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观行五蕴断我见(第一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4-10-02 00:02:43 阅读: 5054

第三章 五蕴观行的第一部分(2)

第二节  观行识心断除识心我见

五阴就是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色阴就是色身的功能作用,受想行识四阴就是六识的功能作用,合起来就是五阴,而色阴也离不开六识的作用。

一、受阴就是六识的感受,包括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三种感受

眼识有受,耳识有受,鼻识有受,舌识有受,身识有受,意识有受,六识都有受。比如说眼睛看一个色相,看佛像也好,看鲜花也好,不管看什么色相,眼识都有受,光线是否暗淡和刺眼,色尘看着舒服舒服等等,意识心也有受,喜欢和不喜欢,或者是舍受。眼睛看见太阳光时,眼识就有感受,感受到太刺眼了,就要躲避,或者感受到比较温和舒适,就喜欢和贪爱,这就是眼识的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舍受。看佛像时,眼识喜欢看佛像的色彩光泽,欢喜看,意识心就生起崇敬喜悦的感受。

苦受就是不喜欢的受,内心感到苦恼的受;乐受就是喜欢的感受;不苦不乐受就是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的受,是无所谓的一种心境,一种状态,是一种舍受,这就是眼看色时的受。受阴以意识心的感受为主,因为意识心了别的内容比较宽广、细腻、深邃,内涵比较丰富,所以意识心的受容易观察出来。眼见色时的感受是因缘所生法,是生灭变异无常的,因此就是虚妄的、不真实的、幻化的,而生灭变异无常的就是苦的,苦的就不是我,因此这个受阴不是我。

耳听声音的时候有受,耳识心或者觉得特别刺耳,感到苦受,之后就想躲避;或者觉得特别柔和,就生起喜乐贪爱,这是乐受。在听声音的时候意识心也有受,觉得声音吵闹时就生起苦受,或者觉得柔和就生起乐受,或者觉得声音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就生起不苦不乐受。意识心如果觉得声音内涵不雅或者带有攻击性,就生起苦受,不喜欢听;如果是赞美的语言,感兴趣的内容,柔和的音乐,就生起乐受,喜欢聆听。意识心也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耳识心也分为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对于喜欢的就生起乐受,对于不喜欢的就生起苦受,或者是离于苦乐两边的舍受。有些时候听声音觉得无所谓,不觉得喜欢或不喜欢,听也行不听也行,怎么都可以,听和不听一样,这就是不苦不乐的舍受,这是耳听声音时的感受。

观行受阴虚妄时,就要分析这个感受是什么因缘聚合而来的,因缘聚合而出现的就是虚幻的。有了声音,有了耳根,有了耳识,有第八识,有意根,有种子,这些因缘聚合时才能听到声音,才能生起感受。因此识心对于声音的任何感受都是虚幻的,所有的感受都是生灭变异无常的,因缘所生的法就是空的,所以受阴不是我。这些感受,观到最后都是苦受,苦的就不是我,因此受阴非我。

鼻嗅香的时候鼻识心和意识心都有感受,感受苦,感受乐,感受不苦不乐。比如闻到香气的时候,觉得比较好闻,心里就生起喜心,这里有意识心的乐受,也有鼻识心的乐受。如果觉得气味难闻,就生出厌恶的苦受,这里有意识心的苦受也有鼻识心的苦受。如果气味是中性的,既不香也不臭,心里谈不上喜欢,也谈不上不喜欢,感觉无所谓,这就是不苦不乐的舍受。

这是鼻嗅香时的感受,有苦乐忧喜舍五种受,或者说是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观察鼻嗅香时受阴的虚妄,就要观察这个受阴是如何产生的,产生的前提条件和因缘都是什么。既然鼻嗅香时的感受是在各种因缘条件下产生出来的,受阴就不是本来而有的,是生灭变异无常的,是虚妄的也就是苦的,因此受阴不是我。

舌尝味时有受,能产生苦、乐、不苦不乐三种感受。口腔里有食物和没有食物时都有受,没有食物时口腔里的味道通常是淡的,我们已经比较习惯了,不觉得怎样,谈不到喜欢和不喜欢,这是不苦不乐的舍受。当我们上火时,感觉口腔里有种苦味,这个苦味舌识心不喜欢,意识心也不喜欢,这就是苦受;打坐时舌识喜欢口中的甜味,这是乐受。

在品尝某种饮食的时候,舌识与意识对于喜欢的饮食就生起乐受,对不喜欢的饮食就生起苦受,对于饮食谈不上喜欢与不喜欢,这是舍受。修行人不贪味尘,对于饮食常常生起的是一种舍受,不在意味尘的好坏,能吃饱就行,这是修行人的一种心态。不管味道如何,什么都无所谓,不挑剔,不挑拣,既不喜欢也不厌恶,这是修行人的舍受。这些感受是因缘所生法,都是生灭变异无常虚幻的,都是苦的,苦的非我,因此受阴非我。

身觉触时有三种受,身识与意识都有感受。比如走路,感觉累和疲乏,身体中的各种感受是舒适还是不舒适,是温暖还是不温暖,是热还是冷,是渴还是饿,身识和意识都能了知,因此就生起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舍受。修行人对一切感受都不太在意,这个身体怎么样都可以,累了也可以,冷了也可以,热了也可以,饿了也可以,渴了也可以,各种状况都可以忍受,觉得无所谓,这就是修行人的舍受心境。这些感受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生灭变异无常的,都是虚幻的,都是苦的,苦的就不是我,因此受阴非我。

再有就是独头意识的受,在散位独头意识里,意识在思虑回忆时,就能生起苦受、乐受和舍受。在梦中作各种梦,也能生起各种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觉受。在定中,有些定境现前时意识心觉察到了,就生起觉受,但这个觉受多数是愉悦的舒适的轻安的乐受;四禅以上是舍受,欲界定当中也有一些苦受。这些感受都是因缘所生法,都是生灭幻化不实的,是无常的、空的。虽然有乐受,但乐受过去就觉得苦,所以一切受都是苦受,因此受蕴非我。

