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根修証指歸(第一部)
第三章 解與証的區別
一、如何確保實証而不是解
在觀行和參究的前期,意識可以多思惟學習法義,了解法義的大概義理,正知見具足時,就可以修止觀參禪了。觀行參禪的時,在禪定中意識把了解的法義内涵凝聚起來,形成一個非常容易理解的意思,深深的懸置於心,朝斯暮斯、廢寢忘食的用功,這就是參究。
意識少於分析思惟,多讓意根自己思量考量,這是確保實証的最有效的方法,也是獲得最大智慧的方法。如果意識思惟分析的多,一旦知道答案,就不想再參了,意根也就沒有什麽機會參究,這樣就可能永遠不能証悟。所以明心的答案,隨便去打聽出來,隨便講出來,意識知道了以後,意根就不能用功了,那就無法証悟。斷我見的内容也是,不能要求師父講得太細,如果意識都知道了,意根無法再思考,斷我見就很困難了。
用意識思惟會感覺累,讓意根多用心就不會感覺累。禪定非常好時,意根就能參與觀行,沒有禪定意根插不上手,不能專心思量考究。參禪時的疑情,就是意根一心想弄明白想找到答案才出現的。法義讓意根審,一旦審清楚通過了就是証得。
以意識爲重的人說意根是木頭和擺設,沒有什麽用。如果觀行參究真的不用意根的話,我們就向全世界公布實証答案,讓全世界的人,不管學佛與否,全部都知道答案都開悟成佛,這可能嗎?根本不可能,各人吃飯各人飽,別人經過辛苦參禪証得的法,自己聽一聽理解了就複制下來,成爲自己的了,這是自欺欺人的行爲。
二、什麽代表衆生的身份?
在無數世的生死輪回中,是什麽代表著我們的身份?從凡夫到佛陀的修行過程中,是什麽代表著我們的身份?
比如說成佛的時候,是什麽代表佛陀的身份?成爲八地九地等覺菩薩的時候,是什麽代表這樣大菩薩的身份?成爲初地以上菩薩的時候,是什麽代表初地以上菩薩的身份?明心開悟以後,是什麽代表明心菩薩的身份?証得初果直至四果,是什麽代表初果二果賢人的身份?是什麽代表三果四果聖人的身份?証得辟支佛果以後,是什麽代表辟支佛的身份?
在凡夫位,是什麽代表著地獄衆生的身份?是什麽代表著惡鬼衆生的身份?是什麽代表著畜生的身份?是什麽代表著阿修羅的身份?是什麽代表著不同天界天人的身份?是什麽代表著不同人類的身份?
當衆生每次死亡之時,六識滅了,五蘊身滅了,只有意根和第八識還存在著,並且一起去至後世,出生後世的五蘊身。生生世世都是如此,那麽只有意根和第八識能代表衆生的身份,但是每個衆生的第八識都是相同的,都是同樣的德行,絲毫差別都沒有,那麽第八識就不能代表衆生的身份,否則所有衆生的身份都是一樣的,沒有任何區別了,所以只有意根代表著衆生的身份。
意根是什麽德行,就是什麽衆生,是佛的德行,就是佛世尊,代表佛陀的是意根成就的報身佛,明顯區別於衆生的果報身;意根是等覺菩薩的德行,衆生就是等覺菩薩;意根是八地菩薩的德行,衆生就是八地菩薩;意根是初地菩薩的德行,初步轉識成智了,衆生就是初地菩薩。
意根明心証悟,但沒有轉識成智,衆生就是三賢位菩薩;意根僅僅証果,沒有明心,就是小乘聖賢;意根証得辟支佛果,具有辟支佛的德行,衆生就是辟支佛。意根的心性如地獄衆生般的狠毒嗔恚,衆生就是地獄衆生;意根非常慳吝貪婪,衆生就是惡鬼;意根非常愚癡不可教,衆生就是畜生;意根的德行非常嗔恚好鬥,但有福德,衆生就是阿修羅;意根的德行有善有惡,時善時惡,衆生就是人;意根的德行善大於惡,衆生就是欲界天人:意根的德行不僅善,還是禪定,衆生就是色界和無色界天人。
人身是關鍵,決定著後世是上還是下,如果學佛修行不修到意根,不把意根的德行提高和改變,臨終六識一滅,意根就會以現前的德行決定後世的身份,與如來藏一起去投相應於意根德行的胎中,因果法則就是如此。無數人修行就像蜻蜓點水,淺嘗即止,不走意根心,不把佛法落實到意根心中,那就讓意根帶著無明繼續投無明的胎藏中,出生無明苦衆生。
我苦口婆心的反反複複的講意根,講意根的重要性,還有愚癡衆生不認意根,証果不讓意根証,明心不讓意根明,那後世就讓沒有証果沒有明心的意根繼續投胎,但其身份絕對不是証果和明心的身份,到時候再後悔已經來不及了。
三、意根代表衆生和衆生的身份
問:如果只有意識証得第八識,意根沒有証得,也不用意根証。那麽這個人死後往生極樂世界,或者是生天了,到極樂世界以後,色身是天人的色身,意識是新出生的天人的意識,如果意根沒有証得第八識,這個人在極樂世界還是不是開悟明心的菩薩?果位是什麽?與凡夫到極樂世界的情形是一樣的嗎?都屬於凡夫嗎?與凡夫待遇一樣嗎?
