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生如法师网站LOGO

观行五蕴断我见(第一部)

作者: 释生如 分类: 二乘解脱 更新时间: 2024-09-30 15:10:53 阅读: 7821

第一章  基础概念介绍

第一节  五蕴十八界的概念

一、众生所谓的我,就是指五蕴和十八界全体,实际上是意根把五蕴十八界当作我和我所,我还是指意根,所以意根有我心我性我见我执。

五蕴就是: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十八界就是六根、六尘和六识;六根: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和意根。前五根是由四大所组成的有色根,肉眼能够看见,在身体的表面,叫作浮尘根;意根不是有色根,是无形的无色根,既是根,也是识心,肉眼不能见;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分别与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对应;六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

二、眼根与色尘相触,第八识产生眼识,眼识再与色尘相触,就能分别色尘,众生就看见了色;耳根与声尘相触,第八识产生耳识,耳识再与声尘相触,就能分别声音,众生就能听见声音;鼻根与香尘相触,第八识产生鼻识,鼻识再与香尘相触,就能分别香尘,众生就嗅到了香;舌根与味尘相触,第八识产生舌识,舌识再与味尘相触,就能分别味尘,众生就尝到了味;身根与触尘相触,第八识产生身识,身识再与触尘相触,就能分别触尘,众生就了别了触尘,有了各种触觉;意根与法尘相触,第八识产生意识,意识再与法尘相触,就能了别法尘,众生就有觉受。

三、五根、前五根分为外根和内根,外根就是浮尘根,在身体表面;内根叫作胜义根,在后脑勺部位,外根通过传导神经与内根相连接,肉眼看不见内根,因为有头皮包裹着,第八识在这里产生六个识。

六尘分为外六尘和内六尘。外六尘我们接触不到,是第八识与外五尘接触,通过五根的传导神经,把五尘上的四大微粒传导到后脑胜义根的部位,变为内尘;内根与内尘接触,第八识就产生六识来了别内六尘。内六尘是如影现像一般变现出来的,不是相对真实的外六尘,但与外六尘差不多一模一样,所以众生就以为自己非常真实,其实不是,都是幻化的。正如世尊所说的: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四、五蕴:色身再加上识心就组成了五蕴,色法与心法和合组成了五蕴,五蕴就是识心在色身上的活动,没有识心,五蕴就是一具死尸。五蕴是和合体,和合起来的就不是真实的,有生灭变化的就不是真实的。

欲界众生在每个活动的当下都有五蕴参加,走路、吃饭、工作,各种活动都是五蕴的活动,佛说这是五受阴。识蕴是指六个识心的识别了别作用,眼识负责见色,耳识负责听声,鼻识负责嗅香,舌识负责尝味,身识负责觉触,意识负责分别法尘,识蕴的活动就是一系列的五蕴活动。色蕴的一切活动都由识心支配,所以五蕴是身心互相配合运转的。识蕴受意根指使,意根是总指挥,祂抉择要做什么,六个识就要随顺执行,身口意行就会随意根动转起来。

当六根与六尘相接触之时,六识就被生出来,六识接触六根六尘以后,就有分别性,分别六尘时出现的喜怒哀乐的觉受,就是受蕴。想蕴是六识心上的取相,对六尘的执取性,了知了别六尘境界,进而一系列的妄想、思惟等等心理活动就出现了。行蕴是运动、动转、流转、变化、变动的意思,是六识不断的存在和动转的功能作用,但其中也有意根和第八识的功能,是八个识和合运作的结果。

五、在色蕴上有识蕴,在受蕴上有识蕴,在想蕴上有识蕴,在行蕴上有识蕴。识蕴是六个识的作用,也称作识受阴。识蕴的这些功能作用是有边际有限量的,各有各的作用,互不相代。比如眼识,分别色尘的粗相,分别显色,不能代替意识分别形色,不能分别表色,不能分别无表色等等法尘;眼识不能听声,不能嗅香,不能超越见色的界限。