二、受阴,当你触六尘境界,对境界有了了知性,知道是甜的,知道是痛的,知道是景色,知道是气味,知道是声音,之后就会有苦受、乐受和不苦不乐的感受,这时受阴才出现。六识对六尘作意,之后触,之后领受领纳,之后想、了别、知,之后感受受阴,之后思,抉择决定,行阴造作。

在日常生活中,仔细检查自己的各种觉受,检查自己在贪爱着什么,对什么事情在意,对什么事情花费心思和精力。检查出来以后,就要分析这是什么心理,有什么意义,结果是什么。然后想办法对治自己的贪爱和觉受,修行就会扫除遮障,道业进步就快了。

三、想阴,想是心上取相,心上生起相,执取这个相,了知这个相,进而生起名言觉观。比如看着眼前的墙壁,就知道这是墙壁,眼识和意识执取了墙壁这个相,生起了有关墙壁的语言文字和想法看法,这个就叫作想;了知、觉观等等的心理活动和功能作用,就叫作想阴。

想在什么时候出现呢?想阴是六想身,在六根触六尘的时候都有想阴的现起。眼看色的时候有想,比如眼睛看到佛像就了知是佛像,取着为佛像,又生起有关佛像的语言文字。这种了知,有眼识的了知,有意识心的了知。眼见色时的想阴和了知性,是依赖各种因缘所出生的,缺少一个缘就不能出生,灭了一个缘,了知性也就灭去。因此,想阴是生灭变异无常的,是虚幻的,是苦的,因此想阴非我。

听声音的时候有想,心里了知声音,执取声音的相,生起有关声音的名言,想阴就出现了。这是什么声音,这个声音是什么意思,什么内涵,是好是坏,知道声音对自己对周围有什么利害关联,这些都是想,都属于想阴的范畴。观察想阴的出生过程,就知道听声音时的想阴也是因缘所生法,是依靠某些因缘才能生起的,因缘不具足,想阴不会出现,因缘灭去,想阴也随之而灭。因此想阴是生灭变异无常的,也是虚妄的、苦的,想阴就是非我的。

鼻嗅香时有想,鼻识和意识同时了知香尘,又取了香尘的名言概念,对香尘有了觉观思惟。鼻识直接感知香臭味是否刺鼻,意识了别了香尘的内涵,知道是哪种物体散发出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这个知就是执取,执取了香尘的相,执取了香味的名相。继而又有后续的觉观和思惟,生出各种想法看法和知见,这就是鼻嗅香时的想阴。这个想阴要依赖各种缘,由如来藏所出生,是因缘所生法,是不实在法,生灭变异的无常法就是空,就是苦,因此想阴非我。

再有就是舌尝味时的想阴,舌尝味时舌识意识知道是酸味还是甜味,是苦味还是辣味。知道以后,执取这种味尘的名相,继而有名言分别,觉观思惟,各种心行就出现了,这些都属于想。此即因缘所生法,因缘所生法即是空,因而想阴非我。再一个身觉触的时候有想,对身体的各种觉受的了知,就是想。比如知道现在是饿的状态还是饱的状态,知道现在是疲乏的状态还是舒服的状态,知道了脚底走路与地接触时脚的感觉等等的想,继而名言觉观思惟,一连串的思想活动都现起。这些思想活动都是因缘所生,因而是生灭变异无常的,是虚幻的,是空的,也是苦的,因此想阴不是我。

还有就是意识心自己单独的想,比如回忆、计划、打算、妄想、思考问题、观察事理等等,这都属于意识心的想,进而生起名言觉观,安立名相。这个独头意识的想是依第八识、意根、法尘等各种因缘而生起,因此是虚妄无常变异法,是苦的、空的、无我的。

四、如何观行想蕴不真实

想本身是生灭无常的,让你一直想下去,根本做不到,让想的内容不转换,一直想一件事,也做不到。意识无论怎样想,这件事意根一旦觉得不重要,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意识就要做别的事情,就没有心思再想了。晚上想得睡不着觉,那都是意根放不下事情,促使意识思来想去,意根一旦心空放开事情,意识马上灭去,睡着了。

生灭变异的想,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来时无踪,去时无影。哪里见想是我?当思绪万千的时候,追踪思想念头,始终找不到踪迹,正当思想时,念头也空。何为念头?何为思想?念的人事在哪里?想的事理在何方?思的识心是什么?抓不住,了无所得,空空如也。生灭无常法,没办法说得清,执着又执着不了,回头再找,毫无踪迹。

昨夜枯枝风雨袭,今朝雾露斜阳照;前世念念故人情,今生相忘成陌路。有何可想?

五、行阴,行是指六识身口意的种种运转施为活动,六识造作的各种功能作用。其实也包括第七识的运行活动,因为第七识本身的运行活动也能遮蔽自心,阴盖第八识的功能作用。行就是在运行、运转、运动,凡是动的,在造作中的,在起各种作用的,在变化的,都属于行阴所摄。

身行指身体内外的一系列活动,身体外表的活动他人能发现,内在的活动他人不容易发现。外表的活动包括行住坐卧、迎来送往、屈伸俯仰等等肢体的运转施为活动;内在的活动包括呼吸,血液循环,心脏脉搏的跳动,细胞的新陈代谢等等。口行包括语言、声音、文字的表达,内心的各种觉观等等,包括有意义的和无意义的语言音声,有贪嗔痴性和无贪嗔痴性的语言音声。意行就是意识内心的各种思想活动,包括有意义的思考活动和无意义的杂思乱想等,包括有贪嗔痴性和无贪嗔痴性的心理活动和心所法。

行阴具体表现为六识的思心所的运行,生起的思量和抉择活动。六识所有心所法的运行都属于行阴,眼见色的时候,眼识种子一个一个输送出来以后,眼识的心所法就开始运行。一个心所法一个心所法轮流运行,眼识就有了别分别活动,这属于眼识的行。

