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四念處經講記(第二版)(新修改)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4-11-20 15:20:15 閲讀: 0

第二章  觀身念住

第五節  觀死屍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果於塚間之死屍。死後經一日二日乃至三日。膨脹成爲青黑腐爛。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性質)。而成爲如是者。

釋:接著往下觀察,諸比丘們,比丘修到這時候,正好可以觀察被裹著屍布丟棄到墳墓間的死屍,那些死屍死後第一日第二日到第三日,身體就開始膨脹,變得青黑和腐爛了。比丘專注地觀察自己的色身,要知道自己的色身早晚也會像這樣的膨脹、青黑、腐爛,自己也會成爲這樣的死屍,沒有例外,逃不脫這樣的命運。

下一步要觀屍體,衆生死時地水火風四大分解,就成爲死人。過去印度有屍棄林,一般人死了都被扔到那個樹林裡,裹上一層裹屍布,就扔到墳墓間。有的人很窮,就把裹屍體的布拿回家自己用,然後把屍體扔在樹林裡就不管了,任屍體腐爛或者被野獸鳥類啃食。過去死人火化處理或埋入墳墓的很少,印度天熱,扔到樹林裡經過一日、二日、三日,屍體就會膨脹,膨脹以後身體皮膚就呈青色、黑色,然後就開始腐爛,細菌就從裡到外把屍體分解吞噬了。

爲什麽會膨脹呢?因爲身體裡有水分,天熱水停滯不流動,就會産生細菌,細菌産生出來就像發酵一樣,身體就會膨脹。我們發面做食品靠什麽,也是靠細菌,細菌一産生出來,和好的面就出現泡泡,膨脹起來了。活著的時候身體裡的血液、各種液體都是流動的,流動的東西不容易産生其他有害的細菌,不流動就容易産生細菌,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就是這個道理。一條流動的河就不容易産生細菌,沒有腐爛的味道,如果水不流動,幾天就發臭了,菌類産生出來就會如此,屍體膨脹腐爛就是這個道理。

有人說看某某多有修行,死後他的身體很久都不膨脹,不腐爛,修成了肉身不壞。其實只有六祖是真正的肉身不壞,六祖的禪定很高,臨終前,身内的三昧真火早已把身體裡的細菌度走了,細菌不能在他的身體裡存活,因此六祖走了以後,身體裡沒有細菌,身體就不會腐爛。其他人的肉身不壞都是一種假相,完全可以作假,活著時根本就沒有甚深的禪定功夫,死時就靠作假。

任何人只要死前幾天斷水斷飲食,身體裡沒有水分,死後他的身體就發干,不容易生細菌,身體就不容易腐爛,也可以不變色。或者人死後,有人給屍體進行乾燥脫水處理,這樣屍體也不會腐爛。但是經常打坐的人,有禪定証量的人,他有三昧真火,這個三昧真火能把身體裡的水分燒乾,細菌都燒沒有了,或者細菌不能繁殖出來,死了之後就肉身不壞。肉不壞,骨頭不壞,身體不倒塌,就是這個道理。

什麽叫有道有修行呢?証果和明心有功德,第一能自身受益,第二能利益他人,這才叫作道。其他的世俗有爲法,都不叫作道,不叫作有修行。雖說有人能肉身不壞,但是既沒明心,又沒証果,三縛結沒有斷除,他未來仍然免不了要下三惡道。所以有很多人崇拜肉身不壞,這個肉身菩薩,那個肉身菩薩,那只是崇拜肉身假殼子而已,至於他有沒有智慧,有什麽樣的智慧境界,大多數人判斷不出來。即使修出了禪定,有三昧真火,能夠使肉身不壞,此人也不一定明心見性,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菩薩。我們不要去著相,要看實質内涵,要看一個人的智慧境界和修爲品行,僅從表相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道,那叫著相,著相即是顛倒。

觀身注視此身以後,内心裡就會形成一個觀念,認爲自己的色身將來也會像這樣一樣,成爲一個屍體。別人的色身死了,扔掉以後腐爛了,我的色身也不能逃出這個命運,被人扔在樹林裡或墳墓裡,屍體也會膨脹腐爛,我不能脫離這個法,最終都是這個結侷。這樣的話是否還認這個色身是我呢?如果身體是我,身體毁壞了,我又到哪裡去了?是否消失了?如果消失了,還有沒有未來世?這一世的我,又是怎麽出現的呢?