六、六受身:眼触生受、耳触生受、鼻触生受、舌触生受。身触生受、意触生受,触的对象是六尘境界;六想身:眼触生想、耳触生想、鼻触生想、舌触生想、身触生想、意触生想。想是了知,是了别,心上取相为想;六思身:眼触生思、耳触生思、鼻触生思、舌触生思、身触生思。思,是指行蕴,是动转,是决定心,是六个识的造作,六个识的抉择和动转;六识身:眼触生识、耳触生识、鼻触生识、舌触生识、身触生识、意触生识。

以上是五蕴十八界的基本概念及内涵,懂得这些名相之后就要实证五蕴十八界的无我性。要想实证,必须要作观行,观行就是在定中深细思惟五蕴无我之理。

第二节  三十七道品

小乘断我见的观行,是思惟五蕴的无常性、苦性、空性和无我性,思惟一切法的生住异灭性,思惟色身的无常性以及各种觉受的无常性、思想观念的无常性、身口意行为造作的无常性、所有心识活动的无常性。思惟宇宙器世间的无常性,生活环境的无常性,与我们周遭的一切人事物理的无常性。观察出这一切法的无常性之后,再思惟这些法的空性、苦性和变异性,无常、苦、空、变异的法就是非我无我的。

观行成就的前提条件是:心性应该有所降伏,凡夫的心性应该减少减淡,多多少少与贤圣人的心性有所相应,应修的福德也具足了,持戒也满足了,忍辱与精进度也够了;智慧方面,五蕴十八界之理都能理解明了。这些基础条件都具备了,就与贤人接近,因缘到了就能成为断我见的初果人。

观行五蕴十八界的虚妄无我性并不很难,难在我们的三十七个助道品没有修出来,证道的基础没有打好,所有的观行就显得很吃力。如果三十七道品的基础打好了,稍加观行,就能确认五蕴的虚妄、不实、无我性。现在的学佛人比较浮躁,大多只在听闻佛法这个关节上用功,其它的基础佛法修行都不重视,所以很难实证佛法,修行的时间就要拉长,道业增进很缓慢。

一、三十七道品的内容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

四念处观: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

四正勤:一心精进修行四念处,就能断诸懈怠,使得已生恶得以断除,未生恶能不生;已生善得以生长,未生善能令其生,积极地断恶修善。

五根:根是能生长之义,有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这五根能生长出五种力量,才能破除无明黑暗。

五力:一、信力破迷信;二、精进力破懈怠;三、念力破邪恶;四、定力破散乱;五、慧力破无明。因五根的增长,就能获得力量,心不为愤怒所坏所执持,能治五种障碍。

七觉支是:择法觉支,精进觉支,喜觉支,轻安觉支,念觉支,定觉支,舍觉支。

八正道:正信,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思惟,正定,正念。

四如意足:欲如意足(神足),精进如意足(勤神足),定如意足(心神足)及慧如意足(观神足)。因为修行的定力不足,不能使心如意遂愿,就需要修习禅定,以达到摄心的目的,使定慧等持,精力充沛,所愿皆得满足。足是依靠之意,如意指凡事随心所欲。从这里来看,学佛修行不修定力,心就不能得自在,智慧不能生起,在佛法修证上的愿望就不能得到满足,没有定,佛法就不能成就。

四神足,是四种能够满足自心愿望的神通妙用。足是依赖依止依靠的意思,如意是满愿的意思。欲如意足,欲是希求或想要的意思,由于心对佛法修行有希求愿望的缘故,对于法生起决定心,引发定力,定慧增长,起神通妙用;勤如意足,勤是精进努力的意思,由于对佛法精进努力修行,对于法生起决定心,定慧增长,引发神通妙用;念如意足,心心念念都在所修的法上,就有了心念力,由于心念力的缘故,对于法生起决定心,定慧增长,引发神通妙用;观如意足,观是观行思惟的意思;由于思惟的缘故,生起对于法的决定心,定慧增长,引发神通妙用。众生由于这四种修行用功方法而生起定力,使得所愿皆能满足,称心如意。

