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定與參禪証道
第八章 如何參禪參話頭
第一節 參話頭的方法
一、什麽是參話頭
所謂的話頭,就是一句話的前頭。不管這句話有多長,心都要住在這句話的第一個字前頭,第一個字以及後面的字都不讓它在心裡出來,出來一個字就不是話的前頭。
話頭有很多,都能讓我們生起疑情。比如:參禪的是誰?念佛的是誰?拖死屍的是誰?萬法歸一,一歸何處?狗子有佛性也無?——無。風吹樹搖;風來浪湧;(風樹浪都是比喻,比喻真我與假我。)菩薩舉足下足都從道場來。(什麽是道場?)凡事都要起個疑問,問個誰,這個疑情生起來後,才能起心參究,最後就能解決疑情,從而明心証悟。
比如:吃飯時要疑吃飯的是誰;走路時要疑走路的是誰;寫字時要疑寫字的是誰;說話時要疑是誰在說話;一切時中對一切事都要打個問號,不要認爲本來就如此。如果本來就如此,怎麽不是本來如彼呢?死人爲什麽不能本來如此?植物鑛物爲什麽不本來如此呢?是本來就如此嗎?楞嚴經中佛說,一切法本非因緣,非自然性。佛否定了本來如此的自然性,結論都是如來藏性。這樣的話,我們就可以對一切法起疑,不是本來如此,而是有奥秘的。奥秘是什麽呢?這得通過參禪來解決,通過參禪得出合理的結論。
二、如何參話頭
首先選定一句話,這句話不要太長,感覺最親切,最容易起疑情,最直接,意思也比較明朗。比如:拖死屍的是誰?選定之後要清楚明白這句話的表面意思,把這個意思濃縮成一個點,懸在腦海裡,要作到頭腦裡總能顯現這句話的意思,時時提撕而不出現文字語言;不是在心裡念叨這句話,更不是琢磨分析話的内涵。參話頭最忌琢磨分析,分析研究最好的結果是解悟,但是卻沒有什麽智慧生起,絕對不能証悟。因爲定力不足,思惟的不細不深不究竟,那就得不到真實的受用。解悟就是理解明白真心的大概作用,沒有証得或找到哪個是真心,不明白真心具體在哪裡起什麽作用,是如何産生萬法的産生五隂的,心裡也就沒有解脫的真實受用。
參話頭:拖死屍的是誰?把這個問話作爲沒有語言文字形象的念頭懸在心裡,把這個話頭的含義懸在心頭,内心不要出現聲音唸誦這句話,也不要有這句話的語言文字,因爲這樣是沒有定或者是定淺的表現,定淺就沒法參究話頭。心裡有問答時,是覺知心意識膚淺的問答,那個定就淺,分析的成分多,可以解悟,很難証悟。如果是解悟,所得的都是知見推理的智慧,這種智慧很膚淺,後續的修行就很困難。真正的悟,是用心眼看到如來藏在深細運作中的行相,由此而産生的智慧是般若智慧,與解悟的智慧不可同日而語。
定力很深時,意識心很深細,心思就很細致細密,智慧就能生起,配合意根的思量就能找到第八識以及五隂一切法的來龍去脈。參一句話,應該把這句話的意思濃縮成一團或一個點,然後把這句話的意思懸在腦海裡,同時劃個問號。拖死屍的是誰,與阿彌陀佛四個字是一樣的,念佛定修好了,自然就能轉入參話頭,二者的功夫境界是一樣的,只是文字内涵不同罷了。先看話頭,看熟了以後,再來參究話頭。
三、什麽是提撕
提撕就是心裡總保持有這句話的含義,心住在話頭上,不想其餘襍事。丟掉了再提起,打妄想了,再轉回來。眼見色時,注意力不在色上,心中仍有話頭明顯存在;六根對六塵時,注意力都不要在六塵上,都在話頭上。初期參時,很難進入這種狀態,心裡總要念出文字語言來。你可以訓練自己,先念出第一個字,後面的字不要念出來,然後整句話的意思就懸在腦海裡。一旦散亂了,再提起第一個字。熟練以後,把第一個字也去掉,不用再念了,讓心裡總有這句話的意思就行了。
這是怎麽個心理狀態呢?說一個比喻,比如說一個人的鑽石戒指丟失不見了,心裡很急,翻箱倒櫃到處找,滿屋都找遍了也沒找著。這時她已經很累了,就索性坐下來休息;腦子也累了,沒辦法想那戒指到底在哪裡。這樣身心都休息下來,雖然休息,可她並沒有忘記這件事,心裡還在懸著這件事,只是沒有思考戒指在哪兒。這種狀態就是參話頭的狀態。如果她不是很累,心還清明的話,坐著休息一會兒以後,就有可能突然想起:啊!戒指在那呢,我一時糊塗忘記了。她現在想起來了,就去找,果然在那個地方找到了。找真如也是這樣去找,不要去分析、研究、歸納、推理、判斷,這些都不需要。只要把話頭在心裡帶著,心裡有疑情,深深的懸著,拴住意根,動用意根的力量,時節因緣具足就能破參,証得真如如來藏。
再打個比喻:文化大革命時,鄧小平被軟禁。他在一個辳村院子裡,每天晚飯後都要在院子裡散步,思考複出的大事。他就在院子裡走啊走啊,走了很長時間,心已經漸漸地定了下來,不能再思考問題了。可是問題仍然懸掛在腦海裡,沒有消失,把意根調動起來,深刻緣著這個問題不放松,這個狀態就是參禪的狀態。到一定的時候就能解決他的問題,參禪參話頭亦複如是,諸位好好體會一下。不妨每日也這樣經行散步,參個話頭試一試。
話頭是宋朝以後才出現的,宋朝之前的人們,心地較單純,沒有襍思亂想,參禪很容易入道。宋朝以後的人心亂了,根性鈍了,妄想也多了。禪師們爲了統攝這個散亂的心,不得不用參話頭這個辦法,讓參禪人心思容易集中。心念力集中,定力就好了;定力好了才能破參,就能解決禪這件大事。所以我們平日修行時,盡量少去接觸人和事,心裡盡量放下或擺開一些世俗事,做過的事,已經處理完了就不再掛念;讓自己的心裡時時刻刻都清清淨淨的。以這種心態來思惟佛理、參禪,入道就快。
四、念話頭、看話頭與參話頭的區別
看話頭是修定力,讓心住在一句話的前頭,文字語言不要出現。當定力不足時,文字語言都要出來,心裡聲音不斷,這就是念話頭。所以說沒有定力,心裡才反反複複重複一句話,有定力時,心裡的聲音和文字相都要消失。
當看話頭定力足夠時,意根參與,才能真正開始參話頭,參究這句話的意思,文字語言幾乎不出現,不會只有意識的情思意解,這樣才能真正的証悟,而不是解悟。定力不足的人,如果要悟,只能解悟。話頭就是指向真如的一句話,話中含著秘密,能夠讓人生起疑情,疑之後參究,就能解開其中的秘密,從而破迷開悟。所謂的話頭就是心住在這句話的前頭,這句話一個字也不要在心裡出現,但是心頭卻有整句話的意思在懸著惦念著,意根把參究這事當成了自己必須要解決的問題,不想捨棄,暗中與意識一起用心,水到渠成時,就能破解秘密。參公案與參話頭,隨各人的習慣和喜好而定,都能讓人破迷開悟。
參禪不是猜謎語,首先要有深厚的佛法基礎理論功底,知道參禪是爲了什麽,參的内容和標的是什麽,如何參,從哪裡下手。把理論基礎打好了,定力也具足了,才可以參話頭或者參公案。參公案時,要知道什麽叫作公案,公案的内容和標的是什麽,公案給我們指示了什麽,能讓我們得到什麽。還要知道公案的關鍵地方在哪裡,公案爲什麽是這樣,又說明了什麽。等到我們的定力、福德、因緣都具足的時候,就能對所參究的内容生起疑情,疑來疑去,一旦水到渠成,就能悟得真心第八識,這就開悟了。
看話頭是修定力,參話頭是參究話頭的内涵,定力具足時才能生起疑情,有疑情才能參究,參究以後,就能解決疑情而証得參究的標的——如來藏,這就是開悟,那時話頭裡所含藏的一切秘密就都知道了。至於參話頭還是參公案比較合適,這要因人而異,一般來說,公案的内容多,指示的方向比較清晰一些,方法簡潔明快,思路比較活潑,容易入手。參話頭或者參公案,應選擇自己感興趣的,疑情比較重的,好像能有切入點的來參比較快。在這之前要檢查自己的菩薩六度修行的程度,菩薩的條件是否具足,然後再盡量完善六度的條件,六度還沒修好時暫時不要著急參禪,修行是一個階梯一個階梯地上進,每一步都要踏踏實實的打好基礎,基礎穩固,後續的修行就如順水推舟一樣順利,沒有阻礙。
五、如何由憶佛轉爲看話頭