耳识的行,听声音时,耳识种子一个一个的生出来,心所法不断地运行,作意以后,又触,又受,又想,又思,生起各种思量和抉择,耳识就能不断地进行了别分别的活动。鼻嗅香时,鼻识也有行阴,鼻识一个识种一个识种输送出来,鼻识一直在进行了别活动,心所法不断的运行。舌识的行阴,品尝味道的时候,舌识一个识种子一个识种子的生出来,舌识的心所法一直在不断运行,生起思量和抉择,不断进行了别味尘的活动。身识的行阴包括识种子的输出,心所法的运行,身识一直在了别各种触尘,生起思量和抉择。意识心的行阴,包括识种子的输出,心所法的运行,意识本身不断进行的了别识别活动。构成这些活动的是识种子的运行,因此不管是什么样的活动,都是生灭虚妄的,都非我。

六、识阴就是六个识的识别性、了别性,比如眼识见色的功能,就是眼识对色尘的分别了别作用,就是眼识的识阴。六识对六尘万法的分别功能作用,了知六尘的功能作用,叫作识阴,分别六尘的整个过程就是识阴的运行过程。

产生六识分别的前提条件是:第一,必须有六根的存在,而且六根要正常,没有损伤和异常;第二,必须有内六尘的存在;第三,意根必须作意于六尘,想了知六尘。这时六根与六尘相触,第八识就出生六识,六识出生的同时,五遍行心所法就在这六尘上开始运行。

实际上,六识在刚要出生之时的种子位,就已经作意于六尘境界了,然后六识才生出来触六尘,最后思心所就能确定六尘境界,生起决定心。当生起最后的决定之后,六识对这个六尘境界的了别就结束,注意力就转移到其它六尘境界上,继续进行分别了别活动。如果六识同时了别多个目标,注意力分散,六识不能专注,定力就不会出现。这样六识的了别慧不足,了别性弱,了知的不清楚,容易出错;除非是定力强,训练有素的人可以一心多用,一心多能,因此训练六识的专注就能产生智慧。明心见性的前提就是要有六识的定,六识的专注力要强,才有意识心般若智慧的出现,从而明心见性。

六识及第七识,都是第八识输送的识种子所生出来的。这些识种子一个一个输送出来,就形成六七识心,六七识心形成的同时就开始运作。运作就起了别分别的作用,能了知一切境界。这个识心,也是识种子刹那刹那生灭所生出的识,就像水流,一滴水一滴水形成了水流。水流比如是识流六七识,一滴水一滴水比如是识种子,也可以把识种子比喻成电子,电子无形无相,我们看不见,但电闸一打开,电子就一个一个输送出来,前后排序出来,就形成了电流。电流一通过灯泡,灯就发亮,电子的功能作用就显现出来。

这些识种子由第八识一个一个输送出来,输送出来以后就形成了识流,六识出现,分别六尘的功能作用就出现了。识种子一个生了灭去,回到第八识中,下一个又生了灭去又回到第八识中,连续不断的生灭形成了六识,心所法配合就有了了别性。六识的了别实质是断续的了别,只因流转的太快,我们发现不了其中的断灭现象。就像电子,一个电子生了灭去,又一个电子生了灭去,这样连续不断就形成了电流。电流表面看起来好像是连续的,实际上是断续的,只是生灭的太快,我们发现不了其中的断灭现象。但是电流变弱的现象还是能发现的,当电子的输出有点缓慢时,电子的数量就减少了一些,电流就发生了变化。

水流也如是,水滴输出来的数量少了或是水流分流,或输送的速度变慢,水流就减弱,流速就减慢。同理,如果六识对不同的六尘境界都要作意都要触,识的分别性就减弱,就像水被分流,水流的势力就减弱一样。识种子分流以后,识别的势力就减弱,了别性就弱,智慧就劣。我们修行禅定,就是要让六识专注于一个境界,作意于一处,只触一处,这样识不分流,势力就强大,分别性就强,智慧就高。

我们要观行六识的虚妄,继而断除识心的我见,就要思惟识心的虚妄性、无常性和识种的刹那生灭性。要观行识心的虚妄无常,就要观眼识心的无常,耳识心的无常,鼻识心的无常,舌识心的无常,身识心的无常,意识心的无常。识种子形成的识,就像是水滴形成的水流。水滴快速地不断流出,循环流注,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水流,如果认为有真实的水流存在,就是一种错觉,我们就被水流的假相给蒙骗了。识种子一个一个快速地流注出来形成了识,认为有连续不断的识心分别,实际上也是一种错觉,深思此理,就能断除识心为我的邪见。

观行识心的刹那刹那生灭性,形成了我们好像连续不断的分别了别的作用。我们现在的这个识心,其分别了别的作用是不是虚妄的,是不是假的呢?当然都是幻化不实的,没有真实的分别性。识心以及识心的分别功能作用,说断灭就断灭,是生灭变异无常的,是虚妄的,是有因缘的。有因有缘,识就出生;因缘灭去,识种就不再出生,识就消失,因此六识不是真实的我。

第八识如果不流注识种子,六识就没有了别作用,就会出现有眼不见色,有耳不听声的现象,一切法都不能了别了。我们平时可以在六根触六尘处,在六识了别六尘处作观行,观行这个能了知一切法的识心的虚妄性、生灭性、无常性、无我性。这样就把识心是我、是真实、是永恒存在的邪知见断除了,这样就断了识心的我见。从而就知道识心非我,识心的功能作用也非我,都不是真实的,都是虚妄的。我们能感受一切事物的心,了别一切事物的识心,包括这个识心所造的身口意行都是虚妄的,无常的,空的,都是无我的。

七、识心为什么无常

第一,识心是念念迁流不住,刹那刹那生灭的,由识的种子形成。比如电流是由一个电子一个电子相续不断的生灭流转,形成了一种流动性,这种流动性就是电流,有产生光和发光的功能作用。识心也是如此,一个种子一个种子流出来,就形成了识心流,第一个种子流出来灭掉,第二个种子在同一个位置流出来又灭掉,第三个种子流出来再灭掉,这样形成了识流,就有识的分别性。第一个识种子出来,触六尘,不能分别清楚;第二个识种子出来接着分别,还不能分别清楚,第三个种子出来,稍微能分别清楚,种子流出来越多,就分别的越清楚。

