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正解
第八章 意根与业种的关系(2)
六、冤冤相报是怎样实现的?因果是怎样实现的?众生都已经换了身体,又换了意识心,换了前五识,互不认识了,怎么实现报复心和因果的呢?
因果是由意根来实现的,众生造业以后,业种存留在如来藏里,缘熟时,如来藏输出业种,众生受报,因果就实现了。因果的实现,不管是善愿的实现也好,还是恶愿的实现也好,不仅离不开如来藏对于发愿业种的收存和输出,也离不开意根的作意与思。往世曾经发过的愿,作为种子存在如来藏里,因缘成熟,种子输送出来,就会按照往世的愿望而行事。而往世发愿是由意根决定,意根认可的,甚至是意根主动发出来的,这个愿望是意根的,就是从内心深处发出来的。
意根有了愿望以后,还会攀缘着已经发过的愿,无论经过多少劫,意根都会攀缘着。因缘成熟时,如来藏就会输出业种。其结果,一个是直接实现业果,一个是警觉意识心,促使六识按照业种和意根的执著来造作身口意行,其行为表现就不同已往或者不正常了。有时候,意识做事,本身都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不知不觉地按照意根的愿望去做的,意识心这时不能控制自己,有时也会有冲动的表现。
有修行的人,发过清净大愿,另一世就会不自觉地按照愿望做事,有时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意根发过的恶愿恶咒,某世因缘成熟时,意识心也会不自觉地去做,有时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往往是无奈的。有时意识心想要控制自己,可是控制不了,因为控制意识心的是意根,意根的业力,意识没有办法摆脱开。如果意识心懂道理、懂佛法、懂因果,就可以分析清楚,来说服教育意根,意根就有可能会听从劝告,改变其执著性,这样就避免了恶业的发生,避免了重大的恶果。
所以,我们真的要常常作如理的正确思惟,来熏导意根,意识心自己首先就要明理,才好正确的熏染意根,导正意根的无明习气。那么我们修行是在修什么呢?当然是以修意识心和意根为主。让意识接触、熏习正确的法义,眀理以后,再来熏习意根,改变意根,意根改变以后,我们的心行就会变清净了,修行就成功。
七、意根既属于外根,也属于内根,既属于外识也属于内识。祂属于内根内识的时候,和如来藏在胜义根处变起的内法尘相应、相触,并且有粗况的了别,这是祂内根内识的作用。祂属于外根外识时,有外根外识的作用,能够接触和了别胜义根之外的法尘,就是如来藏变起的法尘,没有入到胜义根之前的这一部分法尘,意识心没有神通时缘不到的部分,由意根接触和了别。
比如如来藏所变起的身根,意根能够直接缘到,也能够直接了别到,所以才能直接对身根作抉择。如来藏变起的山河大地,宇宙器世间,还没有入到胜义根的时候,意根也能缘到,也能有粗略的了别。祂粗略的了别之后,落到胜义根里,如果祂不想看色尘,就不作看色的决定,那么眼识和意识就不会在这个色尘上被如来藏所生起,那就不能见此色了。
没有落到胜义根里的法尘,都属于外法尘,比如说如来藏变起的极乐世界那些景像,意识心不在定中不在梦中绝对了别不到,这个影像意根能了别得到。因为意根发愿往生极乐世界,就会与如来藏一起到极乐世界变造莲花宫殿,那个极乐世界就属于外法尘,如来藏直接缘到,意根依之就能够直接执取和了别。这是祂和如来藏一起造作的,那些法尘都属于如来藏所缘的,是意根所执取和了别的内容。
凡是意识不能了别到的,还没有落到胜义根里的法尘,都是属于意根的外入,是意根从胜义根外边所摄取的法尘。包括缘过去世的那些人事,过去世的坟墓,过去世的亲人,都是如来藏现起以后,意根直接缘到,直接了别。然后祂会生起作意和思心所作决定作抉择。
当意根决定要采取某种行动以后,这些行动六识不可能参与完成,身口意就不可能出现,因为六识与这些法不相应,意根和如来藏一起,直接就把这些事情完成了,不必六识参与。如来藏随顺意根现起那些法尘,意根缘到,然后意根对此生起作意和思心所,如来藏了知,就配合着一起行动,把事情做完了。这些都是与意根相应,是意根了别的内容。
有些行为的造作,六识不必参与,七八两个识就能完成了。比如生起五阴这件事,就是七八二识同时成就的,没有六识的事。比如入母胎这样的事,生起中阴身这样的事,都是七八识共同配合完成的,变造莲花这样的事,坟墓里那些事,去警觉前世的子女这些事,变起前世亲人那些事,都是七八识两个一起做的。那些都是如来藏变起的法尘相,第七识意根能够缘过去,作意、触、受、想、思,决定以后,祂们两个一起就运作出来了。
八、问:所有信息都收存在如来藏里,意根是这些信息能存能取的功能。当意根根据意识的了别作了某个决定时,这个决定的心行和内容就成为种子,通过意根存入如来藏(此为因);当以上决定的内容将要实现的各项条件成熟(此为缘),因缘具足后,如来藏了知,随缘将前面意根存入的信息内容(种子))起为现行,意根随即攀缘到,触受想后,思心所唤出前六识起身口意行,而造业的所有信息,再以种子的形式通过意根存入如来藏,成为新的因,待缘成熟再成果,如此往复。是否是这样?