憶佛和看話頭,二者的功夫有些相同相似,所謂的憶佛,是心裡有一個想佛的念頭存在,是一個知念;而看話頭也是心中有一個話頭的念想存在,是一個知念。二者的心理狀態是一樣的,因此就可以由憶佛轉變到看話頭。具體方法是,當憶佛的念頭很清晰,定力很好時,心裡能夠時刻憶佛想佛,念頭也不斷,就可把心裡憶念的阿彌陀佛四個字,改爲一句話,如:拖死屍的是誰?這個功夫和憶佛想佛的心裡狀態是相似的,只是文字多了兩個,内涵變了,並且多了一個問號,增加了内心的疑情。憶佛轉爲看話頭,需練習一段時間,當話頭不清晰或者斷掉時,就提起第一個字,以後的字就不要出來,這時整句話的意思都要懸在心中,熟練後,再把第一個字也去掉。反反複複練習,直到看話頭功夫,和憶佛的功夫一樣緜密不失時爲止。
這時心念就住在這句話的前頭,這句話的意思就在心中懸著,行走坐臥,無論做什麽,心裡都帶著這句話。同時對這句話生起疑情,疑個誰,到底是誰?把這個疑情輕輕帶著,疑情連續不斷,非常濃時,就可以起心參究這句話,探求這句話的奥秘。剩下就等待時節因緣,找出這個誰來。再把這個誰,對照經論來檢驗,看看是否符合經中的聖教量,之後有一些般若經典能夠看懂,粗淺的公案也能看懂一些,才可以確認自己確實明心。一般來說,不建議自己認証,自己往往會誤會,現在不缺少善知識幫助檢驗,有善知識檢驗,還可以提升自己的智慧水準。
憶佛念佛和看話頭時,如何把念放在這句話的前頭呢?憶佛的狀態就是心裡想著佛,這個想佛的念一直在心裡不斷。一句話的意思就相當於憶佛的念想,把這句話的意思作爲一個點懸在心裡,文字相和語言聲音相不要出來,因爲有這些相,内心還很粗糙,定力不夠好,無法參究話頭,也不能破參明心。這句話裡的一個字也不要在心裡出來,心念就在這句話的前頭,名爲話頭。心中有佛和心中有這句話的意思含義是一樣的,這樣就可以把阿彌陀佛四字,換成拖死屍的是誰,把想佛的念想換成一句話的含義,牢牢的拴住意根,這個定力足夠參禪了。
六、用念佛的方法轉入參話頭
我們學佛的目的,首先要明心見性;要明心見性,就要參禪、參話頭、參公案;而參禪就得具足欲界的未到地定,有了這個定,才能在行住坐臥中參究一個話頭,從而達到破參的目的。既然是參話頭,心中就不能空著,不能入到定境裡面去。在定境中,心是空的,不能思惟法理,不能達到破參明心見性的目的。行住坐臥都在參禪,就是活動中的定,入到定境裡是靜中定,進入定境裡無法參禪,在靜中定裡,也要有參禪的念頭,也要參話頭,否則對於參禪沒有大的用處。
未到地定不具足,心就會常常散亂,心思不集中,沒法參究話頭。過去時的參禪人,二六時中心裡總是抱著一個話頭不放,話頭掉了再撿起來,内心作功夫緜緜密密,不散亂,也不沉沒。沉沒就是昏沉,或者是無念想了。他們無論上山還是下田,燒火做飯,都不離參禪,不離參話頭。
我們現在也應該練習動中定,不能參話頭時就念佛。用阿彌陀佛四個字來代替話頭,熟練了,定具足了,慧也有了,就可以改參話頭:如拖死屍的是誰?念佛的是誰?話頭就是一句話的前頭,第一個字的前頭,如果出來一個字或者整句話都念出來了,就是話的尾巴。
用念佛的方法練習時,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都不要出來,而且心中還要有佛,處於念佛的狀態中。這個念不是口念的念,而是心中念佛的延續狀態。這個狀態可以這樣體會,我們平時打佛七的時候,口念累了,就是有定了,就改心念;心念有定時,心裡也念不出來了,這就是處於一種念佛定中,是粗淺的念佛三昧。在這個定中,心裡雖然念不出佛號,但是沒有散亂,也沒有昏沉,心中還是有佛,並沒有落空,是一種念佛想佛的境界和狀態,與心中空落落的什麽也沒有的狀態截然不同。
那麽,我們可以把這種念佛三昧直接拿來練習。怎麽練習呢?把阿彌陀佛四個字分成兩部分,阿彌和陀佛。念完阿彌,再念陀佛,熟了以後,念完阿彌,停頓下來,先不念陀佛,細心體會這時的心裡狀態,是不是在等陀佛出來呢?肯定是的,念完陀佛,不念阿彌,心裡在等阿彌二字出來。這時心中不空,是一種念佛的延續狀態,是處在想佛狀態。再把這種狀態延長,直到散亂了,再提起阿彌兩個字,心中在想佛;散亂了再提起,不散亂時總是處於這種想佛狀態,這是一種念佛定。
功夫能夠延長緜密了,就可以把阿彌陀佛四個字改爲一個話頭,如拖死屍的是誰?心中總是懸著這句話的意思,一個字都不要讓它出來;散亂了,可以單提一個拖字,心中整句話的意思就應該有了;再熟練時就可以參究,參究通了就明心。這是大體的參禪框架,細節要靠自己去練習體會。如果修定,心中無念想,入到定中沒有話頭沒有思惟,就不能參究,也不能明心開悟。
七、參禪與修定的區別
要想開悟明心見性,就要用參禪、參話頭、參公案的方法才能証得如來藏,明得真如心第八識。所謂的參,就是用意識意根參究真如之理,去尋覔第八識的所在。既然是參究,當然這個意識心應該是清醒的、有智慧和明理的,而不是糊塗的昏沉的,更不能在定中消失不見了。有理智的意識心才能夠參究和尋找第八識,沒有意識心或者意識心昏沉了,就不能參究和尋覔,其結果將是一無所知,就不能達到明心悟道的目的。
就像是我們要找一個人,必須有一個尋覔的心,而且知道要到哪裡找,如何找。如果不知道到哪裡找和找的方法,也不知道那個人是什麽樣子,也沒有那個人的相片,無論如何也找不到那個人。參禪尋覔第八識真如也是如此,我們必須事先要知道第八識的體性,這樣就等於有了第八識的相片。僅僅有了第八識的相片還不夠,你還得知道要如何找,祂一般都在哪裡出現,如果這些都不知道,就像大海撈針一樣,徒勞而無獲了。
這樣的話用數息的方法就不能開悟,因爲沒有參究的心念,用關注念頭的方法也不能開悟,因爲沒有尋覔第八識的心念;用打坐入定的方法也是不能開悟的,因爲定中的意識一無所知,也就不能和第八識相應。這些都是修定的方法,不是參禪的方法。因爲數息時注意力在數字上,不是在參究尋覔第八識上,肯定找不到第八識,而且數息的時間長了,容易昏沉或者入定,更不能找到第八識了。關注念頭,意識心注意力在念頭上,不去參究尋覔真如,也不能悟。打坐入定時,無覺無知,沒有參究尋覔的心,什麽真理也發現不了,也不能找到真如第八識。
以上那些修定的方法,都不能用來參禪証悟,方向不明,方法也不對,錯用心思,結果可想而知,將是一無所獲。如果持續這樣的話,修到一段時間後就容易失去信心,難免要退道。修行過程中明理最重要,有智慧有正知見最重要,不能盲修瞎練。學佛人應該常常探究自己的修行方法路線是否正確,能不能達到目標。如果不能,就要隨時調整自己的修行方向,細心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方法。修定要用修定的方法,開悟也要用參禪的方法,明白了什麽是禪,該怎麽參,何時開始參等等。這一系列的問題都要弄清楚,還要觀察自己參禪的條件是否具足,努力完善各種必備的條件以後,才能開始參禪。
八、開悟之時並不是無念之時
總聽有人說:妄念頓歇,歇即菩提。意思是歇了妄念,沒有妄念時的心就是菩提,這時菩提出現,此即是明心,即是開悟,這裡的意思表明菩提是有生之法,有生就會有滅,而菩提本不生滅。而實際上在開悟的一刹那,正是念頭動轉之時,不是念頭止息,此時剛好識得在五隂活動中的如來藏,突然間就明白了如來藏與五隂身和合運作的關係,這時也正是念頭運轉之時,根本歇不了念頭。試想,我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自己久別的親人,這時正是認親之時,轉動念頭在辨認觀察之時,這時肯定不能歇念頭,心中不能無事,内心深處一定有喜悅,有觀察和辨別的思想活動,情緒是起伏波動的,不能平靜得像無事一樣而心中無念,絕對不能歇心息念頭,雖然過後,心意已足,再無他想。
開悟時也如是,念頭根本停止不了,思惟很深細,對如來藏的辨別、確認、觀察種種的思想活動都要出現,内心的喜悅按耐不住。如果開悟時,念頭能停止,内心沒有思想活動,那麽智慧要如何出生?六祖如何能在開悟時明了五個何期自性?怎麽能說出五個何期自性?如果沒有念頭了,就不能觀察如來藏,對如來藏的運作也就一無所知,那麽開悟有何功德利益?與禪定又有何區別?修禪定時就能無念,就能歇心,就能止息念頭,何必參禪開悟?
