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修定與參禪証道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修定法門 更新時間: 2020-11-29 10:28:36 閲讀: 569

第五章  戒定慧三學的重要性

第一節  戒定慧是証悟的關鍵因素

一、世尊在娑婆世界住世時經常教導弟子修學戒定慧三學,反反複複強調: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等學,能達到心無漏:持戒能使心無漏,修定能使心無漏,智慧增長能使心無漏;漏就是無明煩惱,心無漏,就能得心解脫,得慧解脫,果位地地增上,戒定慧三無漏學究竟圓滿以後必定成佛。

戒定慧三學在開悟之前,修行到一定程度,相應地滿足到一定程度,就能斷我見或者明心証悟;再往後戒定慧三學增上修,就能入初地達到心無漏;再增上修無漏戒定慧,就能地地增上,直至八地;再增上修就能修至十地等覺,再增上修圓滿具足戒定慧以後,就能成佛了。所以戒定慧三學以及三無漏學是非常重要的,是成就佛道的關鍵因素。菩薩六度當中也包含了持戒、修定和般若智慧三度,以持戒、修定爲基礎修學方法,達到具足般若智慧爲最終成果。

菩薩六度中定學之後才是慧學,佛說因定而生慧,真正大智慧的獲得一定是由禪定中深細思惟觀行所引發出來的,這是實証出來的智慧,不是情思意解出來的乾慧;從証初果直到成佛整個過程都是如此,每個中間環節,都有禪定的支撐,每種智慧都是禪定的結果。

二、戒定慧具足才能証悟

佛說:因戒生定,因定生慧。戒定慧不僅指意識要具足,意根也要具足。意根要想有斷我見的智慧,明心的智慧,也要有禪定,在禪定中參究思量無我之法,參究思量真如佛性,才能斷我見和明心見性。

如果意根不能親自參究思量,那就不能認可意識灌輸給祂的道理,最後也是意識解悟。而意根要想參究思量無我之理,也同樣要有禪定,否則祂就會分心散亂。如果意根沒有禪定,就會帶動六識散亂,六識散亂,不斷的了別,總是要把了別的内容滙報給意根,意根就要不斷的分心,無法集中精力參究,也不能參究出一個理想的結果。

什麽方法也代替不了禪定,解悟的修行方法一定要小心。按照世尊教導的方法修行,一定不會錯。佛世時的所有弟子全部都是打坐修定的,這樣平時行住坐臥心都在定中思惟佛法。唐宋朝時明清以前民國以前的修行人都是以打坐修定爲主,之後行住坐臥中都能有禪定,心常在定中,這樣心思細密,破參的機緣容易成熟,觸緣即証。我們如今回頭看他們証得佛法好像都是那麽容易,殊不知他們的基礎修行都相當好,善根福德具足,三十七道品具足,當然裡面包含禪定也具足,思惟伶俐清晰,聞到相應的某種法,立時就能証悟。

所有人講法中,佛講的是最圓滿最究竟的,沒有人能超過佛的智慧,信佛語絕對沒有錯。無論什麽時代,佛法永遠不變異,佛法永遠適用於一切時代。多讀佛經,就能增長智慧,不會走冤枉路,也不容易被人欺瞞。所有菩薩的講法,與佛相比都有缺漏和滲漏,都有不圓滿不究竟之處,所以我們修學佛法還是以佛經爲主。

三、戒定慧的實質

    修行的根本目的是爲了斷除無明煩惱得解脫,不能只盯著果位,果位是修行的副産品,以降伏煩惱,去除無明爲目標,以獲得大智慧無量智慧爲目標,以救度衆生爲目標,設立這個目標就純正沒有障礙了。目標確立了之後,就要修行戒定慧三無漏學。

戒定慧實質就是戒心定心,使心生智慧。戒就是戒除心裡的貪嗔癡慢疑,戒除煩惱,戒除我性,戒除遮障,戒除無明,這是戒的根本作用。戒除無明和遮障,心不起非,才能有定。定就是定住心不攀緣不散亂,思惟觀行佛法才深透有力度,才能証得佛法,出生智慧。慧就是讓心熏習正確如理的佛理。三者具足了,就會出生真實的見地,從而發起大智慧而得解脫和成就佛道,有能力度脫衆生。

第二節  戒定慧三者的關係

一、戒是定的前提和基礎

戒是定的前提和基礎,不守戒而修定,如蒸沙石成飯,不是飯本,終不得飯。末法時期,守戒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得戒體的人已經很少很少了,因爲爲人授戒之人本身就沒有戒體,或者是因犯戒而失去了戒體,他人就無法從其處得戒體。沒有戒體,對於犯戒的心就沒有了遮障和屏蔽作用,那麽惡緣出現時,很容易就犯戒造惡業了。

所以如今學佛人,很少能有成就禪定的,其觀行智慧更難具備了。那大多數人只能看書理解法義,學得了一些知識以後,就以爲自己有所得有所証,於是慢心高漲,這樣於己於人都無益處。沒有禪定作爲觀行的基礎和充分必要的條件,實証是根本談不到的,只能像三嵗孩子一樣玩玩口頭禪,講些大道理,講到八十嵗,仍然做不到,心口無法一致。

二、佛法修証的關鍵部分,佛反反複複給我們講,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戒學方面一定要嚴持戒律,之後心才能定,心定之後才能有觀行智慧,觀行成熟就會出生般若大智慧。有般若大智慧非常重要,能導向解脫。而般若智慧的出生要依靠深細的觀行智慧,觀行智慧的獲得要靠禪定,禪定的産生要依賴於戒律。戒定慧三學一環釦一環,都很重要,哪一環節都緊密相連,缺一不可,不能省略和丟棄不要,否則就無法實証。

禪定修出來以後,要學會轉化爲觀行的智慧,善於轉換心念,否則禪定永遠是禪定,與外道定沒什麽差別,不出生般若智慧,不能証得無我,不能解脫得自在。不少人都對靜坐不感興趣,原因是心太散亂了坐不住,於是不得不依靠動中定。可是靜中的心不容易把握,動中的心就更難把握了。即使動中定修好了,那個定也比靜中定淺,心粗,思惟不細密,觀行智慧也粗淺,無法真正實証。所以靜中定即是基礎,也是最後的皈依處,大智慧必須是從靜中定出生,歷代祖師諸佛菩薩都是如此。

