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生無邊誓願度
煩惱無盡誓願斷
法門無量誓願學
佛道無上誓願成

生如法師網站LOGO

觀行五蘊斷我見(第一部)

作者: 釋生如 分類: 二乘解脫 更新時間: 2024-10-02 19:18:36 閲讀: 513

第八章 五蘊與第八識的關係

第一節  兩種無我法的内涵

無我,兩個字,有兩個以上的不同含義,在不同之處,代表著不同的含義,把這些含義弄清楚,才能清楚無我到底指什麽,才能知道如何下手修行。七識的無我,一個是指無不生滅性,無永恒性,無真正主宰性;一個是指無第八識那種空性。第八識的無我,一個是指無七識那種自我性自私性,一個是指無七識那種主宰性、作主性。

搞清楚這些概念,才能理解我與無我的真實義,才能指導自己的修行。能從這些概念裡繞出來,也是不容易的。一個名詞概念有多種含義,如果不把含義弄清楚,糊裡糊塗的,就無法下手修行。比如真實這個詞語,在不同處代表不同含義,一個含義是指不生不滅的真實相第八識,本來而有;一個是指世俗法裡符合事實的相,這是生滅法,不是本來法。

 第二節  分清兩種無我性

觀行苦空無常無我法,最後實証世俗界的五蘊十八界都是生滅的無我法,只有實証出五蘊確實是生滅性的,才會知道是無我的,才會逐漸去滅除五蘊的活動,最開始是減少五蘊的活動,對五蘊活動不感興趣了,因爲知道五蘊是無我的,是生滅的、變異的、空的、無意義的。

觀行第八識參究第八識,其觀行目的旨在實証五蘊中的第八識,觀察出五蘊與第八識的關係,最終實証一妄一真,實証如何妄,如何真。証得第八識的真實永恒存在性,觀察第八識在五蘊身中的清淨性,就會証得第八識的無我性。同時觀察出第八識是如何具體出生五蘊的,就証得五蘊確實是虛妄不實無我的。

兩種無我性,指向不同,苦空無常無我性,是與生滅無常對應的不存在的無,這個不存在的我,就是七識的我,是假我,要滅除的我。第八識的我,與不生不滅對應,與真實性對應,與清淨對應。第八識的無我性代表著第八識心中,不認知自己,沒有私心,沒有我心。這兩種無我千萬不能混淆不分,否則無法正確修行。無我的妄心必然要滅,無我的第八識永遠不滅。

兩種無我兩種意思,七識的無我,沒有真實性,有毁壞性。第八識的無我是無私心、我性、作主性、執著性。七識依第八識修到無我時,也有類似於第八識的無我無私不執著。我性輕微的人,敢於否定自己,知非即改,轉得快。我性重的人,不肯重新如理思惟,理清思路,不願意否定自己一點點,這樣的人不容易檢討出自己的非,認死理,不肯改正自己,修行非常困難。

沒有禪定,思惟粗燥,沒有邏輯思惟,根本不能捋清這些法義的是非淆訛處,頭腦是混亂的。如果遇到特別複襍的法義,就會覺得沒有頭緒,無從下手,所以說禪定是非常重要的。

 第三節  妄我與真我不能對等

我不學佛,我不修行,我不持戒,我不修定,我不開智慧,我不求解脫,我瀟灑自在,任運自然。這個我,是指什麽?是指第八識。這裡的主體我換成七識是否可以?七識五蘊能不能也像第八識這樣,不學佛、不修行、不持戒、不修定、不開智慧、不求解脫、任運自然?不能。兩個我,能不能互相對換?也不能。

有的人說既然要學習第八識,依止第八識,轉依第八識,就應該像第八識一樣。這句話對嗎?說不對也不對,說對也不對。要有嚴密的邏輯思惟,哪些方面應該向第八識學習,哪些方面不應該向第八識學習。什麽時候向第八識學習,什麽時候不學習第八識。成佛以後的七識就與第八識一樣,不學佛不持戒不修定不開智慧不解脫不成佛;成佛之前,在衆生階段就要學佛持戒修定開智慧求解脫求成佛。成佛之前要學習第八識在五隂身運作中的清淨性,無貪嗔癡性;成佛以後七識與第八識一樣清淨,就不用再學習第八識的清淨性了,因爲佛是無學者。

七識和第八識兩個我,有的時候可以互相對換,有的時候不能互相對換。把兩個我弄清楚,才好修行,如果混爲一談,那就無法修行,也不能成就了。

 第四節  小乘觀行應該得出什麽結論

如果觀行五蘊虛妄無我之後,得出一個五蘊不是第八識的結論,說明了什麽?說明了所有的凡夫衆生無始劫以來,一直把五蘊當作第八識,然後遇見佛法,想要得解脫,經過觀行思惟,糾正了從前的錯誤認知,把邪見改爲正見說:五蘊不是第八識,五蘊非第八識,非非第八識。是這樣嗎?非非第八識這句話,是否包括了五蘊也是第八識的含義?