沒有開悟過的人,各種想象,情思意解,認爲開悟時就是無念頭、無妄想的狀態,是一無所知的無智慧狀態,若如此,我們干脆一直修定,多麽簡單、輕松、愉快、舒適,還用費那腦筋精力參禪,參得廢寢忘食、衣帶漸寬人憔悴?參禪時,如果泯滅念頭,掐斷念頭,達到無念,那如何叫作參?沒有心念,如何參?如果開悟時冷暖自知,不得說向人,不得吐露出,那麽六祖爲什麽說出了五個何期自性?歷代祖師爲什麽能教導學人參禪悟道?佛爲什麽能講出那麽多明心見性的法,講出那麽多大乘如來藏法?
真正開悟,悟時悟後,都能知道有關如來藏的運作和體性,不是像那種什麽妄念消融不可說示於人,無言無語,心行止息,像傻子一樣,如入定一般。如果這樣,誰來繼承如來家業,說法度衆生?智慧何以傳承,如燈燈相燃?修禪定時能一念不生,禪定有無念狀態,參禪絕對不能無念,不能一念不生,不能沒有了別,不能沒有意識,不能無知,不能沒有智慧的顯現。禪定裡可以不涉及到如來藏,參禪一定要與如來藏有關,否則就是禪定。禪定裡如果沒有知,不思惟,絕對不能出生智慧,那與外道的定無異了。
九、參禪是用意識參究真心
參禪就是我們要用見聞覺知的妄心去參究無見聞覺知的真心如來藏。要想明心見性,就要用參禪參話頭的方法,參禪參話頭就是用意識心和意根,用能了知心法的有慧心所的識心來參究如來藏。而參究如來藏一定要在定力足夠的情況下去參究祂,最好在心裡起疑情之後,對自我五隂的一切活動都能起疑情,内心時刻懸著那個疑情,或者懸著一個話頭,然後再體究疑情,最後就能解決疑情。
如果沒有相當的禪定功夫,沒有深深的疑情,就不要著手去參,心很粗糙,功夫不到位,無法實際參究。不要用意識粗略地分析思惟想象,這樣的情思意解最多就是解悟,不能真實的証悟,不能出生智慧,也許連解悟也做不到。如果不能証悟而是解悟的話,般若智慧就很難生起來,往後的路走起來很困難,煩惱也不容易降伏。還不如把各方面的基礎打牢固了再求悟,基礎打牢固而悟的話,智慧就能很深利,煩惱也能有效降伏,能得到真實的功德受用。
十、如何作參究的功夫
比如說現在要參究意根是否是捨受這個問題,有個話頭或者是事例比較長一些,如:人在非常高興時手舞足蹈、興高採烈,在生氣時惡語相加、大打出手。首先我們要知道,這些身行和語行,是意根主導指揮造作出來的,裡面有身識和意識的參與,還要眼識和耳識的參與,幾個識共同合作,出現了這些身行和口行。既然是意根指揮主導造作出來的,那意根爲什麽要指揮造作出兩種不同的身行和口行?爲什麽高興時,意根指揮造作手舞足蹈,表明了自己的高興和興奮,爲什麽生氣時惡語相加,表明了自己的嗔心氣憤?意根是否在高興時不高興,只是捨受,是否在生氣時不生氣,也是捨受?意根是否沒有高興的情緒和生氣的情緒反應?如果意根沒有高興的情緒,不覺得快樂,爲什麽還能主導六識手舞足蹈?如果意根沒有不高興的情緒反應,沒有苦受,那麽生氣時爲什麽還能主導六識大打出手?
這些問題雖然長一些,但是意識要仔細思惟分析,把這些語言當中的意思都了別清楚透徹,這時是有語言文字和聲音形象的,心裡要反複出現語言文字相。意識把這些語言的意思在表面上弄明白以後,就要把這些意思凝聚成一個點,無形無相,交給意根,然後心裡就深深懸著這個無形無相的意思,這是意根的思量方式,沒有語言文字和聲音,靜悄悄的,深深的,連續的,朝也斯暮也斯的,絕不移轉的,最後夢裡夢外都不放棄的,這就是意根的參究,以意根爲主,意識爲輔。前邊在思惟理解語言文字内容時,是以意識爲主,意根輔助意識,現在正好相反。這就是真正的參禪方法,是真正的參究功夫,因緣一到,必能破參,找到答案,証解心中所疑,疑情大開,參禪証悟。
意根在參究意根自己的功能體性時,也沒有意根和自己的概念,不與概念和文字相應,沒有語言和廢話,直直白白,簡簡單單,利利落落,直趨中心和重點。祂可以不影響吃喝拉撒,不影響行走坐臥,不影響五隂的正常生活活動,只是沒有襍念,沒有更多的心思,比較專注,不襍用心。
這是意根對自己的參究,參究如來藏也是如此,參究任何法義都是如此,無論有多深的法義,都要如此做功夫,都要如此用功。意識和意根互相緊密配合,如來藏當隱形助手,無名的資助者,供養參究所用的一切所需和給養。
十一、如何是離心意識參
過去學人問禪師:參禪時如何用心?禪師回答說:離心意識參。過去的學佛人幾乎全部都有禪定,有禪定的人比較容易用功,也會用功,所以悟道的因緣容易成熟。所以禪師們雖然不懂意根的體性,卻會參禪,告訴徒弟們參禪的訣竅,不要意下蔔度,不要情思意解,離開意識,少用意識琢磨推理。這種參禪方法用心就很深,功夫踏實,禪師上堂開示的時候,下邊的人隨時就可以悟。在別人看來好像很容易,可是他們的功夫做得很到位,一天二六時中,不襍用心,全部參禪,包括下田間勞作,燒火做飯,甚至睡覺時也能用功。如果意識用功,睡著以後功夫就斷了,意根用功時睡著了也不耽誤事。
後來有的人就不老實用功了,三一群倆一夥聚在一起研究公案,禪師看見了就會一棒子打散,不許研究討論,也不許看書,佛經也不能看,全身心的用功參禪。
再後來,六祖壇經流傳開,實修的人漸漸就少了,每個人手捧著壇經開始口若懸河,雄辯滔滔,都以爲自己有道,於是禪宗衰落凋零了。現在的人比起那時候的人還能口若懸河,雄辯滔滔,有過之而不及,人人會講,鸚鵡學舌,卻人人沒有真功夫,口裡喊著實修實証,腳卻踏在雲耑裡,沒有天梯卻都能上得去。
第二節 參禪所需要的禪定
一、禪定具足時才能隨機悟道
禪定通於外道,有禪定不一定有道,但是沒有禪定,一定不能有道,離開禪定,不可能成就道業。沒有定力的人,心思粗糙,不可能參透較深的佛法之理,那就不可能真正完全的斷我見和明心。所以,參禪需要極好的定力,在參禪之前一定要修好禪定,然後再參禪。
歷代祖師都教導弟子要修定,過去寺院裡設置的禪堂就是供學人打坐修定、參禪用的。唐宋時期的修行人各個都有禪定,那時經書很稀有難遇,極少能遇到讀到,學佛人只能打坐修定,所以他們的定力都很好。靜中的定和動中的定都具足,心不外緣,常在定中,所以他們遇到禪師開示佛法真實義時,很快就能悟入,也能隨時隨地的離世和投生,隨心所欲地投生適合自己學佛修行的父母家。
