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解悟與証悟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0-11-29 15:26:57 閲讀: 409

第七章 解悟的特征與弊病

一、在斷我見和明心的時候,如果身心世界在當時及以後,沒有什麽變化,那就是理論上的斷我見和明心,都是解悟,意根並不認可,就沒有証悟。意根不覺悟,就不能破除無始無明,不能出生智慧,智慧就不解脫,不能斷除煩惱和習氣,不能斷除人我執和法我執,更不能轉識成智,不能消除染污業種,永遠不能清淨,也就永遠不能成佛。

明心一方面是意識心的覺悟,這個覺悟不是理解的,而是有理有據,証據確鑿,這就是現量境界,這樣意根也同時証,意根認同現量境,祂同時証得時,就知道五蘊本來是如來藏的,不是自己的,於是就把五蘊放松下來,不再控制身體了,頓時身體就輕安舒適起來,心裡非常清明,當時身心就發生變化,與從前不同。定力越好,變化越大,煩惱越輕微,覺受越好,只是這些身心語言無法完全描述出來。

如果是單純的意識心理解,証據不充分,猜測的成分多,想象的成分多,不是現量境,就說服不了意根,祂就不知道五蘊是如來藏的,不知道五蘊不是自己的,那就還會把五蘊當作自己的而執著和控制,身體就沒有什麽轉變,心裡也沒有什麽轉變,不會出現心靈的震動,與從前沒有什麽差別,這就是解悟的狀態。解悟時意根還會把持著身體和覺知心,身體就不會發生變化,覺知心也不會發生變化,還會與從前一樣,煩惱照樣煩惱,心裡不能清淨,無明不能破除,仍然要迷惑顛倒。

二、五蘊的變化由意根控制和決定的,真正的斷我見和明心時,意根明理,不再控制身體,知道身體不是自己的,身體就有解脫的反應,意根也不再控制覺知心,知道不是自己的,覺知心就如釋重負,就會出現各種殊勝境界。睡眠是由意根控制的,以後睡眠也改變了,煩惱由意根發起的,這時煩惱也輕微了,還有很多奇妙的境界,只是不能一一透露。

現量觀察遠遠比理論更有說服力,能現量觀察的人,既有禪定又有智慧,而理論未必正確,即使正確也與自己無關。現量觀察,意根証得,意根肯定,就能改變身心世界,才能得到身心解脫的功德受用。意根一旦肯定,就不需要那些無用的理論了。我們學法不僅僅要學理論,還要實際觀察,現量觀察,親自証得理論的正確性,那麽理論就會成爲我們自己的現量境界,内心時刻與理論相應,理事無礙,以後就會事事無礙,就是大解脫。只有理論知識,不能讓我們解脫,請諸位記住這一點。

三、知易行難就是解悟的結果

知易行難,關鍵是這個知落實在哪裡了,是哪個識的知。如果只是落實在意識那裡,那麽行就不要談,只是說說而已,行不了,作不得主。意根不知,就不能破除内心的無明黑暗,就無法採取相應的行動,其行就難上難。

意識知五隂無我,一點點解脫的功德受用也沒有,所以初果人絕對不是意識知五隂無我,意根一定知,這樣斷我見才有功德受用,才能有初步的解脫,與凡夫就有了一個明顯的分界線。如果初果人是分証解脫,有一分解脫的功德受用的話,五隂無我之理一定要意根証得,僅僅是意識証得,不會有功德受用,意根沒有分証解脫故。

四、理解而非証得的狀態

甲的觀行經驗:剛才突然感覺到,無我相,無有一切相,各種境界都是鏡花水月,虛幻不實。只有真如心性,是一座寶山,可以生萬法,沒有形象,如如不動,心性清淨,卻是心不貪愛,無得無失,也沒有我相。(雖然這些只是理解感覺的,但心還是清淨了點)。

解析:理解有深淺,感覺就有深淺,心清淨程度就有深淺。深淺是什麽意思?理解的深淺就是看這種認識在意識表面,還是在意根的深層次裡。深淺程度涉及到意識和意根,表明意根與意識所認知的理念相應的程度,也涉及到了定的程度。觀行思惟的越深入,定越深,意根與認知越相應,心越清淨。

