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意根正解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1-03-01 17:56:10 閲讀: 421

第二章 意根的遍計所執性

一、意根的另一個體性是遍計所執性,與《楞嚴經》裡說的意根默容一切法有一些關聯。什麽叫作一切法?什麽叫作默容一切法?一切法包括了如來藏所出生和變現的所有法,全部都包括進去,沒有一絲遺漏。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産生出來的,它包括的範圍非常廣泛,包括有爲法和無爲法,包括了色法和心法,包括了染污法和清淨法,包括了過去和未來。三界世間裡所有的法都包括,也包括出世間的法,世出世間法都包括了,這就是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所産生的,總體來說就是一真法界。如來藏産生出來以後,意根都能緣到,然後就默容容受下來。

意根能夠遍緣如來藏産生的一切法,只要如來藏産生一個法出來,意根就能緣到,能了別到,這說明意根普遍的緣著一切法,然後普遍地執取一切法。所謂的遍,就是遍六根、六塵、六識、遍十八界,遍宇宙器世間,遍五隂十八界,遍三界世間和出世間的一切法,以及遍色法和心法,遍過去和未來。

二、意根有遍緣、遍容的體性,即遍緣又默容,所以意根具有遍計所執性。因爲無始劫以來,意根一直隨逐著如來藏而存在,祂從來沒有滅過,如果不是四果羅漢,而且是不回心菩薩道的四果羅漢,意根永遠不會滅去,甚至到成佛的時候,以及成佛以後,意根也從不會斷滅過一次。

那祂存在時,就要遍計所執一切法,普遍的計度、執著一切法,默容一切法。計,就是計度,就是計較、執取、攀緣。祂這個體性,並不是在一切位階都存在,凡夫和賢人的意根肯定都有遍計所執性,四果羅漢斷盡了人我執,對五隂、十二處、十八界已經沒有了執取性,但還有法我執沒有斷,就要對如來藏出生的很多法還有遍計執所執性,除了滅盡意根的無明,成佛之後,意根再也沒有了遍計所執性。初地以上的菩薩,意根不僅斷除了人我執,還斷了一分或者多分法我執。佛的意根,斷盡了對一切法的執著,沒有一絲遍計所執性,即不執著人我,也不執著法我,人我執、法我執全部斷盡無餘,但還是要很普遍的在一切法上運行,默容一切法,只是沒有執著性,沒有計度性。這就是遍一切法的遍的含義。

意根遍計所執性的執著性,是分階段性的,不是在一切位階都有執著性。在凡夫階段對一切法都有執著,不僅執著人我,也執著法我。這種遍計所執性通過修行可以逐漸滅去,四果羅漢之前,意根有人我執,四果羅漢以後,人我執就滅。初地菩薩以後,意根還有不同程度的法我執,從初地菩薩開始一分一分的斷除,斷盡了就成佛。

三、心的功能作用就是受想行識的功能作用,識別、了別、執取、感受、抉擇,對一切法生起喜怒哀樂和憂悲苦惱的情緒,這些功能作用都是由如來藏的識種子而引發出來的。七大種子一輸送出來,七識的心行和六塵境界就如同泡沫一樣出現了。無始劫來意根一直抓著泡沫而取無常相爲常相,取苦空煩惱相爲樂相,取五隂無我相爲我相,取六塵六識不淨相爲淨相,把六識所有的功能屬性都執爲我,把這些泡沫都執著爲我、爲我所有,把苦、空、無常法執著爲我及我所有。

因爲抓取這些法,意根就無法出離三界得解脫。我們明白這些道理後,這一世應該要生起解脫之心,努力了知這些法都是如何虛妄不實的,因何因緣生又因何因緣滅,確認其生滅無我以後,不再執取無常無我的幻化有爲法。一切的受覺哪怕是樂受都是無常而留不住的,境界相來了産生樂受,境界相滅了,樂受也滅了,沒有一個受一個法可以常恒存在而不變滅的。

