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佛法杂谈(第一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综述 更新时间: 2025-07-20 06:34:59 阅读: 2918

第十章  法义篇

一、什么是法

法是轨持义,只要是能在世间显现出来的,不管有多么虚妄,不管自己和他人能不能认知到,能不能体会到,只要有影像,就是法。

比如:人、事、物、理,不管是什么人什么众生,只要存在,就是法。事,不管什么事,吃饭穿衣走路,行走坐卧,言谈语笑,花开花落,人事和合与纠纷,伟大事业和渺小事业,只要在世间存在,不管什么时候存在,不管正在发生,还是内心想象,都是法。内心里想象出来的,幻想出来的,都是法,只要是心里的相,都是法,心也是法。

物,不管眼前还是背后,不管过去还是现在,不管是想象的还是回忆出来的,不管能不能接触得到,只要有影像,都是法。

理,世间一切法则,规律,制度,章程,善恶是非,正确与错误,一切的思想观念,一切的念头,一切佛法当中的真理观点,只要能在心中显现出来的,都是法。

这些法都是心中的影像,都是心中的幻相,都是众生五蕴身运作出来的,十二处和合运作出来的,十八界里辗转所出生的,无穷无尽。最后最究竟的一个法,就是如来藏,不管众生认不认祂,知不知祂,识不识祂,祂都作为一种终极真理而存在着。

二、什么是法

法,就是事实真相,就是真理,所以菩萨讲法就要讲事实真相,讲真理。而每个事物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每个人从自身的角度观察,如果观察得准确无误,那么观察出的事实真相都是相同的,也就只有一个事实真相。如果说每个人观察得出的结论不一样,那就说明很多人观察有错误了,没有如实观察。没有观察正确的原因有很多,每个人的原因不尽相同,但共同特点是观察力不足。

既然讲法是讲事实真相,那么这个事实真相,最好是自己亲自证明了的,这样讲出来是最有说服力最亲切的。如果讲法只能引述他人的言论,那也要有相当好的辨别力,能够辨别和证明他人的言论所说确实是事实真相才行。我们目前只能确定佛所说的都是事实真相,但自己也没有能力去实际证明,只是一种对佛陀圣言的仰信和崇信而已,还达不到正信和真信,真信是需要证量的。那么除佛陀之外的人,要仰信和崇信就要冒一定的风险,只有正信、证信和真信才可靠。但是证信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所以末法时期的众生大多数都是仰信、盲信和崇信,不是正信和证信真信。

三、什么是法界

法界分为出世间法界和世间法界,世间法界分为十八界、十法界和三界世间。十八界就是众生的六根、六尘、六识界,十法界就是四圣六凡法界。界,就是功能、界限、种子差别,就是分界线。不同的界,功能作用不同,六根的功能与六尘的功能不同,与六识的功能不同。六道众生各有各的界限,四种圣人各有各的界限;十法界各有各的界限;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也有界限,也可以说是法界,三界也各自有各自的界限差别。

出世间法界叫作一真法界,就是真如如来藏,祂不属于三界世间,不在三界里,没有三界世间相,但也非不在三界世间。所有三界世间法以及十方诸佛国土,华藏世界以及世界海都在一真法界里,都不出真如心之外。众生修到妙觉位要成佛之前,要在兜率内院候补,等着因缘成熟,下生人间八相成道。等到人间的众生根性成熟了,妙觉菩萨的成道时节也到了,就要下到人间八相成道。所以諸佛都是到人间来成就佛果的。

四、什么是功德

功德就是智慧的受用,有智慧就消业。断我见明心就会消除三恶道的业,智慧性的忏悔也有功德,能消业。修行过程中智慧的增长,都能消除不同程度的业,恶业尽即成佛。

五、什么是乾慧

乾慧,乾是干的意思,没有水的意思。乾慧就是没有定水滋润的慧,干巴巴的慧。这样的慧,没有实际指导作用,就像土里没有水,不能成为泥土,没有泥土的粘性,不能抹墙,不能铺地面,不能搞建筑。乾慧也是,说得口干舌燥的智慧,实际上都不是从自己的胸襟里掏出来的,不是实证的,意识学来的推理出来的分析出来的,这只是学语之流,不是真正的智慧。这是修行的最初一个阶段,若只停留在这个阶段,以为究竟,那就止步不前,不能入到真宝山中。