这些种子存在第八识中,由第八识输送出来。我们眼看色时,刚开始看不太清楚,看一会才能看明白,六识的分别都是如此。佛说一弹指顷有八万一千个生灭种子流注出来,一个生了灭去,又一个接着生了灭去,这样连续不断就形成一种种子流,识心才能分别一切法。所以说识心是刹那生灭的,是无常的,无常的就不是我。

第二,识心在五种情况下能够灭掉:睡着无梦时,昏迷时,死亡时,入无想定时,入灭尽定时,在这五种情况下没有见闻觉知性,没有识心的分别。既然识心是能灭的,就是无常的、变异的,是苦的,因此不是我。

第三,识心是从无到有,不是本来就存在的。当六根触六尘时,是第八识产生了六识然后分别六尘。既然识心是被出生的,不是本来而有的,那就是虚妄的、无常的、苦的、变易的、不是我,没有我性。

第四,众生的识心总是变化不定,刚才还是很喜欢的东西,一会就厌恶了;刚才还认为很得意的想法,一会就改变了;刚才订好的计划,一会就取消了。心念总是变化不停,思想总是变来变去。一个妄想生了又灭,后念否定前念,说出去的诺言很难实现,喜怒哀乐无常,计划打算常变。自己都抓不住自己的心,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究竟要怎样,何况是他人,那就更摸不清他的心思了。这个心越观察越觉得无常不可靠,因此识心不真实,不是真实可靠、可依赖的我。这样识心虚妄的观行就完成了,意根认可这个理,就算断了识心为我的邪见。

八、识阴的观行

观行五阴受想识中的识阴,要观行识种子生成七个识的功能作用,以六个识的功能作用为主。受想行识的识种子输出来以后形成了六识,然后才有六个识的种种功能作用。六识生出来以后,就有了受觉,然后有识觉的分别作用,又有行觉,有受阴、想阴、行阴、识阴的所有功能作用,具体都有哪些功能作用自己要一一仔细的观察清楚,不要错过一个。要知道识种子生出来以后,识心就有这些作用,这个很重要,观察清楚,大小乘都能证悟。

识阴当中主要观察受的虚妄性,我们的五阴还是以受阴为主,众生都把自己的觉受当成真实,以觉受为中心而展开五阴身口意活动。观察这个受觉如何是不真实的、生灭的、空的、苦的、不是我的;然后再往下观察想阴、行阴,想阴就是执取、取相,心上取相,了别分别,或者是种种的思想思惟。

行阴,有识就有行,因为识必然要运行,识运行了以后才有受、想,才有分别的功能作用,把识种子形成识这个内容观察清楚了,大小乘法都在这上证,将来证悟的智慧会非常深,开悟一下子就悟到唯识上了,这个悟就比禅宗的悟要深透得多,悟到识上了,智慧就非常深,将来就能很快具备唯识种智。

九、识种子生出来,才有五阴的功能作用,没有生出来就没有五阴的功能作用,那么这个五阴的一切功能作用,是真实的吗?是我吗?我是这样被限定死了,被主宰的吗?我是生生灭灭不定的吗?这样不可把捉的五阴功能作用,能是真实的我吗?

吃饭才能活着,不吃饭就会饿死的五阴,能是我吗?有空气才能维持生命活动,没有空气,生命就会停止活动的五阴,是我吗?补充气血就能行走坐卧,没有气血就不能僵硬如柴的五阴,被各种因缘条件限定得死死的五阴,能是我吗?这样不自在不自主的五阴身,有何可贪爱宝爱的呢?

色身里四大种子刹那刹那都在生灭变异,身体里的细胞刹那都在更新代谢,在短时间内细胞组织就更新完毕,身体里的血液就会全部更新换代,不再是先前的血液了。内脏器官在一段时间内也会全部更新,乃至于全身的组织器官以及肌肉筋腱组织等等也要全部更新变异,最后身体里的骨骼也要全部更新,整个身体从里到外从上到下,全部改变,不再是从前的身体。

所以我们的相貌总是在改变,到一定年龄阶段,其外貌与年轻时大相径庭,甚至看不出有相同之处。所有人都与孩童时完全不同,其中经过大的病患的人,其外貌与健康都可能要完全不同,看不出是同一个人。这样的身体,怎么能是自己,怎么能是他人?

那么仔细思维观行时,有智慧之人,不会认这样的身体为真实为自己,不会固执的认为这就是我,而执著不已贪爱不已。很多人明明都知道,这样的身体根本把捉不定,根本控制不了,那为什么不把注意力和精力转移到我们能稍微把捉得了,能存入种子后世仍然能得到受用的精神领域,尽量提高自己的般若智慧呢?

十、佛在《杂阿含经》中说,五阴十八界叫作众生,这个众生是生灭苦空无常的,不是真实的我。五阴就称为众生,众生就是苦空无常无我的,证得苦空无常无我就叫断我见,叫证果,得一分解脱的功德受用。要证得无我,只有把这五阴的功德作用否定了,不把这个五阴作用当成真实的,不当作是我和我的,就能证果,证果以后,三恶道业就消灭了。

阿含经里所说的识阴,就是六个识的功能作用,是生灭变异的,不是指阿赖耶识。识阴的阴即是指遮障作用,遮障七识心,只认六识的功德而不知都是阿赖耶识的功德作用。而阿赖耶识不遮障自心,所以不归于识阴。因外道们都不知道自己有一个不生不灭的自性清净心,而把识阴当作真实的我,不承认有真实的法身佛如来藏阿赖耶识,所以就不能免除生死轮回苦。

识阴本身有识别的功能,识阴的受想行识功能也叫四阴,四阴加上色阴叫五阴。色阴,即是色身从母胎一直到老死这个阶段的身体;受阴,能够感受六尘境界苦乐忧喜舍的受,遮障着七识;想阴,就是了别、取相、执取,在心上取相作了别,例如名字、概念等分别,然后心生取着,这就是想阴,遮障着七识心;行阴,行就是动的意思,不断的生灭变异流转造作就是动,就是行,也遮障着七识。  