甲的這種觀行經驗,還是意識淺層次的認知,和暫時性不穩定的感受,很容易也很快就能退失下去,尤其是沒有定和定力不足,很難保持多長時間。這種理解和感悟還沒有涉及到意根,意根還沒有証得這種境界,不與之相應。意根沒有覺悟到的事理,感應就不強烈,或者根本就沒有感應。

然而,這已經不錯了,很多人學佛很長時間,一點感悟都沒有,内心仍然很平淡,對佛法沒有太多的領悟,也就很難改變什麽。如果能再接續深入修習和觀行,就有可能出現可喜的現象。以此爲開耑,繼續觀行,到一定時候就能証得五隂身的虛妄,証得無我,証得一切法的虛幻。

生活當中,處處都是我們觀行的對象,只要用心,修行都能有所成就。所有的法,都是現成的,只要我們伸手去取就行了。但是能得到手,還需要一些條件,就是菩薩六度的修行程度。

五、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如果有人這樣理解,對於自己所感知的一切(猶如電視屏上所顯現的内容),能夠時時處處意識到全部都是如來藏(猶如電視屏幕)裡的材質和功能的幻化,那麽此人是否就是証得了如來藏了?根本不是,還差得遠。聽說和想象,離實証的距離還是很大很大的,其中的差距就是菩薩六度行。

以上内容都是意識心最最粗略的理解,類似於道聽途說,只不過這是從佛經那裡聽來的,或者是從哪本書中聽來的,並沒有實際証得,並非是現量觀察到的,不管誰說都屬於是理解,真正實際証得時不知道是幾地菩薩了。那些内容經裡講,別人也這麽講,他人都講出來的東西,就不屬於個人實証的,個人實証就會知道的很具體很確切,並不籠統、概略和含糊。要証得如來藏在五隂身上具體起什麽作用,要經過參禪,實際下工夫去參究,中間的過程要一點一點的摸索探究。如果不做功夫,憑自己的感覺和猜測,理解了一點點,實際上如來藏具體起何作用,根本不知道,一片茫然,那麽所有無明俱在,沒有智慧的出生。

認爲一切法都是像電視屏幕裡的一樣,認爲不等於實証和親証,不叫証得,因爲沒有証據。認爲一切法都是如來藏創造出來的,我們都活在一真法界裡,這不叫開悟。佛一句話讓衆生這麽容易就開悟,佛法簡直太容易了,三嵗孩子聽到這句話也能粗略明白一點就算開悟了,那麽成佛該有多麽輕松容易,無量劫又無量劫的生死業障根本障礙不了什麽,那麽多的無明也算不了什麽,實際上不存在這樣容易的事情。

沒有經過參禪,沒有經過調查取証,沒有收集過資料証據,意根如何能確認這些說法就是真理而加以信受?真正的証悟要知道第八識運作的細節内容,具體如何出生萬法、出生衆生五隂十八界的,這些都要懂,都要知道,菩薩六度都要修出來。不是說理解某一部分内容,那些部分是從佛或者是其他人講出來的,再怎麽理解發揮也不是自己親自思惟參究証知的,沒有現量觀察,心不落地,心虛得很。

這種理解離証悟,也許需要一年,也許需要三十年,也許需要一百年,也許需要一萬年,也許需要一個無量劫,那都說不準。意識理解出來的東西沒有用,說消失就消失,細節連意識都不知不証,何況意根怎麽能知和証,關鍵時刻還是意根來作主,意根沒有確認,無明還在,意識所有的理解到臨終時猶如兒戯一樣,化爲泡影,不能決定後世的趣向。

多在心裡問自己爲什麽,把所有的爲什麽都解答出來,也許與証悟能沾個邊,但都不一定是証悟。佛法就是這樣神聖不可臆測。

六、解悟的弊病

問:爲什麽說學佛修行都解悟的話,真正的佛法就會漸漸消失滅亡了?我們絕大多數人連解悟也摸不著邊,解悟佛法不也是挺好的嗎?

