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佛法襍談(第二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綜述 更新時間: 2024-11-15 18:47:43 閲讀: 0

第十章  修行篇

一、如何修行才有益處

修行猶如到苞米地裡掰苞米,你的目的是掰苞米,拿回來煮著吃,吃飽肚子,不是爲了到苞米地裡參觀瀏覽,所以掰苞米才是首要之務。當然在動手掰苞米之前,你可以大致瀏覽觀察一下苞米地裡的情況,哪些熟了應該掰,哪些未熟不要掰,然後選擇從哪裡下手掰。而有的人卻不是這樣,成天在苞米地裡晃來晃去,餓著肚子東摸摸西看看,就是不下手掰,這是蠢人也。

學佛人也是這樣,在大致瀏覽閲讀熏聞了一些佛法之後,你要著手真修實練,選擇一個最近的最容易下手之處,紥紥實實的用功辦道,能得一點是一點,能証多少算多少,不能長年累月一輩子總是處於多聞熏習階段,孜孜不倦的學習他人之法,替人數錢,有自己的財寶才是王道,否則就會餓死做個餓死鬼。

要想有自己的道行,不做餓死鬼,就要從基礎開始紥紥實實用功,三十七道品修一點是一點,去惡修善,煩惱降伏一點是一點,心地清淨一點是一點,即使沒有見道,這些修出來的也可以帶到未來世受用,修總比不修有用得多,總比數他人寶強得多。高高興興的數別人的錢,沉浸於其中,等到用時,才發現一分錢都不屬於自己,那時就悔之晚矣了。聰明有智慧的人,如何學法修行,心裡應該很清楚了。

二、末法學人與古時修行人的區別

越到末世,衆生福越薄,善根越淺,以至於在佛法修証上,逐漸是說理者多,通理者少,明道者多,行道者少,而修行能真正証果者,更是鳳毛麟角 。列子說:“大道以多歧亡羊,學者以多方喪生。”學法太襍亂了,由於不能深入,就不見頭緒和章法。修行往往是知的越多,証的越少,因爲沒有禪定,就無法實証,而廣聞多學不需要禪定就可以知解很多佛法,但實証就免談了。現代人沒法修禪定,如果再不多爲衆生講一些正理,不少人就會到處廣聞多學,學一些不如理的理論,如果指導實証的理都不對,那就更無法實証了。

我們最應該去參學的是古代那些修行者,要探究他們都是如何修道的,如何用功的,是不是都學一大堆理論,然後口若懸河的處處辯論,或者口若懸河的到處說教,當起了人師。自未有修証,焉能教他人修証,爲何願爲人師?其中有沒有彰顯自我那個心?我們看古聖先賢們即使得道了,也都很謙遜和低調繼續自修,不會輕易佔據山頭,或接師父遞給的傳法之棒,因爲無我故,又有自知之明,有多賢聖人弘法,衆生足以得度,自己道不堅固,何必非要強出頭?而現代人正相反,不管什麽道不道的,能出頭就好。

三、古今學佛人的差別

古時的人根器都比較好,心性單純務實,肯爲修行付出代價,真修真干不計個人私利,能看得開放得下,煩惱輕微,貪欲少,出離心強。現代人浮躁不踏實,眼高手低,空腹高心,嘴比頭腦厲害,全部用意識廣聞多解,不能定中深入參究,浮在意識表面,不能深入内裡,意根的究和意識的解差不多是天壤之別,解的多所以就慢心熾盛,煩惱不消,成爲最重的修道障礙。

古時人佛法基礎都牢固,細微之處修的都好,如今的現代人不理會基礎佛法,認爲四聖諦可有可無,好高騖遠貪大捨小,由於沒有基礎的修行,煩惱不能降伏,心行不能轉變,身口意行貪嗔癡煩惱很重,造成業障越來越重,而不是越來越輕微,學佛就沒有進功。現代人都瞧不起外道,但除了佛法知見以外,其他任何方面都趕不上外道一半,人家外道都有出離心,心地淳樸單純,禪定甚深,煩惱極其輕微,嚴於律己,道德品質等等各方面都優於現代學佛人。

外道們只是沒有接觸到真正的解脫法,一但接觸到了,都有可能馬上証初果到四果。現代人接觸佛法一輩子,連個初果的影子都看不到,假証果的除外,怎麽能跟外道相比?外道就是智慧不足,沒有遇到相應的法,離証果解脫就差那麽一點,很多外道遇到佛法,一聽佛陀的法音,須髮自落,袈裟著身,煩惱斷盡。過去時代那麽艱苦的生活條件,外道們都不在意,在深山老林裡打坐入定,遇見佛陀講法,就有幾萬人甚至更多人跟隨佛陀出家修道,証果的也極多。

