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修定與參禪証道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修定法門 更新時間: 2020-11-29 10:27:33 閲讀: 416

第四章  佛經中所講的修定觀行方法

一、圓覺經中提到修行三摩鉢提定慧結合的方法,以心變化境界,由心轉境,境隨心轉。這個方法也不難,在定中,心非常專注的冥想一個境界,隨著定的深入,心的轉變,境界就會逐漸轉變。原來心裡是惡念,隨著定的加深,内心松弛下來,惡念就會轉爲善念,想惡卻惡不起來了,一切事物都變得美好起來,心由嗔變爲喜悅,境界由醜變爲美,心轉境界就轉。所以禪定能降伏煩惱,斷除煩惱,轉變心念,改變一切法。諸佛大菩薩們都是修三摩鉢提,成就了一切法,成就和轉變三界器世間,變穢土爲淨土。

二、四念住的修行方法

四念住經是一部定慧齊修得法眼淨非常好的經典,因爲我們沒有定力和慧力,心思粗糙不會反觀自己,這部經教我們如何把心修到細致入微的程度,越來越清晰的反觀自己,認可自己五蘊的生滅變異不實,進而斷除我見,証得小乘的四個果位。

經中講的是觀行四念住的修行方法:觀身念住、觀受念住、觀心念住、觀法念住。觀身念住的時候,首先觀自己的呼吸,心念一直跟隨自己的呼吸而轉,心緣一法,得定得止,然後起觀,証得色身生滅無我。之後再觀整個色身,直到把自己的身行造作都觀行透徹,自己目前正在做什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最後就剩下一個身念,然後空掉那個念,捨掉那個念想,内心知道一切法都是空的,不是我。

將來要參禪的話,靠著定力把這個念換成一個參禪的話頭,或者需要解決的法義,行住坐臥就帶著這個參究的念,到一定時候就能把法義參究出來。現在我們的心都不夠警覺,不了解自己,也不會反觀自己,通過修定,讓心細致入微了以後,就能很了解自己,了解了才能夠解決自己的問題。

修一段時間就能嘗到修行的甜頭,雖然一開始入手的時候會覺得苦,内心掙紥不願意受束縛,但是堅持下來養成習慣就好了,隨時隨地能反觀自己,身在干什麽,心在干什麽,自己的身口意行就了解了,了解的很透徹了,知己知彼,就能百戰不殆,把自己的問題解決了。用法來對照自己,管理好自己,檢查自己如不如法。能管理自己了,將來就有能力管好別人了,連自己都管理不好,就不能管理別人,無法當菩薩當衆生的導首。

要懂得自己當下的造作就是身見我見,把這些行爲造作都當成真實當作我去執著去抓取,有能力反觀的時候就知道這是我執,執著一切法的功能作用爲真實是法執。先能觀察到就好,別管能不能做得到,早晚都能做到。怕的就是自己現在不知道,不會觀察自己,那就是無明。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知見是錯誤的,不知道自己有執著和無明,那怎麽能改呢?

從觀呼吸開始觀身,修身念住,然後修受念住。衆生或者大多都是爲了自己感受舒服而敺役自己心去造作種種業行,這些感受都是生滅六識的功能作用,也有意根的作用,都是生滅變異不定的。然後觀心無常,觀心一開始觀意識六識心,到最後還涉及到意根。内容寫的都不長,但是每一小段内容要做到觀行熟練了,也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至於多長,那就因人而異了。

四念處經裡最後講到觀法無我,這個法無我,不是指一切法不是第八識這個我,小乘的觀行不是這樣觀的,這樣觀不能証果。小乘裡的我,是指能散壞的能毁滅的那個我,其實沒有能恒常不滅的我,一切法都不能恒常存在,早晚都要歸於滅亡,因此才說法無我、不是我。

三、佛經原文:轉變者,謂佛菩薩依定自在。若於其地起水勝解,即令成水如實非餘;火、風勝解亦複如是。若與其水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餘;火、風勝解亦複如是。若於其火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餘;水、風勝解亦複如是。若於其風起地勝解,即令成地如實非餘;水、火勝解亦複如是。

答:諸佛菩薩能依甚深禪定的自在力量,改變地水火風,從而變化世界。比如諸佛菩薩看見大地時,想要把地性變成水性,就會不見地大,而這在地大上見水大,於是大地山川就變成河海江流,除了河海江流沒有其餘物質塵境;諸佛菩薩見大火時,強行在大火上見水,於是火大種子轉變成水大種子,大火變成了大水,除了大水沒有其餘物質塵境;諸佛菩薩看見大風刮起來的時候,想要滅除大風,強行把大風觀想成大水,於是風大種子變成水大種子,大風轉變成大水,除了大水沒有其餘物質塵境。

