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佛法杂谈(第一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综述 更新时间: 2024-10-29 21:46:19 阅读: 3340

第五章  戒律篇

一、什么叫作学戒

譬如幼儿学走路,在能够正常走路无碍之前,都处于学走路阶段。学走路时常常跌跌撞撞,手有扶物,身有依倚,不免时而摔倒,跌坏手足。直到腿脚娴熟,东南西北自由开步,学习结束,名为独行者。但不免偶尔绊倒,即使成人也有不小心绊倒之时。又譬如幼儿学语,咿咿呀呀,一字二字,再至成句,终至自由表达自心之意,无有障碍,学语结束。

菩萨学戒也如是,烦恼习气攀附于心,不自觉知。新受戒律,不懂其义,不知如何守持,月月诵戒,以明其理,不时违戒,发现即悔,悔过即改,改过再犯,辛苦周章,轻戒难守,重戒也犯。直至烦恼断除,三果四果,自由洒脱,随缘自在,心无负累,也不越距。重戒不犯,轻戒能守,但仍不免偶尔疏忽,轻戒有漏,重戒无犯,此名持戒,相应于初地到八地。八地以后,习气断尽,任运自然,于诸戒律,无持无犯。

若有违犯出家菩萨十重戒,以及在家菩萨六重戒者,不名持戒,只名学戒。若轻戒难守,多有违犯,不名持戒,只名学戒。学戒不易,难于婴儿学语练步,然此是菩萨成长必经阶段。过此阶段,名为菩萨大人,如来之子,心得解脱,自在无碍,驰骋于三界,理事圆融。

二、在守持戒律方面,修行人身口不犯业行已经很好了,意业很难守。如果心总是住在一个正念上,那么邪念就没有机会出现,这就是守戒。什么是正念?念佛、念法、念圣贤僧,念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修心之法懂得多而深,意业就会减少;定力增强,意业也会减少,懂得因果之理,心里的警觉性就高。

守戒,首先是做到明理,不是强行控制自己的行为,理明了,意根受熏,意业自然不现前。一切修行中明理最重要,知见能够引导自己的身口意行;其次定深能够伏住烦恼;最后识因达果,懂得此事的起因能够感召彼事之果,明白身口意一切业行造作当下,自己的如来藏都有记载,果报一定要实现,心的警觉性就提高了。这其中都有个过程,受戒得戒体之后,戒体本身就有防非止恶的功德作用。菩萨戒体更是如此,菩萨戒是戒心,要想完全守持好不犯戒,必须要修到一定的菩萨果位,在此之前,都难免要犯戒,轻重会有所不同。受菩萨戒有极多好处,自己警觉性大,再加护法善神的守护,道业进步很快。

三、关于五戒的开遮

一切戒行,只要是能够让众生得到大利益的,而且是根本利益,不遮,可以开缘;为自己私利就不行了,一律遮止,不能因为个人烦恼恶习而开戒。酒戒,为了治病,可以用药酒,涂身、饮用都可以,不能贪酒味。杀生戒,可以吃药杀菌,其它蚊子蚂蚁苍蝇虫子之类的,只要无害心,不是故杀,不算犯。

盗戒,他人没有同意的,拿了算犯,为了他人或集体更大利益,不算犯,严格来说,不是自己的东西,只要起心想归己所有,就算犯。淫戒,非己配偶,行非梵行,就是犯,这里有开戒的条件,大家还不具菩萨性时,暂时不说。妄语,大妄语,没有证得禅定说证,没有证罗果而说证果,没有明心而说开悟,是大妄语,必受恶报,但通忏悔。其它的是小妄语,如果为了帮助他人救度他人,可以开戒。大的原则是这样,具体遇事时,需要用智慧来具体对待,没有私心和烦恼心,为众生为团体都可以酌情考虑。犯了五戒,可以忏悔,还可以重新受戒。

四、学佛人中有多少人能严持五戒,丝毫不犯,能得满分的?五戒有点缺漏,能得八十分的人有多少?持大部分五戒,能得六十分的人有多少?恐怕都很少。不妄语这条戒我估计没有几个人能持得了,或者说一个人也不会有。所以人不是完全诚实的,是不可完全信赖的。

每个人完全不杀生吗?偷盗,也叫作不予取,别人没有同意点头,自己就拿了,就是盗。不属于自己的,心里认为是自己的,就是盗。包括人,不属于自己配偶,而心里生邪想,也是盗。心思不正常,用意不真不善,都属于邪。没有取得别人同意,随意吃别人的喝别人的,都属于盗。很多人都很随意,随自己的意,不管不顾。有的人还使用手段强行让他人不得不同意,而他人口上同意,心里不同意,仍然属于盗。盗,包括名声,骗取名声,骗取地位权势,都属于盗。