靜中定修好了,思惟就會靈敏和深細,行走坐臥心常在定,煩惱能降伏下來,心境輕松愉快,心念自然是善念多。所以靜中定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十方諸佛菩薩祖師大德流傳下來的法寶,一定要珍惜好好修持。

三、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楞嚴經第六卷,佛說:阿難,汝常聞我毗奈耶中宣說修行三決定義,所謂攝心爲戒,因戒生定,因定發慧,是則名爲三無漏學。

毗奈耶是經律論三藏之一,是佛所說之戒律,也是調伏自心調伏身口意之意,調和身口意之作業。調伏的結果,就能降伏煩惱斷除煩惱,達到心地無漏,身口意都無漏無煩惱,無煩惱習氣,無無明,畢竟成佛。爲什麽以攝心爲戒?攝哪個心才能成就戒?心不收攝時,身口意就要妄動亂動。身,不該做的事非要做,不該到之處非要到,不該動時非要動,於是嚴重的就要造作殺盜婬業,禪定無法成就;即使輕微的身體亂行妄動的也不能有禪定,因爲身體定不住,不可能有禪定。

心不能收攝時,口就要妄說亂說,不該說的也要說,不能說的也要說,嚴重的就要妄語綺語兩舌,搬弄是非,違犯五戒十善,這樣心不清淨,不可能有禪定。即使不違犯五戒十善,因爲口亂說,口行多,心肯定是亂想了,心行多,心不寂止,不可能有禪定。

心不收攝時,意業肯定不清淨了,不該想的也要想,不該思的也要思,不該覺的也要覺,不該觀的也要觀,這樣貪嗔癡煩惱必然要現前,心水渾濁,如何有定?

不該想的人,非要去想,不該慮的事,非要慮,不該掛的情非要掛,心裡何能寂止?何人不該想?有的人情多,内心時時刻刻掛著另外一個人的影像,揮之不去,召之即來,抹也抹不掉,這樣如何能有禪定?打坐時,這些影像肯定要遮障自心,遮障觀行思惟,遮止寂靜,如何有定?如果能把這些影像換成佛菩薩的影像,佛菩薩加持,心清靜,馬上就有禪定。

有的人不攝心,於己無關的事,不是利於人的事,念念在心,時時不忘,事事都要掛心,心裡裝得滿滿的,沒有縫隙,這樣心水洶湧澎湃,鼓動喧閙,如何有定?心不收攝,時刻掛著財色名食睡,六塵緣影重重曡曡,心不空,有物遮蓋,如何有禪定?

很多人抱怨修定修不好,那就要檢查一下自己,到底是什麽原因修不好禪定,心裡到底有什麽東西遮障著自己,把這些東西挖掘出來,解決掉,心空了,禪定自然容易修成。影響禪定的,就是貪嗔癡煩惱,心裡執取著世俗法,不肯放捨,把什麽都當作真實,當作有用之物,不抓取不行,寧死也要執取這些世俗法,這樣如何有定?

這樣講了之後,還是有很多人不會檢查自己,不知道自己心裡到底都有些什麽。因爲心隨境界流散慣了,與境界貼得太緊了,分不開,就無法跳出境界之外來觀察自心,這樣怎麽能有觀察智慧,如何能觀察自心的煩惱和習氣?能跳出圈外跳出境界之外,跳出心外,觀察自心,才能有觀察智慧,有觀照力,能發現從前所發現不了的事相,才能有辦法對治自心,扭轉自心,才能有力量降伏自心。

現在首先要做的是把心從境界上拿開移走,讓心是心,境是境,人是人,物是物,諸法各住法位,與己心各不相干。心離境,覺照力強大,容易覺悟諸法實相,禪定自然增長,智慧自然現起。

以上講的是因戒生定的原理,收攝自心就是戒,心不起非就是戒,心不亂想、亂思、亂動亂抉擇、亂造作,就是戒。這個心主要指第七識意根,意根的觸作意受想思,能引發六識的作意觸受想思,引發六識的身口意行的散動。收攝意根,就相當於控制了身口意行的總開關,就相當於降伏了將軍和指揮官,那麽屬下的六識士兵就會乖乖聽話,服服帖帖不亂動,何愁沒有禪定?

修學最重要的一點是:因定發慧。發,是生發引生的意思,佛陀指示我們,心由於禪定的定力,心定就有力量,這個力量能發起生出智慧。就像有一種力量,能使芽從土裡拱出來,拱出來叫作生,叫作發。智慧就是由於禪定的力量,從心裡拱出來的,生發出來的,沒有禪定,心就沒有力量,就不能生長智慧。

佛陀留給我們的寶藏,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如果我們因爲不能持戒和修定,就要把前兩個寶藏拋棄掉,說這兩個沒有用,只要一個寶藏就夠用了。那我們想一想,我們是不是敗家子?敗壞了佛陀的傳家寶,棄之不顧,我們還是佛陀的弟子嗎?不守護佛陀的家寶,我們就不是佛陀的孝子賢孫,沒有前兩個寶藏,就不能有最後一個寶藏,最後這一個即使有,也是一個假貨色,不是真正的智慧。   

戒,如果展開說,說不完;定,如果展開說,也說不完;慧,如果展開說,更說不完。歸根到底,戒定慧由浮淺的六識心的戒定慧,達到歸根究底的第七識意根的戒定慧,這才是真正的戒定慧。真正的戒定慧是心戒心定心慧,不僅僅是表面六識的身行和口行,不僅僅是意識的心行,而是第七識意根的心行問題。意根收攝,不起非,不亂動,必然有智慧出生。意根的戒定慧統領一切法,最後必由意根的戒定慧而究竟成佛。