答:衆生不管在任何世界以何種形式存在,其身份果証都是以意根爲主,意根是什麽衆生就是什麽。因爲意根是衆生的主人,是作主識,又與業種相應,又能連續後世,所以意根造作了什麽業,就要受什麽果報,意根造作凡夫業,後世就做凡夫;意根斷我見,後世就是初果至四果人;意根明心見性,後世就是開悟的菩薩,其果位以意根的明和無明的程度而定。
如果在人身上意根沒有証得第八識,就是凡夫,後世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以凡夫身份去的,到極樂世界仍然是凡夫,在蓮花中住若干劫不等,業障消除一定程度時,花開見佛,聞法悟道,這才成爲真正的菩薩。在人身時意識的解,不起根本作用,如果熏染到意根了,就會存入相應的微弱種子,後世意根能稍微容易受熏和証悟。
四、証果是否只有意識証果就行
如果僅僅是意識証果就算証果,我們那些群裡沒有一半也有三分之一的人意識証果了,如果我當面引導一下,就會有四分之三或者是五分之四的人意識証果。再加唯識群裡的人,有至少一兩千人意識証果,五六千人意識証果都不奇怪。僅僅是意識明心就算明心的話,我開個大會,宣布一下如來藏是如何具體運行的,所有人的意識都知道了,不否認的人都成爲明心証悟的菩薩了,那這個世界即使沒有佛陀時代的壯觀也差不多了。
如今群裡有不少人都能辨別意根法義了,唯識方面的智慧也不低。如果意識証果就可以,那我們群裡現在就能有好多個具有唯識種智的地上菩薩了,二十多年後,我們可以培養出千八百個地上菩薩,這不是什麽難事。但是佛法的修証真的是這個樣子嗎?真的就這麽容易嗎?口口相傳就能証?
現在佛教界爲什麽在整頓,有智慧的人應該懂得,表面看是世俗界的行爲,實際上佛陀早就知道現在佛教界的狀況,佛陀能不想辦法嗎?佛陀在背後的護持,衆生都不知不覺,就知道看表面現象,不知道背後真正的原因,每次佛教界的動蕩,其實就是内部出現了大問題,才感召到外部的動蕩。諸佛菩薩和護法龍天都知道。
五、各種三昧都是意根証得的
意識的解不是証,因爲意識不是五隂的主人,對於一切法包括明理証悟等等都不能作主,其見解都不算數。但是修行先有意識的那些解,再有後來意根的証,意識的解也就是正知見,是証悟的前提條件。証首先離不開解,只要不停留在解上,後續的証是早晚的事。
楞嚴經裡佛說阿難:菩提涅槃。尚在遙遠。非汝歷劫。辛勤修証。雖複憶持。十方如來。十二部經。清淨妙理。如恒河沙。只益戯論。汝雖談說。因緣自然。決定明了。人間稱汝。多聞第一。以此積劫。多聞熏習。不能免離。摩登伽難。在這裡世尊已經明確說了菩提修証不是那麽簡單的,背誦複述經典,所有的多聞都是戯論。所以我說,那麽多証果斷我見和明心的都是解,都是戯論。
如果是意識証得三昧,意識明心,那麽機緣成熟的時候,我們組織幾場萬人法會,把如來藏在五隂當中的種種運作,講給大衆,大衆聽完後多數人就會明白了。然後我問有多少人明白了如來藏的運作過程,証得了如來藏,你們大家都舉手,那我就恭喜大家都証悟了。這樣的話,兩萬本菩薩証書絕對不夠用,還得再印十萬本,恐怕也不夠用。這樣搞行不行?意識明白就算証悟,那我清清楚楚的告訴大家,你們的意識不是都明白了嗎?明白了就是証悟,那何必讓大家持戒修定參禪,走那麽多的冤枉路?
意識理解就算証,那麽一個世界只要有一個人証得了,就可以告訴所有人,一傳十十傳百,這樣整個世界的人,不就都証得了嗎?還用修定,還用參究干什麽?佛還讓弟子修戒定慧干什麽?不用守戒,只要意識聰明,就能証得佛法,從而了生脫死了嗎?什麽七覺分八正道三十七道品,這些都不用修行,佛陀真是多此一舉,這麽囉嗦的難爲衆生,佛法是多麽簡單的事情,搞這麽複襍干什麽?
如果意識理解就算証悟,那麽我們坐下來,回憶一下夢境,再思惟思惟現實世界與夢境一樣,就証得了如夢觀,十回向位成就,即將入地。然後再坐下來,思惟思惟一切法如鏡子中的像,比照鏡子裡的影子來思惟,想一想確實是都像鏡子裡的影子,那就証得境像觀,初地滿心,就成爲二地菩薩。這樣學佛是不是非常輕松愉快呢?
証得佛法,成佛爲什麽不是那麽容易的需要三大阿僧祇劫?就是因爲意根愚鈍,無明深重,難於理解法義。如果証悟不涉及意根証,修行確實非常容易,那麽成佛根本不用三大阿僧祇劫這麽久遠的時間,很快就會走完全程了。
六、念而不念就是念佛三昧
真正的念佛三昧,是由意識充分熏染意根,由意根成就的,是証得本心的境界。這時有定又有慧。在整個修習過程中,由意識引導意根,從念佛菩薩的形象到念真正的佛菩薩真如,最後意根成就三昧,意識不念而意根念,甚深禪定出現,之後智慧出生,從而証得真心自性。
不念而念,就是意識不念,而意根念,意根自動念時,意識是控制不住的。懂得此理,就應該懂得如何用功修行,如何參禪參究,如何思惟觀行,就知道証道悟道的原理和過程了。
念而不念,雖然到最後完全是意根念佛,然而意根並不如意識般的念佛,表面上祂是不能念佛的。其實真正能念佛的那個,也是不念佛的,無口無心的,那個是什麽東西?參!