具足那麽好的定力,禪師們上堂隨機講法時,有人堂下就開悟了。過去的學佛人二六時中都在參禪,都在思惟佛法,所以他們觸緣隨即能悟。他們那時沒有太多的禪法知見,沒有很多的佛法理論,只知道如來藏真如心的一些體性,並且信受不疑,就開始參禪,尋覔如來藏,所以悟的比現在人要快要容易,就是因爲戒定慧具足,善根福德也具足。過去禪師講法的語言都比較隱晦,表達的都不太直接和顯露,如果學人的戒定慧不具足,就很難証悟。不像現在,佛法已經說得很清楚了,學人還仍然不明白就裡。
二、參禪需要有色界的初禪定或者是初禪之前的未到地定,才能參究真心如來藏,從而能夠破參,覔得真心如來藏。就是相應於欲界第六層天的定,定再深或者再淺,就不好參禪體究真心如來藏。定如果再深,就進入了二禪,眼不見色,耳不聞聲,沒有五識,只有意根和意識心,就不能在身口意行的真妄和合上覔得真心。進入深禪定中來尋覔如來藏,是不容易覔得的,那時的意識心比較微弱而不靈敏,很難發現哪個是真心如來藏,況且這時身行口行也沒有了,只有微弱的意行,意識心不容易在意行上面找到真心,很難找到。尋覔如來藏是在身口意行造作的當下,尤其是在身行和口行的造作當下,在真妄和合時才能找到真心如來藏。
意識微弱,意行很少時,很難找到真心如來藏,如果不是極好的根器,就不要指望入深定中明心開悟。定淺了,或者沒有定,意識心就比較散亂,心思粗躁,也不能打開智慧悟得真心。在中間的未到地定或者初禪定中,意識不散亂,比較專注,就可以達到一心不亂,這樣思惟比較細密,容易打開智慧。
開悟是不能離開意識的制心一處,也離不開專心致志的這種專注力。所以參禪開悟,不能在定很深,也不能在定很淺的狀態下來悟。 凝心一處、制心一處的禪定功夫修出來以後,還得知道這一處是什麽處?這時得要知道參禪的方向和入手處在哪裡,否則還是不能悟。要知道悟個什麽,悟的標的是什麽,如果不知道,還是沒辦法開悟。
明心之後,智慧打開,知道如來藏是如何配合五隂和七識運作的,身口意行是怎樣造作出來的,如來藏的一些體性能夠觀察一點,以後也能夠知道一切事情生起的因緣。這時如果沒有修得甚深的禪定,就不可能有神通,也不能知道世俗上的秘密事情。開悟的境界與禪定的境界不同,二者是不能混在一起。知曉一切,那是神通禪定境界,與開悟無關;虛空粉碎大地平沉,那是禪定境界,也與開悟的智慧境界無關。
三、戒定慧還沒有修好,六度沒有具足的時候,還不到參禪的時候,那就且慢參究,禪定要跟得上才行。如果禪定不好,就無法真正用心觀行,觀的也不會深和透,猶如霧裡看花。但禪定不足,觀行就成爲了意識的研究分析,雖然也能研究出一個相似的結果,但是身心卻沒有受益,沒有功德受用,這是非常不足取的。菩薩六度尚且不具足,如果急於參禪,往往事與願違。師父不給大家拔苗助長,你們也不要自己拔苗助長。一顆小樹苗,剛剛露頭,卻給它拔到一米高,這課幼苗還能活嗎?幼苗死了,小樹以及大樹就沒指望了。學佛這一生被解悟,不僅這一生人才廢棄,後世這個人也不容易成爲人才,拔苗助長毁的可能不是一生,下一生的棟梁都無法成就,就失去了成爲棟梁的機緣。
不少人都勸我趕快搞禪三,我問爲什麽要搞禪三?他們說引導三天參禪準備開悟。大家說說我能不能三天讓大家開悟?香巖禪師在他師父身邊當十八年侍者,那個根器那個方便條件都沒有開悟,如今末法時代的衆生,沒有禪定,不能持戒,菩薩六度不具足,給三天的機緣就能開悟嗎?那佛陀在世間,娑婆世界末法時期會有多少人開悟?佛陀爲什麽不這樣搞?
但是三天時間我可以讓所有人悟,不是不可以。一句話的事,不難。可是大家這樣悟了之後,每個人會成爲什麽樣?娑婆世界會成什麽樣?佛法的走向會變成什麽樣?
古代曾有禪師,弟子在狹路堵截,拿刀威逼相向要禪師說出密意,禪師面對這樣的情事也毫不畏懼,不肯直答。只是一把推開弟子說:你過來,我過去。這是對弟子高度負責的師父,不做買賣和交易,也不炫耀自己度的弟子多,自己有多能。弟子因緣條件具足則自動悟,因緣條件不具足則再繼續補足六度條件,修戒定慧,絕不送人情。古代這樣的實例很多,這才是對佛教對衆生負責的好禪師,只有如此,才能報四重恩,不爲個人名聞。
佛法流久成弊,其實在佛陀滅度一百年時就開始有弊了,開始一點點變質了,把生滅法說才成水老鹤,已經讓阿難痛心不忍,涅槃走人。如果阿難來到佛法已經流傳二千多年的如今世間,估計他一天也不想留,一點惡法惡習也不想知道和容忍。還好他修出了四禪和神通,有說走就走的本事,可以眼不見心不煩。沒有他那樣本事的菩薩該怎麽辦呢?只有容忍、接受,再想辦法轉化惡的風氣,沒有什麽退路。
四、定力深時意根才能參究
參話頭就是參究直指如來藏的一句話,也就是要明了這句話的真實義,從而找出如來藏的真實作用,証得如來藏。參究一句話的義理,也是同樣意思,想要明了這句話的真實義。在作參究的功夫時,意識表面粗淺的思惟比較少,其心理活動以内心深層次的思惟活動爲主,其心又專又深,能探究出一句話的實質和深層次含義,定淺就做不到了。
作功夫的無所念而念,是意識表面沒有念頭,不念法,而意根深處還是有念的,心裡懸著念頭不斷,這就是參究的功夫和狀態。用意根的功夫不容易,因爲定力不足的緣故。真達到意根用功時,意識也不容易觀察得到,意根的作用太隱蔽了,意識的觀察智慧也非常薄弱。
參禪的疑問疑情越切近目標越好,範圍越小越好。這與找人是一個道理,把範圍設定在全國範圍,等於沒有設定一樣,設定在某個具體區域,就能很快找到人了。只不過是設定的範圍越小,需要的証據資料越多,了解到的情況越多,智慧越深細。禪宗最直接的話頭是,拖死屍的是誰,在行蘊上証得如來藏最快,但証量小一些,智慧淺一些。如果能在唯識上悟,悟到識心的究竟來源處,則一通百通,尤其是在意根的功用上悟最直接而究竟徹底。
五、有一些人長期修無念無想的定,不管修多長時間初禪也不會現起,也不會見道開智慧。這樣修就是在浪費寶貴的學佛時間。長期無念無想,沒有對佛法的如理思惟觀行,無法出生任何智慧,不能証道,命終要如何安置這個有漏身?定力修好了,知見具足時,在禪定中就要有參究的念頭,不能再百無所思了。有念頭有疑情,才能破除疑情,獲得智慧。沒有定,有疑情,難聽的話叫作瞎琢磨。
只修身體,不修心,入定不管多長時間,也不會出現初禪定。對欲界離欲,去貪去執,初禪定才能出現。長期在未到地定黑暗暗的境界裡安住,有何益處?