总而言之,识阴是六识的功能作用,六识是生灭的,识阴一定是生灭的。阿赖耶识是不生不灭的,祂不属于识阴,虽然祂也叫识,但祂的识别性和六识的识别性是完全不同的,二者不能混淆。

十一、在各种我见当中,以受阴为我的人是最多的,注重受阴的人非常多,为了觉受而造业的人是最多的。为了面子活受罪,就是为了识心的觉受而让色身受苦,不少人都是这样。历史上为了留名而死的,大有人在,叫作名垂千古。为了义气而死,为了面子而死,为了虚荣而死,为了名誉而死,为了……而死,有太多太多的人。这些人都以识心为我,执著识心比执著色身还要严重。我执断尽的时候,对识心觉受的执著性才能断尽,但是习气时而还要现起。

因为众生以受阴为我,执著受阴,为了内心的感受,生起贪爱和嗔恚,而造下无量无边的罪业。如果不以受阴为我,不执著受阴,不贪着适意的感受,不厌违逆的感受,就不会生起贪爱和嗔恚,也就不会造下恶业,而不自知。

娑婆世界众生最显著的特点,就是贪欲嗔恚愚痴,欲界人间最普遍的烦恼就是贪欲。尽管修学了佛法,懂得一些因果,知道贪欲是沉沦生死的祸根,可是因为业障深重,还是无法降伏贪欲,不管在家还是出家,一切烦恼的降伏,都是太难太难。因为在无量劫的生死熏染中,习气根深蒂固,很难撼动一丝毫。

十二、定中的意识心也是生灭法

佛法中最基础的小乘佛法,是苦集灭道四圣谛之理,观察五阴之苦患,明五阴苦之集谛,知五阴苦之灭谛,修灭五阴苦之道谛。然后一一观行五阴的苦空无常无我性,内心深处真认可了,才能断我见证初果,三恶道的业从此消灭。依照佛的教理用智慧作观行,其中也不离戒律的修行,不离禅定的修行以及福德因缘。

观行时主要是识阴的虚妄不容易观行,尤其是意识心太深细,也很广泛,若能把意识心的功能作用找全,然后一一都否定掉,认可这些识心作用的虚妄也是很不容易的。如果能对六识心的体性作深细的了知,然后把识心的所有作用处都找出来,再观行其生灭虚妄性,就能有把握把我见断彻底。意识心的境界很广泛,一般修行人容易知道散乱和起烦恼的意识是生灭虚妄的,往往不知道意识入定后变得深细和清净,不起妄想,没有念头时,仍然是生灭虚妄的意识,不是真实的我。此是意识定境,非是不变的真心境界。既然是境界,境界就是法尘境,法尘境是意识心所分别的对象,知道自己入定进入定境了,这个知定境的是意识心,是生灭法,不是我,不是真实的。因为出定以后就没有定境,念头又产生出来,这样有变化有生灭的法,就是虚妄法,不是真实的不变异法。

六祖说:那伽常在定,无有不定时。真心永远在定中,没有出定也没有入定,没有增减变化。佛在《楞严经》中也说过:内守悠闲,犹是法尘分别影事。佛说的就是这种入定的情况,祂老人家早已料到后世众生难以识别真假,尤其是末法时期,众生福薄,邪见炽盛,不能认清和辨别真伪,世尊特在楞严经中专门提示,以警示后人。只有认清定中的意识境界也是虚妄,我见才能断尽。如果认为定中的意识为不生不灭真心,大小乘的果位都不能证得,仍然是执生灭的识心为我的凡夫。

十三、 问:意识了别法尘后会灭去?白天法尘不断变化,起起灭灭,意识没有睡眠的情况下,是否只是五俱意识和独头意识依法尘不断转换,只有睡眠无梦时才灭去?

答:意识了别一个法尘,运行完这个内容,就会在这个法尘上消失,随着意根的指挥,会在另一个二个法尘上出生了别运行,然后再灭去,在另外之处再生起。意识就是这样随着意根的攀缘,不断的生生灭灭,没有一丝自主性。所以意识太虚妄不实了,根本不是我和我所,不要再认这样的意识为我了。

第三节  五蕴的综合观行方法

一、断我见,包括断色身我见和断识心的我见。断色身我见,就要观行色身从小到大的生灭变化,从而确认色身是生灭变异的、无常的、苦的、空的,心中要确立一个观念:苦的不是我,我是不苦的。这是永恒的真理,心中确立好这个观念,就可以观行色身的无常苦。色身是因缘所生,有因有缘色身生,有因有缘色身灭,生灭变异无常苦,即非是我,这样就能断除色身的我见。

断识心我见,要思惟识心的虚妄无常性,识种刹那生灭而形成了识,就像水滴形成的水流,水滴循环流注,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水流,如果心里认为有真实的水流存在,实际上是一种错觉,是被水流的假相所蒙骗了。识种子一个一个快速地流注出来,形成了识,实际上认为有连续不断的识心分别也是一种错觉,深思此理,就能断识心为我的邪见。识种的流出是有因缘的,因缘和合,识就出生;因缘散灭,识种不再出生,识心就灭,深深的认可此理,就能断除识心为我的邪见。

如果能把小乘的四阿含学好,先断我见之后再明心,我见就容易彻底断除,烦恼性障能很快降伏。如果直接参禅而明心,在定力不足的情况下,解悟的成分多,我见不易断彻底,也许根本不能断我见,那么这个所谓的我总要出来兴风作浪,造作恶行,阻碍自己的道业。我性重的人到处惹是生非,搅得天下不太平,因此降伏我,对于修行,对自他利益都是极重要的,一旦降伏了自我,生生世世都受益无尽,心不生苦恼。

二、观行五蕴的虚妄,可以把五蕴分成两部分来观行:一部分是色身,一部分是识心,识心加之于色身形成了五蕴。把身心静下来以后,静静地思惟和感知,领受色身的无常生灭性,要思惟色身的生、色身的住、色身的异、色身的灭;确实了知色身的无常和空幻,再来感受色身的苦,就能证得色身的无我性。再思惟前世的色身,后世的色身,无论是哪个种类的色身都是生灭、变异、苦、空、无常、无我的。然后再来思惟识心的生灭变异性,不管是哪个识,凡是能觉知一切法的功能作用的识心,都是生灭的、空的、虚幻的、不真实的。

