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心所法—實修的指歸(第二版)
第二章 五遍行心所法
第一節 總說五遍行心所法
一、心所法就是心王的運行行相
五遍行心所法不僅是起心動念時運行的,而且是分秒刹那分別都與八個識共同運行,伴隨著八個識從未離須臾,只要有八個識的出現,就有五遍行心所法的陪伴運行。《瑜伽師地論》第一卷裡講,五遍行心所法是心王的助伴,心王只要運行,就以五遍行心所法爲助伴,沒有五遍行心所法,心王無法運行。
作意心所法的運行,比如識種子要出生之前,必須要有一個出生的方位,要確定它出生在何處,例如出生在眼前的花色上,意根需要了別花色,確定了這個法的處所後,識種子就奔勝義根那個花的色塵處生出來;或者奔向某個聲音的處所,在勝義根聲塵出現的處所出生;或者是在其它意根想要了別的六塵處出生。所以識種子出生之前有個作意,作意就是有出生的方向,出生的位置,在識種子沒有出生之前作意心所法就開始運行,出生以後仍然要不斷地運行。心所法和心王的運行行相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心所法就是心王的運行行相,表面上體現的都是心所法的運行行相,其中卻隱藏著心王識種子流注的運行行相,二者雖然是一致的,卻各有各的運行行相。
五遍行心所法最後一個思心所,思心所的最後功能作用就是造作,思心所造作完了,就等於心王造作完了,識心就滅去或者轉移處所,那麽在此法處的心所法也就消失了。從這個原理上說,心王和心所的運行行相是一致的,它們的運行是扭在一起的,行相體現在心所法運行的行相上,隱藏著識種子流注的運行行相,它們是不可分開的。
二、心所法就是心王的心行
識種子流出來就形成心王本體,心王本體是清淨的,因爲識種子是清淨的。識種子沒有染污性,也沒有善與惡性,但與心所法和合在一起,以心所法的形式運行後,就有了善與惡、不善不惡的心行出現。所以八識心王的心行和心所法其實就是一個,心所法就是心王的心行,八識心王運行起來,是以心所法的形式運行,尤其是以五遍行心所法的形式運行。
三、識別了心所法就識別了識心
五遍行心所法,能普遍伴隨著識心運行,遍於識心所在的一切蘊、一切處、一切界、一切地(三界九地、及第八識的涅槃中),遍於識心存在的一切時,遍於識心運行的一切法。
觸心所法,能讓識心與相應的法接觸聯繫;作意心所法,能讓識心關注所緣的法;受心所法,能讓識心領受所緣的法,並且生起感受;想心所法,能讓識心了別所緣法的相貌,並且出生取著性;思心所法,能讓識心生起抉擇和行爲造作。
八個識識心都有這五種功能作用,識心的作用必以這五種形式表現出來,當然還以其他心所法的形式表現出來。識心本身無形無相,不可見,但是這五個功能作用和其他心所法的作用卻能被意識所觀察和識別出來,意識識別這些功能作用,就識別出了識心,証得了識心。
四、五遍行心所法的運行過程 (一)
六根觸六塵,生六識,六根和六塵合起來是十二入。六根指勝義根,在後腦裡的五個勝義根,再加上意根,就是六根,也叫作内六入。六塵是内五塵,再加上一個法處所攝色,就是内六塵,也叫作外六入,内六入與外六入合起來叫作十二入。其中根與塵總是在一起相觸,内六塵出生在後腦勝義根裡,與六根相觸。根塵在一起才能相觸,觸之後,意根作意抉擇,第八識才能産生六識。
根塵在在哪裡相觸呢?在後腦部位五個勝義根處,五塵連帶著法塵就要在後腦勝義根處顯現,内五塵在後腦勝義根處産生出來,所以根塵相觸了。根塵接觸以後,意根作意決定了別,第八識就産生五識,同時依五塵而有的法塵也在後腦勝義根處,與意根相觸,第八識同時也會把意識産生出來,與五識同時分別六塵,這叫作五俱意識。
六根觸六塵,六識被生出來以後,三者再和合相觸,六識依著六根再觸六塵,就能了別六塵。六識了別的時候,根和塵要一直相觸,如果根和塵脫離開,六識就滅去。六識觸了六塵以後,就有了領納性,領受、接受了六塵,受心所出現了。接受了六塵以後,六識就了別了六塵,執取了六塵,想心所就出來了。
了別六塵以後,六識就開始思量,思量不清楚,再重新作意,對六塵再生起作意。作意以後,又了別,又感受,這時候的感受,就有了苦樂憂喜捨的受覺出來了。一開始的受是領納、接受,接受了以後,就相當於把六塵取過來,然後才知道是什麽六塵,這個接受代表取過來。再以後的受,就有情緒的色彩出來了,苦樂憂喜捨的感受就會生出來。
感受出來以後,如果感受不清楚,再取相了別,想心所還會生出來,想心所生出來以後了別,又開始思量。思量不清楚,重新再接觸,觸了以後,再了別,或者再去想,或者再接著感受,這樣了別、感受以後再思量,直到最後,把這件事情思量清楚,了別明白了,六識就生起了決定心,意根了知六識的決定心,再生起自己最終的決定心,就要開始造作了,這就是思心所。
六識了別的内容也要傳遞給意根,意根同時也會對六識了別的内容和心行,運用五遍行心所法,出生一系列的心理活動。最後意根生起一個決定心,決定要如何如何造作的時候,第八識了別到,就根據意根的思量決定,和祂作意的法,配合著運行。因爲第八識要知道意根作意於什麽,作意哪一方面的塵境,知道以後,第八識才能在那一塵境上,現起六識。六識現起來以後,就開始造作身口意行了。
如果意根還思量不明白,那意根就會再接著觸,接著作意,接著受,接著了別,最後再思量,再作決定。沒作決定之前,五遍行心所一直在來來回回的運行著,祂的順序可能不是按照作意、觸、受、想、思的順序,也可能顛倒。有可能觸在前,了別在後,也可能觸在前,受在後,了別在受的後面。也許了別了以後,再有受,受和了別不清楚,就再接著思量。思量不明白,再接著觸,再接著感受,再接著了別。
這樣哪個心所在前,那就不一定了,這裡的順序就要打亂。一開始是作意,作意肯定在種子位,在種子位時,對應著那個法塵生起作意,然後識種子生出來,就在那法塵之處,意根就接觸法塵,作意那個法塵,種子就生到那個法塵上去,形成識心。和那個法塵相觸,是先作意,後生種子,種子出來以後形成識心了,才能觸法塵。
觸了以後就領納,領納以後就取相了別,了別之後就思量。思量不明白再接著觸,觸之後就有領受感受,或者這時候再去作意,然後再有了別性。再有觸,再有了別性,這裡後邊的心所的順序就會打亂,一開始的順序就按照作意、觸、受、想、思那個順序,五遍行心所法運行就是這樣的。
五、五遍行心所法的運行過程(二)
五遍行心所法最初是按照作意、觸、受、想的順序運行,後來就不一定了,運行的次序就會顛倒。思心所不一定是什麽時候出現,意根不一定在什麽時候作抉擇,也許在中間出現過很多次思擇,一開始是一個小的決定,對某個環節的部分抉擇,運行到最後才是一個總的最終的抉擇,中間的抉擇不是究竟的,但是對最終決定也起到了相應的作用。比如說吃完這口飯,下一口飯還吃不吃,以及吃什麽吃多少,思心所要有個抉擇,整頓飯都吃完了,思心所還要作一個總的決定說吃完了不再吃了,於是五隂身就會放下碗筷。有時候自己不想再吃,旁邊有人勸再吃一些,思心所這時候可能拿不定主意,於是思心所就會權衡利弊得失,再快速的對自己所吃的飲食以及胃部的感覺作意觸受想,最後思擇說不能再吃了,這頓飯就結束了。
作意是識心活動的開始,是一切法生住異滅的開耑,不作意就不能接觸法,不接觸就不能接納和感受,不接納就不能了知,不知就不會思量和抉擇,不抉擇就沒有身口意的造作。所以作意很重要,思更重要,思的作用最大,思的過程可能最長。但是在受想思的時候,一定有觸,不觸就沒有受想思,所以觸也很重要。受想是思的前提和基礎,無受無想,也就沒有後續的身口意的造作,識心就寂靜、清淨了。所以大修行人只對法有輕微短暫的作意,觸了之後,不生起覺受,不想了知,就沒有下一步的行爲造作,既無心也無事。
在運行一個法的時候,作意一直存在,當仔細去想的時候,六塵就轉變爲單獨的法塵了,法的重點的轉移,說明有另一個新的作意出現了。在剛開始從作意到想的過程,作意、觸、受、想、思運行的可能特別短暫、特別快速,刹那間就到了思,由於了知的不清楚,思量就不明白,就要重新作意觸受想,這個過程反反複複,相續不斷。要把這個過程觀察得細致是很難的,即使是粗略的觀察也是相當的困難。但可以通過觀察自己和其他人的身行、語行、思想、觀念,也能對照著觀察出一部分。
六、意根五遍行心所法的運行過程(三)
意根對什麽法作意是由什麽決定的,這個問題瑜伽師地論裡談到過,是由意根的念和欲、習氣、習慣、想法、興趣、愛好、打算、願望、要求等等,來引起意根本身識種子的作意。六個識的作意都由意根引起和決定,意根想在哪個法上起作用造作,六識的種子在如來藏中就有一個出生的方向,有意要生到那個法處,這就是作意,之後識種子一定在那個法上出生。
意根作意後,不管哪個識都要與相應的法相觸,因爲識種子出生在哪個法上,就會觸哪個法,觸了以後就會領納接受下來。比如手觸到球以後就接受這個球,領納這個球,然後才能有感覺,也就是受,之後是知。比如眼根觸色塵,先把色塵接受過來以後,才知色塵,再執取這個色塵,生起想法、打算、計劃、籌謀等等,執取色塵後才有了感受,那受又在想後面生起,有了感受之後再繼續思量,接著細微了別作決定作主宰,想要如何處理。