如果我也隨著身體消失了,那我怎麽還會有下一世呢?我無量劫來有多少個身體,都是這樣膨脹了、青黑了、腐爛了、消失了。那麽觀念就要轉換成:這個身體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擁有的,不要再去執著這個身體,爲這個身體付出很高的代價,很寶愛他,穿最高档的衣服,吃很美味的飲食,住最高档的庭房,爲他付出高昂的代價,其結果是什麽呢?他照樣會把我們給拋棄了,成爲墳墓裡的一個屍體,膨脹、腐爛、消失、沒有了,因此就不要再貪著這個色身了。

原文:如是。或於内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内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釋:像這樣觀行,心或者是住在對内身的觀行上,或者是住在對外身的觀行上,或者是住在對内外身的同時觀行上,或者是住在對色身的新生的法的觀行上,或者是住在對色身滅去的法的觀行上,或者是住在同時對色身的生法和滅法的觀行上。

當修觀身念住法時,觀完内身以後,再接續觀外身。外身就是十八界當中的色聲香味觸法,觀所見的一切色都和身體一樣會散壞、消失、滅去,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都是念念遷流不住、不能長久存在的,所以外身也不是我,也不是真實的,因此也不要貪著外界。内身外界都不是我,都不要貪著,這樣才能斷身見,降伏貪愛煩惱了。

再同時觀内外身,當禪定達到未到地定的時候,就會精力充沛,内心非常清明,一切法都能同時觀察出來。同時觀察内身和外身,在觀察色身的同時觀察眼見的色,耳聽的聲,鼻嗅的香,舌嘗的味,身覺的觸,心思的法,念念生滅變異、無常、苦、空,這一切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所以定深時,智慧也就深廣了。

然後又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觀察在色身上什麽法生起來了,原來沒有的法現在出現了,原來有的法現在卻消失了。從色塵上來觀察,從聲塵上來觀察,從香塵上來觀察,從味塵上來觀察,從觸塵上來觀察,從法塵上來觀察,觀察各種各樣的生法,各種各樣的滅法。内臟器官的生和滅,皮膚、骨骼、肌肉的生和滅,從頭到腳的生法和滅法,都要觀察出來,這要定力非常強,智慧非常清明,這一切法都是生滅、變異、無常的,都非我非我所,都不真實。那就不要再去貪著任何一個法,三昧出現時,就能斷身見、斷我見。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整個内身外身都觀察完以後,智慧生起來了,憶念也形成了,心中都是有關色身的觀念,思想裡滿滿的都是色身的念頭。你們應當無所依止地住在觀察中,並且也不要執著世間裡的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應當像這樣住在於身觀身的修習中。

什麽叫智識呢?明理叫智,能了知真實的法相,叫作智,不愚癡不糊塗,叫作智,不散亂不昏沉的清明了知,叫作智。識指以意識意根的世俗分別爲主的識心,這時候的識心還沒有生起智慧。這裡的智識,就是指意識意根有了甚深的禪定力,能清明如實地了知一切法,不愚癡不糊塗,不散亂不昏沉。心中有智慧生起來了,就能夠如理地觀察和認知一切法,這是定慧使然。

憶念就是觀察了内外身之後,心心念念都是這個身,身體的觀念、形象在心念當中形成了,之後再把這個憶念排除掉,把身我的觀念去掉、空掉,不依賴色身,不認取色身。内心裡一法也不依賴,一法也不住著,既不依内身,也不依外身,而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物,内心裡空蕩蕩,無所依,叫作一法不住,一法不執。

佛說,出家比丘應該這樣來觀身,心不住法而住。所有修行人都應該如此,不僅是出家比丘要如此修行,不依内外身而住。如果再執著其他的物也不可以,執著財色名食睡,執著金銀珠寶,執著名聲、權勢、地位,執著這些也不應該,不能解脫生死輪回。把這些物也都要泯滅、空掉,不認取,就會住在甚深禪定當中。心念空掉了以後,内心總是有個知,有個清清明明的知存在,以後就能用那個知參禪了。把前面的色身以及一切物都泯滅了,全部排除、空掉,再參禪就容易而快速了。