七、念佛三昧由意根成就
真正的念佛三昧,是由意識充分熏染帶動意根念佛,由意根成就的念念都是佛的三昧境界,是証得本心佛的定慧圓融的境界,既有定又有慧。在整個修習過程中,由意識引導意根,從念佛菩薩的形象到念真正的佛菩薩真如,最後意根成就真如三昧,意識不念而意根念,甚深禪定出現,之後智慧出生,從而証得真如自性。
其中的禪定是動靜結合,兩方面都不偏廢。最初在靜坐中修比較容易,心靜下來的快,靜中修持有了功夫,活動中心也就容易安定,比較專心一意,因爲靜能養動。在動靜結合中能一心念佛,定力修持出來以後,般若智慧也具足一些,就可以參究念佛的是誰。那就要有個轉折,在禪定中加入智慧的觀照,也叫作觀行。心念由佛念轉換成疑念,深深的疑著,沒有其它念頭。有朝一日,就會疑情打開,參究出念佛的是誰。
很多人都不願意也沒有辦法這樣辛苦的用工夫,個別人就要耍聰明走捷徑了,心裡琢磨分析,情思意解起來,最後可能琢磨出來說:念佛的不就是那個嗎?但無論怎樣琢磨,那個東西到處都是,一切法上都存在著,佛已經公開說出來了,你說念佛的就是,實際上念佛還是八個識的和合運作,真妄都有,怎麽就是那個呢?
有些人就推理說,在行住坐臥當中就是那個,我參出來了,開悟了。可是行住坐臥離開哪個識你能行住坐臥?把八個識和合運作的法當作第八識單獨運作的法,這是明顯的凡夫知見,不是禪宗的明心証悟。時下所謂的開悟,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的悟,差不多百分之百都是這樣的悟,那就是誤會的誤,自己誤自己而已。誤了自己以後,煩惱就會越來越熾盛,我慢越來越突顯,貪嗔癡煩惱就會無所顧忌現行了,因爲兩個我出來了,結果必然是這樣。
而真悟的人,我見斷除了,頭低下了,身心輕安,煩惱輕了,定慧增長了,心空無爲。所以要想真悟,對自己負責任,就要下真功夫,真參實究,不要投機取巧,喜歡出風頭。
八、理解與証的區別
意識理解出來的真理,與意根在禪定中觀行証得的真理,天差地別。前者盡管能夠大談特談,著作一籮筐,徒衆成群,就是沒有功德受用,沒有實用價值,不能破除無明,不能解決生死,無法解除煩惱束縛。後者,有可能不會大談特談,不會講法寫文章,也可能沒有一個徒衆,但是心卻是解脫的,了生死可期,其影響力熏染力超大,磁場超強,攝受力也強,一言九鼎,無形當中也度了衆生,攝受了衆生,只是無心,衆生在無形當中,就能感知到威力威德,無意當中受到了感化。
接觸到信息,接觸到真理,六識都沒有聽懂,不知所雲,如何能有效完整的把真理和信息傳達給意根呢?沒有禪定,六識如何把真理和信息轉交給意根呢?沒有禪定,意根如何吸收和消化這些真理和信息呢?意根不能吸收和消化,如何消滅無明,讓心變爲明呢?意根不明,如何去執得解脫呢?
九、研究與參究的區別
研究是沒有定力或者是定力不足的表現,定力不足意根無法使力參與其中,只好由意識單獨思惟分析推理判斷,所以只能浮在表面,無法深入法義之中去探索深層次的内涵,所得結果也比較膚淺,泛泛而談,不得精髓。沒有定力時,心神分散,是發散性思惟,沒有力度,猶如蜻蜓點水,無法專一深入其中,去搞清楚法的來龍去脈。結果是沒有實証的,給不出實証的具體方法和步驟。
而參究的思惟活動,是在有一定的禪定力的情況下進行的,思惟深細專一深透,先是意識用心,然後意根參與,最後以意根思想活動爲主,意根的功用最大。這樣用心非常有力度,直達法義深處,甚至細節都能摸清摸透,疑情都能攻克,結果深信不疑,斷除思想結縛。參究的結果,他人看來無懈可擊,又能給與他人修行入手處,引領他人思路,達到自利利他的目的。
古來搞研究者,都是文人墨客居多,因爲文人墨客定淺情重,喜歡在文字表面做文章,對於佛法淺嘗即止,不能入深潭攫取寶藏,只能在潭邊掬些清水。即使想入深潭,定力不足,其思惟無法如錐尖一樣猛力,無法深入法中獲得深義。因此唐宋朝時期的李白白居易囌東坡等人的佛學思想,影響帶動不了佛教的發展,及至民國時期及以前的文人如胡適豐子愷等等,禪宗著作豐厚,洋洋灑灑,所說也僅爲皮毛,觸及不到禪宗皮裡,其著作讀一遍都嫌多,幾句話即知其落處,對於廣大學人沒有一絲借鋻之處,不要說影響佛教了。
喜好研究者,定淺言多,文字豐富,思想貧乏,雖著作等身,糟糠多,營養少。參究者定深寡言,思想深透,精髓多。比如達摩祖師、傅大士、寶志公,還有唐宋朝時期的禪師,雖其著作有限,可是一言九鼎,一句話回味無窮,令人參究數十年。其言符其行,其行表其言,言行永遠一致,表裡如一,體現道者的風範。禪師著作語錄,不僅體現禪師修行的歷程和心得,也含藏者做人的品格和菩薩的風範,都是實修實証的成果,是佛教的寶藏,帶給大衆無窮的利益。
