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說如來藏(第四部)
一、轉識成智的内涵
轉識成智主要是讓七識轉識成智,七識有王明的識性,沒有智慧,或者智慧很淺,才需要滅除七識的無明和煩惱,出生大智慧,進而轉識成智。在七識斷盡無明,轉識成智之後,存在如來藏裡或者是異熟識裡的染污種子徹底斷盡,不再拖累如來藏異熟識,不再限制如來藏異熟識的功能作用,這時候如來藏異熟識就會大放光明,徹底綻放自身的一切功能作用,變成大圓鏡智,方便說爲如來藏異熟識轉識成智。
識心的識性,是無明性、愚癡性、煩惱性、遮障性、執著性的,其智慧是淺薄的,見法往往就會落到法相當中,不具有唯識方面的智慧,不識法的真面目。明心以後,漸具禪定,斷除了煩惱,去除了遮障,漸次過了牢關,在有餘涅槃當中,命終有能力入無餘涅槃而不入。隨後過如夢觀,修學唯識,具有了一分唯識種智以後,見法才會知其唯識性,知法之實質,不落世俗法相之中,智慧有了質的飛躍,於是六七識就轉識成智,入到如來家中,成爲佛陀的真正佛子,能夠紹隆佛種,弘化一方。
轉識成智的前提條件是,必須証果,而且是三果以上;要有禪定,而且是初禪以上的禪定;要明心証悟,不僅有法界總相智,還要有後得智,能現前細微地觀察如來藏在五蘊身中的運作,還要有一分唯識種智。所以沒有禪定,就不要談什麽証,不要談什麽智慧,更不要談轉識成智,頂多有個不解決實際問題的乾慧。
最初轉識成智在初地菩薩果位,登門入室,入如來家裡,成爲佛陀真佛子,也就是佛陀的親兒子。言外之意,初地菩薩之前都不是佛陀的親子,包括四果大阿羅漢以及辟支佛。緣由就是他們未能轉識成智,識性勝於智性,觀一切法的慧力不足,觀一切法的有勝於一切法的空。
在佛法修學上,轉識成智是一個很高的門檻,其中涉及到定力和慧力,二者都有力,才有能力從容邁過這道門檻。定力要具足初禪以上的禪定力,慧力要具足觀空的智慧力,包括人我空和一分法無我空。其他如菩薩的福德力、自律性、心性、悲憫衆生和願力等等條件都要具足,才能轉識成智,這不是幾劫、幾十劫、幾百劫、甚至幾千劫這樣短時間的修持所能達到的。
持戒就是自律,然後才能戒他律他,成爲衆生的楷模和導首。戒律完善忍辱柔和,初禪定才能具足,以此初禪定,在斷我見的基礎之上就會依次斷除種種煩惱,智慧的遮障就消除一部分了,如果煩惱習氣也斷除,智慧的遮障就會全部去除,慧日朗照乾坤。
由此可見,修行最終就是爲了成就六七識空的智慧,意識依次証得一切法空,意根也依次証得一切法空,轉六七識的識性成智性。有無明煩惱的識心就是識性,無無明煩惱的識心就是智性。斷除根本煩惱要具足初禪以上的定力,還要斷除人我見和法我見,才能轉識成智。
二、識心的認知達到什麽程度才能叫作智
