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觀行五蘊斷我見(第一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4-10-03 03:24:25 閲讀: 407

第四章 五蘊觀行的第二部分

第一節  五隂非我之理

一、成唯識論述記中講的五隂非我之理

[原文]論:内識所變至實我法性。述曰:此顯依他我法名假,先顯其體實非我法,内識所變似我似法,雖體依他緣起是有,而非是彼妄情所執實我法性。此緣起法,無主宰故,無作用故。

釋:内識,是了別内六塵的七識,内六塵由七識參與變現,三個能變識(第八識、第七識和前六識)共同變現了内六塵和五隂。六識和五隂是依他起性,依種種緣而由第八識所生。變似假我五隂六識,變似宇宙器世間,其實這些法都不是真實有,不是真實存在的我。五隂非我非實,六識非我非實,六塵非我非實,一切法都非我非實,由内識所顯現出來的假我假法,現象上好像是有,實質卻是無,幻化的即爲空。

五隂六塵六識只是一個假名詞,是依各種緣而生成的。緣起法表相上看是有,其實只是衆生的情識虛妄的計度爲我爲實,好像有個我,有種種法;實際是沒有,幻化非真,猶如夢中物。這些緣起法是因緣所生,並沒有自主性,沒有主宰性,也沒有真實的作用。

我,是主宰義,既然五隂沒有自主性,沒有主宰性,五隂就不是我,只是一個名詞概念,假有非真。五隂沒有真實的作用,表面的功能作用沒有主宰性,都不是五隂所爲,其背後另有一主宰者是真正的主人,是真正的我。那個我才有真正的作用,有真實的作用,有自主性,能主宰一切法的生住異滅。

沒有真正的五隂,沒有真正的五隂作用,也沒有五隂的真正作用。衆生覺得五隂有作用是妄知妄覺,心錯亂的緣故,心迷惑的緣故。其實也沒有迷惑顛倒的心,都如空中花,夢中境。入地以後,不再感覺五隂有真實作用,不再認爲一切法都有真實的作用,全部都是假相,沒有真實作用,只有第八識有真實的作用。就像一個木偶人並沒有真實的作用,認爲木偶人有真實作用的,都是被假相所迷惑的顛倒衆生,不識真假,錯認主人公。

二、所謂五隂者,即非五隂,是名五隂。這是公式,可以套用,比如:所謂某某,即非某某,是名某某。某某這個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並不是本人。但這個名字可以引出本人,名字也不離本人。沒有本人,就沒有名字,但是本人可以沒有名字。本人依名字顯現,呼喚某某這個名字,本人就出來。

同理,所謂的萬法,即非萬法,是名萬法。萬法比如是某某這個名字,名字背後有人,萬法背後是如來藏。依人有名字,依如來藏有萬法。人可以沒有名字,如來藏也可以沒有萬法。一切法都是個名字,相是有,只是沒有實質,如來藏沒有相卻是實有,祂有實體,有真實的功能作用。

三、怎樣理解六根是虛妄無我的

六根都是生滅性的,其中五根是第八識依業種和父母緣以及意根的執取而産生出來的,緣散即滅去,不是自在的,沒有自主性。意根是第八識輸送識種子所生,也是刹那生滅連續起來形成的識的假相,入無餘涅槃時,也能滅掉,因此也是虛妄不自在的,幻化而非我。觀行時,要慢慢地思惟,非常深細地思惟,内心裡才能有所觸動,才能真正地認可六根以及五隂不是真實的,不是真正的我。要修出禪定,在定力的配合下思惟觀行,一個法思惟完成之後再思惟另一個法。把所思惟的内容深深地懸在腦海裡,要深,要慢,要細,心思不要浮躁,深懸著所思惟的法,内心幾乎是不動的,其實是動得很慢很深細。這樣的觀行,才是正確的觀行方法。

第二節  四念處觀

一、四念處觀即是四念住: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衆生顛倒,以身爲淨,無量劫來貪求自身,貪求他身,不知色身,污穢不淨,血腥充滿,細菌泛濫,大小便利盈滿其中,九孔常流,污物不淨,實爲一個活動厠所。觀此身相,實爲不淨,以此對治,淨顛倒想。與此相對,法身清淨,無身無相,無念無爲,無有造作,純一清白,梵行清淨。

衆生顛倒,以受爲樂,無量劫來貪求於受,反造苦因,果皆是苦。小有暫樂以爲究竟,追求無厭。不知樂時就是苦受,樂本是苦,樂後更苦。苦分苦苦、行苦壞苦。衆生受苦時本身就是苦苦,内心感受,念念遷流,變化不止,即爲行苦;樂受之後樂即滅失,不能久長,即爲壞苦。一切感受,無論是苦樂不苦不樂受,有受皆苦。與此相對,法身無受,不受一切,沒有苦受,沒有樂受,沒有不苦不樂受,究竟無苦,即爲純樂,至樂大樂。心不貪求一切境界,苦受即除,捨受自在。

衆生顛倒,以心爲常,認取靈知爲究竟我,執取不捨。不知此心念念生滅,刹那不住,無常變異,究竟無我。與此相對,法身是常,永不壞滅,不生不住,不異不滅,本爲諸佛常住之體。