而我們長年累月的接觸佛法,幾十年下來八正道都修不出來,最基本的欲界定都沒有,心裡都是貪嗔癡煩惱,人我是非天天不斷,一點苦不肯吃,一點享受不肯捨,財色名食睡樣樣都抓取,口裡的理論能上天,身體所行近惡道。如果所謂的大乘學佛人都是這個樣子,就是在辱沒大乘法、毁滅大乘法,沒有幾個人能覺悟到這個事情。

四、學佛修行不是那麽容易的

學佛修行是相當不容易的,因爲無始劫以來的無明煩惱業障相當深重,我執法執相當嚴重,都解除破除掉相當不容易,非大力大勇大智不能爲,非十方諸佛菩薩的歷劫加持不能爲,非護法神長久護持不能爲。如果有人說修行非常容易,只要在某方面做一做,稍微攝入一點,就能成佛了,就能入如來家了,或者就能開悟了,其它的都不用修,不用深入系統的修什麽,不用一步一個腳印紥紥實實的打基礎,不用持戒,不用修定,不用付出什麽代價,不用太辛苦,生活和學佛都快快樂樂的就能成辦了。那我們就應該知道這個人根本沒有成就什麽,因爲他肯定沒有付出過什麽,不肯擺脫世間五欲的束縛,貪愛執著還很嚴重。

持戒不行,禪定不行,基礎的修行都不行,沒有真正修習過什麽,肯定也沒有真正得到過什麽。所以才說修行一生就能成佛,即身成佛,即生成佛,一句佛號往生就能成佛,戒定慧裡不用戒不用定,只要般若慧就行,有慧就能直接成佛。對於這些說法,我們都要警惕,不能上當,沒有走過那條路的人,往往都會說那條路很好走,真正在路上走的人,會如實了解路上的風景,會對人說如實語。

把佛法說得很簡單,把修行說得很容易的人,我們都要警惕,沒有經歷過的,憑想象覺得都很容易,比如夜晚看著頭上的月亮,覺得離自己很近,自己走到哪裡,月亮就能跟到哪裡,倣佛伸手可得。可是搭上雲梯坐上飛機奔向月亮的時候,就知道無論飛出多遠,月亮離自己還是那麽遠,總是那麽遠,感覺是很近,感覺畢竟是感覺,朦朦朧朧的,實際與感覺相差太大了。

學佛修行也是,感覺很容易就能成佛,就能証悟,實際上一旦上路開步走的時候,無明業障牽纏,哪一步都不那麽好走,需要我們不斷的丟掉一些世俗裡的包袱,捨棄世俗裡的一些享受,需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才能換得來一些成就,不捨不可能得。真正的好東西,沒有能便宜得來的。

五、修道人的習慣是反世俗習氣的

有一句話叫作:道之所珍,俗之所弊,俗之所貴,道之所避。修道正是反世俗的行爲,只有反世俗,才能突破世俗的禁錮獲得解脫。如果一味的順從,這不是修道,與世俗無別,就不能脫俗出世。

修道人由於歷劫久修,會養成有別於世俗人習氣的特有習慣,比如節儉、勤奮精進、不愛重貪執身體,不貪吃貪喝貪睡貪享受,大多數行爲可能都與世俗人相反,很多世俗人就會感到奇怪,看不習慣,認爲自己對而修道人非,於是就想去糾正。

如果習慣於修道人的生活,對於修道人的習性就不奇怪了,而對於世間人的世俗貪婪習氣就會奇怪了。反世俗才是正常的,合乎世俗才是不正常的。現在來看,到底誰正常誰不正常呢?什麽才是正常呢?

凡是習慣於世俗生活的人,任何事都能自覺不自覺的隨順於世俗法,其實還是沒有修到有反觀能力的時候。世俗人貪,自己也隨著貪,卻不知道是貪;世俗人執,自己也執,卻不知道是執;世俗人喜歡享受,自己也喜歡享受,還以爲很正常,那就是不正常的。太習慣於世俗法,一點沒有違拗的想法,覺得都很自然,這個人離修行還很遠很遠。與修行人接觸,如果覺得修行人不合世俗槼範,沒有人情味,甚至總想要修行人隨順自己的世俗習氣,這個人離修道還很遠很遠。一個人在修行上稍微上點路,就會覺得世俗法不太對,感覺別扭,這時候才開始有點覺悟了。

