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細說如來藏(第一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如來藏法 更新時間: 2020-12-07 09:31:55 閲讀: 498

第一章 如來藏的名稱

一、如來藏這個名稱通用於從凡夫地到佛地的真如心體,佛地的如來藏裡沒有七識的無明,佛地之前的如來藏裡都含有衆生七識的無明,如來藏裡的無明是收存的七識的無明,如來藏自心本體卻沒有無明。爲了區別佛地的如來藏與衆生的如來藏,就把沒有無明的佛地如來藏叫作無垢識,把八地菩薩以上的如來藏稱爲異熟識,八地菩薩以下的如來藏稱爲阿賴耶識;統稱都叫作第八識和如來藏。

阿賴耶識是八地菩薩果位之前的如來藏的一個別名,從凡夫位到八地菩薩都用阿賴耶識這個名稱。菩薩通過修行,七個識心轉變清淨了,阿賴耶識裡所含藏的七識的染污性減少,煩惱斷盡,我執斷盡,煩惱習氣也斷盡,無明淡薄,分段生死結束,菩薩就修到八地果位。這時阿賴耶識的名字就改名爲異熟識或者第九識,名字雖然改了,心體還是原來那個不變,就像一個人由於身份不同,稱呼也要隨之改變,稱呼雖然改變了,但人還是原來那個人。

阿賴耶識爲什麽要改名稱?因爲阿賴耶識裡所含藏的内容種子改變了,名字就要隨著改變,這叫名實相符,心體的名稱代表著菩薩七識修行的階段和程度,代表著七識清淨的程度。菩薩再修到把七識的無明都滅盡,到佛地時,阿賴耶識、異熟識這些名稱還要改,就改爲無垢識或者是大圓鏡智,或者是真如,或者是第十識,但心體仍然是原來的那個心體,只是心體含藏的種子改變了。

衆生從凡夫到佛地,始終是同一個心體,只是心體裡所含藏的内容不同,所用的稱謂不同而已。所以有人說如來藏能出生阿賴耶識,在根本上就是錯誤的知見,同一個心體,沒有出生與被出生的關係,祂們本來是一個心體,不能自己生自己。就像一個人的名字,從小到老分別叫作嬰兒、兒童、少年、青年、老年,在家裡身份不同,稱謂就要不同,一個男人,可以叫作兒子,也可以叫作父親,也可以叫作老公,都是指這男人自己,稱謂雖然不同,但都是同一個人。

二、如來藏,祂的名字有極多個,在衆生修行的不同階段分別要有不同的名字,在各個經中,因爲表達的側重面不同,就要使用不同的名字。如來藏是心體的總名稱,意思是祂含藏著衆生的業種,有能藏性,有所藏性,也有執藏性,祂是衆生成佛的真體。如來藏裡七識的染污性徹底清淨,無明滅盡,再也沒有生滅變異的現象時,如來藏就是無垢識。如來藏心體與七識的染污和生滅法和合時,就是異熟識和阿賴耶識。不管與生滅和合或不和合,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永遠都是一個心體,只是裡面的業種不同而已。就像是一間屋子,如果是睡覺用的,放一張床就是臥室;起居用的,就是客厛;放襍物的,就是庫房,本質卻是同一個房子。

三、第八識的稱謂,是根據前七個識而排序命名的,因爲祂也有識別了別的體性,也稱爲識,所以就把祂排在七識後面,叫作第八識。祂是總名稱,表示與七個識不同,但祂也是心,有心的性質,有識別的功能作用。第八識本身是清淨無染的,因爲有存業種的功能,又不管好壞業種一律收存,於是就含藏了七識的染污業種。七識心每次造作的貪嗔癡染污業都存進第八識裡,使得第八識整體不清淨,整體就具有了生滅性,就叫作阿賴耶識,而不是阿賴耶識第八識本身不清淨。佛在楞伽經裡說,阿賴耶識異熟識的體性甚深難懂,凡夫衆生不容易理解,世尊恐怕凡夫錯會,所以在一些經典裡都不顯說。

各個經中對第八識的稱謂有很多,名字有無數個,如:無邊際,無老際,無死際,無盡際,無苦際,無生際,生死依,自依,法依,自洲,法洲等等,名字極多,都是從第八識真心的各種體性上來命名祂的。我們應該把真心的體性都了知通透,佛法就能通達了。

