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如來藏(第四部)
一、如來藏的圓成實性
性就是性質,事理的性質,沒有性字就代表事理本身。如來藏的圓成實性,是指如來藏具有能夠圓滿成就諸法的功德體性,能夠圓滿成就一切法,使得一切法都能如實顯現出來,如本然那樣存在。如來藏的這個功能性質不是五隂七識所能促成的,如來藏本來就具足此性,不用後天修行來成就。除如來藏以外的所有法,都是由如來藏用自身當中的種子圓滿成就和出生的,都帶有如來藏的屬性,都是由如來藏的圓成實性所顯現出來的。
三惡道衆生也都有如來藏的圓成實性,都是如來藏的圓成實性成就和顯現出來的,如果不是這樣就沒有三惡道,也沒有衆生。六識和五根六塵具有依他起性,是依靠他法而生起來的,不是自主存在的,也不能單獨存在。第七識意根具有遍計所執性,見法執法,是遍計所執的識心。
二、諸法爲什麽都是究竟和清淨的
圓覺經原文:善男子。一切障礙。即究竟覺。得念失念。無非解脫。成法破法。皆名涅槃。智慧愚癡。通爲般若。菩薩外道。所成就法。同是菩提。無明真如。無異境界。諸戒定慧。及婬怒癡。俱是梵行。
釋:善男子,一切的業力和障礙,一切煩惱,也就是最究竟的覺性,究竟覺就是指如來藏的自性覺。爲什麽這樣說呢?因爲一切的煩惱障難,都是如來藏所出生和執持的,都是如來藏圓滿成就的,都具有如來藏性,沒有如來藏就沒有這一切障礙。得念和失念的意思是希望得,害怕失,患得患失,但這二者沒有不是解脫的,因爲都是如來藏出生和顯現的,是如來藏圓滿成就的,都具有如來藏性,沒有如來藏就沒有得念與失念這些法相,所以並不真實存在的得念和失念是解脫的。
成就諸法和毁破諸法,都是清淨涅槃,因爲這樣兩件事都是如來藏出生和攝持的,都是如來藏圓滿成就的,因此這兩件事都是涅槃的清淨行和清淨性,都是如來藏性。智慧和愚癡,都是般若,因爲二者皆由如來藏出生和顯現,都是如來藏圓滿成就的,都是如來藏性。
菩薩修行所成就的善法清淨法,與外道所修成的邪法不善法,同樣都是菩提,因爲二者皆是如來藏所出生和攝持的,都是如來藏圓滿成就的,都是如來藏性。無明與真如二者境界無差別,因爲都是如來藏所顯現出來的,無明即真如,處無明境界,無明全體卻是真如性。一切戒定慧清淨行,與貪嗔癡行,同樣都是梵行,因爲都是清淨的如來藏出生和攝持的,都是如來藏圓滿成就的,都是如來藏的清淨涅槃性。
原文:衆生國土。同一法性。地獄天宮。皆爲淨土。有性無性。齊成佛道。一切煩惱。畢竟解脫。法界海慧。照了諸相。猶如虛空。此名如來。隨順覺性。
釋:有情衆生和無情國土,都是同一個法性,都是如來藏法的性質,衆生的色法和心法的和合體,是如來藏用七大種子成就的,國土是色法,是如來藏用五大種子成就的,都是如來藏的圓成實性成就的。地獄和天宮都是淨土,都是如來藏出生和變現的,都是如來藏圓滿成就的,都是清淨的如來藏心中物,都在如來藏淨土中。
有佛性的有情衆生和無佛性的無情物,都會共同成就佛道,因爲有佛性和無佛性的本來都是如來佛,都是如來藏出生和顯現出來的,都是如來藏圓滿成就的。一切煩惱,畢竟都是解脫的,因爲一切煩惱都是如來藏出生和執持的,都是如來藏圓滿成就的,都是如來藏性,而如來藏本來就是解脫的,所以一切煩惱畢竟解脫。