衣帶漸解人憔悴,這是古時候形容修道參禪行者的語言。真用功修行,身體上肯定會到影響,少吃少喝少休息,甚至徹夜不眠,精進辦道。這樣參禪功夫才能連續起來,進展才快,有朝一日才能明心開悟。如今的人都愛惜自己的身體,捨不得讓身體受苦,那就只有讓心受苦了,而且是生生世世受苦,苦不堪言。

六、根器不同的人修行進程是不同的

甲:末法年代,有成果的人,都是乘願再來的。沒有成果的人,只能打好修行基礎,建立良好正確的修行習慣,從長計議。

乙:再來菩薩也得有個幾年的修行時間,才能再次出成果。不是再來菩薩需要花費的時間更長,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不是短短時間就能出成就的。每個人只能跟自己比,能比自己的現在和過去有一個比較大的進步,修行就是有成效的。不能一口吃個胖子,中間過度階段,需要圓滿種種見道的因緣條件,這是非常不容易的。當然意識見道就非常簡單容易了,不需要中間過程,不需要圓滿見道條件,只要腦子好使就行了。

七、借助假相修行才能有所成就

有人說,既然世間一切法都是幻化的假相,都是無生的,那我們就沒必要再去努力做什麽了,做什麽也沒有意義。這樣說對不對?這樣說當然不對,在假相上努力修行,正是爲了証得世間法都是無生的,証得了以後才沒有世間法的束縛,才能得解脫,只有借助假相修行才能成就,沒有成就之前就需要非常努力的在假相上修行。在學佛路上所做的一切善行,都是爲了証道,爲了証得無生,爲了証得無相和實相,証得之後才真正知道了無生,才能解脫成佛。

有爲是爲了無爲,所以在有能力無爲之前,有意義的有爲該做的都要努力去做,做什麽都是爲自己而做,都是自己得利益,是自己收獲無爲的果實。表面上好像是自己利益了別人,別人得到自己的幫助,是自己護持了三寶,利益了三寶和衆生,實際上還是自己得到了最大的利益。如果三寶不得利,衆生不得利,那麽自己所做一切都沒有利益,都是無用功。所謂的利益,是在利益了三寶和衆生的基礎上才能出現的,他人沒有得到利益,自己就不會得福得功德得智慧。

比如說布施衆生得千倍以上回報,如果對方不接受,一倍的回報也沒有,對方沒有受益,什麽回報也沒有。就像布施虛空一萬元錢,虛空無受無益,等於自己丟失了一萬元錢一樣,丟錢有什麽回報,自己一分錢的回報都沒有,何況千倍萬倍的;就像布施大海一萬元錢一樣,大海無受無益,還會毁壞一萬元錢,那麽自己等於白白糟蹋了一萬元錢,故意毁壞印刷的紙幣還有罪;就像布施大火一萬元錢,大火燒毁,布施不但無益還有罪。

有一些人對於自己的布施念念不忘,總覺得自己有恩於人,可實際上正是對方有恩於自己,若不是他人願意接受自己的惠施,自己憑什麽得到千倍萬倍的回報?憑什麽一點點的累積那麽多見道的福德資糧?佛陀爲了讓衆生多積累福德,臨涅槃時特意讓幾個阿羅漢弟子留形住世,接受衆生供養,給衆生提供培植大福德的機會。那些阿羅漢其實不願意受人供養,一是嫌麻煩,二是消耗自己的福德。可是自己作爲佛陀的弟子,一是要尊重佛陀的安排,二是要利益衆生。所以他們才不入無餘涅槃而住世。

有的人做法布施,發個帖子接引有緣人進入正槼修學,覺得好像是給師父做事一樣,好像是其他人得利益了,自己付出點時間和精力,感覺吃虧了。不懂得自己法布施的結果是什麽,有多殊勝,最後會得到多大的利益也許都數不清,算不過來。正因爲自己做的這些功德和福德,讓自己在今世後世修學過程中,快速成就佛道,免遭無量劫的生死輪回苦。這個果報虛空一樣多的財寶都換不來,所得果報不能盡說,而得到自己法布施利益的人,遠遠不如自己有福德功德和智慧。三寶和衆生得到自己布施的利益越大,自己的福德功德就越大,將來智慧就最高。只要目光不短淺,應該作以如實的觀察,考慮自己的未來和最大利益。

菩薩的福德大於阿羅漢萬倍億倍無量倍,因爲菩薩生生世世與衆生在一起,舉手投足之間就可以利益衆生,同時就獲得了千萬倍億倍無量倍的福德和功德,所以菩薩是大富長者,其富貴世間所有人不能比。福德和智慧圓滿具足時時候,就會八相成道成爲天人師佛世尊。