六塵都是大腦裡所呈現的虛幻的影子,我們都是在執取這些影子而産生各種受與想,影子不真實,産生的受與想同樣也不真實。所有的法都在刹那刹那不斷地生滅著,過去的已經過去了,現在的瞬間就變成了過去,未來的還沒有來,意根抓不住過去、現在、未來的任何一個虛妄相。世間根本就沒有其人其事其理,也沒有世間,就如同對著鏡子裡的影子又哭又笑,生心動念,造作種種業行,卻不知所面對的一切都只是虛妄的影子而已,就如癡狗對著鏡子裡自己的影子狂叫不止,就如癡猴跳進湖水非要去打撈月亮的影子一樣,衆生就是如此愚癡。要想脫離愚癡,獲得智慧解脫,就要認識真理和真相,不再執取一切法,斷除我法二執。

四、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意根遍計所執性造成的。意識白天思考的内容,六識了別的一切法,都會落到意根裡,意根有時候白天太忙了,祂來不及思量,忙於應付主宰各種事情,讓六識現起分別性,因爲分別的内容太多,意根也思量不過來。晚上六識都滅了以後,就不會再傳遞六塵信息了,意根就有空閑時間,開始思量六識白天所了別的法。祂思量這些法時,如來藏隨其思量就變現出夢境,白天思考的事,晚上就夢出來了。有時候意識白天思考的事,意根也跟著思量,意識心粗不知道,並且意根也沒有思量出一個結果來,不會做抉擇,到晚上意根就會繼續思量。雖然意識不知道,晚上意根也要把思量的事情通過夢境顯現出來。

如果意根不太攀緣和執著,夜晚就不會做夢,意識就一直不現行出來,一宿時間睡眠無夢,就能恢複疲勞。比如阿羅漢因爲意根滅了一念無明,意根不再攀緣世俗法,阿羅漢的心裡就沒有散亂和掉舉,白天也沒有昏沉和睡眠,心裡清清淨淨的,晚上也不大有夢了。偶爾做夢是因爲有一些其它特殊事情,也許是他人意根攀緣,來進入阿羅漢的夢境裡有事相求,比如有些鬼神需要超度等等。

意根所攀緣的法,會通過夢境顯現出來,有時候還能夢到前世的人事物,還能夢到未來,意根也能緣到業種,也能了知一些未來的事。未來的事就會在夢境裡呈現出來,第二天的事情能出現,第三天的事情能出現,第二年的事情也能出現,夢境裡說不定什麽時候的事要出現,這叫未蔔先知。

意根如果要攀緣其它世界的法,其它世界的景象也要出現,所以意根攀緣什麽,夢裡就會顯現什麽。那麽所有的夢境是誰變現出來的?意根肯定變現不出來,因爲祂不含種子,又沒有直接變現的功能。只有如來藏能夠隨順於意根,輸出種子,把夢境顯現出來,讓意識了別,第六識在夢裡,就會天上地下,過去未來,無處不到,真是神乎其神。

五、意根是作主識,有遍計所執性,天上天下處處攀緣,祂也必會帶著六識處處攀緣。六識是如來藏依緣而生,所以是依他起性,外塵和内塵,諸識和業種,皆是如來藏出生,皆是依他起性。

意根在最初時,無始劫以前就存在著,那時如來藏心體裡還沒有五隂造作的業種,可是意根照樣存在,其存在之理由是因爲意根有無明,叫作無始無明,一念無明也是無始的,也叫作無始無明。意根出生和存在的緣極少,有如來藏、無明以及諸佛菩薩的願力就可以了,所以意根的依他起性不明顯不突出。意根最主要的特性就是其執著性,在凡夫時無一法而不執,叫作遍計所執性。因其遍計所執性,分段生死以及變易生死才無有了期。

六識的出生和存在主要是依意根的遍計執性而來,六識出生的緣比意根多,因緣具足時,六識才能出生,所以說六識是依他起性。雖然六識也有執著性,但是其執著性還是受意根影響、熏染和調控的,其執著性與意根相比很輕微,並不突出。以其主要特性來說六識是依他起性,而不能說六識是遍計執性。因爲六識並不能普遍於一切法上運行,有很多不遍之處,也就執著不了那麽多的法。況且意識沒有作主性,受意根支配和主導,所以體現不出遍計所執性。

六、問:意根是遍計所執識,這個“計”就是指意根的思量性?這個“遍”字,究竟遍在何處?哪些是意根的見分直接了別的?哪些是緣於如來藏的見分或前六識的見分來了別的?