所以說要想解救自我,解救衆生,帶動佛教發展,只有在定中深入參究實証,証出成果,自利利他,才能推動佛教的發展。
十、解悟與証悟的區別
解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証悟是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解悟的麻煩是,已經知其然了,就認爲到家了,很難再想知其所以然,即使想知其所以然,由於禪定不足,加上慢心,就無法再知其所以然,由解悟轉爲証悟很困難。而一般人所說的解悟,僅僅是指理解了一些佛法理論而已,談不到知其然,不知道佛法的最終指向是什麽,離解悟還很遙遠。
十一、意根不作最後確定的事就半途而廢
以眼識思心所的運作爲例,說明成功見色在於意根的最後抉擇。思是抉擇、決定、確定的意思,代表一種思擇力。識心確定了一個法之後,就要造作。思,也表示行、造作、行爲、行動、運行等等。八個識都有思心所法的運作,都有思擇力,了別之後都要有個抉擇選擇,都要做個決定,決定之後就要實行。這是思心所的意義。
其中眼識對色法的了別離不開意識的了別,那麽眼識的思心所的運行就離不開意識思心所的運行。舉個例子說,意根想要抹葯,就決定尋找葯瓶子。這個工作是由眼識和意識共同來完成的,單個不能見色尋找色法。意根做出決定之後,眼識意識出生,去到桌子上尋找葯瓶子。桌子上的物品有好幾個,意根決定逐個排查,於是眼識和意識就會挨個了別每個物品,最後眼識定格在葯瓶子的色彩上,意識定格在葯瓶子的形狀上,合在一起的信息,就顯示出是葯瓶子,當然葯瓶子的概念是意識給出的。兩個識一起工作永遠是意識的工作量大,意識的心念多,分別的法多。
眼識意識定格在葯瓶子上,等於是作意於葯瓶子,觸葯瓶子,接納葯瓶子,了別葯瓶子,分別出葯瓶子,最後就確定是要尋找的葯瓶子。其中,確定就是思心所的作用,包括眼識確定葯瓶子的色彩,意識確定葯瓶子的形狀、標簽、内容物。一切色法的確定,以意識的確定爲主,眼識的確定爲輔。確定了之後,信息傳到意根那裡,意根審核思量,也確定了是自己需要的葯瓶子,於是就決定拿過來,這是再一次的思擇,這時眼識意識和身識三者和合運作,包括意根,也包括某某識,行爲造作就産生出來了,拿到了葯瓶子。這個過程也就二十秒鍾,可是敘述起來需要幾分鍾。
在了別色法的過程中,眼識不確定,意識就無法確定,意根更無法確定,那某某識就旁觀,確定不了什麽。眼識確定了,意識不一定確定,意根也不能確定。直到意識確定了之後,意根再思量審核,最後可能就會確定,也許還不能確定。那就會讓眼識意識再次的甚至是反反複複的了別確認,提供更多的信息給意根,意根才能確定,做抉擇。
有些人總想把修行修到意識這裡就行了,最後一道關鍵工序不要了,那能成什麽事?有什麽作用?証果不讓意根証,那意識得出的結論能有什麽用?明心不讓意根明,意識明的有什麽用?老板不拍板,手下員工所說的能有什麽用?半途而廢的修行,做的差不多是無用功。竟然有人做事喜歡半途而廢,不要最後的成果。
十二、意根斷我見和我所見才有用處
斷我見包括斷我所見,關鍵是意根認可不認可五蘊是無我的,意識心的認爲沒有用,不是真的斷我見,必須内心深處完完全全地不再認爲五蘊是我是我所,不再認爲六塵是我所有的,那樣才行。在思惟觀行中意識心必須經過深細思惟,以此來引導意根,讓意根明理,意根明理後就會改變自己的思想觀念,從而整個身心都得到很大的轉變。自此以後,意根逐漸的不執六識的受想行識功能作用爲我和我所,不執色蘊爲我和我所。証得大乘法以後,就會逐漸把五蘊十八界這些功能作用歸還給第八識這個真正的主人,大乘的各個關口才能一個一個過去,智慧不斷的深利,身心越來越解脫。
十三、死後沒有意識的時候能否開悟
只有第七識和第八識沒有六識存在的情況有下列幾種:昏迷不醒時、睡著無夢時、入無想定時、入滅盡定時、死亡以後中隂身沒有出生時。最後一種情況裡不僅沒有六識,也沒有五蘊,只有七八二識,兩個識心無形無相,這時候一般人的第七識屬於發懵的狀態,急著尋找新的五蘊身,以作依托。佛能不能發現這時候的七八二識?不得而知,第七識沒有第八識不能單獨存在,第八識沒有第七識不能運行任何法,處於涅槃狀態,佛也不能發現第八識。兩個識和合一起共同有所運作的時候,才能被人發現,但是一般人是發現不了的。
那麽沒有五蘊和六識,只有七八二識的情況能不能開悟呢?那就要明了是誰悟,並且悟什麽的問題。悟,當然是妄心悟,悟得第八識。沒有六識也沒有五蘊,這時候的妄心只有第七識,第七識能否單獨悟?恐怕除了佛有這個本事,八地以上菩薩也許能悟,其他人恐怕很難,凡夫絕對不能。因爲意根的辨別力非常低,沒有意識的輔助,意根自己無法辨別清楚六塵,何況最最微細的第八識。
