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定与参禅证道(第一部)(第二版)
前言
末法时期众生福薄,处于信息和科技发达时代,竞争激烈,生活压力大,心思繁乱,心不清净,又不具足修定的环境条件;再加之众生喜欢博闻强识,心思浮燥,因此禅定很难修行,定力普遍不足。而禅定恰恰是佛法修证的关键因素,是佛所强调的重要的三无漏学之一,是获得解脱智慧的钥匙,无定则无慧,因此要想得解脱,修定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如何修好禅定,这是摆在修行者面前最现实的问题,因为没有禅定,一切佛法的修证就无从谈起。戒、定、慧三学在佛法修行过程中是同等重要的,缺一不可,定学处在第二位,说明定力对于修行是至关重要的,也是极为关键的,它是开启智慧宝藏的金钥匙,是通向涅槃彼岸的舟船。
现在大部分人修行的瓶颈都是在禅定上,禅定修不好,内心散乱不清净,烦恼不能降伏,观行佛法时就显得力不从心,因此不能实证。世尊在《坐禅三昧法门经》中教导弟子们说过,内心散乱不能现起禅定的原因,是因为有贪嗔痴烦恼的遮障,内心里有很多系念和牵挂,心很难静止下来。佛教导弟子们,在修禅定之前要用智慧除去各种觉观,除去散乱思惟,用智慧去观照这些烦恼,然后生起禅定,继而降伏烦恼、断除烦恼。
现在学佛人普遍的现象是修定的条件和福德都不足,因此定力很难修出来。从表面上看,很多人的物质生活水平确实提高了,但是能用于出世间法佛法上的福德却很不足。禅定修不好,内心不空净的人,要经常检查和反观自己的内心是否装满了欲界中的财、色、名、食、睡,是否贪着于欲界的诸般人事物理,是否对欲界法有着很深的执念,这些贪着都是阻碍修定的根本因。找到了这个病根,就要想办法去除,确保修好禅定。
如果一个人喜欢美食,喜欢舒适,喜欢享受,喜欢赞美,对欲界人间法都贪着,对人间的一切事物都惦念都关重,禅定是不可能修出来的。对人生追求得越多、对人生越有希望和兴趣,越不容易有禅定,因为有物堵心,心的负累就重,不能空静,不能得到轻安。如果能够降伏和减轻这些贪执,禅定就能很快出现。
如果能够生起厌离五阴世间之心,对欲界人间的生活少欲或无欲,欲界定才能出现,厌离欲界天人的五阴生活环境,色界定才能出现。如果对世间一切法总有希求,心总是要趣境,就很难容纳更殊胜更胜妙的东西。因此有必要摆脱内心里的种种欲望和贪求,少欲知足,心必然会清净下来,禅定必然会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