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意根正解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唯识法义 更新时间: 2021-03-01 17:56:10 阅读: 7465

第二章 意根的遍计所执性

一、意根的另一个体性是遍计所执性,与《楞严经》里说的意根默容一切法有一些关联。什么叫作一切法?什么叫作默容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了如来藏所出生和变现的所有法,全部都包括进去,没有一丝遗漏。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所产生出来的,它包括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有为法和无为法,包括了色法和心法,包括了染污法和清净法,包括了过去和未来。三界世间里所有的法都包括,也包括出世间的法,世出世间法都包括了,这就是一切法,都是如来藏所产生的,总体来说就是一真法界。如来藏产生出来以后,意根都能缘到,然后就默容容受下来。

意根能够遍缘如来藏产生的一切法,只要如来藏产生一个法出来,意根就能缘到,能了别到,这说明意根普遍的缘着一切法,然后普遍地执取一切法。所谓的遍,就是遍六根、六尘、六识、遍十八界,遍宇宙器世间,遍五阴十八界,遍三界世间和出世间的一切法,以及遍色法和心法,遍过去和未来。

二、意根有遍缘、遍容的体性,即遍缘又默容,所以意根具有遍计所执性。因为无始劫以来,意根一直随逐着如来藏而存在,祂从来没有灭过,如果不是四果罗汉,而且是不回心菩萨道的四果罗汉,意根永远不会灭去,甚至到成佛的时候,以及成佛以后,意根也从不会断灭过一次。

那祂存在时,就要遍计所执一切法,普遍的计度、执著一切法,默容一切法。计,就是计度,就是计较、执取、攀缘。祂这个体性,并不是在一切位阶都存在,凡夫和贤人的意根肯定都有遍计所执性,四果罗汉断尽了人我执,对五阴、十二处、十八界已经没有了执取性,但还有法我执没有断,就要对如来藏出生的很多法还有遍计执所执性,除了灭尽意根的无明,成佛之后,意根再也没有了遍计所执性。初地以上的菩萨,意根不仅断除了人我执,还断了一分或者多分法我执。佛的意根,断尽了对一切法的执著,没有一丝遍计所执性,即不执着人我,也不执着法我,人我执、法我执全部断尽无余,但还是要很普遍的在一切法上运行,默容一切法,只是没有执著性,没有计度性。这就是遍一切法的遍的含义。

意根遍计所执性的执著性,是分阶段性的,不是在一切位阶都有执著性。在凡夫阶段对一切法都有执著,不仅执著人我,也执著法我。这种遍计所执性通过修行可以逐渐灭去,四果罗汉之前,意根有人我执,四果罗汉以后,人我执就灭。初地菩萨以后,意根还有不同程度的法我执,从初地菩萨开始一分一分的断除,断尽了就成佛。

三、心的功能作用就是受想行识的功能作用,识别、了别、执取、感受、抉择,对一切法生起喜怒哀乐和忧悲苦恼的情绪,这些功能作用都是由如来藏的识种子而引发出来的。七大种子一输送出来,七识的心行和六尘境界就如同泡沫一样出现了。无始劫来意根一直抓着泡沫而取无常相为常相,取苦空烦恼相为乐相,取五阴无我相为我相,取六尘六识不净相为净相,把六识所有的功能属性都执为我,把这些泡沫都执着为我、为我所有,把苦、空、无常法执着为我及我所有。

因为抓取这些法,意根就无法出离三界得解脱。我们明白这些道理后,这一世应该要生起解脱之心,努力了知这些法都是如何虚妄不实的,因何因缘生又因何因缘灭,确认其生灭无我以后,不再执取无常无我的幻化有为法。一切的受觉哪怕是乐受都是无常而留不住的,境界相来了产生乐受,境界相灭了,乐受也灭了,没有一个受一个法可以常恒存在而不变灭的。

六尘都是大脑里所呈现的虚幻的影子,我们都是在执取这些影子而产生各种受与想,影子不真实,产生的受与想同样也不真实。所有的法都在刹那刹那不断地生灭着,过去的已经过去了,现在的瞬间就变成了过去,未来的还没有来,意根抓不住过去、现在、未来的任何一个虚妄相。世间根本就没有其人其事其理,也没有世间,就如同对着镜子里的影子又哭又笑,生心动念,造作种种业行,却不知所面对的一切都只是虚妄的影子而已,就如痴狗对着镜子里自己的影子狂叫不止,就如痴猴跳进湖水非要去打捞月亮的影子一样,众生就是如此愚痴。要想脱离愚痴,获得智慧解脱,就要认识真理和真相,不再执取一切法,断除我法二执。