法界如來藏像大海一樣的智慧映照諸法相,諸法猶如虛空。而諸佛的法界體性智也具有像大海一樣的智慧,見諸法相也猶如虛空一樣了不可得,空空如也,因爲諸佛証得了一切世間法相的本質猶如虛空一樣都是空的。以上這些都是如來的隨順覺性,菩薩和凡夫無法証得,只能理解和思惟想象,但只要有法可依,理解好像還不太難,實証卻要三大阿僧祇劫。以上就是如來藏的圓成實性,圓滿成就一切法的體性。
三、法界不增不減的含義
不增不減有幾層含義,法界中所有衆生如來藏的總數不增不減(如來藏雖然不論個數,但是祂是有歸屬的,不是共用的,所以用數來說也是爲了方便表達),如來藏的體性功能作用在聖不增、在凡不減,如來藏的七大種子數量不增不減。法界六根不增不減,法界六塵不增不減,法界六識不增不減,色受想行識五蘊不增不減。因爲現象界如幻如化,無本體性,所以不曾增減;幻生幻滅總不可得,所以不增不減;一切法因緣和合,本不實有,不曾生也不曾滅,所以不增不減。
諸法無生,觀察大海與波浪比較容易理解。波浪肯定是波濤洶湧澎湃,刹那刹那變化的,但是波浪再怎麽變化,也是大海裡的水,大海永遠不增不減、不生不滅。波浪生了又滅,滅了又生,總體來看波浪,在大海裡等於沒生沒滅、不增不減。能這樣理解法界非常有智慧,雖然是意識的智慧,那也很好了,能引導觀行和實証。
如來藏不增不減,意根也不增不減,無量化身、無量的六識身都統攝到如來藏和意根這裡。化身也是衆生,現象雖有增減,性不增減,本體不增不減。化身雖然也是衆生,但是也要統攝到意根報身上,因爲意根報身是唯一的,所以化身也是不增不減的。
衆生之所以爲衆生,是因爲有一整套道具,包括八個識,也可以包括色身,主要有意根和如來藏,以七八識爲主,七八識不增不減,化身就不增不減。法身是如來藏,報身是第七識意根,化身是前六識,諸佛菩薩不管有多少個化身,都是依法身和報身而有,歸屬於法身和報身,單獨不能有化身。化身單獨不能算作衆生,不自在不自主故,所以化身也不增不減。總體來說,法界不增不減。
四、如來藏的不生不滅性
如來藏真心不可得,也不可失,不失不得是什麽意思?那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不生,就不得,因爲是本來而有;不滅,就不用生,那也不用得。真心本身就是無爲法,不用你去修什麽以達到無爲,修出來的無爲法是七識的無爲,也有滅的時候,所以仍然是生滅法。
真如無爲不生不滅,伴隨著如來藏,如影隨形。如來藏無形無相,互相包容,互相合作,共同成就一切法,但相容也沒有容的相,只是不相排斥。佛的如來藏與衆生的如來藏也是一樣,互相合作,互相包容。因此衆生的如來藏不用融入佛的如來藏中,如來藏不是色法,無裡無外,互相之間不能進入和融入,色法才能互相融入進入。
五、如來藏不來不去
如來藏遍一切處,是遍五蘊世間一切法處,只要有五蘊世間法之處,一定有如來藏在執持著。如果如來藏不再執持某個法,某個法就滅去不現。