處理前意根必須將此法執取完畢,執取之前必須了別清楚,必須對這個法先有受,受了之後就會升起一個抉擇。這個抉擇就是思心所的作用,這個抉擇不一定是最終的抉擇,也許是一個不成熟的暫時的抉擇,待後邊再細了別之後,覺得有把握都了別清楚了,就會作最終的抉擇,那麽七識在這個法上的運作就結束。
在這個法上的運作沒有徹底完成之前,意根的思心所會相續不斷地運作,直至這個法全部都了別結束,五遍行心所法也就都運行完了,便會進入下一個法的運行中運行新的内容。如果這個法沒有結束,那麽觸、作意、受、想、思仍會相續運行不斷,來回反餽,不斷修正。就像我們看一件東西,剛剛看時先接納過來,接受了以後想看清楚,就會去了別。剛開始有可能還看不清楚,那就不斷的觸,不斷的受,不斷的了知,了知之後再生起苦樂三種受,然後就會執取這個相,作出抉擇,六識就要造作業行了。
七、五遍行心所法運行的過程猶如臨摹繪畫
繪畫臨摹的時候,眼睛對著景物反反複複不斷地觀察了別,意識一邊觀察一邊不斷地記憶,臨摹時一邊繪畫一邊不斷地回憶,再去反複地重複這個過程,直至臨摹結束,作品完成。看一眼景物畫一點,琢磨一會,再畫一點,再琢磨一會,反反複複,直至畫完爲止,這幅畫就放在旁邊,不琢磨也不畫,也不作意了,就換下一個活動。
五遍行心所法的運行過程類似於臨摹,繪畫的過程和識心的運作原理類似,當識心在某一種法上運作,必須運作完了才把這個法放下不管。運作沒有完成時就會反複作意,反複接觸、接受、領納、了別、了知、感受、思量,不斷的分析思擇,反複運作執行,過程非常複襍。心所法運行順序並非是先受後想,運行時是不一定的,在於識心的認知智慧和程度。當運行完了才有更深的感受,感受後再了別,了別後再感受,直至意根覺得已經了別清楚,就會停止作意。如果意根過後什麽時候想到還需要了解什麽,就會再次的對法作意觸受想思,了解清楚想明白了,就停止在此法上的心所法運行,此法在識心中又消失了。
思量完了有時候會作出決定,有時候並不會作出決定,這是因爲意根覺得沒有了別太清楚也不徹底。只要意根不作出最後的抉擇,五遍行心所法就不結束,直到意根覺得滿意了,達到目的了,就不再思量,立刻作出決定要如何處理。
八、推敲中所蘊含的心所法
推敲一詞來源於唐朝詩人賈島作詩的典故,本是描述賈島在作詩時選詞擇句的思惟方式和用功狀態。詩人爲了尋找恰當的字詞,心裡不斷的搜索詞語,用以顯示該詩所要表達的意境,身手同時配合推敲。最開始由意識推敲尋伺,逐漸過渡到到意根的推敲尋伺,意根的推敲尋伺非常細密和隱蔽,以至於意識好像不動沒有思惟了,如同參禪一樣。
賈島在琢磨推敲詞句的時候,都有什麽心所法出現?有五遍行心所法、五別境心所法,也許還有善心所法和煩惱心所法。推敲時首先要針對推敲的法升起作意心所法,把心引到要推敲的法上;觸心所法出現,心觸要推敲的法;受心所法出現,接受領納推敲的法;想心所法生起,認識和取著所推敲的法;思心所法出現,不斷的思量這個法,直到最後搞通、確定,再接後續的行爲。在用手比劃推和敲動作的時候還有五識和五俱意識的五遍行心所法出現。
作意的時候心思比較集中,意識意根集中在所對應的法上,受心所法的出現可能會比其他時候少,腦海中在磐算著思考的問題。在推敲的過程中如果觸及到特別的意根敏感的畫面可能會有受心所法,這種受是心裡的觸動和感受,而不是因爲外界六塵變化引起的感受。受心所法最初是接受、接納、領受的意思,因爲如果不把問題領納接受下來,就不能接著想這個問題,也就不能思,不能有最後思的結果,不能有抉擇和往後的造作,更沒有智慧的生起。
在想和思的過程中,一直都有定心所法的伴隨。還有勝解心所法,勝解應該是正確的理解了法的大概意思,也就是明白了大概,針對思考的法能解出比較合理的答案、見解、觀念和結論。在推敲過程中,也有欲心所法、念心所法和定心所法的出現,欲心所法是想要推敲,敺動六七識去推敲,去選詞造句,勝解之後對詞義形成念心所,專注於推敲就是定心所的功德。
九、業行是如何出現的
五遍行心所法運作的過程就是造作業行的過程,如果善心所法加入其中,造作的就是善業;如果惡心所法加入其中,造作的就是惡業。作意和觸心所法本身是不善不惡的,如果加入善心和惡心,其作意和觸就是善意的和惡意的。受想思心所法本身也是不善不惡的,如果加入善惡心所法,其受想思心所法就含有善惡性了。如果五遍行心所法運行中有慧心所法參與其中,業行就是智慧性的,反之,就是愚癡性的業行;勝解心所法參與其中,此人聰明,善解人意,理解力強;定心所法生起時,受想都輕微,五遍行心所法運行的都緩慢而輕微,作意和觸都是被動的生起,受想思心所隨緣現起運作,任運而爲。
意根在一切法的運作過程中,起著推動的作用,是業行的主宰者,這從平時的身口意行當中可以觀察到。比如將手舉起,然後拿起筆,再把手按到紙上。這個過程如果細心觀察,就能明顯感覺到有一種心力在推動著,有時推動明顯,有時推動不明顯,有時很隨意,好像不推動,其實是慣性而爲。但是意根的運作再隨意和不用心,意識沒有智慧時也很難觀察到。
再比如我們非常熟練地騎自行車時,好像沒有用心騎,意識不用思惟和考慮如何騎車,但是意根卻刹那刹那都在指揮運作著,都在用心思,只是意識不知道而已;熟練騎自行車時,即使想摔倒,也不容易摔倒;不會騎車時,不想摔倒卻還是會摔倒。因爲熟練時意識不用思惟控制,意根已經掌握了,能夠自如的指揮控制;不熟練時,意根沒有學會,意識就要反複思惟熏染意根,直到意根完全掌握,能夠自由控制,意識就不用什麽心思了。
有些人總說自己做某件事時是無意的,可你意識再怎麽無意,意根卻是有意的,是意根在推動著做某件事,某件事才成就了,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熟悉的運作情況下,無意識和下意識的動作,皆是意根在運作指揮操控,而不是意識,意識只是單純的配合意根,沒有什麽思想、意見和看法。再有,意識無意時並不等於意根無意,意根無意時,心才是真正的無爲了。
十、意根五遍行心所法的推動作用
感覺一股模糊的力量迫使自己起心動念,然後就生出了妄念,這裡都有什麽奥秘?感覺是意識心的感覺,一股模糊的力量是意根的,祂在作意和攀緣法塵,生起思心所,第八識隨順意根的思心所出生意識,意識出現了別法塵後就有念頭出現。
意識的念頭是觸境界、知境界才有的,是對境界分別的結果,這個境界意根也緣,否則就不能生意識,這時意根與意識緣同樣的境界,意根不能具體分別,只能由意識分別,那麽意根對此境界就要作意觸受想思,並且有微弱的了別慧。其中作意容易懂,觸也容易懂,受是接納領納,也容易懂,想就是執取取相,也容易懂,最後一個思,有抉擇、決定造作的意思,還有思量權衡的意思,到底裡面具體是什麽心行,就比較難懂了,意根的思是最神秘的。
十一、意根了別時有五遍行和五別境心所法的參與
意根的別境慧並不會時時現前(佛和幾地菩薩的意根除外),個別時候才能現起,所以才叫作別境。而五遍行心所法卻是要時時現起,是意根的助伴,刹那刹那都在伴隨著意根運行。意根的運行也就是心所法的運行,找不到意根存在卻沒有五遍行心所法運行的時候。
執取是想心所的功能,其作用是了別相、取相,然後爲相安名,有了名字,名言就出現了,對於相和名就認可下來。意根取了相之後,才能思量決定要如何造作。當然五遍行心所法要反反複複的運行,最後才能作出一個總決定,之後才能採取行動。所以看一個人在猶豫不決時,就知道意識和意根在思量,在不斷的作意觸受想思,心所法輪流運行,五別境心所法也參與運行,非常複襍。所以說人的大腦,比電腦要複襍無數倍,電腦根本與人腦無法比較。所謂的大腦,主要還是指意根的功能作用,六識次之。
第二節 作意心所法
一、意根的作意心所法是如何引發出來的
問:凡夫的意根作意皆與貪嗔相應,無出其右,佛菩薩清淨的意根如何作意?意根沒有貪嗔沒有欲的動力如何作意?意根可能在捨受狀態下和無記狀態下作意嗎?
答:意根的作意除了由貪嗔等煩惱心所引發,還要由欲心所引發。欲有善欲和惡欲,還有不善不惡的欲,善欲就是大願力,惡欲就是貪嗔癡煩惱。意根的作意還有一部分是習慣性的作意,是意根的慣性作用使然。
瑜伽師地論中原文:雲何能生作意正起?由四因故﹕一由欲力。二由念力。三由境界力。四由數習力。雲何由欲力?謂若於是處心有愛著。心則於彼多作意生。雲何由念力?謂若於彼。已善取其相。已極作想。心則於彼多作意生。雲何由境界力?謂若彼境界或極廣大。或極可意正現在前。心則於彼多作意生。雲何由數習力?謂若於彼境界。已極串習。已極諳悉。心即於彼多作意生。若異此者。應於一所緣境。唯一作意。一切時生。
這是說作意心所法出生的緣:欲、念、境界、習性。意根之所以有攀緣,實際上就是有欲和念,彌勒菩薩已說得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欲和念,就不能作意。尤其是意根的欲和念,意根作意以後,才能出生六識,六識才能作意。意根憑什麽攀緣?就是有欲力和念力,如果沒有欲力和念力,祂就無心,不想攀緣任何境界,不會對法生起作意,後續的法就不會出現了。如果意根沒有欲心所,六識憑什麽出現欲心所,意根沒有欲,萬法何以能出現,佛的意根都有欲心所,何況凡夫。五識都有勝解,意根更有勝解,如果沒有勝解意根如何領會六識的了別信息,領會自己所經歷的一切境界一切法,如何作出反應和應對?