四、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意根遍计所执性造成的。意识白天思考的内容,六识了别的一切法,都会落到意根里,意根有时候白天太忙了,祂来不及思量,忙于应付主宰各种事情,让六识现起分别性,因为分别的内容太多,意根也思量不过来。晚上六识都灭了以后,就不会再传递六尘信息了,意根就有空闲时间,开始思量六识白天所了别的法。祂思量这些法时,如来藏随其思量就变现出梦境,白天思考的事,晚上就梦出来了。有时候意识白天思考的事,意根也跟着思量,意识心粗不知道,并且意根也没有思量出一个结果来,不会做抉择,到晚上意根就会继续思量。虽然意识不知道,晚上意根也要把思量的事情通过梦境显现出来。

如果意根不太攀缘和执著,夜晚就不会做梦,意识就一直不现行出来,一宿时间睡眠无梦,就能恢复疲劳。比如阿罗汉因为意根灭了一念无明,意根不再攀缘世俗法,阿罗汉的心里就没有散乱和掉举,白天也没有昏沉和睡眠,心里清清净净的,晚上也不大有梦了。偶尔做梦是因为有一些其它特殊事情,也许是他人意根攀缘,来进入阿罗汉的梦境里有事相求,比如有些鬼神需要超度等等。

意根所攀缘的法,会通过梦境显现出来,有时候还能梦到前世的人事物,还能梦到未来,意根也能缘到业种,也能了知一些未来的事。未来的事就会在梦境里呈现出来,第二天的事情能出现,第三天的事情能出现,第二年的事情也能出现,梦境里说不定什么时候的事要出现,这叫未卜先知。

意根如果要攀缘其它世界的法,其它世界的景象也要出现,所以意根攀缘什么,梦里就会显现什么。那么所有的梦境是谁变现出来的?意根肯定变现不出来,因为祂不含种子,又没有直接变现的功能。只有如来藏能够随顺于意根,输出种子,把梦境显现出来,让意识了别,第六识在梦里,就会天上地下,过去未来,无处不到,真是神乎其神。

五、意根是作主识,有遍计所执性,天上天下处处攀缘,祂也必会带着六识处处攀缘。六识是如来藏依缘而生,所以是依他起性,外尘和内尘,诸识和业种,皆是如来藏出生,皆是依他起性。

意根在最初时,无始劫以前就存在着,那时如来藏心体里还没有五阴造作的业种,可是意根照样存在,其存在之理由是因为意根有无明,叫作无始无明,一念无明也是无始的,也叫作无始无明。意根出生和存在的缘极少,有如来藏、无明以及诸佛菩萨的愿力就可以了,所以意根的依他起性不明显不突出。意根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其执著性,在凡夫时无一法而不执,叫作遍计所执性。因其遍计所执性,分段生死以及变易生死才无有了期。

六识的出生和存在主要是依意根的遍计执性而来,六识出生的缘比意根多,因缘具足时,六识才能出生,所以说六识是依他起性。虽然六识也有执著性,但是其执著性还是受意根影响、熏染和调控的,其执著性与意根相比很轻微,并不突出。以其主要特性来说六识是依他起性,而不能说六识是遍计执性。因为六识并不能普遍于一切法上运行,有很多不遍之处,也就执著不了那么多的法。况且意识没有作主性,受意根支配和主导,所以体现不出遍计所执性。

六、问:意根是遍计所执识,这个“计”就是指意根的思量性?这个“遍”字,究竟遍在何处?哪些是意根的见分直接了别的?哪些是缘于如来藏的见分或前六识的见分来了别的?

答:计的意思是核算、测量、打算、谋划、策略、主意,意根的计含有思量的意思,这就体现了意根作为末那识的活泼泼的识心活动,体现了众生深层次的思想分别活动,因此也说明意根是有智慧的,与慧心所相应。执的意思是固执、执著、执取,意根的执性,分为人我执和法我执,两种执都断尽,就修到佛地了。

意根的遍,是遍在自己如来藏单独所变现出来的一切法上,遍五根、遍六尘、遍六识、遍五阴、遍前后世、遍宇宙器世间等等所有一切法,楞严经所说的意根默容一切法,就是这个意思。