四、禪定爲何難修

過去世尊在世時講法,是從戒定慧三方面同時著手,要求比丘們嚴格持戒,精進修定,多聞深思,勤修觀行,弟子們在戒定慧上的成就很快,証果的人很多。可如今末法時代就大大不同了,講法要倒著講,先講法義,後修禪定,最後再學戒律,一點一點循循善誘。衆生就要倒著修,學了一大堆理論,而沒有禪定觀行,因爲戒律不成就,無法生起禪定,也就不會出生真正的智慧,所學僅僅都是知識。

戒律無法先講,對大多數衆生無法嚴格要求戒律,就怕衆生因爲無法持戒,害怕戒律的約束,而不再學佛,或者不願意受戒。意根的野性難調,時常踐踏良田苗稼,如果用戒律的鞭繩約束,恐怕牛角傷人,牛蹄踏毁良田。戒律之鞭只能對那些心性調柔之良馬有效,良馬見鞭影即能駛上正路,而劣馬即使皮鞭抽在身上皮開肉綻,也不知不覺。

我們很多人都抱怨禪定難修,可是難修的原因,誰也不清楚,也不去分析研究,對於阻礙發起禪定的因素無人知曉,更不會有人去加以對治,調伏自心。很多人在日常生活中習慣了順己意順己習,不知道己意己習都不善不正,與修行人應該有的習氣不相應,差距還很大。這樣學佛的結果就是無論修多長時間,戒律不成就,禪定不成就,智慧不成就,頂多有個乾慧,可以借此口頭禪,過過口癮,實際修証根本談不到。如果不知不覺再造些惡業,那果報就難免三途,白來一世,白遇一次殊勝的佛法,美餐終究沒有解決飢渴,仍然窮困加潦倒。

五、魚與漁的區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魚代表什麽?漁代表什麽?魚是果實,漁是獲得果實的方法。授人以魚,魚了即了;而授人以漁,掌握了根本技能,可以獲得無窮盡的果實,未來衣食無憂。

漁,就是戒定慧三無漏學,通過持戒,通過修定,通過觀行參究,通過思惟,獲得解脫的智慧。最初的慧是學慧,通過學習得來的智慧,最後是得慧,觀行參究之後開發出來的智慧,是從自己心窩裡掏出來的智慧,屬於自己單獨所有,任誰也奪不去。而學慧,昏眛死亡以後就會菸消雲散,不知所蹤。

沒有前邊的持戒,就沒有中間的禪定,沒有禪定,就沒有觀行智慧,沒有觀行智慧,就不能獲得智慧魚。

第三節  禪定能出生智慧斷除煩惱

一、修學佛法一定要修定,沒有定的慧就是狂慧乾慧,乾慧之人,沒有解脫的功德受用,學佛人都如此必然要導致佛法的沒落。沒有真修實証的人,把他人的見解拿來作爲自己的口頭談資,每日口若懸河,倘若人人都如此,佛法必然衰敗無疑。六祖壇經流通以後,大家都拿著壇經中的思想見解,當作是自己的悟處,到處爭論不休,不去真修實証其中的真理,只有口頭禪,沒有實証的証量,結果禪宗就漸漸沒落了。禪宗一沒落,佛法就沒落,因爲禪宗是佛法的頂梁柱。沒有禪宗實証的第八識,佛法就無法成立,沒有第八識之禪,與世俗法無異,佛法就成爲了世俗法。

禪定是很重要的,有定力時,就有能力思惟反觀自己的身口意行,缺少定力,就辦不到了。定力淺了,觀行力也不足,很多問題自己就發現不了,即使發現了,也控制不了,沒有能力改變自己。平時的靜心思惟,就是在修定力,包括慧力,定慧同時薰修。如果一個人非常忙碌,修定不足時,遇事時理智性就不夠,如果心不忙碌,定力比較好時,遇事内心就會波平浪靜。有定水滋潤的心,平和、舒適、輕安、清涼,沒有定水滋潤的心,乾枯、易折、易爆。所以說修定是非常重要的,定力能使心細致入微,智慧能得到增長,煩惱能得到降伏。

爲了佛教事業的永續流傳,爲了自身的道業,大家都應該走踏踏實實的真修實証的修持之路,不去建立華而不實的空中樓閣,把佛陀所教導給我們的戒定慧三學徹底貫通到一起,不缺戒,不少定,不狂慧,牢牢地打好佛法大廈的基石,讓佛法牢牢地植根於三界世間,真實利益更多的佛子。

不修定者常常談的口頭禪,只是把他處得來的理論知識當作是自己的知見,無法實証其中的法理,内心浮躁,絲毫不能降伏煩惱,不得佛法的真實功德受用。結果理論仍然是理論,煩惱仍然是煩惱,煩惱熾盛時就能影響到衆生對佛法的信心,同時也殃及到佛教事業的穩步發展。煩惱不能降伏的人,貪嗔嫉妒到處泛濫,成爲一個德不配位的無德之人。

衆生可分爲四種:第一種人,無才無德,是癡人。第二種人,有德無才,是庸人。第三種人,有才無德,是狂慢人。第四種人,有才有德,是聖人。希望大家都能做一個有才也有德之人,降伏自己的煩惱,不讓自己的煩惱殃及他人,不使衆生失去對佛教的信心。

二、十方世界裡第一尊佛威音王佛是如何見道的?沒有其他佛來開示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性,他自己是如何摸索到有個不生不滅的阿賴耶識能出生五隂世間一切法的?世間一切法的無常變異生滅現象雖然很難証得,但經過長期觀察還是能夠觀察得到的,阿賴耶識是如何觀察証得的呢?後人在諸佛的教導下,經過多生多劫就可以承認有第八識如來藏常住,第一尊佛完全靠自力觀察出第八識的存在,簡直不可思議,成佛道上的每一步都是很現實的走過來了,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一切法空可以自証自通,如來藏出生一切法,這就很難自証自通了,除非有人提示:有物先天地,無形本寂寥。獨覺佛的修証也不算很難,只要用功參究,放下世間一切。大乘如來藏的參究太難太難,所以開辟天地的第一尊佛是極利根利智者。