如來藏不生不滅,無形無相,不來不去,在每個法上都沒有來去相,但是如果觀察五蘊世間法的生滅相,就能知道如來藏的來去相。法出現了,表明如來藏來到這個法中,法滅去了,表明如來藏離開這個法了,其實不是如來藏在法中來和去,而是如來藏用種子把法生出來,法上就有如來藏的執持作用了,如來藏不再執持法,把種子收回去,法就離開如來藏而滅去了。
同理,如來藏沒有到五蘊中來過,也沒有從五蘊中離去過,而是如來藏用種子把五蘊生出來,五蘊就離不開如來藏,與如來藏有關聯了。如來藏收回種子,不再執持五蘊,五蘊就消失滅亡,與如來藏分離了。而在這其中,如來藏從來不用來去,從來沒有動過,是五蘊世間相有來去,與如來藏相聚散。所以說如來藏不來不去,沒有時間、空間和距離之說。
六、如來藏不出不入
有出有入之法是生滅變異法,不是常住法,因此如來藏也不入無餘涅槃,也不出無餘涅槃。如來藏不在無餘涅槃裡,也不在無餘涅槃外,涅槃無裡無外。
如來藏是被世俗所遺棄的法,不與世俗一切法爲侶。世俗法五蘊十八界都滅去以後,如來藏不隨之滅去,安然獨立,所以才有無餘涅槃,否則連無餘涅槃也沒有。如果五蘊十八界滅去以後一了百了,什麽也不存在,也就沒有後世後後世了。五蘊十八界出生以後,如來藏也不隨之而出生,因爲如來藏本來就有,現現成成的,不用出生。
七、如來藏的不動性
如來藏不動的是心思心念,其心不隨境界來去而動轉,不執取一切境界相。但是在心不動的時候,還要刹那刹那出生萬法和維護萬法。一切法都是祂出生的,祂的工作非常多,但盡管多,心地卻是清淨無爲的,不動心思和念頭,也不覺得繁忙。不管五隂七識造作什麽業行,如來藏都不隨之動心思,沒有任何想法;不管什麽業種現前,如來藏都沒有情緒和感覺,卻能不斷地隨業種而顯現諸法,但又與一切法無關,任爾東南西北風,我自安然不動如須彌。祂不變隨緣,隨緣不變,不受染污,不隨俗流失去自性,不與萬法合流,不與萬法爲侶,這些說的就是如來藏的體性。
八、如來藏無無明也無無明盡
心經中所說的無無明也無無明盡,是指如來藏沒有無明,所以如來藏也沒有無明盡,祂不用破除無明,不用斷除煩惱,不用修行,不用解脫,也不用成佛。七識五隂卻不能如此,七識五隂有無量多的無明,因此就需要修行以破除無明,無明破盡時,才能究竟清淨,得大自在大解脫。在破無明的時候,需要修行,需要持戒,需要禪定,需要學習般若智慧,需要參禪悟道,需要斷煩惱,需要証悟,需要成佛。成佛之後七識五蘊就無無明了,也不用修行以滅盡無明了。
九、如來藏非我非非我
如來藏非我非非我,既是我也不是我,這個道理甚深又甚深。佛地之前的如來藏含有七識的染污種子,不得不隨種子的緣而生出染污的業,因此如來藏的清淨德行受到遮障,不能完全發揮出如來藏本體的德能和光煇,這時候的如來藏不是常樂我淨的,展現不出如來藏的完全的自體光明。唯有常樂我淨的佛地如來藏不受七識染污的遮障,能夠完全揮發出自體的光明,才是真正的我、不變異的我,不受影響和遮障的我。比如說衆生的七識有三惡道的業,如來藏不得不隨緣變現出三惡道,這時候就不能變現出如來的尊容和清淨的佛國土,功能受阻礙,我性就發揮不出來。
五蘊是苦空無常無我的,如來藏出生的一切法都是生滅變異的,不久長的,不可執取的,也執取不到的。而衆生的如來藏卻不是苦空無常變異的,祂心裡也沒有我,不認爲有我的存在,不具備作主的我性,心體裡還含有生滅變異的染污業種,導致如來藏非常非樂非我非淨。直到佛地的如來藏無垢識裡滅除了染污業種,種子不再生滅變異了,才有真正的我性,才是真正的我。
