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返回

書籍
作品

意根正解

作者:釋生如更新時間:2025年07月04日

第十二章 意根與睡眠

一、做夢是因為意根的攀緣執著性導致的,意根因為有遍計所執性,在沒有斷除其執著性之前,對一切法或者是某些法一定要攀緣執著和不斷惦念的,因此睡覺時意根也不肯寂靜下來,仍然在攀緣六塵境界,仍然要思量一些法,對所經歷的事情仍然念念不捨,自己又沒有很強的分別力和思考力,祂就要制讓意識心完成祂所要做的事情,意識心就得被生出來,按照意根所攀緣的對象,來進行分別活動,這些分別思惟等等一系列活動就是夢境。

因為夢中不受粗重的色身拖累和限制,意根攀緣到哪裡,意識就能跟著分別到哪裡,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自由隨意,所以夢裡一會兒天上,一會兒地下,一會兒過去,一會兒未來,都可以聯繫到一個夢境裡,時間地點人物事件大多是跳躍性的、不連貫的。俗語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就是在說意根。思,就是意根白天在思量惦記著的人事物,晚上不知不覺,就出現在夢境裡,都是意根攀緣出來的。如果意根能夠減少攀緣,睡覺就能安穩,不會再做夢了。

要降伏意根的遍計所執性,就要通過意識心的如理分析思惟活動,說服引導意根,讓意根不再貪執世間法,這樣不僅不再做夢,平時白日裡的妄想也能減少和消失。意識通過如理思惟,說服引導意根的過程,就是降伏其心的過程,通過正確佛法的如理聞思,如理的觀行方法,把我見斷除,之後才能真正的降伏其心,從而斷除煩惱以及煩惱習氣,我執才能斷盡,意根不再執著五陰世間,得到解脫,修行才小有所成。

二、睡著前後都有意根的活動,要修到相當的程度,才能觀察到意根的各種活動,要在意識和意根轉識成智,初地二地菩薩以後的事了。醒過來前後的一刹那的活動,沒有意識,只能由意根來觀察,但是意根必須轉識成智才行。睡著以後就沒有意識了,醒過來之前,也沒有意識,睡著的過程中,意識漸漸微弱下來,以至消失,醒過來的過程中,意識漸漸出現,及至能了別六塵,這中間意根起了很大的作用。祂一直存在著,一直在起用,在控制指揮意識,掌握睡著和醒過來的全過程。祂能了知一些事情,只是了知得不清楚,有時還錯亂了別。

三、睡著無夢的時候,六個識都滅了,只有如來藏和意根還在運行著。這時意根一直在緣著法塵,攀緣內外法,如來藏就隨順著意根一直變現法塵。意根雖然能籠統概略的了別一切法,但因為意識滅了,意識就不知道。在睡著時如果沒有重大特別的事情,意根也不特別攀緣,不想有什麼造作,意識就不會出現,也就沒有夢境,這就是無夢的狀態。

有夢的時候,是意根緣慮重,執著一些法思慮一些法,如來藏就依之不斷變現獨影境,並且要生出意識來了別造作,心行就不斷地造作出來了,這就是做夢。夢中心識會隨著夢境而轉,夢裡卻不知是夢,還以為是現實境界,把一切人事物都當作真實的,於是心行不斷出現,與醒著時一樣。因為夢中沒有肉體的遮擋障礙,識心的了別造作,就不受時間處所的限制,就好像是有神通了。

比如在中陰身的境界裡,因為沒有實質的肉體的遮障,就會出現神通。鬼神以及非人等等,他們都沒有實質的肉體,就有神通,天人也沒有肉體的遮障,也有神通,所以神通不應該成為我們追求的目標。我們醒著時,現實世界其實與夢境是一樣的虛妄,但卻都把六塵當作真實存在的,於是就生出各種覺受,產生各種身口意行,然後增長無明,就流轉於六道生死,苦惱無量。