五遍行心所法的産生,是以欲力和念力爲先導、爲基礎的。意根的欲力和念力是一切法現起的根本動力。還有意根的習性慣性作用,祂沒有欲和念時,就會習慣性的攀緣作意,我們就不自覺的看見了色,聽到了聲音,嗅到了香,覺到了觸,雖然有時意識並不想了知這些法。具體解釋如下:
一者,欲力,就是意根對境界的貪著和愛著,這樣識心才能在此境界上不斷的作意,就能不斷的起思和抉擇,如來藏就要不斷的出生新的境界和心行。
二者,念力,就是指意根對於境界不斷的執取其相,不斷的了知,識心才能不斷的對境界生起作意心所,最後就要不斷的起心思量和抉擇,如來藏就要不斷的配合出生後續的心行和境界。意思就是說沒有欲和念,識心就不能作意,尤其是意根的欲和念,意根作意以後,才能出生六識,六識才能作意。
三者,意根的不斷作意,也是由於境界的力量太強大了,牽引識心不得不作意於境界,於是如來藏配合出生後續的心行和境界。
四者,對於經常接觸,非常熟悉的境界,意根就要於此境界多作意,思心所就要不斷的出生,如來藏就要不斷的出生後續的心行和境界。意根的串習力非常大,生生世世或者是無始劫都熏習著同樣的法,後世遇到這些法和境界就要不斷的作意攀緣,其力強大。意識如果不強大就無法控制得住,比如貪欲、貪吃、貪睡、貪財等等的貪習就是如此。
如果不是以上這四種情況,意根就能緣較少的境界,作意較少的法,思擇了別一個法,而且一切時中都能如此。所以攀緣性也指意根的習慣性的作意,要想修定,就要控制和改變意根的慣性作意,降伏其攀緣性。
業種成熟與否,與意根作意沒有必然的關係。業種成熟與否,如來藏自然能了知到,然後如來藏就開始出生相應的一些緣,按照業種運行出生相應的法。
二、作意心所法是如何生起的
識心對法的作意是一個非常複襍的過程,要觀察清楚非常不易。最初對於法的作意是在種子位,也就是識種子還沒有輸送,識心還沒有出生的時候,因爲當識種子要出生之時,需要有一個出生的處所,一個作意的方位,這個方向與處所就是作意的對象,是法的所在處。
比如打籃球時要把籃球投向籃筐,眼睛就要瞄準籃筐的方向投球,不能朝其它方向投,這個方向就相當於作意的處所,也就是籃筐。其中籃球相當於識種子,人眼睛相當於識心,瞄準相當於作意。當手拿著球時目標應該朝向藍筐的方向,在投球時手要對準籃筐方向,需要在這個方向上做準備投過去。那麽識種子在如來藏裡出生之前也是一樣,也需要有一個出生的方位,所有的識種子在出生前都是有作意的。識心在某個處所出生,在某個法上出生,就要作意於某個法之處。
識種子出生後,識心會繼續相續不斷的作意。因爲在識心在某個法上持續運轉時,對這個法要一直作意下去,如果不作意了,那麽識種子的輸送就要轉移方位,其它的心所法觸受想思都不再出現。所以識心要持續作意對於某個法的了別才能相續下去,一旦不作意就沒有之後的觸、受、想、思。作意心所法很重要,如果沒有作意心所法,其它心所法也不會出現,對於那個法就沒有識心的作用了。
三、意根的作意是意識運行的條件之一
七識在了別萬法和修學佛法當中都有作意心所法的生起,其中都以意根的作意爲主,由意根作意引發六識的作意。意根的作意有前提條件,需要一些因緣,因緣條件不同,其作意也不同。感興趣的,就會作意貪著,不感興趣的厭惡的,就會作意馬上遠離;認爲不重要的,作意之後不再觸。
意根時時處處都在作意,作意有輕重、時間長短的差別,這對意識出生有一定的影響。意識出生的前提條件:第八識、意根的作意、業種、自識種子、法塵。意根與法塵相觸,生起思心所想要具體了別法塵,第八識才出生意識了別法塵。如果意根不作意,就是對法塵不注意不重視,就不會生起思心所想要了別法塵,那麽第八識就不會主動出生意識了別法塵。
意根遍緣一切法,一切法祂都能緣得到,作意觸受想思心所法也刹那刹那跟隨著意根,但是意根可以有所選擇,有些法塵不去作意它,有些法塵一定要作意,重要的法塵作意的時間要長,要反複作意,著重作意,然後反複觸受想思,著重思量,反複思量,長期思量,那麽意識就要反複不斷的、長時間的了別和作意觸受想思。
意識的活動和心行都要圍繞著意根,服從於意根,受意根指揮。意根認爲重要的,意識要重點了別,意根感興趣的,意識要不斷的了別。意根不太注重的,意識輕微了別,意根想躲避的,意識必然躲避不了別,第八識就不出生意識。但是因爲意根的慣性力量太強,即使意識非常想躲避的法塵,不想了別的法塵,意根也想躲避,可是因爲慣性力量,反而躲避不了,法塵一定要出現在意識心中。
有些六塵境界,六識根本不想了別,可是仍然要入到六識心中。因爲意根的普遍攀緣性,習性根深蒂固,想不攀緣努力避免攀緣也做不到。有時越用心想躲避,反而越躲避不了,還加重了別,就是因爲意根的慣性力量太強大,不自覺的就能觸法塵作意法塵。很多時候,也不是對六塵感興趣,而是漫無目的的攀緣作意。習慣性的漫無目的的作意,就是意根的散亂,導致意識的散亂,無法收攝身心,也無法定下來讓心緒安寧。這樣的意根,就需要意識不斷的牽引,不斷的呵責和化導,才能逐漸把意根馴服下來。
四、意根依靠什麽對法生起作意
意根的作意,一是依靠其習氣慣性,對某些常常出現比較熟悉的法習慣於關注,容易作意;二是意根可能要漫無目的的作意,這是散亂、攀緣的習氣使然;三是意根對感興趣的法,容易生起作意;四是意根容易對重大重要的法生起作意;五是意根因爲貪愛某些法而生起作意;六是意根由於嗔恚等等煩惱而生起作意;七是意根對於自己所需的法生起作意;八是意根對於突然出現的法容易作意,等等不一而足。
意根作意以後,也許觸、受、想、思心所不出來運行,也許沒有思心所,意根不決定要干什麽,也許想心所不出來運行,意根對所緣的法並不執取,也許受心所不出來運行,意根不想感受,對所緣法不感興趣。在最初時,前一個心所不出現,後一個心所也就沒有必要出現了。
五、意根是如何作意讓自己滅去的
慧解脫的阿羅漢在命終時,意根對三界不再貪著,不再作意,不再抉擇見法,不欲見法,不欲造作,五遍行心所法不現行時,意根必然要滅去。所以意根不作意觸受想思,如來藏就不配合生法,意根對三界沒有了欲和念,必不作意觸受想思,識心無法再運行,五隂的功能不起,這樣意根就滅去了。只要意根有心念、有欲,對三界法有攀緣性,五遍行心所法就會一直運轉下去,意根不能滅去,五隂十八界就要一直出生,衆生在三界中就會生生死死不斷絕。
六、什麽叫作無間作意?