六、所谓的正法,是能够让众生趣向于破除无明,趣向于解脱的法。真正的正法,是指真如自性之法,真如是世间出世间最正的,是一切法的根,一切法都从之而出;自性又能使得众生依之得解脱,依之证涅槃,依之成就佛道,远离一切苦厄,因此真如自性是正法,有关真如自性的法也都是正法。

除了佛所说的法,和符合佛所说的关于解脱和般若之法,是正法,其它的比如外道法和世间的善法,不能让众生得到解脱和明心见性破除无明,因此都不是正法。世间的善法能让众生伏恶修善,做个好人和有合格的人,但最多能暂时保住人身或者生天享福,不能趣向于解脱,因此也不属于正法。众生即使修行了世间的善法,也不一定就能让众生产生出离心,产生要求解脱的心,也许还会增加生死系缚。

佛法与世俗善法并不矛盾,并不互相抵触,相反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佛最初讲法也讲人天善法,讲五乘法,但是最后回归到一佛乘,都是成佛之法。世间里的善法是很有必要的,应该大力提倡,这是修学佛法的基础。但是世俗善法毕竟不是佛法,不能代替佛法。如果佛门里的善法多了,把这些善法当作真正的佛法,那就会充斥了真正的佛法,最后真正的佛法就会被冲淡和代替,佛法就会快速的灭亡,然后世俗的善法也不会存在了。

七、问:内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法处所摄色是否就是法尘?它的具体定义是什么?五尘与这个法尘的关系,是平等、平行、还是摄属关系?

答:法处所摄色,就是法尘,是依内五尘另外再次变现出来的法尘,也是由四大微粒组成,摄属物质色法,与五尘和合起来,构成完整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只是色声香味触的一少部分内容,不是完整的五尘色法,法尘是色声香味触的大部分内容,合起来才是完整的色法。如:色尘与色尘上的法尘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内色尘,声尘和声尘上的法尘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声尘。五尘与法尘是平行并列的关系,互相依赖的关系,法尘依五尘而出生和存在。内五尘由五识了别,法尘由意识了别。从这里就看出,单独的五识不能了别色声香味触,单独的意识也不能了别色声香味触,必须是五识与意识和合起来,才能了别完整的色声香味触。

八、外五尘,是共业众生的如来藏共同变现出来的生存环境,这是必须要有的,如来藏依外五尘才能变现出六识了别的内六尘。外五尘不是单个众生所能独自拥有的,也不是单个的如来藏所能独自变现的。因为有外五尘,我们自己的如来藏才能依据外五尘,在自己的后脑胜义根里变现出与外五尘一模一样的内五尘,内法尘也随同内五尘同时变现出来,然后六根与六尘相触,如来藏出生六识了别内六尘。可是众生都以为了别到的是实有的六尘境界,把自己六识所见闻觉知到的六尘境界当作真实,执著不已,造作各种业行,不知道都是幻化出来的,于是生死轮回不断,苦恼不已。

九、如何证明有外五尘的存在

譬如外面的山河大地,就是外色尘,这是很多众生共同拥有的,不是一个人拥有的。所以你能看见山河大地,其他众生也能看见山河大地,当自己睡着昏迷死亡时,自己看不见山河大地,但是其他众生仍然能看见。这就说明了山河大地不是一个人所拥有的,而是所有众生共同拥有的。

再比如你家的房子,不是你一个人拥有的,你的家人也能享受到房子,也能住在房子里。当你离开家门接触不到房子的时候,房子仍然存在,你的家人仍然住在房子里,房子也属于他们的。当你们全家都离开房子的时候,其他人仍然能看见房子,也可以搬进去住,他们也可以成为房子的主人。

没有外五尘,就没有内五尘,内五尘依外五尘而有,就像镜子里的影像一样。我们都是活在镜子里的影子里,而影子之外,还有实体,其他众生的如来藏依那个实体还能幻化出影子,让其他众生了别;如果没有实体,就没有影子,镜子不会无缘无故现出影子。外五尘犹如天上的月亮,内五尘犹如水中月,千江有水千江月,都是月亮的影子,而天上的月亮只有一个,就是外五尘之一的色尘境。