禪定究竟有多麽的重要?能帶來怎樣的現量觀察,讓佛把一切法都串連起來,並歸攏總結到如來藏這裡?理論與對事相的觀察思惟,哪一個更重要?當然是現量觀察更重要。第一尊佛是開疆拓土者,根本沒有理論可依憑,都是自己一個人對於各種事相一點點的觀察思索,最後得出一個正確的符合事實的結論,從而形成了理論,爲後人修行所依。現在五蘊無我的法講得這樣細致,無數人還是不得門而入,衆生之間的差距爲什麽這樣大?如果沒有先敺那些正確的理論指引,後人更是猶如盲人摸象。

第一尊佛憑什麽自修自悟,証得了一切法?甚深的禪定和智慧,超強的邏輯思惟能力,勇於探索真理的頑強意志,這些素質遠非普通人所能比擬。第一尊佛一個人都沒有依,也沒有一個法可依,一個人長期不謝的努力探索世間真理,務求一切法存在的事實和真相,威音王佛只有事實真相可依,還是自己單獨探索出來的。我們後人應該怎樣學習效倣威音王佛?智者應該向威音王佛學習,依事實說話,勇於探索真理,後必成佛。威音王佛差一點點定力,都不能成佛,全靠禪定的功德探索出全部真理,無依無靠,我們修行也要盡量依靠自己的戒定慧,以証得諸佛所揭示出的越來越多的真理。

三、沒有止不能觀行

沒有止的觀,純屬就是襍觀,心思散亂,不能深入,往往是情思意解,不能有大智慧的出生,幾乎所有的衆生都能這樣散亂思惟,不足爲奇。最可貴最難做到的是止時的觀,得止後的觀,這是相當不容易的。真正意義上的止觀修行,需要修行一段時間才能修出來。

可是有些人竟然說不用修定不用修止,就可以觀行,那這是什麽樣子的觀行,能觀出什麽現量境界,得出什麽現量結論呢?任何人都有這樣所謂的觀行,可是於証法,獲得智慧和解脫是沒有什麽益處的,這樣的觀不能生起觀行智和觀察智。如今的佛法泛濫得讓人摸不清頭腦了,用一大堆的巧言妙語包裝,說得天花亂墜,可是裡面卻沒有實質的修証内容,不能讓人依憑著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修証出來。衆生無智,往往被那些華麗的辭藻所迷惑,而不自醒。

四、定慧齊修的重要性

奢摩他,是止,也是定;毗鉢捨那,是觀,也是慧。定慧等持,止觀配合,修行才能有所成就,這是菩薩所依止的修行方法。有止無觀,有觀無止,偏於一方,都不能出生大智慧,無法實証佛法,獲得正慧,只可以解悟佛法,獲得知識。佛所說的戒定慧三無漏學,止觀就是其中之二,也是菩薩六度其中之二。

若有人長年累月的打坐修定,而不起心思惟參究佛法,永不得証悟,不得解脫。若有人偏於吸收知識,廣學多聞,而不修習禪定,心思散亂浮躁,不深入禪觀,也永不能實証佛法,最多解悟佛法,獲得知識,不能獲得智慧,心地不能解脫,不斷三縛結。知識永遠不能代替証量,但是外行人無法辨別,多是崇拜知識學問的不開眼者。

五、悟後如何發起初禪定

初禪定比較難修,必須要有特殊的因緣條件才能修成功。比如剛斷我見証聲聞初果,以及剛剛明心或者見性,内心喜悅,生起了覺明,煩惱輕微,睡眠少,容易修除五蓋。五蓋就是財色名食睡或是色聲香味觸,嚴格來說就是貪欲、嗔恚、掉悔、睡眠、疑蓋。内心對五蓋都不貪著,就容易降伏和修除五蓋,五蓋一降伏,初禪定即可現前。

如果在証果或者在明心時,禪定的功夫不是很好,内心喜悅不大,覺明時間很短,煩惱沒有得到有效的降伏,五蓋就不能降伏,初禪定就不能生起。那麽過了覺明這段時間,心懈怠了,再去修初禪定,就很困難了。很多人悟後一輩子,也不見有初禪定的影子,所以悟前修好禪定是非常重要的。

缺少定力和福德,即使明心了,以後的進步都會很慢,定不足而明心了,覺明時間非常短,後續的禪定就不容易生起,貪嗔癡煩惱不能減輕。因爲定力不足,觀行的智慧也不容易生起,很多法就觀行不到。証果和明心,一定要在極好的定力下去獲得,然後禪定就能迅速地生起來,借此機會,不久就能修到初禪,過了這個時候,初禪定就不容易生起,二果三果不容易獲得,禪宗二三關就不容易過去,那麽今世想成爲三果人進入初地,就沒有指望了。

六、三昧境界都有甚深禪定

我們應該學學善財童子,好好思惟一下善財童子爲什麽能成就的那麽快,聽聞一個法,深細思惟觀行,不久就能証得相應的三昧境界;其証得的標志,三昧現前,身心覺受非常,出現很多具有特殊意義和象征性的境界,表明善財童子的智慧層次很高。如果善財童子不修禪定,沒有四禪八定,不可能有深細的觀行和思惟,不可能出現各種甚深三昧,顯現出一個又一個的禪定和智慧境界,以及各種神異變化。我們如果修行有相應層次的成就,都應該有各種智慧境界的顯現,如七住位明心、十住位見性、十行位的陽炎觀、十回向位的如夢觀等等,都有各種境界顯現出來,身心都有各種覺受和變化,來証明自己的修証水平和層次,這是禪定和智慧的結合,缺一不可。否則對所學的法最多是個解,絕對不能証。

第四節  禪定是証果的先決條件

一、禪定具足才能很快証果

阿含經裡記載的事例,和大涅槃經裡記載的事例,都有真實性,確實是有些外道們在修出四禪八定以後,聞佛講法,只思考幾分鍾就斷我見、斷我執,成爲四果阿羅漢,然後就入無餘涅槃。這些外道非比尋常,四禪八定的功德非比尋常。我們很多人聞佛法一輩子,都不能斷我見,外道有四禪八定,只需要幾分鍾或者更短時間,不僅斷我見,還能斷我執,立即就能入無餘涅槃,不可思議。大家想想,他們爲什麽這麽利根?因爲在他們修行四禪八定當中,意根已經得到降伏,只是還有一個知見上的錯解沒有厘清,沒有斷除,一旦斷除這個邪見,所有的煩惱和執著,當時就脫落,這就是四禪八定的功德。由此可知,降伏意根的煩惱,與四禪八定的關係非常密切,禪定是非常重要的。