答:計的意思是核算、測量、打算、謀劃、策略、主意,意根的計含有思量的意思,這就體現了意根作爲末那識的活潑潑的識心活動,體現了衆生深層次的思想分別活動,因此也說明意根是有智慧的,與慧心所相應。執的意思是固執、執著、執取,意根的執性,分爲人我執和法我執,兩種執都斷盡,就修到佛地了。

意根的遍,是遍在自己如來藏單獨所變現出來的一切法上,遍五根、遍六塵、遍六識、遍五隂、遍前後世、遍宇宙器世間等等所有一切法,楞嚴經所說的意根默容一切法,就是這個意思。

意根的了別,都是緣於如來藏的見分而作的了別,比如意根了別自己和他人前世的經歷和後世沒有發生的經歷,六道衆生的事情,他人的心理狀態和想法,能了別那些六識在有五神通的情況下才能了別的所有人事物理。而在對應和分別現前的六塵境界的時候,意根大部分要依靠六識對六塵的了別,而作自己的了別,最後作抉擇。有的時候,意根也可以不需要六識輔助了別,自己就能單獨了別六塵境界,比如在睡著的時候、昏迷的時候,各種禪定的時候,死亡的時候等等,意根單獨了別六塵境界,再作以判斷和抉擇,之後,六識就會出生,輔助意根造作身口意行,以完成意根的抉擇。意根直接了別的部分,也是緣於如來藏的見分而作的了別,沒有如來藏,不依靠如來藏的見分,意根不可能單獨有見,不能單獨運作的緣故。

七、意根就是我執識,時時處處執著五隂六識爲我,也執意根的功能爲我所有,意根對自我五隂的執著,修到四果時才能斷除,不再執著五隂自己。現在總聽有人說要去執,其實這些人都不懂得修行的次第和進階,一個人離初果的斷我見都還很遙遠,就想一步修到四果羅漢的斷執,甚至還有人高喊著要斷地上菩薩應該斷的法我執,這簡直是天方夜譚。

如果不懂得自我五隂的生滅無常變異性,最基本的三縛結沒有斷,就想斷更深層次的五上分結,連基本的禪定功夫也沒有,就想一下子飛躍到很高的修行層次是不可能的,很多人一輩子高喊口號,臨終仍然要接受三惡道的果報,真是可憐憫者。初果的修証内容如果還不懂得,無法証得初果,就更不能做到四果羅漢的斷意根我執,修行是有次第的,不可能一步登天。

意根是我執識,無始劫以來一直在執著自我,從來沒有停止過,其執著性根深蒂固,不經過中間層次的漸修,不可能一下子就能斷執。意根既然有執著性,祂就不可能對一切境界湛然不動,祂時時處處攀緣,如果祂能湛然不動,那我們就能時時得定得止,内心安然自在,一切法了無牽掛,而且定力會很深,事實卻不是這樣,那就說明意根對一切法或者極大多數的法,還是有動轉和動念,以至於六識念念不停留,分別不斷。

意根是作主的識心,沒有再指揮意根的了,但是意根的一切心行,都要有如來藏的配合,而且如來藏也不是無緣無故地就會配合,如來藏要依緣依業種來配合意根的心行,是有一定的條件和前提的。那就是說,意根的作主性也觝不過業力,在很多重大的事情上還是要隨順業緣,作不得主的。