四、意根執著攀緣不斷,六根總是觸六塵,如來藏於中產生六識來了別處理六塵。如果不產生六識,雖有六塵,也沒有識心去了別,就不知六塵。當身體疲乏時,意根知道身體疲乏需要安歇,對六塵的攀緣就減了,六識的分別性越來越弱,以至於消失,我們就漸漸入睡。

如果意根了別的法塵特別重大,如地震、非常大的聲音、非常亮的光、刺鼻的味道、有人搖晃他的身體、或者內急,意根知道有大事情了,但祂自己沒辦法處理,就會喚醒六識出來觀察和處理,身體出現特殊的情況也是這樣。如來藏根據意根的意願產生六識,或者少於六個識,我們就慢慢醒來了。如果身體睡了一段時間,稍微恢復疲勞了,意根知道後,又想了別法塵,如來藏就會變出意識出來分別,夢境就出現了。

有修行的人就知道是在做夢,修行好的人在夢裡會看護好自己的心,不造作惡業,並且還會修行一些善法。所以從夢境中的行為,就能看出我們修行的層次。活動了一天身心都疲勞了,意根就不想了別六塵,六識漸滅,就睡著了。天快亮時,或身體已經恢復疲勞,意根覺得應該有五陰活動、應該了別六塵了,如來藏就會產生六識漸漸了別六塵,就醒過來了。醒來以後,識心仍然是與夢裡一樣顛倒,一樣執取一切法為真實。只有開悟以後才能小醒過來,成佛後是徹底清醒過來,永遠不再顛倒了。

五、失眠是怎麼回事

我們每天身體的疲勞和輕安等等情況,意根都知道,如來藏變起的身根相分,意根都能緣到,因此也能做簡單而粗淺的了別。當意根了別到身心已經疲勞到一定程度時,就會作主讓身體休息、睡覺,自己也不再做過多的攀緣,這樣就漸漸減少了六識的了別,最後六識滅掉,就進入睡眠當中。每天裡身體的疲勞狀況和六識的疲勞狀況,意根都能掌握,然後根據情況決定是休息還是不休息,是滅掉還是不滅掉,這都是意根作主決定的。

疲勞是屬於觸塵,在這個觸塵上有法塵的顯現,意根能緣到,意識心能了別,身識也能感覺到觸塵,意根就會知道觸塵如何了,應該如何處理,就會作抉擇了。如果沒有特殊的事情,意根就會決定睡覺,自己減少攀緣,讓六識滅去。可是如果意根有重要的事情要攀緣,要思量,意根一邊決定睡覺,一邊繼續攀緣,意識心就會不斷地思來想去,不能滅去,那就會失眠了。如果後腦的神經系統出現病變和障礙,不能自律,不受控制,法塵還是源源不斷地輸送到勝義根,那麼意識就要不斷的識別,因此不能滅去,這是失眠的一種原因。

如果身體太疲乏了,意根雖然決定睡覺,可是祂還會攀緣極度疲乏這個觸塵,那麼身識和意識就要不斷地了別,就不能滅去,也就有失眠的現象。或者是勉強睡著了,可是身體特別疲勞或者特別疼痛,意根覺得事情很嚴重,又不知道具體情形,於是就要喚醒意識和身識出來了別,我們就會從睡夢中醒過來,來感受身體的疲乏和疼痛,再進行處理。

還有一種情形,神經衰弱也是睡不著覺。神經衰弱是意識心的思慮、意根的思量過重,心裡總在擔心、惦記一些事情,意根由於思量惦念過多,就會促使意識不斷地思慮、思考這些事情,念念不忘,因此不容易睡著,這就是神經衰弱的失眠現象。意根越惦記的事情、越看重的事情,越不願意讓六識心滅去,就總讓六識心來了別、考慮這些事,由於思慮過重,睡不著覺,就表現為神經衰弱,不能自制內心的思念和攀緣。