答:舉個例子來說,比如大家都買一本書來學習開車技術,或者當面聽人講解開車技術,所有人都把技術知識學會了,都覺得自己能開車了。可是卻從來沒有親自開過車,從來沒有摸過方向磐。然後這些人再寫書著作,再教他人學習開車技術。那這樣的話,開車技術傳到後來,會變成了什麽樣子了?這種技術還有實際操作的價值了嗎?那麽以後還會有人開車嗎?還有會開車的人了嗎?這樣以後,開車的技術是不是要失傳,變成一種紙上談兵的遊戯了?

佛法也是這樣,都來解悟,沒有實証,一個傳一個,到後來,連解悟的人也不存在,連解悟的佛法也變了形,真正的佛法也就失傳了。這是佛所不忍看到的情形,作爲佛的真正弟子,對此也會很痛心。

領悟理解和解悟有本質的區別。解悟是類似猜測出來如來藏大致起用的情況,不是現量觀察出來的,不是如見眼前物一樣的清晰。猜測出來的,意根還是不明,心裡不踏實,不落底,容易被扭轉。這樣就無法觀察如來藏的具體運作,不能出生真實的大智慧。一般性的理解領悟,是對知識的學習和掌握比較好,還沒有進入實際思惟和觀行參究階段,對如來藏的運行還沒有一點了知性,與解悟的程度相差還很遠,與証悟的差距就更大了。

七、什麽是現量比量和非量

現量就是對於法能夠現前觀察思惟,見的是法的真實相貌,確認的是法的當前狀態,不會扭曲真實相。如果不能如實見到法的現前狀態,不能如實的觀察法的真實相貌,就會採取其它方法,如採取與參照物相比較對比的方法,這是比量,也許能夠比較出一個正確的結果,也許不能比較出一個正確結果。比量如果要正確,有個前提條件,就是用來作參照物的法要準確無誤,那麽比較出來的結果準確率就能高一些,因爲有現成的參照物,就不需要過細的思惟,所需要的智慧不多,所需要的定力不深,也可以沒有禪定,就能比較出一個結果,準確與否不一定。

如果現量智慧不足,還可以採取另一個方法,那就是想象、幻想和臆測,可以沿著一定的思路和軌道,也可以完全想入非非,沒有章法和邏輯,這是非量。非量是在沒有什麽証據情況下的思惟,憑空想象成分比較多,沒有能力收集和掌握証據才不得不如此,可見非量所需智慧更淺,也不需要什麽禪定。由此可見,現量需要相當的定力和智慧,其智慧是非常可貴的,是可值得信賴的,實証佛法就靠現量智慧。

在非量當中,由於沒有証據,全靠意識的想象,就像天空中的風箏,也許有線牽,也許無線牽,在這當中,意根使不上力,意根的智慧無法像意識一樣漫天飛舞,無法想象臆測,意識想什麽就是什麽,意根無法確認,因此不能實証,但不排除巧合和撞大運。這樣意根的智慧不會增長,只增長意識的智慧。再遇到不相類似的問題,不能舉一反三,意識只好再重新非量一番,說明其智慧增長很有限。

在比量當中,拿兩個事理相比較,主要靠意識的推導排比作用,意根的智慧使不上多大的力,意根也只能旁邊看著,其結果意根無法真正確認,雖然不排除比量正確的結果,但也解決不了意根的心疑,意根的智慧不會增長,只增長意識的智慧。

比如一顆參天大樹,想要得到其高度值,有三個渠道,一個是現量觀察,一個是比量,一個是非量。採取非量的方法就是沒有什麽根據的思惟想象猜測,對於樹的高度沒有什麽經驗,不知道如何比較,更不知道如實觀察,其結果可想而知,恐怕連自己都不能確認,何況他人。採取比量的方法,就是與旁邊的電線杆相比較,與高樓相比較,與山體相比較,然後得出一個大約值。其結果就是心裡半肯定半不肯定的,表面上可能要自信一些,但如果有人非要較真,或者有更確切的証據來否定,心裡就沒底氣了。當然如果有人也同意這個結果,心裡會增加一些底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渠道和方法,就是現量觀察,但是這非常不容易,需要很多的証據資料,需要豐富的經驗,觀察力要敏銳要準確,心思要細密,數據要準確。而有豐富的經驗,有大量準確無誤的數據資料,這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經歷了相當一段時間的探索,其辛苦常人難比,其觀察時的定力常人難比,因此最後的智慧也同樣常人難比。這樣的人是娑婆世界尤其是末法時期是非常少的,萬裡不能挑一,千萬裡不能挑一。