意根的了别,都是缘于如来藏的见分而作的了别,比如意根了别自己和他人前世的经历和后世没有发生的经历,六道众生的事情,他人的心理状态和想法,能了别那些六识在有五神通的情况下才能了别的所有人事物理。而在对应和分别现前的六尘境界的时候,意根大部分要依靠六识对六尘的了别,而作自己的了别,最后作抉择。有的时候,意根也可以不需要六识辅助了别,自己就能单独了别六尘境界,比如在睡着的时候、昏迷的时候,各种禅定的时候,死亡的时候等等,意根单独了别六尘境界,再作以判断和抉择,之后,六识就会出生,辅助意根造作身口意行,以完成意根的抉择。意根直接了别的部分,也是缘于如来藏的见分而作的了别,没有如来藏,不依靠如来藏的见分,意根不可能单独有见,不能单独运作的缘故。

七、意根就是我执识,时时处处执著五阴六识为我,也执意根的功能为我所有,意根对自我五阴的执著,修到四果时才能断除,不再执著五阴自己。现在总听有人说要去执,其实这些人都不懂得修行的次第和进阶,一个人离初果的断我见都还很遥远,就想一步修到四果罗汉的断执,甚至还有人高喊着要断地上菩萨应该断的法我执,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如果不懂得自我五阴的生灭无常变异性,最基本的三缚结没有断,就想断更深层次的五上分结,连基本的禅定功夫也没有,就想一下子飞跃到很高的修行层次是不可能的,很多人一辈子高喊口号,临终仍然要接受三恶道的果报,真是可怜悯者。初果的修证内容如果还不懂得,无法证得初果,就更不能做到四果罗汉的断意根我执,修行是有次第的,不可能一步登天。

意根是我执识,无始劫以来一直在执著自我,从来没有停止过,其执著性根深蒂固,不经过中间层次的渐修,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断执。意根既然有执著性,祂就不可能对一切境界湛然不动,祂时时处处攀缘,如果祂能湛然不动,那我们就能时时得定得止,内心安然自在,一切法了无牵挂,而且定力会很深,事实却不是这样,那就说明意根对一切法或者极大多数的法,还是有动转和动念,以至于六识念念不停留,分别不断。

意根是作主的识心,没有再指挥意根的了,但是意根的一切心行,都要有如来藏的配合,而且如来藏也不是无缘无故地就会配合,如来藏要依缘依业种来配合意根的心行,是有一定的条件和前提的。那就是说,意根的作主性也抵不过业力,在很多重大的事情上还是要随顺业缘,作不得主的。

尤其是临终去三恶道时,祂只能听从命运的安排,听从因缘的召唤,也不得不在中阴身里徘徊想有一个最好的归宿,可是最终归宿,往往不尽祂意,祂也只能随顺命运的安排。世间人在活着时,意根总想指挥一切,主导一切,可是自己的命运却始终主导不了,这就是不努力修行,不断我见,不断我执的结果。

八、意根攀缘一切法,攀缘的意思是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依靠、投靠、攀登、攀比、攀附,俗话叫作强行拉关系。从这个概念上来看,意根对万法的攀缘性,也就能清楚了,祂强行与一些法拉关系,攀附着一些法,依靠着一些法,不肯舍弃,不肯放舍,心上执取着这些法的相貌,装载着这些法,记挂着这些法,惦记着这些法,惦念着这些法,而不舍。可以定义意根的攀缘性为:不断的对法尘生起作意乃至思心所,是意根的攀缘性,也就是惦记、惦念和执取。

如果说意根攀缘,大家都能接受,因为书里都是这样说的,所以不用思考就直接信受下来,以至于成为了语言的习惯和思惟的习惯,也不知道攀缘究竟义是什么。如果用比较贴切一点更容易理解的词语,来解释意根攀缘的含义,代替攀缘这个词语,恐怕会有人强烈反对,因为无明故。不知道攀缘是何意,如何依法?不了解意根的思量性,如何依法?不知道意根的惯性作用的实质,如何依法?不知道意根根据什么作抉择,如何依法?意根的思心所都有什么功能,如何起用的,作用有多大,一问三不知,如何依法?

用惦记惦念代替攀缘这个词语,完全合适。有人有这样的体会,每当临睡之时,只要思索法义,比如思索意根的非量境,如何用意识之力改变其为现量境,这对证果是有用的。结果夜夜梦不断,都在法义上转。这说明惦记惦念等价于攀缘,没有惦念的心思就不会有攀缘的行。

已经过去了的事情,意根为什么还要生起作意和思心所?这是什么心行?过去了的事情,意根仍然要起作意、触、受、想、思五遍行心所法,以至于弄出梦境,让意识在梦里继续思考,这是什么功能?是不是惦念惦记?是不是忆?过去和现在的事情的连续性是如何实现的?事情已经灭了,意根仍然要作意触受想思,就是惦记、惦念、攀附、强行结关系,心里放不下。