在只有七八識沒有六識五蘊的情況下,第八識只維持第七識的存在,不能運行什麽法,而証第八識,要在第八識的運作上証,第八識不運作,無法証第八識,在涅槃裡的第八識佛也証不了。而在五蘊身中沒有六識的情況下,只有七八識,能不能証得第八識呢?根本不能。
十四、意根思量的越深透証悟的智慧越大
五蘊無我那些法,意識想一想大約就明了了,可是意根無法明了,意根不明了,就無濟於事,什麽也改變不了。如何熏染意根,讓意根也明了,並且斷我見呢?那就要修好禪定,在定中意識思惟清楚了,把法義懸在意根那裡,就在定中一念不生,讓意根去思量。意根的思量越活躍越好,受到的觸動越大越好,到一定時候,就能顛覆意根固有的知見,確認五蘊是無我的,就斷我見了。
如果在定中還是依靠意識來思惟,一是說明定淺,二是說明法義沒有傳遞到意根那裡,意根沒有受到熏染,就不能思量法義,於是不得不靠意識思惟。如果意識一念不生了,意根也不思量,那就能入到枯定當中,沒有觀行智慧,不出生般若大智慧。
沒有禪定的人,往往覺得証果很快很容易,就是靠意識的思惟理解,那當然比意根思量快很多倍。有禪定的人,就不覺得証果是很快很容易的,因爲意根的無明重,接受真理比較慢,思量法義也比較慢,所以斷除意根的無明非常不容易。
以念佛爲例,沒有禪定的時候,意識可以大聲念佛、高聲念佛,當念佛定出現一點以後,念佛的聲音就小了,定越好,念佛的聲音越小。定深的時候,干脆無法出聲念佛,就在心裡念佛,用心念而不是口念。定再深的時候,意識的心念也不能念了,就入定中,如果意根受熏,就用意根來念佛。意根念佛時,沒有意識的口念和意識的心念,但是内心深處確實緣著佛想著佛,沒有空。念佛熏到意根就是這樣,所以沒有禪定,佛法修行就是不能修到位,猶如隔靴搔癢,不能解決什麽問題,佛才講修行要具足戒定慧,三大法寶一個都不能少,信佛語尊佛教才能有所成就。
十五、六祖悟道是現量觀察第八識
凡是大乘菩薩參禪的實証,都是親自証得了第八識,能現前觀察第八識的功能作用,而不是靠推理推論的形式來推斷第八識的存在和功能作用,推理推論不是實証。六祖在聽五祖講金剛經的時候悟道,實証了真如第八識,馬上就能現前觀察第八識,於是就說出了五個何期自性。其他禪宗祖師在開悟的時候,都是實証真如第八識,沒有靠推理推論的。
只有實証才能現量觀察出第八識的功能作用,獲得了般若大智慧。以至於般若智慧滿足的時候,能現前觀察第八識的極多功能作用,如觀手中的庵摩羅果,不是想象手中有一個庵摩羅果,而是眼見庵摩羅果真實的存在。証得第八識也是,不是想像推理有個第八識,想像著祂起何種功能作用,而是現前就能觀察到第八識在五蘊十八界當中的種種作用。
推理和想像是意識的功能作用,實証涉及到意根的親証。意根實証是現量呈現,當下就見,不用在遇見什麽法時再努力的思惟這個法當中的第八識,現思惟的東西不可靠,意識滅的時候就無法思惟了,就不見第八識。尤其是命終以後,沒有意識時就不能再思惟第八識,不見第八識存在就是凡夫,就會以凡夫身去投胎,一生所修唐捐其功,甚是可惜。所以凡是不能現前馬上當下就見第八識功用的,靠推理來証明第八識的存在的,都不是証悟。
十六、解與証的區別
解是意識解,而意根不解不知;証是二者都知都解,都不愚。對於一個法,意識解了,是知其然,意根証了,是知其所以然。知其然是知表面現象,不知内裡,是比較膚淺粗糙的知,沒有觀察力,一問具體和實質、細節等就會一問三不知,對於法只能懂得一些粗略和粗糙的東西,無法細致深入了解觀察更多、更深、更具體的内容,因此對法講不太清楚,更不透徹,給人一種模模糊糊隔靴搔癢的感覺。
知其所以然,是知法的内在原理,深入表裡,知法的實質和來龍去脈,觀察力強,能了知法的具體細節,思路清晰,理路透徹,邏輯嚴謹周密,智慧強大。所以觀一個人對法的認知程度,就看他對法的描述是停留在粗略的表面現象,還是能夠深入到具體細節,越具體,說明實証的程度越深,智慧也越深;越粗略,越沒有實証,離實証越遠,智慧越淺,越是意識的解,越沒有意根的作用。
十七、說理與証理的區別
達摩祖師遇見梁武帝的時候,爲什麽不願意度他,聽他說幾句話,轉身就走?梁武帝派兵追趕,達摩祖師也不回頭,寧可河南嵩山石洞中一個人面壁九年,也不出來度人,更不度梁武帝。梁武帝是何許人也,可以網上查一查,建寺院,度人出家,供養三寶,親自講金剛經,傅大士上堂說法,梁武帝蹲下身子,用後背給傅大士當台階走上講堂。這樣的人物,福德深厚,善根不淺,達摩祖師爲什麽不接引他?梁武帝若是在如今這個時代,早就悟個十八、九次了,那個根性在現在的社會也很難遇,達摩祖師就是看不上眼,連引導他多說幾句話都不肯,究竟爲什麽?祖師在面壁九年的時間裡,能度多少人卻只管一個人面壁,究竟爲什麽?
