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經唯識深義(第二版)
第七章 正信稀有分第六
原文: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
釋:須菩提對佛說:世尊難道真的有眾生聽聞了這樣的說法和章句,能夠真實的信受嗎?佛告訴須菩提說:不要這樣說,如來滅度的最後五百年,有持戒修福的人,能夠對這些法理章句生起清淨的信心,認為這些法理章句是真實可信的。你應當知道,此人並不是只在一尊佛二尊佛三四五尊佛那裡種植了善根,而是已經在無量尊千萬尊佛處種植了善根。
上一品世尊開示: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須菩提聽後就生出疑問來,懷疑眾生聽聞這樣深的章句義理,能否會真實的信受。這個問題提得很合時宜。因為眾生根基利鈍不同,福德智慧不同,對法的信受就不同。薄福鈍根的眾生很難信受真實的大法,往往生起疑謗。古來就有此事,法華會上不是有五千弟子不信受大乘而退蓆嗎?這也是正常現象,歷劫都有不信受實相法而謗法的事情。因為眾生未斷結縛,恒生我見、見取見、疑見等邪見,不具正知見,謗法不信是必然的。
我見是以五藴十八界為我的知見,認為這個我是真實的,五藴的功能作用是真實的。見取見是眾生以自我知見為主,不管正確與否,他人即使正確也不信受。又因為眾生沒有證得實相心,對世間及出世間的各種看法知見都是錯誤的邪的不正確的,如外道的六十二見。疑見是眾生對正確的法理和善知識不能作正確的判斷和認知,心存疑結。由於這些結緊緊的束縛著眾生,使得眾生不能擺脫無明。再加上眾生福德因緣不具足,難免謗法謗三寶,更何況末法時期。
世尊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萬年。如來滅後的後五百年,有可能指末法臨滅前的五百年,在那時很少有持戒修福的了,如果有,一定是善根福德很深厚的人,看到金剛經講破如來身相,破一切法相這樣的章句,能深信不疑,贊歎如來說法真實,那個人一定稀有難逢。凡是信受金剛經中的章句及義理之人,就是正信之人。
達到正信,非常不容易,在菩薩的修學路上已歷經十信位修學階段,進入修福持戒修忍修定修慧的十住位階段,四加行暖、頂、忍、世第一法修圓滿了,菩提資糧也具足了,破除一切假相,證入實相。這得要經過幾十劫、幾百劫、幾千劫,甚至更久遠時劫,來薰修佛法,從而具備了正見。期間必然經歷、供養過無數諸佛,已在無量千萬佛所聽經聞法、種諸善根、積諸福德,非是短劫所能辦到。無數眾生發心修道,只有極少數人到此地步。所以看到大部分人都在初學階段就不會奇怪了。修學佛道甚不容易,只因無量劫又無量劫地流轉生死,無明根深,善根淺薄,非幾日陽光就能融化久積的堅冰。
原文: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
釋:聽聞這樣的章句,乃至於一念生出清淨的信心的人,如來都知道,並且能見到這些眾生得到了無量無邊的福德。
佛也稱為具足一切種智之人,福德智慧都圓滿具足,世及出世間法全部了知,如來藏中所含藏的種子、功能全部了知,無一法不知稱為一切種智。這種智慧微細到十方世界同時下雨,佛都知道具體滴數。一個世界就有十億個四大洲,十億個四大海,十億個須彌山,十億個欲界六層天,十億個初禪天,以及無數個二禪以上諸天。十個方向該有多少個星體,多大的範圍,下的雨滴數佛都了知。佛的智慧再微細到,十方世界所有眾生生一個心念,佛都了知,眾生卻連自己的心念常常都不覺知,念佛念經很久了,才發覺自己一直在打妄想,意根攀緣什麼就想什麼,心猿意馬,很難制服。
十方世界眾生有多少呢?我們地球這一個星體上的人類大約有七十多億,畜生有多少呢?數不過來,一條魚若產子的話可能有成千上萬條,一米見方的土地螞蟻有無數,各種崑蟲和細菌更沒法數。到處會生細菌,我們表皮每寸肌膚全部是細菌,九孔以及流出的淚汗等分泌物都是細菌,揭開皮膚,裡面的肌肉筋骨骨髓血液腦漿內臟全部是細菌,無一處沒有。
佛經上講,這些細菌三頭六臂,五顔六色,奇形怪狀,互相廝殺吞沒,如果數量種類不平衡了,我們就生病,皮膚病就是如此。所以用葯殺菌時,另一部分有益菌被殺了,又得別的病。鬼神類眾生,荒山僻野、河邊林邊、十字街頭到處都是,甚至一顆小草上,也附著無福眾生。楞嚴經中世尊說:清淨比丘於歧路行不踏生草,況以手拔。無福眾生以一顆小草為家,依附在草上,如果踐踏或手拔,那會毀壞眾生的家。再加上地獄眾生,阿修羅類眾生,非人類眾生,一個小世界眾生就這麼多,一個大千世界,十方大千世界該有多少?
