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佛法杂谈(第一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综述 更新时间: 2024-10-28 21:53:08 阅读: 3574

第二章  菩萨篇

一、什么是菩萨呢?菩萨是不但自己本身已经觉悟,并且也要觉悟他人,既能自利也能利他,这样的人就称作菩萨。如果只想自己得利益,不管不顾他人的利益,心中只有自己,基本的菩萨品格还不具备,就不能称作菩萨。这样的人,大乘菩萨道这条路走起来很辛苦,菩萨道的修行就有很大的欠缺和阻碍。菩萨以发大誓愿广利有情,才能得到诸佛菩萨以及护法龙天的护佑,未来才能成就佛道。否则修到中途,障缘重重,就会堕到小乘当中。佛也发过无数的清净大愿,救度一切众生,希望一切众生都能得度,解脱到涅槃彼岸,菩萨们应该学佛的慈悲喜舍四无量心,道业才能不断的增进,最终成佛,成为无上正等觉。

学佛人要想脱离凡夫境界,就要不断降伏心性,发大心愿,修行菩萨道,使自己的心性逐渐地趋向圣贤,靠近圣贤人的心性,才能最终超凡入圣,成为圣贤。修行佛法,不能只在理论上用心,最主要还应该在自己的心地上用功,在降伏心性上用功,将来才能具备菩萨慈悲喜舍的大心量,成为真实义的菩萨摩诃萨,这是正修行。

二、菩萨是觉悟的有情,自利利人,如果不度众生就是罗汉心态,不是菩萨。菩萨通过度众生,一个是培植自己的福德,另一个是增长智慧。最重要的是,菩萨在成就佛道的过程中,要不断的与越来越多的众生结缘,才能拥有无量无边的各个层次的弟子,未来才能建立佛国土。菩萨要成佛,建立一个佛国土,要有无数各个层次的弟子拥护和配合,才能广度无量众生,没有弟子就是孤家寡人,也无法建立佛国土。而且自己的道业增进也要依赖弟子们。就像一个金字塔,自己是塔尖,没有底层,怎么有塔尖?这就是说度众生就是度自己,菩萨要无条件地度众生,才能成佛。反过来说,自己道业增进又离不开善知识、诸佛菩萨们的提拔和帮助,所以与真正的善知识结缘也是很重要的。

三、菩萨与阿罗汉的区别是,菩萨以发心为贵,因发心为度众生出离苦海,将来就能成就无上菩提,成为正等正觉。而阿罗汉只想个人得解脱,出离生死轮回,不考虑众生的生死苦,因此选择入无余涅槃,灰身泯智。

菩萨依所修证层次分为五十二个阶位,明心以后的菩萨,大小乘的果位同时得,因此就有初果菩萨,二果菩萨,三果菩萨,四果菩萨,所以菩萨明心以后也断见惑和思惑,但不把思惑都断尽,留下一点,以保证有未来世的五阴出生,才能继续自利利人,成就佛道。阿罗汉只能断尽见思惑,因为不追求明心见性,不想成佛,所以也不能断无始无明,不断尘沙惑,这些无明惑,只有菩萨才有能力断,断尽就成佛。

阿罗汉修出四禅八定,可以有神通三昧,但是他们的神通非常有限;而菩萨修出四禅八定也有神通三昧,而且还有无数的意生身,以此来利乐无数众生,菩萨的神通无量无边的广大,这是阿罗汉所无法比拟的。

四、留惑润生,意思是留一点思惑烦恼不断,以滋润未来世受生。如果烦恼全部断尽,意根对三界法一点也不留恋,那么命终就能像四果阿罗汉一样,灭掉五阴,入无余涅槃。菩萨明心以后,一直到八地菩萨之前,都要留一点思惑不断尽,因为有这点思惑,就能世世投生,有五蕴身,才能继续修学佛法,自利利他。如果菩萨明心以后,把所有的思惑烦恼都断尽,就会像阿罗汉一样,寿尽就会灭掉五阴,入无余涅槃,那样就没有菩萨了,不能再继续修学佛法。

修到七地菩萨时,菩萨由于思惑烦恼都断尽了,禅定功夫非常好,能随时随地入灭尽定,因此一不小心就会入涅槃,佛就随时关照菩萨,以保证菩萨不入灭,顺利进入八地中修行。如果没有清净大愿来维系的话,地上菩萨很容易就入无余涅槃,这是因为禅定的功夫越来越好,对三界世间法越来越淡薄,到七地时,就念念想入涅槃。所以佛教导菩萨们在入初地时,都要发华严经中的十个无尽愿,这个愿一直到成佛都无止尽,因为这个愿力的缘故,就会世世投生不入灭,有五蕴出生,就能广度无量众生,终至成就佛果。