外五尘也是唯心所现,是如来藏变造出来的,虚妄不实,生灭变异,也要消失灭亡,不久住。在我们出生到地球上之前,地球就已经存在了,那么地球是你的心单独变造出来的吗?显然不是,它是共业众生的如来藏共同变现出来的,是外五尘之一,我们死后,地球还照样存在,为其他众生所用。直到所有众生与地球缘尽,众生都死亡后,地球就毁灭。

十、虚空与色相

虚空是色的边缘,是一种没有色相的色,这是对虚空的定义,这句话可能不好理解。虚空可以依色显发,但不是依色存在,虚空的来源是如来藏,依如来藏而存在,因为有如来藏才有虚空的显现。色相也是因为有如来藏,才能显现出来,这是一切法的根本来处。它们表面上的虚假现象是,色相依虚空显发出来,虚空依色相显发出来,二者互相衬托。没有色相时,虚空照样存在。宇宙没有形成之前,就是一片空无的虚空,没有一点色相,那就说明了虚空不依色而存在。

十一、空间与虚空的区别

空间有时候与虚空等同,有时候并不等同,依于某坐标物而划分。比如房间,有房子才有房子的空间,没有房子,就是虚空。比如说中国的领空,也叫做中国的空间,有中国才有中国的领空,没有中国就没有中国的空间。空间也是众生争夺的目标之一,都想扩大自己的生存活动空间,所以就有争夺。

人类嫌地球的空间不够用,还要想占领其他星球的空间。没有地球和所有的星球,就没有星球空间,依他而有的法就是依他起性,是虚幻不实的。外宇宙星空是第一次变现,不实如幻;依外星空而变现的内星空是第二次变现,更虚幻不实;依星空色法而衬托出来的内外空间,尤其虚幻不实。

十二、凡夫众生的六七识都有无明,包括一念无明和无始无明,还有无量无边的尘沙惑。一念无明,就是对自我五阴的贪爱和执著,对三界世间一切法的贪爱执著。由于有一念无明,就有三界的生死轮回苦,要想断除生死轮回苦,就要灭尽一念无明,首先就要断除五阴为我的我见,然后修出初禅,依次断除贪嗔痴慢等等诸烦恼结缚,对自我五阴的贪爱和执著就能断尽,对三界世间法的执著就能断尽,一念无明断尽就能解脱生死轮回苦。

七识里的无始无明,就是从无始劫以来,众生从来就不知道法界的实相是什么,不知道有诸法的实相心如来藏,是祂出生的三界世间万法,于是就执著世间万法为真,这就是无始无明。证得法界实相心明心见性时,就打破了无始无明。七识认识了诸法实相,有了般若大智慧,以后无始无明都断尽时,七识的无明就灭尽,彻底转识成智,究竟成佛,如来藏就改为无垢识。

十三、众生共同的部分,就是共同的业力,共同的外界山河大地、宇宙器世间,共同的生活环境,其他就不共同了,都是各自受用各自的五阴十八界和第八识。每个众生都有自己的八个识,都不共用,所以众生才千差万别,心心不同,一个人一个想法,一个人一种作为,一个人一种果报。

第八识不生不灭,本来就有,谁也不能变现祂。第八识有缘就变现万法,无缘就不变,随缘变现时,自己从来都不改变。

十四、所谓的妄念,就是意根攀缘作意,意识生出的念头和想法,有时是七个识和合起念。七个识只要存在,就要起用,七个识起用,必然有念头的出现。八个识都有五遍行心所法:作意、触、受、想、思。思,就是思考、思量、抉择、决定、造作;想就是心上取着了相,认了相,识别了相;受,就是领受、领纳、接受,作意,就是引心到境上,专注于境;触,就是识心接触境界。第八识取的相与前七识不同,思量的内容不同,领纳的对象内容不同,作意的对象不同,触的对象不同,处处都与前七识不同。

识,就是分别,要想没有分别,就要灭掉识,那就是眼识灭掉不见,耳识灭掉不听,鼻识灭掉不嗅,舌识灭掉不尝,身识灭掉不觉触,意识灭掉不觉不知,意根灭掉不作主,这样万法就随之也灭掉。但是没有修到四果阿罗汉的境界,也不能灭掉意根。如果第八识也灭掉,万事就都废掉,一了万了,佛也灭不了第八识,何况其他人。

十五、问:圆觉经讲一切众生枉认四大为自身像,六尘缘影为自心像,解开这个谜,佛法也就讲完了,但是多生多劫的爱恨种子怎么除去呢?