如果是這樣,那麽凡夫衆生無始劫以來一直認爲五蘊就是第八識,這有什麽錯,是邪見嗎?沒有錯啊!如果凡夫衆生無始劫以來真的一直把五蘊當作第八識,那就沒有我見和我執了,沒有無明和煩惱了,佛也就沒有必要辛苦來娑婆八千次解救衆生了,衆生認第八識我就不會認五蘊我,也就不會造作惡業了。最最關鍵之處在於:凡夫衆生無始劫以來是否把五蘊當作了第八識?

如果凡夫衆生無始劫以來一直把五蘊當作第八識,如果真的是這樣,所有的凡夫衆生就是地上菩薩,具有唯識種智。因爲只有地上菩薩以唯識種智的現量觀行,能觀察出五蘊全體都是第八識,布娃娃全體都是布,泥人全體都是泥,金飾品全體都是金子。那麽一切衆生無始劫以來都是地上菩薩,再那麽還用得著斷我見,斷第八識我見,斷我的第八識見嗎?

如果凡夫衆生無始劫以來,並不知道有第八識真我,並不認爲五蘊就是第八識,那麽凡夫衆生遇見解脫法,觀行四聖諦苦集滅道,觀行苦空無常無我時,最後能得出五蘊非第八識我、非我第八識這樣的結論嗎?這是否是媮換概念?如果是媮換概念,就沒有人能夠真斷我見,所有小乘行者都不能得法眼淨,都不能得解脫。

真正如實修行三十七道品,如實做觀行的人,在斷我見証果時,根本得不出五蘊非第八識這樣的結論。給出這樣的結論,是對於實際修行的情思意解,純屬是研究出來的理論,沒有經過如實思惟觀行過程。在斷我見以後再從大乘法觀行的角度,才能得出五蘊非第八識的結論。

佛在爲弟子們講四聖諦時,首先都告訴弟子:五蘊中有真我第八識不生不滅,即使滅盡五蘊十八界,第八識也不滅。這樣弟子們都信受佛語,知有不滅,無餘涅槃以後不是斷滅空無,那個真我有用。衆弟子聽佛語當時就知道五蘊十八界能滅,第八識不滅,就知道五蘊不是第八識。但是這種知道,是意識的知,意根並沒有實証,實証就是大乘菩薩了。他們也不至於去尋找第八識,只是觀行五蘊的苦空無常無我性,不會說經過一番辛苦觀行,才去得出結論:五蘊非第八識。如果是這樣,那他就沒有認真仔細觀行。這個結論在佛講有真我時,心裡就應該知道了。

阿含經中佛講四念處經,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如果這個人真真正正的做觀行了,經過了幾年時間,斷我見時,能不能得出一個結論:身不是第八識,受不是第八識,心不是第八識,法不是第八識?如果得出這樣的結論,請問:這個人是如何觀行的?如實按照世尊講的内容觀行了嗎?

這個人是憑想象在做結論,沒有真正去如理觀行。如果小乘修行人確實証得了五蘊不異於第八識如來藏,那麽他們也就不會害怕苦,而急著滅去五蘊入無餘涅槃了。因爲他們証得了五蘊都是第八識顯示出的幻化相,沒有實事,沒有真正的苦,就不會去避苦躲苦了。

第五節  苦是非我的含義

觀行五蘊無我以後,如果得出一個結論:色受想行識是苦的,苦的不是第八識非第八識,這能說得通嗎?

証得色受想行識是苦的非第八識,能逐漸厭離色受想行識,不喜歡色受想行識嗎?如果能,那麽就會轉而貪愛第八識,喜樂於第八識。小乘聖弟子能喜樂於第八識,貪愛第八識嗎?有這種現象嗎?如果有,阿羅漢由於喜樂第八識,就會繼續修學菩薩道,自利利他,不能入無餘涅槃而從三界世間裡消失了。

理論上可以知道五蘊非第八識,任何人在聽聞佛介紹第八識的時候當下都能知道。有很多人一想也知道色蘊生滅去來不止,當然不是真實的我,也不是真實的第八識。沒有必要千辛萬苦去思惟觀行五蘊不是第八識,跑題跑得太嚴重。

五蘊是苦的,不是第八識和第八識所有的,能說得通嗎?意根當然認爲五蘊是我(自己)的,不是第八識的,才去執著五蘊爲我,才有無量生死苦。如果凡夫的意根認爲五蘊是第八識和第八識所有的,那麽凡夫的意根還有我見和我執嗎?還有遍計所執性嗎?什麽都不是自己的,意根還有什麽可執著的?

