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佛法雜談(第二部)(第二版)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綜述 更新時間: 2025-09-24 17:19:33 閲讀: 0

第十三章 雜談

一、甚麼樣的人才是合格的佛弟子

在學校裡,一個合格的學生,一定是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三好學生。在佛教裡,一個佛陀的好弟子應該是戒定慧全面發展六度具足的佛弟子,是才能與心性完美結合的修行人。德才兼備的人是非常難得的人才,非常稀少,如果只有某種能力,而心性不善不調柔,這樣的人是不能重用的,如果心性良善,能力不足,還可以勉強用,可以培養,如果能力和心性都不行,堅決不能用。

心性體現在無我上,沒有斷我見之前,有的人我性重,有的人我性輕,我性輕微的人當然比我性重的人容易斷我見,容易證果。總想駕馭他人的人,就是我性重的人,不願意被人管理的人不願意服從長官的人,也是我性重的人,心性不調和,都是我心在作祟。我性輕微的人,比較隨意,比較隨和,對於一些人事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太在意自己的位置和權勢。一個團體出現問題最多的就是我性重的這些人,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長官者,這個團體就會亂成一片。

一個佛教團體,一定有護法神在護持著,每個人的心性護法神都了如指掌,這個人是甚麼心性,有甚麼目的,能起到甚麼作用,護法神都清楚。所以一個人應該在團體裡擔當甚麼角色,護法神會管理,有的人私心重,對團體會起到破壞作用,護法神會想辦法弄走和隔離。

二、為甚麼會感覺時間有快慢的區別

專注一件事,旁無他顧的時候,就會覺得時間過得快,如果心散亂,有所顧慮和期盼,就會覺得時間過得慢。覺受依心境而變換,就是不真實的,不可靠的法。痛苦的時候,也覺得時間過得慢,因為希望痛苦快點結束,有所期盼,與時間有關,就感覺時間過得慢。快樂的時候覺得時間過得快,因為心關注在快樂的事情上,專注也是心在所對的事情上,時間就不知不覺的過去了。

痛苦的時候希望時間快點過去,這是希望停止痛苦,快樂的時候希望時間不要過去,這是希望多享受快樂的覺受。修行的人就希望時間過得慢一些,好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比如修鍊自己,提升自己道業。在定中,時間能停滯下來,沒有了時間,真舒服,可是定外的人事還需要照顧,只能出定。要想減少痛苦的覺受,就多念佛念咒念經,時間就過得快了,多考慮眾生苦,自身的苦就會被忽視,時間過得就快了。

三、皈依三寶的究竟意義是甚麼?

在釋迦佛的本生故事經裡,有好幾個經都記載釋迦佛生生世世修行的足跡和軌跡,介紹了釋迦佛生生世世的出身、家族情況,以及修行路上的同修道友和眾弟子們。其中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好幾部經裡都介紹釋迦佛與阿彌陀佛等等很多位佛多生多世都是親眷親兄弟的關係,或者是同在一個佛國土修道,互相幫助輔佐護祐。還有介紹釋迦佛很多世都與今世的十大弟子在一起,是師徒關係,名字相近相似或相同。也介紹了釋迦佛今世的妻子與釋迦佛前世的因緣,釋迦佛的母親與釋迦佛前世後世的因緣。

這些故事情節說明了甚麼呢?說明了諸佛之間的緣,佛與弟子之間的緣,佛與家親眷屬之間的緣。人們之間結了善緣,就有了凝聚力,會把這些人凝聚到一起。而有一個非常強大的緣一個極其強大的團體可以依靠,生生世世與這個強大的團體在一起,生死就有了依靠,心中就有了主宰。

三寶就是救命的稻草,眾生只有緊緊抓住這個救命稻草,才能救得了自己的命。除了三寶,眾生沒有可依的,甚麼也靠不住,在生死的路上,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孤單的承受自己的業力。跟諸佛菩薩結緣,生生世世與諸佛聚不離佛。

法華經上佛給弟子們授記成佛,這些弟子在一起共修結緣,所走的道路大致相同,修行層次也大略相同,成佛時就是前後次第成佛。緣就是這樣的重要,有智者一定要抓住三寶的緣,抓住優勝團體的緣,以此緣促成自己生生世世的所依,托著自己步步高升。

一個好的團隊非常重要,團隊就是緣,無緣就不要談甚麼了,不相關有甚麼好談的呢?就像現在的肺病災疫所死去的近二十萬人,他們沒有三寶的緣,孤獨的死去,再孤單的投生,沒有所依,沒有所靠,漫無目的,淒淒慘慘,孤孤單單,六道裡漂泊,沒有出期。是不是很慘烈?所以皈依三寶是非常重要的,三寶不僅是眾生生命的依止,也是眾生解脫的舟載,在三寶這棵大樹下才好乘涼,心得寂靜涅槃。