三十七道品修完以后,观行思惟五蕴之法就能断我见,观行断了我见以后就是小乘的初果,同时三缚结也随即断除,这样三恶道的生死结缚解开,三恶道的业消灭,未来永不下三恶道。

二、如何断我见呢?世尊在《杂阿含经》中让我们观察五藴的虚妄性、无常性、变异性、苦性、空性、无我性,五蕴中一个蕴一个蕴的观察思惟,这就叫作观行。观行需要有相当的定力,三十七道品修完时,观行才能得力有成效。十八界也要一界一界的观行其虚妄、生灭、无常、变异性,最后确认五蕴十八界都不是真实的我,也不属于我所拥有,内心真的确认了这一点,就能断我见。

从此以后,内心深处不再认五蕴为真实的自己,这样就把将自己捆绑在生死流转中的三缚结我见、戒禁取见、疑见也断了,未来不再下三恶道。要做到这点,就需要把世尊在《阿含经》中讲的四圣谛理学通,定力具足时再去一一观行,这是断我见的大致用功方向。三十七道品一定要修好,八正道也必须修好,所有的身口意行为都要符合八正道,观行才能成就,从而成为初果人。

第三节  四圣谛和四相

一、四圣谛内容是:苦谛,苦集谛,苦灭谛,苦灭道谛。

苦谛,就是苦的道理和真理。众生有三苦、八苦及无量苦,生生世世在六道中生死轮回,不断受生老病死无量忧悲苦恼的煎熬。苦谛是只有佛的圣弟子才能明了和认知的真理,所以叫作苦圣谛,知道有苦圣谛才能修道,从而断苦集而灭苦。

集谛,也叫作苦集谛。苦集谛是说明众生无量劫造作染污业,积集生死业种,后世就要感召苦受业报的真理。苦是如何集起来的,如何感召来的呢?因为众生有贪爱,不断贪爱心,因此贪爱就要不断现行愚痴的烦恼业,造作的贪爱业行作为种子收集起来,将来业种缘熟时就出现苦的业报。所以佛陀说:贪爱集就是苦集。只有通过修行灭掉贪爱,才能灭掉无量的苦。

灭谛,就是灭苦的方法和真理。就是说苦是可以通过一定的方法灭掉,不是永远存在不灭的。通过修道断了我见,继而又证得初禅定,就能断了欲界的贪爱,又断掉色界和无色界的贪爱,才有能力出离三界,灭掉三界里一切的苦受。

道谛,道就是八正道:正语、正业、正命、正见、正念、正精进、正定、正方便。众生通过修行八正道,圆成小乘的菩提资粮,观行五阴就能断除我见,断除我执,从而灭尽五阴,出离三界,入无余涅槃。

四果罗汉还没有入无余涅槃前,处于有余涅槃中,有余是指还有少苦可受的意思,因有五阴色身的存在,就有一些不可避免的苦受。比如忍受天气炎热的苦受,蚊虫叮咬的苦受,病的苦受,身体不适的苦受,他人轻视的苦受等等,这些都是轻微的苦受,不影响他们解脱生死轮回苦。只要有五阴就有苦受,不回心大乘的阿罗汉明白这点,不愿意再忍受任何微苦,也害怕出生以后再迷惑,所以才坚决要灭掉五阴,入无余涅槃,入涅槃以后就灭掉一切的苦受了。

二、四相: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我相,即是五阴相: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和十八界相:六根、六尘、六识。 色阴从无到有,生灭、变化、转易,易就是变来变去,无常、苦、空,所以不是我;受阴生灭变化无常,因缘所生,无常、不久住、苦、空,所以不是我;想阴生灭、变异、无常、苦、空,所以不是我;行阴生灭、变化、无常、苦、空,所以不是我;识阴生灭、变异、无常、因缘生、苦、空,所以不是我。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前五根有生有灭、变异、无常、因缘生、苦、空,所以不是我;意根无生有灭,刹那生灭、变异、无常、苦、空,所以不是我;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生灭、变异、无常、因缘生、苦、空,所以不是我;六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六识生灭、变异、无常、因缘生、苦、空,所以不是我。