在探索收集數據的過程中,意根一直都在觀看,慢慢受著熏染,當意識一旦得出一個結論出來,非常有信服力,意根再經過自己的思量,就會確認下來,因爲有理有據。意根由於智慧淺沒有分析能力,就相信証據充分的,相信現量境界。其實這個結果也是意根自己得出的,一切數據都擺在那裡,非常現實,意根自己就會起思量,就有結論出來,只有自己得出的結論才能確信不疑,當然自己是最信受的,不管別人如何說,自己都能果敢承擔,沒有商量的餘地,也不容易撕毁自己的結論。

由於現量觀察是這樣的辛苦和不易,追求短期效應怕吃苦的人不願意長期辛苦探索,修行時間短的人定慧都不足,都無法累積足夠的經驗,無法相應於現量觀察。因此喜歡比量和非量,喜歡臆測和比對的人非常多,因爲這些方法都比較省力,所需時間不用多久,也不用多少定力和慧力,就能有最後的結果出來,這多麽輕松,這些人只要結果,中間的過程不需要。

而恰恰中間的過程非常重要,這是提鍊証據的過程,是熏陶意根的過程,是降伏各種煩惱心的過程,是量變到質變的過程,沒有這個過程,就沒有質變,自心煩惱永遠不能降伏不能改變。所以有一些人到處打探結果,企圖不經過辛苦參究的過程而輕而易舉的得到果實,這個果實就不是自己的,無法享用,自己仍然是窮人一個,再妄稱法王,只能遭到誅殺,後果可怕。

說到這裡,有的人會問,你說了半天還是沒有說清楚如何是現量觀察,可是我告訴你,別人所說的現量觀察,自己知道了,就是比量,已經不是現量了。真正的現量就需要自己親自去觀察,去認証,所以打探出來的結果,猜測出來的結果,非常不可靠,即使是從現量觀察者那裡打探出來的結果,也不屬於自己的,如果是從比量者那裡打探出來的結果,那就更不屬於自己的,更不可靠。再輾轉傳播結果和打探結果,更加虛無縹緲,其結果就很可怕了。在此鄭重警告一些不願意下苦功的人,只有親自參究,才能親自得果,自在用果,否則就是苦果,這個苦果是完全要自己親自受用單獨受用的,果報不虛。

八、比量再正確也不是現量的實証

禪定和智慧都不足的人修行才運用比量和研究的方法,定力強的人喜歡參究,不到黃河不死心,大智慧者完全現量証。尤其是具有一切種智的佛世尊,一切法都是現量知,不用比對比較想象和揣測,言語都是肯定表達,沒有猶疑。只有禪定不足的人,觀行智慧不足的人,無法如實參究,才用比量推理的方法,認爲這種方法能証得佛法,實際上不是証得,是類似於猜測。當然猜測是意識的功能作用,接近於解悟。意識的解也很重要,只是還要修好禪定,在禪定中深細思惟觀行,之後才可能現量証得。

如果僅僅停留在比量的解悟上,就沒有功德受用,遇見一切人事物理時,都需要意識幫忙再進行比量的分析思惟,這往往是後知後覺,意根突然反應錯了還要再糾正過來。即使比量再正確,推理再正確,也不是現量,不是實証。實証當下就能見到,雖然不是眼睛所見,意識的見也是當下之見,不用推理和比較。這就是現量的意思。

意識聰明的人都能進行邏輯思惟推理,但不能代替實証。五隂十八界苦空無常無我,必須當下就能感知到,不能比對不能推理,比對和推理的反應就慢了一步,靠意識的強行灌輸和牽制作用不得不如此,一旦意識功能軟弱下來,或者意識消失,牽制作用沒有了,就不能知道五隂十八界是苦空無常無我的,這樣就沒有解脫的功德受用,中隂身就不能借力,後世更不能有功德受用。

同理在大乘法上,如來藏的運作必須當下就能觀察得到,不能比對,不能邏輯推理,要知就知,不能現用意識考慮和分析,這不是現量。只有當下就知的法,才是實証,才能有效應,才能有感應,才能受益,才有解脫的功德受用。當下知的法,意根一定是知的,不用意識點撥。意根不知的,才用意識邏輯推理和分析比對猜測。