四、阿賴耶識與如來藏是同一個心體,如來藏性就是阿賴耶識性,就是如來藏生起妙用的性質,也叫作佛性。如來藏比如是燈體,佛性比如是燈體發出的光,沒有燈就沒有光,燈體起用就有光。如來藏本體是不生不滅的,只要是有情衆生都有如來藏,也就都有佛性,都能成佛。所以若有人說阿賴耶識會轉變爲如來藏性,那就是錯誤的,因爲名字後面多個性字,就表示由心體轉變成佛性了,而心體與佛性之間不能轉變,心體永遠是心體,佛性永遠是佛性。如來藏性也不能變成如來藏,如來藏與阿賴耶識是指一個心,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如來藏生起見性的作用就是佛性,如來藏與佛性之間根本不能互相轉變,如果能轉變,如來藏就沒有了,那也就沒有了佛性。

明心開悟時是証得第八識如來藏,這是禪宗第一關;見性時是見佛性如來藏性,這是禪宗第二關;二者之間層次不同,内容不同,所以如來藏與如來藏性之間不能互相轉變,阿賴耶識與如來藏性之間也不能互相轉變,因爲一個是本體,一個是本體的見性作用,是互相依賴的關係,不能互相轉變。

五、若離菩提,就沒有菩薩道,也沒有聲聞緣覺道。因爲有菩提,才有一佛乘道;因有菩提,才有大小乘法道;因爲有菩提心,才能施設出聲聞緣覺解脫道,施設出菩薩道,施設出一乘成佛之道。若沒有這個菩提心,就沒有一切佛法,更沒有成佛之法,世界就會靜悄悄,也沒有世界。所以真如菩提自性,是一切法的源頭,是萬法的總綱。

這個菩提就是指自性清淨心,阿賴耶識、如來藏、第八識、本覺,就是異熟識、無垢識、真如……等等無量個名字,說的都是一個菩提心。就像一個男人,對於父親,他是兒子,對於兒子,他是父親,對於妻子,他是丈夫,對於長官,他是下屬,對於下屬,他是上司。在不同團體,有不同稱謂,與不同人交往,有不同別名,但都是一個人,沒有第二第三。我們只認人,不管他什麽稱呼。對於真心也如是,別管祂什麽名字,都是指真如心體。

六、阿賴耶識是凡夫至八地菩薩之前所用的真心的名稱,表示心體裡面含藏著衆生的分段生死,含藏著七識的無明,含藏著七識的煩惱和煩惱習氣。阿陀那識這個名稱,也就是異熟識,表示裡面不再含藏衆生七識的煩惱和煩惱習氣,但是還有深細的無始無明種子沒有轉變清靜,所以這時的菩薩還沒有成佛,還有變易生死。異熟識,是指八地以上菩薩的如來藏,這個如來藏裡沒有分段生死的種子,但是還有變易生死的種子。

七、衆生的如來藏與佛地的大圓鏡智有區別,衆生的如來藏裡含藏著七個識的無明和染污業種,這些種子在如來藏裡不斷的生滅變異,使得如來藏整體具有了不生不滅、不垢不淨的體性;而佛地的大圓鏡智,就是佛在菩薩地時的如來藏,祂是修除了七識心的染污種子所轉化成的,二者本是一個心,只是所含的種子不同,功能利用不同而已。大圓鏡智有二十一個心所有法,衆生的如來藏只有五遍行心所法,佛地的大圓鏡智是常、樂、我、淨的,衆生的如來藏是非常非無常,不垢不淨的,因爲有生滅變異,就有苦受,不是純樂,又是無我性的。

八、有人說第八識不是如來藏,如來藏不是阿賴耶識,阿賴耶識不是異熟識,這樣的話,衆生就有很多個真如心體了,就與佛說相違背,這樣說法有很大過失。衆生總共就有八個識,如果如來藏不是阿賴耶識,那麽就多出一個識,如果第八識不是如來藏,又多出一個識,這樣就不符合聖言量和事實。妄心有七個,真心只有一個,多出來的真心要如何用?幾個真心在一個衆生身上是什麽關係?這樣自己沒法作答和解釋了,因此,真心所有的名稱都代表一個心體,名字不同而已,如來藏的名稱有無數之多,都是從各個角度各個層面來說的同一個真心心體。

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相對於七識來說,是真心是真我,但是衆生這個真心裡還含有七識的惡業種子,這些種子要不斷的生滅變異,使得第八識如來藏阿賴耶識成爲了不垢不淨的心體,因此,阿賴耶識還不完全是真真正正的我。真真正正的我是佛的無垢識真如,無垢識裡的業種全部是清淨無垢的,再也不會生滅變異了,是常樂我淨的我,是最真實的我,具足了我性。佛地的無垢識比阿賴耶識更真,比異熟識更真,這個才是真真正正的真我。無垢識是純金,阿賴耶識異熟識是含襍質的金,金體是一個,襍染不同。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