二、實証的條件之一就是禪定

有人說:禪定通於外道定,學佛人不應該修外道定,只要有正知見就可以入道了。這個觀點是否正確?當然不正確。既然大乘和小乘的修行,都必須要修習禪定,佛陀又反複強調戒定慧三無漏學的重要性,禪定就是必須修的重要内容。又既然佛教所修的禪定,與外道定有共同的部分,是否因爲與外道共同,學佛人就要避免共同,而捨棄禪定而不修?這個想法是愚癡的見解。

因爲佛法不離世俗法,外道也要吃飯穿衣、語默言笑,難道學佛人爲了避免與外道共就要捨棄穿衣吃飯、語默言笑,才是獨特,才是高於外道嗎?既然離開與外道共同的禪定,就沒有禪定;沒有禪定,就不能見道,不能解脫,那麽怕與外道共而不修禪定,又是爲了哪般?如果連外道都具有的功德受用,所謂的内道都沒有,那是不是意味著内道還不如外道強大,不如外道有修行?沒有必要的清高,内道人去追求,以至於不得禪定的真實受用,是不是代表著愚癡?愚癡人所具有的所謂的正知見,是否是正知見?請内道人三思!

也盼望内道人發明一個與外道不共的禪定,讓大衆共同修行,以獲得禪定的功德受用。如果這個與外道不共的禪定,也有禪定的特征,身心也出現舒適、高大、輕靈、輕安、紓緩、愉悅、喜悅、慈悲、祥和、慈柔、少於煩惱、思惟敏捷等等現象,那麽對不起,這些現象外道定也都具有,外道們也受用於這些功德,此禪定並沒有脫離外道定,還是與外道禪定共,内道人仍然清高得毫無道理。

正知見固然重要,要想正知見變成自己真正的見地,就需要實証正知見,而實証正知見的方法之一就是禪定。離開禪定的修行,知見永遠是知見,任你口若懸河、唾沫翻飛、侃侃而談、頭頭是道,這些只不過是知見罷了,最多定義爲解悟,僅此而已。望真正想如理實修者,不要僅僅掛其名,而無實質,只在言語口舌上著力,實証不是如此。

三、有禪定才能証得如來藏

如來藏體性有些内容很深,我們要反複薰修,才能理解一些,更多的法是在証得如來藏以後,才能慢慢懂得,慢慢觀行到。但是佛法的証得必須要在禪定中思惟觀行,才能真正証得,否則最多只能理解,理解的畢竟是不可靠的。禪定和觀行非常重要。如果沒有禪定,很多法就思惟觀行不出來,以後講的深法就不能理解,慢慢就要掉隊了。

大家有時間都應該修禪定,沒有禪定,就不能証得佛法,理解的東西畢竟還是屬於知識層面的,觝擋不了生死;而深一些的法,沒有禪定,根本也理解不了。學佛路上,沒有禪定,不能觀行佛法,就不能証得如來藏;即使勉強明心,後續的各種觀行也做不到,那就不能圓滿各個果位的修行内容,往後的修行路就走不通了,或者走得非常慢,所以大家一定要努力修定。

四、畢陵伽婆蹉尊者的証果經歷

楞嚴經中畢陵伽婆蹉尊者在身體中毒刺時,攝念不久身心忽空,証得無生忍。這時尊者意識的心念肯定是收攝了,不緣疑情以外的法,甚至也不緣身體,不知道有身體的存在了。意根的心念也收攝了,否則意識就收攝不了,必隨意根攀緣。因爲意根收攝不緣其他法,身體和識心都空了,這不僅僅是禪定中的無,也是思想觀念上的空,是証得身心不是我的証果境界。而收攝身心就是禪定,之後更深的禪定出現了,身心無我的智慧開發出來了。

如果沒有禪定,是否能有真正的智慧出生?不可能。即使有所謂的智慧,也是乾慧,屬於知解宗徒。現在到處如是知解宗徒,不知道能不能教也。六祖那時候罵神會和尚,就等於罵現在的人一樣,況且還不如神會和尚那般的知解,如今的人卻都不知道覺悟,學法都在意識的情思意解上,沒有辦法實証。

五、各種層次的果証,都是三昧,因此都必須有禪定境界和智慧境界,缺一不可。 我有一次一邊跟人談話,一邊縫紉僧服,結果就發現僧服縫反了。縫紉衣服這樣簡單的事,幾乎不用思惟,注意力不夠集中就縫錯了,那麽斷我見明心這樣天大的事,比天還要大的事,爲什麽不用禪定就能成就呢?這麽輕松容易呢? 事情多的時候,内心就會不太安定,這時候整理書稿,思惟就紊亂不夠清晰,我就不得不靜坐一會兒安下心來,才去校對書稿。那麽斷我見和明心這樣的生死大事,關乎生生世世無量劫的大事,不用禪定或者是少定,怎麽就能解決得了呢?

六、如果沒有禪定,各種觀行一個都不能過關,盡管自己認爲一切法都如夢如幻,即使意識知道了一切法如夢如幻,意根也絕對無法証得,那麽就會說是說做是做,況且意識也不是真正証得了這些理,証據都不足。

從禪宗第三關開始,往後的如夢觀、如境觀等等都必須具足初禪定,才能過關。之前的所有觀行包括斷我見,必須具足未到地定,否則哪關也過不去。如果有人認爲自己斷我見了,還沒有未到地定,那麽自己應該仔細考量這件事是否可靠,臨命終就是一大生死關,絲毫含糊不得。

七、如果缺少觀行的定力,參考解剖圖來觀行色身虛妄無我,不管觀到什麽時候,解剖圖還是解剖圖,你還是你,沒有什麽作用,只是多了人體解剖學的知識而已。對解剖學侃侃而談,也不代表自己有斷身見的智慧証量。說歸說,沒有定,就談不到觀行,只是學習而已。止觀雙運,定慧等持,才是真正的修行入手處。學習理論知識,與實際觀行,是兩個修行次第。千萬不可把學習理論當作觀行,然後把背誦的知識當作是自己的智慧。