六、睡著無夢時也有內相分的色塵存在

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六識出生的前提條件是先有內相分的六塵。睡著無夢時,如果沒有內相分的色塵存在,那麼意識和眼識都不會出生,眾生就不會醒過來。所以睡著時,無論眼睛閉與不閉,內相分的色塵是一定存在的。否則,天亮時意根就不知道天亮了,不知道太陽已經升起來了,別人拿手電筒照,意根也不知道,那麼人就不會醒過來。

即使阿羅漢入滅盡定時,仍然會有內相分五塵,和法塵的存在,讓意根緣著,否則阿羅漢就不會出滅盡定。有人打坐時閉著眼睛,可是仍然能夠看見眼前是亮的,有白色的或者是黃白色的光。禪定淺的人,閉眼時,眼前是一片黑暗,禪定再深時,眼前是紅色的光,再深時,眼前是白色或者是黃白色的光,不是黑暗的。即使是黑暗,也是色塵的一種,都是內相分色塵,是如來藏所變現。這說明,眼睛閉與不閉,如來藏都會變現內相分的色塵。同理,其他五塵也如是。

睡著時,意根仍然能緣到六塵,能了別六塵境界,如果六塵境界很特殊很重要,需要處理一下,意根自己不能處理,就需要六識這些工具來處理。意根沒有色身和六識的配合,對於六塵境界就無可奈何,所以只要意根有所企圖,都要利用六識和色身來完成自己的心願,否則縱有淩雲壯志,也無所作為。

七、人從睡眠當中如何醒過來

人從睡眠當中能夠醒過來,一般情況下,是意根覺得身體休息好,已經恢復疲勞了,或者是已經到了該醒的時間了,就想有五陰的活動,想了別六塵境界,於是如來藏生起前六識出來活動。意根自己不能有五陰活動,必須讓六識在色身上起作用,才能有五陰活動,這必須有如來藏來配合出生六識,意根生起思心所時,如來藏了別到意根的心行,就會流注出前六識的種子,六個識就出現了,於是人就漸漸地從睡眠當中醒過來。

而在醒過來之前,是沒有六識的,只有如來藏和第七識,如來藏把身體的各種狀況以及周圍環境都變現出來,意根依此了別到身體狀況和環境,覺得應該起床了,於是就醒過來。或者是意根在睡前設定好起床時間,到時間意根就生起思心所,如來藏就會配合出生六識,人就醒過來了。還有一些醒過來的特殊情況,都是意根決定應該醒過來,如來藏就會出生六識,人就醒過來。

八、每個人每天因什麼而醒過來

意根的攀緣性包括了對時間的攀緣,由於長期做同樣的事,意根養成了習慣,什麼時間該做什麼,意根都知道,這叫作慣性。每個人習慣於什麼時間醒過來,也是意根的慣性,世俗所說的生物鐘,就是指意根的慣性。如果計劃某個時間要做什麼,意根就要一直攀緣,然後到那個時間,意根就作意之後六識出現,人就醒過來了。

但是意根不會具體了別時間,因為時間僅僅是個名相,是心不相應行法,沒有實體,不是實法,意根不解名相。時間是依據一定的物體色相而顯現出來的,比如太陽光落到色塵上所顯現出來的光色、明暗色等等,如來藏變現出來這些現象以後,意根緣到,就了別起思量,知道這時候應該醒過來,於是作出抉擇,要有五陰活動,人就醒過來了。晚上到時間就定時睡覺,也是意根養成的習慣,是意根的慣性作用。

如果心裡有事而睡不著覺,這是因為意根在嚴重地攀緣著某種塵境,惦念某些事情,意識就要翻來覆去地思慮意根所攀緣的事情,思慮過多時,意識無法滅去,就不能睡覺。這時候就得用藥物強制性地滅去意識,才能睡著,學佛人就用念佛念咒的方法,依靠佛菩薩的力量加持,心得到安穩,去掉雜思亂想,才能睡著。為什麼藥物能讓人睡著呢?因為藥物能夠麻痺阻塞大腦的傳導神經,使得某些六塵沒法正常在勝義根處現起,於是六識滅去,就睡著了。