人相:人类众生的五阴相、十八界相,同样都是虚妄、生灭、变异、无常、苦、空、因缘生,所以不是我、非我、不异我、不相在。五阴不是我(生灭的意根),也不是我之外的我所,我不在我所里,我所不在我里,我与我所不互相混合存在。从大乘法的角度来说,五阴与真实的第八识不一不异,既不互相混合,又有极其密切的联系。

众生相:十方世界所有众生无论圣凡,无论哪一道的众生,其五阴十八界都是生灭、无常、变异、因缘生、苦、空,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我与我所不互相混合存在。但从大乘法的角度来说,五阴与第八识不一不异,与第八识也不混合在一起,二者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寿者相:在众生身上体现出寿命的长短,生命的年轮,从细菌的几个小时的寿命到长寿天的八万大劫,以及了分段生死的八地以上菩萨们的寿命,都是虚妄,不真实,无常,空,都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拥有的。

三、无四相,就是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五阴十八界这个假我,是第八识依各种缘变生的,是虚妄、变异、无常、空、苦性的,因而是无我的。这需要作深刻细致的观行才能得出这样的结论,内心才能确认五阴真正不是我。既然我是虚妄的,同理可证,他人也是虚妄的,所有的众生都是虚妄非我的;那么依赖众生五阴而有的寿者相,当然就是不真实的,也是虚妄的。修出定力,好好观行这些理,是很重要的。这其中要修很多法,八正道以及三十七道品都要修好,才能证得这些法都是空,口说空没有用,仅仅是口头禅而已。

四、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都是第八识所幻化出来的,一切相都没有自己存在的真实体性,包括我相、人相、众生相和寿者相。想得解脱,就要离开虚妄的四相,不执取四相。离四相是拨离、不认取的意思,内心不认四相为真实有,知四相为幻化不实,有是假合。

离四相不是灭掉四相,灭掉四相以后众生就消失了,只剩下如来藏,没有了众生,从此再也无所作为。离四相和断我见的道理是一样的,断我见不是把五阴身这个假我灭掉,而是不再认可五阴为我,把知见颠倒过来。佛教中所说的断,是指改变知见,改变识心的认知,纠正颠倒见,从而具足正知见。我们学佛不能灭掉五阴七识假我,况且没有修到四果罗汉的果位,谁也灭不掉假我和四相。

众生心中都有四相,或者认色身是我,或者认能感受的心是我,或者认能思惟的心是我,或者认能行住坐卧、能言语说笑的是我,或者认能分别六尘的是我。既认这些法为我,即是认和我一样的人为人,即是认和我人一样的人为众生,即是认我人众生身上的一期寿命为寿者相,这样四相就具足了。

五、阿罗汉和菩萨们通过修行破除了四相,心中无四相,内心中不再认四相为真,为实有。如果五阴七识不修行不观法,不证得无我,就做不到无四相。而真如不用修行,祂本来没有四相,没有五蕴相,没有十八界相,也不认为自己是真实我,也不作主宰,没有自我心行,也不取我相。如此,祂也不取人相和众生相,更不取寿者相,祂也没有寿命,因为祂从来都是不生灭的。

《金刚经》中说:若心取相即着四相,若取法相即着四相,若取非法相即着四相。真如一相也不取,祂没有取的心行,连自己也不取。相反,妄心七个识总是在取,时刻在取四相和六尘相,取一切相,因此才生死不断,苦恼祸患无穷。总之能取的心就是妄,真如不取,也无四相。

第四节  小乘无我的含义

一、所谓无我,含义有二,一是无常非恒一;二是不能作主,不能自在。第一个意思好理解,就是所谓的我生灭变化不停,不能永远保持恒一不变。第二个意思费解一些,五阴不能自己作主,不能决定自己的出生、生长和灭亡,生不能作主,死也不能作主,而要由自己的业力作主,由阿赖耶识决定,因此五阴是不自在的,是被业力和阿赖耶识所掌控的。