尤其是臨終去三惡道時,祂只能聽從命運的安排,聽從因緣的召喚,也不得不在中隂身裡徘徊想有一個最好的歸宿,可是最終歸宿,往往不盡祂意,祂也只能隨順命運的安排。世間人在活著時,意根總想指揮一切,主導一切,可是自己的命運卻始終主導不了,這就是不努力修行,不斷我見,不斷我執的結果。

八、意根攀緣一切法,攀緣的意思是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依靠、投靠、攀登、攀比、攀附,俗話叫作強行拉關係。從這個概念上來看,意根對萬法的攀緣性,也就能清楚了,祂強行與一些法拉關係,攀附著一些法,依靠著一些法,不肯捨棄,不肯放捨,心上執取著這些法的相貌,裝載著這些法,記掛著這些法,惦記著這些法,惦念著這些法,而不捨。可以定義意根的攀緣性爲:不斷的對法塵生起作意乃至思心所,是意根的攀緣性,也就是惦記、惦念和執取。

如果說意根攀緣,大家都能接受,因爲書裡都是這樣說的,所以不用思考就直接信受下來,以至於成爲了語言的習慣和思惟的習慣,也不知道攀緣究竟義是什麽。如果用比較貼切一點更容易理解的詞語,來解釋意根攀緣的含義,代替攀緣這個詞語,恐怕會有人強烈反對,因爲無明故。不知道攀緣是何意,如何依法?不了解意根的思量性,如何依法?不知道意根的慣性作用的實質,如何依法?不知道意根根據什麽作抉擇,如何依法?意根的思心所都有什麽功能,如何起用的,作用有多大,一問三不知,如何依法?

用惦記惦念代替攀緣這個詞語,完全合適。有人有這樣的體會,每當臨睡之時,只要思索法義,比如思索意根的非量境,如何用意識之力改變其爲現量境,這對証果是有用的。結果夜夜夢不斷,都在法義上轉。這說明惦記惦念等價於攀緣,沒有惦念的心思就不會有攀緣的行。

已經過去了的事情,意根爲什麽還要生起作意和思心所?這是什麽心行?過去了的事情,意根仍然要起作意、觸、受、想、思五遍行心所法,以至於弄出夢境,讓意識在夢裡繼續思考,這是什麽功能?是不是惦念惦記?是不是憶?過去和現在的事情的連續性是如何實現的?事情已經滅了,意根仍然要作意觸受想思,就是惦記、惦念、攀附、強行結關係,心裡放不下。

意根的惦記和惦念不同於意識的記憶回憶,意識的記憶回憶是指意識能夠清楚而系統全面細致的回想起所經歷過的事情,而意根卻不行;意根只能攀附著,只能想著,只能惦記和惦念,不能回憶出具體的細節和情節,不能有清晰的圖像和文字語言出現。

但是意識的記憶回憶也都是意根不斷的攀緣、不斷的惦記和惦念的結果,如果意根不再想著經歷過的事情,那些經歷過的事情就不會以獨影境法塵的形式出現,也就不會出生意識去了別這個獨影境,那就沒有回憶記憶這樣的事情發生。記憶回憶,與惦記的區別,惦記比較粗略,意根相應,記憶回憶比較細,有細節,意識相應。所以意根粗略提醒,意識就要細微了別回憶。

意根的想心所,就是了別和執取的功能作用。過去了的事情,意根都能緣到,都能攀到,都能攀拉到夢裡來,說明意根並沒有忘記這些事情,遇緣就能現行出來,甚至能現行到夢裡來,就是世俗常說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意根的思心所與想心所的差別是什麽?思心所是思量和抉擇,作主和決定,是想心所的了別分析以後做出的決定性的心行,比想心所更具智慧性。

意根不但對過去世,對久遠劫以前的事攀緣和惦念,也對未來即將發生的事情惦念不已。如某人惦念第二天的選舉問題而徹夜難眠,惦記著第二天的事情要如何安排,以至於睡不著覺。睡不著覺,是意根不讓六識滅去,尤其是不讓意識滅去,讓意識左思右想,以至於思慮過度,身體翻來覆去不能安眠,這是意根嚴重攀緣執著和惦念造成的結果。