意根的實証,類似於直覺體驗。沒有禪定就沒有直覺體驗,即使驚嚇之時,也有短暫的禪定。七覺分就是實証佛法必經之路,其中的喜覺分、猗覺分和定覺分,就是在實際修行當中逐漸出現的,都與禪定有關,是次第禪定。沒有這個過程,不要談實証,要信佛陀所說,信佛語沒錯。而意識的分別思惟能導致意根的直覺體驗,功德也很大。在修行過程中,兩個覺知性都不能離開,都很重要。

但是如果沒有禪定意識功能過於強大,就會掩蓋遮擋意根的思量性,這樣解悟很容易,實証就非常困難。所以過去的禪宗祖師都反對意識太活躍,也反對禪定中死坐而不起觀行思惟,意識的作用恰到好處很難。比如固定的工作兩個人來做,如果甲做多了,乙做的就少,原理即如此。如果意識強大,活著時能依靠意識,一旦意識活動弱了,或者意識滅了,意根無可依靠,那時全靠意根。大家想一想,臨終和後世,意根沒有強大起來,那是什麽樣子?意識強大的目的和結果應該是讓意根強大起來,如果意根不強大,將來怎麽辦?意根軟弱,我們就軟弱。意根一旦非常強大了,不用意識也能運作,比如六根互用,六根互通。

九、佛法實証一定要現量觀察

佛法實証不是依靠比量,而是依靠現量觀察,不是靠推理推測和推論,也不是靠研究,而是依靠禪定中的觀行和參究,這樣得出的結論才是現量,才是可靠的,才能發現真理,証得真理,從而得到真實的受用,斷疑生信。

所謂比量類似於猜測,猜測正確的時候不會多,猜對的比例不高,即使猜測正確,也不等於現量觀察。比如看到山後冒菸,於是就比量猜測推論,認爲一定是山那邊著火了,實際上不一定是著火,也許是正在熏溼草等等,不一定出現火苗。再比如看見女人懷孕就認爲一定是有過了婬欲才懷孕的,實際上有高禪定的人入胎可以不經過婬欲,五祖投胎即是如此,唐朝宋朝有一些禪定高的禪師投胎也是如此。

還有極多例子說明比量不等於現量,比量完全靠意識的理解,意識的比類,意識的推理,意識的推測,只要意識聰明一點就可以做得到,這並不難,世間有小聰明的人多的很,難在現量觀察上,這才導致無數人修行求解脫,真解脫者如鳳毛麟角,真正的聖賢人永遠永遠是極少數人,聖凡不成比例。

推測推理出來的結論,不等於實証,即使推論正確了,正好符合事實,也不能斷疑,沒有解脫的功德受用。比如說凡夫衆生都認爲自己的五隂十八界是真實的我,表面上看每個凡夫衆生都沒有疑問,都確信了,但是如果衆生真真正正確信了這點的話,那爲什麽佛陀開示五隂無我,有些衆生卻起疑了,並且去修定觀行參究四聖諦理,最後斷了疑,証明自己從前的認知是錯誤的?可見衆生所謂的確信不疑也不可靠,否則佛陀要如何度脫衆生?同理,很多人的意識推理推論和研究,心裡也沒有斷疑,早晚還要推翻自己推導出的結論,真真正正的實証。

再比如科學家經過種種科學手段的研究,得出一個結論,這個結論即使所有人都認同,也不一定是事實,不一定是真實的。否則後來的科學家就不會經過更現代化的科技手段推翻前面科學家的結論。如果科學家的推論研究都是正確無誤的,都是符合事實的,那麽科學家應該完全與佛陀一樣有大智慧,能完全探索出宇宙的真相是什麽,知道世間法的實質是什麽,其結論應該不違背佛陀聖教,都會成爲佛法中的聖賢,成爲衆生的導師。事實卻不是這樣,他們都有很深重的無明,仍然是十足的凡夫,不知道法界實相爲何。

由此可見,推理推論研究等等的比量方法,不能用於佛法修行當中來,不能當作實証佛法的手段。推理出來的結果,即使自己很信受,也不是真信受,意根有疑不決,自己也不知。命終就會見分曉,那時再回頭還來得及否?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