未到地定不具足,甚至一點禪定也沒有的人,而說自己斷我見了,是初果二果之類的,那是不可能的。内心不會有那種確認的,即使意識也許能確認,但内心深處還是有疑,不敢真正確認。

八、實証佛法必須修定

如果每個人都能按照大念住經的方法修行,小乘很快就能成就,禪定肯定能成就。可是現在人心太散了,無法完成這些觀行。佛陀住世時,比丘們都是這樣修行的。現在來看,我們修行需要的大小乘理論部分已經差不多夠用了,差只差在實際操作,實際操作必須修習戒定慧,完成菩薩六度修行,尤其是福德和禪定兩方面修行。個人修行困難,就得要共修了。佛陀在世,從來沒有領著弟子共修過,都是各人磐腿打坐觀行思惟佛所講過的法,然後就証果。

現代人生活工作太忙,無時間打坐,可是禪定確實修不上去,思惟膚淺不細密,無法實証,這也是事實。靜坐以後的定,與只有行走坐臥的定,之間的差距之大,只有靜坐過的人才能體會得到。自己想辦法,自己要對自己要負責任。不是說懂得一大堆理論,就是有道了,能侃侃而談就是有道了。實証之後,即使不是能言善辯,那也有道;能言善辯而沒有實証,也不是道。

實証才能解決生死大問題,沒有任何一個法能比道業更重要了,寧死也要道業成就,否則活著時世俗法再成功,也沒有什麽用。

第五節  解脫離不開禪定

一、阿羅漢的解脫離不開禪定

有一部分阿羅漢是靠智慧解脫出離三界的,是慧解脫阿羅漢,他們只有初禪定,沒有更深的禪定,也沒有神通境界,命終依自己斷除三界貪愛的智慧而出離三界,不被三界之法所束縛。首先慧解脫阿羅漢都斷了我見,否定了五隂十八界是真實不滅的自我以後,再証得初禪定,斷除了煩惱,斷除了對三界世間的所有貪愛,三界世間裡沒有一法是他們所留戀的,對自我五隂世間的執著已經去除,命終他們就有能力滅掉自己的五隂,入無餘涅槃。

還有一部分阿羅漢是俱解脫阿羅漢,不僅有解脫的智慧,還有四禪八定,以及滅盡定,最後依靠智慧和禪定出離三界生死輪回,得到解脫。大多數阿羅漢是慧解脫的阿羅漢,不依賴禪定而得解脫;但是慧解脫的阿羅漢有初禪定,也非不依賴禪定而解脫。所以要想解脫,只靠打坐修禪定是不能得解脫的,只靠智慧沒有禪定也不能得解脫。

二、禪定和智慧對於解脫的重要性

四禪八定就是色界四禪天的定再加上四空定,四禪八定通於佛教和外道。外道不懂佛教修証之理,卻想解脫生死,出離生死輪回苦,由於他們有出離心,已修除五蓋,禪定就能夠達到三界世俗的最高定非想非非想定。世尊的外道老師及世尊臨涅槃時最後度的外道弟子都修到這種無色界的最高定,命終都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享受天福。但是他們仍然在三界當中輪回,仍然不免下三惡道,所以只有禪定的人,是不能解脫生死的。

解脫要靠智慧,有智慧才能出離三界生死輪回。這個智慧的獲得,必須依循世尊所教導的解脫之理,首先要斷我見,認可五隂十八界非我、不異我、不相在。並且也了知認可各種識心的禪定境界也非我、非真實法。斷我見以後,禪定只要達到初禪就可以斷貪愛,斷嗔恚,煩惱斷盡,就知道如何出離三界,命終怎樣滅掉自己的五隂十八界。這是慧解脫的阿羅漢所修証得的。

解脫之理是,聽聞世尊教法,先斷了我見,再依賴自己的禪定斷除煩惱,命終就能滅掉自己五隂,入無餘涅槃。俱解脫的阿羅漢兼具慧解脫和定解脫,有定有慧,能入滅盡定,可以隨時滅掉自己,提前捨壽,也可以延後捨壽,壽命由自己掌握,他們都是三明六通的大阿羅漢。

由此可見,智慧對於修証小乘解脫之道來說非常重要,對於修學大乘成就佛道來說就倍加的重要。佛法修行,主要是修智慧,靠智慧來解脫,靠智慧來成佛。但是智慧的增長,需要定力作爲輔助手段,沒有定不行,定淺了也不行。如果不具備初禪定,就不能成爲三四果人,不能得解脫。沒有初禪定,不斷煩惱,就不是三果人,那麽修學大乘開悟以後也不能入初地,不能成爲初地菩薩,不能入如來家,成真佛子。而三地菩薩的四禪八定五神通不修出來,就不能入四地,成不了四地以上的菩薩。

由此看來定力和智慧同等重要,那就要知道何時修定,修什麽定才能有助於修道。定淺了,不能觀行出生智慧,定深了心就沉沒不能觀行,障礙智慧的生起。証三四果以後,如果菩薩心性較弱,成佛之心不強,就容易走小乘的無餘涅槃之路,定深了一不小心就會入無餘涅槃,那就沒辦法成就佛道。所以在証果開悟之前,修到初禪定或者初禪之前的未到地定就可以了,這樣也能夠作小乘和大乘法的觀行,比較容易生起智慧。修到三地菩薩的果位時,則必須要加修四禪八定五神通和四無量心,才能三地滿心而進入四地。

要想觀行和思惟法理,一定要有未到地定的功夫,定力不足,心容易散亂,無法觀行,或者有觀行也很粗淺不深細,所得的智慧就不深細。如果修無心定,總是處於無心狀態,那也不能觀行,雖然身心感受是舒適的,煩惱能得到降伏,卻不能獲得智慧,那個禪定就與佛法修行無關。古代的禪師們都很反對修無心定,說那是坐在黑山鬼窟中,百無所思,什麽也不能成就,無心於事,無事於心,什麽也不能成就,即使是修得神通,說走就走了,說投生哪裡就投生到哪裡,也不能成就什麽。我們明白此理以後就應該好好揀擇一下,如何修定成就最快最大。

三、爲什麽有甚深禪定,心就能得大自在呢?