衆生顛倒,認法爲我,不知此法因緣而生,因緣散去,法即壞滅,壞滅之法如何是我。無明之心,執法爲我,缺少一緣,法在哪裡。無有父母,五隂何來,身口意行,造就五隂,若無真如,何有諸行,緣生緣滅,即非是我。與此相對,法身爲我,種子究竟,清淨無爲,再不變異,二十一個心所有法,真如所具,有此心法即爲是我。衆生無我,佛即有我,真常不變,非我而誰。以此觀慧,無明盡除,斷苦離染,究竟涅槃,常作此觀,早日成佛。

二、四念處觀的具體觀行方法是,觀心無常,要觀眼識心的無常、耳識心的無常、鼻識心的無常、舌識心的無常、身識心的無常、意識心的無常。觀法無我,觀五隂之法無我,觀十八界之法無我,觀蘊處界所産生的一切法當中都沒有一個我,沒有一個恒常不變的我存在。

首先觀色隂,色隂有生有滅,從無到有,從有到無。楞嚴經中波斯匿王說,觀自己的色身三十年一變,十年一變,一年一變,日日變,念念變。衆生每時每刻細胞都在新陳代謝,頭髮生,指甲長,皮膚、肌肉、内脏血液等都在發生變化,今天的身體與昨天的身體不一樣,與十年前的身體更不一樣,與兒時的身體相比很難找到相同之處。色隂這樣無常生滅變化,從裡到外都是肮脏污穢的,這樣生滅不淨的色身怎麽能是我?怎麽能有我性?我是不生滅不變化,恒常如一的,沒有苦性的,是真實的,我是清淨的;色隂與此相反,因此色隂不是我。

其次,觀察受隂。受是識心的感受覺知,以意識心爲主,這個心是無常生滅變化的,是苦的,非我的。不管是樂受、苦受和不苦不樂受,都是苦的、無常的,與我性相反,因此受隂不是我。第三,觀察想隂,想隂是識心的了別性、執取性,語言妄想的思惟分別性,以意識心爲主,是生滅無常變易的,是苦的,與我性相反,也非我。

第四,觀察行隂。行是造作、運轉、遷流變化。六識的分別活動屬於行隂,色身的造作是行隂,語言的造作是行隂,妄想分別是行隂,細胞新陳代謝是行隂,血液流動是行隂,呼吸心跳胃腸蠕動是行隂,這些都是生滅變化無常的,是苦性的,與我性相反,因此不是我。

第五,觀察識隂。識隂是六個識心,是生滅無常的,是苦的,是變異的,沒有我性,不是我。觀察十八界的六根六塵六識,都是無常生滅變異的,是苦的,沒有我性,也不是我。這樣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運作所産生的一切法,都沒有一個真實永恒不變的我性,全部是虛妄無常生滅變易的,是不可久住之法,都不是我。

三、佛在大念住經裡,講觀受是苦的時候,講到内受和外受兩種受。外受是指容易觀察出來的意識心的受,特別是在六塵境界上的意識的受;内受是指隱藏比較深的不容易觀察到的意根的受。雖然極大多數人分不清意識和意根,但是内心深處的思想活動還是能夠感知觀察到的,只要心很細致。

佛講觀心的時候,觀察心要觀察内心和外心的貪嗔癡煩惱,觀察内心和外心的集中散亂、廣大狹小、有上和無上、有定和無定、解脫和不解脫,這說明内心意根有貪嗔癡煩惱,有定和不定,有解脫和不解脫。這是從小乘經典上証明了意根有這些心所法,雖然世尊沒有明說。因爲意根的法,大乘弟子都無法理解和証得,何況小乘弟子能深入正確理解意根的法,所以世尊不得不隱秘講意根的心所法。

疑惑煩惱,有内疑惑和外疑惑,斷疑就要究竟斷,一定是斷意根的疑惑。所以三縛結完全是指意根的結,斷除意根的疑惑才是斷三縛結。斷貪欲,斷意根的貪欲,心才能與色界天人相應,才能生到色界天。斷嗔恚,一定是斷除意根的嗔恚,才是三果人。斷愚癡,一定是斷意根的愚癡無明,才能出離三界。

小乘法是最容易理解的,可是又有什麽人能真正看懂小乘法佛經,更何況大乘經典,又有什麽人能真正完全看得懂?証阿羅漢果,也不能完全信汝意,智慧不足,意不究竟,完全信之就容易出差錯。

佛法不是支離破碎的,一定是前前後後連貫連續的,都能互相佐助和說明。

四、佛在大念住經裡講五蓋的時候,說有内貪欲和外貪欲,内嗔恚和外嗔恚,内睡眠和外睡眠,内掉悔和外掉悔,内疑惑和外疑惑。内和外都分別指什麽?