十、如來藏的真如性
真如的意思,就是指法界的原貌,法界的真實存在而不變異性,法界的如實實在性,法界的本來性。法界是指諸法的界限,諸法的邊界,諸法的界定。諸法實質統一都是如來藏,都是如來藏的性質。
諸法爲什麽都是如來藏的性質?因爲諸法都是由如來藏所生所變,是如來藏用七大種子圓滿呈現了諸法,諸法都是七大種子的性質,就是如來藏的性質。如來藏按照業種如實呈現諸法,不違背法界槼律和運行軌則。如來藏在運行諸法當中,心不被諸法所動,始終保持本心的清淨無染性,保持原本的真實不變性,保持如如不動性。
雖然諸法各有其世俗法相,可實質上還是如來藏的相,也就是真如相和真如性,所以一切法統稱爲一真法界。諸法表面看似都在生滅變異,看似都在動,實則都不動,不增不減,不變不異。無論世俗界如何閙如何動,法界本然,靜悄悄,寂然不動。所以我們閙個什麽?求個什麽?取個什麽?把心擺平,隨緣度日,也不作度日想,就會合於真如性,寂靜解脫。
十一、真如的兩種含義
真如有兩種含義,一種是指真心之體,就是如來藏,一種是指真心的性質,就是如來藏的真實性和對待萬法的如如不動性。無論真如是哪種含義,都是無爲的。但是真如如果指心體本身,那就是不生不滅的;真如如果指真心的性質,那就是不實之法,因爲性質依本體才能存在,本體才是真實的,性質是對本體的說明和表述,當然就不是真實法,不是自在法。比如說一件衣服是本體,是真實存在的,而描述衣服的形容詞,如:漂亮、大方、合體、華貴等等,依附於衣服才能有,即使有其性也沒有實體,碰不著、觸不到、穿不了,只能訢賞和感覺,這些形容詞表述的都是不自在的,不是真實存在的,不是本體。
真如也是這樣,如果是用來形容如來藏本體的特征的,與美麗、大方、華貴這些形容詞是一個性質,就不能代替本體了。自在的法只有如來藏本體,不生不滅的法只有如來藏本體,而如來藏的性質卻是假有的,人爲命名的,不是實有的,不是不生不滅的真實法本體。
十二、真如不守自性不是真如無有自性
真如不守自性的意思是,如來藏不住在本位一無所有的狀態,而流注出心體内的種子形成了三界萬法的有。那這種真如就是指如來藏本體,如來藏本體當然是有其自體性的,不同於所有世俗法的體性。如果真如第八識如來藏沒有自性,那就是不自在的法,是被出生的法。只要是被出生的法,都是不自在的,沒有自己單獨的體性,如果沒有自己單獨的體性就是不自在的法。而真如第八識如來藏本來就存在,不由因緣所生,祂永遠有自己獨特的體性,永遠也不變異,因此是大自在的。
涅槃無自性的意思是,因爲涅槃是如來藏的一種清淨獨存的狀態,而狀態就不是有自體性的法,是一種顯示法,是用來襯托如來藏的。如果真如不是指如來藏本體,而是指如來藏的真實性、如如性,是一種性質,那麽這種真如就沒有自體性,是無自性的。
既然說真如不守自性,那就說明真如如來藏是有自性的,就是空性。但如來藏含藏種子又有不空性,能隨緣變現萬法,但是在變現萬法的時候,本身仍然是空性的,並不是有性,祂本身並不是萬法。因爲真如如來藏有空性這種自性,所以才能成就萬法,如果真如如來藏沒有空性這種自性,就不能成就萬法。既然如來藏成不了萬法,只能是真如如來藏本身。