識心對法的認知分爲不同的層次或者是程度,有嚴重煩惱遮障的認知往往都是邪知邪見,煩惱遮障稍微輕一些的認知有時候是正確的,但只是相對於從前錯誤的認知而言,還不是完全正確的,其知見只是往正確的方向扭轉了一些,識心有了一些慧力,但還談不到智。智是沒有煩惱遮障以後的正確認知,因爲沒有煩惱遮障,識心的認知沒有煩惱染污性,能很明顯的顯露出清淨智慧性,造作的都是善業和清淨之業,不會造作惡業,這時候的智幾乎沒有錯謬,或者錯謬極少,值得信任和依賴,這時候才能叫作智。
佛陀臨涅槃的時候曾經囑咐後世衆生,要依智不依識,這個智不是普通的智慧的智,也不是剛剛証果和明心以後生起的無生忍的智,而是沒有煩惱遮障的無生法忍的智,是轉識成智以後的智,是道種智的智。剛剛証果和明心,智慧雖然比凡夫深一些,但因爲有煩惱遮障,智慧還是比較淺薄,心地染污也比較明顯,有時候也會因爲煩惱而造作一些惡業,這就不是智了,所以對法的認知只能叫作慧,不能稱作智。只要結果有違害作用,都是不智的,不能稱作智;結果都是善的,其行爲才是明智之舉,才可以稱作智,才可以依賴。
凡夫的心識所思所想都屬於識性,依靠煩惱的慣性而生起的了別和抉擇作用都屬於識性,沒有智。証果和明心沒有斷除煩惱的賢人,所思所想有了一定的智慧,識心的慧力增強叫作慧,但還不是智,大體上還屬於識性範疇,不能完全依賴和依靠。所以很多人學了一些法就認爲自己如何如何的殊勝和超勝,這都屬於識性的認知範圍,錯誤的成分所佔的比重還是很大的,所以就不要太信己意了,這樣的自信差不多就是誤信,是慢心所引發的結果。很多人自己所認爲的不疑也不是真的不疑,智慧不足的時候,有疑也反觀不出來,自己認爲的事實往往也不是事實,是錯誤判斷而已。
三、怎樣才是依智不依識?
佛在臨涅槃時囑咐弟子們在修學佛法當中,一定要嚴格遵照四依四不依法則:依法不依人,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雖然只有這四條,做起來卻是極難的,極大多數人都做不到。
其中的依智不依識,就不是普通人普通的菩薩所能做到的,首先這個智,就不是一般人所能具足的,這個智是由凡夫的識以及地前賢位見道菩薩的識所轉化而來的,是轉識成智之後的智,是意識的妙觀察智和意根的平等性智,是唯識種智的智,是地上菩薩所具有的甚深大智慧。佛告誡衆生汝意不可信,証阿羅漢果才可信汝意,
臨涅槃時又囑咐一定要依地上菩薩的唯識種智依妙觀察智平等性智,這樣一看,世尊的兩次囑咐前呼後應,前後一致,大小乘修學全部都包含了。
爲什麽世尊要如此強調,如此嚴格要求弟子們?因爲証得了阿羅漢果的人,煩惱斷盡,一念無明斷盡,解脫智慧現前,智慧沒有了遮障,等於小乘解脫道的思想觀念,這樣才沒有錯漏,才可以依止其解脫見地。而轉識成智以後的地上菩薩,也斷除了煩惱遮障,只有很輕微的我執沒有斷盡,具有甚深的妙觀察智和平等性智,大小乘智慧極其深利,見地通透,對於一切佛法的見地才可以依止。其餘的人,佛說甚勿信汝意,因爲有煩惱遮障,智慧欠缺,錯漏比較嚴重。
四、証悟是什麽境界?