心如果分内外,外心就是指衆生普遍能夠發現和觀察出來的心意識,内心是指衆生不容易發現和觀察出來的心意根。兩個識心一顯一隱,一明一暗,一深一淺,一容易改變,一堅固難改。修行就是先落實到淺層次的意識,再落實到深層次的意根,先初步轉變意識,最後究竟轉變意根。所以所有的煩惱無明,最初和明顯的是意識層面的,最後和隱秘深邃的是意根層面的。

從這部經當中,我們可以看出,佛在講小乘法時,雖然沒有明說意根的法,但還是隱藏著講到了意根,隱藏著而說一切煩惱和無明都是意根的,斷煩惱是斷意根的煩惱,解脫是意根的解脫,一切法都落實到意根上,解決意根問題,就能解決一切問題,最終究竟達到涅槃和解脫 。

五、在大念住經中,世尊講五取蘊時,也講到色受想行識的内法和外法。内色是色身,外色是六塵,内受想行識是意根,外受想行識是意識。

世尊講七覺分時,也把七覺分分爲内七覺分和外七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倚(輕安)覺分、定覺分、捨覺分,都分爲意識的外覺分和意根的内覺分。沒有修成内七覺分的時候,不可能証得小乘果,不可能斷我見,更不要說明心見性了。三十七道品不修成就,大小乘果一個也不要談,身心輕安不成就,定不成就,内心捨受不存在,無法斷除我見,無法明心見性。這是佛法修証的硬指標,無論誰都越不過去。如果硬要說某某証果和明心了,那都是朔料果,訢賞訢賞就可以了,沒有什麽實有價值。

從世尊對七覺分的描述來看,意根有擇法覺分,有精進覺分(真精進),有喜覺分(意根不僅僅是捨受),有輕安覺分,有定覺分(與定相應),有捨覺分。之後心行符合八正道,才能具足小乘証果的條件,才能斷我見,証初果,否則都是假果朔料果。條件不具足,因緣不具足,強行引導時,只能得個假果,天天看,卻沒有實用價值。

第三節  怎樣才能真正斷我見

一、小乘斷我見需要修行四聖諦法

四聖諦就是苦、集、滅、道。了知世間一切法都是苦,才能生起出離心,有出離心是修行的前提和基礎,沒有出離心,修行就會懈怠不能精進,斷貪愛就更困難,道業很難增進。時常反觀自己,是否識苦知苦,是否有出離心,這條沒有做到,後面的修行就精進不起來。

如果要斷我見,証得人無我,我們就要知道:什麽是人,人的概念是什麽?什麽是我,我的概念是什麽?無我,又是指什麽?什麽是空,空的概念是什麽,空都有多少種類?什麽是無常,什麽是生滅,無常爲什麽不是真實的?對這些法,我們心中要有明確的認識。常常思惟這些法,心中要牢牢地樹立起一個認知:無常法是不斷生滅和變化的,是不能把握的,都是空的,都是不真實的,不是應該依靠的我。

我們不能再把這些法當作真實的,當作是我,當作是我所擁有的,不要再去抓取和執取,執取這些法就會永遠淪落生死。把這些觀念牢牢樹立起來,顛倒自己從前錯誤的認知,慢慢就能斷除我見,斷除三縛結,從而獲得解脫和自在。做到這些很不容易,有時雖然表面或口中都承認五隂是空幻,但是内心深處的意根並不承認,要想讓意根承認和認可,就需要常常思惟這些道理,不要以爲自己已經知道就不屑深細思考,那樣意根的知見不容易顛倒過來,修行就不能有進展,這很關鍵。

苦的就不是真實的,苦的就不是我,這個觀念要樹立起來;無常的空的,就不是真實的,不是我,這個觀念也要樹立起來。樹立起這樣的思想觀念是很不容易的,一旦樹立起來,以後修任何法都很容易,知見很快就能修正過來,無論斷我見或明心以及今後的任何觀行,都能不太困難了。阻礙我們修行的就是煩惱、煩惱習性和錯誤的不正確的觀念和理念;觀念修正過來,煩惱也就容易降伏,智慧就容易生起來。修正知見最關鍵,知見正確,就能斷了我見,斷了邪見,以後的修行,一道道的關口都能突破下來。

二、只有深細思惟觀行才能真正的斷除我見

觀行五蘊虛妄時,意識一般情況下都能粗略認爲五蘊是假的,不是我,但是沒有經過深細的思惟觀行,不能究竟徹底了知其中緣由,也沒有找出有說服力的証據,証明五蘊確實是虛妄無我的。因此第七識沒辦法理解其中的真實義,當然不能認可五蘊非我之理,因此内心仍然一如既往,不能有所觸動,心行也沒有改變,所以不是真正斷我見。應該繼續更深細的觀行和思惟,把其中的道理都要思惟清楚,無我的証據要充分,這樣才能顛覆意根原來的知見,内心深處才能深深肯定五蘊無我,才能斷除我見。如果意識不經過深細思惟觀行,或者觀行不深入細致,証據就不足,就不能讓意根真正明理,身心就不能受到觸動,心行也就不能顛覆過來,意根仍然習慣性的認五蘊色身爲我。