至于说有些小事情,还是由自己的意根作主,比如在吃饭时可以选择吃或者不吃,在现有的条件下,选择吃些什么。但是从背后的因果来看,这也是由自己的福德所决定的,如果福德非常薄,吃与不吃,吃些什么,就不由自己说了算。每个时期都有饿死的人,都有吃了上顿就没有下顿的人,业力现前时真的没有自己选择的余地。表面能作主的事,都有背后的因果和业力在支撑和作用着。在福报不足时,想要作主脱离生死,还做不到,还要受业种业缘的束缚,而受生死苦报。这时候,意根就不能作主了。

二、不能作主的我,是指生死不能自在的五阴,五阴不能自主存在,必须依赖阿赖耶识才能存在;五阴也不能自主灭,必须依赖阿赖耶识和业缘才能灭,有生有灭,就是不自主、不自在的。而阿赖耶识却永远是自主和自在的,因为祂不生不灭,不由他法所决定。

另一方面,五阴身也有一定的作主性,并不是完全随生死业缘流转,否则我们学佛也就没有用,没有必要了。五阴中的第七识就是八个识当中的作主识,刹那刹那都对五阴的身口意行作主,决定身口意行的造作。如果意根不作主了,五阴也就没有身口意行,阿赖耶识也就休息。

而业行方面,意识意根可以共同努力改变生死业,努力修行去除无明烦恼,改变生死业报。这都是有主动性,能够作主说了算的,其最终结果就能断除一切无明。意识通过修行佛法,常常熏染意根,让意根一点点的脱离业力的束缚,去除无明和烦恼的羁绊,而选择造作善业和清净业,未来的果报就能越来越殊胜,直至成佛作祖。

第五节  我执法执概念

我执,是对五阴的执著,执著为我为我所,断了我执就是四果阿罗汉,那时意根再也不贪执三界世间法,寿尽就有能力灭掉自己,入无余涅槃得解脱。法执,也叫作法我执,意根执著蕴处界和合在一起而衍生的一切法或者某些法,为我为我所,这种法我执只有修到初步转识成智的地上菩萨才能开始一点点断除。

第六节  观行之意涵

观,谓观察、思惟、思量、想、推理、推想,也可以说念,有念的成分,分为现量、比量和非量的观。非量的假设、假想都可以使用,其结果如果是现量,就是正观。还有邪观,俗语叫作瞎想、胡思乱想、臆测,这些都属于没有根据没有道理的思惟活动。

行,谓运动、行为、变化、迁流、流转,凡是动的,非静止的,都是行的范畴,也可以说是事物发展的过程,没有结束,还在变化进行的,都属于行。

思心所的思,也有行的内涵,不仅有抉择、决定、造作的意思,主要还有思量性,计较性,俗语叫作琢磨,量度、比量、权衡。意识思惟以后,意根暂且不决定,不表态。祂在干什么?祂在权衡利弊得失,因为意根总是要保护自我利益,一定要不断的权衡利弊,计较得失,什么对自己有利,什么对自己无利有害,意根要思量,要动心思,然后再作出决定,让身口意造作出来。有一种叫作下意识(思)的知,就是意根的思量了别的结果。下意识的感觉,说不清楚的,都属于意根,能说清楚的,是意识的觉知。

想心所的想,也是动转,也是行的范围,不属于静止状态。想,有了别、分别、取相、执取的功能作用。取了相以后,思心所起用,思量所执取的法相,权衡利弊、轻重和缓急,然后抉择。思量暂时没有结果时,就叫作拿不定主意,意根暂时没有主张,没有决定。思量较之想,其区别在于深度不同,想,是对相的稍微浅层次的了别,紧紧围绕着相分,不离相分左右,取了相分以后,就会生起感受。之后,还要思量,最后的思量也是围绕着相分,考虑如何处理对待,权衡利弊,然后决定造作。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