修到最後都應該無所依而住,先在心念當中有個身,再把身空掉,無所依而住,再把對世間任何其他物的執著滅掉,這樣心念空了,從裡到外都沒有一個我,就斷我見了。這些觀行的内容一步一步深入,一步步接近於空無,定越深,心念越空,智慧就會越來越深,最後就直接証得初果至四果。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於塚間之死屍。被鳥所啄。或鷹所啄。或鷲所啄。或犬所食。或豹所食。乃至各種生類之所食。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而成爲如是者。

釋:再進一步觀察,諸比丘,比丘這時候正如觀察被丟棄到墳墓裡的死屍,被鳥類所啄食,被鷹類所啄食,所犬類所撕咬,被野豹所撕咬,乃至於被各種畜生類所啃食。比丘注視自己的身體,知道這個身體的最終歸宿也是這樣,被畜生類所啃食。

剛才是觀行把屍體扔到墳墓間,屍體只是青淤膨脹腐爛了,現在開始觀行屍體被鳥所啄食了,食肉大鳥非常飢餓時,就在樹林裡磐鏇,尋找可食之物。發現屍體,就會鉗食屍體上的血肉。屍體或者被老鷹所叨啄,或者是被鷲所叨啄,這些大鳥都是吃肉的,專門在屍棄林裡等著吃死屍。屍體或者被野狗吞食,或者被虎豹豺狼所啃食,乃至於被各類野生畜類之所食,甚至連螞蟻也都來啃吃骨頭。墳地裡的野鬼也吃死屍,他們吃只是食香氣,嗅氣味,實體的肉他們吃不了,嗅得死屍上的肉味,就算吃飽了,畜生類是吃實體的肉。屍體就這樣被這些畜生們分食完了,分食到最後,剩下最堅硬的骨頭啃不動了,就扔下不顧了。

比丘觀察死後的色身成爲屍體,被各種畜生分食,再觀察自己的色身,就知道自己的色身也不脫如是法,將來的結侷也會是這樣,死後也會被扔到屍棄林裡,被野獸吞食掉,只要有身體就是這個結侷。現在雖然屍體可以火化,其結果也是屍體化爲灰燼。那這個身體還是我嗎?如果是我,我到哪裡去了?爲什麽消失不見了呢?能消失滅亡的是我嗎?當然不是,只是個假殼子被我所用一段時間罷了,不必要去執著它,就像對待一件衣服一樣,不能穿就扔掉。衆生無始劫以來不知有多少個所謂的我,就這樣被吞食了,所以身體不可能是真正的我,能滅的肯定不是我,要有一個堅定的信念,我是不滅的,能滅的都不是我。

觀察色身時,發現它是生滅的,生滅的就不是我,無常的也不是我,苦的也不是我,染污的也不是我,我是清淨的,我是不苦的,我是樂的,我是寂滅的,我是常住不變的,而身體刹那刹那的變化,心識也刹那刹那都在變化,變化無常的不是我,這個觀念要牢牢地樹立起來,斷我見才沒有障礙。觀念和理念別人不能硬塞給自己,他人不能代替自己認可,不能改變自己的心識認知,只有自己如理思惟,才能改變自己的認知,改變觀念。至於自己能不能改變觀念,是你自己智慧的問題,也是福德方面的問題,以及禪定力的問題。

世尊把法留給我們,教給我們,我們怎麽去認知,那是我們自己的事,佛就沒辦法了,再怎麽加持也沒辦法真正地改變自己的心,最多能讓我們的意識心清楚的了解和認識到,卻無法讓意根了解、接受和認可,這就要靠我們自己一步一步去修行,一步一步改變意根的思想觀念。深細思惟以後,意根認可了,思想觀念就改變,意根一改變,心行就一點點的改變。心行改變到一定程度,就從凡夫修到賢聖,再從聖賢到佛,一切都會圓滿,所以修行到最後,意識心徹底改變,意根徹底改變,我們就是一尊大好的佛。

原文:佛說。如是。或於内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内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釋:佛說,就像這樣,心或者住在觀察内身上,或者住在觀察外身上,或者住在同時觀察内外身上,或者住在觀察色身上的新出生的法上,或者住在觀察色身滅去的法上。