間,就是間隔間斷,無間就是連續不斷,不間隔也不間斷。作意就是對法引起注意,心趣向於法,關注於法。作意是識心的五遍行心所法之一,八個識都有作意,都能趨向於某種法,關注於某種法。
其中第八識的作意是無間的還是有間的呢?我們知道一切法都是第八識所出生和執持的,第八識一旦不對某種法作意,便不在某種法上運行,不出生種子在某種法上,那麽某種法必消失滅亡。所以只要有某種法的存在,必有第八識的作意連續不斷運行。但是一切法的存在,一是由第八識根據成熟的業種而任運生起,二是由意根的作意和攀緣而起,因此有的時候第八識的作意是由意根的作意而引發,意根一旦不作意,第八識也就不再出生和執持某種法,某種法必然消失不見。那麽某種法的存在,一定也有意根的作意心所法運行,只要某種法持續不斷的存在,必有意根的作意心所法在持續不斷的不間斷的運行著,否則某種法必然要消失不見。
因此說第八識的作意可以是無間的,意根的作意可以是無間的。意識的作意是否可以無間呢?我們知道意識每天裡在很多時候是間斷的,總是要不由自主滅去的。意識如果有無間作意也是持續一段時間的,不可能做到每天二十四小時的不間斷。在意識一段時間不間斷作意的情況下,也完全是由意根的不間斷作意使然,意根一旦不作意,第八識就不輸出意識的種子,意識必然在此法上消失不見。
因此說只有在意根的無間作意的情況下,才能有意識在一段時間内的無間作意。其實極大多數時候,意識作意一段時間就會疲勞了,就要散亂和滅去,不會作意太長久的時間,五識的作意更是如此。如果沒有意根的作意,沒有第八識的作意,六個識即使一瞬間的作意也不存在,六識都是依賴第八識和意根才能現行運轉,不能獨立,不能作主故。
意根一旦對某種法形成了無間作意,就是已經被意識熏染成功了,就會自動自覺地按照所証知的理去指揮六識實行,這樣心行必改變,身口意行也必改變,不用意識再督導和提醒。只有在意根沒有被熏染成功時,才用得上意識時時不斷的督導、提醒和調控,意根不自覺故,沒有被熏沒有証法的時候才如此。
七、以下情況意根不作意出生六識
一是睡著無夢時,意根知道色身需要休息,不想攀緣和了知什麽,不作意,六識就不現起,不起分別。二是胎兒時,無完善的五浮塵根與勝義根,不能形成六入,第八識沒有變現内相分,意根不觸六塵,故前六識不能生起,就沒有六識領納了別。三是昏迷時,大腦勝義根受損,六入進入勝義根受阻,六識出生的因緣不具足,就不起分別。四是無想定時,雖然勝義根完好,意根不想深細了別色聲香味觸法,故六識不生起。五是滅盡定時,意根的受心所與想心所都滅,意根不攀緣六塵,故沒有六識領納六塵。
意根只要存在,對六塵境界就有作意,即使在昏迷情況下和無想定裡都有作意,並且依賴第八識對身根也作意,因此才能從昏迷當中醒過來,從定中出來,否則就不能醒過來,也不能出無想定和滅盡定。
半夜睡著了,突然發生地震,意根也想跑,爲什麽就跑不了呢?因爲跑這個身行必須由意根指揮,身識和意識共同執行,如果六識不能快速的生起,意根只能干著急。魘鬼壓身體的時候,意根也想擺脫掉,身體爲什麽不能動?意根也想動,爲什麽動不了?意識心裡還知道心口被壓得沉重,但就是不能動,這些都是因爲六識很微弱,力量不足以對付魘鬼。
第三節 受心所法
一、意根滅除受想貪愛即入滅盡定
瑜伽師地論第十八卷原文:雲何無攀無住。所謂諸愛永盡離欲。寂滅涅槃。及滅盡定。所以者何。所言攀者。諸煩惱纏。所言住者。煩惱隨眠。於彼處所二種俱無。是故說言無攀無住。此謂涅槃無攀無住。又想名攀,受名爲住,若於是處二種俱無。即說彼處無攀無住。如是顯示滅想受定無攀無住。今此義中意取滅定。
釋:什麽叫作不攀緣也不住著?那就是意根的一切貪愛永遠斷盡,離開對三界世間的一切欲望,心得寂滅,進入涅槃境界,或者是証得滅盡定。爲什麽這樣說呢?因爲攀緣就是意根被諸煩惱所纏縛的意思,不被煩惱所纏縛的人,心就不攀緣諸法。住著的意思就是心裡有煩惱隨眠,所以心才住法;如果斷盡了煩惱和煩惱隨眠,就說是不攀緣也不住著了。這就是涅槃不攀緣不住著的意思,像這樣顯示滅受想定裡的不攀緣不住著的境界相,就說明了此人取証了滅盡定。
六識滅盡,意根再滅除受和想兩個心所的狀態,就是滅盡定。受是住法之義,接受法境,即名爲住;想是攀緣之義,了知、執取,即爲想。攀,煩惱纏縛之義,意根斷除煩惱,即不攀;斷除煩惱,叫作諸愛永盡;諸愛永盡,即是離欲。意根離欲,即諸愛永盡,不再攀緣;意根離欲,無攀緣無住著,即入無餘涅槃。衆生不証無餘涅槃,說明意根有攀緣,有愛有欲有住,受法想法,煩惱纏縛,心不寂靜。像這樣顯示出滅受想定裡意根沒有攀緣也沒有住著的狀態,就是滅盡定。
意根不攀緣色塵不住色塵,眼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聲塵不住聲塵,耳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香塵不住香塵,鼻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味塵不住味塵,舌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觸塵不住觸塵,身識意識不出生;意根不攀緣法塵,獨頭意識不出生,意根對六塵沒有受沒有想,滅去受覺和了知性,對六塵不欲了知,就處於滅盡定中。
這裡的思惟邏輯很嚴謹,無懈可擊。彌勒菩薩明確表明:衆生意根有欲有愛,即有攀緣有住著,就不能証得滅盡定,也不能進入涅槃境界得解脫;如果衆生的意根離欲離愛,即能取証滅盡定,也能取証涅槃,即名得解脫。
離欲,離開對三界世間法的所有貪愛,就能離開三界;離嗔,斷除嗔恚的現行煩惱,不僅要斷除意識的嗔,更應該斷除意根的嗔。彌勒菩薩說貪嗔癡是衆生堅固的煩惱,堅固的意思就是難於斷除拔出,煩惱非常深,這就不僅僅指意識的貪嗔癡了,而主要是指意根的貪嗔癡,意識的貪嗔癡容易降伏和斷除,意識聰明智慧,學佛就能轉,意根不聰明,不容易懂法理解法,不能思惟,所以難以轉變,貪嗔癡煩惱根深蒂固,難以拔出。
二、意根有三種受的証據(一)
六七識都有對於相應境界的受,前五識對五塵境界也有受,這種受往往是不帶情緒化的,比較單純的感受,單純的領受色聲香味觸境界。意識的受一開始是單純的領受領納,了知之後就有帶情緒化的受了,喜怒哀樂都會表現出來,心理活動非常的多而複襍。
意根也有受,六識分別了知的内容都要傳給意根,意根就領受六識傳來的詳細信息,就會有自己的感受;意根也依靠著第八識而能見到第八識所緣的一切法的影像,一切法祂都能了別到,因此就有各種意識所沒有的受,和不被意識所了知的受。比如意根依第八識了別到自己或者是親人要出意外事故,心裡就會著急、害怕、擔心、焦慮、驚恐和不安,出現種種苦受,因此就會促使六識作出一些有違常理的莫名其妙的事情,意識也就表現出驚恐不安等等的情緒,卻不知爲什麽。如果意根了別到不久會有喜事出現,内心就會有愉悅開心等等樂受,意識就會有莫名的快樂,出現樂受。
意根依六識了別出來的情況而出現的受,比如白天經歷了一件事,晚上空下來,意識仔細回想分析,就知道不是表面那樣,於是意識越想越生氣,這時意根知道了也會生氣,於是就會表現出心臟不舒服,臉色越來越難看,或者作出新的決定。
有人說意根的受就是單純的捨受,沒有苦樂受。但是如果意根沒有苦樂受只有捨受的話,應該像第八識一樣能容忍一切法,而對一切法既不感興趣也不躲避和排斥,不會敺使身心造作喜哀怒樂等等情緒化的行爲,不會有過格的行爲和情緒出現,應該保持身心平平淡淡、安安靜靜、平平穩穩的。現見意根並不是這樣,尤其是沒有降伏煩惱,沒有修養的人,更是嚴重的情緒化,很多時候意識都不知道爲什麽如此。那些憂鬱的像林黛玉一樣的人、暴躁得像阿修羅一樣的人,就是意根有苦受忍不住的結果,意根的習氣太大的時候,意識很難控制這些情緒的出現,這就說明意根不是捨受,由於苦受意根要有相應的煩惱,由於樂受也有相應的煩惱。
三、意根有三種受的証據(二)
七識在面對六塵境界時都是什麽表現?執取、貪愛、厭惡、仇恨等等,從七識面對六塵境界的表現,就知道意根很多時候不是捨受,情緒激烈和反常,内心躁動如猿猴。爲什麽如此?七識知善惡是非曲直,知對自己的利害得失,知損益。七識心中有我,一定要以我爲出發點來看待事物,一定要維護自己的利益,一定會有喜怒哀樂的思想情緒,而面對境界心情不平靜,那就不是捨受。如果是捨受的,心境就會是平和的,心行是無爲的,境界怎麽樣都行,無所謂。
長期處母胎中不能出生,屬於惡報。佛的兒子羅睺羅在母胎裡六年才出生,是因爲前世曾經堵老鼠洞六天,致老鼠悶死在洞穴裡,於是就受到處母胎中六年的惡報。處在母胎裡,開始時沒有意識,只有意根和如來藏,既然處胎屬於果報,那麽意根就能承受果報。