如來藏真如不管變現出多少法,祂仍然有自己本來的性質,就像黃金不守黃金本有的狀態,變化成金飾品的形狀一樣,但黃金不管打造出多少金飾品,始終都有黃金的屬性,有黃金的本體性。真如正因爲有自性,才說不守自性,不守也是有。真如本來空空如也,什麽都沒有,但是卻能隨緣出生一切法,在出生一切法時,仍然有自己本來的性質。如來藏不會因爲出生了萬法,就沒有了如來藏本體的屬性。如來藏本體的屬性永遠不改變,否則如來藏就不是不變異的法了。
如來藏隨緣不變,不變隨緣,就是說明如來藏不管因緣如何,自體永遠不變異,祂是有自性的,自性永不改變。第七識的遍計所執性、前六識的依他起性、如來藏的圓成實性這三種自性,都是無自性的,都是依如來藏本體才能存在的法。
十三、性空與空性的區別
什麽是空?空就是無,首先代表無物、無法、無相、無心、無行等等;其次代表無所住、無所得等等。
性空的意思是,某某法的性質是空的,無物、無法、無相、無心、無行,也無所住、無所得。什麽法的性質是這樣空的呢?那就要在八個心體當中找,妄心七識雖然是無物、無法、無相,但是卻是有心、有所行、有所住、有所得的,因此就不是性空的。如來藏的性質才是無物、無法、無相、無心、無行、無所住、無所得,心不掛一物,不著一法,心體中無一切法,無智也無得,因此如來藏就是性空的。
性空代表德,心空就是德,世人所說的大德,多指証得空的心空無物的得道人。爲什麽性空心空就是德?因爲空是最有力量的,任何事物事理也比不過空,都打不敗空。既然心是空的,還有什麽超過於空呢?沒有了,空是最高最大的,超越於一切,一切人事物都與空無法比擬,因此空就是德。心空的人無所求、無所得就值得人天供養,值得人天仰慕和尊敬。
空性,有時候是指空的性質,諸法的體性是空的,意思是某某法具有空的性質,性質是空的,不著一切法的,無所執的。這主要是指如來藏心體的性質,本體如來藏正是這樣,性空,相也空。雖然如來藏是空性的,但卻有實體,是不生不滅的實相,而七識之心性雖然著有不空,但其實質卻是空無實體的,是生滅的虛相。
空性有時候指心體,主語是省略掉的如來藏,賓語是空性,直接代表如來藏本體。比如說自性,古時人一般都用自性這個詞代表不生不滅的本體識心如來藏,有自己單獨的性用,不被其它法所左右,最明顯的就是六祖常常把自性一詞掛在口中。而一切世俗法相和五蘊沒有自體性,是如來藏性,性質也是空的,五蘊的相貌是如來藏出生變現的,看似有,實則也是空的。
十四、如來藏能顯示一切法的信息
每個人有關自己的一切秘密,是誰流露出去被人知道的?我們與人接觸、打交道的時候,對方的大概信息當下就能了解一些,他人的信息是如何流露出來的?看相片時,沒有真實的對方,用不著對方的如來藏傳遞信息。可是也能了別到對方的性格、年齡、脾氣、秉性以及生活背景,這是如何知道的?死去幾百年上千年的人只要留下一點遺物,比如頭髮、牙齒等等,有神通的人就能根據這些遺物,了解到此人現在在哪裡,是什麽身份,五蘊身狀況如何,這是根據什麽知道的?尤其是佛有無量的宿命神通,每個人無始劫以前的事情大大小小,佛全部知道,包括最微細的細節,佛是如何了知到的?