八、現代與古代學佛人的區別

現代人的特征,所處環境複襍,六塵境界太吸引人,學法容易,知識豐富,意識非常聰明,極其聰明,禪定卻不好修,不能修道和得道,所以只能稱作是學佛人,很少有修道人。古代人所處環境單一,得法不易,知識少,理論少,心地單純,禪定容易修,所以修道人多,得道人也多。豐富的知識,最終成爲了修道的遮障,變成了所知障,理論充足了,道卻不出現,死於理論之下,猶如臨海而渴死。

古人問:你們現代人都是怎麽死的?現代人回答:被理論壓死的,被知識毒死的,聰明過頭死的。還有一種死,是研究死的。

九、基礎打牢才能實証

每個人學法在把修行所需要的理論知識掌握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要在理論上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了,因爲理論不管學多少,最終仍然是理論,不能變成自己最真實的智慧,以觝禦生死得解脫。只有實証了佛法才能生起大智慧,才能得解脫。而要實証,就必須從基礎的四聖諦法一點點起修,一點點實証,不能跳躍式的修行。

我們現在就應該從基礎抓起,基礎很重要,一定要把基礎打好。因爲基礎打不好,學再深的法也學不究竟,只能形成一種知見,頂多達到理解的程度,不能實際証得。如果所學的理論証不得,就不會生出真實的智慧,只有親自証悟的智慧,才能引領我們走出生死泥潭。

所以我們現在要從四念處觀起修,先証得小乘的解脫,然後再用這種方法潛心於大乘的參禪,就可以証悟如來藏。之後觀察如來藏的功能作用,再獲得別相智,智慧再增長,過牢關以後再參究唯識,熏習如來藏種子的功能作用,具有一分唯識種智道種智,那個智慧就相當了不得了。但這麽大的智慧,不是一生幾生就能獲得的,是生生世世甚至是無量劫的善根福德的積累所成就的,是在最初的佛法基礎非常牢固的基礎上,一步步實証過來的。

十、放逸不精進道業就不增進

如果在修行中放逸了自己,就會在日常瑣碎中迷失了自己,以至於道業無法進前,也許不小心還會倒退。能常常把握自己,反觀自己,反省自己,反思自己,心無縫隙,煩惱就鑽不進去,禪定智慧就會漸漸出生。道業沒有往前進,肯定有問題。問題一直擺在那裡,自己卻發現不了,說明了什麽?發現了問題,卻不想解決,說明了什麽?想解決卻解決不了,說明了什麽?世事最容易讓人沉淪,想擺脫卻是最困難的。心力不足,是缺少什麽呢?

十一、如何最快的獲得世間法的圓滿具足

每個人幾乎都追求世間法,希望自己在世間裡最殊勝最美好,最有才干,最富貴,最有智慧,最有德行,最有修養,最受人尊重,一切都最圓滿,包括家親眷屬,那怎樣做才能達到這個目標,並且最快速的達到呢?那就是來修行,一心一意認認真真的修行,盡量捨棄自我的修行。只有修行一條途徑,能夠快速而圓滿的滿足自己的心願,沒有其它途徑,其它途徑都不能去除貪嗔癡,人的德行修養和世間法都不能得到圓滿。只有修行修好了,人的福德智慧才華財富親眷等等都會具足而圓滿美好,包括審美力、語言文字口才、辯才無礙,種種修養都會得到提升。

佛陀是三界至尊,圓滿具足一切法,包括世間法,在世間法裡不管什麽都是最,都是頂尖,無人過彼。菩薩與佛比不是最,但是與所有一切世間人比,卻都是最,都超過於世間人,世間人所希冀和仰慕的,菩薩都具備具足,就看菩薩示現不示現用不用的問題了。我們應該像諸佛菩薩看齊,一定要把心盡量都用在修道上,不要再往世俗法用心了,得不償失。修行功夫上去了,心會非常細致入微,感覺很靈敏聰慧,做什麽都會有靈感,人有靈氣,修道是獲得殊勝世間法的最大最快捷徑。

十二、聞法之後實修才是王道

廣學多聞,叫作數他人寶,自己沒有半錢分,見識了他人寶之後,要想辦法得自己的寶,數自己的寶該是什麽心境?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不管見到深淵裡有多少條魚,都不是自己的,聰明的人應該回過頭來結網,用網去撲捉魚,你才能享用得到。可這個世間裡的人,聰明智慧的人好像不多,只管訢賞他人寶,卻不想擁有自己的寶,挨餓也不管。有些人天天津津樂道於聞法,從來不肯用功獲得法,看完別人的,應該回頭搞自己的,自己擁有該有多實誠?自己有才叫有,別人有怎麽能算在你頭上?