人总喜欢攀缘,自私自利,不随缘,不守心,不厚道,贪求很多,结果造成犯戒,心里散乱,不得禅定。还有多少人没有受五戒,也根本不想受五戒,连戒都不想受,不想守,却想要有很深的禅定和智慧,那是不可能的,妄想证果开悟更是不可能了。

五、增戒,是再一次受戒的意思。增上缘,是帮助协助出生识心的一种缘(法)。增语,语代表音声语言,用音声语言显义,叫作增语,帮助显示法义的语言音声叫作增语。这里的义是指菩萨摩诃萨之义。

六、没有证得无为法时的持戒,都是有漏、有烦恼的,与烦恼相应的持戒,是有漏持戒。证得无为法以后,再加修的戒是增上戒。心行真正无漏的人,能做到无漏持戒的人是三、四果人及初地以上的菩萨,他们的心行不与贪嗔痴烦恼相应,是无漏的。

开智慧的前提条件有很多,戒是其中之一,不是全部。只有持戒还不行,还要有福德和禅定等等条件。有无数持戒人并没有智慧,只能保住人身,或生天享福。而没有智慧也不能守持好戒行,对于戒相不懂,对于戒的内涵和目的不懂,不知戒的开遮持犯,只在相上着手,不知修心,有时犯戒也不知,还以为是守戒。更多的人是守小乘的有相戒,而犯大乘菩萨的利他戒。

小乘戒是修自己,不管他人。菩萨戒是起心动念为自己就是犯戒,真正的大菩萨是应该心心念念为众生,只要对众生有益,对佛法流传有益,宁可自己犯戒受苦,也要做有益于众生的事情。有时守小乘戒,就会犯大乘戒,守持大乘利乐众生的戒,就会犯小乘戒。菩萨在这时就要善于抉择,宁可自己犯小乘戒,而守持大乘菩萨的心地戒。

释迦佛在做菩萨时,为了救度众生,而不得不违背小乘戒,就是为了成全众生,护持正法。为了护持正法和救护众生违背小乘戒,不仅无罪,而且有功。佛在经中也说,在恶世里,为了护持讲正法的法师,可以蓄刀仗,可以杀破法恶人,这样做,他的功德远大于讲正法的法师,命终到佛身边作佛的第二大弟子,而讲正法的法师命终却作佛的第三大弟子。

我们学佛先做菩萨,最终要成佛,所以应该学好大乘菩萨戒,守持好大乘菩萨戒,这就是守持自己的心。当菩萨戒与小乘戒起冲突时,我们应该善护自己的心地戒,不为自己的个人利益,一切为大众,为佛法,这样成就的才快。

七、问:末法时期我们应该如何持戒?是不是初学佛人要持五戒和八戒,而久修菩萨就可以不用持有相戒,可以抛弃相不分别相,直接持大乘菩萨的无相的心地戒?

答:首先需要弄清楚初学菩萨与久修的概念内涵,什么阶段的人属于初学,什么阶段的人属于久修,各自的特征是什么,心里状态怎么样。

久修菩萨因为多生多劫做过菩萨,有菩萨的习气,不但生来烦恼就非常轻微,或者是没有烦恼,身口意行都很清净,不用人教导就是如此自动自觉,而且还能不自觉的习惯性的喜欢教化众生向善,却不是为了彰显自我,完全是希望众生弃恶从善。既然菩萨生来烦恼就轻微或者是无烦恼,那只有地上菩萨再来才能做得到,前世就已经断除了烦恼,今世因为有隔阴之谜,偶尔会有很轻微的烦恼,这应该称为烦恼习气。

久修菩萨生生世世证悟菩提,今世遇见佛法就会自动自觉的按照前世修行的惯性和方式方法去修行,能很快生起禅定,不久就能自动证果和再次明心开悟,不会很困难。证果和明心以后很快就能与前世的证量相连接,果位还是前世的果位,禅定还是前世的禅定,如果再接续修行,道业进步很快。对于教化众生方面,不用现学现熏习,自然而然就懂得如何教化众生,不会引领众生趋向贪嗔痴,不会姑息众生的烦恼,很自然的就成为一个严师,对弟子高标准严要求。