答:是这样。七大种子是如来藏里本有的种子,不是从五阴那里收藏的,造业的业种子,是如来藏收藏进来的,如来藏既输出本有七大种子,也输出业种;业种现行要依靠七大种子,业种完全现行以后,受报结束,业种就消失不复存在了。
事情的重要与否,属于六尘境界,如来藏不能判断。即使如来藏输出业种时,也不是按照业种的重要程度输出来的,而是依是否缘熟这个条件。如果如来藏是按照重要程度来输出业种,如来藏就有选择性,就不是法尔如是的输出业种了;祂就能通融,不是毫不留情铁面无私的了。况且如来藏也不能了别业种的重要程度,如来藏不知道业种重要不重要,但是重大的业种,业缘容易成熟,容易被输送出来而实现果报。
如来藏不分别业种的重要性,不管业种重大不重大。事情的轻重缓急是七识分别出来的,如来藏也同样分别不了。否则,如来藏就有情绪,有烦恼,有人情世故,就有喜怒哀乐,实际上如来藏并没有这些特性,也不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不按照轻重缓急出生业缘。如果如来藏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那么意根跟如来藏说说情,求祂通融通融说,我这个福业非常重要,先给我输送出来,让我先发财,以后我一定改邪归正。看看如来藏有什么反应,这绝不是能够融通的事情,如来藏没有缝隙,什么也通融不了。
至于说阿罗汉的神通有限,佛的神通无量大,还有一些没有神通的人,那是七识本身的功能受到限制,与如来藏没关系,与七识造作的业种有关系。比如杀了人,如来藏虽不分别业重不重,但是这个事情本身的影响是大的,肯定不是一个人的如来藏在收藏业种,至少有两个人的如来藏记录业种。如果将来杀人者受报,也被杀一次的时候,必须业缘成熟,两个人的业缘都要熟,两个人必须遇见,杀缘成熟,才能一个杀,一个被杀。不管这个业种重要与否。意根的心行,能够把如来藏里业种现行的缘提前或者错后成熟,这是完全可以做得到的。涉及到的人多,感情强烈点,各自意根的执著重一点,就会促成业缘快速成熟,但是假如因缘不具足,业果还是实现不了,只能等因缘成熟的时候。
九、业种遇缘如何现行出来的
意根因为无明,攀缘性强,祂不肯寂寞,也不甘寂寞,总是要了别和造作,就会有无明妄动,于是如来藏随顺着就会现起三界法。意根在现行时,五遍行心所法就会随着运行,其中思心所就要时时不断地思量作主宰,如来藏必然会随顺配合出生万法。当意根没有无明时,祂也有意愿、有誓愿,比如佛的意根灭尽一切无明了,但是由于佛曾经发过无量的清净大愿,依靠这些大愿,佛的意根以及意根的心所法就会不断的运行,那么佛的无垢识就会配合,现起三界世间一切万法,广利无量众生。意根如果什么也不想做,一念无明断尽,又没有愿力,众生就不能正常生活,只有长期处在深定中,或者入到无余涅槃当中,无所作为了。
如来藏法尔如是地输出业种,实现众生的因缘果报,产生三界世间一切万法。所有业种都存在如来藏里,这些种子何时缘熟,或者已经缘熟了,如来藏都知道,然后祂就会输出缘熟的业种。那样,众生业缘现前,就是酬尝众生的果报时,业种输出来时,就是了缘时和实现业报时,于是众生的果报就现前。
十、意根是现起三界世间一切法的动力
意根促使如来藏产生了宇宙器世间,同时也是业种促使如来藏出生了宇宙器世间,是为了五阴的出生和生存做准备。意根与业种是相应的,意根就代表业,不管是善业还是恶业,还是不善不恶的业。