觀行當中,意識如果感覺到身體就是自己所利用的工具,不是真正的我,下一步就要再反觀,意識心本身也是意根所用的工具,而意根就在時時執著自己的工具五隂身;再觀行七識心也是個工具,都不是真正的自己,不再把意識或者七識心當作自己,這樣色身與識心是我的知見就可以破除,意根深深肯定這點,知見就徹底顛倒過來,我見就斷盡了。

五蘊當中意識爲我的知見很難斷除,認爲意識的各種作用是真實的知見根深蒂固,是最難斷的。應該深入觀行,細心思惟意識的各種功能、作用和體性等等都不是自己;觀行各種覺知性都是虛妄法,不是我;所有的感受、思想念頭、所有的行相、所有的分別了知作用都要觀行出虛妄、無常、生滅、變異性,都不是我,仔細深細的觀行,就有能力斷我見。

三、無我、無人、無衆生、無壽者。五隂十八界這個假我,是第八識依各種緣變生的,是虛妄、變異、無常、空、苦性的,因而是無我的。這需要做深刻細致的觀行才能得出這樣的結論,内心才能確認五隂真的不是我。既然我是虛妄的,同理可証,他人也是虛妄的,所有的衆生都是虛妄非我的;那麽依賴衆生五隂而有的壽者相,當然就是不真實的,也是虛妄的。修出定力,好好觀行這些理,是很重要的。這其中要修很多法,八正道以及三十七道品都要修好,才能証得這些法都是空的,口說空沒有用,那僅僅是口頭禪而已。

四、觀行斷我見,有時候,對有的人來說,沒有必要非要面面俱到所有方面都要觀行到,只要突破一個點,打開一個牐門,就能把五隂十八界全部通透,就証得無我了。突破一點,就能帶動其餘。這一點,是哪一點,這要因人而異,每個人的薄弱環節不同,側重面就不同,突破口也不同,要看自己的因緣如何而定。

五、衆生要想解脫,必須按照佛理修証,斷我見,証五蘊十八界空,無人我無四相。進而捨離五蓋,發起初禪,斷煩惱去我執,命終才能出三界,得解脫。不知什麽是我,我是什麽,死執七識和五蘊,空喊破執和放下,只是徒勞而已。

小乘的解脫和放下,必須觀行五蘊十八界的虛妄,一個藴一個藴去觀,一個界一個界去觀,証羅漢初果,斷三縛結,漸証四果得以出離,別無他途。外道不知此理,積年修行,修得最高禪定,生到最高層天,死執定中境界爲涅槃,不知定境乃法塵。有知即是想,即是我,仍在五蘊中,不出生死。何時解脫,遙遙無期。 

第四節  五隂的集、味、患、離、滅

一、色是由地水火風四大種子形成的有相物質,攝持在衆生的十八界當中,屬世間法,包括衆生色身和宇宙器世間。這些色都是生滅的、變化的、無常的、虛妄的、空的、不久住的,這是世間生住異滅的運行槼律,本身並沒有好惡和過患。如果我們執取這些色爲我或者爲我所有,認爲色是有滋味的,長久不變的,於是對色生起了執著和貪愛,這樣一切過患就出現了。因爲貪愛色,執取色,心就被鎖在三界中,不出生死輪回,未來永遠苦惱不斷。

五隂都有集、味、患、離、滅。色隂的集,就是出生色隂的業緣及造業種子的累積。色隂的出生是有緣有因的,什麽緣因能産生色隂呢?貪愛集就是色集,因爲有貪愛的行爲造作,就有未來世的色隂出生。色滅,衆生通過修行是可以滅掉對色的貪愛,滅掉貪愛以後就沒有生死過患了。

二、色味,我們認爲色隂是有滋味,有樂趣,是非常可愛的,於是就貪著色隂,有貪愛就有未來世的出生,那麽生死煩惱就不能斷除。色患,色隂是有過患的,因爲色隂是無常的,是苦的,是空的,是變易的,因此就有無窮的生死過患,有色隂就會生出苦惱。色離,衆生通過修行可以離開對色的貪愛,離開貪愛就能解脫生死,得大自在。如果能離開貪愛,現起初禪定,就能斷除煩惱,心得解脫。

三、受隂的集,觸集就是受集,六根總要觸六塵,觸之後就要出生六識,就有六識的受隂,有受隂就會不斷地産生苦受、樂受以及不苦不樂的受,因此生死苦受不斷,苦惱不斷。受味,産生覺受以後,衆生就認爲覺受很有滋味,心生喜樂,就生起貪愛心,愛樂於受,喜樂於受,這樣就被束縛,不免有未來世五隂的出生。受患,六識這些覺受都是有過患的,都是無常的、生滅的,都是苦的、變易、不可久住的煩惱法,因此需要全部斷除。

四、受離,衆生通過修行可以離開對覺受的貪愛,不再認爲受是有滋味,是可愛樂的。

五、受滅,修行八正道以後,就真正地滅掉了對受的貪愛和喜樂心,心得寂止和清涼,得到解脫的真實受用。觸離受就離,觸滅受就滅,六根盡量少觸六塵,受就減少了,如果沒有受就沒有受的過患。