如果諸佛菩薩看見大水,想要滅除大水,強行把大水觀想成大地,於是水大種子轉變成地大種子,大水變化爲大地,除了大地不見其餘物質塵境;如果諸佛菩薩看見大火時,不想大火存在,強行把大火觀想成大地,於是火大種子就轉變成地大種子,大火變成了大地,除了大地不見其餘物質塵境;如果諸佛菩薩看見大風吹來的時候,不想大風存在,強行把大風觀想成大地,於是風大種子轉變成地大種子,大風就變換成大地,除了大地不見其餘物質塵境。

總之,諸佛菩薩因爲有甚深禪定,其心自在,能隨意轉變四大種子,改變一切物質色法,能隨心所欲的變化一切世界。以無量神通道力度化一切衆生,令入佛道。

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外道能制心一處,阿羅漢辟支佛也能制心一處,諸大菩薩能制心一處,諸佛更能制心一處,都能使心得自在,都能相應的隨心所欲,都能成就相應的事業。但是由於心量不同,禪定深淺程度不同,智慧不同,心的自在程度就不同,成就的事業就有所不同。

四、摩訶止觀原文:聽觀多。如日焦芽。即應聽止。潤以定水。或聽定淹久。如芽爛不生。即應聽觀。令風日發動。使善法現前。或時馳覺。一念叵住。即應聽止。以治散心。或沉昏矇矇坐霧。即當聽觀。破此睡熟。或聽止豁豁。即專聽止。或聞觀朗朗。即專聽觀。是爲自修信行。八番巧安心也。

釋:當心裡對法義的思惟觀行多的時候,就像太陽光照在蔫了的小芽苗上,這時候就應該停止思惟觀行,把心止息下來而修定,就像給蔫了的牙苗澆水滋潤一樣。當心處定中很久之後,就像水淹牙苗,使得牙苗腐爛而不再生長了一樣。這時候就應該從寂止的定中生心動念去思惟觀行法義,使得心裡出現和增長善法的功德,就像用風吹拂快腐爛的牙苗,用陽光照耀快腐爛的牙苗,地水火風的營養均和的加之於牙苗上,牙苗才能茁壯的成長。

在修行過程中,有的時候覺觀馳騁不息,念頭湧動止不住,心裡躁動,善法功德消失或者不現前,這時候就應該修定,把心止住,以對治散亂攀緣心,令出生智慧功德。在修行的過程中,有的時候靜坐頭腦中昏昏沉沉,朦朦朧朧如在霧中,心裡昏暗不生智慧功德利益,這時候就應該起心思惟觀行法義,破除昏睡狀態。在修行的過程中,當在定中内心清明朗照,如日在中,這時候應該繼續一心的修定,因爲這樣比較容易出生智慧水。有的時候反觀到自己觀行智慧如涓流汩汩而出,這時候就應該繼續一門心思的修觀行,以保証智慧水不斷的湧出。

以上就是衆生在修行過程中,應該懂得和運用的八種巧妙安心的方法,要盡量做到定慧等持,不可偏廢一方,否則修行不能成就。       

五、觀無量壽經第一觀 

原文:(佛說)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衆生,觀於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佛告韋提希:汝是凡夫,心想羸劣,未得天眼,不能遠觀。諸佛如來,有異方便,令汝得見。 時韋提希白佛言:世尊!如我今者,以佛力故,見彼國土;若佛滅後,諸衆生等,濁惡不善,五苦所逼,雲何當見阿彌陀佛極樂世界? 佛告韋提希:汝及衆生,應當專心系念一處,想於西方。雲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衆生,自非生盲,有目之徒,皆見日沒。當起正念,正坐西向,諦觀於日欲沒之處,令心堅住,專想不移。見日欲沒,狀如懸鼓。既見日已,閉目開目,皆令明了。是爲日想,名曰初觀。 

釋:佛陀爲了心力贏劣的人命終往生極樂世界,教導衆生一種方便方法,就是首先面向西方觀想日落、水觀和地觀,三觀成就以後,保証命終往生極樂世界。總共有十六觀,每一觀裡都有佛力的加持,如果單獨靠衆生自己觀想成就,恐怕很難,因爲佛說衆生心想贏劣,觀想力弱。爲什麽衆生的心想贏劣觀想力弱呢?因爲衆生無量劫以來,業種深重,世俗法的攀緣太多,心思太散亂,無法集中全部精力在一件事上,因此不容易成就一件事,只能依賴佛力的加持來完成觀想。