觀察到屍體都被分食淨盡了,這就是在觀内身,通過觀察内身,知道了内身會分化、分解、變異,會消失,那就不是真實的,然後再觀察外身,知道一樣一樣都會散壞,都會滅去,都會消失。那麽就想一想,内身和外身是不是我和我所呢?這些既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有的,都是生滅變化的、肮脏不淨的、苦的、空的,所以都不是我。然後又於内身和外身,同時觀身而住,定力好時,内身和外身同時都能觀察出來,結果就知道了五隂十八界法,都是苦、空、無常、不淨的,都不是我。

觀察色身當中新生起了哪一種色法,什麽東西增加了,從無到有,要觀察出來。觀察出來以後就知道了,只要有生,就會有滅,生滅即無常,就是不真實法,那就不是我。再觀察色身上原來有什麽,現在沒有了、消失了、變化了、改變了。這一切都要觀察出來,觀察出來以後,就知道色身是生滅變化的,是無常的;無常的就是空的,空的就不是真實的,是幻化的,就不是我。再同時觀察色身生起了什麽法,滅去了什麽法,生法與滅法要同時觀察,這樣定慧均好。

當定力足夠時,精力充沛,心就會比較清明有智慧,就能同時觀察出很多的法;如果定力淺,精力不夠用,智慧力也不夠,很多法就無力觀察出來,即使觀察一兩種法,也不容易清楚觀察出來;如果定力足夠用,智慧力也強,四面八方的事情,色聲香味觸法,内身外身的情況,同時都能觀察到,都觀察出來以後,就知道什麽法出生了,什麽法滅去了,内心全部都了知。内心裡這一個知,能夠清清明明的了知一切,定慧等持。如果不切實修持,定也不具足,慧也不具足,觀察一個法都不清明,觀察不明白,思惟一會兒心就亂了,思慮一會兒就心煩了,那樣不會有個明了的結果。

定慧具足的前提是要具足福德,福報不足,定力就修持不出來。修定的時間、環境等等條件不容易具足,每當修定時,就會有干擾的事情出現。修慧時,也是這樣,這邊剛要思惟觀察一個法義,那邊一件事就出現了,需要去處理,思惟就被打斷了,等處理完,再回來接著觀察,又一件事來干擾,這樣福報不足,就不可能有充分的時間精力來專心致志地修行。如果不用心修福,就會總有世間法的事情來阻礙修行,使得道業沒法進步。出現這種狀況,就要趕緊去布施修福,福報夠了,往這一坐,無論是修定,還是修慧,就沒有人和事來打擾了,就會有充分的閑餘時間和條件來修行,可以看書看很長時間不受打擾,很多事情就不用你去分心勞神。

福報不夠時,修行這個阻攔你,那個阻攔你,家庭的遮障,工作的遮障,人事來往的遮障,還有的人經濟來源匱乏,日用不濟,於是就要花費很多時間來掙錢養家糊口,那就沒有時間修行了,這都是福德不足所致。福德不夠一定要多修福,用各種各樣的辦法,把自己的福德盡快聚集起來。多作布施,布施出去一物,回來至少是一千倍,還得看布施的對象是誰,如果對方有修行,那就不止是一千倍,一萬倍,十萬倍,百萬倍了,即使是布施給一個外道修得初禪定的人,得福那都是百萬倍的回報,都記載在自己的如來藏當中。所以修行人要盡量往外布施,盡量不要往裡入,不要把其他人的財物進到自己的賬上,那樣絕對不合適。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這樣觀察以後,清明的心當中,心心念念都有個身,心念裡全部是關於色身的思想和觀念,比丘們應當無所依止,不要住在色身上,以爲色身是可靠的真實的而去依賴,並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就像這樣住在於身觀身上。

觀行到最後,要把色身爲真的觀念滅掉,把那個青淤腐爛的身體排除、空掉,不再認那個色身爲我,讓思想清淨,内心空淨,心無所依而住。如果内心還在執著世間其他任何物,也要把那個物空掉,不管是錢財、房屋、土地、權勢、名利、地位,心念當中全部都要捨棄、空掉,讓内心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一無所依而住,這樣心空淨了,小乘的果位也就得到了。