心經第一句話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行深般若波羅蜜多,照見五蘊皆空,這意思是說,証得具有般若智慧的如來藏的當下,心就空了。其中的關鍵字行字,是參禪參究般若義理的意思,深是一個是指禪定深,一個是指參究的智慧深,方向明。在深的前提條件下,六七識生起了大智慧,智照法界實相,証得了五蘊中的一切法界都是般若心如來藏所現起的,五蘊的實質都是空的,是假相幻化相。
這樣的話,内心深處就知道了沒有真實的五蘊,那就沒有了苦,一下子就度過了一切苦厄。所有的苦厄都是如來藏幻化出來的,是假相,不真實,這樣照見五蘊皆空以後,就心空無爲了,煩惱斷除了。這就是大乘見道証得如來藏的功德受用,這就是意根見道,意根証得如來藏的三昧境界,定慧具足,定慧等持。所謂的照見就是頓悟的意思,沒有中間琢磨分析思惟的慢慢理解的時間和功夫,知就知,不知就不知,沒有猶豫和含糊。
這樣照見五蘊皆空以後,還用另外去轉依如來藏才叫作証悟嗎?根本不用了,這就是真實的毫不含糊的証悟和頓悟,不是那種漸漸解得的,通過分析推理所漸漸明了的解悟,這樣就已經進入大乘門裡,得到真實的功德受用了。如果是用意識推理琢磨猜測出一個如來藏,這種猜測推理沒有任何功德受用,所以需要慢慢轉依,然而意識再努力轉依,意根沒有証得,仍然不能轉依成功,所以爛攤子事一大堆處理不了,煩惱仍然煩惱,無明仍然無明。
就像以定爲禪的那些人,修出了一念不生的禪定,以爲這就是真心的無念境界,於是就認妄爲真。可是出定以後,妄念又出現了,由於心裡害怕真心消失,於是就不斷的修定,盡量長期禪定,爭取不出定,以保任定境,確保真心不失,美其名曰保任。然而定境終究會消失的,人終究要出定的,即使無量劫不出定,定境也不是真心自性。真悟了,還保任個什麽?真証得真心了,還轉依個什麽?當下就是,當下心就空了,清淨了,鯉魚跳龍門,跳過龍門成爲龍了,難道還害怕跳回去變成鯉魚不成?除非根本沒有躍過龍門,心裡戰戰兢兢,患得患失,才需要保任和轉依。
五、究竟怎樣才算依止如來藏
現在很多人都大談依止如來藏,都有點捕風捉影的意味。因爲我們要想依靠什麽,首先是要找到這個東西,並且了解這個東西,再判斷這個東西是否值得依靠,能不能依靠得了,如何依靠,需要什麽條件才能依靠,依靠之後會怎麽樣。這些都需要我們去了解和思考觀察,然後再採取實際行動,以達到依靠的目的,獲得安全和利益,想要依止如來藏也是要這樣做。比如說我們要依靠一棵大樹歇息和乘涼,首先需要準確無誤地找到這顆大樹,並且能夠觀察和衡量它,如何想辦法走到這棵大樹底下,再判斷靠在哪裡合適和更舒服一些,靠在哪裡能夠遮風擋雨和防曬,然後再放個坐墊坐下靠著它,依止如來藏也是這個道理。
我們要想依止如來藏,首先得要証得祂明心見性,然後才能夠現前如實地觀察祂,並且要周遍地觀察,對如來藏的大致體性都能如實地了解和觀察,沒有錯謬了,才能依靠上去,身心世界才能開始轉變。經過觀察和對照,對五蘊的身心世界越來越看空,直至心裡對整個世間的認知也開始空了,心性與如來藏越來越趨近趨同。只有心性真的已經轉變了,去除了貪嗔癡煩惱染污,這時候才可以說我們的心性已經依止於如來藏並且轉變了,這樣才算作初步地轉依成功了。而這時候六七識早已經轉識成智,相當於初地以上的大菩薩了。