禪定也叫作制心一處,而制心一處,無事不辦。外道能制心一處,阿羅漢辟支佛也能制心一處,諸大菩薩能制心一處,諸佛更能制心一處,都能使心得自在,都能相應的隨心所欲,都能成就相應的事業。但是由於禪定深淺程度不同,智慧不同,心量不同,心的自在程度就不同,成就的事業就有所不同。

一般人對禪定的理解是,定是一種束縛,是一種約束,束縛身體頭腳四肢,約束心靈自在遐想。可是如果身體不受束縛,四處遊蕩,力量四處分散,就不會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去變化和改變一切法;如果心靈不受約束,任意遐想八方分散,就沒有一種強大的力量去指揮和創造一切法。這樣身心就會永遠受環境的約束,反而不自在了,更何況大自在。

在修定的最初階段,身體是受到了束縛,心靈也受到了約束,可是隨著禪定的逐漸深入,身體上的四大發生變化,氣血通暢,就會感覺很舒服,不再受地水火風四大的約束,而越來越輕安和自在;同時心靈也不再受色身和境界的束縛,而越來越恬淡和快樂,也越來越自在,越來越有力量。

得自在和解脫的心是哪個呢?最開始是六識心,五識不受身體内外五塵境的束縛而感覺苦痛,意識不受法塵的約束而感覺煩惱。逐漸意根不受色身内外境的束縛,也不隨意攀緣塵境,漸漸集中於一處,力量集中,心力增強。那麽這時候意根想要什麽境界,什麽境界就會現前,如來藏隨祂護持祂,意根就會利用六識和如來藏改變一切法,變化一切世間。但是禪定越深,六識的功能作用越小,最後可以不用六識,意根帶著如來藏隨意天上地下,十世古今任意遨遊,不受任何約束,得到了大自在,這就是解脫。

所以解脫一絲一毫都離不開禪定,也離不開大智慧。最初也離不開戒律。雖然說戒律一開始能約束身心,讓身心不像從前一樣的自在隨心所欲,但那樣的自在隨心所欲就是不自在,能造作惡業,感召苦報。一旦身心習慣於戒律,不再造作惡業,身心就不會感到戒律的約束,而隨時隨地感到自在,不會感覺到戒律的存在和約束。

就像最初制定的交通槼則是左側通行,衆生任性慣了,左右中間隨意走,不願意靠左側通行,這時候是感覺交通槼則的約束不自在的。等到習慣於交通槼則以後,自然而然的就左側通行,絲毫感覺不到約束,這時候才是真正的自在,並且能保障通行安全。從前不守交通槼則的所謂自在其實是不自在的,不能保障人身安全。

對於一切法則,不習慣的時候就覺得是一種約束,習慣了就會感到自在了,沒有約束感。修行是讓衆生具有好的習慣善的習慣,以改變過去壞習慣和惡習慣。好習慣善習慣是一種解脫,壞習慣惡習慣是束縛和不解脫,能遭受苦果。

有些人不願意受五戒,更不願意受菩薩戒,害怕戒律的束縛。可是佛陀說戒律能帶給衆生解脫,叫作別解脫戒,守一條戒,於此戒就自在,少造一種惡業,身心就得到一種解脫。習慣於守戒,就不會感覺到有戒律的存在和制約,也沒有守戒的思想觀念,這就於戒自在了,能隨心所欲而不逾矩。

諸佛菩薩久遠長劫的守戒,早已經不受戒律的約束了,所以諸佛菩薩們都不守戒,也不犯戒。佛是無戒者,所以是最大的自在解脫者。凡夫必須經過受戒和守戒的修行階段,一旦習慣於戒律,也就不再受戒律的束縛而如諸佛菩薩一樣自在解脫了。

四、初禪定不是心解脫的唯一條件

僅僅獲得初禪,不是心解脫,也不能得心解脫。有初禪定只能降伏煩惱,並不能斷除煩惱,所以不能得到心解脫。單純的初禪定和解脫沒有必然聯繫,心解脫的條件和標準是有斷我見的功德受用,再加初禪定,二者缺一不可。

斷我見之後,在初禪定中,就能依次斷除貪欲和嗔恚兩種煩惱,心就解脫於欲界的貪欲和嗔恚,不被這兩種煩惱係縛,叫作心解脫的三果聖人阿那含。但還有色界和無色界的愚癡沒有斷除,如果三界的愚癡無明煩惱斷盡以後,就是智慧解脫的四果聖人阿羅漢。三四果人的大乘菩薩,將來才有資格成爲初地以上的聖人。

所以不修禪定,沒有任何一種三昧境界,不能得解脫,更不能成佛,不斷除我見同樣不能解脫,更不能成佛。這兩個關卡,在初地和三果人之前,必須通過去,無論如何也繞不過去,躲不過去,無論修出什麽花樣來。即使把三藏十二部經講得天花亂墜,不過這兩個關口,與解脫和成佛都無關,與真實証量也無關。無論口頭智慧有多高,高到佛地,兩個關口一個都不能跨越過去,都必須經過。否則就叫作高談闊論,與解脫涅槃成佛都無關。

心解脫的條件是具備較好的禪定功夫作爲基礎,意根在較好的禪定中,通過意識的輔助作覌行,証得五蘊虛妄,然後斷了我見,不再死死執著色身,意根就獲得最初步的解脫,有初果的解脫功德受用。

解脫實際是解脫意根,是意根被無明係縛,是意根輪回生死。如果不破除意根的無明,只破除六識的無明,到死亡時,意根被無明牽引,就要繼續沉淪生死苦海,那時六識都消失得無影無蹤了,根本不能到後世去。那時意識有無明和無無明都無所謂了,只是在五隂身在世時,無無明的意識能有效的熏染意根,讓意根也破除無明,無無明。如果意識在五隂活著時有無明,就不能熏染意根讓意根破除無明,意根仍然要作主造作身口意惡行,就會留下未來世的惡業種子,免不了繼續受生死輪回苦。