五、义菩萨就是已经证得了义法、明心见性的真实义菩萨,已入见道位中,是七住位以上的菩萨。名菩萨,是有名无实的菩萨,还没有开悟,没有悟得真实法的菩萨,只是名义上的菩萨。义菩萨是久修的菩萨,其心行大异于名菩萨,善根福德非常深厚,智慧深利。

名菩萨多是新学菩萨,遇逆境容易退失道心,少有布施的习惯,菩萨六度还没有修习成就。久修菩萨广修菩萨六度,往往有很强的布施习惯,心里总想着利人,自私心性减少。所以久修菩萨福德大,学佛修行就能遇正法,不久就会悟道,而且能够自悟,不由他人帮助。久修菩萨往昔也当过名菩萨,名菩萨将来也会成为久修菩萨。

六、我们此生真想求明心见性,就要严格按照菩萨六度来修学。慧学方面,六百卷大般若经得涉猎读诵,稍通其理,尤其心经和金刚经。阿含经也能读诵就更好了,五阴虚妄不实之理能明了,证得五阴无我无实,有助于参禅,能快速悟入诸法实相。如果这时证得了小乘果位,就是菩萨五十二阶位的第六住位,与明心只差一个阶位,这时参禅,悟道是很快的,比不懂阿含,没有证果的人快得多,而且不会悟错,不把意识心的各种境界当作第八识来悟,也不会悟个一无所有的空就认为是究竟。

而且懂阿含经,还为以后的菩萨道修行打下坚实的基础。大小乘理都通了,才能入初地,以后在三、四地菩萨位,还会重新观行小乘的四圣谛和十二因缘法。现在的修学,不管懂不懂,证不证,都作为种子存在如来藏里,将来遇缘都会开花结果;但是懂和不懂,存到如来藏里的种子是不一样的,所以佛法没有白学的。即使畜生听不懂佛法,听了佛法以后,也会种在牠的如来藏里,将来遇到佛法,就会欢喜接受。

在定学方面,要修到未到地定,欲界最高定,行走坐卧都能参禅、思惟佛法心不散乱,心思细密,才能入道。戒律方面,一定要受菩萨戒,有了菩萨戒,才能发起菩提大愿,发起成佛利乐众生之心。守持菩萨戒,有诸佛菩萨护法神护持,道业进步会很快。

忍辱方面,主要是对如来藏法的认同而不谤,忍于如来藏的不生不灭等中道之理,才能慢慢与如来藏相应,最后悟得如来藏。布施方面,主要在大乘法的布施,有宣传大乘法的道场和出家师父,必须辅助其宣传,维护其利益,这样集福是很快的,福德也是最大的。就像种田,想收成什么,就在什么田里种相应的种子,种错田地和种子,不收相应的果实。精进方面,对以上的修学都要精进不懈,努力去做。整个修学过程就是修菩萨六度,相对具足了,才能明心悟道。

七、如何做好菩萨

要想修行快速,做个好菩萨,与人说话就要柔和,不要言辞犀利、咄咄逼人,应该善和诤讼,尽量凝聚和摄受众生。菩萨四摄法应该尽量做到,摄受众生为第一,树敌为做菩萨的大忌。菩萨眼中应该没有敌对,所有众生都是被自己摄受的对象,所以不要把道场当战场,舌辩不休,争个输赢胜负,我高你低,我强他弱。

每个人内心当中的我,要严格看管,不要总是锋芒毕露,以强壮的我心去触恼他人,要善于降伏自我,隐匿自我;调伏烦恼,是真正的修行,而不是总想降伏他人,打压他人。菩萨心性要柔和,对他人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应该得理不饶人,有时让人一步,反而更能折服摄受他人。

度人和修行都是要刚柔相济,对己刚,对恶劣的境遇刚,而对人则要尽量的柔,这样才能把众生都能摄受到自己的周围,与众生打成一片。如果说话拒人于千里之外,只能让众生远离,与众生疏远,不能与众生结善缘,这样则不是一个合格的菩萨,也无法摄受众生。