只有这样的久修才可以有效的持大乘菩萨心地戒,因为心地已经清净,不会违犯佛陀制定的有相戒,比如五戒和八戒不用特意去守持,自然而然不犯戒,身口意行都清净。因为有初禅以上的禅定,烦恼断除了,心地清净,在这基础之上,才能持无相心地戒,心里可以不受戒相的束缚,只要不影响心地清净的事情都可以做,目的是救度众生,而不是随顺自己的贪欲。

如果一个菩萨内心还有贪欲,还有嗔恚,愚痴也很重,那就必须严格持有相戒,五戒八戒一条条都要严格守持,坚决不犯,犯了就要疾首痛心的发露忏悔,尤其是菩萨戒,更要严格守持不犯,不能稍微姑息迁就自己。贪嗔痴烦恼一个都没有断的菩萨,尤其连最基础的未到地定也没有的菩萨,还没有资格持无相戒,也根本持不了无相戒,因为心地不清净,起心动念都与烦恼相应,必须持好有相戒,一步一步的从各种事相来约束自心不越距,初禅定生起以后,断除了烦恼,才能开始试探着抛开相而守持心地的清净。

如果没有以上久修菩萨的特征,都属于初学菩萨,都应该严格修持有相戒,不能废弃身行和口行的约束,任意胡为,随顺自己的贪嗔痴烦恼。有的人因为不能戒肉,不能戒酒,不能戒荤腥,非要享受这些口福,就找借口说,我不取相分别,我持心地戒,虽吃荤腥而内心不着荤腥相。既然如此,直接吃素有多好?为何还要挑食每日菜式变换着花样,重复一下都不吃?如果心里已经不着相了,一年365天吃一样东西应该不会厌烦,善知止足才对,春夏秋冬四季各一套衣服就好,渴了只要喝水就好,何必那么讲究,又不是进别人的口里和胃里。

现在的学佛者,可怜可愍可恨!明明善根轻鲜,却以久修菩萨自居,明明无法持五戒八戒菩萨戒,却要高喊着持无相的心地戒,丝毫没有自知之明,都是高大上的空喊口号者,长此下去佛教必衰亡,没有人能成就。世尊亲口宣说的戒定慧三无漏学,现在就要废弃戒学和定学,只要一个乾慧的慧学,一个个讲起佛法来,口若悬河头头是道,实际上什么修为也没有,眼高手低。这就是现在佛教界的乱相,没法整治,因为众生强大的慢心所致。

八、有人说:因缘对境,拿起放下,自在洒脱。但是这不是真正的放下,也不能自在和洒脱,这是自我麻痹。想要真正放下,就要真正断我见,修出初禅定断烦恼,断除贪爱,然后才能放得下,才能洒脱。没有修到这个地步,就不是真正的放下,只傻不脱。

很多人不希望被束缚,都想自在,却不知道何为束缚,何为自在。于是把戒律当作束缚,把禅定当作束缚,觉得受戒律的约束不自在,再于是就不要戒律,无拘无束。殊不知,佛陀之所以制定戒律,目的就是为了让众生得解脱,也所以把戒律叫作别解脱戒。众生由于守戒,不犯戒,就没有因果恶报,守戒容易断我见,容易降伏烦恼和断除烦恼,断除烦恼才能得解脱,才能自在,心不逾矩,也无心于人,无心于事,这才是真正的解脱。有想不受约束的心,就是不解脱不自在的心。戒衣,也叫礼忏衣,也叫作解脱服。受戒、诵戒、念经、忏悔时披。由此法事,心渐渐得解脱。

九、什么是守心戒

守心戒就是不让心起心动念,不起贪嗔痴烦恼。这个很难,必须断除烦恼才行,压伏烦恼都不容易做得到,经常有压不住的时候。现在的世间,身口戒都不容易守,犯戒的机会很多,稍微把持不住就犯身口戒。

因为什么犯身口戒呢?因为心,心有贪嗔痴烦恼,就会促使身口造业,如果能守住心,身口就不会犯戒造恶业了。如果心能不犯戒,身口无论怎样都不是犯戒,因为没有贪嗔痴烦恼心行。一切戒以有心无心为衡量标准,但是一般人很难看明白他人的心,就以他人的身口作为标准了,当然衡量错误的时候就很多了。

小乘戒行以身口业行为准,身口不犯戒就行,不管心行如何。大乘菩萨以心地戒为标准,起心动念都不为自己就好。真正的大乘戒很难守,像瑜伽师地论里的菩萨戒,就是为初地以上的地上菩萨制定的,地前菩萨没有断除贪嗔痴烦恼,无法去守,只要身口犯戒就算犯戒,地后菩萨以心行为标准,只要心为众生,就不犯戒。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