有時候經常夢到國學的人和事與現在的人物混在一起,都是意根惦念攀緣攀附出來的,其實自己都知道心裡對那些人和事都是難忘和執著的,雖然意識可能現在不想這些,但是夢到後感觸還是和剛發生一樣,意根其實從來沒有放下過,一直執著惦念著。惦念惦記可以說是比較輕微的攀緣,例如佛菩薩惦念著衆生如何得到解脫;而攀緣可以說有一種盲目的執著性,像一些追星族那樣就稱之爲攀緣。

意根的執著和攀緣,就是意根的遍計所執性,是意根的作意和思心所的不斷運行狀態。計,是意根執取性功能作用,是想心所的運行,也有思心所的運作,比較強烈一些;而惦念惦記比較輕微,也比較粗略,可以不涉及具體的細節。其實攀緣也可以不涉及具體的細節,比較粗略。意根有主動攀緣性,意識有被動攀緣性。表面情緒是意識心的狀態,是意根攀緣某種法,讓意識出生的感受,還有深層次的情緒,由意根直接發動起來,是意根的心行。感到莫名其妙的事,就是意識不知,意根知而不能用語言和文字思想表達。如果知道自己爲什麽有某種情緒,理路思路比較清晰,就是意識思惟了別出來的;如果不知道自己爲何有那樣的情緒,那就是意根閙出來的。

有的人睡著了,想幾點起就幾點起,從不用閙鍾。意根是如何準確知道時間的?這就是世間所說的生物鍾現象。生物鍾,就是指意根。如果意根知道第二天得起大早趕火車飛機,意根平時五點起床,第二天三四點鍾就起床,有時半夜惦記得過分,就會醒過來看時間,說明意根並沒有忘記第二天要早起的事情,祂一直惦記惦念著。意根的識性到底如何,有多深多廣,都能識別什麽法,這些需要我們不斷的更深細的去觀行和探索。

九、身口意行造作強烈是什麽意思呢?那就是心行重,意根的執著重,認爲某事非常重要,才要強烈的造作。身口意業行作爲種子存入如來藏以後,意根攀緣很重,想把種子現行出來,再經歷一次的時候,種子就容易成熟,容易現行出來,顯得意識記憶比較牢固,實際上就是意根的攀緣執著性導致的。比如借給別人一萬元錢,這一萬元錢對於自己很重要,意根就不肯捨棄,心裡一直在攀緣惦念著,雖然意識並不想著,表面上好像是暫時丟下了這件事,好像是忘了。可是不知道什麽時候,意識就能突然間或有理由或無理由的想起了這件事,這就是意根提供給意識的信息,意根時時在惦記的結果,否則意識不能主動想起這件事。如果是借給別人一元錢,這筆錢太少,對於自己並不重要,意識覺得無所謂,意根就不放在心上,不太攀緣惦念這件事,意識就想不起來。

一件事情過去了成爲業種,關鍵看對意根是否重要,重要的就比較執著,然後不斷的緣這一法,惦記這一法,就能促使意識回憶出這個事情;不重要的事情,意根不惦念,就不能促使意識想起這個事情。

十、滅除意根的遍計所執性即成佛道

生死是由意根的遍計所執性而有,其中意根的人我執能引生出分段生死,導致一期生命一期生命的不斷輪轉,伴隨著粗重和細微的生死苦惱;意根的法我執引生變易生死,導致細微而長久的生死現象不能永盡,仍然伴隨著微細無明惑業苦。既然如此,意根斷除人我執就能了卻分段生死,相當於四果阿羅漢斷除對五隂十八界的執著;意根斷除法我執,才能滅除變易生死,究竟成佛。

爲什麽如此說呢?因爲一切法都是意根執取和執著的,執著就有縛,執取就被纏縛,由此無明就有生死。因爲意根執取五隂的功能作用爲我,執取十八界爲我和我所有,執取三界世間,貪愛不捨,遂被五隂所縛,被十八界所縛,被三界世間所縛,不得出離三界苦。只有讓意根斷除五隂十八界的我見,才能斷除對五隂十八界的執著,從而斷除對三界世間的貪愛,解除縛著,暫時得以解脫。