五蘊本質上就是第八識,形成五蘊的六大種子全部來自於第八識,是第八識投資生出來的五蘊,五蘊當然就是第八識的了。如何觀行之後反倒認爲五蘊非第八識,是不是很奇怪?理論總有窮盡的時候,總有走不通的那一天,無法自圓其說。而實証者,橫說竪說都有理,都說得通,誰也辯駁不了。

第六節  五蘊非我的我是哪個

原來六七識把五蘊當作我,觀行斷我見之後,就不再把五蘊當作我了。意根原來把色蘊當作我時,就會把受蘊當作我所,認爲色蘊在受蘊中,或者受蘊在色蘊中。我們觀察一下,色蘊裡有受蘊嗎?受蘊裡有色蘊嗎?都沒有,二者不互相混合。同理,意根把受蘊當作我,把色蘊想蘊行蘊識蘊當作我所有的,認爲受蘊中有色蘊想蘊行蘊和識蘊,色蘊想蘊行蘊和識蘊裡有受蘊。實際上幾個蘊既不互相分離,也不互相混合存在,具體觀察五蘊的時候,能証得這個理。

如果說在身體裡能找到受,在受裡能找到色,那麽死人也有受,木頭也有受;如果受裡有色,那麽受就是色,受就有色;受如果有色,就不是識心的無色功能作用了,其它幾個蘊也要這樣觀察。

把大乘的理與小乘的理同時觀行,在觀行小乘無我理的時候,就無法觀行了。大小乘理同時思惟觀行,有點混亂,對於修小乘斷我見有點不利。明了大乘理之後,專門觀行小乘的時候,不要加入大乘,否則無從下手。

如果要觀行五蘊非第八識,不異於第八識,與第八識不相在,各位努力試一試,能不能觀行出來,有什麽思路嗎?除非參禪証得第八識以後,般若智慧很深的時候,才有可能,智慧淺都做不到。心經中說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才能照見五蘊皆空,行淺般若波羅蜜多時,還不能照見,何況還沒有行般若波羅蜜多的時候。按照佛在阿含經裡講的方法去觀行,思路很暢通,不要自創方法。

第七節  斷我見斷誰的我見

認爲識蘊六識爲我的我,是真我第八識,還是妄我意根?斷我見是讓意根斷除識蘊爲我的我見,還是讓第八識斷除識蘊爲我的我見?觀行到最後是意根認爲識蘊無我,還是第八識認爲識蘊無我?斷我見的結果,就是讓意根認爲識蘊五蘊不是我,不是我所有的。而不是讓第八識認爲識蘊五蘊無我無我所,我見我所見與第八識無關。

觀行識蘊苦空無常無我,應該是觀行識蘊的生滅變異無常性,以及識蘊的無我性不真實性,不是假我,不爲假我所有,實際上也沒有假我妄我,都是空的。不是去觀行識蘊五蘊不是第八識。

這個觀行是誰觀的?不是第八識觀的,而是意根在意識觀的基礎上親自去觀的,最後意根就懂得了識蘊非我不異我,我與識蘊不互相存在和包含。異,就是別、另外的意思,識蘊不是別於我,不是我之外的我所。不異,就是不別,不是另外的,識蘊既不是我,也不是我所,我與我所都是我,都要斷除。

是誰實証識蘊無我非我?是誰實証色蘊無我?是誰實証受蘊無我?是誰實証想蘊無我?是誰實証行蘊無我?是誰斷除這些蘊爲我的我見?我見是誰的見?我見的“我”是指哪個?認爲五蘊是我的知見是邪見,認爲五蘊非我不是我的知見是正見,是誰有邪見,是誰有了正見?是斷了哪個我的邪見?讓哪個我有了正見?是誰認爲五蘊非我?是誰認爲五蘊是我?