觸集就是想集,觸滅想就滅,六根觸六塵生想,六根不觸六塵,想就不出生;觸集就是行集,觸滅,行就滅,六根觸六塵,就有身口意行,六根不觸六塵,身口意行就滅。名色集就是識集,名色滅,識就滅,名色五隂出生,六識就出生,名色五隂滅,六識就滅。

第五節  小乘的修行次第和過程

一、証果的前提條件

聖弟子要如實觀察五隂,觀察五隂的無常性、苦性、變易性、非我性,就能証得五隂無我、不是我、不異我、不相在的真理。証得五隂的空性,証得初果的前提條件,必須修完三十七個助道之法,只有圓滿修道的條件,觀行才能成功。那些助道的法沒有修或者沒有修完,是不能觀行出五隂的無我,也就不能証果。所以要先修四念處、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等三十七道品。

三十七道品的修行次第大略如下:由最初的五根信根開始起修,五根增長具足五力,之後進入八正道中,發起思惟修,修習七覺支,在念覺支中修習四念處觀,得善法味,起四正勤,最後結果經過勤苦修習得四神足之果樂,心得自在解脫。

三十七道品中每一品,不僅意識要修習和獲得,同時也熏習意根,意根也要修習三十七道品,並且要完滿具足,獲得每一道品,成就四神足。

意識的念力薰修意根,使得意根念力具足,信成就。每一法最初由意識薰修引導,由意根具足,就是實証,修行則成就。

証得身心不是實有的時候,才能得解脫,認爲身心不是實有,不能得解脫。認爲與証得之間距離,可遠可近,完全在當人的修持程度。沒有修持,其差距可能要很多劫。

二、四聖諦、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正道這些内容,都是見道前後的修行過程,大小乘大同小異,修行過程相似相像。如果沒有這些過程的熏習,而突然出現一個果,成爲聖人,這個果極其不可靠,果和結論都可以抄襲,所有的知見都可以背誦,只要多讀幾本書就可以背誦出來,也可以想象出來。

而這些過程任何人抄襲不了,每個見道証果的人必須要經歷的過程,每個人的過程因其前世根基不同,可能有一些差別。前世已經証果的人,今世這些過程也許很快就走過經歷過了,其他人則不行,都要一一實踐實証,各個關口都要通過去。大乘果位也如此。這些過程都經歷了,其身心才能轉變,証果時就有極大的解脫功德受用。

沒有經歷這些過程的人,其所得果,猶如空中花,只可訢賞,沒有實用價值,沒有解脫功德受用,朔料果就是如此,只能擺著觀賞,不能飽腹。

三、所謂的實修,就是大小乘的三十七道品的修行内容,離開這些具體又具體的修行内容,就不是實修,只有結論沒有過程的修行都不是實修,只學理論也不是實修。理論可以學到幾地菩薩的理論,即使明白那些理,與實際証得還差一個無量劫兩個無量劫的時間,一二個無量劫以後的理論現在就學習,還以爲自己掌握了,就斷定自己是聖人了。前邊的路都不需要走,實際的修行過程都不需要經歷和實踐,那這樣的修行就是夢幻泡影,只得空花,結個空果。

四、四聖諦法,苦集滅道也分爲内法和外法,修道諦中的八正道,也分爲内法和外法。八正道修完,小乘三十七道品修完,斷我見的條件才能滿足,之後才能証果。如果心行不符合八正道,那麽心行就不足以爲聖賢,不能証果。八正道中有正定,分爲意識的外定法和意根的内定法。所以意根一定與定相應,定完意根,才能有正智慧生起,才能斷我見,証初果。否則全部是假果朔料果,只能看,不能用。

五、有非常實際的修行方法才是實修

佛講法,既有理論部分,更有實修部分,肯定會讓弟子修學有個入手處。因爲佛陀自己就是過來人,站在最高峰,完全有能力接引山腳下四面八方的衆生慢慢攀上山腰和山頂。 修習佛所講的法,總比崇拜只有華麗高耑的理論而沒有切實可行的入手方法要好很多很多。凡是不能提供切實可行方法的人,說明自己都沒有修習成功過,自己都沒有走通那條路,隨學的人怎麽能夠走得通?  

沒有實際修行的人講法,往往是指引衆生摘天上的星星,卻沒辦法給衆生架個雲梯,後邊的衆生只好可憐巴巴的翹腳仰望星空,即使再努力,離星星的距離仍然是原來那麽遠,沒辦法夠得著。有的人竟然以爲自己摘到星星了,其實那只是水裡的影子而已,並沒有得到真實的果子。如果有人只講理論,沒有下手方法,應該警惕了,不要白白的空耗自己的寶貴時間。

真真實實的下手修行,只要從一個法門証得三昧,其它任何一種三昧都能很容易切入。因爲三昧是相通的,方法是相通的,用一個方法入進去,其它方法也就掌握了。怕只怕大家不能下決心找到一個方法實際去用功,不肯吃苦,不肯花費精力。如果各個方法都去試,卻如蜻蜓點水,淺嘗即止,那就沒有辦法修成任何一個法門。