还可以把自我五蕴分成能所两个部分来观行,这样稍微简单一些,能就是六识的能见性,所就是六识所见的六尘。在眼见色的时候,分离出一个能见色的眼识和一个所见的色尘,要深细思惟二者的生灭变异性。在耳听声时也分成两部分,一个是所听到的声音,一个是能听的耳识,这样来分别观察二者的生灭变异性;在鼻嗅香时,分别观察思惟,所嗅的香尘和能嗅香尘的识心,这二者的生灭变异无常性。在舌尝味时,身觉触时,意识思法时,都分成能所两部分来观察思惟。

思惟观行之后,如果内心深处真的通透了,内心应该有个震动,对自我的知见看法就有个颠覆;能感觉到自己在一切时中,无论六根触什么,六识分别什么,整个的五蕴从心到色身都象个空壳子似的,能真切感受到自己是多么的虚妄,多么的无常,多么的不实在。观行成功时,内心的觉受应该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内心里有空空的觉受,行住坐卧一切时中都能深切感知到自我身心的虚幻不实。

这样的断我见,就是真真正正的断我见,彻彻底底的断我见,不是口头上的断我见,也不是仅仅在理论上的断我见。后续的修行,无论是大小乘,都能稳步快速地进步,烦恼就能如日消雪,身心轻安,今生后世就能大受其益。所以奉劝大家,此法无论如何难行也必须要行,定要断除我之生死见。

三、五阴十八界我是由七个识与色身和合形成的,由五受阴组合而成,由六根六尘六识组合起来,和合起来的就是一种虚妄的假法,不是真实的。单有一个受阴不是我,和合起来的更不是我;单有一个界不是我,和合起来的更不是我。真实的我不是和合而来的,祂是本来就存在,有独立自主性,不由外缘所决定。

现见众生五阴不能独立存在,是由各种因缘聚合而形成,五个受阴是组合起来的,十八个界是组合起来的,都没有独立自主性,没有实在性,即非有我性,即是空,即是一个假名词。等到因缘灭时,组合在一起的各个部分就会散去,假体就消失。就像一个群体由很多人组成,单独一人不名群体,组合起来的也不是真实群体,它没有自主性。因缘消失时,一群人各奔东西,群体就不存在,即使存在也是一个假名词,因此群体非群体。

就像一个家庭,由父母儿女组成,单独一个人不是家庭,组合起来也不是真实家庭,在现象上虽然好像是有,实质上却是无,实质的东西是真实永远不变易的,不由外缘所决定的。家庭这个假相是由很多因缘因素形成,当这个因缘消失,因素消亡,家庭这个假相也就灭去,因此家庭非家庭。就像一个房屋,由砖瓦木材水泥和合而成,抽去一种材料,房屋即倒塌,房屋这个假相就不存在了,因此房屋非房屋。就像桌椅板凳,由木材和钉子等材料和合组成,抽去一种材料,桌椅板凳的相就不具足或者散坏掉,应叫作木头和钉子,桌椅板凳的假相即消失,因此桌椅板凳非桌椅板凳。五阴我非我,意根我非我,意识我非我。

世间一切相都是诸多元素和合而有,而各个元素都没有自性,和合起来的更没有自性,因缘散去,一切皆灭,因此世间非世间。因缘所形成的法就是不久住法,不永存法,因此我们不应贪执不舍,贪也没用,执也没用,任人如何不舍,最终仍然离去散去。不如不执,早舍贪心,断舍烦恼,解脱系缚,回归本性,自由自在。

四、法,包括了色法和心法,五蕴都是法,六根、六尘、六识都是法。观法无我,就是观五蕴十二处十八界和合在一起所生成的一切法当中都没有我,都不是我。六个识每天都在刹那生灭,都是虚妄的、变易的、无常的、苦的、空的,也都是第八识所出生的。七个识刹那刹那生灭变化不停,一弹指顷就有八万一千个种子生了灭,灭了又生,极其快速,我们感觉不到识种子生灭的现象,只感觉识心好像是连续不断的,识心的分别一直是在进行的,其实识心不是连续的,而是断续的,只是极其快速罢了。

因为太快速了,我们的觉知心无法分辨出刹那的断续现象,因此就有一种错觉,觉得自己的心是连续不断在运行着。就像一根火把,当我们非常快速地转动它的时候,好像看见了一个火圈,感觉火圈还很真实,其实并没有火圈,火圈非火圈,只是一根火把而已。我们的眼识无始劫以来一直在被假相所蒙蔽着,看不清真实的现象,就会出现幻觉,把假相当作真实相。就像电影电视里的人物活动一样,里面的一切动景都是一个格一个格的胶片连起来的,播放速度太快了,就觉得是连续的,因为感觉是连续性的,就以为是真实的。如果把所有的所谓连续性的事物都分割成一点一点,我们就不再以为这些事物是真实的,内心就会感觉虚幻了。修定就是起这样的作用,能把心稳定下来,澄清下来,慢慢就能认识真理,看清一切法的真相。

众生的六识都有错觉,不知道六识所能分别的一切法都是断断续续的,并不是连续不断的。因为六识有觉知暂留的作用,刚刚消失的现象,识心还以为在原处没有动,其实已经没有了,不见了。比如眼识见色,看见色尘时,色尘马上就过去了,但因视觉有暂停作用,还觉得一直在见色,而且见的还是刚才那个色相,其实刚才的那个色相已经灭去,你不能再看见刚才的色相,一个色相一个色相都刹那过去了,都是互不连接的,而意识却认为刚才的色相一直在动,一直存在着,这就是幻觉和错觉。眼识的错觉作用使我们觉得看见的是完整连续的色相;其实都是一个点一个点连接起来的,前后并不是完全的一个,色相是断续变化的,不是同一个色相。