五蘊是我這個我是指哪個我?這個知見是正見還是邪見?不管是正見還是邪見,第八識都沒有,第八識本身不起知見,祂不學佛不修行,沒有見惑煩惱惑,也就不用斷除見惑和煩惱惑。所以觀行的最初是六七識觀行,觀行到最後是六七識不認五蘊爲我了,也知道沒有所謂的我,五蘊十八界是無我的。

如果說觀行最後得出結論說五蘊非第八識,那麽在証果之前,他就會認爲五蘊就是第八識,然而衆生無始劫以來根本沒有這樣的覺悟,不知道有真我第八識,都是認爲五蘊就是妄我,爲我所有和所用。誰有我見,就讓誰斷我見。意識意根有我見,故斷我見,就要斷意識意根的我見。斷我見,是去假;明心,是認真。意根和意識把假的否認了,然後才能去認那個真的。

第八節  色身是否非第八識

從世俗法表面現象來看,色身是色法,當然不是無色的第八識,但從聖義諦來看,從唯識上來看,色身的實質就是第八識。第八識把衆生的色身生出來以後,現在的色身是如何存在的?是否還是第八識出生的,第八識是否還在連續不斷的出生著色身?這個問題如果回答不出來,如何知道色身非第八識,不異第八識,與第八識不相在?

第八識最初生色身的時候,是輸送四大種子,同時輸送意根的識種子,然後再輸送意識的識種子,同時不斷的輸送四大種子。色身出生以後,第八識仍然不斷的輸送四大種子,相當於第八識仍然在不斷的出生色身,一旦第八識不輸送四大種子,色身就不再出生,色身就滅去不存在了。

第八識出生一切法,只要有法存在,第八識就在不斷的出生著法。法出現以後,後續的生叫作執持和維護,實際上還是生,沒有斷。四大種子生出來就滅,再生出來再滅,這樣不斷的生滅循環往複,色身就會繼續存在,並且不斷的改變。第八識在色身上的作用就是不斷的輸送和收回四大種子和識種子。第八識在一切法上的作用就是輸送種子,繼續不斷的出生法,也就是維持法的存在和變異,讓法生住異滅。

整個一個色身,全部是第八識單獨輸出七大種子組成的,那麽色身就是第八識單獨投資的一個控股有限公司,也可以叫作獨資企業。只是沒有收成,沒有利潤,也沒有損耗,興衰成敗第八識無所謂,因爲第八識不把色身當作我和我所。

從第八識全部投資控制色身這個角度來說,色身非第八識嗎?非也!色身不異於第八識(不是第八識所有的)嗎?非也!色身與第八識不相在嗎?非也!

色身種子全部來自於第八識,第八識裡的一部分種子構成了色身,色身就是第八識,屬於第八識所有。色身全體皆是真如,所謂一真法界是也!世間一切有爲法,哪個不是第八識?全體即真如,一真法界!

既然色身全體都是第八識的種子構成的,色身由第八識來調控和控制,那麽色身與第八識非相在,也非不相在!老板哪能離開自己的公司?但是色身真的是第八識獨資的,沒有合夥控股的嗎?沒有二老板、三老板嗎?非也!還有假老板表面上管理控制著,祂以爲色身就是我就是我所,由我說了算。

第八識根據什麽輸出七大種子投資控股呢?當然根據業種了。業種哪裡來的?意根主導六識造作業行得來的。意根主導六識造作善業,就有好的色身,有創利潤的優秀公司;意根主導六識造作惡業,就有惡道色身、多災多難的色身,有賠本的衰敗公司。色身公司的興衰成敗,由意根承擔風險,擔當責任,利潤歸意根,虧損也歸意根。

第八識是甩手掌櫃,投資之後,其餘不管。公司需要錢還會再投資管理,只要庫存裡有。話又說回來,第八識投資的資金全部從庫存賬目裡出,庫存的資金從哪裡來的,是七識創造的收入。那麽色身公司盈利存入庫房不?存入庫房,公司運營失利,債務由意根負責,從庫房裡存款觝債。庫房虧空,色身流浪乞討過活,二老板意根三老板六識淪爲奴隸,大老板無所謂,沒有任何損失。

第九節  小乘正觀五蘊十八界非我

觀察五蘊非我時,先觀察色蘊不是我,如果把這個我換成第八識,那麽就是觀行色蘊非第八識。請問:觀察這個干什麽用?如何觀察?用得著觀察嗎?是正觀嗎?

觀察受蘊非我時,卻來觀察受蘊不是第八識,觀察這個干什麽用?如何觀察?用得著觀察嗎?是正觀嗎?

觀察想蘊非我時,卻觀察想蘊非第八識,這樣觀察有什麽用?如何觀察?用得著觀察嗎?是正觀嗎?觀察行蘊非我時,卻觀察行蘊非第八識,觀察這個干什麽用?用得著觀察嗎?如何觀察?是正觀嗎?觀察識蘊非我時,卻觀察行蘊非第八識,觀察這個干什麽用?是正觀嗎?用得著觀察嗎?如何觀察?