答:身心问题解决了,佛法还没有讲完,还有唯识种智问题极多极广,需要修学。断我见,再明心见性,具有唯识种智入初地,染污种子就会慢慢清除掉了,爱恨种子断尽,就成佛。需要在因缘现前时,清除内心的烦恼习气,就断除染污种子了。

但是身心问题完全彻底究竟解决了,也就成佛了,佛法就是用来解决身心问题的,身包括内身色身,也包括外身宇宙器世间生存环境;心,就是七个识。七个识都转识成智,身心世界就彻底脱落转变,报身佛和化身佛都成就,世界变成纯净的佛国土。

十六、圆觉经,全部都是讲佛性的妙用,讲如来藏之性。不是让见闻觉知性的七识妄心也像佛性那样。如果把圆觉经里经义理解为阐述七识的作为,那就误会大了。就如六祖在坛经里都在讲真如自性,无数人却误会为是讲见闻觉知性的七识妄心,误会真是大极了。

一切法都是如来藏,都是如来藏性,如果没有证得这个理,就不要引经据典来印证自己的见解。引经据典印证自己的不正确的观点为正确的,就是诽谤佛和法,罪过不小。如果你能现前观察到贪嗔痴性,如何就是佛性,如何是究竟觉性觉相,那么才可以说一切淫怒痴即为究竟觉,智慧愚痴通为般若,否则请保持沉默。

没有证量的时候,还是不要讨论经义很深难懂的佛经和甚深法义。尤其是与自己相差过于遥远的佛地境界,我们选择沉默,我都不谈佛地如何如何,其他人就更不要谈论了,有什么根据可谈?什么叫作高谈阔论?超过自己证量和理解范围的内容,如果要说,就是高谈阔论。

十七、什么是心不相应行法?

心不相应所行法,总共有二十四个: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转、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时、方、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心不相应行法,是八识心王、五十一心所法和十一色法共同显现出来的。比如,无常这个心不相应行法,是由第八识、第七识、第六识和五识共同和合运作显现出来的,由八个识对万法的作意、触、受、想、思心所法显现出来的,是在十一个色法上显现出来的。在心法上也能显现出无常,也都是八个识和心所法共同运作显现出来的。这些无常法不由七识妄心所决定,不跟随七识的认知而改变其无常性,因此叫作心不相应行法。

五阴的无常,有八识共同和合运作显现出来的,八识与心所共同出生五阴,生起感受,生起了别,生起各种造作,在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所和合处显现出来,在六识及心所处显现出来。其它的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如此显现。不由我们的觉知心所决定,不管我们的心怎么样,如何认知,无常就是无常,不能因为我们的贪爱,五阴世间就变为常,这不是由心来决定的。同理,时、方、数、老等等二十四个心不相应行法,都是八识、心所与十一色法共同显现出来的,不是由七识妄心所决定其存在与否。

十八、时间是依物质色法显现出来的,物质色法的生灭变异就显现衬托出了时间。物质色法是依心法和心所有法显现出来的,心所有法依心法运行,心法归于第八识。物质色法的次第迁流,幻化出与心不相应的行法时间,时间就是心不相应行法。

物质色法出现,识心出现,识心就能依物质色法来识别判断时间和空间。没有物质色法,显现不出时间,也显现不出空间。如果没有识心,更无法识别、认知和判断时间空间,有也等于没有。试想,没有太阳,没有树木、房屋和山林,如何能了别出时间?如果连虚空都没有,更没有山林河池、大海和高山,空间要如何划分和界定。那么依着某些法才能显现出来的法,就是与心不相应的行法,比物质色法还要虚妄,比七识心还要虚妄。

虚空不用物质色法衬托着,与有标的的空间有稍许差别。虚空不是心不相应行法,是如来藏用空大种子生成的与物质色法不同的色法,是没有色相的色法。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