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阿含經十二因緣釋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4-10-12 19:49:48 閲讀: 0

第二節  世尊順逆參究十二因緣

(二八五)世尊順逆參究十二因緣

原文: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生如是念。世間難入。所謂若生若老。若病若死。若遷若受生。然諸衆生。於生老死上及所依不如實知。

釋:世尊在捨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的時候,告訴諸比丘們說:我用宿命通回憶過去生還沒有成佛成正等覺的時候,單獨一個人在一個寂靜無人打擾之處,一心一意精進地進行禪修觀行思惟,心裡就生出了這樣的觀念:這個世間充滿苦難,這些苦難或者是生所帶來的,或者是老所帶來的,或者是病所帶來的,或者是死亡所帶來的;或者是生命遷謝所帶來的;或者是投生所帶來的。可是衆生們卻不如實了知生老病死的過患,也不如實知生老病死所依托的法。

原文:我作是念。何法有故生有。何法緣故生有。即正思惟。起無間等知。有有故生有。有緣故生有。複思惟。何法有故有有。何法緣故有有。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知。取有故有有。取緣故有有。

釋:我在禪思當中生出這樣的疑念,到底是什麽法存在了才有生命體的出現?借著什麽法的緣生命體就出生了?隨即就在禪思當中起正思惟,正思惟之後就生起了沒有間斷和疑惑的智慧認知,証得了如下之理:因爲有三界器世間的緣故,生命體就出生了;三界器世間生命體生存條件具足的緣故,生命體就出現了。

在此基礎之上,我又往下進行思惟,到底是什麽法具足了才會有三界器世間生存條件的具足?是什麽法的緣故才産生了三界器世間有?於是就進入正思惟,正思惟之後就生起了如實的無有間斷的正等智慧認知:由於對五隂世間法的執取,所以就會有三界器世間有的産生;心執取五隂世間法的緣故,三界器世間的有才會出現。

在這段裡,佛陀都是在講如理實修的經過,講真參實証的過程。先對所參究的法起疑,當疑情深深生起的時候,簡單的意識思惟根本解決不了這個疑情,因爲是意根起疑了,這個疑必須由自己親自去解決,意識代替不了意根。於是佛陀就在定中起正思惟,即深細的意根的參究,參究的結果是生起了無間斷的正等正知。無間斷的知,正是意根的知,意識的知經常間斷,尤其是命終以後。因爲是意根親自參究的,最後肯定是意根自己無間斷地証知了真理,証知了法的真實性。

如果佛陀沒有禪定,一是意根不能起疑,只是意識膚淺的疑;二是意根無法親自深細的參究,最後結果就不能生起無間等知,只能由意識推理分析理解判斷,不能實証法的真實性。所以獨覺佛辟支佛在深山中獨自修行,禪定都很深很深,思惟力都非常深細,超過於其他人,而且是正思惟,外道們雖然禪定也很深,但是卻沒有正思惟,因爲有邪見,所以思惟就不正。有深禪定,意念集中,思惟力強大,就能開啓大智慧如實智。

佛陀那時候還是獨覺佛,世間沒有佛出世,沒有法出世,沒有傳法之僧,一個人獨自出家在山林裡,禪定和智慧都很深細,獨自思惟五隂世間生老病死的苦法緣由,然後又思惟世間如此之苦,衆生爲什麽不自覺不覺悟?佛陀就爲了解脫衆生的苦,在禪定中探求生命是如何出現的。

原文:又作是念。取複何緣。何法有故取有。何法緣故取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起知。取法味著。顧念心縛。愛欲增長。彼愛有故取有。愛故緣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釋:我又生出一個疑念,對五隂身的執取又是因爲什麽才有的呢?因爲什麽法的有才有了執取?以什麽法爲緣才産生了執取?生出這樣的念頭之後,隨即進入正思惟當中,然後就生起了如實的無間斷的智慧,証得了之所以有取著心,是因爲對五隂世間法有貪戀和粘膩,心裡不斷的顧念著法,心就被法所束縛住了,對五隂世間法的貪愛和欲望就會不斷增長。因爲有貪愛所以就有取著心,因爲貪愛的緣故就會産生執取。因爲執取就會産生三界世間的有,因爲有三界世間,就會有生命體出生於其中。生命體出生以後,就有老病死憂悲苦惱,無量的大苦就聚集起來了。