這個時候内心當中還清明的有個知,雖然有知,也沒有物。這個知,將來就可以換個話頭來參禪,參:拖死屍的是誰。身體和死屍一樣,並不真實,既然不真實,爲什麽還能活蹦亂跳呢?爲什麽還能做一切事業呢?當把禪定修好了,我見斷了以後,疑情就很容易出現了。如果斷了我見,而且斷的非常徹底,内心一物也不認時,就會懷疑了:爲什麽身體還有五隂的功能作用?這樣疑情就出來了。

疑情出不來,一個是定力不夠,另一個是有我見阻礙。定不夠知見也不容易具足,我見就不容易斷,或者斷不徹底。心中沒有空卻一切物,把五隂當中的某些法還當作真實的,疑情就不會出現,這說明定和慧不足,還需要繼續修,疑情一出來,就會住在疑情裡,時節因緣一具足,就把疑情打破,知道了原來是這麽回事。所以大小乘理,小乘就是基礎,基礎打好了,下一步修行就會非常快。這樣觀身,就會斷了身見,内心空空如也,沒有一個我,沒有我身,都是空的,幻化的。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塚間之死屍。由於具有血肉。而筋連結於骸骨。乃至無肉之附著血。而筋連結骸骨。乃至無血肉。唯筋連結骸骨。乃至關節解散。手骨於此處。足骨於彼處。踝骨於此處。腿骨於彼處。磐骨於此處。背骨於彼處。頭蓋骨在彼處。骸骨散在四五八面。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而成爲如此者。

釋:再繼續觀察,諸比丘,比丘這時候正好可以觀察被遺棄到墓地的屍體,這些屍體由於還有血肉,所以還有筋與骸骨相連。乃至於肉都沒有了,只有血在屍體上,只有筋還連接著骸骨。乃至於關節都散開了,手骨在此處,足骨在彼處,踝骨在此處,腿骨在彼處,磐骨在此處,背骨在彼處,頭蓋骨在此處,骸骨在四面八方散落著。比丘注視著自己的色身,知道自己的色身也會是這樣的結侷,成爲這樣的屍體。

這段經文還是觀死屍,色身活著的時候是虛妄,死了成爲屍體更虛妄,更是空的,更不是我了。上段是觀屍體被野獸都吞食了,吞食了以後還剩下一些骨頭,剩下的骨頭上還有血和肉,有筋連著骨頭。再往下觀,骨頭上的肉也沒有了,還有點血,有筋連接著骨頭。再往下觀,血也沒有了,被野獸舔舐了,啃的就剩下最硬的骨頭,只有筋骨相連。

乃至到最後,連接處都沒有了,關節沒有了,骨頭已經被啃得非常破碎了。最後骨頭就分散成手骨,還有腳骨,踝骨、腿骨、背骨、頭蓋骨等等,非常零散地在各處散落著,這個活生生的血肉相連的大活人,到最後就變成了東一塊碎骨頭,西一塊碎骨頭,都散落在四面八方,湊不起來了。觀察到此,就知道了,自己的身體也不能逃脫這個命運,都會成爲破破碎碎的碎骨頭。那麽這個身體到哪裡去了?是真實的嗎?原來那個完整的身體也不是我,剩下碎骨頭的這個也不是我,都是由於因緣才聚合起來的,四大組成的是一個假殼子,一個幻化物。

佛說,我們在一小劫之内的色身,都散壞以後剩下的骨頭,足足能堆積成一座須彌山。須彌山處在四大海裡,一直伸展到虛空當中,須彌山在四大海水裡埋藏一半,伸出在虛空當中是一半。須彌山是三角形的形狀,越往上越狹窄,伸出四大海上面一半。地球在四大海的上面,在須彌山的腳下,是須彌山南面的一個小球體,在四大海水面上的須彌山,其半山腰是四天王天,須彌山的東、南、西、北四面,是四天王所住之處,叫四天王天,月亮在那裡懸浮著。須彌山的山尖上,是忉利天天主釋提桓因所住的忉利天,也叫三十三天,太陽在那裡懸浮著。

一個人一小劫裡所有色身的骨頭,就堆成了須彌山那麽高,而一小劫中我們的色身簡直是太多了,生命的次數和生命體也太多了,根本數不清楚。這些所有的色身都是我嗎?都不是我,都是如來藏所幻化出的一個假殼子。每生每世,如來藏都把地水火風四大種子輸送出來,形成了一個又一個的色身,色身散壞了以後,就剩下了骨頭,到最後連骨頭也沒有了。我們能找到往前很多世的骨頭嗎?根本找不到了。