在母胎受惡報時,意識還沒有出生,意根是什麽感受?如果意根感受舒服和沒有感受的話,就不叫作惡報了。昏迷的時候,成爲植物人的時候,都屬於惡報,或者是苦報,這時沒有六識,只有意根受苦報,那意根就不能是樂受和不苦不樂受,否則就不叫作苦報了。中隂身裡前路茫茫,一般來說都是苦受,意根因爲不喜歡苦受而急著投胎以躲避苦受,這時意根不能是樂受和不苦不樂受。睡著以後意根是什麽感受,誰能知道?剛剛醒過來時意根是什麽感受,誰能知道?遇見各種事情時意根是什麽感受,誰能知道?這些法都很深細,意識禪定和智慧不足,就無法現量觀察出來。
四、意根有三種受的証據(三)
如果意根是像如來藏一樣只有捨受,也應該像如來藏一樣對一切境界如如不動,任憑什麽境界現前,八風吹不動,耑坐紫金蓮,好境界不取,惡境界不捨,心中不分別境界的善惡美醜,也就不會促使六識去造作喜和厭的貪嗔癡行爲,更不會沖動的行事;遇事不會怒發沖冠、拳打腳踢,也不會喜形於色、手舞足蹈,應該都是平平淡淡,對什麽都是無所謂的樣子。
如果意根無論處於何種境地都無所謂,都是捨受,那就沒有煩惱,不用通過觀行調伏自心煩惱,祂永遠是清淨的,永遠不會主導六識造作貪嗔業行,而出現喜悅、愛樂、貪愛等等的思想情緒,出現憤怒、嫉妒、不平等等的思想情緒,那意根就有平等性,心對一切境界應該都是平等的,沒有偏離,怨親都一律平等對待,沒有怨親之別,公平公正;心裡既不訢樂極樂淨土,也不厭棄娑婆穢土;既不喜歡成佛作祖,也不厭離三界入涅槃。
如果意根是捨受,祂本身應該與如來藏一樣解脫,善惡境界都不能束縛祂,對一切境界都不受,這就是一個解脫的心。可是實際情況卻不是這樣,意根貪嗔癡煩惱重得很,貪得之心無法自拔,嗔心無法自救,被三界法尤其是三惡道束縛得緊緊的,不能脫離,因此說意根不僅僅是捨受,三受都有,捨受時少,能修到捨去苦樂受了,那是非常不容易,非常難得的。
很多時候莫名其妙的情緒化,不管高興還是不高興,意識都不知道爲什麽,哪裡來的高興和不高興,意識有時候就要琢磨原因,有時候怎麽琢磨也想不明白,因爲意根真是難以琢磨的。高興得喜形於色的時候,意識說我不應該讓人看出來我高興,可還是情不自禁的興奮不已。這是誰這麽高興快樂,意識制止不住?是意根的樂受,意識有時候不容易控制,意根更是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高興得喜形於色的時候,意識說我不應該讓人看出來高興,
比如對於有些事情,意識非常想忍,而最終還是忍不住爆發了情緒,控制不住,這就是意根覺得憂鬱苦悶憤怒的苦受的結果。有時候對有些事情驚恐萬分,意識勸說自己:不用害怕,沒什麽大不了的事,不會有什麽事的。可還是驚恐不已,這是誰控制不住的驚恐?意根的驚恐不容易控制,這時意根是苦受。
五、意根有三種受的証據(四)
意根不僅僅只有捨受,還有苦樂受。因爲意根有無明和煩惱,有善惡心所法,就一定會有苦樂受,由於苦樂受而生起貪和嗔煩惱。意根如果只有捨受,被人打罵欺辱都會無動於衷,雖然意識有可能心裡不好受,但一會兒就過去了,不會有什麽報複的作爲,這是大修行人的良好修養和品德,一般人根本不具備。意根如果只有捨受,被贊歎捧上天,都會無動於衷,在權色名利面前仍然會無動於衷,不會去追逐權色名利,淡薄榮華富貴。雖然意識有可能喜歡這些,但也僅僅有點喜歡罷了,不會有所作爲,付諸行動。這是大修行人的德行修養,一般人根本不會這樣。
因爲意根對六塵境界的領受很多時候需要借助於六識,六識對境界有明顯的了別功能作用,所以受也很明顯和直接,而意根的受就顯得間接一些,隱晦一些,不容易被意識發現,因此就說意根沒有受。對於色身上的受,是意識和身識直接領受的,色身上的疼痛和舒適是身識和意識直接感受到的,沒有六識的時候,色身上的痛觸和樂觸,意識和身識都沒有感覺,但是這時候意根是否有感覺呢?意根肯定有感覺,所以在昏迷和睡著以後,意根才會喚起六識去了別,並且想辦法處理色身上的問題。即使沒有喚起六識清醒過來,在昏迷和睡眠中,色身上的面部表情和身體姿態也說明了意根有覺受。
衆生都是以六識的受爲受,意根的受就體會不到,在意識智慧不足沒有道種智的時候,也觀察不到意根有受,所以衆多人都說意根無受也就不奇怪了,但這不是正理。五遍行心所法是作意、觸、受、想、思,意根也有五遍行心所法,所以意根一定有受。
六、意根有三種受的証據(五)
捨受的心對一切好惡境界都是心無所住、心無所著,對一切境界都是平等一如,既不訢喜也不厭惡,既不貪也不嗔。這樣的心就是解脫的心,寂靜的心,無爲的心,第八識就是這樣,心無所住心無所著,不嗔不喜,平等一如,對一切境界都如如不動,完全捨受。如果意根是捨受的,就與如來藏一樣對一切法平等一如,對一切境界如如不動,不嗔不喜,沒有貪嗔癡,寂靜解脫,這樣的話,衆生就無須再修行求取解脫,因此說意根非僅是捨受,也有苦樂受。意根能受善惡熏習,造作善惡業,因此不是捨受的,衆生有種種的貪嗔煩惱,說明意根不是捨受的。第八識從不對一切法起貪嗔,這才是捨受的心。
瑜伽師地論第六十三卷講到了意根三受具足:又諸轉識。或於一時。一切唯與樂受相應。俱有而轉。或於一時。亦有苦受。或於一時。亦有不苦不樂等受。相應俱轉。阿賴耶識相應受。於一切時唯是不苦不樂。這裡講到了八個識的受,只有阿賴耶識是捨受,其餘諸轉識都有三種受,諸轉識就是指七個流轉的識,這裡說七轉識有時與樂受相應,有時與苦受相應,有時與不苦不樂受相應。
越有修爲,越沒有情緒,越與捨受相應。七覺分最後一個是捨覺分,心境非常平和,沒有起伏,遇到什麽境界都很平靜,心如止水。這裡有意識的捨受,也有意根的捨受,如果意根不是捨受的,意識就不能捨受。意根轉識成智以後,也不是一切時中都是捨受,也有情緒化的時候,只是比從前情緒化少了而且輕微。阿羅漢因爲斷除了我執,去除了貪嗔癡煩惱,心裡平淡的時候非常多,但也不是一切時中都是捨受,也有苦樂受。意識在斷除煩惱,轉識成智之後,捨受越來越多,情緒化越來越少,苦樂受越來越少,無論怎樣苦,阿羅漢們一般都不感覺苦,無論怎樣樂,阿羅漢們都不覺得是樂,沒有貪愛故。
但是阿羅漢們的意根還是有苦樂受,否則他們不會躲避娑婆世界的苦,選擇無餘涅槃,選擇離苦得樂。如果阿羅漢的意根不覺得五隂世間苦,就不會灰身泯智,不顧一切的入涅槃,滅掉苦,以圖清涼快樂。小乘修的苦集滅道四聖諦,意識修完,熏染意根,與意根一起証得苦集滅道,因此意根與意識一樣,也要知苦斷集,慕滅修道,意根最後就會知苦、斷集,希望通過修道滅除自己。從這裡可以看出,意根是知苦的,祂因爲心裡有苦受,所以才能堅決的斷集。
有甚深禪定時,思惟觀行佛法,才能觀行到事實真相,就會有真實的智慧生起,才能真真正正的依法,而不是依靠某些權威名人。如果沒有禪定不能觀行思惟,往往都要依人,不可能依法。背誦他人的言論,都屬於依人,而依法就是依靠事實真相。事實真相需要在禪定中觀行思惟出來,絕不是背誦什麽名言名句,猶如複讀機一樣。如今網路上到處都是複讀機,每個人還沾沾自喜,以爲自己多麽有學問,知道的多麽多,知識多麽豐富,簡直學富五車。可是不管學富多少車,與生死也毫不相干,知識不能解脫生死,因爲知識是生滅法。
七、意根的捨受
捨受是不感覺苦樂受的受,說意根是捨受也有一部分道理,意根對於身觸是捨受的,不直接感受六塵境界。無論色身如何疼痛,意根不會感受到疼痛,是身識和意識感覺疼痛,沒有身識和意識的時候,色身就不會感受到疼痛。比如說動手術的時候,如果有身識和意識存在,人就清醒著,一定會非常疼痛。爲了滅除痛覺,就要打麻葯,讓身識先滅去,再讓意識滅去,這樣開刀色身就不覺得疼痛了。
牙疼的時候,睡著以後六識滅去就不覺得疼痛了,但是牙的炎症還存在著,醒了就會接著疼痛,有時候半夜還能疼醒。爲什麽半夜能疼醒過來呢?因爲意根能覺知到身體上的疼痛。在昏迷時雖然身體很糟糕,但是卻不覺得疼痛,醒過來就會感覺疼痛難忍了。在地獄中受報時,疼痛得昏死過去才不感覺疼痛,但是業力不會讓罪人昏死過去,業風一吹,就會再次清醒過來繼續受報。在禪定中痛覺也會減輕或者消失,因爲這時候六識或者是消失了,或者是微弱了。
所以痛覺是身識和意識共同體驗的覺受,意根沒有這樣的覺受,即使有,意識也不知道,觀察不出來。衆生都是以六識的覺受爲覺受,當六識滅去或者微弱時,無論意根是怎樣的覺受和心理,意識都不知道,不知道就認爲意根沒有什麽感受,沒有什麽心行,或者說意根很簡單,智慧很淺。
當意根的功能作用強大起來代替六識的時候,一切覺受都是意根的,但這時意根禪定智慧的修爲已經非常超勝了,幾乎都是捨受,沒有什麽情緒波動了。一般衆生的意根還是有苦樂受,不僅僅是捨受,有類似於意識那樣的心理覺受,委屈壓抑煩悶憤恨,喜悅快樂興奮,情緒波動很大,才會有怒火滔天、手舞足蹈和喜形於色這樣的情緒出現。
八、沒有六識時五隂身中所有的心行都是意根的心行
半夜睡著了,身體冷觸出現,然後身識意識出生,以解決冷的問題。半夜睡著了,身體痛觸出現,於是身識意識出生感受痛觸並進行處理。如果意根知道是冷是熱是痛,意識爲什麽還要出生?因爲意根知道出現問題以後,無法親自處理解決問題,五隂身的問題需要六識著手處理。在沒有六識的情況下,五隂身出現的心行都是意根的心行,在六識非常羸弱的情況下,那些心行也幾乎都是意根的心行。觀察植物人的狀態,植物人是否覺得痛苦?是否願意當植物人?是否願意繼續躺在床上?吃飯時是否願意吃?看見最親的人有什麽表現?這些都能說明意根的心行和覺受。