六、小乘証果的關鍵是七覺分的修持,七覺分已經大略講過了,具體修行還要依靠個人努力,盡量完善各種因緣條件,証果才能有一定的把握。修行的過程也是四加行的過程,暖、頂、忍、世第一法四個過程,是在文字理論的基礎上,内心的加工過程。在加工過程中,内心一定會逐漸生起相應的變化,這是觀行法義逐漸與内心意根相應,意根逐漸領納領受的過程,當然首先是意識先領納領受,生起勝解,然後傳遞給意根,讓意根領納領受。意根領納領受之後,身心就會逐漸轉變,七覺分逐個出現,定覺分出現之後,才有大智慧捨去五隂身心法相,進而証法,成爲世間第一初果人。身心沒有變化,沒有轉變,七覺分沒有成就,不可能斷我見,不可能証果。

暖相,透過文字理論,自己親自思惟觀行,内心裡出現暖相,就好像擦出火花一樣,心裡有些認同了正確的理論,有了初步的認知,有了興趣,還想深入探討其中的内涵。

頂,對於理論的認知達到一定的程度,有一定的高度,了解和理解了五隂身心的空,達到對五隂認知的頂點。這時完全是意識的認知和勝解,還沒有達到意根,因此内心還有躁動,還不能安住在五隂空的認知上,處於可進可退階段。

在這個階段,有的人内心就會有激烈的反抗,思想躁動不安,情緒有起落變化。有的人要苦惱萬分,也許會莫名其妙的煩躁和情緒低落。過了這個階段,情緒就會恢複正常,進入下一個階段,不但意識安忍於空,意根也安忍下來。就會繼續深究探討,究竟爲什麽五隂是空的,不實的。

第三個階段是忍。忍,也就是安住,安住在空義上,忍可五隂的無常性,但還不是真正的証得。因爲証據還不充分,内心的考量還不足,無法真正確認其理,只是内心不躁動,比較安分了。也在努力尋找証據,努力現量觀察五隂身心的實質。這時身心的覺受越來越輕安,越來越歡喜,禪定越來越好,智慧越來越深細,越來越靈敏,空的念頭越來越堅固,但還不能住於捨,内心裡沒有捨覺分。

等到捨覺分成就時,捨去了内心當中的我的思想觀念,内心空空,五隂空無常的觀念已經牢固確立,証據已經充分,内心完全認同確認五隂空無我,第四個階段世第一法成就,斷除了我見,証得初果。

在觀行過程中,身心要不斷的起變化,爲什麽要起變化呢?因爲透過意識的勝解,意根逐步有了一定的了知,與從前的觀念相左,逐漸顛覆從前的認知,意根發現了新大陸,就會促使身心出現相應的變化和反應。所以斷我見,証得五隂無我,一定是意根証得的。

七、衆生因爲有我見才有我執,因爲心中有我才會執我,因此學佛修行的首要,就是先斷我見,後斷我執;我見不斷,不可能斷除我執,這是修行次第,不能顛倒。衆生因爲錯認五隂爲真實的自己或屬於自己所有,所以才對五隂假我執著不捨。如果知道五隂確實非我,才能慢慢斷掉我執;意根我執一斷,就有能力滅掉五隂,不再想繼續保有五隂,不想在三界世間受苦不斷,於是命終時就能滅掉五隂,入無餘涅槃,從此解脫生死輪回之苦。

世尊在《阿含經》中教導衆生,五隂十八界和三界世間萬法都是虛妄的,衆生証得此理以後就不再被五隂和各種境界束縛,修定時禪定很快就能出現,而且不容易著魔出偏差。世尊在大乘經典中又講過萬法唯心造,心外無法,衆生明得此理以後再修定,就不再執著各種境界爲真,修定時更不會走入魔道。

外道的修行,因爲不懂境界的虛妄,執著攀緣境界,追求各種有爲法,喜歡各種覺受,貪求境界,心就被拘禁在境界中,不得解脫,不能出離生死輪回。心外求法就是外道,外道永遠不能出離生死輪回。佛法當中說,心外無物,境界虛妄,學佛人修行就要修心,不求物,也不求五隂長生不老這樣的虛妄法,不貪求三界世間的各種有爲法,這樣才能成就無上菩提。 

八、修行斷我見,証到初禪定以後,先斷貪欲,後斷嗔恚。嗔恚心比較難於斷除,斷完貪欲心以後,需要多長時間來斷嗔恚,這是因人而異的,要看當人的嗔恚心是否很堅固。有的人貪欲心比較淡泊而嗔恚心卻很重,心裡總有人事的糾結不斷,這樣斷嗔心就難。嗔心不斷盡,就不能証得聲聞三果。嗔心重的人得初禪也很難,因爲内心的糾結,就障礙了禪定的生起,想在一生當中証得聲聞三果,入初地,那個希望是很渺茫的。

