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金剛經唯識深義(第二版)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唯識法義 更新時間: 2024-12-17 13:45:29 閲讀: 0

第五章  妙行無住分第四

這一品講菩薩如何布施,所得福德最多最殊勝,菩薩布施於衆生是妙行,得福無量,心卻不住其中。菩薩的根本標志就是布施利樂衆生,修大乘菩薩行主要以布施爲主。菩薩有四攝法:布施、愛語、利樂、同行,用這四個方法來攝受衆生,進而度化衆生,如果只顧自己了生脫死得解脫,那是自了漢,不是菩薩,做菩薩不能只爲自己,同時也爲衆生離苦得樂,爲佛法永續流傳。布施這一行,一爲個人修集福德,作爲往上進修的道糧,二爲攝受衆生,布施衆生就能與衆生結緣,衆生就願意聽從菩薩的教化,隨之受學。

菩薩六度波羅蜜的第一度就是布施,布施分三種:財布施、無畏布施、法布施。菩薩優婆塞戒經上講,布施給畜生得一百倍果報,布施給普通人,包括惡人、犯戒的人是一千倍果報,布施給持戒的人是一萬倍果報,布施給離欲的人包括外道証初禪的是百萬倍果報,因爲証初禪就斷了欲心,命終會生到色界天,這就是德,有德就值得供養。布施初果向及初果以上的聲聞、緣覺、菩薩和佛都是無量倍,無量和無量之間區別很大。

布施的因緣果報由如來藏來實現,布施整個行爲過程都有如來藏攝持和記載,因緣成熟時,如來藏輸出這個業種,衆生就受福報。一般來說,這個果報是後世得,叫異熟業,但這個業如果很大,在現世緣就能熟,那就現世受花報。衆生所造的業,果報都不會無緣無故消失,善業惡業無記業都由如來藏收藏和輸出,絕不錯亂,不會漏失。一般來說,善惡業受報完了,業種就消失,造過的惡業也可以通過懺罪來消除,証果或明心見性以後就能消除三惡道的業,後世就不下三惡道了。哪個業強,先受哪個報,修行人應該總是讓善業大於惡業,惡業就暫時不受報,時間很久以後,業種就乾枯。比如造五逆罪衆生,下品下生到極樂世界,十二大劫在蓮花中,沒有造業的機會,業種慢慢枯萎,心清淨了就從蓮花中出來。

無畏布施包括救濟衆生生命,解決衆生困苦危難,解除心理障礙等,可以得到健康長壽、平安快樂、諸事順利及富貴的果報,有時財布施中有無畏布施,無畏布施中有財布施。而法布施會得到福德和智慧兩方面果報,也有無畏布施的果報。講經說法替佛宣化是直接法布施,印制經書、護持僧寶弘法等是間接法布施,但最好是經過修証有了道眼,開啓了大小乘智慧,根本佛法不會講錯,不會誤導衆生走錯修行方向,更不會斷衆生的法身慧命,之後再親自講經說法接引衆生,這樣是最好的。衆生護持法師弘法,也要具備擇法眼,擇法眼是七覺分之一,有能力分辨法之對錯,否則根本佛法宣傳或助宣錯了,其果報也很重。

衆生沒開道眼時,往往把邪當正,把正當邪,顛倒錯亂,或只認名師,不知名師與明師有很大的區別,有道未必有名,有名未必有道,分清名師和明師,才能做到依法不依人。宣傳正法的福德很大,但如果傳錯了,錯誤的種子種到衆生的心中,生生世世發壞芽結壞果,即使善知識來也很難糾正,因爲衆生都以先入爲主。而真正的佛法很難與衆生相應,與衆生普遍所認知的習慣了的事理不同,衆生就會産生排斥現象,心理很難扭轉,弘法不可不慎。

原文:複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

釋:複次,須菩提,菩薩對於佛法,應該是無所住地修布施行,心不住在色法上布施,不住在聲香味觸法上布施。須菩提,菩薩應該像這樣布施,心不住在一切相上。

這一段是世尊囑咐菩薩們,修行布施時不應住在色聲香味觸法六塵上,布施不爲求得三界世間有爲的福報,不爲求得財色名食睡等五欲之樂,不求衆生感恩和回報,不爲升天享福,菩薩心應該像如來藏一樣無所住。如來藏布施時,什麽法也不住著,六根六塵是祂提供給我們的,六識是祂變現給我們的,讓我們有五蘊生活在世間。如果不是祂,我們簡直什麽也做不了,是祂給我們壽命、暖度、識心,如果祂離開了身體,我們當下就死亡,壽命沒了,身體冰冷僵硬,呼吸心跳脈搏當下停止,血液也不流動了。

祂就是我們的命根,一個大布施者,對我們卻一無所求,就連一聲贊美也不需要,對祂歌功頌德祂也不聽,更不要說歡喜了。因爲祂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所以祂沒有喜怒哀樂,沒有知見分別妄想,相反是我們的妄心七個識有我知我見我愛我慢,妄想分別,有見取見戒禁取見,以及六十二見這些邪見。有見即邪,即是妄心,無見即正,即是真心,所以菩薩布施應向如來藏學習,不住於一切相上。