如果内心還有貪嗔癡煩惱,染污仍然很重,智慧也很低劣,有極多缺漏,心就沒有依止於如來藏,也沒有靠近如來藏,與如來藏的距離還是相當的遠,身心都沒有一定的受益,這時候就不屬於轉依如來藏,因爲身沒有轉,心也沒有轉,還是從前那個身心,五毒俱全,那無論如何也不是轉依如來藏,而仍然是在依著無明煩惱,沒有依如來藏,更談不到初步的轉依成功。
在証得如來藏以後,在五蘊十八界的運行當中,不斷地觀察如來藏的運作,這最少也要有別相智後得智,甚至後期要有一點道種智,才能如理如實地觀察得到如來藏的運作方式和槼律,否則就屬於推理和猜測,想象如來藏的運作就不是如實觀察了,也觀察不到如來藏,那就不能真實地了解如來藏的體性,也就依止不了如來藏了。証悟以後,每次觀察如來藏在五蘊上的運作,自己的身心都會有所觸動,對比起來看,一個清淨一個染污,一個無心一個有心,這樣就能生起慚愧心、自責心和向往心,日久功深慢慢地就被如來藏的心性所影響和熏染了,煩惱斷除,轉識成智,就初步轉依成功了,完全徹底地轉依就是佛了。
証得如來藏以後在哪些方面來觀察祂的清淨性?在五蘊的運作過程中,在六根的運作過程中觀察。比如說在見色的時候,你要觀察如來藏是如何清淨的,沒有心念和思想活動,更沒有邪的心思。我們也要像祂一樣,以祂爲榜樣,不要有那麽多的私心襍念、自私自利的思想和貪婪心、爭奪心、佔有欲,把這些心行都要去掉。在聽聲音的時候,要觀察如來藏是如何清淨的,祂不管接觸到任何一種聲音的時候都是如如不動,不被聲音所轉,那麽我們聽到別人言語,無論是贊美聲還是侮辱聲,都應該是以如來藏爲榜樣,盡量不要生起貪嗔心行。
在鼻嗅香、舌嘗味、身覺觸、心思法的時候,面對一切境界的時候,都要觀察如來藏是如何清淨,如何無私,如何無我,如何爲衆生服務的。這樣觀察以後,七識心就會受到熏染,在任何境界到來的時候,自己的心也就會隨之一點兒一點兒的清淨下來,也開始無私無我了。
這樣不斷地熏染,心就慢慢地轉依過去,心行就會改變,染污消除了,煩惱斷盡了,人空法空的大智慧就生起來了,轉了識性爲智性,第六識具有了妙觀察智,第七識具有了平等性智,這時就算初步轉依成功。之前都不成功,只是在慢慢地學習著。沒有証悟的人,不要動不動就說轉依如來藏這樣的話,因爲離轉依還太遙遠了。即使是剛剛証悟的人,也沒有資格談轉依的問題,煩惱一大堆,智慧低淺,哪有一點如來藏的模樣?
六、如何轉依如來藏?
轉依如來藏就是五隂身的一切身口意行和心性都要皈依於如來藏,相似於如來藏,轉五隂身的染污性、煩惱性和無明性爲如來藏的清淨無我性。如來藏是如何清淨的?比如說如來藏沒有貪這種煩惱,不貪財色名食睡,見錢眼不開,不會想方設法地賺錢、騙錢和撈錢,五隂身七識心也要如此;見色不起心,無論是男色還是女色,無論是美色還是醜色,都無動於衷,如風花叢過,片葉不沾身,五隂身也要如此。
不貪名聲,不撈取名聞,不好出風頭,也不招搖,不喜恭維和恭敬,默默無聞,五隂身也要如此;如來藏在日常生活中,對於吃喝拉撒、行住坐臥一切資生用具,不奢侈不貪愛,無心受用,五隂身就要善知止足,不鋪張不浪費,不攀比不擺譜;如來藏從來不睡覺,也不喜享受,五隂身就要不貪睡眠舒適,不追求清閑自在,棄除睡眠蓋。如果做不到這些,就沒有依止如來藏,即使想轉依,也不成功。