梁武帝的福德確實很大,對於三寶特別護持,善根不可謂不深厚,但畢竟沒有深厚到能明心開悟,言下識宗的地步,所以達摩祖師沒有功夫一點點的教導他向上一路,如果對方不是宗門那塊料,多說沒有用。禪門度的是那些想解脫生死並且因緣也具足的人,因緣不具足的人不能強行引導悟入,否則就危害佛教和衆生。
真正得道的祖師最反感能說不能做的說理者,所尋找的都是真正能証理的有道器的弟子。所以達摩看到沒有因緣成熟的人,就面壁九年以等待因緣成熟的弟子到來。梁武帝盡管當時能講金剛經數座,能當座主,但畢竟只是一個說理者,還無法証理。沒有証理而去說理,所說水分極大,無有實義。達摩祖師對他用什麽心思也沒有用,因爲梁武帝畢竟還不是道器。
就如德山禪師昔日未悟之時,金剛經不知講了多少座,人稱周金剛,肩擔兩擔青龍疏鈔,奔向南方破魔,結果被龍潭禪師度化開悟以後,毅然的一把火把自己多年的心血兩擔疏鈔全部燒毁,口裡喃喃:“窮諸玄辯,若一毫置於太虛;竭世樞機,似一滴投於巨壑。”意思是自己從前說多少理,辯多少論,也就像一根毫毛扔到太虛空裡一樣,根本沒有分量;傾盡自己所有的智慧才能,也就像一滴水投到巨大的溝壑中一樣,無足輕重。未真悟前,寫多少書都是廢紙。
說理與証理有什麽區別?說理者用意識說,証理者用意根証。達摩祖師血脈論裡有一句話: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盡是魔說,是魔家眷屬,不是佛家弟子,既不辨皂白,憑何免生死?意思是即使能講十二部佛經,若不見性(開悟),即同魔說。
說理多証理少的現象很普遍,尤其是現在末法時期,到處都是說理者,幾乎看不到証理者,漫天遍野都是說理的,很讓人堵心。那些說理者,說他解悟,都是高抬幾級台階了,還對解悟這個名稱不滿意。解悟的人都有個真實實際修行的過程,只是沒有達到最後一個實証層次,最終的一個結果沒有實証,推理了一下想像了一下,但禪定還是有的,只是不太具足,智慧是有的,只是水分多點,三十七道品也修習了,只是不圓滿,菩薩六度也修了,只是還沒有修完。爲什麽現代連解悟佛法的條件都不具足,還會有那麽多証悟的人出現呢?答案大家自己思索。
十八、有深禪定的辟支佛都是實証十二因緣
阿含經中講辟支佛順推十二因緣和逆推十二因緣,雖然描述辟支佛參究的語言比較簡練,介紹的修行過程比較簡單,可是辟支佛們的修鍊都不是很容易的,中間過程曲折又艱辛。實際觀行思惟的時候,都是在甚深禪定當中,意識一邊思惟,意根同時思量,所以結果當然都是實証。沒有禪定時,只有意識的思惟,沒有意根的同步思量,所以不能証,可以解,但是解沒有用。
辟支佛具體實修過程,佛不能給詳細的披露,目的是爲了讓後人自己去用功實証,功夫做不到位,說多了容易讓人意解,所以只能那樣簡單的說。在那些簡單的思惟和對話當中,千萬不能認爲辟支佛就是靠意識的推理和邏輯思惟而得出了一個結果,那樣說等於誹謗辟支佛。辟支佛的禪定非常高深,意識的作用絕對不能佔主導地位,不可能壓倒意根,意根的參究和思量要佔主導地位。禪定越深的人,意根用的越多;反之禪定越淺的人,意識用的越多,主要靠意識的想像推理推測,無法用得上意根。
同理,阿羅漢們都有很深的禪定,對於過去和未來的五蘊觀察,都不用意識推理,不用比量和非量,都是現量觀察,意根參與。因爲那些色身與當前的五蘊身一模一樣,屬於同類,証得當前的,就知道過去和未來的。比如現在有一批産品需要檢查,因爲産品都相同,只要抽樣檢查其中一個,就知道全部産品如何。當然不包括有人在裡混淆其它産品。在保証一模一樣的前提下,檢查一個幾個就可以知道全體了。所以阿羅漢們的証都是現量証,是什麽就是什麽,沒有想象的那種思惟模式,沒有比對的思惟模式。沒有禪定的人,那就免不了意識的比量非量的思惟作用,其結果都是解,無法實証。
十九、意根不証法不能成四聖
三千大千世界是否能有一位意根帶著無明,帶著錯知錯解錯執的人成佛的?是否能有一位意根帶著我見、不見實相第八識的人成菩薩甚至轉識成智的?絕對沒有。
佛是四智圓明,都圓明了哪四智呢?首先意識圓明究竟轉識成智了,其次意根圓明究竟轉識成智了,然後五識圓明轉識成智了,最後第八識圓明轉識成智了。修到初地菩薩,意識第一次轉識爲智成妙觀察智,意根第一次轉識成智爲平等性智。意根憑什麽能轉識成智呢?就是因爲斷除了我見,斷除了我執,証得了法界實相真如心,破除一分法執,具有了大智慧,才轉識成智。不然意根憑什麽轉識成智呢?