在昏迷時,意根是否願意昏迷,有什麽表現,從這些表現上就能觀察到意根的心行。如果在昏迷時,意根是捨受,那麽意根就應該像如來藏一樣無所謂,繼續昏迷就好了。可是身體稍微恢複一點,意根就會促使六識出現,促使五蘊功能出現,這說明意根不願意昏迷,不甘心昏迷。爲什麽不願意昏迷、不甘心昏迷、不喜歡昏迷呢?昏迷當中一是不好受;二是沒有五蘊活動,無所作爲就覺得無聊,無聊也是苦受,昏迷時如果覺得舒服,意根當然會保持昏迷狀態;三是意根怕死亡。打坐入定時不願意出定,是不是說明意根覺得舒服?當然如果意識比較清醒也覺得入定很舒服,就會貪著靜坐,不願意起座。
第四節 思心所法
一、意根恒審思量的内涵
意根具有恒審思量的體性,恒是指恒常性、永久性,審度思量性永遠與意根相伴隨,只要有意根存在,意根就要審度思量一切法。衆生的意根自無始劫以來從來沒有斷滅過,直至修到小乘的四果阿羅漢和緣覺辟支佛果位時,才有能力滅掉,除此之外,其他衆生的意根在未來世一直到佛地,以及在佛地以後,也不滅去,那麽意根就要永久的存在下去,並且促使第八識不斷的現起世間萬法,意根的這種不斷滅的體性就叫作恒,其思量性也一直刹那刹那伴隨著意根現行運作,永不停止,這就是意根的恒性。
審就是審慮、審查、審度,評判,審又代表疑性,想探明某種情況,想弄清楚某種事理。因爲不能確知,心中有疑,所以需要審度思量,判斷某個法到底如何,是不是真的正確的如實的,是不是某種情況,這種心行就叫作審。世俗法中的年審、審查、審度,審訊、審問就是這個審的意思。意根有審的體性,如果沒有審,祂就無法做抉擇和決定,祂往往都是在審查、審慮、審度,心中明了之後,才能最後做抉擇。
思量的意思,是指意根對一切法要做一定的權衡、取捨、抉擇、考量、參研、量度、籌度、了別,權衡某個法内容内涵是什麽,到底如何,是否對自己有利,怎樣做才對,怎樣滿足心願、達到目的,之後才能進行取捨抉擇,所以意根有思量性。意根只有在思量了以後,才能根據自己思量的結果,做出決定,是取是捨,然後才能夠主導六識採取相應的身口意行,以達目的。第八識也就不得不圍繞意根的思量抉擇,來隨順和配合著出生萬法。
二、意根恒審思量的決定性作用
意根恒審思量的審字,揭示了意根的心理活動,也把意根所起的作用揭示出來了,這說明意根不是一個擺設,什麽用也沒有,祂是一個活活波波的識心,有著非常重要的決定性作用。
意根接觸任何一個法都要審一審,六識了別出來的法,意根都要審一審,如果審核通過了,就要作決定,要處理了。那麽意根在參禪中起什麽作用?在斷我見時起什麽作用?在明心見性時起什麽作用?在証得一切法時起什麽作用?都是起決定作用的。
一切法都要意根把關,意根沒有審查合格,就不能作處理,從這裡可見意根的主導地位和作主性。意根審查時,就要起用自己的識心活動,會不斷的考量思量抉擇,並不是完全聽從六識的觀點看法,不是六識了別什麽就馬上認可什麽。所以六識的一切所見,必須讓意根清清楚楚的明了,意根不明了,審查就不合格,過不了關,意根就不能決定下來。斷我見以及明心見性都要經過意根審查審核,意根不同意,就不能斷我見,不能明心見性。意識單方面的斷我見和明心,那是意識自己理解認爲的,主人上司不同意,就不算數。
如何讓意根自己得出結果和答案呢?意識少分析思惟,多讓意根自己思量考量,這樣是最有效的。意識一旦知道答案,就不想再參了,意根也就沒有什麽機會參究,這樣的話永遠不能証悟。所以明心的答案,隨便去打聽出來,隨便講出來,意根就不能用功了,那就無法証悟。斷我見的内容也是,不能要求師父講得太細,意識都知道了,意根無法再思考,斷我見就很困難了。
意根恒審思量的思,是思擇、思慮、揀別的意思,量是量度、度量、甄別、考量的意思。意根的審、思、量的心理活動非常深細,難於發現和觀察,但是祂的識心活動還是很強大的,有一種王者的氣勢,對一切法的抉擇佔據主導地位,無可替代。
三、意根的思量抉擇作用
意根的恒審思量性,從無始劫以來,就是這樣運行的,祂總是執著有我,恒審思量著如何對自我最有利,如何達到自己的目的,滿足自己的心願;祂永遠要衡量所遇見的一切法,思量著如何取捨。思量以後祂就決定取捨造作,但是需要六識這些工具來造作,意根自己無法造作,只能主導六識去造作身口意行,第八識刹那刹那配合著。意根降伏我執,轉識成智以後,對自我的思量性權衡性才減少,也不再總是圍繞自己的私利而做思量和抉擇。
意根決定要造作什麽法,第八識能時刻了別到,然後隨順於祂,依據業種輸出相應的識種子,産生六識,身口意就造作出來了。所以六識所有的身口意的造作,一定是順應於意根的,如果偶爾不隨順意根的心行,意根習氣重的時候必心煩氣躁。只有降伏了意根,才能讓身口意行清淨下來,意根不降伏,身口意行就不能清淨。意根如果不改變,六識身口意行就不會改變,業行和業種也不能改變,生死輪回就不斷。
意根根據什麽思量?也就是說祂思量的内容是什麽?意根本身是識,有識的體性,那就有見分,見分以心所法的形式運行主要有作意、觸、受、想、思五個心所法,意根的見分所見的對相是相分,也就是作意觸受想思的對相和内容,這些相分全部是第八識依本質境變現出來的影像。這些影像意根觸之後,可以起思量性,再抉擇如何造作處理。另外,六識對六塵境界了別的内容和抉擇,反餽給意根,意根收到以後,也要進行思量,然後再作抉擇。
四、意根選擇性思量的結果禪定就會出現
意根根據第八識所變起的一切相分進行恒審思量,但是思量時有輕重緩急,有側重點,有主次,不是一切法都同時思量的。因爲第八識變現出來的法意根都能緣,緣到以後祂才能起思量性,或者是有選擇性的思量。第八識變起的相分,可相當廣泛,意根思量的範圍相當的廣泛,很難定在一處或者是有限的幾處,致使祂很難專注很難有定力,除非是經過特殊的訓練,意根只對少數的法作意和思量,或者是意根滅除對一些法的執著和攀緣性,不再過多的攀緣了,才能有定,智慧才能增強。
比如修出四禪八定和未到地定的人,他的意根一定有定,有各種三昧的人,意根也一定有定。即使是修外道法,比如練氣功、瑜伽等等各種功法的人,還有一些各個領域的科研人員、科學家等等,意根都有禪定。當然定得最好最深的就是佛的意根,那是意根徹底究竟的轉識成智之後所具有的甚深禪定、無上禪定。初地以上菩薩的意根開始轉識成智,具有一分或多分法無我智,已斷了人我執,也斷了一分或多分法我執,其攀緣性大大減少了,意根的定肯定不淺。直至八地菩薩和佛地,各種三昧無窮無盡,變幻莫測,意根的定就深廣無比。由於意根定力好,對法的思量比較集中和專注,智慧就深廣。
五、意根都思量哪些法?
第八識所變起的相分,包括色法塵和心法塵兩部分,意根都要思量,包括對色法塵的色聲香味觸法的思量,和對心法塵的六識心以及心所法的思量,也可以思量意根自己,思量自己時就是意根的証自証分現前運行了。証悟以後,意根獲得了大智慧,還能思量第八識。六識了別不到接觸不到的很多相分,意根也能思量,不需要意識提供信息和幫助。由此可見,意根所緣的範圍非常廣泛,所思量的對象和内容數量極多,那麽祂得定就有相當的困難性,降伏祂就比降伏意識心要困難得多。
意根對色法塵的思量,比如對色身的思量,祂依於第八識能緣到身根,就會了別到身根的各種狀態。然後思量如何讓身根造作和改變,如何讓身體處於最舒適可心的狀態,如何讓身體消除不適和疼痛,如何讓身體避免一些危險和意外,如何讓身體得到休息和恢複疲勞,如何減輕身體的負擔,如何讓呼吸順暢等等。還有在睡眠中思量讓身體處於何種姿態才安穩舒適;如果不舒適,祂就會讓身體翻身、抓癢、大小便等等。對於身體的不適或者意外,祂思量後,會讓六識醒過來了別和處理,以避免身體出現毁壞和異常。
意根先對於接觸到的色聲香味觸法進行粗略的思量,思量後才能決定是否讓六識來詳細了別和造作,或者指揮六識躲避開,讓身體接受或者躲避。有些法塵意根思量後,六識沒有能力來接觸和處理,只能由第八識來配合處理,所以有些事完畢後,六識都不知道,也沒有覺知。意根對於自己思量的法塵,如果沒有思量完成,就不會抉擇,祂就要不斷的思量,以至於夜晚在夢中呈現出來,但是意識也不一定知道有什麽意義。
意根的這種思量性,在六識身口意造作的同時就在進行著,互相並不産生障礙,這是身口意行無心似的造作,被人稱爲心不在焉。可是意根的這種思量卻是很深,往往是鍥而不捨的那種勁頭,不易被察覺到。有一些參禪人參話頭的用功境界就是這樣的,行走坐臥念念在玆,鍥而不捨,把一個話頭深深地懸在心念當中,深入到了意根,不是意識心那種膚淺的思惟分析。
動用了意根的思量性就能深悟,從而開啓智慧的寶藏。意根認可証得了,心行就會有質的飛躍,身心改變很大,比意識輕易獲得的知見要深刻明了的極多。因爲這是意根親自証得的,不是六識道聽途說得來的,不是六識得自他人和揣測的,因此就會深信不疑,内心受到了震動,心行就會發生改變,這種修行從根本上解決了大問題。