六、修行要定慧等持
佛說菩薩們修行應善於修定和修慧,如果發現自己定多慧少,就要多修慧;如果慧多定少,就要多修定,盡量要做到定慧等持。雖然菩薩都是慧大於定,但是定慧之間的差距也不要過大,否則佛法修行就要受到阻礙。外道有定無慧,羅漢定多慧少,菩薩慧多定少,佛是定慧等持。
菩薩真正成就的標志是慈悲喜捨四無量心,有這些心性才代表此人是一個真正能利樂衆生的菩薩。一個有狂慧的人不能代表此人是真正菩薩,心性不調柔故,不能利樂衆生故,我心重故。所以我們學佛修行,最重要的就是修出菩薩的慈柔的心性,悲捨於衆生,修行的最根本目的是爲了衆生,不是爲了一己之私利,真正的菩薩應該是這個心念。
七、修行必須是定慧齊修,按照佛陀教導我們的修戒定慧的方法去修行,不能脫離佛陀的教導,自己想怎樣修就怎樣修,那是不行的。如今這個世間現存的環境條件,使得衆生都是很難修定,不能因爲定難修,就只強調一個動中定,或者只強調有個粗淺定就行了。定淺的人,煩惱是非非常多,一個團體就會非常混亂,大家在一起,就會有很多糾結和矛盾,你爭我鬥非常激烈,那樣哪個團體也不會和諧團結,就會導致佛法慢慢消失滅亡,佛教就會垮掉。而且定淺的人,觀行非常不得力,別看他口中振振有詞,頭頭是道,滔滔不絕,大多數都是從外學來的,不是自己用功觀行出來的,因此就不屬於自己的智慧,對於生死問題就沒有辦法解決。
第三節 參禪的用功方法
一、參禪的方式是尋和伺
參禪最初用功是用尋的方式。尋,就是意識心比較粗燥地尋找第八識這個目標,因爲定力不夠深,慧力就不夠大。當定力好,意識心也很深細時,參禪就可以轉爲伺。伺,就像貓發現了目標,不動地方地在那等著目標出現。因爲意識心已經發現了第八識出現的大致目標,就能很深細地觀行,心念幾乎不動。參禪,這時就應該有方向了,知道第八識如來藏大概在哪裡出現,意識心才能如貓伺鼠的靜悄悄的觀察,才能深細思惟觀行,這樣離悟道就不遠了。
參禪這個法,是真妄心和合在一起才能進行的,真妄心要同時起作用。其中真心第八識不能進行思惟活動,祂不能分別法塵,不能進行直接的參禪活動。妄心意識能思惟一切法,了別六塵,也能配合意根參禪,所以還是以妄心爲主來進行參禪活動。因爲意識心能夠對應法塵,分別法塵,其分別思惟可以非常的深細,了知性非常強。在比較深的禪定中,意識把自己所了知的法傳遞給意根之後,不動用過多的心思干擾意根的思量,意根就會專心的參究考量意識所傳遞過來的信息,從而証悟。
參禪就是所謂的思惟修,也叫作參究。意識參禪雖然離不開思惟,但也不是憑空想象,不能情思意解,不能有太多的分析,也不能臆想。需要在定力具足的情況下深細參究,那是深層次的思惟,已經深入到了意根。這種思惟是很深細的,思想念頭幾乎不動,近乎於在等待。先是尋找目標,找到第八識出現的目標以後,就要如貓伺鼠,就等著抓住祂了。這個時候也不是被動地等待,内心還是有深層次的思惟參究活動在進行著,很隱秘很細心的探尋虛妄法背後真心運作的蛛絲馬跡。
參禪的最初階段是尋覔或尋找,主要是意識尋覔,最後才是伺才是等,思想動得又深又慢,這是動用了意根,參禪達到了意根。有人說參禪必須離開意識心,如果離開意識心就沒有思惟可言了,離開意識心就是滅去了意識心;沒有了意識心,就是處在無想定中或者處在睡著無夢時,沒有意識心就不能參禪。二禪以上的意識心太微細,也不能參禪。參禪的定境要把握好,才能處於最佳的參禪狀態,最後才能明心或見性。
二、精思等價於參禪和止觀
世俗法當中有一句話叫作精思可以入神,精思就是深細的思惟,然後就能得定得止,這是由觀入止。由止還可以深觀,止觀等持,止觀互助。我們讀經時可以深入地慢慢地思考其中的一句話,一個義理,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這句話上,把定力引發出來,借助這個定力,觀行思惟就可以做到非常的深細。進而就能進入未到地定中,又能進入有覺有觀的初禪,也能進入有覺無觀的初禪到二禪之間的定,再把有覺無觀當中的覺和觀滅去,就能進入到二禪中。
觀行,深細地思惟一個法義,入定就很快,定力提升也很快,明理也很快,在思惟定中,身心都是愉悅的,精力充沛。要想提高定力,可以找個沒有人打擾的時候,觀行思惟一兩個小時,就會發現定慧齊生,身心安穩。實在沒辦法修定,不能進行深細思惟觀行的,就是福德還不夠;福德嚴重不足的,就會原地踏步不前。要想增加福德,就要多發大願,多考慮他人,少存私心慢心,減少性障就能增加福德。
深思的法義,每個人的大方向應該是相同的;具體的法義,每個人所面對的都不盡相同,都有自己目前所解決不了的疑問。把這個疑問深懸在心中,思惟觀行,心心念念都在這個疑問上面,心無旁騖,這就是定;有了這個定,再進一步深細思惟,就能把疑問慢慢解決了。
只要我們把福德修足了,修定就不難,修行一切法也都不難。而我們的清淨大願如果能夠發出來,福德的集聚就很快,性障煩惱如果能夠降伏,福德集聚的也能快。這樣佛菩薩加持力量就很大,我們的道業進步就會很快。每個人不要心心念念都是我,動不動就是我,遇到事情就要把自己突出出來,擺出來,那樣佛菩薩的加持力量就非常的小。因爲這樣的人對佛教對衆生沒有多大用處,加持以後還是爲自己,只想到個人的利益,這樣的人,佛菩薩的力量就加持不上了。
定力還沒有修好的人,要多檢查自己的福德是否已經具足,檢查自己的煩惱性障是否已經減輕,檢查自己内心裡是否是貪著的東西還很多,牽掛的人事物很多,惦念的事情很多,平時很多事情都擺不開,心裡念念都是世俗法,心不太平。也要檢查自己是否願力不足,只是隨緣度日,沒有方向和目標。檢查出來以後,就要想辦法彌補這些不足和努力消除自己的性障煩惱。如果檢查出來後還克服不了,就多念楞嚴咒,靠佛菩薩和護法神來加持自己。
我們現在的修行目標是降伏自己的性障煩惱,多檢查自己,找自己的不足,修自己,大家在一起和諧相處,小心自己的語言不要傷人,如果他人有錯,盡量善巧方便幫助他人;如果他人沒有錯,加以批評指責,就要損失自己的福德,對他人是有利,而自己就要背負一部分的業。我們的福德是在每個無意間流失的,自己卻渾然不覺不知。凡事都要佔上風,說上話,私心慢心很重,這樣就損自己的福德。謙下平和才是福,盡量降伏自己,雖然降伏自己非常不容易,但也得要做。福德大的人,煩惱就輕微,慢心也輕微。能知自己惡念不少的人是有自知之明的人,意識五十一個心所法裡惡法要遠遠多於善法,所以每個人都不要認爲自己很好,不要自信滿滿就認爲自己一切都好都對,這樣就沒辦法再進步了。
三、理修和事修入道方法
外息諸緣,内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這是達摩祖師說過的一句話,這句話可以有兩種解釋,第一種說的是一種修行當中的定境,另一種暗指第一義諦。從第一義諦來說,真如理體如來藏,沒有外也沒有内,沒有外緣,不攀緣任何一法;祂不了別一切塵境,不知一切境界善惡是非如何,因此自心沒有思慮,沒有思想,沒有知見,沒有看法;也因此故,一切外法不能入心,心内又不出思想觀點見解,如來藏心就像牆壁一樣,内外不通,也沒有内外。那麽了知了如來藏這樣的體性以後,就可以參究祂取証祂,從此以後就入道中。這是理修入道。
