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观行五蕴断我见(第一部)(第二版)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5-02-04 20:28:12 阅读: 2193

第五节  五蕴皆空都是如来藏性

一、为什么说有大智慧能打破五蕴的尘劳烦恼

当我们证得般若真如本来而有的大智慧时,识心就同时生起了般若智慧,明了真心本不生灭,真心本具万法,真心能出生一切法,真心能生起五蕴身,真心能现起身口意的一切行,有真心就有一切法的存在。同时就知道,五蕴是真心所生,是能生灭的法,其功能作用都是真心籍缘所生,非真实有,是生生灭灭的虚妄法。

这样就知道了五蕴非我之理,也就断除了我见,打破了五蕴是我的这种见惑烦恼,从此知见上的迷惑颠倒想就没有了,生生世世在三界五欲六尘中的烦恼惑业就能慢慢消失。也就是通过后续的修行再断思惑烦恼,思惑就是思想上或心理上的烦恼,贪嗔痴慢这些五蕴烦恼。以后所有的尘劳烦恼都消失灭尽,这些尘劳烦恼的打破灭尽,就是由于证得般若的大智慧而得来的,所以只有具足大智慧才能打破五蕴的尘劳烦恼,得以解脱生死。

二、如何能证得五蕴皆空

能观行、能知道五蕴皆空的心是妄心七转识,七转识有贪嗔痴烦恼,有无明。六七识通过在禅定中观行思惟五蕴无我性,证得五蕴皆空,从而打破了无明,断了我见。在禅定中参究第八识,破参之时,证得本心第八识,同时就照见了五蕴皆空。如果再修出禅定,有初禅定的定水滋润就能断除贪爱和嗔恚;贪爱嗔恚断除,心得解脱,不再被贪爱所系缚,不被五欲六尘所系缚。如果修到四果,对三界世间的贪爱和执著都断尽,就能解脱于三界世间的生老病死的系缚而出离三界。断除烦恼,心得解脱以后,身口意行就清净,不再造作贪嗔痴染污业行,心就清净自在了。

有无明就有贪染,身口意行就不清净,造作业行后,业缘成熟就要受到业报,那时就会苦恼不堪,生死无尽。学习阿含经,观行断除我见,知道五蕴是虚妄的生灭的无我的,就不再成天围绕着五蕴假我而造作恶业,知道三界世间都是虚妄的,就不再贪染世俗法,不再被世俗法所系缚,心就能得解脱。如果再修大乘法,明心见性,证悟如来藏,时刻观察如来藏的清净无我性,向祂学习,效仿祂,将来就能心无挂碍,没有了颠倒梦想,无有恐怖,心得解脱。

三、为什么五蕴是空的?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为什么五蕴是空的?拿木偶人演木偶戏来作比喻,木偶人四肢和头都被拴着线绳,后面有人牵线,这个木偶才能演戏。木偶人演戏时,不能说这件事没有或者是不存在,但是它演戏这件事没有实质,不真实,不自在,不能自主,是空幻的。相是有,却没有自己的实质,所以相是不真实的。

我们的五蕴也如是,不能说五蕴没有,不能说五蕴不存在,但是这种存在是虚幻的,没有实质性的五蕴,五蕴不自在也没有自主性,因此是不实的。又比如低血压的人头晕时,眼冒金花,眼前都是黑点,这些黑点对他来说不能说没有,但是这种有是虚幻不实的,完全是一种幻相,别人看不见。我们不必对黑点生起恐惧和厌恶,也不用起心把这些黑点赶跑,只要治好头晕病,黑点就会消失。同理,只要治疗好我们的无明病,虚幻的假相就在心里消失,看一切法都是实相。

五蕴就像这些黑点一样虚幻不实,就像那个木偶人演戏一样的虚妄。这些道理要想真正的明白,就得要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进行深细的观行、思惟和参究,证悟波罗蜜时就知道了。一切相是有,但有是假有,是虚幻,是幻化,是不自在的,那么五蕴就非我。而有个我不是幻化的,虽然祂无相,但确实是实相,是真实存在的相。

般若智慧的观行,要在菩萨六度修到第六度的时候才有悟前的观行智,有观行智时才能观行成就般若智慧。观行成就时,证得了本来就自在的心以后就能发现,这个心是无所得的心,对于世间一切法祂什么也不得,因为祂什么都不需要,什么都具足,丝毫不欠少什么。这个心,我们把祂叫作佛也行,叫众生也行,叫作什么都行,不叫作什么也行,祂都无所谓。祂是一个无所谓的心,怎么都行,有什么没什么都行;怎么对待祂都行,认识不认识祂,祂都无所谓,因为祂自在嘛!我们就不自在了,非得要这样不可,不这样就不行,真是太不自在了。

当深入观行,因缘成熟的时候就能证得五蕴虚妄,明了五蕴非我,五蕴无常,五蕴是空的。五蕴本来就是空的,只因为无明才不知此理,通过观行就能证知此理。当我们行深般若波罗蜜多证得真心如来藏时,就知道一切法都是如来藏的起用,五蕴也是如来藏的起用,苦厄也是如来藏的起用,全体都是如来藏的妙用。本没有五蕴,没有苦厄,这些假相都是如来藏所现起的,犹如幻化出来的一样。

那么五蕴就是空的,苦厄就是空的,一切法都是假相,都是如来藏的显现。有如来藏的化现,其他一切法都是泡影,如来藏没有一切苦,祂一出现,所有的苦厄就是如来藏的性质了,苦厄就全部消除。所以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能够度一切苦厄。我们也可以这样作观行,照见五蕴都是空的,都是如来藏,从此以后就能打破五蕴的尘劳烦恼。