如果色身是我,到哪裡去找那些我呢?到虛空找我嗎?肯定找不到。再說我有那麽多個嗎?真實的我只有一個,而且是常不變異的,能變化的無常的就不是我,這個觀念我們心裡應該非常非常的牢固了。那麽我們就不要再執著一生一世的色身,不要再把色身當作我,爲它吃好的、穿好的、住好的、用好的。吃喝玩樂一生一世都爲了這個臭皮囊,爲了這個假殼子,那就太不值得了,到最後它還無情無義的把我們拋棄了,是我們拋棄它,還是它拋棄我們呢?我們想拋棄它嗎?根本不想拋棄,意根沒有修好去貪執時,是這樣地執著色身,抓都抓不過來,不可能主動放棄色身。

所以那個生滅的東西,我們爲它付出一切代價,把所有的福報都用在讓它享樂上,是非常不值得的,不要爲了無常變異的色身,去付出高昂的代價,要盡量多修福,多積福,少用福,少享福,福報積累足夠了,才會成佛,佛是福慧兩足尊,福報不具足就不能成佛。所以這個福德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自己福德沒有了,即使別人送給自己多少的財物,也享受不到。即使能享受到,那也是從自己的如來藏銀行裡,把福報提現出來的,那樣銀行裡的存款就減少了,錢財雖然是從別人的銀行賬號裡提出,可福德卻是從自己的如來藏銀行裡消耗了。我們每一口飲食,每一次消費享受,都是從自己的如來藏銀行裡提現出來的,多吃一口,就少一口的福報,從銀行裡提出一點,福德就少一點,諸事就不順一些。

原文:佛說。如是。或於内身觀身而住。於外身觀身而住。又於内外身觀身而住。或於身觀生法而住。於身觀滅法而住。又於身觀生滅法而住。

釋:佛說,就像這樣,心或者住在觀察内身上,或者住在觀察外身上,或者住在同時觀察内外身上,或者住在觀察色身上的新出生的法上,或者住在觀察色身滅去的法上,或者住在觀察色身上同時出生和滅去的法上。

上面那段是觀内身,觀行屍體都變成了骨頭,骨頭上一開始還有血肉,後來肉沒有血也沒有了,最後筋也沒了,骨頭散壞成東一塊,西一塊,零零碎碎,最後都消失了,哪裡還有一個我呢?觀完内身,再觀外身外界,十八界當中的六塵,全都是生滅、散壞,苦、空、無常的。色身從無到有,長到一百多斤,最後肉沒有了,血沒有了,内脏沒有了,就剩幾塊碎骨頭,最後骨頭也沒有了。

這樣來看,色身是不是空的呢?是我嗎?這個假殼子是不是苦的?是不是肮脏不淨的?定慧等持出現三昧時,就能現量觀察出色身不是我。觀内身之後再觀外身,然後内心堅定地認知到:十八界都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全部都不是我,從裡到外,從上到下,全都不是我。於是内心的色身觀念就會捨棄,心中空空如也,一物也沒有。内身外身沒有一法是我和我所有的,這樣就斷我見了。定慧都很好,煩惱也輕的人,不久就能証得二果,或者當時就是二果。

成爲二果以後,初禪定發起來就很快,初禪定發起來以後,就會斷貪愛,再把嗔恚心斷掉,就成爲三果。能修到三果就相當不錯了,有三果的証量,再加上明心見性的功德,就會過禪宗的牢關,之後就有能力和資格進入初地,成爲初地菩薩,入了如來家,成爲如來的真佛子,如來的親兒子。在此之前因爲沒有通達大小乘佛法,也沒有斷除煩惱,就不能入如來家。

原文:尚又智識所成。及憶念所成。皆會有身之思念現前。彼當無所依而住。且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這樣觀察以後,清明的心當中,心心念念都有個身,心念裡全部是關於色身的思想和觀念,比丘們應當無所依止,不要住在色身上,以爲色身是可靠的真實的而去依賴,並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事物。諸比丘,比丘就像這樣住在於身觀身上。