再接著觀察六根非我,卻觀察眼根耳根舌根鼻根身根意根非第八識,這用得著觀察嗎?誰不知道眼耳鼻舌身意根本不是第八識?卻通過辛苦修定去觀行,得出一個六根非第八識的結論。誰不知道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不是第八識?誰不知道意根不是第八識?觀察六塵也是這樣,非要觀察六塵非第八識干什麽用?誰不知道色聲香味觸法不是第八識?用得著觀察嗎?大家都知道,這不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嗎?與五蘊無常苦空無我有關係嗎?

小乘觀行五蘊,就是要觀行五蘊十八界的無常性、變異性、空性、苦性,所以確定不是我們無始劫以來所執著的那個我,根本沒有一個什麽我可執著的,這樣就斷我見了。這樣觀行才是正觀,若他觀者,即爲邪觀。 

第十節  五隂是第八識出生變幻出來的

一、色隂是五隂之一,是生滅虛妄的、變異的、無常的、苦的,是空的,不真實的,是第八識所幻化出來的。第八識依據衆生的業種業緣,變現出衆生的色身,才有色隂的存在。色隂不是因某種緣自己就能出生的,也不是由父母一手操辦所生的,父母只是色隂出生的一個助緣。是第八識籍父母緣入住到受精卵中,根據衆生的業種,藉母血變造胚胎才成爲了色隂。色隂不是自然而有,不是無緣無故就有,而是第八識依緣變現出來的,是第八識所具有的屬性之一。

色既然是第八識變幻出來的,就是第八識的一部分,與第八識是不一不異的關係。因此色即是空,是空性心第八識的性質。這裡的空是指空性心第八識,色是色隂,色隂就是第八識,全體都是第八識的功能作用而顯現出來的。這裡的空不是虛空,虛空是一個假名詞,沒有物質的地方,就假稱爲虛空,放上物質就沒有虛空,因此虛空沒有來處也沒有去處,沒有實體性,它不是真實存在的法。

二、五隂的一切活動都是七個識心與第八識共同和合運作出來的,七個識心加之於色身上就有五隂的活動,如果色身上沒有七識心的運行,色身就是死屍。識心在色身上,色身就是色隂,色身内五根觸内五塵,意根同時觸五塵上的内法塵,六識心就出現,六識再與六根六塵相觸,識心就能感受,受隂就産生。受隂以意識心的感受爲主,前五識的感受爲輔,沒有識心就沒有受隂。六識了別六塵,執取六塵的相就是想;接下來的思惟、細的分別、判斷、打算等等都是想,想隂以意識心爲主,五識也有了別取相的想隂活動。

行隂,識心的運行,念念遷流變化,身口意的一切活動,都是行隂。包括時間的流逝,地點方位的變化,色身上的心跳、呼吸、脈搏、血液流動,只要是運行著變化著的,不是靜止的就是行隂。

識隂,就是識心的分別功能體性。如果七識心不加在色身上,就沒有五隂的活動,色身就不是衆生,殺之就不屬於殺生,明了七識心體性非常的重要。但是,如果第八識不輸送七識心的種子,就沒有七識心的産生,更談不到五隂的活動;第八識如果不配合七個識心,就沒有五隂的活動,色身就是死屍,就是木頭。由此看來,五隂的活動是在第七識的操控下,由第八識出生的。

三、五隂苦、空、無常、無我,五隂的空不是指沒有五隂,或者五隂消失,連現象也沒有,而是說五隂在現象上是存在的,但沒有自體性,就像魔幻師幻化出來的城郭一樣,沒有實質,沒有自在性,其本質是如來藏性。五隂的所有一切現象全部都是如來藏所顯現出來的,所以五隂是空的。五隂的空,也不是把五隂分成很微細很微細的各個部分,最後就變成沒有,變成空無,不是這個道理,五隂不能分析成微塵,因爲五隂由色法和心法組成,心法不能分成微塵後再變成空無,其實色法也不能分成極微細的微塵微粒,即使色身能分成極微細的微塵也不能由微塵變成空無,微塵與虛空不能互相轉換,因爲種子不同故。

五隂的空,是指沒有實質,是虛幻的意思,也是歸屬於如來藏空性的意思。同理,色隂的空,不是指沒有色而是說色隂沒有本體的實質,是如來藏所生,是如來藏的空性,色隂沒有色法的自體性,是個虛幻法,有生滅之法,所以是空。空的定義:一是不實性,沒有自體性,是虛幻法;二是虛空,一無所有之義;三是如來藏的空性義。