意根的惦记和惦念不同于意识的记忆回忆,意识的记忆回忆是指意识能够清楚而系统全面细致的回想起所经历过的事情,而意根却不行;意根只能攀附着,只能想着,只能惦记和惦念,不能回忆出具体的细节和情节,不能有清晰的图像和文字语言出现。

但是意识的记忆回忆也都是意根不断的攀缘、不断的惦记和惦念的结果,如果意根不再想着经历过的事情,那些经历过的事情就不会以独影境法尘的形式出现,也就不会出生意识去了别这个独影境,那就没有回忆记忆这样的事情发生。记忆回忆,与惦记的区别,惦记比较粗略,意根相应,记忆回忆比较细,有细节,意识相应。所以意根粗略提醒,意识就要细微了别回忆。

意根的想心所,就是了别和执取的功能作用。过去了的事情,意根都能缘到,都能攀到,都能攀拉到梦里来,说明意根并没有忘记这些事情,遇缘就能现行出来,甚至能现行到梦里来,就是世俗常说的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意根的思心所与想心所的差别是什么?思心所是思量和抉择,作主和决定,是想心所的了别分析以后做出的决定性的心行,比想心所更具智慧性。

意根不但对过去世,对久远劫以前的事攀缘和惦念,也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惦念不已。如某人惦念第二天的选举问题而彻夜难眠,惦记着第二天的事情要如何安排,以至于睡不着觉。睡不着觉,是意根不让六识灭去,尤其是不让意识灭去,让意识左思右想,以至于思虑过度,身体翻来覆去不能安眠,这是意根严重攀缘执著和惦念造成的结果。

有时候经常梦到小学的人和事与现在的人物混在一起,都是意根惦念攀缘攀附出来的,其实自己都知道心里对那些人和事都是难忘和执著的,虽然意识可能现在不想这些,但是梦到后感触还是和刚发生一样,意根其实从来没有放下过,一直执著惦念着。惦念惦记可以说是比较轻微的攀缘,例如佛菩萨惦念着众生如何得到解脱;而攀缘可以说有一种盲目的执著性,像一些追星族那样就称之为攀缘。

意根的执著和攀缘,就是意根的遍计所执性,是意根的作意和思心所的不断运行状态。计,是意根执取性功能作用,是想心所的运行,也有思心所的运作,比较强烈一些;而惦念惦记比较轻微,也比较粗略,可以不涉及具体的细节。其实攀缘也可以不涉及具体的细节,比较粗略。意根有主动攀缘性,意识有被动攀缘性。表面情绪是意识心的状态,是意根攀缘某种法,让意识出生的感受,还有深层次的情绪,由意根直接发动起来,是意根的心行。感到莫名其妙的事,就是意识不知,意根知而不能用语言和文字思想表达。如果知道自己为什么有某种情绪,理路思路比较清晰,就是意识思惟了别出来的;如果不知道自己为何有那样的情绪,那就是意根闹出来的。

有的人睡着了,想几点起就几点起,从不用闹钟。意根是如何准确知道时间的?这就是世间所说的生物钟现象。生物钟,就是指意根。如果意根知道第二天得起大早赶火车飞机,意根平时五点起床,第二天三四点钟就起床,有时半夜惦记得过分,就会醒过来看时间,说明意根并没有忘记第二天要早起的事情,祂一直惦记惦念着。意根的识性到底如何,有多深多广,都能识别什么法,这些需要我们不断的更深细的去观行和探索。

九、身口意行造作强烈是什么意思呢?那就是心行重,意根的执著重,认为某事非常重要,才要强烈的造作。身口意业行作为种子存入如来藏以后,意根攀缘很重,想把种子现行出来,再经历一次的时候,种子就容易成熟,容易现行出来,显得意识记忆比较牢固,实际上就是意根的攀缘执著性导致的。比如借给别人一万元钱,这一万元钱对于自己很重要,意根就不肯舍弃,心里一直在攀缘惦念着,虽然意识并不想着,表面上好像是暂时丢下了这件事,好像是忘了。可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意识就能突然间或有理由或无理由的想起了这件事,这就是意根提供给意识的信息,意根时时在惦记的结果,否则意识不能主动想起这件事。如果是借给别人一元钱,这笔钱太少,对于自己并不重要,意识觉得无所谓,意根就不放在心上,不太攀缘惦念这件事,意识就想不起来。

一件事情过去了成为业种,关键看对意根是否重要,重要的就比较执著,然后不断的缘这一法,惦记这一法,就能促使意识回忆出这个事情;不重要的事情,意根不惦念,就不能促使意识想起这个事情。