七、証得如來藏和成功轉依如來藏之間的差距
証得如來藏是前提,轉依成功是結果,前提和結果之間需要經歷接近一個無量劫的漫長時間。証悟以後,可以現前觀察如來藏在五隂身中的運作,發起別相智以後,智慧就會越來越深細,對於如來藏的觀察也會越來越細致入微。在觀察中就會發現五隂越來越不真實,對五隂身的執著越來越輕微淡薄;同時也能觀察出如來藏在運作當中的清淨無爲性,以及無我無煩惱的有爲性。
無論是如來藏的清淨無爲性還是無煩惱的有爲性,都是非常純潔無私的優良品質,六七識就會潛移默化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心性就會不知不覺地發生變化,越來越趨向於如來藏的心性,這就是所說的轉依如來藏。雖然說是在依靠著如來藏轉變自己的心性,但是還沒有從量變達到質變,量的累及還不足以在本質上和實際上改變自己的心性,所以依止如來藏還不是成功的。
轉依成功有什麽標志呢?成功的標志主要在於心性的轉變,煩惱消除,心地清淨,戒定慧具足,心量廣大,誓願宏深,無私無畏,無我無爲。戒,體現在菩薩戒的圓滿行持上,有相戒能自然全部守持不犯,不用意識壓制和控制,自然而爲都合乎戒法。心地轉變,身口意行自然清淨,之後自然就過渡到無相戒的行持上。心是萬物主,心清淨一切都清淨,心地清淨無煩惱才有能力和資格行持無相戒,還沒有斷除煩惱的人就不能受持無相戒,因爲心不能自律。
在禪定上要具足初禪以上的禪定直至四禪定,因爲只有具足初禪定,才能保証心地清淨無煩惱,才能生起甚深智慧,沒有初禪定,煩惱必現行,有相戒都不能保証不犯,更沒有資格和能力受持無相戒,心地不清淨煩惱重故。在智慧方面,六七識都已經轉識成智,具有甚深的唯識種智,知一切法唯有識無他。
心地轉依成功的菩薩,能如如來藏一般既有爲又無爲,有爲時無私,無爲時無我,有爲無爲、無私無我能夠完美的結合在一起,不相違逆。因爲禪定和智慧深厚,所以心空無相,無相就無爲,不貪世俗法,其心背俗,無所作爲,無相無願無作。又其心能夠悲憫衆生,弘法利生不爲私利,爲報佛恩,願紹佛種,發十大無盡誓願,繼承如來家業,廣度無邊衆生,盡未來際,永不斷絕。
八、証悟如來藏何須再轉依才叫作証悟?
見道,分爲大小乘的見道,不是只有大乘才叫見道。大乘見道是實証如來藏,証得如來藏就是見到大乘修學所依止的道跡了,不是証得如來藏之後再多此一舉的轉依成功才是証悟,見到如來藏的當下即是証。至於說轉依,悟後確實需要一點點地轉依,轉依成功其心性就接近於如來藏的清淨性,斷除了煩惱,在智慧方面具有唯識種智,這樣就進入如來家,成爲真佛子了。
如果說轉依成功才是明心証悟,那麽証悟如來藏不是証悟,既然不是証悟,那就沒有証得如來藏,而是解出來有個如來藏,解出來的如來藏就沒有功德受用,於是才需要在身口意行中與如來藏的清淨性對照,以約束七個識的身口意行,約束到一定程度,不會再有煩惱再造惡業了,就算証悟。但是這種約束,如果沒有真正証悟,是不可能成功的,那麽所謂的轉依也永遠不成功。因爲沒有証悟,如何能轉依成功?証悟以後何須再轉依成功,並且再確立爲証悟?這不是很矛盾的問題嗎?