古人說學而不思則罔,我們應該說學而不修則罔。因爲很多人也思,思的很浮淺,沒有禪定,思惟只在法的表面,深入不下去,僅知道個皮毛,就說自己証了証了,浮淺和自傲得可憐。那點思根本不能叫作修,修是修理,修理自己的身心,身心經過修理之後,要有相應程度的改變,才叫作修。如果人還是原來的人,心還是原來的心,該怎樣煩惱還是怎樣的煩惱,怎麽也稱不上修,何況還想有修後的果,那是不可能的,自封的果,容易化掉腐爛。

十三、斷除受覺不是修行的首要目標

有些人總以爲斷除了受覺,沒有覺受了才是証道的依據和標志,其實降伏和斷除受覺主要依靠甚深禪定,不管是否証道,只要有很深的禪定就能斷除受覺,有四禪八定的外道都可以做得到。有初禪定都斷不了受覺,初禪定裡的受覺只是樂受,感覺很舒服而已,但還屬於覺受的範疇。斷除一切受覺需要修到受隂盡的時候,四禪以上的定才能把色隂斷盡,之後才能斷除受隂,証得受隂盡,再之後才能斷除想隂、行隂。

得解脫是心解脫,不必斷除受覺,只要不執著覺受就可以解脫,斷除覺受不是我們修行的首要目標,首要目標是斷除無始劫以來的錯見和邪見,也就是把五隂當作我的我見,我見斷除,不被我見束縛,就能初步得解脫,以後的修行就走上正軌了。

十四、大乘學人的誤區

有一些修大乘法的人不注重基礎修行,不注重基礎的阿含經解脫道,把大乘與小乘截然的割裂開,認爲此是此,彼是彼,互相聯繫不大,以至於割裂佛法的現象很嚴重。就像學中學課程的人自視清高,不屑於小學的課程,不知道小學的課程不學完就不能畢業升入中學修習,沒有小學的基礎,中學的課程就跟不上學不好,中學也不能畢業。

學大乘的這些人藐視三十七道品八正道等等實修之法,把這些法都當作小乘人修的小乘法,認爲可有可無,所以直接越過去而去修如來藏法,因爲沒有戒定,學了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長時間,身心都沒有一點轉變,沒有真實的受益,卻像佛油子似的侃侃而談,學問之高都可以考個狀元了。然而所學得的理論,猶如空中樓閣,理在高空,人在地下匍匐,二者不搭界,這樣的話如何能順理成道?好高騖遠的結果是哪個法都修不成,徒浪費時間,命終因其無修無証,隨業風飄流,不能自主。

我們都應該靜下心來理智的思考一下,大乘學人不應該具足七覺支嗎?沒有擇法覺支猶如盲人摸象,沒有喜覺支,說明所學沒有入心,不入心心就不生喜,心無喜,身就不輕安,身不輕安,心就不定,心不定就不空,何來的智慧可談?大乘學人不應該修四正勤嗎?惡不斷,善不增,心不轉變,仍然是一個具縛的業障凡夫,一品煩惱沒有斷,如何能進趣初果向甚至初果?沒有初果,如何大乘明心?

大乘學人不修八正道嗎?沒有正見,修什麽道?不能正思維何以參禪?沒有正語,何以守心守五戒?沒有正精進,就會背道而馳;沒有正念,何以正心?心不正,如何入道?沒有正定何以有正慧?只有身心皆正,才能入於正道,所以說不修行三十七道品的人,修行還沒有入門,大小乘人都不算,如今世間能遇到一個修道人很難很難,人心都很浮躁,喜歡走捷徑,追求短期效益,衆生前世根基淺,福德欠缺所致,再加傳法者的煽動,就造成了這樣的侷面,如果不改良,佛教無人才可出。

十五、修行的誤區  

學佛修行當中,不知不覺就會陷入誤區,有些人會陷入的誤區,認爲既然都是空的虛幻的,有什麽都無所謂,受既然是空的,那受就受吧,苦既然是空的,那苦就苦吧,煩惱既然是空的,那煩惱就煩惱吧,生死既然是空的,生死就生死吧,輪回既然是空的,輪回就輪回吧。

而有些人就會進入另一個誤區裡,認爲既然修福這件事是空的,那我還修福還布施干什麽?既然禪定是空的,那我還修禪定干什麽?既然菩薩道是空的,那我還修六度干什麽?既然成佛是空的,那我追求成佛干什麽?反正都是空的,修不修都一個樣。有些人學了如來藏法,就進入另一個誤區,認爲如來藏從來都不持戒,那我持戒干什麽?如來藏從來都不修禪定,那我修禪定干什麽?如來藏從來都不修福,那我修福干什麽?如來藏從來不輪回,我還怕輪回干什麽?如來藏本來就是佛,那我還要成佛干什麽?