九、人在睡夢中,有識心的存在,就有識的功能作用,有識陰、受陰、想陰和行陰。無夢時,六個識滅,但是六根還在,意根攀緣著六塵境界,如來藏通過六根還在依據外六塵變現著內六塵,只是沒有六識來了別。身根等五根還在作用著,那麼這時就有身行,有呼吸、心跳、脈搏、血液流動、細胞新陳代謝等等活動,不同於死人。因為意根還在攀緣著色身,那就有壽暖識的活動。

如果意根決定離開色身,比如一個人心灰意冷,不想活了,如來藏了別到以後,就會隨順意根的決定,離開色身,人就死亡。如果一個人病得很重,身體幾乎不能用了,但是他的意根非常執著色身,不肯離開,如來藏就隨順意根,也不離開色身,繼續陪伴意根維持生命活動,色身仍然會有微弱的功能作用,病人就要痛苦地勉強活著。所以意根的執著性和決定力是非常強大的,雖然如此,也不離業緣,強不過業力。

十、如果睡眠中有意識心的存在,就是沒有睡著或者睡得很淺,或者是在夢中。這樣的話,意識休息就不充分,第二天肯定會疲乏。真正的睡眠,意識心是斷滅的,而意根不滅,如來藏也在。意根還在攀緣著六塵,如來藏就要不斷的變現六塵,只是沒有六識來了別,就不知道任何事。其實這時六塵都存在著,勝義根裡有六塵。如果有特殊的事情出現,意根想知道是什麼事,又沒辦法詳細了知又想處理,如來藏知道後就變意識心出來了別和處理。

睡著無夢時有法塵,意根與法塵相觸想了別,意識出生觸法塵,分別法塵。而且前五塵也存在,這些六塵是意根作意攀緣,如來藏顯現出來的,隨後眼識或者耳識身識等就會被如來藏產生出來,了別出現了什麼情況。有時是尿急,有時是有強烈的光,有時是有大的響動,有時是有人在推醒他,有時是疼痛等等情況。那就是說,睡著無夢時,意根還是在攀緣不靜止,祂不睡覺,如來藏也不睡覺,祂們兩個都在堅守崗位,各盡其職。如果意根想離開色身,如來藏也就隨著離開,人馬上就死亡。意根不離身,如來藏就持身,維持色身的一切生命活動,如來藏在,色身就有壽暖識,就是個生命體。

十一、睡著時,因為覺得被子重,就自動翻身,盡管自己當時不知道,這時也有身識和意識的作用。翻身也是識的功能作用,身根本身是被動的接收器和傳輸器,如果沒有識的作用,根就是木頭石頭。意根想翻身,六識出來就讓身體動轉,這時有微弱的身識和意識。意根為什麼作主翻身呢?因為被子重,意根與此法塵相觸,知道對身體有影響,身體受壓不舒服,就讓身識和意識出來了別一下情況,再進行處理,於是身識和意識一起翻身。

如果翻身的次數多一點,睡眠就不好,第二天就要感覺疲憊,因為身體沒有休息好。如果睡著翻身不是六識的作用,那麼在昏迷時,意根想挪動身體,就應該能挪動得了,可是昏迷時,身體是不能動的,盡管意根總想讓身體活動起來,讓自己清醒過來,但是做不到,必須是六識幫忙才行。

在半夜翻身時,由於身體疲乏,意識心弱,不一定能反觀到自己的運行,意識心強弱的程度不同,反觀力也不同,所以有人知道自己半夜是什麼狀態,做了什麼,有的人卻不知道,不知道的時候,睡眠就深沉,睡眠質量好,但是也有意識快速而微弱的了別,意識微弱時,幾乎感覺不到意識自己的存在和運行,意根的作用突出。意根直接了別的內容,很多時候,意識心不一定知道,意根又沒有名言,無法表達出來。