從另一方面說,就是事修入道,事修就是通過修定,然後定中參禪証悟如來藏。這種定可以是色界初禪定,也可以是初禪以前的欲界未到地定。達到這種定時心念集中,就可以參禪、參話頭,參通了就開悟。具體說來,修定修到能夠不再攀緣於外界的色塵、聲塵、香塵、味塵、觸塵,心裡也不再攀緣其他的法塵,不打妄想,不回憶,不襍亂思慮。把心修到就像牆壁一樣,貪嗔癡煩惱都進不來,無關的六塵也進不來,而能專注於一個法上,思惟參究真如之法,如來藏之法,參一個公案或者參一個話頭。因緣時節具足時,就能找到答案,明得法理,証得真如心體。
話頭可以是:拖死屍的是誰?念佛的是誰?吃飯的是誰?走路的是誰?也可以思惟參究佛經中的一句話,比如《楞伽經》中佛說:如機關木人,機發相起。這句話能檢驗出學人是否真的悟道,悟的對與不對。如果悟錯了,這句話的意思就不能懂,也不懂菩薩舉足下足皆從道場來這句話的意思,這是《維摩詰經》中的句子。話頭還有很多,能契合自己根基的最好。總之,這種定在現在這個世道不太好修。唐宋朝那個時候極大多數人都有這種定,所以悟道就很快。
參禪不一定都要坐著,行住坐臥當中都可以參禪,隨時隨地都可以參。心思集中,心無旁騖,觸境遇緣時,隨時都可以悟入。從古到今悟道的祖師極大多數都不是在坐中悟的,坐中也不好悟。有的人是聽人說一句話就悟的,有人是聽聲音悟的,有見色時悟的,也有嗅香時悟的。他們都是參禪已經參到一定程度,被偶然一個機緣觸發靈感而悟道。也有很多人是聽師父開示而悟的,也有的人是因爲師父打一拳一棒一喝而悟的,每個人的悟緣好像都不一樣。參禪也需要修到了一定程度才可以參,定力不足,不能強參,強參無益。定力已達到欲界未到地定,行住坐臥心能不襍亂思惟,能夠專注於一個境界,才是參禪的最好時機。這時候再來參禪就能起疑情,解決了疑情,很快就能明心開悟。
四、參禪的方向
參禪的方向,應該在行住坐臥的一切五隂活動當中,在每一法現起的時候,探究它的實質究竟是什麽。都說五隂是虛妄的,既然是虛妄的,爲什麽還能出現呢?行住坐臥的行隂都是幻化,究竟是如何幻化的,是誰幻化的這些相。打坐時,有打坐這個人嗎?是誰在打坐?第八識如來藏不打坐,第七識意根不打坐,意識心也不打坐,前五識也不打坐,身體如果沒有識心也不會打坐,那麽我們想一想,有打坐這個人嗎?是誰在打坐呢?打坐這個法是如何形成的呢?這就是參禪,參通了,就開悟。
在我們說話的時候,應該想一想:是誰在說話,有說話的人嗎?說話這個法是如何形成的呢?第八識如來藏不說話,第七識意根不說話,意識心不說話,前五識不說話,舌頭如果沒有識心也不說話,否則死人也能說話。到底是誰在說話?又是如何說話,語言如何形成的呢?這就是參禪,參通了,就開悟。念佛究竟是誰在念呢?讀經究竟是誰在讀經?對於一切事都要起疑情,因緣到時,就能解決疑情,破迷開悟。
五、直覺與參禪的關係
參禪參到最後的參究狀態,是一種沒有語言文字相的“尋伺”狀態,也就是深入到了意根,意根參與了參究活動。而直覺就是意根的功能作用,是意根的覺性,是意根的感知,語言不容易說清楚,因爲意根不與語言相應。意根的直覺作用是很大的,也比較準,很多人都是相信自己的直覺。
心裡所有的問題都屬於法塵,如來藏把法塵變現出來的時候,意根先觸先知,然後産生覺知性;有的法塵意根能明白個大致情況,只是不細致不具體,然後意根指引意識再觸法塵,仔細觀察問題,分析問題。有些時候意識是要按照意根覺知的方向入手思惟分析,最後才把問題搞清楚。往往是當意識順著意根的直覺方向去思惟時,解決問題就很快,又比較準確。
而參禪和參究,是意識和意根共同配合,把一個問題搞清楚。意識需要意根的直覺作用配合,意根需要意識的邏輯思惟和分析的數據,意根用這些數據,再加以感知和驗証,就把問題敲定了。
把那種直覺感知,一直帶著,既是禪定,也是參究活動,深入到意根了。多數人都有此經驗,就是不懂,也不會利用。深入參究時沒有動用意識思惟分析,而是意根在暗暗的深深的思量著,祂又不能表達,不與文字語言相應。意識再輕微的配合,以意根爲主,就是參究的狀態。以意識爲主是思惟分析的狀態,比參究的狀態層次要淺一些,這是參禪的前行方便,後續才能出現參究的狀態。
第四節 如何尋覔第八識
一、參禪尋覔証悟第八識,不僅要了解第八識的體性,更要知道祂都在哪裡顯露頭角,在何時何地露出蹤跡。這樣我們才能在某時某處去捕捉祂,去與祂相認,從而攜手歸家穩坐,其樂融融。
第八識出現的時間和處所是在哪裡呢?第八識時時刻刻都存在都顯現著,時時刻刻都在起作用,與五隂身不離須臾。在六根處,在六塵處,在六識處,在十八界上,在五隂上,到處都有祂的顯現,處處都有見祂的緣,處處都能得逢渠。就像過去禪師所說的生緣處處,哪裡沒有祂,哪裡不是祂,祂活活潑潑,觸緣皆是。
這樣找到祂的機緣就有無限多,不是意識盡量不去分別。如果意識不分別,你又如何識得自家寶貝,如何識得久違的父母雙親,而在分別之處,也正是祂大顯身手的時候!第八識自心本來就是離念的,祂不念諸法,也不行諸法,不用我們刻意把意識心也修成無念。修成的無念,無論如何也不是本來就離念的第八識,因爲心體不同故。就像白薯漆成紅色,也不可能是紅薯,本質不同故。
所以參禪尋覔自心第八識,不用把意識心離念,根本沒有這個必要。第八識不僅在意識離念時顯現,更是在意識念念動轉時顯現,而且生機勃勃。第八識的蹤跡遍一切時,遍一切地,遍一切處,遍一切界,遍一切法,任何時候,任何處所,第八識都是活靈活現地顯現著,從來不隱藏絲毫。如果意識心離念是就有第八識或者就是第八識,那麽意識心又有念了該怎麽辦?有念無念本是生滅變異法,第八識心體永遠不生滅,不變異。
還有人說,第八識是無所住的心,要想証得第八識,我們的意識心就要念念不停留,也要做到心無所住。暫且不論意識心能不能做得到無所住,即使意識心真的修到了無所住,也仍然是意識心,不可能變成第八識,兩者本質不同故。第八識的無所住是本來就無所住,祂根本不管意識心的住與不住。而當意識心念念不住的時候,也正是第八識大露風光之時。我們盡管停留盡管住,停留之處,住之處,就有第八識的身影,這時識得祂,就可回到祂的家鄕。
第八識既然遍一切處,哪裡不是祂,何處沒有祂?沒有祂,就沒有一切,也沒有何處,也沒有哪裡;有祂就有一切,就有何處,就有哪裡。多麽靈活的法,不必把意識弄得死死板板的,也不必在意識心上大作文章。我們只要用意識心反觀,觀其來處,觀其起處,自然就能找到歸家之路。証得祂以後,智慧就能生起,從而發起實相般若智慧,等到智慧圓滿具足之時就可成佛。
二、真正的念佛是念如來藏
佛藏經中說:念無所念即名念佛。念這個“無所念”的法,就是念佛,這個“無所念”的法就是指如來藏,這是証悟後的念佛。悟前參禪參究如來藏的念佛,是把如來藏無語言文字形象地記掛著,就是以念佛作爲參禪參話頭的一種方式方法,無語言文字形象地記掛著如來藏就是看話頭。
真正的佛如來藏,祂本身是無所念的,祂不念任何一個法,因爲祂不見不知世俗法,也不攀緣任何法,不記掛任何法。真正的念佛,就應該念不生不滅的真實如來法身佛。但這是在証得如來藏以後的念佛,知道祂在哪裡,功德體性都是什麽,如何起用的,理事能圓融在一起的念佛。証悟如來藏以後,念如來藏的真如性和功德性,念祂的有爲性和無爲性,才是真正的念佛。