但是還沒有斷我見的人,即使有了初禪以上的禪定,因爲還沒有斷我見,仍然是凡夫一個。色界天人都沒有欲界的貪欲現行,但是内心裡還有嗔和愚癡的現行。欲界主要是貪欲,以貪欲爲主;色界降伏了貪欲,但是還有嗔和愚癡,無色界以愚癡爲主。無色界天人認爲依靠禪定就能夠得到解脫,自己所住的定境就是涅槃境界,他們不具備解脫的知見,因此所修得的定就是邪定。不與智慧相應的定,不能得解脫的定就是邪定,所以無色界天人不斷愚癡,不能出離三界的生死輪回,不得解脫。 

第六節  斷我見就是知見和觀念的轉變

觀行五蘊無我的時候,証得色身空無我,是心上的知見和觀念改變了,不再認爲色身是我和我所。但是覺受仍然存在,只有在甚深禪定中滅去識心,才能滅除覺受,沒有禪定的支撐,覺受仍然存在。但是心越空,覺受越輕,心越不在意,越不執著。

斷除我見和明心見性,只是把原來的知見扭轉了,能扭轉知見是一件很了不得的事情,由此知見的扭轉,後續的無明和煩惱都會陸陸續續的斷除,生死問題就能解決,就能得到小解脫和大解脫。

但是五蘊的一切活動還要有,仍然要存在,只是不執著,覺受輕微,並且能正確把握和認識覺受,不會輕易爲了覺受而造惡業。

所謂的輪回,主要指心沉浸於生死輪回之中而受苦,心不解脫,就是輪回。心解脫,雖然在六道裡與衆生混在一起,並沒有衆生那些生死苦受,不受六道輪回的苦報,因此菩薩有能力出離三界而不出,在六道裡度脫衆生,不屬於六道生死輪回。 

第七節  無我的覺受

一、只要靜心思惟,就能看淡色身,與色身疏遠,進而不認色身爲我,内心就能發生改變。那時就想:何苦呢,整日爲身體而忙,究竟圖個什麽?在世間爭來爭去,究竟能得到什麽?成天我我我的,究竟爲了什麽?什麽是我?生生世世爲了色身,而色身就像是一塊木頭,一具臭皮囊;爲了覺知心,而覺知心卻是那樣的幻化不實。

修行真得要靜下心來反觀思惟,回光返照自己,反反複複問自己:一輩子究竟要的是什麽,想要得到什麽,又能得到什麽,活到到最後不過就是個空和空,除了空,還有什麽?如果不靜心思惟,心行就不能改變,照樣說是說,做是做,心行不變,自己絲毫不得利益,僅僅是在別人面前弄弄嘴皮子而已。成天我慢不斷,我比誰都好,比誰都能,誰也不如我,除了我就沒誰了,這就是生死輪回的根源。

當真正感知到沒有自己時,心裡有一種空落感。以前所依賴依靠的東西如今突然沒有了,再也不是自己所能依賴的,這時候可能一下子還適應不了,過一陣習慣了就好。心裡沒有了我,你會覺得很輕松,心裡能得到休歇,擔子放下了,如釋重負,以後禪定就能慢慢增強。

有我的時候,心裡是多麽的沉重,爲這個我奔波、造業,無休無止,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結束。有我時,對什麽都在意,爭名奪利,賣弄自己,希望所有人都關注自己,希望所有人都看重自己,希望所有人都羨慕自己,希望所有人崇拜自己,希望所有人都把自己當作神來看待,那個心裡該有多麽沉重啊!

二、觀行和証得覺受無我是非常重要的

衆生都把覺受當作真實的,當作我,當作我所有的,然後追求覺受,滿足和順從覺受,爲了自己的覺受不惜造作各種業行,尤其是造作惡業行。

我們要解除生死苦,就要觀行覺受的虛幻性、不實性、幻化性、空性、非我性,這樣就能証得覺受確實是空幻的、不真實的,就不會再注重覺受,也不追求覺受了,一來斷除了我見,二來心能逐漸清淨,貪嗔癡煩惱逐漸淡化;不追求覺受,就不會造作貪嗔癡煩惱這些無明惡業了。

覺受如何是空的、幻化的?覺受從哪裡來的?覺受主要是六識的覺受。其實後面意根的覺受也是非常重要的,意根如果沒有覺受,就不會促使六識去造作貪染業,也不可能要求得解脫,精進修學佛法。六識的覺受一方面來自意根,受意根的影響和指揮;另一方面,六識自身在了別六塵境界時,受境界的影響,對境界起貪厭,受心所法出現時,就産生苦樂受。

六識的覺受是如何出現的?如來藏把識種子輸出來,形成了六個識,六個識生成以後就開始運行,五遍行心所法以及五別境心所法就出現,於是就分別六塵、執取六塵,對境界産生了覺受。之後認此覺受爲真實、爲我,順己者貪,逆己者嗔,就要造作貪嗔癡這些無明業,之後生死輪回果報不斷。那麽我們把覺受觀空,貪嗔心就能降伏,這件事是非常重要的,証得五隂無我、覺受也非我,這是最重要的。

第八節  如何修諸根

一、《襍阿含經》卷十一:有個外道弟子鬱多羅來見世尊說,我師波羅奢那說修諸根,眼不見色,耳不聽聲,是名修根。世尊言:若如此,盲者是修根不?阿難問鬱多羅:聾者是修根不?於是世尊以此爲緣,爲弟子講述了異於外道的無上修根方法。