這麼多的眾生,每個眾生起個心念,佛都了知。因此,哪個眾生的緣熟了,善根成熟了,佛都知道,就會安排相應的因緣,令其得度。所以如果有人得聞金剛經中的章句,生起一念淨信,如來當然會悉知悉見。每個眾生無始劫來,受生哪道,造作了什麼業行,受了什麼果報,又種了多少善根,積了多少福德,何時能入道成道,佛都了知。
原文:何以故。是諸眾生。無複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
釋:為什麼這樣說呢?是因為這些眾生能夠不著如來身相,了知凡所有相皆虛妄,早已沒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了。他們先破了四種相,進而又破一切法相,修到心無法相也無非法相了。
法分為有為法和無為法、緣生法和非緣生法。五陰是法,十八界是法,三界都是法,真如也是法。凡所能被人認知的都是法,不管看得見看不見,存在就是法,有真法和妄法,生滅法和不生滅法,因緣所成的法和先天就有不是因緣所成的法,從各個角度,各個方面,都有區別。
法有因緣法和非因緣法,因緣法即是空,即是妄;非因緣法是本來就有的法,即是真實法,不壞滅法。凡是直接指向成佛之法,就是究竟法,明心見性之法、真如之法即是究竟之法,而達到究竟法的方法是方便法。法相為有,非法相為空。能夠對金剛經中章句生起一念清淨信的人,不僅破了四相,也破了法相和非法相。
原文: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
釋: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這些眾生如果心裡取了相,就是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如果取著法相,就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如果取了非法相,就著了我人眾生壽者四相。因此不應該取法,也不應該取非法。
眾生若心裡取了相,不管是取什麼相,因為有我去取相,就著了四相。眾生若取了有法的相,因為有我去取相,就著了四相。眾生若取了無法的相,因為有我去取無法的相,就著了四相。不管眾生取有法還是無法的相,都是有我去取相,所以都是著四相。
法相是三界的有法,三界依著眾生的認知而有,有我才能認知三界的法相。所以若取法相,認為一切法是有法相的,即著我、人、眾生、壽者四相。若取非法相,認為一切法都空,都不存在,沒有法相,同樣是著了四相。
為什麼一念淨信者無四相無法相無非法相?
淨信佛陀所說若見諸相非相則見如來者,信根非常深厚,已經於無量千萬佛處種下了深厚的善根福德。能達到清淨信者,非實證金剛心、空四相、空法相者莫能,實證之後,才能對法相非法相無疑慮,其信才純淨。證信才是清淨信,實證之前的信都含藏著不同程度的疑惑,不清淨不純淨。實證金剛心之後,心中就會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了,現前觀察到這些相都是金剛心幻化出來的假相,因此都是空的。
四相比較粗淺,需要的觀察智慧不用太深細,法相比四相更加的微細,需要的觀察智慧更深細一些,因此無四相的智慧比無法相的智慧淺,屬於三賢位的般若智慧,而無法相也無非法相則屬於入地以後的唯識種智。四相在眾生的五蘊的範疇之內,法相雖然沒有超過五蘊範疇,但是非常微細,難於觀察,比如世間的一切習俗、風俗,一切規則、法則和法律制度,人類的一切行為規範和準則,人類的種種思想觀念,各學科各領域的學術技術知識,自然界的一切現象,以及佛教當中的各種修行法則、理念、觀念和認知,這些法相太多太廣泛和深細了,有很多都說不出來,都屬於唯識種智範疇。而這些法相都是非法相,是名法相而已。
對於佛所說的甚深法理能一念生淨信者,心中不僅無四相,法相也破除了,而且連非法相也破除了,心中極其清淨,不取不著一切相,智慧非常深利。未破除四相的凡夫眾生雖然也信佛所說甚深法理,但由於未證,心有疑惑,其信不是證信,所以不是很純淨。只破除四相的菩薩雖然證了法,有了證信,但是還有法相沒有破除,證還不足不充分,其信也不夠純淨,直到破除法相和非法相,內心非常空淨不著相了,才是真正的淨信之菩薩。
一個人心中若有取著,則有四相,因為有我才有取,若無我誰取?所以一個人只要取了相就有我人眾生壽者相,若取法相,就有我人眾生壽者相,若取非法相,就有我人眾生壽者相。因此菩薩不應取法,也不應取非法。佛說:我所說的法,可以用船筏來比喻,船筏渡水時一定要用,到岸時卻必須棄捨,否則就不能上岸。法有用時就用,實證之後無用了就要捨棄,不但要捨棄法,非法也要捨,心中有法有非法都不空淨,不能上岸涅槃。法為有,非法為無,有為非,無也是非,既然是非了當然要捨,是非一立一取,四相不空。有既然為非,與之對立的無當然也是非,一切法非法非非法,離四相絕百非,才究竟到家。這一品,破了法相與非法相。
原文: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釋:因為這個緣故,如來常常說:你們這些比丘們,應該知道我說法度人,就像船筏那個比喻一樣,過了河就應該丟掉船筏,不用再踩著不放了,佛法也是,成佛以後就沒有用了,臨成佛時捨棄一切法就能成佛。是法尚且要捨離,何況是非法的斷滅空法,更要捨離。
如來說法為什麼用船筏來比喻呢?船是用來渡人過河的,到了岸邊,需棄船才能上岸,不肯離開船就上不了岸。佛所說的法就是船,眾生乘此法船就能登上大涅槃的彼岸。若眾生心裡還有一法存在不滅,就是不淨,就是污垢,就是無明,不能圓成佛道,證得大涅槃。心中要棄捨一切法,空有都不著,要像真如心一樣空空淨淨,一法也無。但是沒到岸邊時,千萬不要棄船,生死海未渡,棄船何為?佛法是葯,用來對治眾生各種煩惱病、無明病。如來藏法是一味散,治療眾生所有無明病,服者必去無明,渡過生死海,成就涅槃道。唯有此葯能救脫眾生,渡於涅槃彼岸。因此佛子想到涅槃岸,就要棄捨一切有法空法,法與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