這段文字表明的意思是,貪愛欲望是生老病死苦的直接根源,所以貪愛就是苦,而不是樂,是苦因而不是樂因。衆生顛倒,不知此理,處處貪愛,戀念不捨,從來沒有深入定中仔細的思考,世間有什麽可貪戀貪愛的,這樣貪愛的結果是什麽,有樂可得嗎?貪愛的實質是什麽?究竟有什麽可值得貪愛不捨、執取不斷的呢?

如果因緣條件具足,獨一靜處,對一切法,一切心行,仔仔細細靜靜的觀行,就會如實了知一切法其實沒有什麽可值得貪愛的,一切欲望都是不實的,也都是苦惱,世間根本沒有什麽,也沒有什麽世間。這樣心就空了,心空了,苦就消滅了,就會得樂了,解脫了。關鍵是要勇於追根溯源,一個環節一個環節的去追究,去深究心和法都是個什麽,都有什麽,最後就會發現心和法什麽都不是,什麽都沒有,那麽世間事就會了脫,衆生就自在解脫了。

原文:諸比丘。於意雲何。譬如緣膏油及炷。燈明得燒。數增油炷。彼燈明得久住不。答言如是。世尊。如是諸比丘。於色取味著。顧念愛縛。增長愛緣故取。取緣有。有緣生。生緣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釋:諸比丘,你們怎麽認爲呢?譬如借助於膏油和炷的緣,燈才能燃燒發出光明。如果多次的增添膏油和炷,那盞燈亮得時間是否很長久?比丘們回答說:是的,世尊。比丘們,與這個道理一樣,如果你們對於色有所取著,沉湎於其中不能自拔,總是回顧念著想著色,就會被貪愛所係縛住了。由於對色不斷的增長貪愛,所以就會産生執取;由於執取於色,就存下了後世的業種,未來三界世間的有就會不斷出現;由於有三界世間的有,衆生的生命就會出生,有生命就有老病死憂悲苦惱,這樣的話世間最大的苦就聚集起來了。

原文:我時複作是念。何法無故。無此老病死。何法滅故。老病死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知。無生則無老病死。生滅故。則老病死滅。複作是念。何法無故無生。何法滅故生滅。即正思惟。起如實無間等知。有無故生無。有滅故生滅。

釋:我這時又生出這樣的疑念,什麽法沒有了就沒有老病死了?什麽法滅了老病死就滅了?這樣的疑念生起來之後,我隨即進入正思惟中,正思惟之後就生起了如實的無間斷的智慧,知道沒有生就沒有老病死,生滅了老病死就滅了。我又生出這樣的疑念,什麽法沒有了就沒有了生?什麽法滅了生就會滅了?隨即進入正思惟中,正思惟之後就生起了如實的無間斷的智慧,知道三界世間的有沒有了,生就沒有了,世間有滅了生就滅了。

這是十二因緣的逆推,也叫作逆流,逆生死流,前面是順推十二因緣,也叫作順流,隨順於生死的流轉。雖然表面看是推,實則是深深的思量,不是膚淺的推理作用,有甚深禪定的修行人,疑念又很深的人,不可能用意識膚淺的推理,都是意根在禪定中的深思和參究。順推能推到生老病死的流轉,逆推就能知道如何滅去生老病死,並且得解脫。找到生老病死的根源,從根源上截斷,生老病死就斷。

原文:又複思惟。何法無故有無。何法滅故有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取無故有無。取滅故有滅。又作是念。何法無故取無。何法滅故取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觀。所取法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彼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釋:我又再次思惟,什麽法沒有了三界有就會沒有了呢?什麽法滅了所以三界有就會滅了呢?生起這樣的疑念之後,我隨即進入正思惟中,正思惟之後,生起如實的無間斷的觀行智慧,証得了執取沒有了三界有就沒有了,執取滅了以後三界有就會滅了。