宇宙器世间的出生是三界的有法,是业种使然。所有众生的业缘成熟时,就促使所有如来藏输出四大种子,形成四大,所有众生的如来藏共同变造宇宙器世间,造好之后,众生才能出生。目的性在于意根,意根没有目的,三界世间的业消失,就会像阿罗汉一样入无余涅槃,这样三界也要消失。
十二因缘法就是讲这个众生轮回的原理,业因缘成熟,众生出生;没有器世间,就没有生存环境,众生出生的因缘就不成熟。这个缘也是意根促成的,意根是现起三界世间一切法的动力。
十一、如来藏在无余涅槃里如何出生意根的
阿罗汉的意根因为对三界世俗法全部放弃,完全不执著,不感兴趣了,意根在寿命终了才能灭去,阿罗汉就入无余涅槃,只剩下如来藏。如果阿罗汉要从无余涅槃境界里出来,如来藏里必须存有欣乐于大乘法的业种存在,这是如来藏出生五阴世间法的动力,这个动力是推动如来藏出生意根,继而又出生五阴世间的力量源泉,这个动力就是存在如来藏里的业种。因为意根对世俗法没有意愿和执著了,祂必须有其他方面的意愿,才能再次的出生和推动五阴世间三界万法的生起,那只有对于大乘法和成佛的向往,除此就没有其他意愿和动力了,心如死灰,难以复燃。
当业种成熟时,如来藏依业种才能出生意根,意根出生以后,与业种业力相应,意根就有出生世间法的作意和思心所的现行,如来藏就配合意根出生中阴身,在中阴身又寻找父母共同投胎。因为如来藏里有欣乐于大乘法的种子,意根就要拥有色身,意根的思心所生起时,如来藏配合,因此就有中阴身的现起,继而又有五阴身的出生。五阴身出生以后,就能遇到大乘佛法,于是顺理成章的修学大乘佛法。所以佛在阿罗汉入无余涅槃以前,都给他们讲大乘佛法,为他们种下成佛的种子。
十二、众生的意根一定与业种相应,到地狱中,意根现地狱众生的习气。到恶鬼中,众生一定现恶鬼的习气。到畜生中,众生一定现畜生的习气。到人中就有人的习气,做天人有天人的习气,当阿修罗有阿修罗的习气。那么菩萨就有菩萨的习气,菩萨历劫教化众生,一定有教化众生的习气,菩萨这种习气是好习气,众生与菩萨习气相应,就是菩萨。
如果前世在某道生存时间长了,就有某道众生的习气,到其他道里,意根也相应的现出原来的习气。比如佛的大弟子憍梵波提是四果罗汉,前世五百世做牛,有反刍的习气,做人做阿罗汉时,吃饭还是像牛嚼草一样。有些人有恶鬼的习气,前世当恶鬼时间长,有些人有阿修罗好斗的习气,前世当阿修罗的时间长,嗔心和嗔习非常坚固,即使做菩萨了,也能表现出一些阿修罗的嗔习。
十三、众生离开业力,诸佛菩萨离开愿力,则无一切五蕴世间法。而业力愿力都与意根有关,离开意根,也没有世间一切法,如来藏单独不成事,也不多事,无欲无求,只满众生愿。
十四、只要如来藏能变现出来的法,意根依如来藏都能见能了别,称为意根的默容。意根了别以后,如果执著,再生起思心所,如来藏依之再变根身器界或者六识。如来藏所变现出的一切法,都是意根在背后推动出来的,包括业种业力的推动,意根就与业种业力相应,心行符合业种,业种都是祂指使造作出来的,所以一切法终究都是意根推动出来的。
色身也是由意根掌握和控制的,要看意根有多大能力控制。色身的寿命一方面涉及到业种的问题,一方面涉及到禅定和福德的问题。有禅定时,意根的心力非常大,意识的心力也大,就能改变身心世界。禅定也有定福,也能改变业种。定力强,意根和意识控制色身能力增强,意根可以随意控制色身,想死立即死,想活可以再活几十年、几百年、上千年,寿命由意根说了算。因为业种改变了,福德也修出来了,那么意根对于暂时的生死问题就可以作主说了算。