睡著昏迷沒有意識時,五隂的信息也能透露出去,乃至於一張相片,就能把衆生的信息全部透露出來。相片是衆多如來藏共同執持的,不是一個人的如來藏能執持的。相片與文字一樣不涉及對方如來藏和五蘊的事,是自己的如來藏把相片和文字變現成内色塵,意識有智慧時就能思惟、分析、處理相片和文字當中所隱藏的内涵,沒有智慧時就錯誤思惟分析,得出不正確的結論。
遺物上有物主遺留的信息,如來藏可以順藤摸瓜,找到那個人的如來藏,就從對方的如來藏裡了解了所有信息,意識想知道時,一個是靠神通,一個是靠意根警覺一些重要的相關的信息。比如說一個人住在一個房間裡又離開了,過了幾個小時或者是半天時間,一條蛇進入那個房間裡,就能知道剛才有人或者是有生命住在這裡,因爲那個人的一部分信息還在房間裡,比如溫度、氣味等等,蛇能了別這些信息,然後就能順著這些信息,尋找到那個人。如來藏就像那條蛇一樣,極其靈敏,無所不知,就看意識心的智慧怎麽樣了,能否從意根如來藏那裡把信息挖掘出來。
如來藏都在互聯網裡,隨時隨地往外發布自己五蘊身的一切信息,一點也不保留,同時也能從其他如來藏那裡獲取一切信息,如來藏之間互通有無,沒有什麽秘密,既無心遮掩什麽,也不故意透露什麽,祂的心完全是敞開的。每個衆生的意根依自己的如來藏也都能知道對方如來藏裡的有關信息,意根就能了知對方,於是有緣的人就有一定的感應。
如來藏能隨時隨地攝取五蘊身外界的一切信息,意根也就能隨時隨地緣到外界六塵境界,對自己有用的重大的信息就要警覺意識知道,不重要的信息意根自己就處理了,或者是不理,或者是存在如來藏裡作爲備案。世界上不知道有什麽不能泄露的秘密,也不知道是否有秘密存在,每個人心裡的事情,也不是只有自己才能知道,還有更多的自己不知道的思想想法,其他人早已經知道了。世上豈有秘密?有宿命通的人能把每個人無始劫以來的經歷點點滴滴像查閲档案似的,快速地查閲出來,一點小事也不遺露,但都是通過如來藏查閲的,所有秘密也都是如來藏泄露出去的。
十五、衆生與涅槃的關係
衆生是常處涅槃中,還是無餘涅槃以後才回到涅槃中?要弄清楚這個問題,就要明了涅槃的含義。佛教中有一些名詞用語是經過後人不斷地延伸、衍生和演化出來的,所指標的越來越寬泛不集中,含義越來越分散,如果大家在一起論法,所涉及的名詞用語不是同一個標的,則各說各話,談不攏。涅槃一詞主要指如來藏的那種不生不滅、不來不去、不增不減的清淨性或者是清淨狀態,其次是指衆生的如來藏本體,後一種含義就是後人演化出來的。
在這個問題中,說到了回到涅槃中,那這個涅槃明顯是指如來藏本體,不是指性質和狀態了。無餘涅槃以後,只剩下自性清淨本心如來藏,沒有五蘊的任何一法存在,那就沒有衆生,既然沒有衆生,是誰入涅槃?是誰回到涅槃?沒有入涅槃者,也無回到涅槃之人。
涅槃代表清淨法界,代表自性清淨心,不生不滅,無形無相,無裡無外,寂靜不動,衆生對於涅槃不能出也不能入。衆生與涅槃的關係是,衆生全體即涅槃,就如金器與金的關係,金器形雖千差萬別,但所有金器從裡到外無一不是金,沒有金器還要回到金中這一說法。衆生的五蘊身心任一法無一不是清淨涅槃心所造,實質都是清淨涅槃,沒有再入涅槃和回到涅槃之說。
衆生從來沒有離開過涅槃,也永遠離不開涅槃,卻由於無明常處涅槃而不自知,虛誑地四處馳求動蕩,妄受生死輪回苦。所以涅槃不用回不用入,衆生被無明遮蔽,只是不識,只要識得,便當下清淨,當下寂靜解脫,再無生死和係縛,處處是金,何執金器!
