余涅槃中第八识无见,在其余情况下,第八识都是有见性的。意根随第八识而见,随六识而见。但三个识所见是有差别的。所谓的点点,就是刹那刹那的生灭变异,识种子就像电子一样一个一个的不停地流注出来,意根才有识别性。种子流注灭了,识就跟着灭了,这样就什么也不知道了,识种子就是第八识流注出来的。

二、问:七转识不在身体里面,也不在身体的外面。如来藏无形无相,无处不在,恒常不变,能生万法。所以哪里有法出现,识就在哪里了别,这就是种子的流注吧?

答:七个识本身也是无形无相的,所以也不能说七识在身体的内外,楞严经第一卷里讲了这个问题。如来藏在六根处变现内六尘,而不在其它处所,因为没有其它处所可以变现内六尘,所以六根触六尘就是关键之处。根尘识三者和合触,这里十八界俱全,也有五阴的功能,再没有其它处所可以变现六尘。哪里有法出现,哪里就有如来藏,就有第七识,但不一定有六识。七识在哪里出现,在哪里了别,如来藏就在哪里输送识种子,以配合七识的运行,让五阴正常运转。

三、问:如来藏是体,妄法是用,如来藏遍法界都在,妄法依祂而有一切相,离一切相就显现不了如来藏的妙用。所以一切妄法也是真空生的妙有,知如來藏是如如不动的,相是如来藏变的,是这样吗?

答:这个知见挺好,理论是不错,但还需要进一步参禅证悟如来藏的体、相和用。如来藏的本体是无形无相的,但如来藏出生的一切法都是如来藏的相和用,如来藏的用还包括七大种子、业种和如来藏的心所法。把定力修好时,再参话头参拖死尸的是谁,因缘具足以后就能悟明为什么是这样。如来藏并不是遍虚空,因为如来藏不是色法,不能存在虚空里,虚空里如果有如来藏,就不是虚空了;相反,是虚空在如来藏里,是如来藏里非常微小的一个色边的色法。

四、问:每个人都有如来藏,人与人之间的如来藏是相容相互重叠的吗?

答:众生之间的如来藏是相容的,但不是互相重叠的,如来藏没有形和相,不能重叠,有形有相的法才能谈得到重叠与否。但是众生的如来藏之间有相互紧密的配合关系,共同生成、显现、执持众生的生存环境,如来藏之间互相有联系,联系方式独特,范围非常广。有了道种智以后,才能把其中的秘密一点一点的挖掘出来。

五、问:众生的如来藏,就像很多灯泡在一起,光光相融而不妨碍,是不是两个人握手的时候如来藏就融合在一起,不握手的时候如来藏就分开了?

答:我们要知道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来藏是无形无相的,不像有相有形的五阴身或者物质色法那样可以重叠在一起,可以碰触到在一起,可以和合在一起,如来藏和如来藏绝不会融合在一起的。如来藏可以比喻为灯,其所发出来的灯光,光光相融而不妨碍,互相都有我们暂时不可知的密切配合关系,互相能了知各自所存的业种。手和手可以握,如来藏之间无法融合。

六、问:如来藏无形无相,大到不可知不可穷尽,世间万法都在其中。每个人有每个人的世界,每个人的世界由每个人的如来藏显现吗?

答:如来藏无大无小,说祂大就是在说祂小,不管说祂多大都是小,说有大小,那就是有形和相了,多大都是小,多小都是大。无相却包罗万相的法哪里有大小?包罗也不是物质色法的那种包罗。

每个人五蕴世间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如来藏显现出来的,与他人的如来藏没有关系。但也不是完全没关系,虽然每个人接触到的一切六尘境界,都是自己的如来藏变现出来的内相分,但是这些内相分是依据外相分而来的。外相分是所有共业众生的如来藏所共同变现的,与每一个共业众生的如来藏都有关系。如果其他众生是大善或者是大恶,就能影响到外相分,从而也影响到每一个人的内相分。所以众生的如来藏之间是有牵连的。

七、问:学如来藏法的用处是什么?

答:知有如来藏和证得如来藏,才能彻底知五阴无我,才能断尽无明,了生死,得解脱,出生死轮回苦。不知有如来藏不证如来藏,就认为万法为实有,这样就不能去除贪爱,不能去除无明,不能彻底了生死,不能究竟得解脱。无明使众生执著、造业、受苦,学如来藏法能断尽无明,彻底解决生死。证得如来藏,了知世间和出世间的真实相,能出生大智慧,以此智慧,成就佛道,永无生死。

八、问:亲证第八识以后,才能逐渐全部了知第八识的体性,心行才能真正转变吗?

答:亲证第八识以后可以现前观察祂的运作和在运作当中表现出的清净体性,这样就对第八识的清净无为性逐渐清楚了知,有了修学的榜样;同时也越来越逐渐深入的观察到自身五阴身和一切法的幻化不实性,内心的烦恼和执著性就慢慢减轻了,心行就会渐渐转变了。

没有证得第八识时,观察不了第八识的运作过程,无法现前观察祂的清净无为性,内心没有依止,心行就不能转变。不知道第八识在哪里,不识得祂,就不能现前观察了别祂,所以证悟是非常关键的。证得真心,依止于真心,妄心才能慢慢清净下来,慢慢得到降伏,降伏以后才能心得自在。证得真心,知道五阴世间的一切法都是真心所现起的假相,就不再为了五阴而造作恶业,不再为了五蕴而造贪嗔痴业。破除了无明就知道了何为真何为妄,从此不再认妄为真,烦恼就能得到降伏。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