世尊說:緣眼色生眼識,見可意色,修厭離,不可意色,修不厭離;可意不可意,可不可意,修厭不厭俱離捨心,住正念正智。心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攝持,善修習,是則於眼色無上修根,耳鼻舌身意諸根也如是修習。

這段是世尊教導弟子修心去除煩惱的方法。首先當我們看見喜歡的色相時,心裡不要生起喜樂心而是要生厭離;見不喜歡的色時,心裡不要生厭惡,這是初步的調心。進一步調心,是當我們看見一切色相,不管喜歡還是不喜歡,心裡應該既不喜樂也不厭惡,住於放捨的心境狀態,内心不要理會這些色相,這是比較恰當的心態,有智慧的作法。

對色相要善於調伏心、守護心、把持心、關閉心,不要讓心向外攀緣流溢。耳聽聲時,鼻嗅香時,舌嘗味時,身覺觸時,意根觸法塵時,都要善於調伏心、守護心、把持心、關閉心,不要讓心向外攀緣流溢。這樣長久下去,心就能得寂靜,定力漸漸深入,參究思惟佛法就深入細致,很快就能証得道果。

修行不是眼不見色,耳不聽聲,鼻不嗅香,六根不觸六塵,而是在六根觸六塵之時調伏我們的心,在觸緣遇境時善於攝持我們的心。沒有境緣時就沒法調伏心,就像一匹野馬必須在荒郊野外駕馭牠、訓練牠,才能制服牠。修行人不能躲開境界來修行,一定要在境界中練心修心,接受境界的考驗,將來遇見任何境界時才能過關,心得寂止,不著境界。

二、衆生對六塵的貪求是如何生起來的呢?世尊在《襍阿含經》中說:緣眼界生眼觸,緣眼觸生眼想,緣眼想生眼欲,緣眼欲生眼覺,緣眼覺生眼熱,緣眼熱生眼求。意思是說,衆生依眼根觸色塵就出生眼識,眼識出生以後就能了別色塵,了別以後還想再了別,因喜歡和貪愛就生起了貪心,於是心熱燥動,就想擁有和抓取色塵,貪欲完完全全表現出來了。沒有修行的人,讓自己的心念、貪欲一直發展下去,絕不加以制止和呵責自己的心,直到最後造作了業行爲止。

有修行的人,到了中間某個鏈條上警覺自己,卡止住,不再往下進行。阿羅漢因爲斷了對三界的貪愛,心不再散亂和攀緣,眼根觸色塵以後,不想再往下進行分別和感受,把眼光移開,不再接觸,這樣就保持了自己内心的清淨;内心不再産生燥熱和熱惱,更不會産生貪求的心念,後世相續的生死種子就能斷除,不再有生死輪回。衆生正相反,總是順著自己的心念貪求不止,從來不知呵責自己,因此業行不斷,生死無期,苦惱不斷。衆生在其它幾根都是這樣隨順自己的貪心,因此就隨順於生死輪回,不能出離苦海。

第九節  世間一切法了不可得

一、當我們斷除我見時,就會認爲五隂並不是我,既然連我都沒有,也不可能有我所擁有的;表面看六塵境界好像是我所擁有的,但是那些法生滅變異,沒有自主性,沒有自在性,都是幻化的,因此都不能被擁有。

擁有和使用,只是一種虛幻的假相,沒有實質。擁有,是七個識心的佔有,但是識心無形無相,要如何佔有?比如說衣服,七個識要如何擁有衣服?金錢,七個識要如何擁有金錢?擁有一個人,七個識要如何擁有一個人?自己的五隂身都無法擁有,何況去擁有他人的五隂身,擁有名聞利養,七個識要如何擁有名聞利養?根本不可能。所以佛才說,一切法都是虛妄的了不可得,一切法都是不可得的。幻化的東西,如何得?我們掐指算算,無始劫以來究竟得到了什麽?就說剛剛,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麽?僅僅是自心虛幻的覺受而已,哪有實法?每個人無始劫以來就是在不斷的執著自己虛幻的覺受,追求和滿足於虛幻的覺受罷了,哪裡有得到和失去過什麽。

二、現在聽到天上打雷的聲音,和耳旁蚊子叫聲,這是同時聽到的。可是雷聲已經過去了多長時間,經過了多遠的距離才被聽到的?聽到的時候,雷聲早就消失了,天上已經不打雷了。既然雷聲與蚊子叫聲一起被聽到了,聲音在耳根裡就不分先後。一個聲音經過幾秒鍾到耳根裡,或者經過幾分鍾傳達到耳根裡,那個聲音的本質境還存在嗎?早就不存在了,聽到聲音時,外界真實的聲音就消失不見了。那麽別人罵我的聲音被我聽到了,那個罵聲還存在不?也不存在了,聽到的本質境聲音的幻化相,猶如山谷裡的回音。那麽聽到的罵我的聲音有多虛妄?非常虛偽不真實,六識所接觸到的法都是這樣。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