意根對於心法塵的思量,是思量六識對於六塵的了別,和了別是否已經完成,六識是否疲累了,是否需要休息,還是接續了別,六識對六塵是喜歡還是厭棄。思量過後,祂會決定是否讓六識停止造作,停止目前的身口意行。或者決定讓六識切換到另外的六塵境界上,轉移到別的對象和内容上。
意根對於自己也有思量性,這是祂的証自証分的一部分,祂會思量自己剛才的抉擇是否正確如理,是否已經完成,是否需要補充和修正。思量之後,祂也許要改變自己的抉擇,或者更堅定於自己的抉擇,一定要付諸於行動,一定要達成目標。有些人的意根慣性力量很大,被稱爲很倔的人就是這樣,意根明明知道自己剛才的抉擇錯誤,應該改變,可是卻堅持到底,不管結果如何,祂也沒有智慧思量和照顧事情的結果。所以有些人的意根有智慧,有些人的意根缺少智慧,其思量性有差別,其抉擇力不同,結果就千差萬別。
意根對第八識的思量,是緣於意識的思惟和引導才能進行,意根不能自己自動覺悟到第八識。因爲意根的無明根深蒂固,從無始劫以來就存在著,無始劫以來祂就與第八識在一起,卻不相識,還把第八識的功能據爲己有。意識通過學習第八識理之後,不斷地熏意根,讓意根也了別第八識的體性。意根就會思量和了知第八識的體性,如果想要尋覔証得第八識,就決定參禪。
証得第八識以後,通過意識心對第八識的觀察和思考,意根就會思量第八識出生一切法的功能,思量五隂的無我性,思量六識的無我性,也思量意根自己的無我性,就能發起大智慧,越來越認可五隂六識以及意根自己都不是真實的,這樣就能斷除對自我的執著性。也慢慢的不再把第八識的功能作用當作己有。意根的智慧就會越來越深,無我性越來越增大,無明越來越淡泊,心行越來越清淨平等。當意根轉識成智以後,就可以單獨思量第八識,對很多法不再迷惑爲自己所有,心行無我,平等性越來越強。
六、意根思量的恒常性
意根要根據六識的了別性和了別的内容來思量一些法,六識現量了別的一切法,或者是非現量了別的一切法,意根都能了知到。六識在了別當中,一邊了別,一邊把内容傳給意根,意根就同時了知了六識了別的内涵,祂就會起思量。六識了別什麽,祂就思量什麽,思量了什麽,就可能確認了什麽,從而就要作主、作決定,採取對策,然後六識的身口意行就要造作出來了。
意根即使在沒有六識的情況下也要思量一切法,思量六塵境界,六識斷滅的時候,昏迷或者睡著的時候,意根也在思量,只要意根存在,就要不斷的思量。祂思量如何了知更多的人事物理,如何讓五隂活動起來,如何讓六識繼續了別六塵,祂就能依此知道更多的法。
睡著無夢時,六識都滅了,意根思量不思量呢?祂照樣思量。思量什麽呢?思量的法非常多,思量五隂身休息好沒有,思量什麽時候該醒了,思量白天遇到的事情,思量小時候的事情,思量過去生的事情,思量未來的事情。身體出現的任何情況,祂都可能要思量,第八識變現出的一切境界,祂可能都要思量,或者有選擇性的思量,然後祂就會決定如何處理。白天意識了別的六塵境界,祂也可能會思量,以前沒有解決的問題,祂都可能思量。學佛以後,意識心精進,意根也就會思量意識所學習的佛法内容,因此在夢中,就會讓意識重複學習佛法或者運用佛法,那麽這樣的學佛修行,才有了一定的功效,就深入到内心了。
白天六識了別的法塵都落在意根裡,意根在睡著時也思量,祂比較執著的時候夢就出現了。雖然祂了別的智慧不夠細致,但是祂還是能夠了別到法的全貌和概況。如果祂的智慧很高的話,不用過多和深細的思量,就能生起抉擇,作主作決定。因爲祂的了別慧不夠細致,思量性就要相應的增強,其中還有個不斷權衡的過程。慧力不足時,一時不能了別清楚,就要思量來思量去,認爲自己已經思量明白了才會作出抉擇,才會作主如何去行動。
意根就有這個恒常的思量性,審就是審慮思慮了。在睡眠中,意根也在思量是否到五隂身的活動時間了,該不該醒過來。意根如果沒有審度,就不會作主不會作出決定,所以意根有審度和思量性。審度思量之後,祂才能抉擇,採取對策,作主宰,決定身口意行如何造作,這是意根的思量性和審決性。
七、意根獨特的思量方式(一)
離念靈知心,除了指意識無念時了別六塵的狀態,還有一個心也沒有語言和表面的思惟分析作用,卻能知六塵境界及六塵以外的法,更靈巧、更隱蔽、更深沉、更具思量性,思量的力量更大,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強,那就是意根。
意根不能像意識一樣的對六塵境界分析思惟,但是意根卻有自己獨特的思量方式,而且思量性非常強,衆生主要是依靠意根的思量性來作決定作主宰。如果意識的智慧不足,就無法觀察和了知意根獨特而隱秘的思量性,祂思量的方式和脈搏就不爲人知,也不爲自己的意識所知,所以有諸多人誤會祂,對祂撓頭燒腦。
意根單獨思量的時候也很多,比如說晚上有個問題沒有解決就睡著了,第二天剛睜開眼睛,意識就知道了是怎麽回事,問題解決了。有很多問題意識想不清楚沒有解決,就不管它做別的事去了,不知道什麽時候,突然間靈機一動,一拍腦門:對了,就是這麽回事!琢磨明白了,知道了解決的辦法,這就是意根的思量性所起的作用,祂暗暗地不聲不響的思量著,意識不一定知道。
意識雖然暫時放棄了解決不了的問題,不再思惟分析,意根卻沒有放棄,一直在心裡記掛著、惦念著、思量著、琢磨著,意根的心所法一直在運作著,祂沒有意識那樣明顯的思惟分析作用,與意識的思惟分析功能有一些差別,但是究竟有什麽樣的差別,証得無生忍的菩薩也不一定了知多少,因爲這個内容太深太深了。
意根思量的明顯不明顯,是相對於意識的智慧來說的,意根就那樣運作著,也沒有故意隱藏什麽,就在於意識是否有智慧觀察和發現了。第八識的心行和運作也是非常明顯的,同五識和意識的運作一樣明顯,祂並不刻意把自己隱藏起來,只是在於意識是否有很強的觀察智慧。如果意識的慧力不強,意識自己的心行都觀察不到,更何況意根和第八識的心行了。
其實,意根要思量的法很多很多,範圍很廣很廣,意識所知道的只是很少一部分。意識沒有智慧的時候對意根的思量性一點也不了解,但不管意識了解不了解,意根還是有祂自己思量的功能作用,有祂自己思量的方式。比如意根解決前世的遺骨的問題,意識無論如何也不知道這樣的事,意根自己能單獨思量如何解決。再比如意根到別人夢裡,或者給人講法,或者求人某種事,都是意根單獨運作的,其中都有意根的思量性,意識並不知道。
意根在六塵上思量的法,可以讓意識知道,可以不讓意識知道,這個不是讓不讓的事,就看意識有沒有智慧了。有很多時候,即使是有智慧的人也沒辦法知道意根在思量著什麽;意根思量的結果,有時候意識能知道,有時侯意識不知道,其實大多數時候,意識都不知道,智慧不足的緣故。
意根思量出結果,得出結論:這件事很重要!重要的問題必須讓六識來執行解決,這時就要想辦法讓六識知道;如果這件事不重要,意根可以自己單行去解決的,祂就不去特意想辦法警覺意識知道。在意識比較遲鈍,沒有多少覺知性的情況下,意根思量出的法得出的結論,意識都不知道。即使意識不知道,意根也照樣指揮六識去實行。
一念不生的時候,意識是不生念了,但是意根可不是,意根的念一般都不斷。一念不生時,意識突然想到一件事情,於是馬上起身出門辦事,這就是意根在意識不生念的時候,念頭轉動的結果。
八、意根獨特的思量方式(二)
意識已經了知的部分,就不用再思考了,需要意根自己默默的思量。意根的思量方式非常特殊,與意識的思惟有所不同。所謂的特殊,是指意識非常不容易觀察到意根的那種思量性和思量方式,所以很多人就干脆否定意根有思惟和思考活動,否定意根有什麽心理活動。這些人都太魯莽輕率,過於自信了。
在無有言語心裡沉默的時候,意識是沒有思惟了,而意根正在工作著,從來沒有停止過。意識可以經常停止思惟活動,進入休息和睡眠態,意根從來不休息,能連續不斷的思考思量各種問題,非常隱秘。意根思考的時候,非常深沉,難於觀察,能消耗大腦能量,引起腦波的神經波動。
所以當一個人不說話不分析的時候,我們千萬不要認爲此人沒有了思想,沒有了觀念,沒有了主意,心念停止,靜悄悄的了。不是這樣,他的意根正在飛速的轉動活動著、思量著、酧量著、考証著,很深很隱秘。之後,他的心裡就有了一定之槼,有了主意,有了主張,有了抉擇,但是不一定要說出去,不一定要表達出來,不一定要讓人知。可是心裡確實有了力量,態度變得堅決,甚至不可動搖。
而意識通過思惟分析思考,有了結果,有了決定,心裡並不是很堅決,還是猶豫不定,拿不定主意,因爲意根不知不解,心裡必有疑,當然就拿不定主意了。
九、意根的思量難於觀察
意識的思量性是顯性的,容易觀察得到,意根的思量性是隱性的,不容易觀察得到。因爲意識的自我反觀力比較強,獨頭意識能觀察得到五俱意識和獨頭意識自身的一些運行行相,但不能全部觀察到,意識沒有轉識成智故。佛能全部觀察到,地上菩薩的道種智能觀察大部分。
而獨頭意識受煩惱的遮障,禪定力不足,沒有轉識成智,就觀察不到意根的運行行相,因此才不得不說意根的思量性是隱秘的,其實對於佛和轉識成智的菩薩來說,還是容易觀察到意根的行相的。隱顯完全在於意識的觀察智慧,不在於意根本身。
意根也有証自証分,有微弱的反觀能力,可以觀察到意根自己的運行行相,但是意根表達不出來,意識(就是所說的我們)就不知道。既然意識不知道意根的運行行相,那麽意根的反觀力到底是強還是弱,意識還是不知道。