十五、我们一般都是生来就具有了某种福德,在母胎里富贵的命运就注定了,出生以后就开始享福,或者到某个时段就开始享福。这是第七识意根带过来的福德,种子存在如来藏里,意根与种子是相应的。意识是后天出生,不是从前世过来的,在母胎里和少年时又没有积福,所以意识不具有福德,但可以享受福德。与生俱来的福德和智慧都是意根带过来的,由意识来享受。现世意识配合意根再次修福修慧,业种成熟时现世就受福德智慧之善报,业种不成熟时,由后世的意识享受福德智慧的果报。
同理,与生俱来的无福无慧的命运也是意根带过来的,意根与薄福的种子相应,命运就是贫穷下贱,苦难深重,果报由意识来承受。今世的意识再配合意根造作恶业,业种成熟时现世意识就受恶报,业种不成熟时就由后世的意识受恶报。
十六、有神通的人,能知道未来世要发生的事情,未来世要出现的事情其业种肯定还没有成熟。如来藏肯定能了别到还没有成熟的业种,关键是意根是否能了别到同样没有成熟的业种。如果意根了别不到成熟和不成熟的业种,那么意识是如何知道未来世还没有出现的事情和已经发生好多劫的事情?意识的宿命通又是如何现起的?意识所了知的一切法,都由意根先触先知先觉,然后才能作意让意识细微了别,意识才能了知意根所触所知的法。意识的宿命通,以及梦中的意识了知将来将要发生的事情,都来自于意根,由意根所牵引而了知。因此说意根能接触和了知还没有发生的事情和未来世的事情,这是意根依靠如来藏对业种的了别而作自己的了别。
意识提前知道要发生的事情,事例很多,比如要地震之前,有的动物就提前知道,知道后表现出烦躁不安。地震还没有发生,业种还没有成熟和现行,或者说业种还没有完全现行,动物们的意识是如何知道有灾难要发生,而惊慌失措的?如果意根不随着如来藏缘业种,意识如何能缘到业种?人在要死之前,或者临出事故之前,都有预感。事情没有发生,业种没有现行,为什么能预感到?意根不缘业种,意识为什么有感觉?做梦时,梦见几天以后几个月以后要发生的事,醒来就感觉有特殊的事情要发生。如果意根不缘业种,如何能有预知梦?这些未来事情都是意根先觉知,然后再警觉意识觉知,以采取对策。
十七、七大种子的数量是固定的不变异的,虽然数不过来。如来藏用这么多的固定的种子,变生一切法,法灭时,种子全部回到如来藏中,再在其他法中出生,变生其他法。种子在法上是刹那生刹那灭回去的,一切法都是刹那生灭变异的,不是恒久不变的,所以是无常的。
意根与业种子相应,但是意根的智慧不用现到种子里取,智慧一直与意根相应,就是说意根一直都有智慧。比如说我们一旦学会了做饭,这辈子任何时候遇到做饭的缘就会做饭,这个手艺意根一直都带着。意根熏习过的法一直存在心里,祂一直都懂,那祂的智慧就一直带着,不用去如来藏里特意取种子,但与种子一直是相应的。
十八、业力,顾名思义,就是业行的力量。这种力量很大,大多数众生都难以抵挡,只能随着业力而漂流,难以自拔。这种力,就是意根的力,意根就代表业,意根有力,因为是作主识,可以为所欲为,很多时候意识招架不住。后边还有如来藏一味的顺从意根,释放业力种子,那众生只能在业力中苦苦挣扎,在生死大海中头出头没。这就靠意识修学善法,不断的积聚力量,以诱导和对抗意根的业力,只能慢慢扭转业力,恶报渐渐轻微,善报逐渐增强。
一切法无不依业力而显现在心中,即使众生接触到同样的外六尘,由于业力不同,各自的如来藏传导到胜义根里的内六尘就有所区别,每个众生受到的影响就不同,对同样的境界感知感受就不同。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天人、人类和饿鬼见同样的一条河,外相分一样,而所见的内相分就不同,受用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