這些人卻從來都不說,如來藏從來都不貪欲,我還貪欲干什麽?如來藏從來都不煩惱,我還煩惱干什麽?如來藏從來不殺盜婬妄酒,那我還殺盜婬妄酒干什麽?如來藏從來沒有無明,我爲什麽還要有無明?既然認爲空了,那就空掉一切法,一個月少給半個月工資,就不要去計較了。爲什麽要有選擇性的空?空掉責任,而不空利益和貪欲,這是什麽空?

十六、一切法都不歸我所有

世間一切法可以爲我所用,卻沒有一樣屬於我所有,因爲我不是這一切法的主人,一切法不是我生出來、變化出來的,我也主宰不了一切法,所有權不在我這裡,我只有使用權。所以對於世間一切法就應該抱著隨緣的態度,能用則暫時用一用,不能用就不要強求,反正我一無所有,永遠都是一無所有,有用的就行了,何必苦苦去追求不屬於自己的法。只有不求時,只有心空時,大福德才現前,殊勝的世俗才源源不斷而來,但也只爲我所用,也不歸我所有。

十七、如何走向解脫

認一切法爲真爲有,即被一切法綁縛,遂有生死,不得解脫。所以應當時時處處觀察一切法的生滅變異的無常性和空性,法觀察得越深細,越會覺得法的現起與滅去,無來無去,無所從來也無所去,無主宰,空,這樣解脫智慧就會越來越深,但也沒有解脫者。一邊造作世間出世間有爲法,一邊感受有爲法的空和無爲,心不廢有也不著空,既空既有,不空不有,非有非不有,非空非不空,不落斷常與一異中,輾轉成就佛道。只有心空法空,才能漸漸跳出世間煩惱深淵。心空的同時也不廢有,才能逐漸趣向佛法大道,走向解脫的終點。

只要心與空相應,就已經在解脫的路上了,心越能把法看空,離終點越近,空的法越多越解脫,空的程度越深越解脫,究竟空、徹底空、全部空,就到終點了,究竟涅槃。我空法空,早晚都得空,寧願早空早成就,不要執有取諸法,不要姑息自己。煩惱早晚都要丟掉,早丟早解脫,晚丟多受苦。

十八、什麽樣的人才是合格的佛弟子

在學校裡,一個合格的學生,一定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在佛教裡,一個佛陀的好弟子應該是戒定慧全面發展六度具足的佛弟子,是才能與心性完美結合的修行人。德才兼備的人是非常難得的人才,非常稀少,如果只有某種能力,而心性不善不調柔,這樣的人是不能重用的,如果心性良善,能力不足,還可以勉強用,可以培養,如果能力和心性都不行,堅決不能用。

心性體現在無我上,沒有斷我見之前,有的人我性重,有的人我性輕,我性輕微的人當然比我性重的人容易斷我見,容易証果。總想駕馭他人的人,就是我性重的人,不願意被人管理的人不願意服從領導的人,也是我性重的人,心性不調和,都是我心在作祟。我性輕微的人,比較隨意,比較隨和,對於一些人事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太在意自己的位置和權勢。一個團體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我性重的這些人,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這個團體就會亂成一片。

一個佛教團體,一定有護法神在護持著,每個人的心性護法神都了如指掌,這個人是什麽心性,有什麽目的,能起到什麽作用,護法神都清楚。所以一個人應該在團體裡擔當什麽角色,護法神會管理,有的人私心重,對團體會起到破壞作用,護法神會想辦法弄走和隔離。

十九、覺醒之後天下無事

曾經臨在天亮之前做個夢,夢裡弄丟了兩個很重要的包裹,周圍都是混亂的陌生人,就覺得這兩個包裹很難找回來了,這時候心裡還沒有慌亂,反而很鎮靜很清醒很理智,好像知道自己在做夢,就決定快速醒過來,於是心裡一使勁,就把眼睛睜開醒過來了,心裡清明得很,很安詳的躺了一陣,回想剛才的夢境,就知道夢裡丟失了包裹,根本沒有這回事,我並沒有丟失什麽。這個夢很清晰,至今記憶猶新。每個人的夢中盡管什麽事都能發生,一旦醒過來,就什麽事也沒有了,可見清醒沒有夢時内心確實舒坦,無掛礙無負擔。