証悟以後,才能慢慢的轉依於如來藏的空性、清淨性,最後初禪發起,煩惱斷除了,就是最初步的轉依。二次轉依成功是在八地菩薩位,究竟轉依成功是在佛地,凡夫沒有証悟更不涉及轉依的問題,更何況是轉依成功,根本沒有這樣的事。要想轉依成功最起碼要斷除煩惱,心性與智慧都與如來藏相近,靠近如來藏。如來藏一點無明和煩惱也沒有,煩惱習氣也不存在,六七識就要依止如來藏而清淨身口意行和智慧,勤修戒定慧。
最初轉依成功,起碼要斷煩惱,成爲三果四果的菩薩,才能勉強叫轉依成功。但這時候煩惱習氣還在,與如來藏相差還是很遙遠,大約還需要兩個無量劫的修行,達到大乘無學了,就不用再轉依如來藏的心性和智慧了。很顯然,轉依不是凡夫未証悟的人所能做得到的,只能想一想罷了。
九、凡夫能否轉依如來藏
轉依如來藏初步成功在初地菩薩位,地前菩薩都是在努力的轉依,在學著轉依。凡夫因爲沒有証得如來藏,就依靠不上去,不知道如來藏在哪裡,是什麽行相,那要怎麽靠啊?就跟靠虛空一樣,想象出來的如來藏,並非現實可見,沒法依靠。
另外凡夫也無法主動利用如來藏,不知道如來藏在哪裡,有什麽特性,起什麽作用,如何能利用如來藏?大家都是在想象著如來藏,叫作臆想和幻想,也叫作猜測。允許凡夫猜測,也允許猜測個七八成,但是沒有用,等意識一滅,眼前就會一片漆黑,茫然不知所措。
轉依成功的標志,是心性轉變了,類似於如來藏的心性,煩惱斷除了,智慧增長了。轉依還沒有成功,但在一點點地改變著自己,降伏著自己的煩惱,一點點地在增長智慧,積累到一定程度,達到質的飛躍,煩惱斷除,六七識轉識成智,這才是轉依成功,但也是初步,完全轉依,就成佛了。所以不能拿轉依成功與否來判斷是否明心証悟。明心証悟自有証悟的標的和内容,沒有轉依這個標的。
佛法被搞得很亂,亂的原因是,很多人沒有走過那條路,都是靠理解和推理加猜測,即使猜測得八九不離十,也是相當不準確的,因爲畢竟沒有親眼所見,心裡肯定是不落底的,照貓畫虎畫出來的畢竟不是虎。
十、如何是見相離相
見相離相,不是說見到任何相,心中不留相,把相空去捨去,心中就清淨無法了。盡量避免世俗相對自己心的干擾,心不受干擾就會清淨了,這是修定的方法。這種清淨就是無念想,是定境,外道們都是修這種定,一直修到非想非非想定,命終升天享福,福盡還墮。
而真正的離相,是面對世俗相的時候,心裡清楚知道相的本質是什麽,知道相不是展示給我們的表面相貌,實質是空的。空,一個是小乘的苦空無常無我的空,一個是如來藏空性的空。這樣的話就表明了,不証果不明心根本無法離相,只能是躲相,即使能躲,也是暫時的,長時來看,根本躲不了,總得要去面對。
要証得如來藏以後心中才能逐漸離相,這是漫長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這個過程就是轉依的過程,轉依成功就轉識成智,入如來家,具唯識種智。要想見如來藏,首先要明了如來藏的體性相貌,功能作用,然後帶著疑情在五蘊十八界法的運行當中去尋覔去証得。在參禪過程中,當然要知道或者証得五蘊十八界的功能作用不是真實的,不是我,是空的,才能不著五蘊十八界的相爲我爲真實,才能否定五蘊十八界。假法都否定以後,再疑那個真法,參來參去,菩薩六度因緣具足,就有可能証悟。
十一、不住相要到初地以後才能做得到
問:是不是証道以後見雨相,心裡才能自然沒有雨相,也知道是下雨,但不住著?而証道以前,容易住著,除非有別的事情,轉移了心念,或者不在意這個雨?