我又生出這樣的疑念,什麽法沒有了執取就沒有了?什麽法滅了執取就會滅了?隨即進入正思惟中,正思惟之後,生起如實的無間斷的觀行智慧,証得了一切所取著的法都是無常生滅的,對於無常生滅的法沒有了欲望,滅盡了欲望,捨離了法貪和法愛,心不再顧念這五隂世間法,心不再被五隂世間法所綁縛著,貪愛就會滅了;貪愛滅了以後,對世間法的執取就會滅去;執取滅去以後,三界有就會滅去;三界有滅去以後,生就會滅去;生滅去以後,老病死憂悲苦惱就會滅去,這樣的話,世間最大的生死苦惱的大火聚就會滅去,從此以後就再也沒有任何苦受了。

爲什麽不再執取五隂世間了,三界世間的有就會消失了呢?因爲執取性就是意根的無明,就是意根的遍計所執性,三界世間就是因爲意根的無明執著建立起來的,意根斷盡執著,不再執取五隂世間,則心空清淨,不再造作三界業行,或者少造作,三界的業種就會逐漸消失。在生命的存續期,處於有餘涅槃中,命終時意根對一切法都不取不執,則如來藏無法再出生任何法,也無法出生意根的識種子,則意根滅去,五隂身消失,從此不再出生五隂身,自身所屬的三界世間有也隨之滅去,不再出生。因爲沒有了三界世間的有,後世的生命就無以寄托,再加以沒有了三界的業種,則生命出生的條件和因緣就不具足,也就不再有生命體出現了。

爲什麽貪愛滅了,執取性就滅了呢?因爲貪愛會讓心深陷五隂世間之中不能自拔,與五隂不能分離,必然會執取世間法。如果不貪愛了,對於法可有可無,隨緣自在,也就沒有執取的動力了。所以生死輪回是由貪愛引生出來的,捨去貪愛,不愛戀三界,則必然涅槃,不再生死不已。

原文:諸比丘。於意雲何。譬如油炷然燈。若不增油治炷。非彼燈明未來不生。盡磨滅耶。比丘白佛。如是世尊。如是諸比丘。於所取法。觀察無常生滅。離欲滅盡捨離。心不顧念。心不縛著。愛則滅。愛滅則取滅。乃至純大苦聚滅。

釋:諸比丘,你們怎麽認爲呢?譬如油燈如果不給它增加燈油,也不給它增加油柱了,那盞燈的燈光以後就不會再繼續燃燒,全部都會磨滅掉了?比丘們對佛說,是的,世尊。諸比丘們,是這樣,如果你們對於自己所執取的法,觀察法的無常和生滅性,心就會離開貪欲、滅盡貪欲、捨離貪欲,不再顧念五隂世間法,不被這些法所係縛住,那麽貪愛就滅了;貪愛滅了,心的執取性就滅;執取滅了,三界有就滅;三界有滅,未來世的生就滅;生滅則老病死憂悲苦惱就滅,乃至於巨大的純苦的聚集就會滅了。

世尊在這裡把燈光比喻爲生老病死純大苦聚,燈油比作貪愛煩惱,我們不給燈炷加油,這樣油燈燒不了多長時間就會滅去了。同理對於生死大苦,我們不再往裡增加貪愛煩惱,貪愛慢慢就會淡薄消失了,然後苦就滅了。如果貪愛不斷地增加,生死大苦就會越聚越多,何時才能滅苦呢?覺悟的人在生死輪回苦中,不應該再增加煩惱了,應該增加智慧,以智慧之火照破貪愛煩惱,直至斷盡貪愛,得解脫。

世尊教導衆生滅苦的方法是,對於自心所取著的法要經常觀察其無常性和生滅性,當証得自己所執取的五隂世間確實是生滅無常的,那時候就會不斷捨離對五隂世間的貪愛,不再惦念和掛礙,最後徹底滅去貪愛,則不再被係縛了,就解脫於世間生死苦。修行當中要善於轉念、轉彎、轉心思、轉煩惱,就會生起智慧,智慧的大火一燒起來,煩惱就被消滅了;沒有智慧,煩惱就會不斷生長。有智慧就有一切,沒有智慧,就有煩惱苦。