這樣的夢很短,容易醒,可是生死大夢卻很長很長,不容易醒,人們在夢裡往往都在迷茫著、貪嗔癡著,業行不斷,都以爲一切人事物理都是真實的,悟道覺醒以後才發現,原來都是夢,實際上什麽事也沒有,能醒過來真好。可是要如何盡快覺醒呢?需要在夢裡心地清明,知道是夢,不留戀夢境,有覺醒的發心,有定力,有智慧,有善根,有福德。盡管在夢裡暫時還出不來,但一定要多行善業和清淨業,不要造惡業,因爲惡業對心地遮障很重,使心混沌,辨別不了目前是夢境,就不會發心出離幻夢。

在生死大夢中,一切法都是幻化出來的,看似真,實質卻是假,心不清明的時候,以假爲真,造作種種業行,尤其是惡業行多,導致流連於夢境中醒不過來。對於夢裡的人絕對是有必要做一些善行清淨行,尤其是清淨行,能使心清明,看透夢境的本質,不迷執,出離的願力強,定力足,智慧深,就會迅速覺醒,活在太平盛世中,清心寡欲,雲淡風輕,無所事事,一片閑。所以不要無事找事,身心時刻不得閑,貪嗔癡煩惱惡業重重。世間沒有什麽事可執的,沒有什麽事放不開的,沒有什麽事可掛礙的,心裡的事都是夢中事,執也沒用,財色名食睡一樣抓不到手,世間不過一場夢,很多人爲了名利忙得不亦樂乎,確實很不值。

二十、背誦楞嚴咒的益處

修行越到關鍵之處,越有魔來干擾,越殊勝之處,越有魔來干擾,修行層次越高,干擾越大,修行無關痛癢的反倒沒有魔來干擾。所以修習越關鍵的法,修習越深的法,越要小心謹慎。尤其是有人喜歡神通,魔就會給你神通,然後被魔控制,不脫魔掌。楞嚴咒就是護身符,一定要常常唸誦,最好能隨時背誦,魔就拿你沒辦法。學佛人如果都能唸誦背誦楞嚴咒,魔王就會退出娑婆世界,佛法就會延續下去,楞嚴經不滅。

楞嚴咒有加持力,咒中都是諸佛菩薩辟支佛阿羅漢護法神的名字,等於念佛一樣,或者比單純的念佛效力還要大,因爲有護法神具體護持和執行。具體表現在加持念咒者戒定慧的修行,和遮擋一部分業障,消除一部分業障,大的不可觝抗的業障不容易著身,使得修行順利,在不知不覺之間戒律清淨了,禪定提升了,智慧增長了,心清淨了。念咒越專注效力越大,心越誠效力越大。如果不能專注,在行走坐臥做事情中念咒,心有些分神了,不能專一其心,但只要心誠,加持力仍然很大。即使是散心念咒,也有加持力,只要心裡口裡念咒了,都能得到護持。

如果修行不順利,心散亂不能集中,應該有計劃的每天行走坐臥背誦楞嚴咒。每個人學佛的最初,都應該唸誦一定數量的楞嚴咒,直到修行如順水推舟一樣,才可以停止。這是在依靠諸佛菩薩四聖和護法神的加持力的作用,然後才會生起自己的心力,自力他力相結合,修行才能走上正軌。加持力能促使自己的心性改變,心性改變了,性障就消除。還有過去業行種子的障礙,大的業障由護法神遮止,小的業障自己受點業報無所謂,也是應該受,躲不過去的。大的業障在將來能承受的時候再受,那時就覺得也無所謂了,或者大的業障將來變得不太大了。心越空,對於業報越有承受力,會坦然接受,承擔責任,償還業債那是理所當然的。

二十一、如何能快速背會楞嚴咒

楞嚴咒的加持作用非常大,能增加福德,戒律圓滿守持不犯,心念專一無襍念,精進於佛法的修行,讓道心堅固,有擇法眼,遠離魔擾,具體看楞嚴經第七卷世尊對持楞嚴咒的種種益處。因此學佛人在最初學佛的時候,能夠每天都誦持背誦楞嚴咒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佛菩薩和護法神的加持下,能省去很多干擾和違緣,轉世俗心爲修道心,修行進步很快。

如何能快速背會楞嚴咒呢?這就在於記憶力如何了,如果在讀誦楞嚴咒的時候,能夠專心一意,心無襍念,全部注意力都在楞嚴咒上,在讀熟楞嚴咒的時候就差不多會背誦了。如果在讀咒的時候,念頭多,心念不能專一,注意力就會分散,咒語就記不住了,讀多久都很難背誦下來。爲了不摻襍襍念,可選擇快速朗讀或讀誦,一氣呵成。但是這有個弊病,就是容易傷氣,短時間可以不受影響,長時間就會有影響。如果真能專注讀誦,短時間内是可以背誦下來的。爲了集中注意力,可以選擇敲木魚作爲輔助方法,沒有木魚的可以用手敲桌子,鼓點要勻,要有韻律,把興趣引發出來了,注意力就會集中,喜歡讀誦,就會很快達到背誦的程度。