金器由於其金質而顯貴重,金由其器形而增減其功用,致使善惡有殊。金用裝飾,則蓬蓽生煇,金用盛糞,則顯脏污;金救人命,則善業鑄就,金傷人命,則惡業昭然。善用金者佛,惡用金者衆生,佛與衆生同爲金質,因用果殊。
十六、阿羅漢入涅槃是否等於入如來藏
阿羅漢七識五蘊全體由如來藏出生和執持,從來沒有一刹那能離開如來藏而單獨存在的時候,所以阿羅漢從來不出如來藏之外,更不能入如來藏,否則阿羅漢也是無因無緣本來就有的不生不滅之法體,與如來藏等同了。所以阿羅漢入涅槃,不是指入如來藏。
涅槃是一種沒有七識五蘊的一種如來藏單獨存在的狀態。雖然在這個狀態裡只有如來藏,沒有其餘法,但也是如來藏不與七識五蘊和合的獨處狀態。如果涅槃指不生不滅、不增不減、清淨無染等等性質,那麽如來藏就有涅槃性。但如來藏不等於涅槃,因爲如來藏還有其它許多性質,還有其它狀態,涅槃並不完全等同如來藏。如來藏是本體,涅槃是本體的性質和狀態。
十七、一切法的平等無差別義
一切法在兩方面是平等無差別的。第一方面,一切法都是生滅變異無常的、不實在的、空的、無我的,存在的當下就是空的,滅了以後更是空的。第二方面,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性,其性平等無差別,都是如來藏用七大種子出生的,都體現著如來藏性。譬如真金打造成的金器,都含有真金的性質。金器有差別,本質是沒有差別的,都是真金,都具有真金的價值。真金不生滅不變異,可是金器是要毁壞的,毁壞以後還是不變的真金。
十八、一切法平等義
說一切法平等不二,不是依靠理解出來的那種平等,也不是從小乘法方面來理解的平等,而是從大乘法的角度來說的平等。雖然小乘法也講一切法空,在空的意義上說一切法是平等的,但是這種平等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平等,是不究竟的平等。因爲小乘法都立足於世俗法相來說一切法生滅變異無常空,說生滅現象不是永遠存在的,最後都消失了,消失了以後一無所有,從結果上看都是平等的。但是世俗法相在世俗諦上是不空的,都有種種的相,這些相有高低之分,有善惡美醜之分,有生有滅之分,有色相和心相之分,既然有分別,就是不平等的。
大乘法的平等是從一切法的本質上來說的,是說一切法本質上都是如來藏的性質,都是如來藏的不生不滅的種子屬性。盡管如來藏用七大種子變幻出一切法的不同世俗法相,但實質都是如來藏的屬性,是如來藏整體當中的一部分,本質還是不生不滅不變異的,本質也都是空的,了不可得的。一切法不管如何演變,都是如來藏的七大種子的功能作用,七大種子永遠都不變,不生不滅不變異,那麽一切法就不生不滅不變異,所以一切法都是平等不二的。從如來藏這個角度來看一切法都是平等的,都是如來藏性和如來藏相,如來藏是一相不二相,一切法就是一相不二相。
只有在生出了唯識種智以後,才能現前如實地觀察一切法的性質和屬性,觀察一切法的實質,才能知道一切法都是如來藏中的種子變現出來的,種子在如來藏裡是不生不滅的,是本來就存在的,沒有高低上下之分,所以種子形成的法也是平等的,沒有高低上下之分,都是平等無差別的。但是從世俗法的現象上看一切法有不平等性,是在相上表現出來的不平等,與佛法上講的平等這二者是辯証統一的關係。
十九、慈悲喜捨與根塵同源
如來藏慈悲喜捨於衆生,這只是一個比喻罷了,因爲如來藏無心,不慈不悲不喜不捨,不對六塵境界,不知道有衆生,不知道衆生苦。如來藏沒有私,也沒有無私,如來藏沒有畏,也沒有無畏,實際理地就是這樣的。如來藏具足萬行,實際上祂一法也不行,什麽事也不做。
根塵同源的意思是,根塵都同樣來源於如來藏。根塵除了意根以外都是四大種子組成的,都是如來藏變現出來的,根塵都是如來藏的恩賜。如來藏也不論什麽塵,是非好壞都不管,只管根據業種輸送種子出生變現,其他的都不管不顧。