(二八七)世尊順逆參究十二因緣

原文: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憶宿命未成正覺時。獨一靜處。專精禪思。作是念。何法有故老死有。何法緣故老死有。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有故老死有。生緣故老死有。如是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

釋:世尊告訴諸比丘,我回憶往世還沒有修成正等正覺的時候,一個人獨自在一個寂靜之處,一心一意的專注思惟。内心生起了這樣的念頭:什麽法出生的緣故,老死就隨之出生了?是什麽法爲緣故老死就出生了?隨即進入正思惟中,正思惟之後,就生出了如實無間斷的智慧,知是生命體出生了,老死就隨之出現了,是生命體出生的緣故老死就出現了。

像這樣一一的往前類推,就証得了生命體的産生是因爲三界器世間出現的緣故,生命體就隨之出現了,以三界有爲緣生命體就出生了;三界器世間有的出現是因爲衆生執取五隂世間法的緣故,有就隨之出現了,以衆生的執取爲緣,有就出生了。

衆生對五隂世間有貪愛,就會出現執取,因爲貪愛的緣故執取現象就出現了;衆生因爲對五隂世間有受,所以就有貪愛,由於受的原因貪愛就出生了;衆生因爲有六根對六塵的觸,所以就會産生受,由於觸的原因,受就出生了;衆生因爲有外六入和内六入,就會有觸,由於有内外六入的原因,觸就産生了;衆生因爲有名色的原因,六入就會隨之出生,以名色爲緣就會産生六入。

原文:何法有故名色有。何法緣故名色有。即正思惟。如實無間等生。識有故名色有。識緣故有名色有。我作是思惟時。齊識而還。不能過彼。

釋:我又生出這樣的念頭:什麽法出現的緣故名色就出生了?以什麽法爲緣才出生了名色?隨即進入正思惟,之後就生起了如實無間斷的智慧,知道因爲有阿賴耶識所以才有名色的産生,以阿賴耶識爲緣故才有名色的産生。我在作這樣的思惟時,思惟到阿賴耶識這裡,再往前就思惟不過去了,因爲前邊沒有什麽法了,那就是說沒有什麽法能出生阿賴耶識,或者是沒有任何法能促使阿賴耶識出生,往前沒有法能超過阿賴耶識的。這是逆生死的流來追根溯源,生死的源頭在阿賴耶識這裡,從阿賴耶識裡流轉出生死。

原文:謂緣識名色。緣名色六入處。緣六入處觸。緣觸受。緣受愛。緣愛取。緣取有。緣有生。緣生老病死。憂悲惱苦。如是如是。純大苦聚集。

釋:緣於阿賴耶識有名色,緣於名色有六入處的産生,緣於六入處有觸的産生,緣於觸有受的産生,緣於受有愛的産生,緣於愛有執取,緣於執取有三界有,緣於有才有生,緣於生有老病死憂悲苦惱,這樣三界生死的大苦就聚集起來了。

爲什麽從阿賴耶識裡流轉出生死呢?因爲意根有無明,想要擁有五隂世間法,阿賴耶識順從意根的無明和業種,出生三界世間和五隂身,生死於中宛然。十二因緣是順無明有生死流轉生苦,十因緣是逆生死流轉滅無明從而滅苦。之所以有十二因緣的生死流轉,就是因爲衆生的意根有無明,無明爲緣,阿賴耶識就借助於無明出生了一連串的生死鏈條,把衆生推向苦海之中。而十因緣的逆生死流轉,從生老病死的現象一直尋根溯源到阿賴耶識這裡,如果能証得阿賴耶識,知道阿賴耶識是如何出生五隂名色的,就成爲菩薩,轉入大乘修行當中。

如果實証了十二因緣與十因緣的每一個分支,就成爲中乘聖人的辟支佛獨覺佛。辟支佛們雖然實証了十因緣的每個分支,但是在阿賴耶識這裡,只是推算爲實有,並沒有証得阿賴耶識,沒有找到阿賴耶識在何處起何作用,因此不屬於實証阿賴耶識,這點與大乘菩薩的實証是有本質上的差別的。

原文:我時作是念。何法無故則老死無。何法滅故老死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生無故老死無。生滅故老死滅。如是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廣說。