四、汝意不可信

培根說:“只有親眼見過,才能做判斷。”笛卡爾說:“只有理性分析過,才能做判斷。”休謨說:“親眼見過和理性分析,都不能做判斷。”康德說:“把親眼見過和理性分析結合起來,就可以做判斷。”

佛陀說:“知道了親眼見過是錯覺,知道了理性分析是戲論,才有可能做出有意義的‘判斷’。”眾生無始劫以來,親眼見過數不清的人事物理,哪一樣認知正確了?如果認知對了,不會再有貪瞋癡煩惱,不會再有生死輪迴苦。有多少人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如果理性分析正確無誤,怎麼可能還有貪瞋癡煩惱和生死輪迴苦?佛說:汝意不可信,證阿羅漢果才可信汝意。而即使證得了阿羅漢果,還有那麼多的無明,仍然不能完全信汝意。

無數人都是相信自己意,可是自己那個意,今天是如此,明天是如彼,經常更換自己的意,直到臨終時也沒有做對過幾件事,那他的意可靠嗎?相當不可靠,可是自己就是自信,直到死亡為止。多數人學佛,今天看這個好,學幾天否定掉,過一陣又看那個好,再學幾天,然後否定掉,直到七老八十也沒有找到自己滿意的法門,卻仍然很自信。如果真自信,認可一個就不要再否定,不要再更改,五六十歲還確定不了一種修行法門和路線,這輩子還有甚麼希望嗎?

五、教師節說教育

無明滲透在世間每個角落,滲透在世俗界的方方面面,滲透在世俗一切法當中。當然也滲透在教育行業裡了,沒有無明的教育是佛陀的教育,無明非常少的教育是菩薩的教育,再其次是辟支佛和阿羅漢的教育。凡夫的教育當然充滿了無明,只是為成就世間法而教育,不知道世間法都是幻化和虛妄的,都是空的,所以世間教育都在指向世間有法,不可能涉及到一點空。

教育使得無數人不斷地適應社會生活,但是越適應越不容易心空,越不容易得解脫,因為世俗教育都是引導眾生不斷地貪愛,不斷地執取。解脫的那些人就不再貪愛和執取世俗法了,內心裡與社會格格不入,雖然表面上不得不敷衍。歷史上所有的祖師大德,幾乎沒有人花費很多年的時間去學習世間文化,大多數都是早早的出家修道了,即使不能馬上出家的,也是身在家,心在道,機緣成熟還是出家修道了。

佛教起源於印度,這是為甚麼?因為那時候的印度人人都想解脫,出家修道的外道非常多,由於不得法,暫時都不能解脫。佛陀看到眾生解脫的因緣成熟,才八相成道,來到西印度,把佛種留下。而這個時代,學佛之人那麼多,佛法普及面廣,信佛學佛蔚然成風,學富五車之人漸漸增多,可是佛陀為甚麼不來度化?因為現在根本沒有多少人真想解脫,真想心空的,都是著於世俗有的人,看著根器不錯,實質上並不是。

佛法越泛濫,邪法越會趁機而入,眾生分不清正邪,以邪為正的人可不在少數。佛法繁榮的背後是凋零,越繁榮根基越淺,營養都跑到表面上來了,根就會越來越枯萎。細水流長,才會源源不斷。佛教也是,只有慢慢的穩穩的發展,才會久遠,眾生才會真受益,流入到佛教裡的才是真人才,才是緣分深厚者,才是善根成熟者,才是佛教棟梁。魚龍混珠,極大多數都是那個魚,卻沾沾自喜的以為自己是龍,錯會太大。明明應該鯉魚跳龍門,結果卻是遊過去的,還是魚的身子骨,沒有一點龍的影子。