在悟前都是念假佛,或念相似的佛,或者是念假想出來的如來藏和真如。這些都是相似的念佛,不是真正的念佛。看話頭,必須得有一句話作爲話頭,看話頭功夫純熟之後,再參究話頭,因緣具足,就能明心証得如來藏。心裡記掛著第八識如來藏,這不是看話頭,是一個詞組不是一句話,可以算是相似的念佛,對修行也有很大的幫助。
第五節 參禪証悟的前提條件
一、六度是參禪的基礎
頓悟的前提是漸修,任何頓悟的人,都要經過或長或短時間的漸修過程,沒有漸修,就沒有頓悟。要想頓悟,就要把基礎打牢,菩薩六度是基礎和條件。要想成爲菩薩,就必須具備相應的菩薩條件,並非無緣無故就能成爲菩薩了。解決無量劫以來的生死大事,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一定是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才能辦得到。
只要這些條件達成了,一定能頓悟,因爲開悟沒有名額限制,世間法中的好事都有限量,也許還要投機取巧走後門才能成辦,開悟明心這個法不用,誰夠條件誰就能悟道,他人無法阻止。所以一定要修好自己,完善自己,讓自己向聖賢靠攏再靠攏,最後就能進入聖賢群裡。
現在的學佛人有一種急躁情緒,不打基礎,六度不修,直接參禪,馬上就要悟,很多人的心態是只要第七層樓,不要一二層。世尊反複講菩薩六度,福德和戒律都非常重要,心性的降伏也是極其重要的,學佛人都不管這些,只求最後一個般若慧,這是不可能得到的。智慧的獲得要有一些前提條件,就是福德資糧要具足,戒律也要受持,這樣定才能夠具足,最後才有慧的出生。
我們不能只在理行上、慧行上用心,不在基礎的福德與戒律上面用心,這樣修行不可能有成就。我們必須要信受佛語,佛讓我們作的,我們一定要努力作到。皈依、受戒、守戒、降伏心性都是很重要的,不能拋開這些條件就想直接得果。一個世俗染污很重的人,是不可能成爲聖人的。修行人與聖人之間的差距不能太大,所以五戒、八關齋戒、菩薩戒都應該受持,心從世俗法中稍微脫離一點才能証道,才能進入聖人的行列。
二、參禪之前要積累足夠的福德
學佛修行不能急著參禪開悟,如果很多基礎的東西,資糧道糧還不具備,菩薩六度沒有修好,暫時不要參禪,參也是意識心在那裡猜測揣摩,不能參通。初學佛的人應該著重福德的修行,多修福,戒定慧才能圓滿,那時再來參禪,一參就成功,就容易開悟。如果福德不具足,修著修著就要掉隊了,就會被各種業障卡住了,不是退道就是原地踏步。
有一些年輕人頭腦智慧很好,就是不修福,再聰明伶俐也修不上去,退失道心的大有人在。相反,有些年齡大的人,覺得自己的臘頭短了,壽命不長了,修行就很精進,積極布施,積累福德,雖然比較笨,記憶力也不好,但是卻一直能夠跟著修下去,而且智慧都在增長。我們不能輕視修福,以爲修福不重要,其實修福很重要,而且是修行的第一關口。當你福德足夠了,冤親債主拿你也沒有辦法,根本阻礙不了你,你就不容易被業障障住。
積累福德很不容易,我們多生多劫心裡的慣性勢力很大,慳貪吝嗇的心理作用很大,捨不得把自己錢財布施出去。那麽平時應該多注意不要白白消耗福德,或者少消耗福德,在世間生活中,少些享受。更要注意不要損減福德,盡量多爲別人付出,不要讓別人爲你自己付出。多恭敬他人,不要輕視蔑視他人,爲人不要處處想佔上風,不求他人恭敬奉承,對人要多說柔軟語、和氣語,爲人做事不求回報等等。尤其不要惹父母師長氣惱,不要讓父母師長多費心思,盡量孝順父母師長,這樣得福又多又快。
修福得福最大最快的就是供佛,每天要堅持供佛。所有的素食,不管生的或熟的,都可以拿來供佛。新衣被褥都可以供佛,各種蔬菜水果,糧油米麵都可以供佛。拜佛也是積累福德的好方法,讀經打坐修定也是修福,各個方面的福,我們都要修積。布施的福要修,錢財物品的布施,幫助衆生的無畏布施。法布施,自己還沒有什麽佛法証量時,可以選擇佛經,爲人介紹佛經,網上發佛經,或者認準是正確的有益的佛法,都可以發到網上,向其他人宣傳。可以介紹道友來學習正法,如果他人獲益,自己的福德就能增加。別人因爲你得到法益,自己就增福。相反,阻礙他人聞法,就損自己的福德,未來世還有惡果報。
三、先斷我見再參禪最省力
要參究如來藏,最好是修足了定力再參,這樣對五隂的各種活動都能生起疑情。定力不足時,五隂的虛妄性沒有觀行通透,我見不斷,如來藏的體性思惟不清楚,疑情就不容易生起。關鍵點還是五隂虛妄之理不透徹,心裡沒有否定五隂的一切活動,就會認爲五隂的各種活動是理所當然應該存在的,是自然而有的,那樣就不能懷疑五隂的動力源泉,也不會觀行五隂是如何現起的,也就不能參究及尋覔與五隂同時存在的如來藏。小乘的底子如果牢固,斷了我見,不必特意生起疑情,再有制心一處的定力,疑情自然而然就能生起,然後參究如來藏就得心應手,容易契入了。
斷我見時,要觀察行住坐臥以及言談語笑當中自己整個五隂的虛妄性,觀察色身的虛妄性以及意識心的虛妄性。雖然在知見上,在理論上知道身體不是我,六識和作主識也不是我,我是無形無相的,但是意根還沒有認可,意識心雖然知道自己虛妄,也沒有實際的作用,作主導的還是意根,身口意行的造作還是意根說了算,意根不知真理,内心還是要以意識爲我,認五識和意識的細微的功能作用爲真實不滅的,認自己的作主性是真實不滅的,這樣參禪就大費周章。
要想真正斷我見,必須深入禪定,再細心思惟,反複熏意根,讓意根了知五隂的自己確實是虛妄,不真實的。當因緣成熟時,意根就會認可五隂的功能作用並不是真實的,不是我,那時内心就會發生大的轉變。以後再參禪尋覔真心如來藏,証悟就相對容易一些。
先斷我見再參禪,參起來就比較輕松,五隂死透以後,疑情才能生起,帶著疑情參禪,証悟就很快。定力如果不足,不能生起疑情,慧力不足,也不能生起疑情。時常檢查自己用功的方向對不對,方法合適不合適,六度條件還欠缺了什麽,然後想辦法圓滿菩薩六度,以後必成爲真正的大乘菩薩。
平時要多檢查自己的菩薩六度條件已經具足了多少,還差那些,不足的條件再努力去補足,盡量完善這些條件。還要檢查自己的心性和願力如何,心量擴展了多少,眼界放大了多少。我們要修的内容實在很多,每個内容都要穩穩當當的一步一個腳印地實際修持出來,這樣就能不知不覺地層層增進,成爲大乘真實義的菩薩。一個能夠悲憫衆生的人必定是真正的菩薩,真正的菩薩一定是實義菩薩,所以菩薩的標志,總括起來就是慈悲喜捨,這是菩薩的最根本標準。
四、斷了我見才能觸証如來藏
在觸証如來藏之前,首先會出現暖、頂、忍、世第一法。暖頂忍世第一法,是指通過參究如來藏,或者通過修學阿含經中的五隂無我之理,内心裡逐漸否定了五隂爲我,智慧逐漸清明,逐漸明朗,最後完全認可了五隂非我不異我,斷除了我見,超越了世間凡夫,成爲世間第一之人。只有在完全否定了五隂之後,否定了七識爲我之後,否定了六根六塵六識之後,才能証得真實的我,從而開悟明心。過去禪宗祖師說:“打得五隂死許汝法身活”,也就是這個意思,只有先否定了五隂的真實性,斷了五隂爲我的我見,清淨而真實的法身才能活靈活現的顯現在心中,立時確認這就是自性,這就是如來藏,這就是法身。一死一活之後,成佛的基礎就建立起來了。