眼识刹那生灭,意识刹那生灭,色尘刹那生灭,法尘刹那生灭,没有一个法是能够延续到下一个刹那,众生偏偏认为一切法都是连续而真实的,都是原来的那个法。哪里有原来的法,都是变异了的法。世尊在《金刚经》中说过三心不可得,过去的六识心灭了,不可得;现在的六识心在刹那生灭,同样不可得;未来的六识心还没有出生,也是了不可得。而六尘境界也是过去现在未来三际都不可得。我们无量劫以来都被自己的识心蒙骗了,以为看见的都是真实的,不知道都是非常的虚幻不实。所以,一切法都是生灭变异的,都不是真实的我,色法和心法都是无常的法,都是被第八识刹那出生的空幻的法,都是如来藏性。

五、如何观行和证明五蕴十八界的虚妄

观行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虚妄和空的时候,应该如是观行:色受想行识不是本来而有的法,不是先天而存在的法,因此五蕴不是真正的我,不是原本的我。我们的见闻、思量、识别、有所得心、希求心、反观的心以及能证知这些法的心,都不是本来而有,不是自然而有,不是本来的我,不是真正的我。这些法都是生灭无常的法,不是永久不变异的法,因此都不是我。

观行五蕴的生灭无常变异性、非我性之后,还要观行意识心的各种境界都是生灭、无常、虚幻,非我,也非我所有。我们当下的所有一切的自我存在感,就是五蕴的假我识蕴,是生灭的、无常的、苦的、空的。世尊在《阿含经》中已经讲得很清楚,我们凡夫所能感知到的一切都是虚妄的,没有真实的。真实的如来藏我们现在还感知不到,如果能感知到的时候,就是证得如来藏的时候,那时候禅宗的公案就能看懂一部分,大乘经典就能看懂一部分,别人说法的对错也能辨别得出来,智慧就会逐渐增长。

五蕴就如眼冒金星时的金星一样,观行一下金星是有是无,是空还是不空,还是二者兼具。观行五蕴,一个是观行现象,另一个是观行实质,突破这两点,弄清楚现象与实质的关系,把现象与实质融合起来观行,就容易断我见,证初果,也容易明心证悟。空与有二者需要反反复复的观行,弄清楚二者的关系,这不是简单容易的事。所以众多学佛人中,证初果的极少又极少,甚至没有。

每个人要颠覆自己无始劫以来的错误知见,非常的不容易,需要反复熏习,反复观行思惟,不断与自己习惯性的认知较劲,才可能有一些悟入。通过不断的观行思惟,到最后才能真真正正的认可佛所说的每个真理。五蕴皆空,是佛给我们的最后结论,中间的推理过程和找证据证明,要由每个学佛人自己去完成,别人不能代替。不要说五蕴的虚妄无我,即使是眼冒金星的金星是有还是无,也得自己仔细思惟才能得出一个正确的结论。虽然表面看似简单,但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了。

对结论仅仅理解了还不行,必须要实际作观行,所有的证据都找出来,证据确凿才行。修行就像证明一道几何题一样,几何题是结论,中间的推理由自己来完成。佛法也是如此,佛给出一个结论,叫作真理,我们修行人必须自己想办法去证明这个结论,认可真理,想办法寻找各种数据和资料来证明这个结论,这样就叫作亲自证得佛法。

六、如何更有效的观行五蕴十八界的虚妄

要观行五蕴十八界的虚妄,我们最好把五蕴的每个蕴都要分开来观察,在五蕴当下活动的时候找出哪个是色蕴,哪个是受蕴,哪个是想蕴,哪个是行蕴,哪个是识蕴,五蕴都要一一分开。分开以后,才能非常容易识别出每个蕴的虚妄性,就能知道每个蕴是如何的虚妄了。十八界也是这样,我们在做身口意一切行为造作的当下,把十八界都分开来观察,一界一界的分开,分开以后再观行,这样就容易看清楚每个界的虚妄性。

众生无始劫以来,之所以把自己生活的世间当作是真实的,一个是因为众生无始劫以来都是在无明当中熏染着,无明太厚重,以至于认假为真,不明世间真实的相貌。另一个是因为世间太立体化,太丰富多彩,因此才感觉世间非常的真实可依赖。立体化的意思就是说眼见色,耳听声,鼻嗅香,整个的五蕴都和合在一起,十八界的功能作用也全部和合在一起,程序既复杂又有系统性,显示出来的一切法是那样的逼真而现实,没有很深的善根和福德,就没有能力反观和认清五蕴的实质到底是什么。

五蕴活动虽然错综复杂,但却非常有条理有规律,于是众生就觉得五蕴非常的真实,认为五蕴活动的存在都是理所当然的,天然存在,从来都不考虑其当然不当然,有理无理的问题,顺其自然的就接受了这一切,而顺其自然就是无始劫以来的无明。五蕴的活动当中,真法和妄法和合在一起,彼此不分,众生才觉得五蕴是那么的真实,当他认为五蕴真实的时候,就掩盖了背后真实的如来藏。

我们可以把这个和合在一起的立体化的五蕴世间给它分开,分开以后慢慢扯成平面,拆成零件。就比如把一部汽车或者一座房屋都给它拆开,拆成零件;都拆零碎以后,我们一看就知道:哦!原来是这么虚妄,并不真实嘛!如果这些零件组合到一起,成为一个整体的时候,我们往往就自然而然把五蕴当作是真实的,把五蕴拆开以后,就容易观行其虚妄性。比如一部汽车都给拆成一个一个的零件,就可能认为,并没有什么真实的汽车,一般人都不把这些零件当成汽车。

我们的五蕴十八界,也把它分开,全部都分开,七个识八个识全都分开。分开以后就能观察到,每一蕴是多么的虚妄,每一界是多么的虚妄,六根触六尘是多么的虚妄,七个识的功能作用是多么的虚妄。把五蕴的整体都拆成一个一个的单独零件,越零碎越好,到最后非常零碎的时候,你就知道:原来五蕴是这么的虚妄,是这样的不实在,这就断我见了,慢慢就能得解脱。知道这些法都虚妄以后,还剩下一个法,我们就会起疑:既然都是虚妄的,怎么还有这些五蕴的功能作用呢?心里就出现了很大的疑情,这样再来证得如来藏,就很容易了。