答:所謂不著不住,必須是面對雨相和一切相時的内心功夫,躲避相恰恰說明了無法不著相,不住相。開悟以後的三賢位菩薩見雨相照樣會著雨相,只是比從前輕微一些。從初地開始才能漸漸的不著雨相,即直至八地菩薩,才真正不著雨相和其它一切相。
所以開悟以後要轉依真如,到初地菩薩時才能談得到真正轉依一分,因爲這時候六七識已經轉識成智了,有智才能識取真如、依止真如,轉識成智是轉依真如的標志。八地菩薩才能轉依很大一部分,但還不究竟。地前菩薩口裡喊著轉依,因爲有煩惱遮障,不可能轉依成功,而真如沒有煩惱,六七識與真如的心性相像嗎?根本不像,因爲染污重的緣故,所以無法轉依,喊口號喊到初地才相應一部分。而沒有開悟的人,喊口號純屬是胡喊亂喊,都看不清自己是何面目,就抬高自己說轉依,沒有找到靠山的時候能依靠什麽?而自己是無法抬自己的,需要如來藏和因果來抬,才能抬得起來。
十二、轉六七識的心性才是轉依如來藏
見道,分大小乘兩種,不是只有大乘才叫見道,而大乘見道不是指証得如來藏之後再轉依,而是在証得如來藏的同時就屬於見道了。有人說:証得如來藏還不算大乘見道,必須再成功轉依了如來藏的體性之後,才算大乘見道,才算証悟。可是誰知道轉依了如來藏以後是什麽証量,心地達到多清淨了嗎?如果轉依了如來藏之後才是明心証悟,那麽娑婆世界恐怕沒有一兩個人能明心証悟了。誰能轉依成功,轉依成功該具有什麽樣的智慧呢?誰的六七識、五隂與如來藏的心性相像和靠近?凡夫和地前菩薩的六七識心性與如來藏的心性相差很懸殊,如何能夠轉依成功呢?六七識最起碼要斷煩惱,成爲三果四果人,才能勉強叫轉依成功。
修行是修六七識,一談修行,就指如來藏,一說無所住就指如來藏,一說定,就指如來藏,一說涅槃,就指如來藏,如來藏理論知識一大堆,六七識到底要干些什麽?其實是六七識需要無所住,六七識需要禪定,六七識需要涅槃寂靜,如來藏涅槃不涅槃目前來說並不那麽重要,六七識修行以後達到涅槃寂靜了,這才是最重要的。修行的重點就是修六七識,如果把重點弄錯了,只著重於如來藏的理論知識,心性不改變,那就不叫作修行。就目前來說,和六七識修行無關的理論,並沒有多大用處,可能還會成爲障道的因緣。
十三、良葯也不能治病
甲:戒定慧是修行的主線,三者等持不可偏廢。
乙:如來藏本來不持戒,也不修定,也不修慧,戒定慧是剩語。
甲:學佛的目標是得解脫,解脫世間一切纏縛。
乙:如來藏本來解脫,本來無縛。
甲:禪定具足才能証道,一定要修好禪定。
乙:如來藏本自具足禪定,不用修。
甲:如果能發心出家修行,降伏煩惱比較容易,禪定快速增長。
乙:如來藏本來出家,不用再出家。
甲:修行成就佛道要三大阿僧祇劫。
乙:如來藏本來是佛,不用再成佛。
甲:多反觀自心,降伏煩惱,去除染污。
乙:如來藏本來清淨,沒有煩惱和染污。
甲:那你還用修行嗎?
乙:如來藏本來是佛,不用修行。
甲:你今天怎麽挑撥離間犯戒呢?
乙:這都是如來藏做的。
甲:不說如來藏,只談你。
乙:我依如來藏,轉依如來藏。
甲:你是如何轉依的?
乙:·········
如來藏:乙,我嚴重懷疑你是我生的這件事,你怎麽沒有一點像我之處?我也懷疑你根本不想學佛修行,只打我的旗號,自己卻什麽也不干。我們之間的差別這麽大,我自性清淨,你爲什麽煩惱深重?我是佛,你怎麽還在六道苦苦掙紥?我解脫,你怎麽處處都係縛?我從來不犯口業,你怎麽常常挑撥離間妄語兩舌惡口?我常在定中,你爲什麽處處攀緣心散亂?我本出家,你爲什麽不能捨親割愛、放棄世間的名聞利養和榮華富貴?我具足智慧,你爲什麽那麽愚癡?
乙:你好就行了,我轉依你。
如來藏:空口轉依?你小心,再去三惡道,我可不奉陪了。個人業要個人受,親娘也沒用,願你好自爲之,以後別再拿我說事,也不要把壞事都記到我頭上,我不替你受報,也不替你成佛。
乙:··········
甲:別以爲靠著如來藏就是天了,該干什麽就干什麽吧,媮嬾沒有用,捷徑更沒有,油嘴滑舌口頭禪不觝業力和因果。如來藏法是治病的上等良葯,你卻只管把玩不吃,那你就再也無葯可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