心性刚,则易断而卒暴;心性柔,则虽弯而不折,作菩萨,应该有弹性,既能够随弯就弯,又能拉回原位保持不变异。菩萨本应该善于调和各种诤讼,不应该常常引起纷争不休。学着作好菩萨,柔顺调和,学会摄受众生,是每个菩萨必修的课程。得理不饶人,是菩萨的大忌,言辞犀利、咄咄逼人,是菩萨的大忌,违犯则违远众生,与众生结恶缘,则违犯菩萨四摄法。

八、菩萨与众生的关系

弥勒佛下生时,第一会说法,有九十六亿人天得道,听法者更是无计其数。第二会讲法,九十四亿人天得度,第三会讲法,九十二亿人天得度。其听法者,都是无计其数。

 佛菩萨永远不嫌学法众生多,都是希望所度众生多多益善,因为慈悯众生的苦难,悲悯众生的生死流浪苦,所以菩萨都是以大悲心广传佛法,尽量度脱更多的众生。菩萨抱着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自我牺牲精神,燃烧自己,照亮众生。我们怎么能不感激菩萨,向菩萨们看齐致敬呢。如果没有菩萨住世传法,世界永远不会有佛法,众生永远没有得遇佛法,求得解脱的机会。

菩萨是可敬可赞的,阿罗汉则不完全是。佛从来不承认阿罗汉是自己的真佛子,因为他们不懂得报佛恩,不报众生恩,只管个人解脱,离苦得乐,缺少慈悲心,所以佛常常呵责他们是焦芽败种。从这点来看,大乘法永远殊胜于小乘法,心量更大故,真实利益众生故,慈悯于众生故。

众生修到七八地菩萨时,那个我性才能完全消融,那时就不会搞派别和争斗,不会突显自我了。我们看诸佛都是互赞,互相推荐的,甚至佛要以菩萨的身份,倒驾慈航来护持其他诸佛弘法,不怕降低身份,只要能度脱众生,佛佛都是互相合作,互赞互助。文殊菩萨本来应该早就成佛了,而不取佛位,专门辅助諸佛弘法,作佛的助手,而不争夺什么佛的荣耀,完全没有自我,诸佛菩萨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一切的争执,就是因为心中有我,我心不灭除,这个我当然总是要出来兴风作浪,让天下不太平。 所以学佛的终极目标是,要彻底打倒自己,打倒那个所谓的我,把自己消灭无余,才能最终成佛。学佛其实就是与自己斗,不是向外斗,斗别人不如斗自己,把自己斗败了,斗没有了,生死也就大自在了。这些说起来容易,要做起来,实在是太难太难了。这个时代,佛法还是太少了,学佛的众生太多了,传法的力量其实是非常不足的。众生需要更多的菩萨来解救,菩萨的众生缘不同,众生的菩萨缘不同,所以菩萨们之间不能互相代替。

菩萨没有恶缘,就无法除去烦恼;没有恶缘,也不能灭除业障。菩萨没有众生,当然不能成为菩萨,菩萨没有弟子可度,无法增长自己的道业。不度众生,确实不能成就自己的道业,菩萨所获得的智慧,都是在度众生当中出生和增长的。没有众生的磨砺,菩萨的智慧无法长进。就像真妄和合互相依赖一样,菩萨与众生确实是互相依赖的关系,没此就没彼。很多人学佛不发大心,自私自利,不考虑众生苦,结果自己的道业很难增进,长期都是在原地踏步。不度众生,不能成佛,是众生成就了每一尊佛,佛又回头帮助每个众生出离生死深渊,其实都是互利互惠的,没有单独得来的好事。 

时常观察自己的苦,同时也要观察众生苦,见到自己和众生的苦,应该发起慈悯众生的心,发起与众生一起得解脱的心,这就是发菩提心。有了这个心,诸佛菩萨加持,自己道业增进,佛道才能勇往直前。

九、地上菩萨是否没有苦受了

有身皆苦,四果罗汉在世间生存时,叫作有余依涅槃,意思是说,还有余苦可依色身而现行,阿罗汉就要感受这些余苦。阿罗汉的身体仍然能感受到疼痛、冷热、风吹日晒、蚊虫叮咬,仍然能够感觉饥饱、渴饿、疲乏,和色身的各种疾病痛苦。罗汉涅槃以后叫做无余依涅槃,就是说已经没有色身,没有识心,任何的苦受都找不到他了。

初地以上的菩萨到七地菩萨为止,在小乘的果位就相当于四果慧解脱的阿罗汉,只要有色身的存在,就会感受到苦。但是菩萨心里的感受要远比普通人轻微很多,不在意的事情非常多,在世俗法上已经没有什么追求了,感受的苦就轻微,极大部分是在佛法上的追求。在教导众生上还是有很多苦受的,尤其在五浊恶世里,众生刚鄙难调,烦恼深重,根性低劣,不分别正邪好坏,菩萨们就要费尽心力,因此就免不了有一些苦受。释迦佛在世时,因为雪山苦行,背部受了风寒,也为众生示现背痛,示现有微苦。