十、灭除意根的遍计所执性即成佛道

生死是由意根的遍计所执性而有,其中意根的人我执能引生出分段生死,导致一期生命一期生命的不断轮转,伴随着粗重和细微的生死苦恼;意根的法我执引生变易生死,导致细微而长久的生死现象不能永尽,仍然伴随着微细无明惑业苦。既然如此,意根断除人我执就能了却分段生死,相当于四果阿罗汉断除对五阴十八界的执著;意根断除法我执,才能灭除变易生死,究竟成佛。

为什么如此说呢?因为一切法都是意根执取和执著的,执著就有缚,执取就被缠缚,由此无明就有生死。因为意根执取五阴的功能作用为我,执取十八界为我和我所有,执取三界世间,贪爱不舍,遂被五阴所缚,被十八界所缚,被三界世间所缚,不得出离三界苦。只有让意根断除五阴十八界的我见,才能断除对五阴十八界的执著,从而断除对三界世间的贪爱,解除缚着,暂时得以解脱。

因为意根的无明,不知法界实相,不证如来藏,也不知如来藏的种子功能作用,贪执如来藏所变幻出来的一切法都当作我和我所有,执著不舍,遂有法缚,变易生死不除,不得大解脱。只有让意根逐渐认清事实真相,证得一切法都是如来藏的功能作用,都属于如来藏所有,没有自己丝毫,意根才能死心,断尽法爱,灭尽无明,解除全部粘缚,究竟解脱,恢复本来面目。

因此说,学佛修行就是要破尽意根的无明,证得一切法无我,解除意根的贪执,改变和断尽意根的遍计所执性,生死的枷锁才能全部卸除,生死自在,于法自在,成为大法王,成为三界尊。

十一、意根对内外四大的执著性不同

凡夫的意根有一种遍计所执性,对所遇到的一切法都可能产生执著,只是执著的轻重缓急不同,执著的方式不同。意根最执著的就是色身和六识的功能作用,因为这些法活灵活现,意根离这些法又很近,须臾不能离开,依靠着这些法才能展示自己。意根执内四大的色身为我为我的,色身对意根的影响最大最直接,可以说息息相关,代表着意根我的生命特征,又能直接控制,所以意根最执著色身。

但是意根也执著外四大组成的物质色法和宇宙器世间,把这些法当作是自己所拥有的,认为自己能享受到这些物质色法。这些法对意根来说,不是息息相关须臾不可分离的,只不过是色身生命所需而已,很难直接控制,与意根的关系要疏远很多,执著外四大优势为了内四大,本质上还是执著内四大,所以意根对外四大的执著要比对色身的执著轻微。如果一个人对物质色法也有很严重的执著,那说明这个人贪执性太重,难于解脱。

十二、意根俱生的人我执和法我执

所谓的俱生,是指五蕴生来就带过来的,与五蕴一起出现的,从前世带过来的,不是新学新出现的,不是后天受熏才有的。俱生的人我执是指与五蕴一起出现的人我执,是前世的执著习气带到今世来的;俱生的法我执是指与五蕴一起出现的法我执,是前世的执著习气带到今世来的。

第七识是连续识,无始劫以来从来没有断灭过,每个五蕴新出生时,第七识都不用新出生,还是前世延续下来的那个,因此其习气惯性秉性仍然与前世相同,没有变化;其所有的认知都与前世相同,没有变化。第七识都认知些什么呢?第七识认知五蕴,知道五蕴是我;认知十八界,知道十八界是我和我所拥有的;第七识依靠第八识认知一切法,知道一切法都是我都是我所有的。因为第七识有这样的认知,又不知道这些法都不是我,都是第八识变现出来的假法,因此对五蕴十八界法有贪执,对第八识变起的一切法有贪执。

第七识意根前世执著五蕴和十八界为我,今世刚刚出生时乃至于在母胎里时仍然要执著五蕴和十八界为我;前世意根执著一切法都是我,今世刚刚出生时仍然如此执著,因此说意根的人我执和法我执在五蕴生来就具有,不用现学习和现熏习,也不用依靠除第八识之外的任何法而有这些执著,就是说不依赖六识和生存环境就能单独具有,并且刹那都能现行出来。

十三、意根的遍计所执性,并不是对所有法都执,或者是都能同时执,因为精力不够用,就会在一时之间有些选择。有些法意根是漠不关心的;有些法意根是厌恶的躲避的,虽然这也属于执;有些法却是很贪爱的;有些法是习惯性的攀缘了别。虽然意根能够遍缘一切法,但也不是一时之间同时都能缘,还是有重点有侧重面有所选择,尤其是希望六识处理的法更是有所选择,否则六识了别不过来,就要疲乏崩溃,这点意根能懂得。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