四、一切法全部是虚妄不实的

一切法生,是从如来藏中生,那么一切法灭,是灭向哪里?物质色法生时,是四大种子形成,灭时四大种子散去,生时从如来藏来,灭时回到如来藏中。所以我们看见一切物质色法消失,最后是无影无踪,没有灭的处所。

后脑胜义根里的六尘色法,也复如是,生时四大种子形成,从如来藏来;灭时四大种子回到如来藏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我们不会看到和感觉到,后脑胜义根里的六尘物质色法究竟是如何出生的,如何灭去的,但这些东西确实来无踪去无影,其实都在如来藏里生生灭灭。生生灭灭的也都是影像,刹那刹那代谢,抓不住,摸不着,感觉却那么真实,实在是幻觉,自欺欺人而已。

即使我们每天看到满房间的东西,显得很拥挤,整个房间和东西,也都是影像,并不是真实的,包括拥挤的感觉,也是虚幻出来的,非常不实在。看冰箱时,冰箱的影像摄入胜义根里,刹那生灭,然后消失。看电视机时,电视机的影像在胜义根里生成,然后灭去。又换成沙发和桌椅等等,一个个影像出生,然后一个个影像灭去,来无踪去无影,刹那生灭变异,非常虚妄不实。

听声音时,所有声音的影像,或者同时在胜义根里形成,或者顺次在胜义根里生成;灭时,或者同时灭去,或者顺次灭去,来无踪去无影。其实都从如来藏里来,又回到如来藏里去。来和去,都不是实质的色法从如来藏里来,又回到如来藏里去,而是四大种子,从如来藏里来,又回到如来藏里去,无形无相,实际上也本没有出入过如来藏。色身的出生和灭去也是如此,虚妄、虚幻、不实、刹那生、刹那灭,来无踪去无影,哪有什么实质的色法,诳人耳目而已。

五识心识种子从如来藏中生出来,于是好像有了见闻嗅尝触,其实虚幻不实,灭时,识种子回到如来藏中,五识消失,无影无踪,来无踪去无影,幻化诳人而已。第六识、第七识的识种子从如来藏中出生,形成了好像连续不断的了知性分别性,刹那生,刹那灭;生没有来处,灭没有去处,无形无相,来无踪去无影。犹如海市蜃楼般虚幻,诳人心识而已,没有实事,没有实法,都是如来藏的把戏。

一只猴子对着湖泊里的月亮,种种情思臆想,妄图捞取。一只痴狗,对着镜子里的图像,张牙舞爪,妄图驱走。每个众生的生生世世,用个比较恰当的词语概括一下,就是徒劳无益,成了佛,也是梦中事。当众生是噩梦一场,成了佛,也是美梦一个。

五、五蕴和万物都有如来藏的执持作用

如来藏不与各种五尘境界混合在一起,因为五尘境界是物质色法,如来藏是心法,二者不能互相混淆,如来藏不可能在景物的后面,也不可能与景物在一起,虽然物质色法都不能离开如来藏而存在。证得如来藏不是在物质色法背后证得的,是在五蕴活动当中证得的。当我们观行五蕴十八界的虚妄有明显效果的时候,心里应该有所触动,才感知到原来外面的境界都是所有共业众生的如来藏所执持的,并不是真实的。能观行到这个程度,断我所见就快了,心里不再把自己所拥有的物质色法当作真实的,多半能看空自己所拥有的物质色法,内心的感受空一些的时候,定力能迅速提升。

五蕴和万物有明显区别,万物没有识心,没有灵性,没有受想行识,只是四大组成,但是都有如来藏的执持作用;在五蕴上面则有八个识的活动,有灵性,也受想行识,有行为造作。所以一切法背后都有如来藏在维持着变现着,因此说一切法都是生灭虚幻的,都是如来藏的功德作用。

六、真妄心的区别

在五蕴的一切虚妄法上都有真心和妄心的共同运行,两种心都是无形无相的,皆不在内外和中间,但是两种心的体性却截然不同。妄心有生灭,有动转,有分别,有染污,有习气,而真心如来藏没有。我们接触世间一切现象时,都要仔细分析思惟这些现象的不实性、虚幻性、不自主性、变异性,慢慢地心里就能不攀缘,不贪恋,烦恼轻微,观行断我见就很快。

如果再观察这一切现象的背后,还有什么在维持着现象界的存在和运行,为什么一切现象是这样的虚妄,却还能出生和存在,这样生起疑情之后,慢慢地就能找到万物主,证得生起万法的如来藏了。经常观察一切法的无我无人性,一切法的空性,不仅能证果,还能明心证悟,之后能相续获得如幻观,阳焰观,如梦观等等各种观行。

七、虚相假相都有虚假之用

真空,就是指如来藏,真实而性空,心体里一法也无,却又能变现出一切法。妙有,就是五蕴十八界法相虽然有,实质却是无,都是微妙的如来藏变现出来的虚妄法。虚妄法,不能说那些虚假的相不存在,因为众生分秒刹那都在用那些假相,用五蕴吃饭穿衣走路,用五蕴来生活,众生活在虚妄的十八界里,见的是假色,听的是假声,嗅的是假香,尝的是假味,觉的是假触,识的是假法。

见听嗅尝触识,都是五蕴的功能作用,所以不能否定五蕴的表面的存在现象,五蕴虽然不是真实的存在,但还有虚妄的存在这种方式。明明每天都在用五蕴,却还说五蕴不存在。心里真能认可五蕴确实是虚妄的时候,那就好了,就是断我见了,愿众生都能如此。可是否定五蕴的虚相也不存在,就不能观行了,也不能断我见了。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