十、菩萨的心行,众生不可揣度,尤其行密行的菩萨,其心行众生不能解。比如释迦佛在作菩萨时曾经杀过一个人,这个人在坐船时要杀船上的五百菩萨,佛知道后,为了保护这个人不下无间地狱,以极重的慈悲心杀了他,免得造地狱业,而宁愿自己因此下地狱受苦报。还有一些事例,说明佛菩萨度众生的慈悲善巧方便,不能一一都说出来,否则有烦恼心重的众生也以此为借口,而造恶业。

看一个人是善还是恶,不能只看一个人当时的外表行为,主要看一个人的心行和心地,看他作事的目的是什么,能达到什么样的结果。这样的智慧,普通人一般不具备,大菩萨们能掌握分寸和火候,能善知取舍和方便。众生只能看到表面的现象,看不到其实质,不知其真实的目的。所以很多事,菩萨不能明白告诉众生,因为众生无法理解,智慧浅陋故。

菩萨为了度众生,潜伏在众生当中,化作屠夫身、妓女身、嫖客身、赌徒身与众生厮混,目的就是要把众生救出生死火坑。只要能救度众生,菩萨不惜抹黑自己,不惜众生的误解和误会,不惜付出一切代价,有几人能看到菩萨的慈悲、忍辱负重的心行?

十一、顺生死流者凡夫,逆生死流者阿罗汉,不顺不逆者菩萨,到彼岸者佛。对于生死流,菩萨的态度是,不顺不逆。因为顺生死流,菩萨流转很苦,不能自度,焉能度他;逆生死流的话,必须舍弃生死,像阿罗汉一样入无余涅槃,那样就没有色身五阴了,自己不仅不能继续修学,成就佛道,也不能广度众生,这样就违背了自己的誓愿。所以菩萨对于生死,不逆不顺。

十二、菩萨修行的三观次序是空、假、中。空观是,观一切法,都是生灭空幻的,证得一切法空。以此空观为基础,继续进修,证得第八识以后,就观一切法都是第八识所变现出来的,因此一切法都是假,都是第八识幻化出来的。再以此为基础,继续进修,观一切法都是第八识的有为功用,并没有一切法,都是第八识,一切法全体即真如,十方世界即是一真法界,到此,则佛果已圆,佛道已成,佛道则全部走完,佛法全部修尽,就成为大乘的无学。

十三、对于波旬那样的坏孩子,师父也是一边呵责,一边手摸他头拍他肩,告诉他听话乖乖点,你将来也要作佛成佛的,不要再捣乱了。看在众生都能成佛的份上,看在众生苦的份上,菩萨一边现凶悍相,一边慈心满满,柔肠千转。

修出慈悲心的菩萨,看到众生的坏乱相,一边叹气怜悯众生愚痴,一边心如虚空一样包容一切。内心不仅广阔无边,也柔软异常。现在我心轻柔无比,也非常喜欢爱捣蛋的坏家伙,因为从小就与那些调皮捣蛋的小家伙们打交道,我并不讨厌他们。

再者说,一个菩萨应该有所觉悟,知一切法为如来藏所化,实际上也没有一切法,都是如来藏的空相和空性,躲在如来藏里享受清凉,该有多自在,多舒坦?这两天就有弟子说,赶快找到如来藏,然后躲在如来藏里享受清凉寂静,心里没有一切的是非纷扰相。

诸法无行经,行是运行运转出现的意思,诸法实际上都没有其实,没有运转。为什么如此?一切法都是涅槃相,寂静无所作为,不生不灭,无系无缚,也无解脱,常自寂静犹如虚空。

一切法都是如来藏相,见如来藏,则不见一切法,是则躲在如来藏里。什么法不是如来藏?全部是如来藏空性。因此没有三界世俗法相,没有善恶相,没有坏乱相,没有对立相。菩萨常游毕竟空,心常在定无所着。若有所着,则非菩萨,若见一切好恶相,则非菩萨。因此我心轻柔,柔软至极,无以言表。