只修意識,不到達意根,就不能修成什麽法,只讓僕人吃飽飯,不給主人吃飯,主人餓死僕人就散滅了。打仗作戰時,參謀意識看完地圖,將軍意根看不見地圖,這場戰爭就無法進行,因爲意根不了解情況無法作主指揮作戰。
學佛成佛由意識單槍匹馬,意根帶著所有的無明,連我見都沒有斷,能成佛嗎?生死輪回以及成就佛道不由意識作主了,解脫不由意識作主了,都是由意根作主起決定作用。死亡的時候如果意根都是無明,就會投到無明胎裡,還是無明衆生,不能投到聖胎裡;涅槃的時候,意根帶著所有無明,我見具足,貪執三界,意根還有三界無明,就不能涅槃。
有些人總是想讓意識當主人當將軍,一切法由意識說了算。這是不可能的。如果有可能,我們都希望這樣,意識作主,學佛修行輕松愉快,成佛用不了幾劫時間,比坐火箭還要快。意識琢磨琢磨理解理解,佛地境界明白了就成佛。然,這是絕對不可能的,所以還是要努力修行意根,讓意根明理破無明破執著。
二十、意識對法的感悟和感慨還不究竟
某學佛人感悟:想想意識我、意根我,是不是很虛妄的一種存在而已?強大而真實的存在,只有真如心,真如心才是不可思議的真常體、智慧體。知道了這些,您還爲這個渺若微塵、虛妄不實的人世間之愛恨情仇、喜怒哀樂、得失成敗耿耿於懷麽?
以上的感慨也叫作感悟,但是盡管有這樣的感悟,身心世界要想得到根本扭轉和改變,還是要在此基礎上,如實的在禪定中觀修,實証了之後,才能改變身心世界,真正得到某種程度的解脫。想想是意識的能力範圍,實証要靠意根,意根要現量。所以只是想想,用處不大,還要現量觀察,現量認知。知道世間什麽都是空的,都是如來藏幻化出來,也沒多大用處,需要有下一步的實際修証,只有証得了,心才空,才有解脫的力量。
有一些人,整天心裡想著世間如夢幻泡影,就覺得好像真的就是夢幻泡影。可是事到臨頭,該怎樣還是怎樣,絲毫不是夢幻泡影。真証得夢幻泡影時,在十回向位,快成初地菩薩了,那時候心行才能改變。但是在實際觀行之前的理論知見還是要具足的,心要有個相似的空,對理論有一定程度的解,有了這個基礎,就可以在禪定中實際參究觀行,實証才有希望。
二十一、黃蘖禪師反對知解
黃蘖禪師雲:我此禪宗,從上相承以來,不曾教人求知解。只雲學道,早是接引之詞,然道亦不可學。情存學解,卻成迷道……第一不得作知解。又雲:古人心利,才聞一言,便乃絕學,所以喚作絕學無爲閑道人。今時人只欲得多知多解,廣求文義,喚作修行。不知多知多解,翻成壅塞。《黃蘖傳心法要》
給你一片綠葉,挖出一窩紅薯,才是証悟。向人要一大堆紅薯,卻看不見一片葉子,那是別人挖出來的紅薯。還有人收集了一房屋葉子,至死也沒有發現一根紅薯,連解悟都沒有達到。
佛法修証的方式方法,越古越接近佛陀的本懷,越沒有水分和沉渣,越不變質,越純正。如今的人,意識簡直聰明得過了頭,就像充滿了氣的氣球,只可訢賞,千萬不要碰!
二十二、達摩祖師所講的入道三個條件
達摩祖師教導禪行的方法:外息諸緣,内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前三句的條件和方法,後者是目標和結果,沒有前三個充分和必要的條件,就沒有後一個結果。凡是修行當中與達摩祖師講的入道條件不太一致,與三個條件相差比較大的,一定是摻襍了意識的情思意解,所悟就不真,見道就偏,如霧裡看花朦朦朧朧,真智不現前,道業就會停滯不前。
外息諸緣,用功參禪時,要把心外的六塵境界的緣都屏蔽掉,心不著六塵相,不被六塵境界轉,見山非山,見水非水,不去分別山水相,心就不住山水上,不住在世俗有爲法上。
内心無喘,内心裡也不要有種種貪求和煩惱,不要有種種參禪之外的思想和念頭,不要有什麽思想情緒。
心如牆壁,在參禪的過程中,把心修鍊得平平靜靜、嚴嚴實實、密不通風如牆壁一般,外塵不入,八風不侵,内心襍念不起,無煩無惱,定力如山,一切境界不可催伏。
在參究過程中沒有語言、文字和聲音,相當於參禪的後續階段伺,如貓伺鼠,靜伺機緣,伺機而動,等著所參的目標出現,然後一把揪住,就可以享受戰功了。達摩祖師所講的這個用功境界,不是純粹的一念不生的禪定境界,而是定慧等持的參禪境界。意識在其中確實是沒有念頭,但意根卻在深深的思量著,疑情很濃,思量很重,念念都是疑,念念都不放松,念念都是道,無世俗念,對於所參究的目標窮追不捨,一心要究明無始劫以來的生死本。
功夫只有達到這樣,才能証道和入道,才叫作意根的親証,從此以後,後得智差別智才能漸漸生起,能現前觀察第八識在五蘊身中運行,能現前觀察第八識的無爲性和有爲性,而不是依靠想象和推理。七識既能學到第八識的無爲心性,也能學到第八識的有爲心性。若是依靠意識的解,只能想象第八識的無爲性,不能現前觀察第八識具體是如何無爲的,也觀察不到第八識的有爲性,觀察智就不能出現。