色隂是如來藏所出生的,不能自在,不能自主,自己不能決定自己的存在,要由業種和如來藏決定其生住異滅。色隂被如來藏幻化所生,本質都是如來藏性,沒有真實的色隂之性。就像泥人都是泥性,本質都是泥,本沒有人,也就沒有泥人自己之性,所以說色隂沒有自體性,都是如來藏性,全體都是如來藏。同理,三界世間一切法都是如來藏性,都是如來藏造就而成,本質都是如來藏,同泥人一般無二。

四、略說活人與死人的區別

人活著的時候,必須有五蘊的活動。色蘊上:呼吸心跳脈搏,血液流動,大小便利,溫度軟度,眼淚鼻涕汗液,胃腸的蠕動和色身的運轉施爲等等。受蘊上:苦樂憂喜捨的感受,一會快樂,一會苦惱,一會又不苦不樂,心境感受總是在變化不停。想蘊上:能夠分別花草樹木、人畜、金銀珠寶、人的修養氣質、學識風度、四面八方的音響、香氣臭氣、酸甜苦辣鹹、冷熱觸痛、飢渴溫飽、軟硬厚薄、沉重輕安、思惟、推理、判斷、回憶、打算等等,並且時時執取一切相。行蘊上:能夠奔跑行走,行住坐臥,舉手投足,嬉笑怒罵,吃飯穿衣,生産事業。識蘊上:眼能看,耳能聽,鼻能嗅,舌能嘗,身能覺觸,意能思法。

活著的人有十八界的活動,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都有相應的運轉。接觸色聲香味觸法時,有眼識分別色,耳識分別聲,鼻識分別香,舌識分別味,身識覺觸,意識思法。這些有爲法的造作,都是由阿賴耶識第八識在執持著維繫著。第八識有持身的功能,打從受精卵開始,祂就執持著,精子和卵子本是單細胞,不是生命體,各自只能存活七天左右,相遇到一起後,第七識帶著第八識入住進去,受精卵才是一個生命體,才有生命的活動。第八識裡的地水火風四大種子與母體中營養相應,第八識就能吸收母體中的營養而變生受精卵,七天一變;若第八識離開,受精卵就立即死亡。出胎後,第八識再吸收乳液飯食中的地水火風四大元素變生身體,嬰兒就漸漸長大,又漸漸衰老直至死亡,這些現象都是第八識執持和變造的結果,是第八識出生的。

《成唯識論》中說過:(阿賴耶識)能潛轉身中作事業故。意思是祂能配合前七識運作,産生五隂身的一切活動。死亡時第八識離開不再執持色身,大小便就會流出,身體就會僵硬冰冷,沒有了呼吸脈搏心跳,血液流動也停止,胃腸蠕動也停止,身體的各項活動都停止。

六根不再觸六塵,内六塵就不能出現,六識也就不再出生,七識就離開了。於是身體就成爲了屍體,屍體有眼不能看,有耳不能聽,有鼻不能嗅,有舌不能嘗,有身不覺觸,變成了一塊木頭,一個僵屍,任誰打罵哭喊也無動於衷。由此可見,死人與活人的區別就在於有沒有第八識,衆生由第八識所造之理就可窺之一斑,由此我們就應該知道參禪的入手處了。

五、問:色身是否在第八識中,和一切物質在色法上沒有區別,都是刹那變化的?有區別的是色身上有受想行識,物質色法沒有。如果第八識譬喻成大海,身體和一切物質色法就是海上的浪花。觀行聲音時,内心的覺受從第八識中出生,又從第八識中滅去,是否是這樣?

答:色身不在第八識裡,這是世尊在阿含經中明確指出的,因爲一個是色法,一個是心法,心法無形無相,與色法不能互相包容包含混合。色身與物質色法都是由四大種子生成的,差別在於色身上有八個識,因此有五隂的活動,而物質色法沒有識心,沒有五隂的活動。所有的覺受是識心的功能作用,來無所來,去無所去,而識心是從第八識中出生,覺受滅時,也沒有去處,識種子就滅回到第八識中。觀行時的關鍵是内心的覺受,這些語言是從内心真實的感觸當中說出來的,不是學別人的知見。自己真正思惟出來的想法觀點,内心應該有所感觸。而學別人的語言,只是意識浮層表面的理解,不會有真正的感觸。只有自己真正用功觀行出來的現量境,意根才能認可,才能真正斷我見,才能有感觸。