十四、明心以后,就是真正的大乘菩萨了,如果心性在明心之前没有得到真正扭转,还不具备合格的大乘菩萨的心性,那很难或者说不能成为真正的大乘菩萨。菩萨就应该有菩萨格,人应该有人格,佛有佛格,其心性都应该与其果位相应,这才是正常。否则就是假菩萨,假佛。人格不具备的人,也不是完整的人,不是真正意义的人。

十五、菩萨无量劫受学于十方诸佛菩萨,讲法讲对的部分属于十方诸佛的法,错误部分属于自己修证还不完善的法。佛法不能归于一尊佛所有,更不能归于某位菩萨所有,凡夫更不能有佛法。有佛法的是佛,有菩萨法的是菩萨,有凡夫法的是凡夫。各层次的人有各层次的法,所以每个人应该发大心,早日具足佛法 ,才能早日成佛。

十六、对于法的观察,最究竟的是佛,菩萨悟后的观察都不能彻底究竟,程度都不够。所以菩萨的证悟分为无数层次,不可能顿时悟得所有的法,也不可能都能悟到最彻底。菩萨的福德不同,禅定不同,智慧不同,所悟的层次就不同。到一定时候,如果菩萨不修四禅八定,以后的法就不能悟到,受限制了。极大多数佛法还是通过极深的禅定来悟的。

有一些人偏偏要否定禅定的作用,菩萨不修禅定,道业根本不能增进,卡在某个阶位,卡在某个层次上过不去。细法和极细法必须有禅定神通的配合,才能证得,才能完全证得。甚深的智慧也是在极深的禅定和神通的配合下证得的。

十七、菩萨同时也是阿罗汉,也有阿罗汉的行持,也要有禅定,也要心清净无烦恼,也要有解脱智慧。菩萨的行持只会高于阿罗汉,不会低于阿罗汉,阿罗汉的品德菩萨都要具备,除了不想入无余涅槃,这才是真正的大菩萨。如果一个菩萨烦恼非常重,当然就不如阿罗汉,也不如初果须陀洹,那就不是真正的菩萨。

十八、菩萨如何降伏性障烦恼如阿罗汉

菩萨要想永伏性障如阿罗汉,必须具备初禅的定力,才有能力断除贪嗔痴烦恼,之后三界里的四住地无明烦恼能够断尽而不断尽,只留一点轻微的思惑烦恼不断,叫作永伏性障如阿罗汉,修到这时已经是初地满心菩萨了。如果没有初禅定,一点烦恼都不能断,最多只是暂时伏住,与初地菩萨的伏性障差别极大。初地菩萨的伏性障烦恼如阿罗汉,那是在具备初禅以上定力的条件下,把贪嗔痴慢疑邪见都断除了,四住地无明还留一点点,不能都断尽;如果都断尽了,就会入无余涅槃,因此菩萨是能断而不断,故意留着,叫作留惑润生。

如果在菩萨的道路上继续往上进修,悟后必须要修初禅定;有初禅定才能断贪嗔痴烦恼,才能成为三果人;三果四果人才有能力入初地,入初地以后,就能永伏性障如阿罗汉。这是菩萨必须要走的路,绕不过去,今世不这样走,来世早晚都得这样走,否则就不能证得三果,更不能进入初地。禅定是个硬指标,再难也得修,没有禅定谈不上什么果位。各种果位的施设都是有相应标准的,没有相应的定就谈不到相应的慧,定慧一体,定慧等持。

佛所说的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修行的总持。我们不能不要戒,也不能不受戒不持戒就直接修慧,也不能不要定、不修定而直接修慧。没有戒就没有定力的发起,没有定力就没有真正智慧的生起。没有定水滋润,即使有慧也是浅慧和乾慧,没有内心的真实受用,不能降伏贪嗔痴烦恼;而不能断掉贪嗔痴烦恼,就没有解脱的功德受用。尤其在这个污浊的末法时代,我们修行一定不能废弃和违背佛陀的教导,严格按照佛陀所说的三无漏学修行,才能有所成就。悟前修行三无漏学,悟后也要修行三无漏学,地上菩萨仍要修行三无漏学,这样才能快速地圆满成就一切法,早日成佛。

十九、菩萨不能如阿罗汉一样断尽思惑烦恼

一念无明包括见一处住地烦恼、欲界爱、色界爱、无色界爱。菩萨不把一念无明都断尽,而是要留惑润生。惑,是迷惑,是痴业,是无明,小乘主要是指贪嗔痴慢疑等等思想观念上的迷惑颠倒;见,是见惑,是我见,是知见上的迷惑颠倒。一念无明全部断尽的人就是四果人,在大乘当中相当于八地菩萨,菩萨入初地时,小乘的果位接近于四果人,到初地满心时,完全可以灭掉一念无明,断尽我执,成为真正的四果人。但是菩萨在八地之前,不可以把我执断尽,不可以把一念无明断尽,否则就要出三界入无余涅槃,这样就没有五蕴身来自利利他,也不能成佛。所以菩萨要发十个无尽大愿,永远利乐众生无有穷尽,不能出离三界逃避苦难,因此菩萨在没有断尽我执的时候就开始断法执。