六、墮落的天使

最初地球空曠無人

天使降落讒食了地肥

身重不能起飛羽翼被折

地球上遂有人類成為鼻祖

所以我的祖先是墮落的天使

而我並非天使

我是純種的人類

是墮落天使的後代

經過了世世生生的輪迴

早已經沒有了天使的名號

更沒有天使的尊容和神通力

因此我也是墮落的

為何天使們會墮落

只因貪吃地球上的地味

從此就在地球上生息繁衍

初時身輕如雲心離欲念清淨

後時貪欲漸染變化出男女二性

因此遂有後代繁衍

代代繁衍部落族群家國

遂有族長和王侯治理族國

人類的習俗漸漸形成固有化

耕田織布婚姻嫁娶財色名食睡

欲染熾盛貪求不過人中的物事爾

身陷囹圄何時再當天使

七、學佛之人如何回向

如果是每天都能堅持回向,那就這樣回向:以我今天修學佛法所得的善根福德,全部回向給我生生世世的父母師長,歷劫以來被我故殺、誤殺、錯殺、傷害、吃掉和結怨的所有眾生,回向給父(姓)氏門中的歷代宗親眷屬,回向給母(姓)氏門中的歷代宗親眷屬,希望他們能夠消除宿世的業障,善根福德智慧都得增長,早具佛緣,早遇佛法,在諸佛菩薩的加持下,早日脫離惡道,往生善道,或者回到人間,跟我一起修學大乘佛法。希望他們早日進入佛門修行,早證菩提,離苦得樂,得大解脫。

如果不能堅持每天回向的話,最起碼要一個禮拜回向一次,一個月回向一次的話時間有點長,那就要把一個月中所有修行的功德都回過去。如果是總回向,就把今生今世學佛所修行的或所做的功德福德全部都回過去,還有前世修學佛法所積累的福德也都作以回向。如果是給特定的人回向,就要加上這個人的名字,回向給這個人,已經過世的人要回向他早日脫離三惡道,生到善道中,並且有緣遇到佛法,精進學佛修行,給還在世的人回向,希望他善根福德智慧增長,要根據對方正當無害的需求而回向。

八、如何給眾生施食 

過年過節的時候可以給自己過世的怨親債主和家親眷屬施食,也讓他們過個歡喜年,也免得他們眼紅害你生病,在平時的時候也可以定期施食。吃完飯後,碗底剩的飯粒有七粒米就夠了,再加點兒菜湯菜葉就可以施食,施食唸誦的咒語,早晚課本上都有。

施食時,用米飯和饅頭碎渣都行,有一小捏兒就夠,然後全靠觀想力,觀想得好,咒語的加持力強,飲食變得就非常多,越多受益的眾生越多,結的善緣越大,以後的福德就越大。小手指頭大小的米飯加點菜湯也行,或七粒米也夠,就這麼多東西,剩下都靠觀想。

捏好的飯渣兒放在屋外的平台上,在陽台上也可以,然後口念咒,鬼神們就會來受食了,咒語如下:汝等鬼神眾,我今施汝供,此食遍十方,一切鬼神共(一遍),唵,穆力陵,娑訶(七遍)。邊念邊觀想,觀想所施的飲食具足色香味,遍娑婆世界、遍所有的大山、遍山腳下、遍河邊、遍四大海邊,以及須彌山下所有的地方,能觀想到的地方越大越好,飲食能變得越多越好,這樣救助的眾生就越多。念完七遍咒以後三彈指,施食完畢。

還可以給眾生施飯水,飯後刷碗的第一遍水,飯水菜水混合,也可以施給鬼神,念咒七遍,加觀想,所有鬼神就能吃飽喝飽了。把洗碗水潑灑在一個平台上,只要不是桃樹和石榴樹周圍就行,咒語如下:以此洗碗水,如天甘露味,施與諸鬼神,悉皆獲飽滿。然後觀想洗碗水像天上的甘露水一樣遍滿娑婆世界高山大海邊,所有的空地上,一邊念七遍咒:唵,摩休拉悉娑訶,再一邊潑洗碗水,分七遍潑出去。

身體太弱的人,容易遭鬼欺負,如果觀想不好的話,鬼神吃不到會起瞋恨心報復,讓你身體難受兩天,如果害怕就不要施食,練習一段時間,觀想力強了,再施食也可以。

我們無始劫又無始劫來的父母、家親眷屬不可以數量計的多,他們絕大多數都在三惡道裡,主要是在鬼道裡,都在受苦,沒有飲食沒有衣用,我們每天吃的這麼好卻還浪費,節省下來手指頭那麼點的飲食就夠他們飽腹了。為了那些受苦的廣大眾生,把每天浪費的飲食布施出去,既利己也利眾生,也是對過去世父母師長的孝敬和回報。

我們自己學佛解脫有了希望,可還有那麼多受苦受難的眾生,尤其和自己有緣的那些眾生,無始劫以來的父母,還有被自己所傷害的那些眾生太苦了,我們應該經常給他們回向,盡量多念點經咒多修善回向他們,自己所做的每一點善事都要想著回向他們,等他們福德增加到一定程度,就有機緣脫離三惡道苦海,得個人身就有機緣遇到佛法,修學方法,逐漸走出輪迴,這樣也等於救度了眾生。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