佛說,我現在教導韋提希夫人以及未來世的一切衆生,觀想西方極樂世界。以佛力的加持緣故,現世就能見到極樂世界清淨的國土,就像手拿一面明亮的鏡子看見自己的容貌一樣,能現前眼見極樂世界的勝妙莊嚴之事。於是就心生歡喜,由於内心歡喜,當時就証得無生法忍,知一切法依自心而幻化,都是無生,都不真實存在,忍於此事,就得無生法忍。

佛對韋提希夫人說:你現在還是凡夫,心力很弱,沒有觀想能力,沒有天眼通,觀不到太遠的距離,更觀不到極樂世界,諸佛如來卻有一些善巧方便,能讓你觀見極樂世界。

韋提希夫人對佛陀說:世尊,像我現在這樣,因爲佛力加持的緣故,能夠見到極樂世界佛國土;如果世尊您滅度以後,後世那些衆生心性污濁不善,又被生老病死苦所逼迫,他們怎麽能夠現前見到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

佛告訴韋提希夫人說:你和這些衆生應當專一其心的把心系在一處,想於西方。如何想呢?凡是願意觀想的這些衆生,都不是生來就是眼盲的人,有眼能見色的這些人,都能看見太陽要落西山的景觀。你們應當生起正念,只念一處,面朝西方而耑坐,仔仔細細的一心觀察太陽要落下來的地方,讓心非常堅忍的住在這個景象中,專門觀想這個景象不移動。這時應該能可見太陽馬上就要落下去了,其形狀就像懸在半空中的大鼓一樣圓圓的。看完落日以後,閉眼開眼都能很清晰的看見落日的模樣。時時能見,不再失去,就成就三昧。這就是日想觀,就是十六觀中的初觀。

原文佛講的就是這個意思。我們爲了方便觀想,在太陽下山時,用手機錄像,錄像更生動清晰,更有助於觀行記憶。落日不要白色的,經中說是橙紅色的,紅中稍微帶黃的那種。落日的真實相是什麽樣的,要親眼所見,越真實越好。西方的落日,一般是五六點鍾時候的,不要想象的,不要P出來的。選定一種自己比較喜歡的,存在手機裡,長期觀看,長期觀想。不要觀好幾種,一定要專一,不要襍,否則禪定不會出現。也不要加其它圖案和背景,有圖案和背景會分散注意力,不容易得定,圖像越單調越好。我們不是要訢賞景觀,有個訢賞的心,就是散亂心和貪愛心,那樣就不能有禪定了。

選好落日景象,然後天天觀看,看完之後獨頭意識再想象回憶。回憶的比較堅固了,時時能回憶得出來,再訓練自己閉眼眼前要看見落日景象;閉眼能時時出現落日之後,最後再睜眼閉眼,眼前都是落日,這個景象不會消失不見了,日觀三昧成就了。

第三觀成就時,佛陀保証衆生命終往生極樂世界,在這期間禪定永不失,這種修法非常殊勝。三昧成就時,重罪變輕,輕罪消失。所以所有禪定三昧成就時都能消業,尤其是修淨土有佛力加持的更能消業,還能保持三昧境界不失。等到第七觀成就時,三惡道業全部消滅,立時開悟,見十方諸佛在面前立。

這是改變和降伏意根的方法,意根一旦降伏下來,再修任何一種禪定,很快就能成就,各種三昧一修就容易成就。日想觀成就之後,再觀水,水觀也能很快成就;之後是地觀,地觀成就,就保証去極樂世界了。

選定一種落日景象,長期觀看,然後回憶。能時刻回憶出來,不會丟掉了,再閉眼時刻在眼前,能時刻閉眼顯現出來以後,再練習睜眼看到,如果睜眼閉眼時刻都能見到落日景象,不會丟失散壞,第一觀就成就。第一觀成就以後,第二觀就容易觀成功,乃至於第三觀也容易觀成功。往生極樂世界就有保証了。第一觀成就以後,修其它任何觀行,都容易成就,念佛三昧,明心見性都不難了。有比較大罪業的,這樣觀行,佛已經保証能滅罪,而且還能往生極樂世界,還能明心見性。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