原文: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

釋:菩薩爲什麽應該不住相布施呢?如果菩薩不住相布施,所得的福德是不可思量的。

住相布施,心被相所侷限,心量就小,其福德就有限量,心不超出六塵相就不能得解脫,更不能成佛。能布施的心是妄心七個識,以六識七識爲主,決定布施的是意根第七識,也叫末那識,祂思量著應該布施,布施什麽布施多少布施給誰,然後祂就作主決定,而布施前的分析推理判斷觀察都由意識來做,把結果報告給意根,說服意根,意根思量後,有時照做,有時不照做。所以我們有時覺得應該這樣,不應該那樣,可實際做起來卻相反,自己也覺得無奈,就是因爲意根不一定聽從意識的引導。

學佛後覺得吃肉不好,應吃素,可一見肉就要吃,管不住自己,因爲意根總是順從自己的習氣做事,不容易改變。明明答應布施一百元錢,可真拿錢時就猶豫了,答應時是意識心經過分析覺得應該這樣,拿錢時意根作主,意根我心重,不肯往外施捨,需要經過意識長期的熏陶和開導說服,才有可能轉變,所以意根改變,一切皆變,果報就不同了。菩薩不住相布施,福德無量無邊。像如來藏的福德多得不可說,宇宙虛空屬於祂,三千大千世界屬於祂,華藏世界屬於祂,世界海屬於祂,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種好屬於祂,沒有一法不屬於祂,但祂什麽也不需要,祂的福德大得無量無邊。

爲什麽說菩薩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

這裡的相是指境界相,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境界相。菩薩布施的時候,不住於色聲香味觸法相上,也不著色聲香味觸法相,去除這些相,布施時三輪體空。不分別被布施者的性別年齡、尊卑貧富、權勢地位,也不分別相貌,不分別是冤是親,平等施予。也不算計和掂念布施與那些人能給自己帶來所需要的利益,不希求色聲香味觸法、財色名食睡這些境界相的回餽,更不考慮所布施物品的價值貴賤,只要有需要者,無條件布施,不作計較分別。

能做到拋棄一切相,不著一切相,三輪體空布施的人,心量廣大,心空了的人已經不是普通人了,那是真正意義上的大心菩薩,具有甚深的空相的智慧,是大福德之人。大布施之後,智慧和福德又增進了一層,空慧之福,不受數量限制,所得之福德就是無量無邊,不可思議。心量有多大,所得的福德就有多多,福德與心量成正比,相輔相成。而著相布施者,心被相所拘礙了,心量小,所得福德就少,器小怎麽能盛載多物大物呢?福隨器至,大器大福,小器小福,這是必然的。所以菩薩不住相布施,器量大,心如虛空,所得福德就如虛空一般無量無邊,不可思量。

原文:須菩提。於意如何。東方虛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否。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不住相布施。福德也複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釋:世尊問:須菩提,你有什麽看法?東方的虛空可以思量得出有多大嗎?須菩提答:思量不出來有多大,世尊。世尊又問:須菩提,南方、西方和北方的虛空,四維上下的虛空可以思量嗎?須菩提說:不可以思量,世尊。世尊說:須菩提,菩薩不住相的布施,其福德也是這樣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只管按照佛所教導的安住其心。

在虛空中以任意一點爲中心,向外擴展都有十個方向,每一個方向都無盡止,無邊際,無涯岸,不可思量的廣闊,任誰也到不了它的邊際。如果虛空有邊際界線,那麽那一邊是什麽?說無就是虛空,說有都在虛空裡。虛空不是真實有的法,是假法,是相對於色來講,沒有物質的處所就是虛空,有物質就不是虛空,物質與虛空是相對立的法,有此就沒彼;也可以說是互存的法,虛空能包容物質色法,物質色法裡也有空間空隙。

比如把一隻箱子放在一個處所,這個處所原來一無所有,是空的,放上箱子就不空了,那原來的空哪裡去了,何處多了個空?人們在地裡打井挖土,挖出一尺見方的土,那地方就出現一尺見方的虛空,這個空從哪裡來?沒有來處,把土又填回原處,空沒有了,空到哪裡去了?沒有去處,實際上虛空從如來藏來,之後又滅回如來藏。

虛空沒有邊際,所以十方世界都可以在虛空中建立,每一尊佛成佛,都在虛空中建立佛國土,一個三千大千世界,所有衆生都成佛,都在虛空中建立無量個世界,都能承載得下。這樣的虛空可思量的嗎?誰能思量呢?爲什麽菩薩不住相布施福德不可思量呢?因爲不住在相上,心無所執,就得解脫,了生脫死出三界。但菩薩不出三界,不入無餘涅槃,世世在三界中自利利他,直至成佛。

成了佛的福德可思量嗎?單說八地菩薩的福德,一念之間不用作意加行,就能變出一個三千大千世界,珠寶無數,魚米肉山無數,救度衆生無數。手托著地球上的衆生送到其它星球,衆生不知,菩薩開口把四大海吞入口中,海中衆生不知不覺,菩薩說變一尊佛就變,而且分身無數,廣度有緣。更何況是佛的福德,更加的廣大無邊際,不住相布施的福德就是這樣廣大無比。我們要把心量放大又放大,千萬不要小心小量拘束自己。菩薩們應該這樣住著,住在無所住上,不執著一切法,一有所住就不能成佛了。菩薩們應該這樣遵從世尊的教導,如是行於布施。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