五、單純的四禪八定不能脫離生死輪回

從古至今修出過四禪八定的人可能不少,但是單純的四禪八定,並不能使衆生脫離生死輪回得到解脫,因爲還把五隂當中的某一法當作自己而執著著,因此就被所執著的法而束縛住,不得解脫;當定力消失的時候,又要下墮,回到人間或者是三惡道。那麽怎麽樣才能脫離生死得解脫呢?只有在相當好的定力的支持下斷除我見和我執,証解脫果,才能出離生死輪回,得到解脫,別無他路。

爲什麽衆生要那麽努力的修禪定呢?就是因爲衆生都以爲禪定能夠讓自己得到解脫,不知道斷我見,斷除五隂中的各種我的知見,是得解脫的因;不知道滅掉各種覺知心的我,才能得涅槃,得解脫,出輪回。所以修學佛法,獲得正知見,最爲重要;以佛法的正理來指導修行,如法修行,才能修行成就。

 第六節  歷劫以來的成就者都具足禪定

一、坐禪三昧經裡教的思惟方式,就是教導觀行,思路清晰,只是比較粗燥一些。禪定加觀行,足以証果和証得各種三昧,定慧齊修。佛陀在世時比丘們修行也是禪定中觀行,比丘們聞法之後,一邊修禪定,一邊思惟觀行,然後就証果,那時就是這個修行路線,效率很高。唐朝宋朝時也是這樣,大衆們都有很深的禪定,都會參禪,禪師上堂開示時,時節因緣具足就有人明心見性。

而外道們個個都有禪定功夫,遇見世尊時,世尊一講法,他們就能馬上思惟觀行,當時就証果了。所以不要看人家最後一個証果的程序是聞法當下獲得智慧,在這之前,禪定已經成就了,心已經清淨了,三十七道品也修出來了,就差正知見,世尊講法就補足了他們的正知見,於是聞法當下証果。我們不要看人家最後的成果,要觀察他們所修行的過程,過程很重要,沒有如理的過程,也就不可能有正確的果証。

過去禪宗祖師都是修定高手,個個都有禪定,菩薩六度都已經修好了,修行的過程都已經完成了,禪師上堂開示,座下弟子就悟,果是這樣出現的。我們不能只看成就的人的結果,最主要的是要看人家的修行過程,包括前世都修到什麽程度了,如何修行的,有什麽樣的根基。根基已經打好的人,聞法當下就能頓悟,不用漸修,因爲從前或者是前世已經漸修過了,那段路程已經走完了。對修行人的修行過程只截取最後一段,那是嚴重的斷章取義,害人不淺。

初學佛的人,應該多讀一些佛陀的本生事跡,參考一下佛陀從初發心開始修行的路程,對我們應該有很大的啓發。學佛學佛,就是應該學佛陀所修和教導的一切法,走佛陀所走過的足跡。

    二、阿含經裡記載的事例,和大涅槃經裡記載的事例,都有真實性,確實是有些外道們在修出四禪八定以後,聞佛講法,只思考幾分鍾就斷我見、斷我執,成爲四果俱解脫的大阿羅漢,然後就入無餘涅槃。這些外道非比尋常,四禪八定的功德非比尋常。我們很多人聞佛法一輩子,都不能斷我見,外道有四禪八定,只需要幾分鍾或者更短時間,不僅斷我見,還能斷我執,立即就能入無餘涅槃,確實不可思議。

大家想想,他們爲什麽這麽利根?因爲在他們修行四禪八定過程當中,因爲有這樣深的禪定,意識心非常細密非常靈敏,意根已經得到了降伏,只是還有一個知見上的錯解沒有厘清沒有斷除,一旦斷除這個邪見,所有的煩惱和執著當時就脫落,這就是四禪八定的功德。由此可知,降伏意根的煩惱,與四禪八定的關係非常密切,禪定是非常重要的。

雖然能讀萬卷書,而不知其意,也不是真正的精進。學法的根本目的,是獲取智慧,不是爲了收藏無數的知識和學問,不是爲學而學,更不是學給他人看的。所以爲了獲得智慧,我們要做什麽,如何做,是應該要用心思考的。學佛人,是學佛的心和行,不是要收集所有佛的語言,而是通過佛的語言,了解佛的心,然後學習佛的心,效倣佛的行,最終才能與佛平等無二,慈悲於人。

三、從楞嚴經二十五聖的修行來看,過去的修道人修行都很務實,學習的理論並不是很多,他們稍微熏習了一些理論,馬上就去禪定中實際觀修,修行都是以禪定和觀行爲主,修定和參究佔據了修行的百分之八十還多,修行非常踏實,所以他們很快就能証理,獲得三昧,成就的很快,証理的多,說理的很少。

如今的人卻相反,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精力都用來學理論知識,複述背誦能力強,卻沒有獨自修行的能力,不喜歡修定,心思繁亂得也修不出禪定,觀行只靠意識的情思意解,認爲自己懂得多就有道了,知道一個相似的答案就是証得了,全然不知知解宗徒和說食不飽的後果是什麽。然後著書立說,廣收徒衆,絲毫不考慮會不會誤人子弟,把衆生引向歧途。這是末世衆生思想浮躁,思惟淺薄的結果,放眼望去,都是說理的說客,幾乎見不到証理的道者。衆生越不具福德,這些現象越嚴重。這些事說多了惹人恨遭人罵,想要複古遵從古仙人修行足跡太難太難,沒有幾個人能意識到佛教存在著很大的危機,不良現象有多嚴重。

在世俗界各行各業裡,凡是有所成就的人,都是具有相當禪定的人,他們在定中專心一意,別無他顧,很容易出現靈感和創意,就會成爲別人眼中的天才和成就者。這裡所說的靈感和創意,一般都來自於意根,只是最初由意識的構思和情思意解,但是到最後意識就使不上力了,卻激發出了意根的智慧和潛能,一個優秀的作品就出來了。在甚深禪定中的思惟創作,遠遠超異於沒有禪定的普通人意識的情思意解,這就是天才區別於常人的特異之處。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