因爲意根的無明,不知法界實相,不証如來藏,也不知如來藏的種子功能作用,貪執如來藏所變幻出來的一切法都當作我和我所有,執著不捨,遂有法縛,變易生死不除,不得大解脫。只有讓意根逐漸認清事實真相,証得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都屬於如來藏所有,沒有自己絲毫,意根才能死心,斷盡法愛,滅盡無明,解除全部粘縛,究竟解脫,恢複本來面目。

因此說,學佛修行就是要破盡意根的無明,証得一切法無我,解除意根的貪執,改變和斷盡意根的遍計所執性,生死的枷鎖才能全部卸除,生死自在,於法自在,成爲大法王,成爲三界尊。

十一、意根對内外四大的執著性不同

凡夫的意根有一種遍計所執性,對所遇到的一切法都可能産生執著,只是執著的輕重緩急不同,執著的方式不同。意根最執著的就是色身和六識的功能作用,因爲這些法活靈活現,意根離這些法又很近,須臾不能離開,依靠著這些法才能展示自己。意根執内四大的色身爲我爲我的,色身對意根的影響最大最直接,可以說息息相關,代表著意根我的生命特征,又能直接控制,所以意根最執著色身。

但是意根也執著外四大組成的物質色法和宇宙器世間,把這些法當作是自己所擁有的,認爲自己能享受到這些物質色法。這些法對意根來說,不是息息相關須臾不可分離的,只不過是色身生命所需而已,很難直接控制,與意根的關係要疏遠很多,執著外四大優勢爲了内四大,本質上還是執著内四大,所以意根對外四大的執著要比對色身的執著輕微。如果一個人對物質色法也有很嚴重的執著,那說明這個人貪執性太重,難於解脫。

十二、意根俱生的人我執和法我執

所謂的俱生,是指五蘊生來就帶過來的,與五蘊一起出現的,從前世帶過來的,不是新學新出現的,不是後天受熏才有的。俱生的人我執是指與五蘊一起出現的人我執,是前世的執著習氣帶到今世來的;俱生的法我執是指與五蘊一起出現的法我執,是前世的執著習氣帶到今世來的。

第七識是連續識,無始劫以來從來沒有斷滅過,每個五蘊新出生時,第七識都不用新出生,還是前世延續下來的那個,因此其習氣慣性秉性仍然與前世相同,沒有變化;其所有的認知都與前世相同,沒有變化。第七識都認知些什麽呢?第七識認知五蘊,知道五蘊是我;認知十八界,知道十八界是我和我所擁有的;第七識依靠第八識認知一切法,知道一切法都是我都是我所有的。因爲第七識有這樣的認知,又不知道這些法都不是我,都是第八識變現出來的假法,因此對五蘊十八界法有貪執,對第八識變起的一切法有貪執。

第七識意根前世執著五蘊和十八界爲我,今世剛剛出生時乃至於在母胎裡時仍然要執著五蘊和十八界爲我;前世意根執著一切法都是我,今世剛剛出生時仍然如此執著,因此說意根的人我執和法我執在五蘊生來就具有,不用現學習和現熏習,也不用依靠除第八識之外的任何法而有這些執著,就是說不依賴六識和生存環境就能單獨具有,並且刹那都能現行出來。

十三、意根的遍計所執性,並不是對所有法都執,或者是都能同時執,因爲精力不夠用,就會在一時之間有些選擇。有些法意根是漠不關心的;有些法意根是厭惡的躲避的,雖然這也屬於執;有些法卻是很貪愛的;有些法是習慣性的攀緣了別。雖然意根能夠遍緣一切法,但也不是一時之間同時都能緣,還是有重點有側重面有所選擇,尤其是希望六識處理的法更是有所選擇,否則六識了別不過來,就要疲乏崩潰,這點意根能懂得。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