凡是通過甚深禪定入道的,都是意根親自參究了,也親自証得了,才叫作親証,否則都是意識証,說個親証就多此一舉了。能夠入道的禪定有未到地定和初禪定,還要是具足的未到地定,如果未到地定不具足,悟道就淺,有初禪定就更好了,悟的就會深和透。
二十三、參禪和邏輯推理的區別
(一)參禪是過去禪宗祖師們提倡的明心証悟的修行方法,通過參禪這種方式就可以証得本心自性第八識。參禪要求一定要有甚深的禪定,能夠朝斯暮斯的用功而不間斷,二六時中心都在參究覔道上,心思細膩,因緣成熟時,觸緣遇境才能隨時自悟,或者在禪師的機鋒下瞬間悟道。
初期功夫不純熟,參禪叫作尋,意識比較用力,思惟的多一些,明顯一些,隨著禪定的加深,功夫的純熟,就進入伺的階段,意識就不能用心,意根的思量作用就體現了出來,這樣才能朝斯暮斯,白天黑夜醒著睡著都能用上功夫,打成一片,疑之至深,以至於心思非常靈敏,遇到相應的境界,就會証悟,得成三昧。禪定淺一點,功夫就無法深入,不能發起証悟的三昧定慧境界。
而邏輯推理邏輯思惟完全落在意識心上,功夫比較淺,有禪定也可,無禪定也行,乃至於中學生都能用邏輯思惟和推理的方法解決學習中的疑問,上至各層次的學術研究者,普遍都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即使有禪定者禪定也比較淺。邏輯思惟和推理相當於正式參禪之前的入門階段,入門以後,就不可以再用邏輯推理了,邏輯推理是禪宗參禪的大忌,是所有禪宗祖師極力反對的,說爲是意下蔔度、情思意解和鬼家活計。禪師們都嚴格禁止弟子們意下蔔度、投機取巧,要求離心意識參,就是不讓用意識的思惟,離一切語言文字聲音的來參禪,沒有禪定就做不到。
意識有語言文字時,肯定是禪定非常淺或者是沒有禪定,禪定深時,意識無法有粗淺的思惟活動,甚至細微的思惟活動都會自動斷掉,但不妨礙意根的思量活動。諸佛甚至在四禪中都能証道,一般人的意識在二禪就沒有了思惟,三禪和四禪裡更是滅去了意識的思惟,雖然意識還會存在著不滅,還有極深細的知性。所以比較深的禪定能抑制意識的思惟,而能激發意根的思量。在意識意根共同存在的情況下,其思慮活動此消彼長,如果意識思惟太活躍,就阻礙了意根的思量,意根無法用心。
邏輯思惟和推理都有語言文字,離不開語言文字,都是意識的思惟活動,意根使不上力,因此意根就不會証得最後的正確結果。因爲意根無語言文字,所以真正的參禪和參究都是以意根爲主,禪宗祖師所說的離心意識參,就是不讓有粗淺的意識思惟。
(二)邏輯推理是比量,現量平直,當下即是,不用再比較分析。邏和推都屬比較分析,輯也屬比較分析,輯字本意是在車上合理擺放大小長短不一的箱子,故需要分析比較車體和箱子的匹配度。
參究參禪,無語言文字,疑情正濃時,遇到一個緣,觸到一個境界,突然相應頓悟了,一拍大腿,就是它,於是找到了親娘。如果還用邏輯推理說:十年前我娘是四十嵗,十年後我娘應該是五十嵗,看這個人的年紀與我娘差不多,應該就是我娘了,結果認個後媽。臨終時後悔,怎麽也來不及了。邏輯推理都是意識的思惟活動,意識單獨認的都是後媽,跟隨意根認的才是親娘。
意識有定無定,都可以邏輯推理,其結果是明白了一個理;而証果和明心都需要具足未到地定,這樣才能一門心思的參究,其結果是頓悟。而邏輯推理不需要多少禪定,心念集中一小會就可以了,要求的定力非常低,因此邏輯推理智慧劣弱,無法証果和明心。當禪定深時,意識的思惟活動就會受到限制,無法正常進行,當疑情非常濃重的時候,意識的思惟活動也衰弱了下來。定力越好,意識的作用越弱,意根的作用越強,現量智慧越深細。
二十四、多講意根是爲了避免佛教的亂象越來越嚴重
對於意根,聲聞人能簡單理解一下意根是六根之一,是出生意識的俱有依就行了,知道意根也是生滅變異的就行了,不需要了解太多。大乘菩薩在明心之前,同樣不需要太多了解意根,剛明心的初級階段在過陽炎觀之前也不需要太多了解意根。
只是末法時期,尤其是現階段,由於衆生修學都是有急功近利之心,心性又浮躁,又沒有禪定,也不能修禪定,往往都把意識理解的當作悟,或者是把意識解悟當作悟,未來世果報可畏,所以在如今時代必須要多講意根,避免以解爲悟的難堪現象越來越多,避免口空心不空的現象越來越嚴重,佛教裡的虛浮現象越來越嚴重,佛法一變質,後世人就沒有可依止的了。講意根,讓大家分清解悟與証悟的區別,是解燃眉之急,避免佛教亂相越來越嚴重,避免佛教提早滅亡,實在是不得已而爲之。
不少人既不想好好持戒,怕受約束,也不想辛苦修禪定,好逸惡勞,不想改變自己的心性,破除無明煩惱,只想盡快得到最後一個果當聖人,以風光無限,不知道天上何時掉過餡餅。有這等好事,釋迦佛和十方諸佛不讓衆生知道,卻講什麽戒定慧和菩薩六度,讓衆生這麽辛苦修行,不知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