對於意識不知道的事情,很多人的意識就習慣於否定說沒有或者不存在。那麽意識觀察不到地球的公轉和自轉,也可以說地球是靜止不動的,這樣說是沒有什麽關係,但是卻不符合事實。一般人的意識到底能觀察到多少事實和真理呢?觀察不了多少,無明太多太厚,遮障太重,而無明越多的人恰恰越不承認自己無知,越相信自己的判斷,這就無奈了。
十、有思心所法不代表有法執
滅盡定裡的阿羅漢,早已經滅除了五蘊我執,否則就不能取証四果,更不能修出滅盡定。阿羅漢修到四禪定的時候,就已經不受五蘊的束縛了,生死自由,想走就走,想留就留,修出滅盡定就會更自在了。
阿羅漢在初禪定時,就沒有了人我執,不執受、想、思心所,不執色身,非必滅去受想兩個心所時才不執。執著與否是意根的整體心所法的功能作用,不一定是受、想、思單個心所法的功能作用。法執也是,是意根整體心所法的功能作用,比如意根在滅盡定裡有作意、觸和思心所法,都是對法的功能作用,有法執與否不是單個思心所的功能運作,是整體心所法共同現行運作的結果。
然而,諸佛的意根都已經滅盡了法執,其意根不僅僅有五遍行心所法,還有五別境心所法和善十一心所法,心所法有那麽多,其執著性反而滅盡了。佛的意根沒有法執,思心所仍然不斷的運行,無垢識了別意根的思心所,配合意根變現十方無量諸佛國土。其實如來藏能了別意根全體心所法,思心所法有抉擇的功能作用,如來藏了別之後,就按照意根的抉擇配合意根辦事,呈現給意根所需的一切法。
十一、意根思量抉擇的依據
意根根據什麽思量和抉擇呢?一是無始劫以來已經形成的固有的經驗;二是六識傳導過來的了別結果,能夠作爲參考;再發揮本身的經驗和智慧,就能深入的思量各種法塵境界,作出正確的判斷和抉擇。前提還是要在意根攀緣的法塵比較少的情況下,就是在有一定的定力的情況下,其判斷和抉擇都更有智慧性。定越深,意根的作用越突出,思量的越清晰越快越有效率,智慧性越高。有禪定能助益意根的了別和思量性,意根的識種子少於分流,集中起來時了別勢力就強大,了別慧增強,智慧就能完全顯現出來。証果和開悟,証得所有佛法以及世俗法都是如此。
意根在面對很多境界時都有選擇性,就是祂的思量抉擇性。祂根據什麽作選擇呢?意根有了別慧,能了知法的重要與否,所以就根據法對自己是否有利和重要來抉擇。意根對於不同的法執著性有所不同,爲什麽不同呢?因爲祂知道什麽法對自己有利,什麽法是重要的。
種子不能迫使意根執著,比如阿羅漢意根斷執以後,對世俗法不感興趣,種子都流注出來了,祂還是選擇不見不聞不想,心裡沒有念想,也沒有向往。意根對於有些法爲什麽讓意識了別清楚?還是因爲意根有意向有興趣,如來藏才配合著出生意識,以著重和細致了別那些法。
十二、意識如何把問題交給意根思量
意識把一個問題思考過後,大致明白問題所在,就差如何解決了,這時候就能把問題交給意根來思量了。最開始對此轉移問題的方法不熟練,沒有技巧時就是這樣的過程,方法熟練以後,意根就可以直接進入深深的思量模式。意識把問題的來龍去脈弄清楚以後,告訴意根這個非常重要,一定要弄清楚,然後把問題的重點深深懸掛於心,就交給意根了。意根就會不斷地思量,直到有了結果爲止。很多時候,意識思考的同時就有意根的思量,定力越好越用心,意根參與的越多越深。而當意識沒有思考出結果時,意根不會放棄,就會單獨思量,指不定什麽時候就有了結果。
十三、意根思量時是否有念頭?
當意根恒審思量的時候,心裡有沒有什麽念頭?意根有想念的法,才去思量和審查,先有念,後有思量審查,沒有念就不思量。如果意根心裡空空的,什麽也不念想,就沒有思想活動,不必去審查什麽,思量什麽,這時意根是清淨的。而意根沒有降伏的時候,攀緣比較重,心裡的念頭非常多,所以心裡就會不斷地沒完沒了地思量、琢磨、審查、評判、衡量,白天弄不通,晚上接著審查思量,嚴重的就會半夜醒過來睡不著,所以才說衆生的意根有恒審思量性。意根已經降伏了的阿羅漢們,心裡幾乎沒有了什麽念頭,不大想什麽事情,意根只是偶爾有思量,但不是常常,不能叫作恒。所以只要意根思量法了,就有念頭,思量的法就是念頭,是意根所念。
十四、意根思心所法決定了眼識意識的了別
眼識見色,見的是顯色,青黃赤白、光明黑暗、雲菸、霧靄及空。光明是一種物質,由四大組成,刹那生滅變異,是虛妄不實的。
眼識本身具有思心所,領納了色塵以後,了知色塵,然後生起思心所,決定造作,是躲避還是多看一會。眼識與意根和意識同時密切配合協作,沒有意根的作意與思心所法,就沒有眼識和意識的出生和了別,也就沒有眼識和意識五遍行心所法的運行。眼識見色,第七識不能見色;意識分析推理判斷,第七識不能推理分析。識有分別了別識別性,才叫作識,否則就不叫作識,七個識都有了別、分別、識別性。
十五、意根是否有判斷力
有智慧就有判斷力,有思量就有思量的結果,意根一定有判斷力,思量就是判斷。因爲意根是作主識,主宰整個五隂身的運行,沒有判斷力就無法主宰五隂身的身口意行,那也就不能成其爲作主識了,那麽誰來作主呢?意根的判斷力不可或缺,只不過是涉及到判斷力大與小的問題,以及準確與否的問題。
意根的判斷有這樣的差別:意根在哪些法上判斷力大,在哪些法上判斷力小;什麽時候判斷力大而準確,什麽時候判斷力小而不太準確;什麽情況下依靠六識的了別作判斷,什麽情況下可以不依靠六識的了別作判斷。在意根了別清楚的法上判斷力就大,因爲了別清楚才好判斷,才能快速而準確的判斷;如果意根了別不清楚,就無法判斷,或者無法快速而準確的判斷。意根對於不能理解的法,不是猶猶豫豫,就是判斷失準,這樣意根所作的決策就是盲目和錯誤的。意根的抉擇錯誤了,六識的執行就會錯誤。
但是我們可以觀察一下,在世俗法中,衆生的抉擇都是錯誤和盲目的嗎?顯然不是,正確無誤的時候也不少,應該是多數時候都是合情合理的。這就說明意根是有判斷力的,判斷力也不算小。判斷不了的情況也存在,猶豫不決的情況也存在,判斷失誤的情況更是存在。這與意根本身的智慧有關,與意根的勝解力有關。
意根的判斷,一方面直接依據法而判斷,意根越熟悉的法,經歷越多的法,越容易單獨作判斷,對越重大和危急的法,越容易單獨而快速的判斷,之後就會作抉擇,六識出生再去造作。如果意根不能勝解接觸的境界法,就會無法作出快速而準確的判斷。另一方面,意根了別的粗糙,要想細了別,就要依靠六識的了別,依靠意識的思惟分析研究推理和判斷,然後再根據六識傳遞過來的信息,作自己單獨的思量和判斷,六識出生執行。如果意根不能勝解六識了別的内容,不能勝解意識所思惟分析理解判斷的内容,也不能作判斷和抉擇,或者是判斷抉擇錯誤,六識再錯誤執行。
十六、意根強大的抉擇性
意根的思心所功能非常強大,祂對一切法都要作主作抉擇,在一切法上都有思量性,都要做權衡,其作主性和抉擇性的功能很強大,沒有任何一個識能代替祂。當意根通過意識接觸到了佛法,被佛法牢牢的熏陶了以後,就能心心念念都是佛法,養成了修行的習慣,形成一種修行的習氣。以至於睡著了,還在思量著,由於思量不了太細太具體的内容,就弄出夢境,在夢裡讓意識一起參與。意根被佛法熏陶了以後,可能就會放棄其他一些世俗法,認爲那些法都不重要了,或者是認爲不如法應該擯棄,於是不再思量和了別不重要的法,那麽夢境裡除了比較注重的佛法就不會有其他的事情出現。
意識的忘記與記憶就是因爲意根的選擇性出現的,意根認爲重要的事情,就不斷攀緣惦記;意根認爲不重要和不好的事情,就不再攀緣和惦記,根塵不相觸意識不出現,就不了別意根不感興趣的事情,而能想起和回憶出來意根感興趣和認爲重要的事情,這就是記憶和忘記的原理。所以說意識所了別的法,沒有一個是不經過意根攀緣和了別的,沒有一個不是意根念出來的,意根不念不推動,意識就不出生不了別。意根先了別法塵以後,如果不感興趣,意識就不能現起,那就不知此法塵,關於此事的夢境就更不能出現了。
十七、意根越有智慧越能作出正確的思量和抉擇
意根在了別六塵具體境界時,其智慧是比較低劣的,不能分別六塵具體是什麽境界,也不知好惡美醜粗細高低大小,因爲祂攀緣的太廣泛了,精力不夠用,因此分別不清楚,也不細致。但是意根本身也有思量性,有想心所,其思量了別作用也很強大,依其思量性,對一切法都能作抉擇,而且是刹那刹那的思量和抉擇,一個法都不空過,無始劫以來,意根思量正確,正確抉擇了很多人事物理,避免了無數的錯誤和災難,其功不可沒。
很多人尤其是有智慧的人,意根的抉擇都有正確無誤的時候,有些人也表現出了很高的智慧,這些智慧的表現,都是意根正確的思量抉擇的結果。如果意根不能正確思量和抉擇,每個抉擇都是錯誤和低劣的,那麽每個衆生都是愚癡和無智的,將來也不能獲得智慧,甚至不能轉識成智。事實上,無論在世俗法中,還是在佛法的修行中,確實有很多人是有智慧的,說明他們的意根所作的思量和抉擇都是正確無誤、有智慧的。尤其是斷除煩惱以後,轉識成智以後,意根的智慧思量和抉擇更是不可思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