六、當我們仰看天上白雲時,就發現白雲能不斷變換出各種各樣的圖案,有時白雲變幻出花朵的形狀,有時能變幻出貓狗等等形狀,這樣變幻出來的花朵和貓狗有自體性和真實性嗎?那些美麗的圖案是花朵貓狗還是白雲呢?我們把這些天上飄動的東西當作什麽才符合事實呢?花朵貓狗的真實相是什麽呢?我們只要思惟比對一下,就不難了知,那些東西實質都是白雲,並沒有花朵和貓狗,所有的材料都是白雲,因此貓狗就是白雲的性質。

同理可証,衆生五隂身都是如來藏性,所有的材料都來源於如來藏,全體即真如,就是一真法界。貓狗比喻五隂身,白雲好比如來藏。類比一下,仔細思惟,就能清楚了知此理。好多人只認貓狗和花朵,不認白雲;更多的人只認五隂身,不認如來藏;如果認個如來藏,既能明心又能斷我見,一舉兩得。佛法現現成成,簡簡單單,明明白白,其實就是一層窗戶紙。只要手指頭點對地方,那麽一戳,就萬事大吉了。福德不足的人,該點的地方不點,不該點的地方卻使勁點。到最後,沒有退路了,就點了最後那個點。終究是沒有人不能成佛的,只是早成晚成的事,有人願意早,有人無所謂。

七、問:見分見什麽?見本身是一種用,關鍵在所見是什麽,不管是性境、帶質境還是獨影境,所見都是相分。相分又都是第八識所變,無一實有。所以應該把相分作爲斷我見的著力點吧?

答:能見,是七識,是見分,是第八識出生的,因此能見是生滅虛妄的;所見,是一切法,是相分,包括七識自己和第八識,除了第八識,其餘一切相分都是第八識出生的,都是生滅虛妄的。因此,不管是能見和所見,都應該証得其虛妄無我性,都應該斷除,而不執著。

斷我見,應該在自己的五蘊十八界上著力,在五蘊的各個功能作用上下手,在十八界的功能作用上下手。觀行色蘊的虛妄,如何生滅的,觀行受蘊、想蘊、行蘊、識蘊的生滅、虛妄、變異性。觀行六根的生滅變異不實性,然後六塵六識都要觀行其生滅變異不實性。

斷我見在相分上用功,這個相分,是包括第八識現起的所有的相分,也包括七識心,如果是這樣,那麽除了第八識,都是虛幻的,沒有我,沒有五蘊和七識。七識這個見分是最重要的,一定要把七識無我性思惟深透。七識也是第八識變現出來的相分,然後作爲見分,去分別第八識現起的其它相分,見分相分二者都是虛妄不實的。

八、定力不足,福德不足,斷我見和明心都很困難,見佛性,更是難上難。斷我見的觀行,首先要觀行自己色身的虛妄,觀行色身的生滅變化,然後再觀行識心的生滅變化。識心所起的作用是受、想、行和識別,這些作用都要觀行到,觀行這些作用的生滅、無常、苦、空、無我,觀行的範圍盡量要全面。

十八界的範圍要全部找到,一一細心觀察其生滅無常性,觀行根塵相觸處,觀行通透了,將來就能証悟。這個地方觀行不通透,最多是解悟,悟不到點子上,悟不到根本上。六識也有觸,六識觸的是六塵,這些法都觀行到了,斷我見就能徹底,明心也很快。

在世間裡,其實都是如來藏自己在玩轉一切,根是祂,塵是祂,識也是祂。除此,什麽也沒有,一切法都是祂自己。入地以後就會發現:一切境界都是祂,一切的色法和心法都是祂,除了祂,就沒有別的什麽東西了。

九、如何了解五根的體性

五根就是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五根分爲外五根和内五根,外五根就是浮塵根,内五根就是勝義根,各有各的組織結構,各有各的功能作用,但都是如來藏所生成和執持的。這五根的性質都是本如來藏性,都是從如來藏中所出生變化出來的,因此就是生滅變異的、無常的、空的、苦的,就是無我的。我們觀察這五根的出生,從無到有,有已還滅,觀察五根的構成,再觀察五根的變化,最後再觀察五根的滅失,就能知道五根是生滅變異無常的。

這是悟前從小乘的角度來觀察,悟後還要從大乘的角度來觀察五根,觀察如來藏刹那刹那輸出四大種子組合成了五根,五根刹那刹那的變異性,是如來藏依據各種緣在維持和變化著五根,緣變五根則變。五根的功能作用就是能夠攝取外界的五塵,五根就像一個攝像機,是一個負責接收和傳送的工具。具體如何接收和傳送,如何工作,需要靠識心來掌控,識心就像操作攝像機的人,沒有人,攝像機就是一堆材料,沒有一點用處;五根如果沒有如來藏和意根,就是一堆死肉,沒有絲毫價值。