二十二、學佛之人如何回向

如果是每天都能堅持回向,那就這樣回向:以我今天修學佛法所得的善根福德,全部回向給我生生世世的父母師長,歷劫以來被我故殺、誤殺、錯殺、傷害、吃掉和結怨的所有衆生,回向給父(姓)氏門中的歷代宗親眷屬,回向給母(姓)氏門中的歷代宗親眷屬,希望他們能夠消除宿世的業障,善根福德智慧都得增長,早具佛緣,早遇佛法,在諸佛菩薩的加持下,早日脫離惡道,往生善道,或者回到人間,跟我一起修學大乘佛法。希望他們早日進入佛門修行,早証菩提,離苦得樂,得大解脫。

如果不能堅持每天回向的話,最起碼要一個星期回向一次,一個月回向一次的話時間有點長,那就要把一個月中所有修行的功德都回過去。如果是總回向,就把今生今世學佛所修行的或所做的功德福德全部都回過去,還有前世修學佛法所積累的福德也都作以回向。如果是給特定的人回向,就要加上這個人的名字,回向給這個人,已經過世的人要回向他早日脫離三惡道,生到善道中,並且有緣遇到佛法,精進學佛修行,給還在世的人回向,希望他善根福德智慧增長,要根據對方正當無害的需求而回向。

二十三、如何給衆生施食

過年過節的時候可以給自己過世的怨親債主和家親眷屬施食,也讓他們過個歡喜年,也免得他們眼紅害你生病,在平時的時候也可以定期施食。吃完飯後,碗底剩的飯粒有七粒米就夠了,再加點兒菜湯菜葉就可以施食,施食唸誦的咒語,早晚課本上都有。

施食時,用米飯和饅頭碎渣都行,有一小捏兒就夠,然後全靠觀想力,觀想得好,咒語的加持力強,飲食變得就非常多,越多受益的衆生越多,結的善緣越大,以後的福德就越大。小手指頭大小的米飯加點菜湯也行,或七粒米也夠,就這麽多東西,剩下都靠觀想。

捏好的飯渣兒放在屋外的平台上,在陽台上也可以,然後口念咒,鬼神們就會來受食了,咒語如下:汝等鬼神衆,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一遍),唵,穆力陵,娑訶(七遍)。邊念邊觀想,觀想所施的飲食具足色香味,遍娑婆世界、遍所有的大山、遍山腳下、遍河邊、遍四大海邊,以及須彌山下所有的地方,能觀想到的地方越大越好,飲食能變得越多越好,這樣救助的衆生就越多。念完七遍咒以後三彈指,施食完畢。

還可以給衆生施飯水,飯後刷碗的第一遍水,飯水菜水混合,也可以施給鬼神,念咒七遍,加觀想,所有鬼神就能吃飽喝飽了。把洗碗水潑灑在一個平台上,只要不是桃樹和石榴樹周圍就行,咒語如下:以此洗碗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皆獲飽滿。然後觀想洗碗水像天上的甘露水一樣遍滿娑婆世界高山大海邊,所有的空地上,一邊念七遍咒:唵,摩休拉悉娑訶,再一邊潑洗碗水,分七遍潑出去。

身體太弱的人,容易遭鬼欺負,如果觀想不好的話,鬼神吃不到會起嗔恨心報複,讓你身體難受兩天,如果害怕就不要施食,練習一段時間,觀想力強了,再施食也可以。

我們無始劫又無始劫來的父母、家親眷屬不可以數量計的多,他們絕大多數都在三惡道裡,主要是在鬼道裡,都在受苦,沒有飲食沒有衣用,我們每天吃的這麽好卻還浪費,節省下來手指頭那麽點的飲食就夠他們飽腹了。爲了那些受苦的廣大衆生,把每天浪費的飲食布施出去,既利己也利衆生,也是對過去世父母師長的孝敬和回報。

我們自己學佛解脫有了希望,可還有那麽多受苦受難的衆生,尤其和自己有緣的那些衆生,無始劫以來的父母,還有被自己所傷害的那些衆生太苦了,我們應該經常給他們回向,盡量多念點經咒多修善回向他們,自己所做的每一點善事都要想著回向他們,等他們福德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有機緣脫離三惡道苦海,得個人身就有機緣遇到佛法,修學方法,逐漸走出輪回,這樣也等於救度了衆生。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