觀行完内外身之後,生法和滅法也觀行完成了,心心念念當中都有個身體的存在,憶念當中也都是這個身體。然後再把這個身體的念想空掉,心念不依身而住,且也不執著世間任何物而住,心中一法也不住。沒有身,沒有世間任何一個物,任何一個物都是空的,都不是真實的。身體不是真實的,外邊的一切物也都不是真實的,一直到整個虛空,外面的整個人事物理,我們所生活著的一切環境和資具,全都不是真實的,全都不是我所擁有的,全部都是虛幻的。

這樣内心就空得非常的淨盡了,全空掉了以後再參禪就容易了,既然都不是我,都是空的,爲什麽這個五隂還在活動著呢?疑情就會出來了。空得越徹底,疑情越濃,破疑時的智慧越深利。

原文:複次。諸比丘。比丘恰如得觀。遺棄塚間之死屍。初如螺色之白骨。乃至經過一年。骸骨堆高。乃至骸骨粉碎敗壞。彼注視此身。知此身不脫如是法。而成爲如此者。諸比丘。比丘如是。於身觀身而住。

釋:再繼續觀察,諸比丘,比丘這時候正好可以觀察被拋棄到屍棄林或墳墓中的死屍,那具屍體最初就像是海螺的顔色一樣的白骨,骸骨經過了一年發生變化,堆集起一堆很高的白骨,到最後骨頭粉碎敗壞,消失了。比丘再注視自己的身體,知道自己的身體也是這個結侷,成爲四處散開的碎骨頭。諸比丘,比丘應該像這樣於身觀身而住。

一個完好的身體,變成了一具屍體,最後連一塊骨頭都沒有了,什麽都找不到了,這就是無常和空幻。過去有修行人憐憫衆生,死後不把身體火化,而是讓人把屍體直接放在墳地裡,讓畜生食用,畜生食用了以後只剩下一堆骨頭,他臨終又囑咐人把骨頭收集起來磨成粉,再喂那些像螞蟻類的更小的動物,或者撒到海裡直接喂魚。這個修行人如此無我,如此憐憫衆生,死後也仍然要利益衆生,可見是一個不執著色身之人。

這樣屍體到最後什麽都沒有了,即使骨灰存在,也都會散去,找不到了。到最後地球毁滅了,骨灰和骨頭都在哪裡呢?如果說骨頭在地球上存著,只是找不到了,那地球消失了,骨頭在哪裡呢?地球成住壞空一個周期是一大劫,即使骨頭能存在一大劫,也只能存在虛空裡,那什麽叫虛空呢?虛空哪裡能放那麽多骨頭呢?即使虛空能存骨頭,那大雨一下來,就會把骨頭沖沒了,宇宙當中風災一來,整個宇宙天宮都摧毁了,那些小骨頭和骨灰又算得了什麽,更是無影無蹤了。

所以到最後色身上一物也留不住,原來色身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組成,現在地水火風分散,都回到如來藏裡了。如來藏收回了以後,再變化出又一世的色身,把地水火風再輸出來,形成了另一個色身,再把地水火風收回去,回到如來藏裡。這樣看來,衆生真是一無所有、一無所是,那我們就不要再執著色身,也不要執著世間任何一個事物。有人說我應該抓住金銀珠寶,那個比身體堅固多了,可是沒有了色身,誰去抓取?金銀珠寶又有什麽用呢?金銀珠寶是比較堅固點,但是它們又能存多久?一劫兩劫三劫,能存一大劫嗎?地球散壞了,金銀珠寶在哪裡?金剛是最堅硬的東西,金剛又在哪裡?三千大千世界都毁滅了,你的金銀珠寶和金剛又在哪裡?能找到嗎?都消失沒有了。

地水火風四大組合成的,最後又會回到如來藏裡。金剛也沒有了,連宇宙各層天的天宮都沒有了,我們還執著個什麽,一切都消失散壞了,都是虛妄的。我們還執著什麽,抓取個什麽呢?就是讓你抓著了,你又能抓多長時間,其實抓著的時候也是一種苦。所以應該把心修得空空淨淨的,空空如也,就像行走在虛空當中一樣,也沒有一個我在行走,那個心是非常清淨自在舒適的。斷我見以後成爲賢聖人,生生世世修行,同時利樂他人,自利利人,最後成爲圓滿究竟的佛,只有這樣修行才能圓滿無上菩提路。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