雖然二者之間可能會在極短的時間内,甚至在否定五隂的一瞬間找到了如來藏,那也是斷我見之後的事。一般人都說是在明心之時或之後斷我見,可是實際上不否定五隂和七識,是不能証得如來藏的,因爲五隂七識的迷霧在遮擋著如來藏的顯現,魚目混襍,暫時還不能辨別真假。一旦斷了我見,否定了假,真就躍然而出,就証悟如來藏了。如果沒有否定假的五隂,智慧之眼不得現起,無法識得如來藏,還要繼續參究,直到斷除我見,然後才能找到不屬於五隂十八界中的如來藏,也許這屬於一瞬間的事。
五、“桶底脫落”的前提條件
過去的參禪人,參到找到第八識悟道了,就說是桶底脫落。什麽是桶呢?楞嚴經中佛把人的身體比喻爲一個肉桶,形狀就像一個桶。而衆生就是把這個肉桶當作自己,當作真實存在不滅的我。當參禪人悟得第八識的時候,就知道第八識是真實的,永遠都不消失,是真正的自己,五蘊身只不過是第八識所變現出來的一個假殼子而已,非爲真實,非是我,但也不異第八識這個我。這樣他就不再認五蘊爲我,否定了五蘊身這個肉桶,卸去了五蘊重擔,這時身心皆空,輕安無比,就比喻爲桶底脫落。
桶底脫落的前提條件是:戒定慧要具足,福德要具足,菩薩六度也修完了,入道的資糧也已經具足,時節因緣成熟之時才能桶底脫落。這時也同時証得小乘的初果,斷了三縛結,永不下三惡道。因爲小乘初果是証五蘊十八界苦空無常無我,悟得第八識時也就知道五蘊十八界非我,是虛妄、空幻、不真實的。所以証得大乘果的同時也証得小乘果,但証得小乘果不一定能証得大乘果,這就是大乘法包括了小乘法的道理。
六、六度滿足念佛時才能証悟
念佛的心有兩種,一個是真心,一個是妄心,二者和合一起運作,我們才能念佛。在念佛這一法當中,我們就能找到真心第八識從而明心開悟,獲得般若智慧。如果找到的是妄心,那就是錯悟,大多數人都是錯認妄心爲真心,因爲福德禪定智慧資糧都不夠,這樣就不可能找到真心,只能認妄爲真。
在現前當下的一念當中,也是有真心和妄心在一起和合運作,在五隂的任何一個法當中,都是真妄和合在一起運作的。比如眼見色,耳聽聲,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意思法,在六根門頭都是真妄和合在一起運作,都是有真也有妄。大多數人只能認個妄心,還不能認識到真心。因爲妄心很容易找到,不用多少福德、禪定、智慧,也不用太多修行就能知道,所以錯悟的人滿山遍野,真悟的人極少極少。
念佛時是八個識和合運作,七個妄心一個真心,菩薩六度條件不滿足,就會把念佛時的妄心當作真心來承擔,那是什麽後果呢?任何人修任何法門,都不能脫離佛所講的証悟之法門。無論怎樣修行,要想証悟,都必須滿足菩薩六度條件,這六度無論何人都越不過去。即使往生極樂世界以後,花開見佛時悟了無生,也得滿足這六度,否則花就不開,不能見佛聞法悟無生。十方世界的佛法都是一樣的,達到某個條件就是某個果位,達不到,就不是某個果位的菩薩。
學佛人對佛法的真實義,有多少是不知不覺,又有多少是錯知錯解,按照現在衆生對佛法的認知程度,即使過去世真正的祖師再來,開示真實的佛法道理,也很難被衆生信受。衆生之所以肯承認過去祖師大德的講法,那是因爲他們已經有了名聲地位,並不是衆生自己真正懂得了祖師大德們所講的法。如果他們現在再來時沒有名聲,還是照樣被否定得一塌糊塗。
衆生只能認名聲大小,不懂真正的佛法,這是如今普遍存在的現象。如果是真正地信受祖師大德的佛法,衆生早就不是現在這個樣子了,捧著祖師大德的書籍閲讀,到底明白了多少真實的義理?真正明白時,就離開悟不遠了。不明白,說明還處於盲信仰信崇信階段,不是正信,修到有正信的程度非常的不容易。
七、參禪所需要的幾個條件
所謂的參禪,就是觀行思惟參究如來藏,証得真如佛性。參禪就像找人的道理一樣,要想找到人首先要認識這個人,或者要有這個人的相片,心中知道這個人的模樣,才有可能找到這個人。其次還要知道往哪裡去找,如果是漫無目的盲目亂找,猶如大海撈針,肯定是希望渺茫。還要把這個人可能出現的地方都要了解清楚,哪裡可能藏人,哪裡有暗道機關,都要知道。第三,還要有適當的交通工具,有時間,有路費。還得要有識別這個人的眼力,否則即使對面相遇也不相識。最好最穩妥的是有見過那個人,認識那地方的人領路,這是最快的途徑。所以找一個人都不是容易的,何況我們無始劫以來一直不認識不了知的真如佛性,更是難上加難。
所以參禪要把基礎打牢,所需要的條件都應該具備。打基礎就是修行菩薩六度,差一度都不能証悟,參禪都不會得力。比對找人的方法,參禪找真如心如來藏也需要幾個步驟。
首先就要了解如來藏的體性。薰修大般若經如心經和金剛經等等,具備正知見,然後才能著手尋覔如來藏。
其次,要知道如來藏都是在哪裡顯現出來的。通過學般若,要明了祂在五隂的各種活動當中出現,在六根觸六塵當中出現,所謂生緣處處,處處生緣。凡是有妄法出現的地方,都有如來藏的顯現,每一個法的出生都是真妄和合的。真妄和合之處是很重要的一個觀察所在,這個知見一定要具備,非常的關鍵。
再其次,既然如來藏是在五隂活動當中顯現,所以也要把五隂的體性都了解清楚。七個識加之於色身上就有了五隂,那麽七個識就是關鍵,七個識的體性也要了解清楚。這樣就能做到真法清楚,妄法也清楚,當真妄和合時,就可以在各種五隂的妄法當中找到真法。
這些都是正知見,有了正知見,還要有福德,也要有相應的定力去參究,最重要的,是要有善知識的引導和幫助,才能不走冤枉路,不再盲目做功夫。要想定力具足,持戒與忍辱是前提,還得具備精進修持之心。這些就是菩薩六度的大致内容和條件,具體的内容還要自己細心參閲經典,細心體會,然後具體去做。最後還要等待時節因緣具足時,才能找到第八識如來藏,從而明心悟道。所以滿足做菩薩的條件,是我們目前應該努力用功的方向,也是修行的下手之處。修行不能急躁冒進,要一步一個腳印,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走,腳力不足就不能跑,急功近利的思想必須要克服。
八、具足菩薩條件才能証悟
參話頭,參通了就明心開悟,就獲得了般若大智慧,從而成爲真正的有實際菩薩証量的菩薩。而般若大智慧的獲得,是修行菩薩六度的結果。那麽參話頭之前一定要修行了菩薩六度,具足了菩薩六度。如果戒律沒有受持,沒有修行過布施,菩薩的福德沒有具足,修行的精進度不足,對世俗境界的忍度不足,對如來藏法的認可度不夠,禪定也沒有修持出來,如來藏般若之理也沒有充分的理解,那麽參話頭就是一件苦惱事,即使參一輩子,仍然徒勞無功。
在成爲真正的菩薩之前,檢查一下自己的心行心性心量是否與菩薩相應,是否能承擔菩薩的大業。禪定不足,所謂的參話頭也只是念話頭重複一句話的文字而已,心不能住在一句話的前頭,都在話中話尾打轉。這樣修行有何意義?學佛人修學如果都是爲了個人,抱著一種自私自利心理,沒有一點利人利他之心,自私狹隘絕對不能與菩薩心性相應,菩薩應該具備的福德無法集聚起來,那就不能成爲真正意義上的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