菩萨为了广度众生,不入无余涅槃,就要把见惑都断尽,只留一点点的思惑烦恼不断尽。应该留什么样的思惑烦恼为合适?应该留最轻微的思惑烦恼,也就是无色界爱,可以轻微贪着一点无色界的禅定境界,以保证自己不入涅槃,世世保有色身,自利利他。或者保有对佛法的贪爱,依此种贪,就会留在三界,继续修行佛法。如果保留欲界的贪爱烦恼,就能严重的障道,不仅要失去初禅定,也会退失三果的证量,退失初地的功德,所以地上菩萨一定是把欲界爱断得非常彻底,不能留一点点,欲界贪和嗔恚必须彻底断除,慢心也要断除,只可以保留无色界对禅定的贪,或者保留对佛法的贪爱不断,其它的惑业烦恼都要断尽。到六七地菩萨时,对无色界的禅定贪爱也要断除,道业才能增进,只有对成佛之法的精进追求,才能保证不入无余涅槃。

初地菩萨开始证得一分无生法忍慧,能用妙观察智观察蕴处界和合产生的法当中是无我无我所的。众生还没有修到有妙观察智的时候,没有能力观察和证得法无我,也就没有能力断除法我执。初地菩萨因为要留惑润生,世世保有五蕴身在世间自利利他,因此不能完全把我执断尽,否则就会出三界,但是这时却开始断法执了。初地菩萨修学百法明门以后,证得蕴处界和合而生的百法当中无我无我所,然后进入二地修行破除俱生法执,法执断尽,就是十地、等觉菩萨。

二十、菩萨是觉有情,自己本身就是一个有觉悟的有情。然后,再去觉悟其他有情,不仅自利,还要利他。菩萨也是大心众生,不为个人得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心量宽宏大度,包容一切。就像弥勒菩萨,大肚能容天下难容之事。在真正的菩萨眼中,没有是非,没有对立,内心通达,不与一切人事物作怨对。菩萨看一切都是自己,都是自心的影像,心外无物。菩萨眼中没有恶人,只有因缘不成熟,暂时还教化不了的众生。

菩萨观众生,不看表面的善恶,着重于实质,看善根,看潜能,看福德,看因缘,看智慧。观音菩萨常常变化各种形像,来度化众生。但他度化的众生,并不一定是表面的善人,而是因缘成熟的人。因缘成熟的人,即使表面恶,善根却是无比深厚。度过来以后,造善的力度却强于小善人百千万倍,甚至无量倍。《楞严经》中一个淫女,被世尊度化为四果阿罗汉,那些善人们却还是凡夫一个;勇施比丘犯重戒,却被世尊度化为开悟的大菩萨,那些持戒比丘仍然是凡夫。唐朝时有个猎手,经常杀鹿,出家因缘成熟时,遇到禅师,禅师几句对话,度为比丘修道,不久即明心悟道。

所以善恶这些事很难说,众生的根性也很难说。很多时候,被看作恶人的人,由于善根深厚,智慧高,遇缘修行,非常快速;而心性不通的小善人们,却在后面紧追,也无法追得上。佛说智慧解脱,智慧成佛;心性通达,包容一切,即是智慧。

看看我们的如来藏,从来不与一法作对,从来都是包容一切人事物,不管善恶是非好坏,众生做什么都可以,全都随顺过去。众生上天,随顺上天;众生入地,随顺入地。这样,祂就能圆满地成就了一切法。哪一法,祂都能现出来,毫无滞碍。祂遇直则直,遇曲则曲,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心性刚直,不妨随弯就弯。这样,祂才能永不卒暴,永不被催碎,永不生灭。心性通达,就有无量福德和智慧德能。

二十一、世俗人的爱,都是以小我个人某种利益为前提的,如果个人没有这种利益的保障,那种所谓的爱就会消失,或者化为仇恨。而佛菩萨的大爱,却是无我无私的,是为了众生得利益的,所以才能愿意为佛教为众生付出一切代价,而不在意众生的诽谤和无理取闹。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