釋:我這時又有了這樣的疑念,什麽法沒有了老死就沒有了?什麽法滅了老死就滅了?隨即進入正思惟,之後生起如實無間斷的智慧,知道生沒有了老死就沒有了,生的現象滅了老死就滅了。像這樣思惟下去,就會証得三界有消失了生就不會出現了,三界有滅了,生就滅了;取沒有了三界有就沒有了,取滅了三界有就滅了。

貪愛沒有了取就沒有了,貪愛滅了取就滅了;受沒有了貪愛就沒有了,受滅了愛就滅了;觸消失了受就消失了,觸滅了受就滅了;六入處沒有了觸就沒有了,六入處滅了觸就滅了;名色沒有了六入處就沒有了,名色滅了六入處就滅了;六識的業種沒有了名色就滅,六識的業種滅了名色就滅了;身口意業行沒有了六識的業種就沒有了,身口意業行滅了老死就滅了。

原文:我複作是思惟。何法無故行無。何法滅故行滅。即正思惟。生如實無間等。無明無故行無。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識滅故名色滅。名色滅故六入處滅。六入處滅故觸滅。觸滅故受滅。受滅故愛滅。愛滅故取滅。取滅故有滅。有滅故生滅。生滅故老病死。憂悲惱苦滅。如是如是。純大苦聚滅。

釋:我又作這樣的思惟,什麽法沒有了業行就沒有了?什麽法滅了業行就滅了?隨即進入正思惟,之後生出如實無間斷的智慧,証得意根的無明沒有了業行就沒有了,意根的無明滅了業行就滅了;業行滅了六識的業種就滅了;六識的業種滅了未來世的名色就滅了;名色滅了六入處就滅了;六入處滅了觸就滅了;觸滅了受就滅了;受滅了愛就滅了;愛滅了取就滅了;取滅了有就滅了;有滅了生就滅了;生滅了老病死憂悲苦惱就滅了,然後像這樣的大苦的聚集就滅了。

十二因緣的生死循環歸根結底都是因爲意根的無明,意根是始作俑者,所以要想離開生死輪回,要想解脫,必須要破除和斷盡意根的無明,使得意根再也不妄想行於三界世間,身口意業行就滅了。因爲意根証得了一切法都是空和無我的,那就再也沒有什麽理由、沒有什麽動力去執取任何一個法了,只要沒有取著就是無苦的,就是解脫和自在的。

意根對於五隂世間沒有了心行,沒有了意願,沒有了攀緣,沒有了執取,就不會再指使六識去造作更多身口意業行,七識心就都清淨了,無爲了,寂靜了,三界的業就了了,業種沒有了,未來世就不會再有五隂世間,也就沒有名色了,這樣就暫時寂滅了。未來無量劫以後大乘法緣熟,再從寂滅涅槃中出生,踐行菩薩道,自度度他,完成佛道,進入真正的寂滅之處——無住處涅槃,不用再灰身泯智。

意根的無明破除從斷我見証須陀洹果開始,再到証得辟支佛果,三界的生死無明種子斷盡,還有無始無明和塵沙無明在未來成佛之道的修証上一點點的破除,直至都斷盡,就成爲大覺世尊了。僅僅斷盡三界無明只覺悟了一小部分,還不是大覺,不是究竟覺。在學佛路上發心很重要,發心越大,覺悟就越大越徹底,成佛就越快。

原文:我時作是念。我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道跡。古仙人從此跡去。我今隨去。譬如有人。遊於曠野。披荒覔路。忽遇故道。古人行處。彼則隨行。漸漸前進。見故城邑。古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木清淨。

釋:我把十二因緣前前後後都思惟通達了以後,心中就有了這樣的念想:我現在是走在古代聖人所走的道路上,走在古先聖人所走的徑路上,古先聖人們從這條路走過去了,我現在正跟隨著走去。譬如有人在深山曠野中遊歷,劈開荒草尋覔道路,忽然間找到了一條舊路,是古人走過之處,於是這個人就隨著古人走過之處隨行,一步一步地往前走,就看見了一座古老的城市裡古代國王的宮殿,有大觀園和浴池,山林灌木都很清淨。