十、欲界衆生以段食來養育自己,飲食要咀嚼成一段一段的,然後吞咽下去消化吸收,色身才能維持生命活動,因此色身就是虛妄的。欲界衆生需要六根觸六塵,色身才能得到滋養增勝,否則就不能存活,因此五隂是虛妄的。欲界衆生七識需要不斷地思量運作,衆生才能存活,因此五隂是虛妄的。

欲界衆生七識需要不斷地了別六塵,才能存活,因此五隂是虛妄的。從段食的獲得一直到滋養色身,都是如來藏的功德,是如來藏在滋養維護著色身。觸食、思食和識食,都是如來藏的功德。總之,衆生就是依賴如來藏而生存的,離開如來藏一刹那都不能存在。

色界初禪天衆生沒有段食,有觸食,需要觸塵才能生存,否則就要滅亡。眼根、耳根、身根、意根四根需要觸四塵,眼識、耳識,身識和意識也要觸四塵,這就是觸食;有思食,沒有鼻識和舌識,眼識、耳識、身識、意識、意根五識需要思量法,才能在初禪天生存,否則就不能生存;有識食,五識要分別了別天界裡的四塵。

有這三種食,初禪天衆生才能存活,才能維持色身的存在,因此初禪天衆生的五隂是虛妄的。而這三種食都是如來藏的功能作用,歸根結底,所有衆生都是依賴如來藏而存活,六根六塵六識都是如來藏變現的,四食也是如來藏變現的,衆生所需要的一切都是如來藏變現出來的。因此衆生就是虛妄的、不實的、空幻的、非我的。深細思惟四食住,也能斷我見,得解脫。

十一、把身體觀行到最細小的細胞組成,細胞裡有各種粒子,粒子是四大微粒構成,四大微粒是如來藏裡四大種子組成,四大種子無形無相,從如來藏裡來。如來藏輸出四大種子,形成微粒,微粒再聚合成最微小的物質,再聚合成比較大一些的物質,肉眼就可見了,然後再逐漸聚合成最初的色身,最後色身完整,就出母胎。

由此可知,色身就是空的、生滅的、無我的,是如來藏出生的,是如來藏執持的,全部是如來藏性,這個身體也不過是如來藏的種子功能作用轉化成的,是如來藏的一部分功能,是如來藏的屬性,沒有色身自己的屬性和自性。這些觀行說容易也容易,但是缺少相應的定力,意根不能著力,不能親自參與深細的觀行和思量,就無法証得此理,沒有定力意根不能認可和認証,就不能斷除身見和我見,也無法証得如來藏。

十二、外色是衆多如來藏共同變現的,色身以及内色是自己如來藏單獨變現的,眼根是如來藏出生的,眼識是如來藏出生的,眼識見色作用是如來藏第七識第六識眼識共同作用,把内色顯現在眼識意識裡。其中四個識各有其作用,也有和合的作用。根塵識三者都是如來藏變現、執持、督導的,離此三者,無衆生無五蘊,那麽五蘊衆生是什麽?哪裡有我哪裡有五蘊?哪個是我?見色、聞聲、嗅香、嘗味、覺觸、思法,一切的見聞覺知,所有的覺受功能,所有的思想情懷,都是什麽?

把五蘊所依賴的法都找出來,觀行這些法都是什麽,這些法又依賴著什麽?有依賴性,就是非真實的、不自在的、不自主的、苦、空、無常的、生滅的、幻化的、虛妄的、無我的。順著這樣的思惟,入定觀行,捋清思路,讓意根去感知,去覺悟,去觸証,最後内心裡就會有一個聲音:這一切法真的沒有真實性,都是一場閙劇,哪裡有我,哪個是我,都不是。然後大哭一場,身心脫落,了無掛礙。

這其中有一個過程,當意根漸漸要認清這個事實時,心理會非常的痛苦和難過,執著了那麽久遠的我,眼看著就要沒有了,心理當然是空落落的、恐懼的,就像站在懸崖邊上,非常擔心掉落下去,猶豫、擔心、害怕,知道什麽都沒有,又擔心什麽都抓不到了,那個心境煩躁得很,攪閙得很。過一段時間,就能接受下來,太平下來,恢複正常。這是今世第一次即將要斷我見的人所要經歷的過程,前世已經多生多世斷我見的人,則會很輕松,快樂而心喜。

每個人所能接觸到的都是個人私有的,私有代表著第二次幻化,虛幻又虛幻。無論外部公有還是内部私有,都是幻化虛妄,沒有真實性,都是鏡子所成像。當然真正証得鏡像觀,要在初地滿心,那時初地所修的法都已經修完了。

回頂部