十二、夢境與修行

夢境隨意根的攀緣而有,由意根控制。身體疲乏時,早上就做夢,在夢中意根想起床,可是身體疲乏起不來,意根也知道,但還是想醒過來。半醒之時,腦子不清醒迷迷糊糊的,於是意根就決定讓意識怕打自己的後腦勺,讓自己清醒過來。可是拍打時,手碰不到後腦勺,說明夢裡沒有身識。

意根能明了身體情況,能明了時間,祂有自己的思心所,有自己的思量性,有自己的造作。學佛深入到意根以後,祂也與精進心所相應,不再貪睡,夢裡也與白天所學法相應。如果意根貪瞋癡煩惱很重,做夢時也同樣讓意識造作貪瞋癡煩惱。有時意識能反觀到,有時意識反觀不到,能反觀到時,意識是覺悟的,還算有修行,能控制一下自己的貪瞋癡行為,其心行也是不錯的。如果根本不造作貪瞋癡煩惱業,那就更好了。如果夢裡控制不了自己,修行還不得力,還需要努力。

十三 、做惡夢時為什麼容易醒過來,而普通的夢不容易醒過來?

做惡夢時,意識在夢裡非常害怕,總想躲避離開夢裡的境界,意根知道後,就會決定躲開夢裡的境界,於是了別夢境的獨頭意識就轉變為五俱意識,五俱意識出現,五識之一也隨著出現,五陰就醒過來了。剛醒過來時,意識心裡還是怕怕的,思惟一會兒,知道是做夢,就緩過神來不怕了,也可能回想夢中,心還會有餘悸。

為什麼心有餘悸,心裡怕怕的?因為意根經歷了夢境,依靠著意識的了別,知道夢境可怕;醒過來後,意根還是知道夢境可怕,因為祂執我心重,五俱意識依靠意根,就感覺心有餘悸。但是五俱意識並沒有經歷夢境,經歷夢境的是獨頭意識,二者雖然是同一個意識,了別的境界卻不盡相同,有些差別。五俱意識還是能多多少少的回想出夢中的境界,畢竟是同一個意識,前世的事就回憶不出來了。

普通的夢,意識在夢裡感覺一般,不歡喜也不懼怕,不想躲避,意根就不決定從夢中醒過來,那就仍然隨意根的攀緣繼續夢下去,不會從夢中驚醒過來或歡喜激動而醒。因為意根不太執夢境,醒過來後,意識也不容易回憶出來,往往是淡忘的多。

十四、問:夜半睡著無夢,突然火災出現,就醒過來了,醒過來後意識心肯定存在,醒過來前一秒有沒有意識心參與?

答:醒過來是由意根了別到火災這種重大而特殊的事情後的決定,意根也有一定的了別能力,也能了別粗略的法塵境界,也能自己獨立作抉擇。即使意識存在時,意根也能獨立作抉擇,不聽從意識的安排和建議。多數時候,意根都是獨立作抉擇,並不聽意識的分析勸導,有些眾生的意識也不懂得分析勸導。

當火災出現時,意根決定醒過來,意根觸著火的情況,知道不好,知道這件事非常重大,很危險,但是自己不能躲避和解決火災,就決定快速醒過來,於是意識眼識出現時,五陰身就會出現快速的應急反應,這是意根控制的,意識來不及細分析。當然火災這個法塵是由外五塵而來,意根知道嚴重,就想讓意識快速了別,於是意識出生;意識單獨了別不了,五識之一眼識隨之就出現,與意識共同了別;獨頭意識就改為五俱意識,於是五陰醒過來;意根決定起床,五陰身就起床,或者躲避或者想辦法滅除火災。在睡夢裡的意識是獨頭意識,醒過來的是五俱意識,五識之一必須出來一個,眾生才能醒過來。

意根不能了別太具體的六塵境界,否則意識就沒有用了,意根自己玩就行,在昏迷和死亡時祂也不怕,因為祂可以不用依靠意識,自己能代替意識的活動,事實上不是這樣。

目錄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