原文:彼作是念。我今當往白王令知。即往白王。大王當知。我遊曠野。披荒求路。忽見故道。古人行處。我即隨行。我隨行已。見故城邑。故王宮殿。園觀浴池。林流清淨。大王可往。居止其中。王即往彼。止住其中。豐樂安隱。人民熾盛。

釋:這個人就想:我現在應當到宮殿裡稟報大王一聲,讓大王知道。於是這個人就拜見大王,告訴大王說:大王您應當知道我遊歷在曠野中,劈開荒草尋求通路,忽然見到一條古老的舊路,是古人所走過的路徑,我就隨著這條路往前走。走著走著就看見一座古老的城市,有一座古老的王宮,裡面有大觀園和泉流浴池,林木清淨,大王您可到那裡去,居住其中。於是大王就到王宮中住下了,並且治理國家,從此以後國家富饒,人民富足安穩快樂。

佛說這段話是譬喻自己探究十二因緣這個過程,與過去古時聖人所用的方式是相同的,所走的都是同樣的道路,探究出的結果是相同的,得出的結論是一致的。古聖先賢們証得了真理,佛陀如今也同樣証得了真理,都得到了解脫,出離生死大患,到達安穩涅槃城,享受安穩快樂。古仙人道是指八正道,故城邑古王宮殿代表涅槃境界。我隨著古仙人的道路,走到無明的盡頭,滅了無明,就滅了生老病死憂悲苦惱了。遊於曠野披荒覔路,代表修行十二因緣這條路非常艱苦不易,需要堅靭不拔的毅力,不斷地摸索和探索,才能探究出生死的來源和奥秘,從而截斷生死的源頭,達到涅槃解脫了。

原文:今我如是。得古仙人道。古仙人迳。古仙人跡。古仙人去處。我得隨去。謂八聖道。正見正志。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我從彼道。見老病死。老病死集。老病死滅。老病死滅道跡。見生有取。愛受觸。六入處名色。識行。行集行滅。行滅道跡。

釋:佛說:我現在也像這樣找到了古仙人修行的道路,古仙人修行的蹤跡,古仙人的所歸處。這條道就是八正道:正語、正見、正念、正定、正思惟、正業、正命、正精進。我隨著這個八正道,見到了老病死的苦,斷了老病死苦的集起,証得了老病死苦的滅,修了老病死苦滅的道;我見到了生的苦,斷了生苦的集起,証得了生苦的滅,修了滅生苦的道;我見到了有的苦,斷了有苦的集起,証了有苦的滅,修了有苦滅的道。

我見到了取的苦,斷了取苦的集起,証了取苦的滅,修了取苦滅的道;我見到了愛的苦,斷了愛苦的集起,証了愛苦的滅,修了愛苦滅的道;我見到了受的苦,斷了受苦的集起,証了受苦的滅,修了受苦滅的道;我見到了觸的苦,斷了觸苦的集起,証了觸苦的滅,修了觸苦滅的道;我見到了六入處的苦,斷了六入處苦的集起,証了六入處苦的滅,修了六入處苦滅的道;我見到了名色的苦,斷了名色苦的集起,証了名色苦的滅,修了名色苦滅的道;我見到了六識業種的苦,斷了六識業種苦的集起,証了六識業種苦的滅,修了滅六識業種苦的道;我見到了身口意業行的苦,斷了身口意業行苦的集起,証了身口意業行苦的滅,修了身口意業行苦滅的道。

原文:我於此法。自知自覺。成等正覺。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餘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彼諸四衆。聞法正向信樂。知法善。梵行增廣。多所饒益。開示顯發。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釋:我對於十二因緣這個法門,能夠獨自証知,獨自覺悟,不由於他,最後修成了無上正等正覺。我成佛以後,爲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及其他外道沙門婆羅門、在家出家四衆弟子,讓他們能夠聞於此法,信樂於解脫法門,走向滅除無明之正道,能夠証知此法門之善果,增長梵行,對所有四衆弟子能有更多的利益,故我在此開示這個古仙人修証之道。佛說完這部經以後,諸比丘們聞佛所說,都非常歡喜,信受奉行。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