二十、我們能否控制如來藏
如果我們能直接控制如來藏,就讓祂來幫助我們減肥和增肥,幫助我們美容,改變色身體質,以期讓色身更健康、更莊嚴、更美麗。但是要做到利用如來藏改變色身,必須要有道種智,把如來藏運作原理和增肥減肥、美容的原理搞清楚,智慧是非常深利的,普通人是絕對做不到的,即使証得了如來藏,也控制不了如來藏以隨心所欲。因爲改變色身需要改變如來藏裡四大種子的比例結構,這需要有極強的定力和極深的觀想能力,以及極大的福德和智慧德能。即使有這樣的福德和定慧,還是控制不了如來藏,因爲如來藏聽不懂語言,看不懂文字,不懂得人的命令,因此就無法被控制。
其實你不用懂得如來藏運行一切法的原理,也不必去控制如來藏,只要能控制自己的六七識就好,尤其是把意根控制好了,就會隨心所欲,因爲如來藏隨順意根的思心所,意根的想法如來藏能懂,能配合意根的思想念頭,但前提條件是需要有業種,尤其是成熟的業種,還要有業緣和相應的福德。想要在這樣的前提條件下,具足這樣的業種,就要努力修行,多存善業種子,定慧圓融的時候,如來藏自然會滿意根的心願。意根打算做什麽,如來藏都隨順,沒有選擇,沒有條件,不求回報,但必須要照應著業種。
哪個識也控制不了如來藏,如來藏有一種隨順性,有祂自己的運行槼律。但是悟後可以通過各種方法觀察如來藏的隨順性,看看祂是否聽話。觀察後會發現,果然是不管你做什麽,祂全都是隨順配合,一點也不違拗,如來藏太體貼,太神秘,太深細了。但是因爲衆生福德因緣不具足的緣故,祂也是很難控制的,完全不以衆生的意志爲轉移。如果了解了如來藏的體性以後,尤其是証得如來藏以後,我們還是可以控制如來藏,牽著如來藏的鼻子走的,比如做善業讓祂存善業生善報,只要我們身善語善意善,如來藏就不得不配合造善業,存善種,生善報,改變五蘊身和一切正報和依報環境。
如來藏的鼻子在哪裡呢?就是祂法爾如是的功能作用。意根是牽如來藏鼻子的手,意識牽意根,意根牽如來藏,一個牽一個,走在學佛路上,最後歸家穩坐。這條路是很辛苦的,與自己無始劫以來的業力相抗衡,簡直是太辛苦了。因爲業力太大,業障太重,無明太深,善根太薄,福德太小,願力太淺了,致使我們在修行路上三大無量劫的進進退退,猶如逆水行舟,沒有堅強的毅力,是不能成辦的。
二十一、大腦不能存儲記憶
大腦是物質色法,不能存儲記憶,因爲記憶是法塵,無形無相,與大腦沒有交集,況且大腦是生滅的,如果存儲了記憶,大腦滅了以後就什麽都沒有了,後世就沒辦法延續前世的所有法,即使有神通也不會回憶出前世的事情。大腦僅僅是記憶存儲的助緣,一切法都是如來藏給記賬存儲的,用的時候,如來藏再給提供出來。法從如來藏來,運行之時也不離如來藏,過後法種又落謝在如來藏之中,再用的時候,如來藏還可以再提供出來。
二十二、八識頌
一母生七子,七子各不同;老大憑母貴,作主令諸侯;
老二善籌謀,計劃並經營;其餘五兄弟,奔波五塵勞。
母尊勤養育,主者號司令;管家精算賬,五弟奔波苦;
母慈兒嬌縱,老大遍計執;老二依之取,五弟劫五境。
一旦惡報來,全家苦逼身;謀士爲解苦,返學家母賢;
學後勸老大,一切皆爲空;老大心開通,漸捨諸生計。
母賢感子孝,七子鹹歸首;老二聰敏慧,賢達最像母;
督導大哥主,引領兄弟五;全家齊向善,終至福無量。
母兼父職,養育劣子;其心慈軟,供養資具。
只因無明,不知向善;諸子造業,流浪生死。
值遇法緣,劣性滅除;棄捨營生,無欲無求。
無明滅盡,心性寂然,歸家穩坐,同母尊貴。
二十三、如來藏與胎身的關係
入胎識不入胎,假名入胎;住胎識不住胎,假名住胎;出胎識不出胎,假名出胎;入身識不入身,假名入身;離身識不離身,假名離身;涅槃識不涅槃,假名涅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