七、永嘉禅师的奢摩他颂,是讲如何正确的修行禅定,获得智慧解脱。其中在定中观想时,历历分明,是识阴;领纳在心,是受阴;心缘此理,是想阴;行用此理,是行阴;埋藏真性,是色阴。

观想思维时,明明了了的状态,就是识阴境界;领纳所观想的内容以及觉受,就是受阴境界;缘于所观想的内容,就是想阴境界;心念念念流动,就是行阴境界。这四阴,不断的生,不断的流转,不断的变异,不断的流逝,无常,空幻不实,其变异不停就有苦受,不希望变异,尤其是不希望快速的转变和流逝,就是苦受。苦受不是我,空的不是我,无常的不是我,变异的不是我。为什么不是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自己定中体悟,思想不能代替。

无常生灭变异,比较容易观察体会,认知这样的法不是我,就困难了。因为这涉及到观念的问题,只能自己扭转观念。别人只能把饭做出来,端过来,甚至可以喂到口里,咀嚼吞咽消化是自己的事,实在代替不了。

八、观行五阴虚妄要把五阴十八界逐个观行看空,先把五阴看空,最后通过定中观行,论据充分,真正确认五阴十八界就是空的,不仅仅是看空而已,必须要证知五阴十八界确实是空的。如何观行出五阴十八界是空的?把五阴的概念及内涵范围功能作用要观行清楚,然后才能知道是如何的虚妄,如何非我。第六识的所有的体性也是空的无我的,离念灵知心、各种禅定当中的意识心、有受的意识、有想能了知的意识心、有行相的意识心、分别了别思惟推理的意识心等等,都要思惟全面,确认其虚妄性。

原来总觉得意识心是我,思惟观行以后,结果却发现意识心根本不是我,只是个工具而已。我们只要心中有个知,这个知就是意识心。接着再思惟意识心的生灭性、无常性、变易性、不可把捉性、空幻性,这个意识心的知是我的工具,并不是真的我,但可以被我所用。先否定了意识,再观行生灭无常性,最后确认意识的虚妄性。

五阴在多数情况下是可以同时出现的,其中色阴肯定参与,识阴肯定参与,有识就有行,就有想,就有受;没有六识,就没有行,没有想,没有受。那么在一法的运行中有可能五阴都有,比如眼见色,身根参与,眼根参与,眼识参与,意识参与,意根参与,这里就有色阴、识阴、受阴、想阴、行阴。

受阴和想阴、行阴活动的前提是六识在运行中,睡眠时受阴和想阴就灭去了,但是一部分行阴还存在着,睡着无梦时,因为第七识意根还存在,调控身根,就有身行,有呼吸、血液循环、胃肠的蠕动、翻身、新陈代谢等等身体的活动,只要有动转,就有行阴。作梦时意识心在梦里活动,那就还有受想行识四阴的存在。

眼耳鼻舌身意六识都有受、想、行,如眼识的受、想、行,耳识的受、想、行等等都要一一观行其虚妄性,还有六识的了别性也要观行其虚妄性、生灭性、变异性、无自主性、不自在性、空性,最后才能证得五阴色受想行识非我,但是又不异我。受分为领受和感受,感受又有三种: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想,是执取、取相和了知;行,是运动、运转、运行、运作,不寂止的意思,了别是分别。这些地方,都要一一观行其生灭变异无常性。

九、经常思惟色受想行识的功能作用,来无所来,去无所去,幻化不定(其实都是从如来藏当中而来,都是如来藏出生和赋予的)。慢慢就能深刻的认识到,不能自我操控的法,就是不自在的,不可能有真实性;既然没有真实性,那也没有实质的所谓的我性,不自在的法不可能有我性,不可能是我。

这些观念要慢慢形成,到一定程度就能断我见,并且也能快速的断除我执烦恼,从而身心都能得自在。我们之所以难于断除我见,就是因为过去无量劫以来的不如理的观念深深的置于心中,不能轻易转变过来。观念不转变,我见就不能断除。转变观念,是我们修行的最重要内容,旧的思想观念一旦转变,就能容易颠覆从前的邪见妄想,从而树立正确的知见,获得大智慧,五阴身心就能得到解脱。

十、断我见证小乘初果时,同时断三缚结,三恶道业消灭,未来永不下三恶道,这是断我见最初所得的自身利益。如何断我见呢?世尊在《杂阿含经》中已经为众生宣说得很清楚,让我们观察五阴的虚妄性、无常性、空性、变易性、苦性、无我性,五阴一个一个的观察思惟其体性,这就叫作观行。观行需要有相当好的定力,要修好三十七道品,观行才能有所成就,十八界也要一一界观行其虚妄性、生灭、无常、变异性,最后确认五阴十八界都不是真实的我,也不属于我所拥有的,内心真的确认这一点,就断了我见。

从此以后,内心深处不再认五阴为真实的自己,这样就把捆绑自己生死流转的三缚结我见、戒禁取见、疑见也断了,从此不再下三恶道。要修到这个目标,需要把世尊在阿含经中讲的四圣谛法义修学通透,定力好了再一一观行,这是断我见的大概路子。其中八正道必须要做到,所有的身口意行为都要符合八正道,才能修行成就,成为一个众生瞩目的贤人。

十一、有识心,就有五阴的受想行识,观行五阴虚妄非我性,把色身的虚妄性和识心的虚妄性都观行出来,非常肯定认可了,就能断我见证果。福德等因缘具足,在任何一个法上都可以观行思惟,可以断除我见,也可以观行证得第八识,就看福德、定力、智慧和因缘时节了。断我见证果分不同的层次,明心开悟也分很多层次,有住位的悟,有回向位的悟,有初地菩萨的悟,有几地菩萨的悟,有佛地的悟。每个人悟的层次和深度都不一样,其所得智慧差别就会很大。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